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7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progress and debates on gaming disorder 被引量:3
1
作者 Qianjin Wang Honghong Ren +2 位作者 Jiang Long Yueheng Liu Tieqiao Liu 《General Psychiatry》 CSCD 2019年第3期99-104,共6页
Gaming disorder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issue in mental healthcare. While gaming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entertainment, excessive gaming may cause serious consequences for players.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controv... Gaming disorder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issue in mental healthcare. While gaming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entertainment, excessive gaming may cause serious consequences for players.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controversies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concerning the public health problems related to gaming disorder.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expound the definition, epidemiology, aetiology,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gaming disorder,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future conceptualization of gaming disor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EARCH PROGRESS debates gaming DISORDER
下载PDF
Mathematical Debates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2
作者 Yavich Roman Nelly Keller Alexander Domoshnitsky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2013年第12期667-671,共5页
In this report, we want to touch upon two aspects of teaching mathematics in middle and high school. The first of them is the eternal question of how to teach, to motivate students and make them involved in the educat... In this report, we want to touch upon two aspects of teaching mathematics in middle and high school. The first of them is the eternal question of how to teach, to motivate students and make them involved in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particularly in mathematics, whe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s the natural gifts. The second aspect concerns the question which became very urgent in the modern world: what, in fact, we want to teach the students in a world over-saturated with information of any kind. As a result of the information blowup, two aspects emerge. On the one hand, straight passing over the skills and knowledge to the students becomes irrelevant today (just like a teacher or lecturer, merely speaking to an audience, who is not that relevant for young people, accustomed from childhood to perceive information through dynamic color visuals).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is a change in emphasis in the objective function of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from gaining knowledge to acquisition of skills of working with information, consideration and estimation, and choosing of the optimal strategy of a number of possibilities. This trend can be seen in the selection of problems in the international examination PISA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in the new curriculum in mathematics and in the selection of problems in the matriculation exams. These considerations (along with others) make teachers took for rtew forms of teaming, more appropriate to the demands of modernity. In this report we suggest the idea of using a mathematical competition called "Mathematical debate" (mathematical fight)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as an appropriate to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hematical debate mathematical fight PROGRAM mathematics and learning process.
下载PDF
The intricate debate on neurodegeneration and neuroinflamma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which came first?
3
作者 Antonella Cardinale Valeria Calabrese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25-126,共2页
Parkinson’s disease(PD)is a heterogeneous multifactorial disorder and,during the last years,new scientific evidence has supported this concept.The principal hallmarks of PD are the loss of dopaminergic neurons in the... Parkinson’s disease(PD)is a heterogeneous multifactorial disorder and,during the last years,new scientific evidence has supported this concept.The principal hallmarks of PD are the loss of dopaminergic neurons in the 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 and the aggregation of misfolded alpha-synuclein(α-sy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lammation AGGREGATION debatE
下载PDF
The Debate on Democratic Revolution in Japan in the 1920s
4
作者 GUO Qi DU Fenggang JIN Huila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plomacy》 2023年第2期101-106,共6页
Anti-hegemonic movements in Japan had occurred frequently since the early 20th century,and democratic revolution debate in the 1920s was the first significant domestic debate on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y.Various dis... Anti-hegemonic movements in Japan had occurred frequently since the early 20th century,and democratic revolution debate in the 1920s was the first significant domestic debate on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y.Various discussions on it from Japanese academia involved state power,absolutism,agrarian revolution,and revolutionary strategy,etc.An analysis of early Japanese scholars’perspectives on the democratic revolution helps to know about the social milieu in Japan at that time,and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comprehe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urrent Japanese democratic rev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ocratic revolution debatE democratic revolution debate JAPAN
下载PDF
A Contrastive Study of Evidentiality in Presidential Debates—A Case Study of The US 2016 Presidential Candidate Debates
5
作者 吴晶晶 张婷婷 《海外英语》 2017年第19期209-212,共4页
Evidentiality is a universal language phenomenon. Evidentiality not only refers to the source of knowledge that the speaker obtained but also can show and influence the speaker's attitude to the credibility of the... Evidentiality is a universal language phenomenon. Evidentiality not only refers to the source of knowledge that the speaker obtained but also can show and influence the speaker's attitude to the credi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Based on Hu Zhuanglin's theory of evidentiality, this paper was transcribed as corpus with a total of 50448 words by the videos of the 2016 Presidential Debates. Combined wi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uses software Ant Conc3.4.4 w and Excel as tools to complete data reduction, statistics and retrieval of the corpus which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charts.This paper compares Hilary and Trump's evidentiality in terms of the types, frequency and distribution in American presidential debates aiming to explore how the American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language and convince the audience by using evidentiality. Some findings are as following: Four types of evidentials all appear in the corpus and each type has exerted different impact on presidential debate. Among the four types of evidentials, deduction evidential boasts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evidentials, followed by hearsay, belief and induc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evidential is uneve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re are two main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 Firs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candidates' personal language habits, their character,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and background. Second, the different speaking time, strategies emphases and rules of the three presidential debates is inconsistent which has also influenced the diffe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论 文学翻译批评 De Profundis
下载PDF
“权宜之计”抑或“合理之举”:清末民国大学预科制度存废的论争
6
作者 胡金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4,共10页
大学预科制度系清末效仿日本为应对进入大学生源质与量均不足而采取的“权宜之计”。由于大学预科多由各大学独自办理,其课程及教学能较好地对标大学相关专业本科的基础知识要求,故在民国之后更是获得了“合法性”地位,相当时期内开办... 大学预科制度系清末效仿日本为应对进入大学生源质与量均不足而采取的“权宜之计”。由于大学预科多由各大学独自办理,其课程及教学能较好地对标大学相关专业本科的基础知识要求,故在民国之后更是获得了“合法性”地位,相当时期内开办大学预科不仅合法而且合理,为各大学所青睐,即使在《壬戌学制》颁行后没有了合法性,却依然“蓬勃发展”。但大学预科属性不清,尤其是它与大学的关系问题,早在民国初年便成为引发北大预科风潮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大学本身布局不合理,势必造成大学预科设立区域的不公平,导致各地教育发展差异不断扩大,且影响中学教育的发展。但大学预科相对于普通高中的课程及教学而言,其对于大学本科教育基础知识的“精准对标”,确实又更有助于大学教育的专业发展。何去何从,对于大学预科制度的存废一直存在争论,即使是在1930年废止令发布,论争之声并没有完全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预科 权宜之计 合理性 合法性 存废论争
下载PDF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庸报》妇女专刊关于妇女解放的论争
7
作者 李秀云 李月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12,共8页
妇女问题历来是人们特别关注且争论不休的重要社会问题,是近代报纸媒体关注的重心。部分女性刊物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进程成长起来,进而成为主要的舆论宣传工具。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庸报》刊行《妇女铎》和《现代妇女》两份重要... 妇女问题历来是人们特别关注且争论不休的重要社会问题,是近代报纸媒体关注的重心。部分女性刊物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进程成长起来,进而成为主要的舆论宣传工具。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庸报》刊行《妇女铎》和《现代妇女》两份重要的女性专刊,对当时的舆论热点,即妇女解放问题进行探讨,并形成了三个论争焦点:妇女解放是身体解放还是精神解放,是回归家庭还是走向社会,是自身解放还是民族解放。两份专刊打破了男权社会的局限,冲击了男性话语的垄断,超越两性对立,倡导妇女解放是精神解放,是走出家庭的社会实践,更是民族解放的革命实践。这些主张对妇女解放的未来留下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庸报》 《妇女铎》 《现代妇女》 妇女解放论争
下载PDF
重访非洲文学语言之争——一个社会历史的视角
8
作者 翟乃海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7,共9页
语言问题是非洲现代英语文学批评和理论中的焦点问题之一。表面上,非洲文学的语言论争是关于使用英语等欧洲语言还是非洲语言进行文学创作的论战,但它包含语言媒介与非洲审美经验表达、英语与民族团结、文化认同、非洲文学向谁言说等多... 语言问题是非洲现代英语文学批评和理论中的焦点问题之一。表面上,非洲文学的语言论争是关于使用英语等欧洲语言还是非洲语言进行文学创作的论战,但它包含语言媒介与非洲审美经验表达、英语与民族团结、文化认同、非洲文学向谁言说等多重维度。它的实质是语言政治和文学功用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位于论争两端的阿契贝和恩古吉的分歧,不单纯是语言选择的问题。它反映了两人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折射出尼日利亚和肯尼亚文化精英对独立后社会未来和共同体的不同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文学 语言之争 社会历史 阿契贝 恩古吉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复合型外语人才思辨能力培养创新实践
9
作者 蒋鹤莉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8-11,共4页
随着全球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领域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跨学科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无论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还是学生能力、个性的全面发展,或是... 随着全球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领域迎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跨学科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无论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还是学生能力、个性的全面发展,或是高等教育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聚焦在地方工科院校,如何开展以思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创新实践,以英语演讲与英语辩论类课程为例,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法和实践基地建设几方面展示如何在新文科背景下开展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思辨能力 复合型人才 英语演讲辩论
下载PDF
常璩《华阳国志》著录宗旨与音乐观念考辨
10
作者 熊晓辉 《音乐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107-114,共8页
《华阳国志》是两晋时期常璩所著的一部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史志,书中不仅记录了上百个古代人物的事迹,而且还详细描述了当地少数民族演绎歌谣、歌舞、器乐等的真实情景。从书名“华阳国”一词来看,该书所著录的是封建中央王朝之外的少... 《华阳国志》是两晋时期常璩所著的一部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史志,书中不仅记录了上百个古代人物的事迹,而且还详细描述了当地少数民族演绎歌谣、歌舞、器乐等的真实情景。从书名“华阳国”一词来看,该书所著录的是封建中央王朝之外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史志,常璩依托当地民俗民风和人们的宗教观念,对一些音乐史料进行了考证,因此《华阳国志》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璩 《华阳国志》 音乐观念 歌舞 考辨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城市“摩登”现象及其论争
11
作者 焦婕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30-138,共9页
20世纪30年代前后,中国主要城市生活中的“摩登”现象极为普遍,凡是城市生活中带有潮流式的东西皆可以“摩登”称之,其中许多内容反映着城市市民在生活中追逐世界潮流的步伐。官方对“摩登”现象多持否定态度,民间对“摩登”现象则是敌... 20世纪30年代前后,中国主要城市生活中的“摩登”现象极为普遍,凡是城市生活中带有潮流式的东西皆可以“摩登”称之,其中许多内容反映着城市市民在生活中追逐世界潮流的步伐。官方对“摩登”现象多持否定态度,民间对“摩登”现象则是敌视与维护的言行并存,舆论严重撕裂,由此形成了思想舆论界的“摩登肯定派”与“摩登否定派”的论争,这是近代以来中西方文化在接触过程中产生的碰撞与摩擦的具体体现之一。由此可以了解彼时国人对于西方新奇事物的排斥、选择与扬弃。许多优秀的外来事物就是在这种博弈中逐渐被中华文化所吸收、借鉴,成为民众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代社会则在这样的冲突、选择与认同的过程中不断演进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登现象 近现代城市生活 中西文化论争 社会文化史
下载PDF
19世纪初俄国文学的新旧语体之争
12
作者 耿海英 《中州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19世纪初的俄国有一场关于新旧语体的论争,非常类似于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白之争。论争一方以希什科夫为代表,坚持俄语的旧斯拉夫语体系,反对引入西方特别是法国的新语言新词汇新概念,且认为这不仅是语言问题,更是保存民族性问题;另... 19世纪初的俄国有一场关于新旧语体的论争,非常类似于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白之争。论争一方以希什科夫为代表,坚持俄语的旧斯拉夫语体系,反对引入西方特别是法国的新语言新词汇新概念,且认为这不仅是语言问题,更是保存民族性问题;另一方以卡拉姆辛和茹科夫斯基为代表,倡导并在创作中实践语言革新,减少旧斯拉夫语的使用,简化语法,引入外来语等。前者支持者集中于“俄语爱好者对话”社,后者形成“阿尔扎马斯”文学社。两派均希望以自己的主张为原则,实现统一的俄语文学语言;而普希金融合了“高级语体”与“低级语体”,“古典”与“现代”风格,逐步实现了现代俄语语言的统一,因而被冠以“现代俄语语言之父”,从而使其后世作家将俄国文学带向了世界文学的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语体 论争 “俄语爱好者对话”社 “阿尔扎马斯”文学社
下载PDF
基于整本书阅读的辩论训练与过程评价对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的影响
13
作者 杨志明 林小月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24年第3期45-56,共12页
提升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仅仅依靠课文学习讲解或泛泛地开展整本书阅读,并不能有效提升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为探索提升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在一所普通高中实施一项为期14天的基于整本... 提升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仅仅依靠课文学习讲解或泛泛地开展整本书阅读,并不能有效提升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为探索提升高中生议论文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在一所普通高中实施一项为期14天的基于整本书阅读的辩论训练与过程评价实验。实验对象为该校高一和高二年级的45名学生志愿者。他们被分成6个小组,每组匹配1名导师,阅读材料包括《巴黎圣母院》《围城》《边城》等14本文学名著。实验结果表明,在整本书阅读后增加辩论训练和过程评价,可以非常显著地提升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具体表现在文章立意、论据选择和论证过程等方面。这些进步可能得益于本实验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提取、事实判断、整合诠释、逻辑推理,以及分析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水平。因此,要提升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将整本书阅读与辩论训练和过程评价整合在一起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辩论训练 过程评价 高中生 议论文写作
下载PDF
公元1290年宁城地震分歧综述和新考
14
作者 胡廷荣 黄瑞滨 孙加林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6-1202,共7页
1290年宁城地震是内蒙古东部发生的一次历史大地震,多年来对其震害及地震参数的认识并不统一。1960年,李善邦主编的《中国地震目录》对宁城地震基本参数始有估评:震中宁城西,震级63/4,烈度Ⅸ。20年后,受《元史·赵孟頫传》记此地震... 1290年宁城地震是内蒙古东部发生的一次历史大地震,多年来对其震害及地震参数的认识并不统一。1960年,李善邦主编的《中国地震目录》对宁城地震基本参数始有估评:震中宁城西,震级63/4,烈度Ⅸ。20年后,受《元史·赵孟頫传》记此地震“人死伤数十万”的影响,国外专家认为此地震“死10万人”或震级远大于7级。1983年后,内蒙古地震工作者从史料挖掘、古塔地震遗物、遗迹考古等方面,对此地震作了较详尽的考察与研究,成果刊登于《中国地震年鉴》和《地震学报》,佐证李善邦对此地震参数的正确认定。文章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及其认识分歧的基础上,对1290年宁城地震进行新的史料考证,进一步厘清其震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宁城地震 分歧 死伤人数 新考与野外考察
下载PDF
必要的张力--近百年来中西医之辨
15
作者 龚鹏 才清华 江岩 《中医药文化》 2024年第2期161-169,共9页
中医百年的命运多舛,由表到里都发生了重大变迁。中医学中的古今、中西、体用、新旧之辨是文化大讨论的一部分,其辩论的议题在文化大讨论中都可以找到引子。以上不同方面的辩论是联通的,一定条件下彼此之间可以互换,在进化论的中介和引... 中医百年的命运多舛,由表到里都发生了重大变迁。中医学中的古今、中西、体用、新旧之辨是文化大讨论的一部分,其辩论的议题在文化大讨论中都可以找到引子。以上不同方面的辩论是联通的,一定条件下彼此之间可以互换,在进化论的中介和引导下贯穿于中医近代史中。古今、中西、体用、新旧之间的张力让中医学持续受到关注,在批评中螺旋式进步。中医学最终经受住了冲击,找到了平衡,逐步完成了近代向现代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中体西用 古今之辨 中西之辨 新旧之辨
下载PDF
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与无锡、保定农村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隋福民 孙健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2024年第1期130-145,共16页
中国社会性质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之一。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前半期,中国学术界发生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激烈论战。著名学者陈翰笙组织青年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从当时中国最急迫的农村问题切入,在无锡、保定开展深入系... 中国社会性质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之一。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前半期,中国学术界发生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激烈论战。著名学者陈翰笙组织青年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从当时中国最急迫的农村问题切入,在无锡、保定开展深入系统的农村经济调查,搜集了大量的实际证据,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性质和经济结构,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等问题进行了扎实的论证。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近代中国农村,地权分散、捐税负担较重,农民受到地租、高利贷等的多重剥削,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特征,由此证明了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些成果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论提供了现实支撑,客观上促进了革命理论和思想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性质论战 无锡、保定农村调查 陈翰笙
下载PDF
围绕马克思特里尔时期思想的争论焦点解读
17
作者 付成宇 吴宁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最能代表马克思特里尔时期思想状况和人生价值指向的是三篇中学作文和两篇诗作,这三篇中学作文和两篇诗作从多个侧面反映了马克思特里尔时期的思想状况,是马克思初步关于社会理想与人生理想的表达,充分体现了马克思思想的最初原点,成为... 最能代表马克思特里尔时期思想状况和人生价值指向的是三篇中学作文和两篇诗作,这三篇中学作文和两篇诗作从多个侧面反映了马克思特里尔时期的思想状况,是马克思初步关于社会理想与人生理想的表达,充分体现了马克思思想的最初原点,成为贯穿马克思一生的思想基因。作为马克思著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里尔时期著作中所蕴含的基本思想,构成了马克思整体思想历程的逻辑起点,也是学术界研究马克思思想形成与发展过程所不可回避的重要资料。通过深入挖掘与研究马克思特里尔时期主要著作所承载的思想体系,有利于直观说明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从而让我们充分理解马克思思想的理论精髓。为此,我们需要回到特里尔时期马克思著作的文本中,去寻找马克思的思想基因和他的思想原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特里尔时期 自由思想 争论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界首次学术争论的回顾与审视
18
作者 陈保磊 马世坤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4,共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武术界围绕武术的历史、性质、技术改革等议题,开展了一场学术争论。争论以辩争“太极拳的源流”开始,随即转入“武术技术问题”的大讨论,最后以《武术工作中的两条路线》文章的发表而宣告结束。经过辩争,学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武术界围绕武术的历史、性质、技术改革等议题,开展了一场学术争论。争论以辩争“太极拳的源流”开始,随即转入“武术技术问题”的大讨论,最后以《武术工作中的两条路线》文章的发表而宣告结束。经过辩争,学界在武术性质、技术创新等问题上达成了共识,确立了“武术大众化”的改革路向,为武术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整体而言,争论在“大鸣大放”政策下呈现出较强的学术特征,基本厘清了武术“从旧到新”转变过程中的问题与困境,积极意义在于进一步坚定了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根本任务发展武术运动的信念,但时代的特殊性也使争论“议而不决”,遗留了一些学术史理论问题。这场武术争论并非个人意气或群体利益之争,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运动发展方向之争,在武术学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学术争论 “双百”方针 《体育文丛》 击与舞
下载PDF
1931年黎锦明、徐霞村文学论争钩沉
19
作者 郑思源 付登舟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5期62-68,共7页
1931年,黎锦明发表于《北平晨报》上的歌德纪念文章招致了匿名差评,黎锦明怀疑此事系徐霞村所为,双方由此展开了一场关于“文学创作”和“学术水平”的公开信论争。随着矛盾激化,论争主题由文学理念分歧转向对彼此的人身攻击。此次论争... 1931年,黎锦明发表于《北平晨报》上的歌德纪念文章招致了匿名差评,黎锦明怀疑此事系徐霞村所为,双方由此展开了一场关于“文学创作”和“学术水平”的公开信论争。随着矛盾激化,论争主题由文学理念分歧转向对彼此的人身攻击。此次论争经过舆论发酵引发了不同阶层读者的关注与互动,同时也对双方的文学取向造成了深远影响。黎、徐论争的始末勾勒出近代中国“文学表达”与“报刊公开信”之间的互动图式,呈现了一个“作者、编者、读者”的报刊文学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锦明 徐霞村 公开信 文学论争 文艺批评
下载PDF
诉讼代理权瑕疵的补正机制探讨
20
作者 周虹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4-19,共6页
《民事诉讼法》及其《民诉法解释》尚未对诉讼代理权出现瑕疵时人民法院的处理机制做出制度安排,对此,可以在有效借鉴域外的暂时许可进行诉讼、指定期间补正制度基础上对我国诉讼代理权瑕疵的补正问题进行制度化构建。因此,按照问题导... 《民事诉讼法》及其《民诉法解释》尚未对诉讼代理权出现瑕疵时人民法院的处理机制做出制度安排,对此,可以在有效借鉴域外的暂时许可进行诉讼、指定期间补正制度基础上对我国诉讼代理权瑕疵的补正问题进行制度化构建。因此,按照问题导向的研究要求,应当以辩论原则、比例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为指导,从建立以职权查明代理权是否存在为基础的司法秩序维护机制、设定相对灵活的瑕疵补正机制以保障当事人辩论权和防范通过代理权瑕疵补正机制滥用诉讼权利等不同维度,推动构建诉讼代理权瑕疵的补正机制,从而促进诉讼程序的有序有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代理权瑕疵 辩论权 瑕疵补正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