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dietary menadione on the activity of antioxidant enzymes in abalone, 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 被引量:4
1
作者 FU Jinghua XU Wei +3 位作者 MAI Kangsen ZHANG Wenbing FENG Xiuni LIUFU Zhiguo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18-123,共6页
A 240-day growth experiment in a re-circulating water system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etary menadione on the growth and antioxidant responses of abalone 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 Triplicate grou... A 240-day growth experiment in a re-circulating water system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etary menadione on the growth and antioxidant responses of abalone 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 Triplicate groups of juvenile abalone (initial weight: 1.19 ± 0.01 g; shell length: 19.23 ± 0.01 mm) were fed to satiation with 3 semi-purified diets containing 0, 10, and 1 000 mg menadione sodium bisulfite (MSB)/kg, respectively.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rate of weight gain or in the daily increment in shell length of abalone among different treatments.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 and glutathione reductase (GR) in viscera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ith dietary menadione. However, activities of these enzymes except for GPX in muscle were increased. Therefore, antioxidant responses of abalone were increased in muscle and decreased in viscera by dietary menadi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NADIONE antioxidant enzymes haliotis discus hannai MOLLUSC
下载PDF
Effects of dietary vitamin A on antioxidant responses of abalone 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 被引量:2
2
作者 FU Jinghua ZHANG Wenbing MAI Kangsen FENG Xiuni XU Wei LIUFU Zhiguo TAN Beipi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41-150,共10页
A 240 d growth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a re-circulated water syste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etary vitamin A on growth and antioxidant responses of abalone 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 Triplicate groups of j... A 240 d growth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a re-circulated water syste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etary vitamin A on growth and antioxidant responses of abalone 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 Triplicate groups of juvenile abalone [ initial mass was (0.96±0. 02) g, shell length was (17.70±0.06) mm] were fed to satiation one of three send-purified diets containing 0, 1×10^3, 1×10^6 IU vitamin A per kilogram diet, respectivel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aily increment in shell length (DISL) of abalone in the treatment with 1 × 10^3 IU vitamin A per kilogram die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with 0 or 1 × 10^6 IU vitamin A per kilogram supplementation (P 〈 0.05). Vitamin A deficiency (0 IU/kg) significantly elevated the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 and glutathione reductase (GR) in the viscera of abalone (P 〈 0.05). In muscle, the effects of vitamin A deficiency on SOD and GPX activities were the same as those in viscera, however, the activity of GR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 0.05). Vitamin A deficiency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ratio of CAT to SOD (eatalase/superoxide dismutase) in viscera (P 〈 0.05). Nevertheless, i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ratio of GR to GPX in muscle (P 〈 0.05). Compared with the supplement of 1 x 103 IU vitamin A per kilogram, excessive vitamin A ( 1 × 106 IU/kg)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activities of CAT, SOD and glutathione-S-transferase (GST) (P 〉 0.05), but significantly elevated GPX and GR activities in viscera (P 〈 0. 05). In muscle, the activities of CAT, SOD, GPX, GST and GR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y the excessive dietary vitamin A supplement (P 〈 0.05). Compared with the supplement of 1×10^3 IU vitamin A per kilogram, vitamin A-excessive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value of ratio of CAT to SOD either in viscera or in muscle ( P 〉0.05 ). The ratio of GR to GPX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viscera, but significantly elevated in muscle in the vitamin A-excessive group (P 〈 0.05 ). In conclusion, optimum supplement of vitamin A ( 1 × 103 IU/kg) was beneficial for abalone to maintain maximum growth and antioxidant system. Hypoor hyper-vitaminosis A would decrease growth and the efficiency of scaveng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of abal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iotis discus hannai vitamin A antioxidant enzymes MOLLUSK
下载PDF
硒和维生素E对皱纹盘鲍血清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49
3
作者 万敏 麦康森 +2 位作者 马洪明 徐玮 刘付志国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6-503,共8页
利用双因素实验设计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VE) (0 ,5 0IU/kg)和硒 (Se) (0 ,0 2 ,0 6 ,1 5mg/kg)对皱纹盘鲍 (HaliotisdiscushannaiIno)血清中过氧化氢酶 (CAT)、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依赖硒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 利用双因素实验设计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VE) (0 ,5 0IU/kg)和硒 (Se) (0 ,0 2 ,0 6 ,1 5mg/kg)对皱纹盘鲍 (HaliotisdiscushannaiIno)血清中过氧化氢酶 (CAT)、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依赖硒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还原酶 (GR)、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这 5种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Se对皱纹盘鲍血清 5种抗氧化酶活力都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而VE仅对GPX和GR的活力有显著影响 (P <0 0 5 )。VE和Se对CAT、GRX和GR的活力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GPX/SOD、GR/GPX、CAT/SOD这 3个抗氧化的重要指标都表明 ,当饲料中含有 4 5 0IU/kg的VE时 ,添加 0 6mg/kg的硒能使皱纹盘鲍血清中的抗氧化物酶系统总体达到相对平衡 ,从而能有效地抵抗氧化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皱纹盘鲍 血清 抗氧化酶
下载PDF
皱纹盘鲍消化酶的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太武 聂丽萍 +2 位作者 刘金屏 丁明进 宋协民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7,共5页
本文对人工养殖的、不同生长时期的正常鲍和病鲍的消化酶活力进行了研究。酶学分析表明,在皱纹盘鲍消化器官中存在着胃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最适PH2.8~3.5;类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最适PH7.8~10;淀粉酶和纤维... 本文对人工养殖的、不同生长时期的正常鲍和病鲍的消化酶活力进行了研究。酶学分析表明,在皱纹盘鲍消化器官中存在着胃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最适PH2.8~3.5;类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最适PH7.8~10;淀粉酶和纤维素酶。蛋白酶及纤维素酶随着鲍鱼的生长发育活性逐渐增强,淀粉酶逐渐减弱。肝中的酶活性高于其它器官,正常个体酶活性远高于患病个体。我们还做了酯酶的聚丙烯酰胺电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盘鲍 消化酶 活力 饵料 贝类
下载PDF
皱纹盘鲍嗉囊和胃的超微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10
5
作者 崔龙波 刘传琳 +2 位作者 刘迅 唐慧 陆瑶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10,共4页
以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组织化学及酶活性测定等方法研究了皱纹盘鲍的嗉囊和胃。嗉囊及胃平展处上皮细胞呈现吸收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 :微绒毛、质膜内陷和胞饮泡、次级溶酶体以及贮存物质(脂类和糖原 )。胃褶皱处上皮细胞具纤毛 ,... 以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组织化学及酶活性测定等方法研究了皱纹盘鲍的嗉囊和胃。嗉囊及胃平展处上皮细胞呈现吸收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 :微绒毛、质膜内陷和胞饮泡、次级溶酶体以及贮存物质(脂类和糖原 )。胃褶皱处上皮细胞具纤毛 ,起分选和运输食物的作用。胃上皮细胞基部有神经分布。组织化学研究表明嗉囊和胃上皮细胞呈现蛋白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体外酶活性分析表明嗉囊和胃上皮细胞分别具有三种和四种植物多糖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盘鲍 嗉囊 胃超微结构 酶活性 消化代谢
下载PDF
皱纹盘鲍肠粘膜上皮的结构和功能 被引量:6
6
作者 崔龙波 刘传琳 +1 位作者 刘迅 陆瑶华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4-328,T001,共6页
以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组织化学及酶活性测定等方法研究了皱纹盘鲍的肠和直肠。肠和直肠粘膜上皮由 5种细胞组成。具微绒毛的柱状细胞呈现吸收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 ,纤毛柱状细胞参与运输食物颗粒和粪便 ,Ⅰ型腺细胞具蛋白酶、非特... 以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组织化学及酶活性测定等方法研究了皱纹盘鲍的肠和直肠。肠和直肠粘膜上皮由 5种细胞组成。具微绒毛的柱状细胞呈现吸收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 ,纤毛柱状细胞参与运输食物颗粒和粪便 ,Ⅰ型腺细胞具蛋白酶、非特异性酯酶和脂酶活性 ,以顶浆分泌形式分泌消化酶 ,Ⅱ型腺细胞分泌物可能与包裹粪便有关 ,杯状细胞分泌酸性粘多糖。体外酶活性分析表明肠和直肠粘膜上皮分别具有 4种和 3种植物多糖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盘鲍 直肠 结构 功能 消化生理
下载PDF
维生素D对皱纹盘鲍生长和体组织抗氧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付京花 张文兵 +3 位作者 麦康森 冯秀妮 徐玮 刘付志国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06-1311,共6页
设计了维生素D添加水平分别为0IU/kg(缺乏组),5×10^3IU/kg(正常组)和5×10^5IU/kg(过量组)的3种半精制饲料,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用其饲养初始体重为(0.81±0.00)g,初始壳长为(16.42±0.03)mm的皱纹... 设计了维生素D添加水平分别为0IU/kg(缺乏组),5×10^3IU/kg(正常组)和5×10^5IU/kg(过量组)的3种半精制饲料,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用其饲养初始体重为(0.81±0.00)g,初始壳长为(16.42±0.03)mm的皱纹盘鲍240d,以期探讨维生素D对皱纹盘鲍生长和体组织抗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维生素D正常添加组相比,维生素D缺乏对皱纹盘鲍的增重率(WGR)和贝壳日增长(DISL)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维生素D过量则显著降低皱纹盘鲍的增重率和贝壳日增长(P〈0.05)。皱纹盘鲍的不同组织(内脏团和肌肉)对维生素D缺乏或过量的敏感性不一致。维生素D缺乏显著降低内脏团中的G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GST(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P〈0.05),显著提高GR(谷胱甘肽还原酶)/GPX比值(P〈0.05),对CAT(过氧化氢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GR活力以及CAT/SOD比值没有显著影响(P〉0.05);而维生素D过量显著降低SOD和CAT活力的同时(P〈0.05),显著升高GPX和GR活力(P〈0.05)。肌肉中,维生素D缺乏对CAT、SOD、GST和CAT/SOD比值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GPX和GR活力(P〈0.05),同时显著升高GR/GPX比值(P〈0.05);维生素D过量对CAT、GPX、GST、CAT/SOD和GR/GPX比值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升高SOD和GR活力(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盘鲍 维生素D 抗氧化酶 贝类
下载PDF
杂色鲍与九孔鲍消化酶活力的比较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勃 王林桂 李二超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9-123,共5页
对人工养殖的、不同体长的杂色鲍与九孔鲍消化酶活力大小进行了研究。酶学分析表明,无论是杂色鲍还是九孔鲍,其纤维素酶随着鲍的体长的增大活性逐渐增强;淀粉酶随着其体长的增大活性逐渐减弱;脂肪酶活性均很小;九孔鲍的纤维素酶活力和... 对人工养殖的、不同体长的杂色鲍与九孔鲍消化酶活力大小进行了研究。酶学分析表明,无论是杂色鲍还是九孔鲍,其纤维素酶随着鲍的体长的增大活性逐渐增强;淀粉酶随着其体长的增大活性逐渐减弱;脂肪酶活性均很小;九孔鲍的纤维素酶活力和淀粉酶活力均大于相同体长的杂色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鲍 九孔鲍 消化酶 酶活力 淀粉酶 脂肪酶 纤维素酶
下载PDF
福建沿海米氏凯伦藻赤潮对皱纹盘鲍鳃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林佳宁 颜天 +3 位作者 张清春 王云峰 刘青 周名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22,共6页
本文初步研究了在较低赤潮密度(低于107个/m L)下,一株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对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鳃内几种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 本文初步研究了在较低赤潮密度(低于107个/m L)下,一株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对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鳃内几种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毒性效应,以期分析米氏凯伦藻对鲍鱼生命活动可能的胁迫方式。研究表明,米氏凯伦藻对SOD、CAT酶活性均造成不利影响,并未对GSH-Px酶造成不利影响,其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米氏凯伦藻对SOD酶活性的影响表现为"先诱导后抑制"效应,24 h内,各处理组(0.1个/m L,0.5个/m L,1.0×104个/m L)中,酶活性急剧增高,分别是对照组的1.2,1.3,1.3倍,之后酶活性迅速下降,分别是对照组的77%,77%,73%。SOD能够清除机体体内多余的自由基,其活力变化反映了机体抵制自由基损伤能力已受到明显抑制。此外,米氏凯伦藻处理组中,CAT酶活性则处于"被抑制"状态,48 h内酶活性持续下降,分别降低至对照组的58%,51%,37%。CAT可以清除SOD歧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的H2O2,其活力的下降也可能造成机体内过氧化物的累积及氧化损伤。结果表明,即使未达到较高赤潮密度(不超过107个/m L)时,米氏凯伦藻短时间内仍可对鲍鱼鳃内关键抗氧化酶活性造成显著抑制效应,这极有可能导致鲍鱼机体抗氧化系统遭受严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 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抗氧化酶 酶活性
下载PDF
皱纹盘鲍食道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崔龙波 周雪莹 陆瑶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4,共8页
以组织学、组织化学、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及酶活性测定等方法研究了皱纹盘鲍的食道。食道可分为前、中、后三段 ,中段又可分为食物通道和食道侧囊。食道粘膜上皮由纤毛柱状细胞、粘液细胞、颗粒状腺细胞、微绒毛细胞和分泌细胞组成... 以组织学、组织化学、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及酶活性测定等方法研究了皱纹盘鲍的食道。食道可分为前、中、后三段 ,中段又可分为食物通道和食道侧囊。食道粘膜上皮由纤毛柱状细胞、粘液细胞、颗粒状腺细胞、微绒毛细胞和分泌细胞组成。纤毛柱状细胞参与运输食物和分泌物 ,并呈现吸收细胞的结构特征 ;粘液细胞分泌中性和酸性粘多糖 ;颗粒状腺细胞内充盈分泌颗粒 ;微绒毛细胞呈现吸收细胞的特征 ;分泌细胞具很强的蛋白酶等酶活性 ,能以顶浆分泌形式分泌消化酶 ,该细胞还具有吸收和细胞内消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盘鲍 食道 组织学 组织学
下载PDF
温度和pH对杂色鲍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姜永华 颜素芬 严正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8,共8页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温度和pH对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肝胰腺和消化道中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4种主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温度和pH范围内,杂色鲍各消化酶的活力均随着温度或pH的升... 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温度和pH对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肝胰腺和消化道中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4种主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温度和pH范围内,杂色鲍各消化酶的活力均随着温度或pH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其中,肝胰腺和消化道中胃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均为50℃,适宜pH分别为2.6~3.0、2.6~3.4;类胰蛋白酶在肝胰腺中的最适温度为40℃、适宜pH为8.6~9.0,在消化道中的最适温度为50℃,适宜pH为8.2;肝胰腺和消化道中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40、30℃,最适pH分别为6.8、7.2;纤维素酶在肝胰腺中的适宜温度为40~50℃,最适pH为5.2,在消化道中的最适温度为40℃,适宜pH为4.8。在最适温度和pH范围内,肝胰腺中纤维素酶、淀粉酶活力均显著高于消化道中,具有器官特异性,而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活力在肝胰腺和消化道中差异不显著,无器官特异性。同种消化器官内,各消化酶的活力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 温度 PH 消化酶 活力
下载PDF
九孔鲍性腺发育过程中消化酶活力的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永华 颜素芬 严正凛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5-131,共7页
用酶学方法研究了性腺发育过程中九孔鲍肝胰腺和消化道中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雌、雄九孔鲍各消化酶活力均随着性腺发育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性腺发育早期和晚期酶活力较低,在性腺发育中期酶活力显著... 用酶学方法研究了性腺发育过程中九孔鲍肝胰腺和消化道中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雌、雄九孔鲍各消化酶活力均随着性腺发育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性腺发育早期和晚期酶活力较低,在性腺发育中期酶活力显著升高,且均在成熟前期达到最高值。九孔鲍繁殖期各消化酶的活力分布存在器官特异性和性别差异,九孔鲍的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在各性腺发育期均表现为肝胰腺>消化道,雌鲍>雄鲍。同种消化器官内各消化酶的活力也存在差异,雌、雄九孔鲍繁殖期肝胰腺和消化道内各消化酶的最大活力均为: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孔鲍 性腺发育 消化酶 活力
下载PDF
耳鲍消化酶活力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林桂 王小兵 黄勃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83,共6页
对人工养殖条件下体长0.52~7.05cm耳鲍(Haliotis asinina)的消化酶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淀粉酶活力随体长的增加而减小,纤维素酶活力随体长的增加而递增,脂肪酶活力随体长的增加无明显变化,不同部位酶活力依次为:胃﹥消化腺﹥肠... 对人工养殖条件下体长0.52~7.05cm耳鲍(Haliotis asinina)的消化酶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淀粉酶活力随体长的增加而减小,纤维素酶活力随体长的增加而递增,脂肪酶活力随体长的增加无明显变化,不同部位酶活力依次为:胃﹥消化腺﹥肠。方差分析表明:同体长组别,淀粉酶活力在胃、肠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消化腺与肠间,胃与消化腺间无显著差异(P>0.05);纤维素酶活力在胃与消化腺、肠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消化腺与肠间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鲍(haliotis asinina) 消化酶活力:消化腺
下载PDF
四种加工方式对皱纹盘鲍制品消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万楚君 游银川 +3 位作者 翁凌 张凌晶 刘光明 曹敏杰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28-936,共9页
为了探讨不同加工方式对皱纹盘鲍制品消化特性的影响,分析了生鲜、煮制、罐制和干制4种方式对鲍鱼肌肉蛋白在消化酶作用下的分解情况。利用模拟胃肠液消化及SDS-PAGE比较分析不同加工方式对鲍鱼肌肉消化特性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4... 为了探讨不同加工方式对皱纹盘鲍制品消化特性的影响,分析了生鲜、煮制、罐制和干制4种方式对鲍鱼肌肉蛋白在消化酶作用下的分解情况。利用模拟胃肠液消化及SDS-PAGE比较分析不同加工方式对鲍鱼肌肉消化特性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4种加工方式下鲍鱼肌肉组织微观结构的差异。结果显示,与生鲜鲍鱼相比,经煮制的鲍鱼较易被消化,罐制加工产品最易被消化,而干制鲍鱼最难被消化。不同加工方式对鲍鱼肌肉的组织结构有较大影响。进一步对不同皱纹盘鲍制品模拟胃肠液消化终产物的生物活性进行研究,发现它们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抑制活性(IC50)依次为罐制(464.2μg/m L)<干制(665.4μg/m L)<煮制(775.7μg/m L)<生鲜(803.9μg/m L)。研究表明,不同加工方式对鲍鱼制品在机体内的消化特性及产物对ACE抑制活性存在差异,为优化鲍鱼制品生产加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盘鲍 加工方式 模拟胃肠液消化 ACE抑制活性
下载PDF
杂色鲍肠道益生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7
15
作者 蒋庆茹 柯才焕 +1 位作者 虞晋晋 赵晶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82-788,共7页
从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肠道内,共分离出84株细菌,经16SrRNA基因序列比对,共产生了35种类型(OTU),分属于17个属,利用纸片扩散法进行了细菌消化酶活性及抑菌活性检测.有75株菌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淀粉酶活性、蛋白酶活性、脂肪... 从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肠道内,共分离出84株细菌,经16SrRNA基因序列比对,共产生了35种类型(OTU),分属于17个属,利用纸片扩散法进行了细菌消化酶活性及抑菌活性检测.有75株菌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淀粉酶活性、蛋白酶活性、脂肪酶活性、琼胶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或褐藻酸钠酶活性;有24株菌不同程度地抑制2~8株致病菌的生长.结合实验结果,对9株潜在益生菌进行溶血实验检测及动物安全性实验.其中AP12和AP34不产生溶血素,并且在菌株浓度108 CFU/g时对鲍无明显的毒害作用,表明此2株细菌可以作为潜在的益生菌应用于杂色鲍的养殖.AP34具有5种消化酶活性,与同温层芽孢杆菌(Bacillus stratosphericus)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9.87%;AP12对8株致病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该菌16SrRNA基因序列与济州岛褐色杆菌(Phaeobacterdaeponensis)相似性最高,为98.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鲍 益生菌 消化酶 抑菌 安全性检测
下载PDF
三角褐指藻和小球藻藻粉添加对皱纹盘鲍稚鲍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力源 李长青 +3 位作者 姬广磊 卢龙飞 杨晓斌 常丽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2期135-142,共8页
【目的】研究微藻添加对皱纹盘鲍稚鲍生长的影响,探索三角褐指藻和小球藻作为稚鲍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方法】在饲料中添加1%、3%和5%的三角褐指藻和小球藻藻粉,比较各处理稚鲍的生长参数,全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 【目的】研究微藻添加对皱纹盘鲍稚鲍生长的影响,探索三角褐指藻和小球藻作为稚鲍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方法】在饲料中添加1%、3%和5%的三角褐指藻和小球藻藻粉,比较各处理稚鲍的生长参数,全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α-淀粉酶(AMS)、纤维素酶(CL)活性以及内脏囊中细菌、弧菌的数量。【结果】饲料中添加三角褐指藻和小球藻藻粉可显著提高稚鲍壳长,显著降低稚鲍死亡率,其中以5%三角褐指藻处理稚鲍的壳长最大(16.38±2.49 mm),1%小球藻处理稚鲍的死亡率最低(2.00%±0.67%)。饲料中添加三角褐指藻可显著提高稚鲍体质量、增重率,显著降低饵料系数。养殖40 d后,5%三角褐指藻处理和5%小球藻处理的SOD活性(12.9±0.75、12.99±0.42 U/mg)均显著高于对照。3%、5%三角褐指藻处理的T-AOC活性(1.15±0.03、1.19±0.06 U/mg)显著高于对照。5%三角褐指藻处理的AMS活性(4.92±0.74 U/dL)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间的CL活性差异不显著。养殖40 d后,5%三角褐指藻和5%小球藻处理稚鲍内脏囊中细菌和弧菌的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结论】饲料中添加三角褐指藻对皱纹盘鲍稚鲍生长的促进效果优于小球藻,以添加5%三角褐指藻的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褐指藻 小球藻 皱纹盘鲍 生长 酶活 细菌
下载PDF
不同投喂频率对皱纹盘鲍生长、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云云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23-127,共5页
为研究不同投喂频率对皱纹盘鲍生长、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以(1.28±0.26)g皱纹盘鲍为研究对象,设置五组养殖试验,其投喂频率分别是2次/d、1次/d、投喂1 d停喂1 d、投喂2 d停喂1 d、投喂3 d停喂1 d,标记为A、B、C、D、E... 为研究不同投喂频率对皱纹盘鲍生长、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以(1.28±0.26)g皱纹盘鲍为研究对象,设置五组养殖试验,其投喂频率分别是2次/d、1次/d、投喂1 d停喂1 d、投喂2 d停喂1 d、投喂3 d停喂1 d,标记为A、B、C、D、E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0粒鲍鱼。养殖周期为10周。结果表明:(1)成活率以B、E组最高,与A、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显著高于C组(P<0.05)。B组增重率(45.83%)和终末平均体重(1.87 g)最高,较C组分别提高了4.68个百分点、0.06 g(P<0.05),和其他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C组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A、B、E组的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B组粗蛋白质含量较C组和D组分别提高了0.53个百分点和0.51个百分点(P<0.05),与其他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胃蛋白酶活性以C组(12.09 U/mg prot)最高,较A、B、E组分别提高了0.48、0.41、0.12 U/mg prot(P<0.05),C、D、E组的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综上所述,1次/d的投喂频率,皱纹盘鲍的生长性能最佳,但投喂3 d停喂1 d组的生长性能与其无显著性差异,生产上为节约养殖成本,可采取投喂3 d停喂1 d的投喂频率,该结果可为皱纹盘鲍人工养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喂频率 皱纹盘鲍 生长性能 体成分 消化酶活性
下载PDF
温度和时间对鲍鱼消化的影响及产物的ACE抑制活性
18
作者 万楚君 谢雪琼 +3 位作者 张凌晶 翁凌 孙乐常 曹敏杰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258-266,共9页
以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冻藏温度(-18,-30,-80℃)和3个冻藏时间(3,6,12个月)对鲍鱼肌肉进行冷冻处理,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 以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冻藏温度(-18,-30,-80℃)和3个冻藏时间(3,6,12个月)对鲍鱼肌肉进行冷冻处理,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分析比较了不同冻藏方式下鲍鱼肌肉模拟胃肠液消化的产物特性,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鲍鱼冷藏过程中肌肉微观结构的变化,研究了各种冻藏鲍鱼消化终产物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及胰凝乳蛋白酶对冻藏鲍鱼肌肉蛋白均能分解,但冻藏时间越长,鲍鱼肌肉越难被降解,其消化速率为:3个月>6个月>12个月。但是,不同温度下冻藏相同时间对鲍鱼的消化速率无显著差异。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冻藏时间对鲍鱼肌肉组织结构影响较大,冻藏3个月的鲍鱼肌肉纤维间隙比新鲜鲍鱼的大,但继续延长冻藏时间至6,12个月,肌肉蛋白凝集,间隙减小。不同冻藏温度和时间的鲍鱼肌肉胃肠液消化产物的ACE抑制活性顺序为:3个月>6个月>12个月,且不同冻藏温度下贮藏鲍鱼消化产物的ACE抑制活性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盘鲍 冻藏温度 冻藏时间 模拟胃肠液 消化 ACE抑制活性
下载PDF
几种典型有害藻对皱纹盘鲍急性毒性及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腾飞 颜天 +2 位作者 张清春 李晓东 周名江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7-214,共8页
为更好地了解有害藻华对鲍的影响及其原因,本文选择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抑食金球藻(Aureococcus anophageffferens)4种典型有害藻,开展对... 为更好地了解有害藻华对鲍的影响及其原因,本文选择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抑食金球藻(Aureococcus anophageffferens)4种典型有害藻,开展对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的急性毒性及其成体抗氧化酶活性研究。研究发现,米氏凯伦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均可致皱纹盘鲍幼虫、幼鲍和成体死亡。在米氏凯伦藻藻华现场密度下(5000/m L),皱纹盘鲍幼虫的致死效应最显著,96 h时的存活率为4.7%。暴露在4000/m L藻密度链状亚历山大藻中,96 h时幼虫存活率为25.5%,暴露在10000/m L藻密度链状亚历山大藻中,48 h时幼鲍和成体存活率降至3.3%和6.7%。东海原甲藻和抑食金球藻对幼鲍和成鲍没有急性毒性影响,但能够降低皱纹盘鲍幼虫的存活率。米氏凯伦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能够抑制皱纹盘鲍鳃的SOD酶活性和CAT酶活性、肝胰组织的SOD酶活性和GSH-Px酶活性,对皱纹盘鲍免疫系统造成损伤,而东海原甲藻和抑食金球藻对鲍体内的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以上结果表明,米氏凯伦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藻华能对鲍养殖产业造成严重威胁,东海原甲藻和抑食金球藻藻华可对鲍的资源补充存在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盘鲍 有害藻华 急性毒性 抗氧化酶
原文传递
不同投喂水平对皱纹盘鲍生长、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0
作者 吕云云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21,共6页
为研究不同投喂策略对皱纹盘鲍生长、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我们以初始体重(1.26±0.21) g的皱纹盘鲍为研究对象,分别按照体重的1%,1.5%,2%,2.5%,3%投喂,分别标记为A、B、C、D、E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0粒鲍鱼,经过10周的... 为研究不同投喂策略对皱纹盘鲍生长、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我们以初始体重(1.26±0.21) g的皱纹盘鲍为研究对象,分别按照体重的1%,1.5%,2%,2.5%,3%投喂,分别标记为A、B、C、D、E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0粒鲍鱼,经过10周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1)鲍鱼的增重率等生长指标随饲料投喂水平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其中以D组显著最高;(2)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以D组最高,水分含量以D组最低;(3)各组鲍鱼的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随饲料投喂水平的升高逐渐升高,以E组显著最高,但与D组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投喂水平在2.5%时,皱纹盘鲍的生长性能最佳,研究结果为皱纹盘鲍的人工养殖科学投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盘鲍 投喂水平 生长 体成分 消化酶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