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80年代后结构主义“反美学”的再审视——基于《十月》学派的研究
1
作者 杨娟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4-172,共9页
20世纪80年代初发自美国的新左派“反美学”思潮,常被误读为反对审美、人性或情感。但“反美学”针对的不是绘画、美或感性本身,而是反对将学科内部的评价体系当成唯一合法的评价体系,反对将跨学科的艺术与启蒙成就化约为供人赏玩的消... 20世纪80年代初发自美国的新左派“反美学”思潮,常被误读为反对审美、人性或情感。但“反美学”针对的不是绘画、美或感性本身,而是反对将学科内部的评价体系当成唯一合法的评价体系,反对将跨学科的艺术与启蒙成就化约为供人赏玩的消费品、固化阶层地位的工具。作为“祛魅”或“解构”的当代艺术也远非艺术圈内部的游戏或娱乐,而是对现实社会的积极介入。就像“现代性——未完成的事业”一样,后现代的“反美学”也仍然是一项未完成的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美学 文化研究 后结构主义 哈尔·福斯特 解构
下载PDF
“档案冲动”与前卫艺术——论哈尔·福斯特的档案艺术理论
2
作者 李斯扬 《艺术设计研究》 2023年第2期109-116,共8页
美国当代著名艺术批评家与艺术理论家哈尔·福斯特提出的“档案冲动”为理解、研究和推进当代档案艺术实践提供了诸多启发。“档案”的媒材、形态、逻辑方法与“档案的冲动”共同生成了档案艺术,档案冲动是档案艺术范式的核心动力... 美国当代著名艺术批评家与艺术理论家哈尔·福斯特提出的“档案冲动”为理解、研究和推进当代档案艺术实践提供了诸多启发。“档案”的媒材、形态、逻辑方法与“档案的冲动”共同生成了档案艺术,档案冲动是档案艺术范式的核心动力机制。本文通过考察福斯特对档案艺术实践差异模式的认识,辨析了“档案冲动”的三重面向,进一步阐明“档案冲动是什么”与“档案冲动想要什么”的问题。基于对福斯特批评理论脉络的梳理,本文认为福斯特将携带着档案冲动的艺术视为一种前卫性质的文化实践。前卫艺术总是必须承担失败的重负,先锋派历史实践中的创伤为其“重复”与“回归”赋予了可能。在历时与共时的复杂历史运动中,以档案艺术为范式的前卫艺术在尝试超越创伤的行动中,将当下转变为开放的、不断扩展的批判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福斯特 档案冲动 档案艺术 创伤 前卫艺术
下载PDF
重构后现代主义艺术批评:反多元主义与多元主义之争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娟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8-207,共10页
在多元主义早已成为政治正确的今天,本文将追溯由美国左派批评家组成的《十月》学派在20世纪80年代的反多元主义,以哈尔·福斯特的文化论集为主要参考。福斯特在开创性的《反美学》中提出有"两种后现代主义",一种是抵抗的... 在多元主义早已成为政治正确的今天,本文将追溯由美国左派批评家组成的《十月》学派在20世纪80年代的反多元主义,以哈尔·福斯特的文化论集为主要参考。福斯特在开创性的《反美学》中提出有"两种后现代主义",一种是抵抗的/后结构主义的后现代,另一种则是反动/肯定/新保守派的后现代。十月学派的主力作家们在那几年间撰写了多篇论文,批评当时主流的后现代艺术(例如新表现主义绘画)盛名难副。但在同一时期,美学家阿瑟·丹托秉持完全相反的态度,根据各种各样的后现代艺术风格总结出"艺术终结论",欢迎多元主义新时代的到来。因此,反多元主义与多元主义,正是后现代主义文化论争的关键论题之一,本文将主要以福斯特和丹托二人为例解释这一关键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多元主义 新表现主义 哈尔·福斯特 阿瑟·丹托
下载PDF
粗俗和创伤--波洛克和沃霍尔的主体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娟娟 《当代美术家》 2020年第4期26-33,共8页
T.J.克拉克(T.J.Clark)从文化研究路径作出的现代艺术史研究,与同时代的《十月》学派的当代艺术批评相比,有着20世纪80年代的新左派批评家所共享的一些理论基础,如社会批判理论、文化研究以及种种后结构主义思潮。本文从对艺术家(以波... T.J.克拉克(T.J.Clark)从文化研究路径作出的现代艺术史研究,与同时代的《十月》学派的当代艺术批评相比,有着20世纪80年代的新左派批评家所共享的一些理论基础,如社会批判理论、文化研究以及种种后结构主义思潮。本文从对艺术家(以波洛克和沃霍尔为例)“主体性”的理解入手,对T.J.克拉克和哈尔·福斯特(Hal Foster)二人的文本做一个初步的比较研究,以窥视批评家关于不同“主义”的论证中潜在的裂缝:新前卫艺术的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J. 克拉克 哈尔·福斯特 波洛克 沃霍尔 体性
下载PDF
实在界的目光——哈尔·福斯特论创伤性艺术
5
作者 杨娟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4-63,共10页
在美国20世纪末,被称为"十月学派"的批评家们,如罗莎琳·克劳斯、克雷格·欧文斯、哈尔·福斯特等,常常从解构或女权主义方面去理解当时的一些激进艺术。这种批评方式在1980年代初意义重大,但没过几年就普及泛滥... 在美国20世纪末,被称为"十月学派"的批评家们,如罗莎琳·克劳斯、克雷格·欧文斯、哈尔·福斯特等,常常从解构或女权主义方面去理解当时的一些激进艺术。这种批评方式在1980年代初意义重大,但没过几年就普及泛滥了,不再有什么实质意义。到1990年代初,福斯特转向了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视觉理论,以便理解之前的许多创新艺术模型,如卑贱艺术、无形式艺术等等。在《实在的回归》一文中,他将风格迥异的许多艺术家如安迪·沃霍尔、辛迪·舍曼、罗伯特·戈伯等人的创作,都理解成以不同方式去表现创伤和对抗实在界的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福斯特 拉康 实在 目光/凝视 辛迪·舍曼 创伤
下载PDF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围绕极简艺术的批评案例研究
6
作者 张晓剑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8-133,共6页
极简艺术上承现代主义,下启装置艺术、观念艺术、体制批评艺术等当代艺术,在20世纪下半叶的艺术发展中具有枢纽地位。本文通过梳理迈克尔·弗雷德和哈尔·福斯特对于极简艺术的批评,勾勒其在晚期现代主义批评和后现代主义批评... 极简艺术上承现代主义,下启装置艺术、观念艺术、体制批评艺术等当代艺术,在20世纪下半叶的艺术发展中具有枢纽地位。本文通过梳理迈克尔·弗雷德和哈尔·福斯特对于极简艺术的批评,勾勒其在晚期现代主义批评和后现代主义批评中的不同形象:弗雷德鄙视极简主义对物性和剧场性的追求,将其看作艺术的堕落;而福斯特则认为那是对知觉条件的分析,对惯例和艺术体制的反思。本文还特别追溯了弗雷德形式主义的历史渊源及其理想,挑明福斯特这一代人的批评处境,从而以极简主义这个个案,映照出晚期现代主义批评与后现代主义批评两种话语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简主义 剧场性 迈克尔·弗雷徳哈尔·福斯特
原文传递
从反现代主义到重建现代性:哈尔·福斯特的“后结构主义后现代”理论立场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娟娟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9-133,128,共6页
在1983年,哈尔·福斯特总结出"两种后现代主义",一种抵抗的、有抱负的、后结构主义的后现代,相对于另一种反动的、好玩的、新保守派的后现代。这既是对之前数年的总结,也是面向未来的一面鲜明的旗帜,足以概括他们持续几... 在1983年,哈尔·福斯特总结出"两种后现代主义",一种抵抗的、有抱负的、后结构主义的后现代,相对于另一种反动的、好玩的、新保守派的后现代。这既是对之前数年的总结,也是面向未来的一面鲜明的旗帜,足以概括他们持续几十年的批评与学术事业。那时的许多具有批判性潜力的艺术模型,后来在大量仿制后几乎失效了,但当年争论的许多问题却是我国当下艺术圈中问题的再现。本文将从哈尔·福斯特的几份核心文本出发,结合同时代相关文献,以图厘清作为专名的"后现代"在艺术批评领域的涵义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现代性 哈尔·福斯特 后结构主义 后现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