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客家体育文化与赣南地区农村学校体育课程整合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允蚌 钟晓华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7年第6期69-70,共2页
客家体育在现代化冲击波中面临继承与发展问题,而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正方兴未艾。为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拟找到这两者互补发展的契合点,把客家体育与赣南地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联系于一体,从而提... 客家体育在现代化冲击波中面临继承与发展问题,而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正方兴未艾。为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拟找到这两者互补发展的契合点,把客家体育与赣南地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联系于一体,从而提出一个互动发展的整合模型,科学、经济地解决客家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体育 赣南地区 农村学校体育 整合
下载PDF
“谁”的赣南道教节日祈祥法事仪式音乐?
2
作者 蒋燮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6年第4期73-79,共7页
赣南道教节日祈祥法事,是当地畲族、客家老俵于道教节日前后为祈佑国泰民安、五谷丰登而举行的庆祭仪式活动。"人"在法事仪式音乐活动中起到了关键的主体性作用,具有很强的能动性。法事仪式音乐"人"涵括了执仪者、... 赣南道教节日祈祥法事,是当地畲族、客家老俵于道教节日前后为祈佑国泰民安、五谷丰登而举行的庆祭仪式活动。"人"在法事仪式音乐活动中起到了关键的主体性作用,具有很强的能动性。法事仪式音乐"人"涵括了执仪者、组织者、接受者三类不同角色的参与人群,这些群体均需通过鲜活的生命个体方能展示各自的仪式行为特点所在。"畲客共醮"的赣南道教节日祈祥法事仪式音乐,营造出一个错综复杂的动态网络,其以音乐的纽带和动人的展示,串接起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历史时空与生命心境,顽强地延续着一方土地的传统艺术与民俗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道教节日祈祥法事 仪式音乐 参与人 畲族 客家
下载PDF
江西安远(龙布)客家话的双及物结构 被引量:1
3
作者 叶雁鹏 《方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6-202,共7页
本文讨论江西安远(龙布)客家话的双及物结构的格局和句法分布。与周边赣南客家话相比较,安远(龙布)话有“V+Ot+Or”式而没有介宾补语式,这是一种特殊的类型。本文还讨论了赣南客家话不同类型的双及物结构之间的演变关系。
关键词 江西安远(龙布) 客家话 双及物结构 演变关系
原文传递
江西瑞金客家话的“来”“哩”共现
4
作者 申文雅 陈前瑞 《方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4-195,共12页
江西瑞金客家话体助词“来”“哩”共现,不仅有常规顺序的“来哩”,还有变异顺序的“哩来”。表完成体意义时,顺序之一是“来哩”,意义虚化的“哩”在外层。表再说或祈使语气时,顺序只能是“哩来”,可独立表达部分语气意义的“来”在外... 江西瑞金客家话体助词“来”“哩”共现,不仅有常规顺序的“来哩”,还有变异顺序的“哩来”。表完成体意义时,顺序之一是“来哩”,意义虚化的“哩”在外层。表再说或祈使语气时,顺序只能是“哩来”,可独立表达部分语气意义的“来”在外层。由于“来”与“哩来”具有突出的语气用法,表完成体意义时,也存在“哩来”的变异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瑞金 客家话 “来” “哩” 完成体 共现顺序 祈使
原文传递
江西会昌(小密)方言的两字组连读变调
5
作者 池明明 《方言》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5-292,共8页
本文描写江西会昌(小密)客家方言的两字组连读变调。小密方言没有独立的阳平和上声调,古浊平和古清上、部分次浊上合流为今阳平(上)调。不同来源的阳平(上)字在作两字组的前字或后字时变调表现相同,但在作双音节“子”尾词的前字时变调... 本文描写江西会昌(小密)客家方言的两字组连读变调。小密方言没有独立的阳平和上声调,古浊平和古清上、部分次浊上合流为今阳平(上)调。不同来源的阳平(上)字在作两字组的前字或后字时变调表现相同,但在作双音节“子”尾词的前字时变调表现不同,表明小密方言曾经有过独立的阳平和上声调,但很早就已经合流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会昌(小密)方言 客家话 两字组 连读变调
原文传递
江西石城客家话的小称变调和强化变调——兼论台湾东势客家话[■]35变调 被引量:7
6
作者 温昌衍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3-292,共10页
本文描写江西石城客家话的小称变调和强化变调,后者来自前者,其成因是小称变调凸显功能的提取及凸显对象的转移。文章列举了广州话、黎川话、衡山话、大冶话、汤溪话及北京话中的类似表现。文章还分析了台湾东势客家话的[r]35变调,认为... 本文描写江西石城客家话的小称变调和强化变调,后者来自前者,其成因是小称变调凸显功能的提取及凸显对象的转移。文章列举了广州话、黎川话、衡山话、大冶话、汤溪话及北京话中的类似表现。文章还分析了台湾东势客家话的[r]35变调,认为它也既有小称变调的性质,又有强化变调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城客家话 小称变调 强化变调 台湾东势客家话
原文传递
赣南客家话与湘南土话的小称变调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倩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4-202,共9页
本文考察赣南客家话和湘南土话的小称变调,并结合粤北土话的情况,推测它们可能存在共同的小称变调的来源,即早期名词后缀“子”缀或“崽”缀因“指小表爱”语义的磨损、消失而出现的一种“代偿”形式。
关键词 赣南客家话 湘南土话 小称变调
原文传递
江西铜鼓(永宁)方言同音字汇
8
作者 卢继芳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0-256,共17页
本文描写江西铜鼓永宁客家方言的声韵调、语音特点,记录同音字汇。
关键词 江西铜鼓永宁 客家方言 语音特点 同音字汇
原文传递
江西于都客家话动词后的“倒”
9
作者 钟小勇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0-324,共5页
江西于都客家话的“倒”在动词后可作动相补语、可能补语、时体助词等。“倒”常常和表大量的数量结构或表程度深的词语共现,“倒”可看作主观大量标记。
关键词 江西于都 客家话 “倒” 持续 主观大量标记
原文传递
江西上犹(清溪)方言的“V-NEG无-NP”正反问句
10
作者 付欣晴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1-319,共9页
江西上犹(清溪)客家话的“V-NEG无-NP”式正反问句中的“无”是具有称代性的否定词,功能类同于普通话的“否”。该句式与普通话的“V-否-NP”正反问句形成机制相同:不是“VP-NEG-VP”式正反问句删略的结果,也不是“V-NP-NEG”式正反问... 江西上犹(清溪)客家话的“V-NEG无-NP”式正反问句中的“无”是具有称代性的否定词,功能类同于普通话的“否”。该句式与普通话的“V-否-NP”正反问句形成机制相同:不是“VP-NEG-VP”式正反问句删略的结果,也不是“V-NP-NEG”式正反问句否定词从句末位移到句中的结果,而是由同源形式的包孕式结构语法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上犹(清溪) 客家话 “V-NEG无-NP”正反问句 称代性否定词 形成机制
原文传递
二十世纪初的三种赣南客家方言研究文献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军 梅娜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8-436,共9页
江西南康人谢震孚《南康古语考》与邬荣治《赣方言考》《赣南方音考》,是成书于二十世纪初的三部江西赣南客家方言研究的论著。这些文献考证了赣南客家方言词汇的古音古义,以传统反切、直音及注音字母等方式记录了上世纪初的江西赣南客... 江西南康人谢震孚《南康古语考》与邬荣治《赣方言考》《赣南方音考》,是成书于二十世纪初的三部江西赣南客家方言研究的论著。这些文献考证了赣南客家方言词汇的古音古义,以传统反切、直音及注音字母等方式记录了上世纪初的江西赣南客家方言语音,并与国音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初 赣南客家方言 三种文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