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梭形坶趾腓侧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被引量:2
1
作者 钟少开 王海文 +3 位作者 江新民 梅雄军 钟达强 黄兴伟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78-281,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梭形蹰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梭形坶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缺损38例.皮瓣以梭形设计于坶趾腓侧,以坶趾腓侧趾底固有动脉为轴线,梭形皮瓣最宽处设计于坶趾趾腹周径... 目的 探讨应用梭形蹰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梭形坶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指端缺损38例.皮瓣以梭形设计于坶趾腓侧,以坶趾腓侧趾底固有动脉为轴线,梭形皮瓣最宽处设计于坶趾趾腹周径最大处,术后躅趾供区可直接缝合。结果本组38例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8个月,移植的蹲趾腓侧皮瓣颜色、质地与其他手指相近,外形满意,手指有指甲,指腹饱满,有螺纹,有出汗感觉,外形逼真,弹性好,可恢复精细感觉及功能,两点辨别觉恢复至4.0~6.0mm。术后坶趾供区外形良好,仅留线形瘢痕,功能无影响。结论应用梭形坶趾腓侧皮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切取方便、外形功能满意、供区损伤小等特点,改变既往坶趾供区植皮不易成活、易留瘢痕影响美观的缺点,是修复手指指端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虽擘趾腓侧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趾横行V-Y推进皮瓣修复同侧趾腓侧皮瓣供区 被引量:1
2
作者 梁高峰 董俊文 +7 位作者 权小波 滕云升 贾宗海 于湖 梁虹 张满盈 张朝 郭永明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3-497,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趾横行V-Y推进皮瓣修复同侧趾腓侧皮瓣供区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手外科对20例患者的趾腓侧皮瓣的供区采用趾横行V-Y推进皮瓣修复,其中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33(18~52)岁。先将趾腓侧皮... 目的探讨应用趾横行V-Y推进皮瓣修复同侧趾腓侧皮瓣供区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手外科对20例患者的趾腓侧皮瓣的供区采用趾横行V-Y推进皮瓣修复,其中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33(18~52)岁。先将趾腓侧皮瓣供区缝合缩小创面,剩余创面的横行宽度0.4~1.6 cm,创面的面积为0.5 cm×0.8 cm~1.6 cm×1.8 cm。随后采用同侧趾横行V-Y推进皮瓣修复缩小的创面。V-Y皮瓣横行推进距离0.2~0.8 cm,皮瓣切取的面积为1.0 cm×1.4 cm~1.8 cm×2.4 cm。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7月,随访内容包括:V-Y推进皮瓣成活情况,切口有无感染,皮瓣外形、质地、纹理及感觉,皮瓣及趾有无疼痛,供区趾及皮瓣对冷耐受性,供区趾及皮瓣瘢痕情况,供区趾外观、感觉及屈伸功能,供区趾有无特殊不适以及是否影响行走等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2~18(平均14)个月,趾横行V-Y推进皮瓣全部成活,趾供区切口无感染,切口I期愈合。皮瓣外形、纹理及质地与对侧趾相同位置皮肤接近,趾横行V-Y推进皮瓣及供区趾TPD均为4~7 mm。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皮瓣对冷的耐受性平均为0.3分,供区趾对冷的耐受性平均为0.6分。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VSS)评价皮瓣的瘢痕平均为0.2分,供区趾瘢痕平均为1.2分。供区趾外观与对侧趾外观无明显差别,V-Y推进皮瓣及供区趾均无疼痛等不适,所有病例供区足部行走、跑步、跳跃、踮脚时均无影响。结论采用趾横行V-Y推进皮瓣修复同侧小面积趾腓侧皮瓣供区,可获得满意的修复外形及功能,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Y推进皮瓣 趾腓侧皮瓣 供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