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孟戏曲牌的核腔类型及相关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傅利民 戴和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5-220,共6页
核腔是音乐结构的最小单位,是最直接展示音乐特质的部分。通过对刘家孟戏曲牌的统计分析,得出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常用核腔及其类型,这是孟戏唱腔旋律形成和衍生同族曲牌的基础,诸多曲牌即由此衍生。通过腔型,可以清楚地辨别相关曲牌的相... 核腔是音乐结构的最小单位,是最直接展示音乐特质的部分。通过对刘家孟戏曲牌的统计分析,得出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常用核腔及其类型,这是孟戏唱腔旋律形成和衍生同族曲牌的基础,诸多曲牌即由此衍生。通过腔型,可以清楚地辨别相关曲牌的相互关系及派生关系,使孟戏海盐腔音乐的研究得以进一步深化,彰显其独特的音乐个性,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昌孟戏 海盐腔 曲牌 腔句 核腔类型
下载PDF
永嘉昆剧与海盐腔 被引量:6
2
作者 叶长海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2-27,共6页
戏曲史家通常认为浙江温州(永嘉)是宋元南戏的故乡,在中国戏曲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史上,温州有其特殊地位。南戏在温州一带产生后,很快就传播到浙江各地及邻近的江苏、福建许多地区,并且出现了以这些地方为名的各种声腔,其中最早的是海盐... 戏曲史家通常认为浙江温州(永嘉)是宋元南戏的故乡,在中国戏曲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史上,温州有其特殊地位。南戏在温州一带产生后,很快就传播到浙江各地及邻近的江苏、福建许多地区,并且出现了以这些地方为名的各种声腔,其中最早的是海盐腔。海盐腔滥觞于宋末而盛行于明代嘉隆以前,一度成为一切南唱的代表。昆山腔崛起以后,海盐腔仍在各地上演。现在"永嘉昆腔"中称为"九搭头"的各类早期南曲曲牌,可能就是海盐腔的遗音。与"永嘉昆剧"相类似的,尚有浙西金华一带的义乌"草昆"、浙东台州一带的"黄岩昆"及浙东、浙西"三合班"里的一些早期南曲曲牌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戏 永嘉昆剧 海盐腔
下载PDF
论海盐腔的曲牌化过程——从南戏声腔发展四阶段划分谈起 被引量:2
3
作者 戴和冰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7-48,共12页
南戏声腔经历了"随心令""宋词歌谣""宋词小调""地方剧腔"四个发展阶段,"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的结构方式,决定了以词唱官腔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南戏海盐腔与生俱来的北曲色彩,使得海... 南戏声腔经历了"随心令""宋词歌谣""宋词小调""地方剧腔"四个发展阶段,"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的结构方式,决定了以词唱官腔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南戏海盐腔与生俱来的北曲色彩,使得海盐腔不仅经历了"由词唱向剧唱转化"和"由‘北’剧向‘南’戏转化"的过程,而且,还经历了"江南歌调"与"海盐土调"的曲牌化过程,歌调、土调由此被纳入曲牌体制。海盐腔只有经过曲牌化,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南曲,才能进入地方剧腔时代。海盐腔的长足进步和发展都是曲牌化以后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歌调 海盐土调 曲牌化过程 海盐剧腔 官腔雅调
下载PDF
论海盐腔传奇的崛起与南戏品质内涵的转型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振林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63-69,共7页
海盐腔的崛起,是民间南戏向文人传奇过渡的重要标志。它把南戏由"村坊小曲"、"里巷歌谣"搬演的戏文重新变成宣扬伦理教化的工具;"以时文为曲",则逐渐褪去了南戏的"本色"而走向"绮词"... 海盐腔的崛起,是民间南戏向文人传奇过渡的重要标志。它把南戏由"村坊小曲"、"里巷歌谣"搬演的戏文重新变成宣扬伦理教化的工具;"以时文为曲",则逐渐褪去了南戏的"本色"而走向"绮词";它逐步整饬和律化南戏的曲词,使南戏的演唱体制发生了根本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盐腔 南戏 文人传奇 教化 律曲
下载PDF
略论《金瓶梅》中的海盐腔戏曲史料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永萍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50-53,共4页
《金瓶梅》以写实的方式保存了大量的海盐腔戏曲史料。这些资料涉及海盐腔的演出剧目、表演特点、组织经营方式与演员构成,以及戏剧的功能等多个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戏剧学研究价值。本文以小说中保存的海盐腔戏曲史料为切入点,探析明... 《金瓶梅》以写实的方式保存了大量的海盐腔戏曲史料。这些资料涉及海盐腔的演出剧目、表演特点、组织经营方式与演员构成,以及戏剧的功能等多个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戏剧学研究价值。本文以小说中保存的海盐腔戏曲史料为切入点,探析明代戏曲中海盐腔盛行的状况和发展流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海盐腔 戏曲研究
下载PDF
海盐腔“浙”姓歌调考 被引量:1
6
作者 戴和冰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32-138,共7页
从明初洪武朝优人进演"浙音"《琵琶记》起,"浙音"就是南戏海盐腔的别名。在民间,嘉靖时祝允明《重刻〈中原音韵〉序》所言"浙戏文之调"、万历时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称"海盐"为"... 从明初洪武朝优人进演"浙音"《琵琶记》起,"浙音"就是南戏海盐腔的别名。在民间,嘉靖时祝允明《重刻〈中原音韵〉序》所言"浙戏文之调"、万历时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称"海盐"为"浙音"、天启白话小说《梼杌闲评》所言五十班苏腔与"浙腔";在宫廷,至嘉靖海盐腔一直在演唱,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仍有北京内廷演出海盐腔的记载。明初至明末,由"浙音"、"浙戏文"、"浙"腔调、"浙"调、"浙板"、"浙气"、"浙腔"一路而来,体现的是海盐腔一脉相承的传统,"浙"姓歌调都是南戏海盐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戏海盐腔 浙音 “浙”姓歌调 海盐腔别名
下载PDF
《金瓶梅》对明传奇的描叙及其戏剧史价值
7
作者 裴雪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186-190,共5页
《金瓶梅》的出现,标志着明清通俗小说创作开始对世俗生活进行全面细致的再现,并力求突出生活真实的全新阶段。它对当时社会常演的传奇剧目、曲词关注较多,并较早描绘明代嘉庆、隆庆年间传奇各大声腔消长的历史景象,其成书时间与明中期... 《金瓶梅》的出现,标志着明清通俗小说创作开始对世俗生活进行全面细致的再现,并力求突出生活真实的全新阶段。它对当时社会常演的传奇剧目、曲词关注较多,并较早描绘明代嘉庆、隆庆年间传奇各大声腔消长的历史景象,其成书时间与明中期传奇声腔发展状况相互参照,具有重大意义。《金瓶梅》写及明传奇的方式多样,作用不一,虽然有些方面并未完全达到作者创作的预期目标,却对后世小说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明传奇 海盐腔 昆山腔 戏剧史
下载PDF
论“越”姓歌调的海盐种属
8
作者 戴和冰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明代及清初,越地歌调有“越调”“越腔”“越声”“越吹”“越曲”“越歌”“越唱”等称呼,这些“越”姓歌调都是海盐属种的曲唱,也是官腔雅调。作为海盐腔的代称,其种属与海盐腔的形成和消亡密切相关,因此,对它们应分时段而论:当海盐... 明代及清初,越地歌调有“越调”“越腔”“越声”“越吹”“越曲”“越歌”“越唱”等称呼,这些“越”姓歌调都是海盐属种的曲唱,也是官腔雅调。作为海盐腔的代称,其种属与海盐腔的形成和消亡密切相关,因此,对它们应分时段而论:当海盐腔活跃于戏曲舞台上时,剧唱与曲唱并存,它们都是海盐种属;海盐腔消亡后,随着口法的失传,有旋律而缺乏“色泽”的“越”姓歌调的歌唱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海盐种属,故不宜再视为海盐声或海盐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姓歌调 海盐种属 海盐腔 曲唱 官腔雅调
下载PDF
海盐腔消亡原因考
9
作者 戴和冰 《文化艺术研究》 2021年第6期61-70,114,共11页
海盐腔是一种高、低兼容的声腔,亡于明末崇祯年间,导致它消亡的原因:一是口法不传,二是战争摧残。战争是共性,口法是个性,口法不传对其消亡具有决定性作用,战争只是加速了其消亡的步伐。海盐腔北曲色彩浓厚,它的消亡是元曲消亡大背景下... 海盐腔是一种高、低兼容的声腔,亡于明末崇祯年间,导致它消亡的原因:一是口法不传,二是战争摧残。战争是共性,口法是个性,口法不传对其消亡具有决定性作用,战争只是加速了其消亡的步伐。海盐腔北曲色彩浓厚,它的消亡是元曲消亡大背景下的剧种消亡;低唱昆腔新兴,致高唱元曲衰败,这是一个声乐时代的逝去;海盐腔"高揭"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流传,改变了高唱的传统格局,客观上是对北曲唱法的摒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戏海盐腔 低唱新兴 海盐“高揭” 字韵用南舍北 曲调改北为南 口法不传
下载PDF
也谈海盐腔有无管弦伴奏——从《金瓶梅词话》中的戏曲史料说起
10
作者 肖阳 赵兴勤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51-55,62,共6页
《金瓶梅词话》所载述的戏曲史料中,有多处叙及早期南戏声腔海盐腔戏文演出状况。然学者在对这些史料的诠释上,观点时相抵牾。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周贻白、叶德均两家。周主海盐腔有管弦伴奏,叶主海盐腔是“无伴奏的干唱”。综合分析两家... 《金瓶梅词话》所载述的戏曲史料中,有多处叙及早期南戏声腔海盐腔戏文演出状况。然学者在对这些史料的诠释上,观点时相抵牾。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周贻白、叶德均两家。周主海盐腔有管弦伴奏,叶主海盐腔是“无伴奏的干唱”。综合分析两家观点形成的依据,周氏所得结论比较中肯。海盐腔既吸取北曲格范,当亦有管弦乐伴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盐腔 管弦伴奏 《金瓶梅词话》 戏曲史料
下载PDF
江西广昌孟戏海盐腔遗存斠疑——兼谈对戏曲声腔遗存研究方法的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振林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0-91,共12页
本文对"江西省广昌县的孟戏演出有明万历年间的海盐腔遗存"这一看法提出疑问。从广昌孟戏"孟姜女送寒衣"经典唱段的源流论证其为弋阳腔戏文,并从长短句体戏曲曲牌与声腔之间的关系阐述孟戏演唱的特点,认为方言和民... 本文对"江西省广昌县的孟戏演出有明万历年间的海盐腔遗存"这一看法提出疑问。从广昌孟戏"孟姜女送寒衣"经典唱段的源流论证其为弋阳腔戏文,并从长短句体戏曲曲牌与声腔之间的关系阐述孟戏演唱的特点,认为方言和民间歌谣旋律才是决定声腔属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戏 海盐腔 弋阳腔 遗存
原文传递
早期“楚调”与“海盐腔”关系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欧阳亮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65,共16页
湖北"楚调"(楚曲)在明末清初受到士大夫的青睐且一度与昆腔争胜。学界普遍认为,"楚调"属"其调喧"的弋阳腔系,并且与其中的青阳腔有渊源关系,但对其为何在主导风格、接受群体上与之相异的问题避而不谈。... 湖北"楚调"(楚曲)在明末清初受到士大夫的青睐且一度与昆腔争胜。学界普遍认为,"楚调"属"其调喧"的弋阳腔系,并且与其中的青阳腔有渊源关系,但对其为何在主导风格、接受群体上与之相异的问题避而不谈。有史料证明,明清之际,"轻柔婉折"的"海盐腔"与"楚调"先后流播于楚地士大夫中,"楚调"之遗存——钟祥高腔与"海盐腔"音乐形态的密切关系可证明"海盐腔"对早期"楚调"影响颇深。"楚调"接纳"海盐腔"的原因在于"海盐腔"的雅致品格深受士大夫的欢迎。历史材料与音乐文本的相互参照与印证乃戏曲声腔考源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调 海盐腔 钟祥高腔 曲牌 声腔考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