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effects of nonconvulsive electrotherapy combined with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and changes of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depression
1
作者 Zhi-Wen Gu Chun-Ping Zhang +1 位作者 Li-Ping Chen Xiong Huang 《World Journal of Psychiatry》 SCIE 2024年第5期653-660,共8页
BACKGROUND Depression is a common and serious psychological condition,which seriously affects individual well-being and functional ability.Traditional treatment methods include drug therapy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 BACKGROUND Depression is a common and serious psychological condition,which seriously affects individual well-being and functional ability.Traditional treatment methods include drug therapy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however,these methods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side effects and limitations.In recent years,nonconvulsive electrotherapy(NET)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as a noninvasive treatment method.However,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potential mechanism of NET on depression are still unclear.We hypothesized that NET has a positive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and may have a regulatory effect on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during treatment.AIM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NET on depression and analyze changes in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METHODS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enrolled 140 patients undergoing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 between May 2017 and June 2022,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t received a combination of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and NET treatment(n=70)and the control group that only received MBSR therapy(n=70).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the treatment was evaluated by assessing various factors,including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self-rating idea of suicide scale(SSIOS),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and levels of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before and after 8 wk of treatment.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Comparisons were made using t and χ^(2) tests.RESULTS After 8 wk of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exhibited a 91.43%overall effectiveness rate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74.29%(64 vs 52,χ^(2)=7.241;P<0.05).The HAMD,SSIOS,and PSQI scores show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both groups.Moreover,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scor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10.37±2.04 vs 14.02±2.16,t=10.280;1.67±0.28 vs 0.87±0.12,t=21.970;5.29±1.33 vs 7.94±1.35,t=11.700;P both<0.001).Additionally,there was a notable decrease in the IL-2,IL-1β,and IL-6 in both groups after treatment.Furthermore,the observation group exhibited superior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70.12±10.32 vs 102.24±20.21,t=11.840;19.35±2.46 vs 22.27±2.13,t=7.508;32.25±4.6 vs 39.42±4.23,t=9.565;P both<0.001).Moreover,the observation group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Social function:19.25±2.76 vs 16.23±2.34;Emotions:18.54±2.83 vs 12.28±2.16;Environment:18.49±2.48 vs 16.56±3.44;Physical health:19.53±2.39 vs 16.62±3.46;P both<0.001)after treatment.CONCLUSION MBSR combined with NET effectively alleviates depression,lowers inflammation(IL-2,IL-1β,and IL-6),reduces suicidal thoughts,enhances sleep,and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individuals with de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ression Nonconvulsive electrotherapy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Clinical effect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下载PDF
Evaluating Pharmacological and Rehabilitation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Bipolar Disorder: A Comprehensive Clinical Study
2
作者 Rocco de Filippis Abdullah Al Foysal 《Advances in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CAS 2024年第7期406-431,共26页
Bipolar disorder presents significant challenges in clinical management, characterized by recurrent episodes of depression and mania often accompanied by impairment in functioning.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icacy... Bipolar disorder presents significant challenges in clinical management, characterized by recurrent episodes of depression and mania often accompanied by impairment in functioning.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icacy of 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and rehabilitati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patient outcomes and quality of life. Utilizing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ith multiple treatment arms, participants will receive pharmacotherapy, polypharmacotherapy,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s, or combination treatments. Outcome measures will be assessed using standardized scales, including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 (Y-BOCS), and Mania Scale. Preliminary data suggest improvements in symptom severity and functional outcomes with combination treatments. This research aims to inform clinical practice, guide treatment decisions, and ultimately enhance the quality of care for individuals living with bipolar disorder. Findings will be disseminated through peer-reviewed journals and scientific conferences to advance knowledge in this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polar disorder (BD) Pharmacotherapy (PT)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s (RI)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 (Y-BOCS) Mania scale (MS) Machine learning (ML)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下载PDF
气交灸联合中药熏香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睡眠障碍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张萍 陶婷 +4 位作者 李慧 周玉 李旻 苏洁 肖蕾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0,69,共5页
目的探讨气交灸联合中药熏香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睡眠障碍及不良情绪、中医症候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01例心脾两虚型炎症性肠病睡眠障碍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睡眠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4周... 目的探讨气交灸联合中药熏香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睡眠障碍及不良情绪、中医症候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01例心脾两虚型炎症性肠病睡眠障碍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睡眠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4周气交灸联合中药熏香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多导睡眠监测指标得分、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中医症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气交灸联合中药熏香治疗可有效改善炎症性肠病睡眠障碍患者不良情绪及中医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睡眠障碍 气交灸 中药熏香 焦虑 抑郁 炎性因子 中医护理
下载PDF
海南沉香灸治疗轻度抑郁性失眠患者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张光彩 潘佳慧 +1 位作者 张海英 郑卜通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150-155,共6页
目的探讨海南沉香灸对轻度抑郁性失眠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月期间因抑郁性失眠于海南省中医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8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沉香灸组30例、艾灸组30例、安慰灸组25例。沉香灸组采用针刺、耳穴埋针联... 目的探讨海南沉香灸对轻度抑郁性失眠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月期间因抑郁性失眠于海南省中医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8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沉香灸组30例、艾灸组30例、安慰灸组25例。沉香灸组采用针刺、耳穴埋针联合海南沉香灸治疗,艾灸组采用针刺、耳穴埋针联合艾灸治疗,安慰灸组采用针刺、耳穴埋针联合安慰灸治疗。治疗2、4、8周后和随访期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ilton depression score,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结果治疗后沉香灸组总有效率93.33%(28/30)、艾灸组总有效率73.33%(22/30)均明显高于安慰灸组44.00%(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沉香灸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艾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后及随访期间,3组患者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沉香灸组和艾灸组HAMD评分均低于安慰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及随访期间,沉香灸组HAMD评分低于艾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后及随访期间,3组患者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沉香灸组和艾灸组PSQI评分均低于安慰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沉香灸组PSQI评分低于艾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后及随访期间,3组患者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沉香灸组和艾灸组SDS评分均低于安慰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及随访期间,沉香灸组SDS评分均低于艾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沉香灸和艾灸可改善轻度抑郁性失眠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睡眠,沉香灸对抑郁症状和睡眠改善优于艾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沉香灸 抑郁性失眠 艾灸 汉密尔顿抑郁评分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睡眠障碍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陈茜 倪东方 +1 位作者 张文慧 陈利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66-69,共4页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睡眠障碍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就诊的HIV感染者26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睡眠障碍发生率,并对其情况进行单因素及多因...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睡眠障碍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就诊的HIV感染者26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睡眠障碍发生率,并对其情况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60例HIV感染者中,睡眠障碍11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IV感染者不同工作类型、药物类型、焦虑、抑郁、不同治疗时间HIV感染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工作(无稳定工作)[OR(95%CI)=0.479(0.287~0.801)]、药物类型(EFV)[OR(95%CI)=3.179(1.011~10.000)]、焦虑(有)[OR(95%CI)=16.721(8.786~31.822)]、抑郁(有)[OR(95%CI)=8.050(4.219~15.360)]、治疗时间(≥3个月)[OR(95%CI)=0.178(0.099~0.321)]是HIV感染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不同工作、焦虑、抑郁、治疗时间是HIV感染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应给予针对性干预,为降低睡眠障碍,提高临床效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睡眠障碍 焦虑 抑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文拉法辛联合氟西汀对伴焦虑症状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效果
6
作者 林荫 赖珏 +1 位作者 林春燕 李佳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00-205,共6页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联合氟西汀对伴焦虑症状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躯体症状、睡眠质量及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皮质醇(cortisol,Cor)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联合氟西汀对伴焦虑症状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躯体症状、睡眠质量及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皮质醇(cortisol,Cor)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49例MDD伴焦虑症状患者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研究组(75例)。对照组给予氟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文拉法辛治疗。比较2组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焦虑、抑郁、躯体症状、睡眠质量和血清5-HT、Cor和BDNF水平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7.33%)显著高于对照组(87.84%),P<0.05;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躯体症状群量表(questionnaire-15,PHQ-15)、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everity of illness,CGI-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Cor显著低于对照组,BDN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文拉法辛联合氟西汀治疗伴焦虑症状MDD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躯体症状和睡眠质量;提高血清5-HT和BDNF水平,调节神经递质;抑制Cor的过多分泌,实现对神经细胞功能的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拉法辛 氟西汀 重度抑郁症 躯体症状 睡眠质量 5-羟色胺 皮质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观察针灸治疗轻中度产后抑郁障碍疗效的影响因素
7
作者 徐健钦 罗文舒 +22 位作者 杨卓欣 何丽云 海英 张辉 张春敏 何列涛 周鹏 于海波 王超 刘佳 黄杏贤 蒋娇娜 周玉梅 曹雪梅 马晓明 闫兵 杨福霞 丘江宁 王莉 袁金筠 朱燕娴 徐玉芹 刘凡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31-935,共5页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观察针刺治疗轻中度产后抑郁障碍(PPD)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通过国际针灸注册登记平台,收集真实世界中针灸治疗轻中度产后抑郁障碍的临床诊疗数据,共收集到来自6家医院的355例研究对象。将其以是...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观察针刺治疗轻中度产后抑郁障碍(PPD)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通过国际针灸注册登记平台,收集真实世界中针灸治疗轻中度产后抑郁障碍的临床诊疗数据,共收集到来自6家医院的355例研究对象。将其以是否有效作为因变量,对年龄、病程、家人协助情况、孕期抑郁障碍史、抑郁程度、怀孕次数、流产情况、抑郁家族史、学历、针刺频次等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与患者疗效相关的因素,再将其放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探索影响针刺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轻中度产后抑郁障碍受试者355例,其中329例评定为有效,有效率为92.7%。将经单因素分析后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中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孕期抑郁障碍史、家人协助情况、针刺频次与针刺疗效具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针刺治疗轻中度产后抑郁障碍有效,且针刺疗效与针刺频次、受试者家庭支持情况、孕期抑郁障碍病史相关(均P<0.05),孕期无抑郁障碍史、家人协助情况良好、针刺频次较高者针刺疗效更佳,且起效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障碍 针刺疗法 真实世界研究 疗效影响因素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COX回归 多中心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常态化防控时期心内科就诊患者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及睡眠质量调查
8
作者 钱倩倩 程自平 +4 位作者 范彬 齐乐 陈晨 刘兆平 章蓓蓓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98-503,共6页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常态化防控时期,心内科就诊患者的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和睡眠质量情况调查,以便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1至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作为研...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常态化防控时期,心内科就诊患者的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和睡眠质量情况调查,以便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1至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焦虑自评量表(GAD-7)、抑郁自评量表(PHQ-9)、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来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和睡眠质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纳入423例患者,其中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51.3%、51.0%和74.5%,睡眠质量普遍较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0.646)、>45岁(>45~60岁,OR=0.362;>60~80岁,OR=0.316)是心内科就诊患者焦虑的保护因素,大学以上学历(OR=13.886)、有2019-nCoV感染史(OR=21.420)是心内科就诊患者焦虑的危险因素;男性(OR=0.413)是心内科就诊抑郁的保护因素,大学以上学历(OR=3.103)、有2019-nCoV感染史(OR=8.763)是心内科就诊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女性(OR=0.594)、有2019-nCoV感染史(OR=27.514)是躯体化症状的危险因素;>45岁(>45~60岁,OR=0.181;>60~80岁,OR=0.440)是心内科就诊患者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有2019-nCoV感染史(OR=42.036)是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2019-nCoV常态化防控时期,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及睡眠障碍检出率高。有2019-nCoV感染史是心内科就诊患者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及睡眠障碍的共同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焦虑 抑郁 躯体型障碍 睡眠质量 心脏病危险因素
下载PDF
武警某部青年官兵慢性头痛临床特征及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
9
作者 高琦 聂善化 +4 位作者 孙广锋 宁庆 罗凯 周思春 尹浩军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597-601,共5页
目的探讨武警某部青年官兵慢性头痛临床特征及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01至2023-09在武警湖北总队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某部头痛官兵患者126例,并随机选取同时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官兵126名作为对照组。分析慢性头痛组的一般... 目的探讨武警某部青年官兵慢性头痛临床特征及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01至2023-09在武警湖北总队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某部头痛官兵患者126例,并随机选取同时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官兵126名作为对照组。分析慢性头痛组的一般临床特征,比较慢性头痛组和对照组的体重指数、睡眠障碍、睡眠时间、焦虑抑郁、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指标。采用有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头痛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头痛组平均年龄(26.10±3.49)岁,男104例,女22例,男女比例4.73∶1;慢性头痛官兵以慢性紧张型头痛(42.06%)、慢性偏头痛(30.95%)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头痛部位多为颞部(28.57%);头痛性质以紧箍样或压迫样(40.48%)为主;头痛程度主要为轻度(42.86%)及中度(41.27%)为主;部分官兵因劳累(25.40%)或情绪原因(14.29%)诱发头痛发作。头痛组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睡眠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BMI、总胆固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时间(OR=0.484,95%CI:0.266~0.881)、睡眠障碍(OR=3.924,95%CI:1.505~10.232)、家族史阳性(OR=2.779,95%CI:1.003~7.702)、焦虑抑郁(OR=3.644,95%CI:1.026~12.945)为慢性头痛程度的影响因素。结论青年官兵慢性头痛以慢性紧张性头痛为主,男性居多,主要为紧箍样或压迫样疼痛,轻中度疼痛为主,常伴有睡眠障碍、焦虑抑郁、血脂增高及家族史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头痛 临床特征 睡眠障碍 焦虑抑郁 相关因素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抑郁42例疗效观察
10
作者 于洋 尹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0期105-110,共6页
目的:观察扶阳涤痰解郁汤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睡眠质量的影响,并分析卒中后抑郁症状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治疗过程脱落... 目的:观察扶阳涤痰解郁汤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睡眠质量的影响,并分析卒中后抑郁症状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治疗过程脱落5例,最终对照组39例、观察组42例纳入研究,对照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扶阳涤痰解郁汤,两组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第8周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抑郁症状及睡眠状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价抑郁状态,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睡眠质量,对比评估两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并分析睡眠质量与抑郁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10%,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周、8周观察组HAMD-24总粗分及各因子量表评分、PSQI量表评分均不同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因子积分不同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P<0.0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与抑郁症状存在相关性。结论:扶阳涤痰解郁汤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有效改善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调节睡眠质量,明确抑郁症状的变化与睡眠状况存在相关性,对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并降低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睡眠障碍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下载PDF
基于正念的失眠认知疗法对老年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正念、多导睡眠参数的影响
11
作者 何兰英 何风英 +2 位作者 李平 赵栋 孙岩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2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正念的失眠认知疗法在老年非器质性失眠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老年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105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研究组采取基于正念的失眠认知疗法... 目的探讨基于正念的失眠认知疗法在老年非器质性失眠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老年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105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研究组采取基于正念的失眠认知疗法。统计比较2组失眠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及干预前后多导睡眠参数、五因素正念觉知量表(FFMQ)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失眠知识总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3、6周后研究组FFMQ评分较高,PSQI评分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3、6周后研究组睡眠效率较高、睡眠总时间较长,睡眠潜伏期较短、觉醒次数较少(P<0.05)。结论基于正念的失眠认知疗法应用于老年非器质性失眠症可提升正念水平,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服药依从性,延缓疾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 老年人 正念 认知疗法 服药依从性 多导睡眠图 五因素正念觉知量表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下载PDF
老年灼口综合征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2
作者 卢成辉 周璇 +3 位作者 黄泽凡 江新香 杨成龙 唐国瑶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57-162,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灼口综合征(burning mouth syndrome,BMS)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1月期间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就诊的85例老年BMS患者做横断面研究,采用口... 目的探讨老年灼口综合征(burning mouth syndrome,BMS)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1月期间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就诊的85例老年BMS患者做横断面研究,采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14,OHIP-14)评价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采用病例记录表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信息,并分析疼痛、焦虑、抑郁、睡眠障碍与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结果85例BMS患者的OHIP-14评分为10.36±6.58分。有全身伴随症状患者的OHIP-14评分高于无伴随症状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疼痛、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疼痛(B,0.975;95%CI,0.380-1.570)、焦虑(B,0.314;95%CI,0.072-0.557)、睡眠障碍(B,0.359;95%CI,0.075-0.643)为BMS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R^(2)=0.664表明共解释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66.4%的变异,调整后R^(2)=0.643表明调整后共解释疾病相关知识水平64.3%的变异。结论疼痛、焦虑和睡眠障碍可能是老年BMS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需明确BMS患者的疼痛、心理和睡眠障碍的类型与程度,据此制定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灼口综合征 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疼痛 焦虑 抑郁 睡眠障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研究
13
作者 刘久香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607-610,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改善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泰安市精神病医院确诊并收治的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改善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泰安市精神病医院确诊并收治的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心理干预。比较2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应对方式。结果:护理后,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2组各项评分均有改善趋势,其中观察组睡眠质量、应对方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开展心理干预方案可改善其应对方式及心理状态,帮助其调整恢复健康情绪状态,进而减轻抑郁情绪对于生理状态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值得借鉴与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抑郁症 睡眠障碍 睡眠质量 应对方式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下载PDF
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对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孙邈 杨晨光 +1 位作者 张小弓 孙海申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9期145-147,共3页
目的 分析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对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86例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单一西酞普兰治疗)和实验组(西酞普兰和米氮平联合治疗),每组43例。对比两组治疗前... 目的 分析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对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86例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单一西酞普兰治疗)和实验组(西酞普兰和米氮平联合治疗),每组43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数字连线测试(TMT-A)耗时及字母连线测试(TMT-B)耗时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TMT-A耗时(55.15±7.17)s及TMT-B耗时(77.67±6.06)s均明显较参照组的(62.23±8.30)、(84.22±8.74)s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2(IL-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IL-2(2.57±0.33)μg/L及TNF-α(21.98±3.10)pg/ml均明显较参照组的(3.50±0.68)μg/L、(26.16±3.39)pg/m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选择西酞普兰和米氮平联合治疗可在更大程度上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有效控制炎症因子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酞普兰 米氮平 抑郁症 睡眠障碍 认知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15
作者 陈巧云 孙美鸽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合并睡眠障碍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2月泉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合并睡眠障碍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2月泉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治疗+低频rTMS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抑郁症状、睡眠质量与心率变异性。抑郁症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结果:观察组在4周、8周后HAM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与睡眠障碍发生率均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周后正常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内每5 min 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总功率(TP)、高频(HF)、低频(L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rTMS可改善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减轻抑郁症状,减少睡眠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睡眠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汉密顿抑郁量表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因素
16
作者 赵盼 赵静瑜 吴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3期2396-2400,共5页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方法将开封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10例MHD患者分为SD组(48例)和非SD组(52例),分组依据为患者是否发生睡眠障碍,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方法将开封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10例MHD患者分为SD组(48例)和非SD组(52例),分组依据为患者是否发生睡眠障碍,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MHD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年龄较大、皮肤瘙痒、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较低、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BDI-Ⅱ-C)评分较高均为MHD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MHD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包括年龄较大、皮肤瘙痒、血清25-(OH)D_(3)水平较低、BDI-Ⅱ-C评分较高,临床可根据上述影响因素及对应的预防措施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或干预,改善患者睡眠状态,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睡眠障碍 风险因素 25-羟维生素D_(3) 抑郁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
17
作者 崔立川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014-1016,共3页
目的:探究影响食管癌术后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7月山东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食管癌术后患者3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分为睡眠障碍组(评分>7分,n=170)和非睡眠... 目的:探究影响食管癌术后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7月山东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食管癌术后患者3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分为睡眠障碍组(评分>7分,n=170)和非睡眠障碍组(评分≤7分,n=200)。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接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疾病认知、付费方式、术后导管数等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食管癌术后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肠内营养供给方式(OR=0.097)、卧位不适(OR=0.238)、是否拔除胸管(OR=4.418)、夜间咳嗽(OR=0.282)、疼痛评分(OR=9.341)、是否拔除胃管(OR=5.601)、反酸/呃逆(OR=0.181)、导管数量(OR=3.825)是食管癌术后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根据术后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医护人员需及时制定干预措施,从而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的睡眠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睡眠障碍 影响因素分析 术后并发症 睡眠质量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恶性肿瘤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睡眠障碍现状及体育锻炼对其睡眠质量改善的影响分析
18
作者 李凌峰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947-950,共4页
目的:分析青少年抑郁睡眠障碍现状,及体育锻炼对其睡眠质量改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山东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感染管理科收治的青少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汉密顿抑郁评分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 目的:分析青少年抑郁睡眠障碍现状,及体育锻炼对其睡眠质量改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山东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感染管理科收治的青少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汉密顿抑郁评分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对其进行测评,根据研究结果划分为抑郁合并失眠组(n=80)和无症状组(n=20),并采取问卷调查法收集一般资料,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及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抑郁合并失眠组分为观察组(开展体育锻炼)和对照组(未开展任何措施),每组40例。评估其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结果:单因素方面,抑郁合并失眠组激素分泌失调(是)、经济因素(贫穷)、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电子产品(长期接触)、校园霸凌(是)、环境因素(嘈杂)、家庭成长(家庭暴力)及学习压力(大)比例均高于无状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电子产品(长期接触)、校园霸凌(是)、环境因素(嘈杂)、家庭成长(家庭暴力)及学习压力(大)等均为导致青少年抑郁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AI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致青少年抑郁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较多,针对电子产品(长期接触)、校园霸凌(是)、环境因素(嘈杂)、家庭成长(家庭暴力)及学习压力(大)的青少年,需开展针对性的体育锻炼,以实现改善其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症 睡眠障碍 失眠 校园霸凌 电子产品 体育锻炼 家庭因素
下载PDF
成人癫痫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9
作者 陈红星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224-1226,共3页
目的:分析成人癫痫患者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其与认知功能、心理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福建三博福能脑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癫痫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存在睡眠障碍分为睡眠障碍组(n=40)与无睡眠障碍组(n=... 目的:分析成人癫痫患者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其与认知功能、心理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福建三博福能脑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癫痫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存在睡眠障碍分为睡眠障碍组(n=40)与无睡眠障碍组(n=47)。收集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估睡眠情况,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采用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DI-Ⅱ)评估抑郁程度,用贝克焦虑量表(BAI)评估焦虑程度,统计睡眠障碍发生率,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成人癫痫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用Pearson分析PSQI与MMSE、BDI-Ⅱ及BA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本组共纳入87例患者,有45.98%(40/87)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DI-Ⅱ评分≥20分(OR=3.124)、BAI评分≥16分(OR=3.133)、认知功能障碍(OR=5.058)是影响癫痫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SQI评分与BDI-Ⅱ、BAI评分正相关(P<0.05),与MMSE评分负相关(P<0.05)。结论:成人癫痫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认知功能障碍、焦虑、抑郁与成人癫痫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明显相关,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成人 睡眠障碍 认知功能 心理状态 影响因素分析 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 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
下载PDF
改良电休克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睡眠的影响
20
作者 孙艳红 陈雪云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113-1115,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泉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 目的:分析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泉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治疗+MECT。比较治疗后抑郁症状、自杀意念、睡眠质量、血清褪黑素(MT)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抑郁症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评估,自杀意念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估,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结果:观察组在治疗8周后HAMD与SIOSS评分低于对照组,PSQI与睡眠障碍发生率也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8周后血清MT与BDN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CT可有效改善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抑郁症状,减轻自杀意念与睡眠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睡眠障碍 改良电休克治疗 自杀意念 褪黑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