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汉魏六朝志怪小说中的亭故事 |
李剑国
张玉莲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4
|
|
2
|
论汉魏六朝“神女——美女”系列辞赋的象征性 |
郭建勋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10
|
|
3
|
《列子》撰写时代考——从词汇史角度所作的几点补证 |
王东
罗明月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3
|
|
4
|
论陶渊明的寒素性质及其在文学上的体现 |
钱志熙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5
|
汉魏六朝咏琴文学的艺术学解读 |
张自然
|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
2016 |
4
|
|
6
|
汉魏之际游艺与文学关系的新变 |
张振龙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7
|
大小传统之间:两汉魏晋之际的谶纬之学 |
翁频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8
|
“一统化”与“多元性”:观察秦汉魏晋巴蜀史的重要线索 |
杨民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9
|
汉末“清议”与魏晋“清谈”之关系再探 |
孙立涛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17 |
2
|
|
10
|
“冢讼”考 |
姜守诚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10 |
2
|
|
11
|
惜时思想与文学意象——汉魏六朝时间观对唐宋元文人的影响 |
王立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
12
|
试论河西魏晋十六国墓葬壁画对汉画像的新变——以斗鸡、驻马等非典型图像题材为中心 |
朱智武
|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
2016 |
3
|
|
13
|
汉末魏晋诗人的时空慨叹 |
田彩仙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14
|
论魏晋名士的心态与命运 |
张志勇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
15
|
论“文学自觉”始于春秋——兼与赵敏俐先生《“魏晋文学自觉说”反思》商榷 |
李永祥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1
|
|
16
|
上古“窥视”语义场研究 |
尹戴忠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1
|
|
17
|
武威汉代医简字词考释简述 |
陈魏俊
|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7 |
3
|
|
18
|
释燕蓟“勃、碣之间一都会”——读《史记·货殖列传》之后 |
董平均
宋彩霞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9
|
地域文化视野中汉魏之际士人的身份裂变——以王粲、仲长统的地域流动为例 |
杨霞
|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20
|
主流学术向何方?——晚清汉学演进述论 |
程尔奇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