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essment of the Impacts of Livestock Grazing on Endangered Red Panda (<i>Ailurus fulgens</i>) Habitat in Eastern Nepal 被引量:2
1
作者 Sony Lama Saroj Shrestha +2 位作者 Narayan Prasad Koju Ang Phuri Sherpa Munmun Tamang 《Open Journal of Ecology》 2020年第3期97-110,共14页
Disturbances caused by livestock grazing are considered as a key attributable factor for the habitat loss of red panda. The present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Eastern Nepal mainly focusing on the habitat preferences of ... Disturbances caused by livestock grazing are considered as a key attributable factor for the habitat loss of red panda. The present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Eastern Nepal mainly focusing on the habitat preferences of red panda and impacts of livestock grazing on it. In total, 15 linear transects were delineated at an elevation interval of 100 m assessing indirect signs of red panda and livestock. Habitat preferences of red panda, vegetation abundance, coverage percentage of vegetation layers (canopy and shrub layer) and distance to water source were recorded using randomly plotted 58 quadrats of 10 m × 10 m.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Key Informant Interviews were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perception of local community on conservation threats and importance of red panda conservation. Jaccard’s similarity index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patial habitat overlap of livestock and red panda. Litsea elongata, Lithocarpus pachyphylla and Rhododendron falconeri were the most common species in the study area. Grazing signs were observed from 51% of red panda habitats in the study area. Livestock herding has induced negative impacts on the habitat of red panda inside the community forests. The study findings will extend the existing body of knowledge regarding the status of red panda in Eastern Himalayas. In addition, this research will help in the formulation of effective legal and strategic framework of sustainable grazing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bitat Preference Jaccard’s Similarity Index habitat overlap Red PANDA LIVESTOCK Grazing
下载PDF
若尔盖不同生境植物多样性与植物竞争强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凯婷 张勇 +5 位作者 马燕丹 郑秋竹 岳海涛 王晓蓉 梁克敏 曾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0334-10344,共11页
植物多样性与植物竞争强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的关系会随环境发生变化。为探究上述关系在若尔盖地区的表现形式,于2021年8月对若尔盖地区典型的水生、湿生、湿生—中生和中生植物群落进行调查,构建了新的植物竞争强度(Competition intensity... 植物多样性与植物竞争强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的关系会随环境发生变化。为探究上述关系在若尔盖地区的表现形式,于2021年8月对若尔盖地区典型的水生、湿生、湿生—中生和中生植物群落进行调查,构建了新的植物竞争强度(Competition intensity,CI)公式并进行测算,计算了植物群落的植物多样性指数(包括物种丰富度、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位重叠度(Niche overlap of species,NOS),分析了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与CI和NOS的关系。结果表明:1)从水生到中生生境,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呈增加趋势(P<0.05);2)湿生—中生生境的CI显著高于湿生生境(P<0.05),湿生生境的NOS高于水生生境(P<0.05);CI与NOS无显著相关性,但在湿生生境中两者呈倒抛物线关系(P<0.05)。3)整体来看,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与CI呈抛物线关系(P<0.05),与NOS无显著关系(P>0.05);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与NOS呈线性正相关(P<0.05),与CI无显著关系(P>0.05);从单个生境看,湿生—中生生境的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与CI呈线性负相关(P<0.05),其余生境的上述多样性指数与CI无显著关系(P>0.05);各生境的植物多样性指数均与NOS无显著相关性(P>0.05)。本研究表明,从水生到中生生境,若尔盖地区的植物多样性呈增加趋势,但植物多样性与物种竞争强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的关系较复杂。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若尔盖高原植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境 湿生生境 湿生⁃中生生境 中生生境 植物多样性 竞争强度 生态位重叠度
下载PDF
陕西黄龙山褐马鸡和环颈雉适宜生境预测及重叠区域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宏群 邢立刚 +3 位作者 韩培士 牛常会 袁晓青 霍安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4-89,共6页
根据长期野外调查数据及相关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对陕西黄龙山及其周边区县同域分布的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的适宜生境进行预测,并分析2个物种的生境需求及重叠状况。结果表明:2个物种... 根据长期野外调查数据及相关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对陕西黄龙山及其周边区县同域分布的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的适宜生境进行预测,并分析2个物种的生境需求及重叠状况。结果表明:2个物种的适宜生境分布格局相似,主要分布在陕西黄龙山林区及周边区县,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1268.75、2218.37 km^(2),适宜生境重叠面积为1162.63 km^(2),分别占褐马鸡、环颈雉适宜生境总面积的91.64%、52.41%。2个物种在陕西延安黄龙山保护区的适宜面积分别为549.35、745.88 km^(2),分别占该保护区面积的60.58%、82.25%,且在黄龙县适宜生境重叠面积最大,其次是韩城市、宜川县、洛川县。2个物种对环境因子的选择表现出相似性和一定差异性。相似性表现为:对2个物种生境分布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是最湿月降水量、到道路距离、最湿季降水量。差异性表现为:对于最湿季降水量,环颈雉比褐马鸡适应范围更广;对于到道路距离,褐马鸡比环颈雉适应范围更广。此外,最热月最高像元温度对环颈雉影响较大,而最冷季降水量和最热季平均温度对褐马鸡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马鸡 环颈雉 MaxEnt模型 适宜生境 生境重叠
下载PDF
开封市郊区主要生境外来杂草生态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俊娇 谷艳芳 +1 位作者 张丽霞 丁圣彦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43-1548,共6页
2005春秋2季对开封市郊农田、果园、菜地、撂荒地不同生境外来杂草进行了调查,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外来杂草和本地杂草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本调查共记录外来杂草11种,春季7种,秋季7种,共同种3个;春季加拿... 2005春秋2季对开封市郊农田、果园、菜地、撂荒地不同生境外来杂草进行了调查,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外来杂草和本地杂草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本调查共记录外来杂草11种,春季7种,秋季7种,共同种3个;春季加拿大蓬、婆婆纳相对多度较高,分别是0.239、0.111;秋季相对多度较高的外来杂草为香附子,为0.409;春季加拿大蓬的生态位较宽,为0.854;秋季生态位较宽的外来杂草为牛筋草、反枝苋、香附子,分别是0.986,0.822,0.807。外来杂草与本地杂草的重叠值主要分布在0.5以下,在资源利用方面二者存在分化,因而外来杂草在种群扩展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外来杂草 生境
下载PDF
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优势树种生态位及食源植物 被引量:33
5
作者 铁军 张晶 +3 位作者 彭林鹏 杨林森 胡德夫 张志翔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2-491,共10页
该文采用定量分析法,研究了湖北神农架千家坪地区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现生栖息地优势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比例,分析了优势树种生态位对神农架川金丝猴生存的影响。结果如下:1)在64000m2的样方中,木... 该文采用定量分析法,研究了湖北神农架千家坪地区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现生栖息地优势树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比例,分析了优势树种生态位对神农架川金丝猴生存的影响。结果如下:1)在64000m2的样方中,木本植物255种,隶属于44科105属,其中乔木23科51属129种,灌木22科49属113种,木质藤本7科9属13种。优势科主要有蔷薇科、樟科、槭树科、忍冬科、壳斗科和四照花科等。2)生态位宽度在栖息地森林群落乔木层中最高的为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5.261),华山松(Pinus armandii)(4.545)、巴山冷杉(Abiesfargesii)(4.289)和糙皮桦(Betula utilis)(3.256)次之;灌木层中最高的为红晕杜鹃(Rhododendron erubescens)(2.245),多枝柳(Salixpolyclona)(2.064)、华中山楂(Crataegus wilsonii)(1.508)和陇东海棠(Malus kansuensis)(1.453)次之。3)主要树种生态位宽度大于1的有30种,占总数的11.67%,其中21种是川金丝猴食源植物,占神农架川金丝猴食源植物总数的10.40%;重要值排名前25位的树种中,18种为食源植物,占重要值总和的74.50%。4)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值在0.4以上的有7对种群;大部分种群的生态位相似性比值在0~0.3之间,占全部种对的83.82%。结果表明,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植物组成复杂,优势种多为食源植物;优势种的生境高度相似、生态位多有重叠、种间竞争较为激烈,将导致现有栖息地森林群落结构及植物组成发生变化,食源植物短缺,甚至栖息地面积缩减等现象,这些都会影响川金丝猴的生存。因此,加强保护神农架千家坪川金丝猴现生栖息地森林为川金丝猴创造适宜生存空间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地 优势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食源植物 川金丝猴
下载PDF
大黄花虾脊兰生境特征及生存群落物种生态位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孝然 蒲真 +2 位作者 黄治昊 周鑫 邢韶华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9-806,共8页
大黄花虾脊兰(Calanthe sieboldii Decne.)已被列入《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是亟待拯救的极小种群物种之一。为弄明其生境特征及生存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对分布于安徽泾县的大黄花虾脊兰进行全面调查,以18个样地内22个... 大黄花虾脊兰(Calanthe sieboldii Decne.)已被列入《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是亟待拯救的极小种群物种之一。为弄明其生境特征及生存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对分布于安徽泾县的大黄花虾脊兰进行全面调查,以18个样地内22个样方数据为基础,应用Levins和Hurlbert生态位宽度公式和生态位重叠公式,对其生存群落内草本层主要物种的生态位及其生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黄花虾脊兰分布于泾县桃岭村地带,呈聚集分布,主要分布于靠近河边的陡崖下,分布地点较为空旷,且没有强光直射。(2)在大黄花虾脊兰生存小群落内,其优势地位明显,草本层主要物种之间普遍存在生态位重叠,但重叠程度较低,物种之间竞争并不强烈,资源可以较充分共享,群落草本层处于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花虾脊兰 生境特征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下载PDF
海南黑冠长臂猿栖息地群落优势种及采食植物生态位特性 被引量:11
7
作者 林家怡 莫罗坚 +3 位作者 庄雪影 陈庆 陈升华 张剑锋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57,共6页
应用样方调查法,研究了海南黑冠长臂猿Nomascus hainanus现生栖息地群落优势种及其采食植物生态位特点,以了解它们对生境的适应和相互之间的竞争状况.在4 800 m2调查样方中,有41种海南黑冠长臂猿采食植物,占总种数190种的21.58%,但其重... 应用样方调查法,研究了海南黑冠长臂猿Nomascus hainanus现生栖息地群落优势种及其采食植物生态位特点,以了解它们对生境的适应和相互之间的竞争状况.在4 800 m2调查样方中,有41种海南黑冠长臂猿采食植物,占总种数190种的21.58%,但其重要值占58.89%.群落中生态位宽度在1以上者仅有24种,占12.63%,生态位宽度小于1者比例较大,共有166种,占87.36%,其中,采食植物生态位宽度大于1者只有13种,其余28种小于1者占采食植物总数的68.29%.生态位重叠值在0.5以上的17对种群中有12对为海南黑冠长臂猿采食植物.研究表明:海南黑冠长臂猿采食植物之间生境要求相似或者竞争较为激烈,迫切需要恢复栖息地低地雨林以使它们有更广阔更适宜的生存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海南黑冠长臂猿 栖息地 群落 采食植物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下载PDF
东西方蜜蜂生境重叠导致的新病原扩散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炫 周丹银 +3 位作者 赵文正 刘意秋 汪建民 和绍禹 《中国蜂业》 2013年第Z2期20-23,共4页
蜜蜂病害的流行与频发是近年来全球蜜蜂饲养蜂群非正常丢失的主要原因。全球化的蜜蜂贸易和迁徙性的养蜂生产使得地区性蜜蜂病害得以快速扩散与传播。分布范围不断扩大的西方蜜蜂(Apismellifera)在对本土蜜蜂资源造成破坏的同时,因生境... 蜜蜂病害的流行与频发是近年来全球蜜蜂饲养蜂群非正常丢失的主要原因。全球化的蜜蜂贸易和迁徙性的养蜂生产使得地区性蜜蜂病害得以快速扩散与传播。分布范围不断扩大的西方蜜蜂(Apismellifera)在对本土蜜蜂资源造成破坏的同时,因生境重叠导致的新病原交叉感染也作用于西方蜜蜂种群。人为地干扰蜂种间历史形成的区域性分布,将间接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崩溃。同时将放大地区性病害的威胁,不可避免地会加深对现代脆弱的蜜蜂养殖业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蜜蜂 西方蜜蜂 生境重叠 地区性病原 种间传播
下载PDF
人与自然叠合视角下城市多重生境分类初探 被引量:8
9
作者 干靓 《中国城市林业》 2018年第3期1-5,共5页
文章从人与自然全域叠合的视角提出"多重生境"的概念,对应城市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人工-自然叠合程度,将全覆盖的多重生境分为近自然农林与水域生境、半自然公园绿地生境、半人工休闲绿化生境、人工硬质界面生境和人工废弃-自然... 文章从人与自然全域叠合的视角提出"多重生境"的概念,对应城市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人工-自然叠合程度,将全覆盖的多重生境分为近自然农林与水域生境、半自然公园绿地生境、半人工休闲绿化生境、人工硬质界面生境和人工废弃-自然演替生境5类,并分别指出它们的生境斑块功能与供给潜力以及所对应的规划层级,为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保护生境和提升生物多样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生境 人工-自然叠合 类型 功能 供给潜力
下载PDF
四川鞍子河保护地水鹿和羚牛栖息地适宜性评价与重叠性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龚旭 付强 +3 位作者 王磊 杨彪 张全建 张远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4842-4851,共10页
水鹿(Rusa unicolor)和羚牛(Budorcas taxicolor)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了解和掌握濒危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对栖息地的利用特征是制定相关保护和管理策略的前提和基础。利用红外相机和样线法收集四川鞍子河保护地内水鹿和羚牛的实体... 水鹿(Rusa unicolor)和羚牛(Budorcas taxicolor)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了解和掌握濒危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对栖息地的利用特征是制定相关保护和管理策略的前提和基础。利用红外相机和样线法收集四川鞍子河保护地内水鹿和羚牛的实体、粪便和痕迹等点位信息,在得到水鹿124个、羚牛79个有效点位的基础上,结合15个环境因子,利用最大熵模型对保护地内水鹿和羚牛进行了栖息地适宜评价及其重叠性分析。结果表明:(1)水鹿和羚牛栖息地的适宜性评价结果均达到良好水平,其AUC值分别为0.888和0.813;(2)水鹿适宜和较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在保护地的中、南部海拔1474—3336 m区域,面积分别为943.23 hm^2和3390.15 hm^2,分别占保护地总面积的6.25%和22.48%;(3)羚牛适宜和较适宜栖息地主要分布在保护地中、西部海拔1467—3823 m区域,面积分别为1808.37 hm^2和8384.35 hm^2,分别占保护地总面积的11.99%和55.59%;(4)水鹿和羚牛生态重叠指数较高,其D和I值分别为0.6739和0.9098,适宜和较适宜栖息地重叠面积分别达261.10 hm^2和2048.41 hm^2,且主要集中在保护地中、南部低山河谷区,受人为活动影响大。加强水鹿、羚牛、斑羚等同域偶蹄目动物的食性研究以及食性特征与栖息地选择利用之间的相关性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熵模型 水鹿 羚牛 栖息地适宜性 重叠性
下载PDF
长江下游沿江湿地升金湖越冬水鸟觅食集团结构及生态位特征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新建 周立志 +1 位作者 陈锦云 范少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8-528,共11页
集团结构和生态位特征是量化动物群落组织过程的重要指标,鸟类集团结构及其食物资源分割的分析对于理解群落中不同鸟种生态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越冬水鸟集团结构和生态位特征取决于食物资源的丰富度和可获得性.本文通过对升金湖越冬水... 集团结构和生态位特征是量化动物群落组织过程的重要指标,鸟类集团结构及其食物资源分割的分析对于理解群落中不同鸟种生态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越冬水鸟集团结构和生态位特征取决于食物资源的丰富度和可获得性.本文通过对升金湖越冬水鸟的觅食生境和觅食行为的观察,对水鸟群落的集团结构进行划分,采用Levins指数和Pianka指数计算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结果表明,升金湖越冬水鸟可被划分为4个觅食集团,即G1浅水啄食集团、G2草滩啄食集团、G3广食性集团和G4深水潜水觅食集团.在浅水和中水区的觅食集团物种组成比深水区的水鸟集团丰富.G3广食性集团的生态位宽度远高于其余3个特化集团.比较而言,所有水鸟物种的觅食行为均较特化,但在觅食生境方面却较宽化.同一集团内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远高于集团间的生态位重叠.G3广食性集团内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度低于其它特化集团内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度.研究结果表明,升金湖越冬水鸟群落集团结构主要受食物资源空间配置及其可利用性的影响.水鸟群落结构和生态位特征的信息对监测升金湖湿地的质量和制定有效的湿地保护策略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鸟集团 觅食行为 觅食生境 生态位 升金湖
下载PDF
岩溶区不同母岩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优势种群生态位差异 被引量:3
12
作者 董茜 尤勇刚 +4 位作者 罗为群 刘绍华 王根柱 刘玉国 周金星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49-859,共11页
以广西平果市纯石灰岩、石灰岩夹白云岩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野外群落调查基础上,应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进行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纯石灰岩生境下调查到维管植物56种,隶属于35科45属,石灰岩夹白... 以广西平果市纯石灰岩、石灰岩夹白云岩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野外群落调查基础上,应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进行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纯石灰岩生境下调查到维管植物56种,隶属于35科45属,石灰岩夹白云岩生境下调查到维管植物44种,隶属于33科42属。两种生境下桑科(Moraceae)物种丰富度均占有明显优势,主要为榕属及波罗蜜属。豆科(Leguminosae)、荨麻科(Urticaceae)、楝科(Meliaceae)植物在纯石灰岩生境占优势;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在石灰岩夹白云岩生境下占优势,群落总体相似性较低。乔木层植物蚬木(Excentrodendron hsienmu)、灌木层植物葡萄叶艾麻(Laportea violacea)与草本层植物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为两种母岩生境植被中的共有物种且生态位宽度指数较高。纯石灰岩森林乔木层与灌木层优势种生态位完全不重叠种对数量较石灰岩夹白云岩森林高14对,纯石灰岩森林乔木、灌木物种相对丰富。在岩溶区进行植被恢复建设中,应依据不同岩性背景优先选择生态位宽度较宽的物种作为先锋树种,同时考虑与其生态位重叠指数低的树种作为伴生种,避免植物不适宜生长或生态位功能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岩 优势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异质生境
下载PDF
三亚市火岭自然保护区猕猴栖息地植被特征及采食植物生态位特点
13
作者 吴庆书 杨小波 +2 位作者 李东海 黄运峰 罗涛 《福建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67-72,共6页
采用样方取样法及路线调查法,对三亚市火岭自然保护区猕猴栖息地的植被特征及其采食植物生态位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 000 m2调查样方中,有20种猕猴采食植物,占总种数(69种)的29.0%,占其总重要值的31.24%。群落中生态位宽度大于... 采用样方取样法及路线调查法,对三亚市火岭自然保护区猕猴栖息地的植被特征及其采食植物生态位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 000 m2调查样方中,有20种猕猴采食植物,占总种数(69种)的29.0%,占其总重要值的31.24%。群落中生态位宽度大于1的种类有8种,占总种数的11.59%,生态位小于1的占88.41%。其中,生态位宽度大于1的猕猴采食物只有2种,其余18种均小于1。生态位重叠值在0.5以上的只有5对种群。猕猴栖息地主要为热带次生落叶季雨林,猕猴采食植物有较大的生存空间。并从保护猕猴的角度提出了保护区建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栖息地 植被特征 采食植物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火岭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Three Common Loliginidae Squid Speci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by Analyzing Hard Tissues with Geometric Outline Method 被引量:4
14
作者 JIN Yue LIU Bilin +1 位作者 LI Jianhua CHEN Xinju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5期840-846,共7页
The hard tissues of squid can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In this study, we used statolith and beak to identify three squid species including Uroteuthis duvaucelii, Loliolus beka, and U. ... The hard tissues of squid can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In this study, we used statolith and beak to identify three squid species including Uroteuthis duvaucelii, Loliolus beka, and U. eduli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Because of the highly overlapping habitat and similar body morphology of the three squid species, we explored four different ways to identify them, by using statolith, upper beak, lower beak and a combination of statolith and beak. An outline geometric morphometric method and stepwise discriminant analysi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most suitable metho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We foun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statolith and beak had the highest cross validation rate that was 75.0%, 87.5% and 88.7% for U. duvaucelii, L. beka and U. edulis, respectively. Using two beaks had similar results and the lowest cross validation rate was 60.0%, 50.0%, and 73.7% for the upper beak, 46.9%, 58.5% and 75.3% for the lower beak of U. duvaucelii, L. beka and U. edulis, respectively. Analyzing with the statolith had moderate cross validation which was 72.2%, 80.0%, and 87.7% for U. duvaucelii, L. beka and U. edulis, respectively. From the results it is suggested when the entire body of a squid is available, a combination of statolith and beak should be use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When only one hard tissue is available, species identification can be subjected to large err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ulis discriminant validation overlapping Species habitat moderate stepwise outline length
下载PDF
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优势鸟类共存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斯侃 晏玉莹 曾亚军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0-348,共9页
2016年9月-2017年2月、2018年4-8月对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调查,从生态位分析了园内黄臀鹎Pycnonotus xanthorrhous、麻雀Passer montanus和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 3种优势鸟类的共存机制。结果表明:3种鸟类的时间生态位宽... 2016年9月-2017年2月、2018年4-8月对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调查,从生态位分析了园内黄臀鹎Pycnonotus xanthorrhous、麻雀Passer montanus和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 3种优势鸟类的共存机制。结果表明:3种鸟类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整体相近,分别为0.862 1、0.793 7和0.866 7,从季节来看,黄臀鹎较平稳,麻雀夏季最宽、冬季最窄,白颊噪鹛夏季最窄、秋季最宽。空间生态位宽度为:黄臀鹎(0.604 9)>白颊噪鹛(0.387 6)>麻雀(0.215 8),它们在人工生境中的生态位宽度均最大;3种鸟类的时空生态位重叠值普遍较高,在时间上,白颊噪鹛和麻雀重叠度最高,达到了0.985 3,在空间上,黄臀鹎和麻雀重叠度最高(0.873 2),其次为黄臀鹎和白颊噪鹛(0.831 6),最低的为麻雀和白颊噪鹛(0.481 1)。3种鸟类均为城市适应种,在不同维度的生态位上通过行为空间、食性、巢址选择、生境垂直和水平分布分离等多种方式形成系统的生态位分离,增强群落的稳定性以达到共存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重叠与分离 优势鸟类 鸟类行为 生境类型 城市湿地
下载PDF
荒漠草原“土岛”生境群落物种共存机制 被引量:24
16
作者 宋乃平 王兴 +5 位作者 陈林 薛毅 陈娟 随金明 王磊 杨新国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67-677,共11页
经过长期破碎化,荒漠草原原生硬质灰钙土斑块散布在广大沙化土地中,形成类似"土岛"的土被结构。为揭示土岛生境的群落物种共存机制,2016年在宁夏盐池县皖记沟村选取大(200–300 m^2)、中(约100 m^2)、小(约50 m^2)土岛各3个... 经过长期破碎化,荒漠草原原生硬质灰钙土斑块散布在广大沙化土地中,形成类似"土岛"的土被结构。为揭示土岛生境的群落物种共存机制,2016年在宁夏盐池县皖记沟村选取大(200–300 m^2)、中(约100 m^2)、小(约50 m^2)土岛各3个开展调查,采用Jaccard相异系数、物种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零模型、Meta分析,综合计算和分析土岛内部与外部植物群落相似性、物种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物种共存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研究发现,(1)随着破碎化加剧,土岛内部植物多样性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群落优势种从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转变为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和短花针茅共优种,土岛内外群落相似性增加。(2)土岛内外绝大多数物种生态位重叠较小,生态位重叠在土岛内呈集中分布,而土岛外则呈均匀发散分布。(3)环境过滤为主的生态过程决定了土岛生境群落物种的共存格局,随着土岛面积减小,环境因子对群落物种共存的调控强度降低,关键性环境因子由土壤细砂粒和黏粒转变为粗砂粒,显著性竞争物种共存格局在小岛出现。综上所述,土岛生境对于维持草原物种具有重要作用,环境过滤主导了荒漠草原物种共存格局。随着生境破碎化加剧或土岛面积减小,物种共存格局及其调控因子发生转变。保护面积在200 m^2以上的大土岛对于恢复荒漠草原区草原成分种和其物种多样性机制都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破碎化 土岛 生态位重叠 物种共存 荒漠草原
原文传递
枸杞岛岩礁生境主要鱼类的食物组成及食物竞争 被引量:24
17
作者 王凯 章守宇 +3 位作者 汪振华 赵静 许敏 林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36-544,共9页
基于2009年3月—2010年2月枸杞岛沿岸岩礁生境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对岩礁生境中的3种定居性鱼类(褐菖鲉、大泷六线鱼和斑头六线鱼)和3种非定居性鱼类(花鲈、黄姑鱼和小黄鱼)的食物组成及食物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麦秆虫、钩虾、褐菖... 基于2009年3月—2010年2月枸杞岛沿岸岩礁生境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对岩礁生境中的3种定居性鱼类(褐菖鲉、大泷六线鱼和斑头六线鱼)和3种非定居性鱼类(花鲈、黄姑鱼和小黄鱼)的食物组成及食物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麦秆虫、钩虾、褐菖鲉幼鱼、鳀鱼和中国毛虾等是6种鱼类的主要饵料生物,且饵料组成随季节而变化.3种定居性鱼类中,大泷六线鱼和斑头六线鱼在秋季食物竞争激烈;3种非定居性鱼类中,黄姑鱼和小黄鱼在夏季食物竞争激烈;非定居性鱼类和定居性鱼类之间,黄姑鱼分别与褐菖鲉(秋季)和大泷六线鱼(冬季)食物竞争激烈.黄姑鱼是引起岩礁生境中6种主要鱼类食物竞争的关键鱼种.枸杞岛岩礁生境中6种主要鱼类的摄食活动对褐菖鲉幼鱼的资源量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饵料重叠 食物竞争 岩礁生境 枸杞岛
原文传递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栖息地优势树种生态位特征 被引量:20
18
作者 铁军 李燕芬 +3 位作者 金山 陈艳彬 张桂萍 茹文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34-641,共8页
采用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和Levins生态位重叠指数计算法,分析了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栖息地森林22个主要优势树种(包括12种乔木和10种灌木)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1)乔木层中生态位宽度最大的为鹅耳枥(3.477),其次为千... 采用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和Levins生态位重叠指数计算法,分析了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栖息地森林22个主要优势树种(包括12种乔木和10种灌木)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1)乔木层中生态位宽度最大的为鹅耳枥(3.477),其次为千金榆(3.340)、野核桃(3.194)和蒙古栎(3.123),最低为榆树(1.039);在灌木层中连翘的生态位宽度(3.491)最大,三裂绣线菊(3.017)、珍珠梅(1.938)、胡颓子(1.759)和葱皮忍冬(1.593)次之,大花溲疏(1.131)最低,说明它们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2)22个优势种的生态位普遍产生重叠,但重叠程度均较小,优势种生态位相似性为0.10~0.30,表明历山猕猴栖息地优势种间竞争并不激烈;(3)生态位重叠与生态位宽度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正相关,这可能是由物种所处生境的异质性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生态位相似性 猕猴 栖息地
原文传递
外来种-本地种亲缘关系对外来植物归化和入侵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郑珊珊 陈旭波 +2 位作者 许微楠 骆争荣 夏更寿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90-999,共10页
达尔文归化难题描述了外来种-本地种亲缘关系促进(预适应假说)或阻止(达尔文归化假说)外来种成功入侵的悖论。目前,在中国仍缺少针对达尔文归化难题的研究。为系统研究外来种-本地种亲缘关系对中国外来植物入侵的影响,该文利用线性混合... 达尔文归化难题描述了外来种-本地种亲缘关系促进(预适应假说)或阻止(达尔文归化假说)外来种成功入侵的悖论。目前,在中国仍缺少针对达尔文归化难题的研究。为系统研究外来种-本地种亲缘关系对中国外来植物入侵的影响,该文利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从省级、市级和群落3个空间尺度以及归化、扩散和入侵3个阶段探究了外来种-本地种谱系距离和外来植物表现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省级和市级(区域)尺度上,与本地种亲缘关系较近的外来植物更有可能在当地归化和扩散,符合预适应假说的预期;而在群落(局域)尺度上,外来种-本地种亲缘距离与外来种是否在群落中成功定居及其入侵程度无关。该研究结果表明与本地区系亲缘较近的外来种和本地种的竞争并不强烈,却能较好地适应本地气候环境而具有更强的归化和入侵潜力。因此,在今后的外来植物管理和治理中需要尤其重视与本地区系亲缘关系较近的外来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系距离 尺度 生态位重叠 生境过滤 入侵阶段
原文传递
天然林和人工林外来入侵和本地植物对比研究:以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郭朝丹 赵彩云 +1 位作者 李飞飞 李俊生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54,共13页
外来植物的入侵严重威胁了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为探讨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林和人工林林下外来植物入侵状况及其与本地优势植物的种间关系,本研究以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结合保护区内4种生境72个样方的野外调查数据,利用生... 外来植物的入侵严重威胁了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为探讨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林和人工林林下外来植物入侵状况及其与本地优势植物的种间关系,本研究以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结合保护区内4种生境72个样方的野外调查数据,利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种间联结指数比较了不同生境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态位宽度以及外来入侵草本植物与本土优势草本植物的生态位重叠和种间联结。结果表明: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生境共记录6种外来入侵草本植物,隶属于3科6属,其中菊科物种数量最多。外来入侵植物多样性呈现出秋枫(Bischofia javanica)人工林>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次生林>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人工林>广西澄广花(Orophea polycarpa)次生林的特征。除广西澄广花次生林生境的外来入侵草本植物丰富度与本土草本植物丰富度呈显著正相关外,其余生境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4种生境均有分布的外来入侵植物。4种生境的外来入侵植物与本土优势植物生态位重叠和种间联结程度均较低,种间竞争较弱。本研究明确了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和人工林中外来入侵草本植物的分布及其与本土草本植物的种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生境 多样性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种间联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