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量碳在钢铁材料细晶强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春明 王建军 +2 位作者 林仁荣 崔文芳 白玉光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01-304,共4页
通过调节热处理条件使微量碳处于完全固溶状态、析出状态或偏析在晶界 ,利用室温拉伸实验和光学显微组织观察 ,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状态下碳对高纯铁细晶强化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Hall-Petch关系式中的σ0 项只受晶内固溶碳量和碳化物析... 通过调节热处理条件使微量碳处于完全固溶状态、析出状态或偏析在晶界 ,利用室温拉伸实验和光学显微组织观察 ,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状态下碳对高纯铁细晶强化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Hall-Petch关系式中的σ0 项只受晶内固溶碳量和碳化物析出支配 ,而k项受碳在晶界的偏析量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铁 强化 粒尺寸 钢铁材料 hall-petch关系式 热处理
下载PDF
具有失稳分解强化的Hall-Petch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郝新江 刘慧卿 +1 位作者 郝士明 李洪晓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7-140,共4页
对Cu 30Ni 2 5Fe合金 ,采用变形和热处理的方法获得了不同的晶粒度和失稳分解组织 ,研究了失稳分解相界对Hall Petch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 ,合金发生失稳分解后 ,其硬度和晶粒直径的关系仍符合Hall Petch关系式·在各种晶粒度... 对Cu 30Ni 2 5Fe合金 ,采用变形和热处理的方法获得了不同的晶粒度和失稳分解组织 ,研究了失稳分解相界对Hall Petch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 ,合金发生失稳分解后 ,其硬度和晶粒直径的关系仍符合Hall Petch关系式·在各种晶粒度下失稳分解后的硬度均大于固溶态 ,但当分解后的两相尺寸与晶粒尺寸相比约小两个数量级时 ,失稳分解的相界强化作用消失·失稳分解组织的细晶硬化系数KHV值明显低于固溶态 ,且随失稳分解强化作用的增大而降低 ,这反映了失稳分解后合金的强度对晶粒大小的敏感程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稳分解 hall-petch关系 相界强化 Cu-Ni-Fe合金 强度 硬度 粒尺寸 硬化系数 铜镍铁合金
下载PDF
细晶硅粒子对快速凝固高硅铝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胡锐 勾宏图 +1 位作者 郑来苏 商宝禄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13-814,819,共3页
对喷雾沉积法制取 Al- 2 8Si- Cu- Mg- Ni- Fe合金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冷却速率与合金组织的关系 ,着重分析了快凝合金中自生细化硅粒子的强度增强机制及影响因素 ,认为硅晶体的增强作用是 Orowan机制和颗粒增强机制复合强化的结果 ,所... 对喷雾沉积法制取 Al- 2 8Si- Cu- Mg- Ni- Fe合金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冷却速率与合金组织的关系 ,着重分析了快凝合金中自生细化硅粒子的强度增强机制及影响因素 ,认为硅晶体的增强作用是 Orowan机制和颗粒增强机制复合强化的结果 ,所得的材料为 :Si粒子尺寸约 6 μm,σb=381MPa,σb30 0℃=191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粒子 快速凝固 高硅铝合金 性能 喷雾沉积 强化机制 自生复合材料
下载PDF
铝硅合金激光熔凝强化及其机制
4
作者 宋成斌 田芝瑞 +1 位作者 朱允明 吴运新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1993年第3期37-40,共4页
本文研究了共晶铝硅合金激光熔凝强化的机理,特别是利用了人工时效使其复合的强化作用得到分解,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强化是以细晶强化为主,以固溶强化为辅,伴有少量第二相强化的工艺。这种强化可以使硬度及耐磨性提高一倍左右。
关键词 激光熔凝 铝硅合金 第二相强化 人工时效 固溶强化 强化 硬度 研究结果 左右 机制
下载PDF
Mn对低合金钢连续冷却相变规律的影响及强化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陆春洁 邵伟 +1 位作者 镇凡 曲锦波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4-69,共6页
通过热模拟试验、热轧试验,结合金相分析等研究不同Mn含量低合金钢的连续冷却相变规律,探讨Mn对低合金钢组织性能及强化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Mn能降低钢的相变开始温度(A_(r3))和相变结束温度(A_f),降低形成贝氏体的临界冷速,Mn的质量... 通过热模拟试验、热轧试验,结合金相分析等研究不同Mn含量低合金钢的连续冷却相变规律,探讨Mn对低合金钢组织性能及强化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Mn能降低钢的相变开始温度(A_(r3))和相变结束温度(A_f),降低形成贝氏体的临界冷速,Mn的质量分数每增加0.1%,可使Ar3降低8.6℃,Af降低13.3℃;随Mn含量的升高,试验钢中的铁素体晶粒尺寸逐渐减小、珠光体含量增多、试验钢的强韧性提高、,塑性稍有降低;Mn的质量分数达到1.60%时,在4℃/s低冷速下即出现大量的贝氏体组织,塑韧性均有大幅降低。细晶强化和固溶强化是试验钢的主要强化方式,其中细晶强化效果大于固溶强化效果。Mn的质量分数为0.1%时引起的屈服强度增量约为10 MPa,其中细晶强化分量约为6 MPa,固溶强化分量约为4 MPa,引起的抗拉强度增量约为1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含量 低合金钢 CCT曲线 强化机制 强化 固溶强化
下载PDF
挤压态Cu-Al_2O_3弥散强化铜合金组织结构与强化机制的定量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邓楚平 《世界有色金属》 2005年第6期50-53,共4页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金相和透射电镜观察等手段研究了热挤压态Cu-Al2O3弥散强化铜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挤压态Cu-Al2O3弥散强化铜合金的主要强化机制是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同时对不同强制机制对合金强度的贡献进行了定量计算,计...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金相和透射电镜观察等手段研究了热挤压态Cu-Al2O3弥散强化铜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挤压态Cu-Al2O3弥散强化铜合金的主要强化机制是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同时对不同强制机制对合金强度的贡献进行了定量计算,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强化铜合金 Al2O3 强化机制 挤压态 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测试 透射电镜观察 组织与性能 强化 定量计算 实验值 计算值 Cu 金相
下载PDF
致密快Ni刷镀层的微观组织结构及强化机制
7
作者 徐滨士 马世宁 黄燕滨 《表面工程》 CSCD 1989年第2期62-65,共4页
运用金相方法研究电镀层的组织结构表明;电镀层的主要强化机制是细晶强化,此外,在电镀层中还存在着相当数量的位错和微挛晶。它们对电镀层的镀层强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 强化机制 微观组织结构 电镀层 刷镀层 强化 位错 金相 方法研究
下载PDF
快速镍刷镀层强化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庄际春 安志义 +1 位作者 徐滨士 韩文政 《表面工程》 CSCD 1989年第2期58-62,共5页
自从Willian Blum将金相方法运用于镀层结构曲研究以来,许多分析工作(主要是透射电鲠和X射线分析)都表明槽镀镀层的主要强化机制是细晶粒a此外,镀层中还存在着相当数量的位错和微孪晶。
关键词 强化机理 强化机制 刷镀层 镀层结构 位错 槽镀 研究 快速
下载PDF
复合细化变质多元铝硅合金的强化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正军 张满 +1 位作者 张秋阳 吕建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402-3411,共10页
为改善力学性能,采用新型Al-5Ti-1B-1RE中间合金细化剂和Al-10Sr中间合金变质剂对铸态多元铝硅A356铝合金及在铸态A356铝合金中按一定比例添加Cu、Mn、Ti等元素组成的新型铝合金进行复合细化变质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 为改善力学性能,采用新型Al-5Ti-1B-1RE中间合金细化剂和Al-10Sr中间合金变质剂对铸态多元铝硅A356铝合金及在铸态A356铝合金中按一定比例添加Cu、Mn、Ti等元素组成的新型铝合金进行复合细化变质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及能谱(EDS)、透射电镜(TEM)和电子式万能试验机(CSS-44100)等技术对多元铝硅合金中的第二相粒子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强化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复合细化变质处理的A356铝合金中的第二相粒子共晶硅相由粗大的片层状转变为典型的纤维状,在软韧相α-Al基体晶界处较均匀地析出,α-Al相晶粒尺寸显著变小,其强化机制主要是第二相粒子共晶硅Hall-Petch晶界细晶强化;在新型铝合金中除第二相粒子共晶硅外,还存在其它弥散分布在晶界或晶内的第二相强化粒子,多种强化机制共同起作用。当强化粒子分布在晶界上时,主要是Hall-Petch强化机制;当分布在晶内时,主要是Orowan强化机制,成为阻碍位错运动的有效障碍,起到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化变质 第二相粒子 形态分布 hall-petch晶界细晶强化机制 Orowan强化机制
原文传递
钢铁材料的强化方式
10
作者 本刊讯 《涟钢科技与管理》 2014年第5期28-28,共1页
钢铁材料的基本强化机制主要包括固溶强化,位错强化,细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通过这些强化机制来控制微观组织以获得最优综合性能。
关键词 钢铁材料 强化方式 强化机制 第二相强化 固溶强化 位错强化 强化 综合性能
下载PDF
形变强化和逆相变细晶强化对Fe-18Cr-8Ni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雷 柯睿 +1 位作者 胡丞杨 万响亮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2-168,共7页
奥氏体不锈钢较低的屈服强度限制了它在结构件中的使用。采用形变和相逆转变方法分别制备出了高屈服强度的奥氏体不锈钢。利用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和万能试验机分别对奥氏体... 奥氏体不锈钢较低的屈服强度限制了它在结构件中的使用。采用形变和相逆转变方法分别制备出了高屈服强度的奥氏体不锈钢。利用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和万能试验机分别对奥氏体钢进行组织表征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粗大的奥氏体晶粒在形变过程中形成位错、剪切带、应变诱导马氏体等组织,相逆转变方法获得了超细的无缺陷等轴奥氏体晶粒。形变强化和细晶强化均能明显提高奥氏体不锈钢屈服强度(280 MPa提升至550 MPa)的同时保持较好的塑性(伸长率46%和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形变强化 强化 塑化机制
原文传递
超高强度船体结构钢的开发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6
12
作者 雷玄威 黄继华 +1 位作者 陈树海 赵兴科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6,共10页
为了给超超高强度船体结构钢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从性能要求、强韧化机制和焊接性几个方面综述了超高强度船体结构钢的特征,结合国内外超高强度船体结构钢的开发现状,阐述了强化机制的调整是超高强度船体结构钢总体的发展趋势,其中以析... 为了给超超高强度船体结构钢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从性能要求、强韧化机制和焊接性几个方面综述了超高强度船体结构钢的特征,结合国内外超高强度船体结构钢的开发现状,阐述了强化机制的调整是超高强度船体结构钢总体的发展趋势,其中以析出强化的增加为主要特点.通过分析各种析出强化粒子的引入在高强钢中的作用特点,认为综合考虑析出粒子的引入带来的细晶优化效果、组织转变优化效果与析出强化效果对韧性的影响是超高强度船体结构钢开发的技术难点之一,同时保持良好的焊接性是超高强度船体结构钢开发的另一技术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度船体结构钢 强韧化机制 析出强化 强化 组织强化 焊接性
下载PDF
超低碳钢的强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鸿美 张慧杰 +1 位作者 孙力军 包耀宗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97-100,共4页
通过对不同终轧温度和不同冷却方式得到的热轧态超低碳马氏体钢进行室温拉伸,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EBSD及X射线衍射仪等试验分析方法,探讨了超低碳马氏体钢高强化的内在机制,分析认为超低碳钢的强化主要是由位错强化、固溶强化和晶粒细... 通过对不同终轧温度和不同冷却方式得到的热轧态超低碳马氏体钢进行室温拉伸,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EBSD及X射线衍射仪等试验分析方法,探讨了超低碳马氏体钢高强化的内在机制,分析认为超低碳钢的强化主要是由位错强化、固溶强化和晶粒细化强化相叠加而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碳马氏体钢 强化机制 位错强化 固溶强化 强化
原文传递
纳米颗粒分布对镁基复合材料强化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28
14
作者 何广进 李文珍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5-110,共6页
Orowan强化、热错配强化和Hall-Petch强化是纳米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强化机制,纳米颗粒在基体中的分布状态对起主导作用的强化机制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中对现有强化机制模型进行了适当修正,以纳米SiC颗粒增强AZ91D复合材料为例,... Orowan强化、热错配强化和Hall-Petch强化是纳米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强化机制,纳米颗粒在基体中的分布状态对起主导作用的强化机制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中对现有强化机制模型进行了适当修正,以纳米SiC颗粒增强AZ91D复合材料为例,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纳米颗粒完全分布于晶内、完全分布于晶界、在晶内晶界上均有分布的三种状态对镁基复合材料屈服强度的影响,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颗粒完全分布于晶内时,增强效果最好,主要增强机制为Orowan强化;颗粒完全分布于晶界上时,增强效果最差,主要增强机制为Hall-Petch强化。颗粒在晶内晶界上均有分布时,多种强化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增强效果随着晶内与晶界上颗粒比例的减小而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复合材料 纳米颗粒 强化机制 颗粒分布 Orowan强化 热错配强化 强化
原文传递
锰、铌含量对热轧酸洗QStE500TM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文远 郭子峰 +3 位作者 惠亚军 冯军 吴科敏 周娜 《机械工程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0-84,共5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拉伸试验机和透射电镜等研究了锰、铌元素含量调整前后热轧酸洗QStE500TM钢板的组织和性能,分析了不同强化机制及强化效果。结果表明:将锰、铌元素质量分数分别由1.6%,0.050%降至1.3%,0.035%后,试验钢板的显微组织均由... 利用光学显微镜、拉伸试验机和透射电镜等研究了锰、铌元素含量调整前后热轧酸洗QStE500TM钢板的组织和性能,分析了不同强化机制及强化效果。结果表明:将锰、铌元素质量分数分别由1.6%,0.050%降至1.3%,0.035%后,试验钢板的显微组织均由铁素体构成,晶粒度均为13.5级,屈服强度由621 MPa降至574 MPa,抗拉强度由654 MPa降至611 MPa;当锰质量分数降低0.3%时,其固溶强化效果降低11.1 MPa,铌质量分数降低0.015%时,Nb-Ti-C第二相粒子的析出数量减少,析出强化效果降低35.9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机制 固溶强化 强化 第二相粒子
下载PDF
ITER级CuCrZr合金高能喷丸后的组织与强化机制
16
作者 陈乐 黄维刚 +2 位作者 蒋佳琳 谌继明 吴继红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564-568,共5页
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仪对经喷丸处理的Cu-0.8Cr-0.1Zr合金进行组织结构分析和硬化效果的测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合金喷丸强化机制。结果表明,合金喷丸后在距表层300μm深度内形成了剧烈变形层和... 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仪对经喷丸处理的Cu-0.8Cr-0.1Zr合金进行组织结构分析和硬化效果的测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合金喷丸强化机制。结果表明,合金喷丸后在距表层300μm深度内形成了剧烈变形层和变形层两种不同变形程度的区域。其中剧烈变形层内位错密度较高,并形成位错胞亚结构和孪晶亚结构。随喷丸时间的增加,剧烈变形层晶粒尺寸可细化至80nm,表层HV硬度达到1.99GPa,较未变形试样提高1倍以上。合金的喷丸强化机制为细晶强化和应变硬化,而应变硬化的贡献大于细晶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喷丸 铜合金 应变硬化 强化 强化机制
原文传递
7B04铝合金锻件性能稳定性提升研究
17
作者 袁战军 沈娟 《锻造与冲压》 2024年第9期54-57,共4页
7B04铝合金是我国在7A04铝合金的基础上经过改进而成的一种高纯高强铝合金,属于Al-Zn-Mg-Cu系,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该系铝合金是一种典型的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强化机制主要来自固溶强化、时效强化和细晶强化。7B04铝合金的热处理状... 7B04铝合金是我国在7A04铝合金的基础上经过改进而成的一种高纯高强铝合金,属于Al-Zn-Mg-Cu系,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该系铝合金是一种典型的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强化机制主要来自固溶强化、时效强化和细晶强化。7B04铝合金的热处理状态有T6、T74和T73三种,其中T6为峰值时效状态,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差的耐蚀性,T74和T73为过时效状态,材料的强度性能略有降低,但耐蚀性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B04铝合金 7A04铝合金 时效强化 固溶强化 强化机制 热处理状态 高强铝合金 强化
原文传递
Nd对Mg-6Al铸态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吴玉锋 杜文博 +2 位作者 严振杰 王朝辉 左铁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49-1753,共5页
研究Nd对Mg-6Al铸态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和175℃下,Mg-6Al-xNd(x=0,2,4,6,质量分数,下同)合金的屈服强度随Nd含量增加而增加,在6.0%Nd时达到最大;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在4.0%Nd时达到最大,当Nd含量上升至6.0%时,两者均有少量... 研究Nd对Mg-6Al铸态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和175℃下,Mg-6Al-xNd(x=0,2,4,6,质量分数,下同)合金的屈服强度随Nd含量增加而增加,在6.0%Nd时达到最大;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在4.0%Nd时达到最大,当Nd含量上升至6.0%时,两者均有少量下降。组织分析表明,Nd在Mg-6Al中以针状Al11Nd3和多边形状Al2Nd相存在,其中前者含量明显高于后者,为主要析出相。Al11Nd3相析出于枝晶界和晶界,有效细化了枝晶间距和晶粒度。通过建立软硬体复合模型对合金拉伸过程进行力学分析,并结合拉伸断口观察,综合认为Mg-6Al-xNd合金拉伸性能的提高主要归结于Al11Nd3相引起的细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作用。Nd含量达到6.0%时合金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出现少量下降,主要归结于大块脆性相Al2Nd含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态合金 拉伸性能 含量增加 合金抗拉强度 延伸率 质量分数 间距 强化 屈服强度 强化作用 力学分析 拉伸过程 晶界 复合模型 断口观察 相析出 析出相 粒度 分析表 多边形
原文传递
Ultra-strong magnesium alloy with novel nanostructures
19
作者 WU Yuan ZHANG Fei LU ZhaoPi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1769-1770,共2页
Generally, two approaches were employed to develop stronger materials: one is to increase dislocations densi- ties or/and impede their motions, such as solid solution strengthening, grain refinement strengthening and... Generally, two approaches were employed to develop stronger materials: one is to increase dislocations densi- ties or/and impede their motions, such as solid solution strengthening, grain refinement strengthening and precipitate strengthening; the other is amorphization which completely eliminates dislocations, and 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 also changes from a dislocation-activated mode to the activation of shear bands. However, too much defects can cause a defect-softening behavior. For exam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度 纳米结构 镁合金 位错密度 固溶强化 沉淀强化 强化 变形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