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mate Changes Are Ruining Our Physical Health
1
作者 张蕊 《新世纪智能》 2018年第36期28-30,共3页
词数:344阅读难度:建议阅读时间:4分钟A warning on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from 90 scientists around the world issued on Monday did not herald(预示……的来临)good news.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issued by the Intergo... 词数:344阅读难度:建议阅读时间:4分钟A warning on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from 90 scientists around the world issued on Monday did not herald(预示……的来临)good news.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issued by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 a half-degree Celsius difference in the Earth’s rising temperature could mea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aving the planet and disas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Climate changes ARE ruining OUR Physical Health 宾语从句 心理健康问题 介词短语
下载PDF
汉江流域植被变化及对径流的影响
2
作者 姬广兴 高慧珊 +7 位作者 高红凯 岳帅均 张进财 李青松 李根明 陈伟强 郭宇龙 张亚丽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2-520,共9页
基于汉江流域的气象水文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I_(NDV))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定量计算不同因素对汉江流域植被变化的影响程度,然后采用修正后的Budyko方程和弹性系数法定量计算植被变化对... 基于汉江流域的气象水文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I_(NDV))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定量计算不同因素对汉江流域植被变化的影响程度,然后采用修正后的Budyko方程和弹性系数法定量计算植被变化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82—2015年的年均I_(NDV)呈显著的波动增长趋势(p<0.01),且空间异质性较明显,植被增长明显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区域;气候条件和人为因素对I_(NDV)增长具有积极作用,贡献率分别为99.56%和0.44%,但其贡献率的时空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下垫面参数(ω)和I_(NDV)之间有较强相关性,表明流域产流能力对植被变化具有高度敏感性;气候因素引起的植被变化和人为因素引起的植被变化对径流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8.28%和0.12%,表明气候因素导致植被增长是致使汉江流域水资源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高度重视植被生长导致流域水资源减少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变化 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 径流变化 汉江流域
下载PDF
聂景孺《樱花馆日本诗话》考论
3
作者 蔡毅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08,共9页
聂景孺的《樱花馆日本诗话》是中国诗话史上唯一一部关于日本汉诗的专论。作者1914年留学日本时,收集了117名日本汉诗人的作品247首,74联,分别录入110则诗话,并加以品评。本文对该书的作者身世、全书构成、资料来源以及编撰特色做了全... 聂景孺的《樱花馆日本诗话》是中国诗话史上唯一一部关于日本汉诗的专论。作者1914年留学日本时,收集了117名日本汉诗人的作品247首,74联,分别录入110则诗话,并加以品评。本文对该书的作者身世、全书构成、资料来源以及编撰特色做了全面考察,指出作者为中国读者展示了一幅明治汉诗坛丰富多彩的画卷,但作品采纳较为随意,审美倾向较为保守,特别是对所收诗作擅自做了大量改动,却从未明言,这一点须加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聂景孺 《樱花馆日本诗话》 明治汉诗 擅自改动
下载PDF
近现代汉族传统丧服及其文化变迁
4
作者 梁惠娥 李冬蕾 丁乾琨 《创意与设计》 2024年第2期77-84,共8页
汉族传统丧服是中国传统服饰及古代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文化变迁特征,梳理近现代汉族传统丧服及其文化的变迁历程,揭示汉族传统丧服、丧葬仪式及丧服制度的成因及发展规律,探究近现代汉族丧服及丧葬礼俗与物质文化、制度... 汉族传统丧服是中国传统服饰及古代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文化变迁特征,梳理近现代汉族传统丧服及其文化的变迁历程,揭示汉族传统丧服、丧葬仪式及丧服制度的成因及发展规律,探究近现代汉族丧服及丧葬礼俗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心理文化之间的关系,提出当前殡葬改革所面临困境与挑战的核心问题。深入理解传统丧服的文化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发展转变的现实意义,承扬优秀传统服饰文化,促进传统礼俗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丧服 丧葬文化 殡葬改革 汉族服饰 文化变迁
下载PDF
韩休及其家族相关问题探究
5
作者 陈驾衡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2-40,共9页
韩休坚正方直的行事作风被视作狷察,引起了其与萧嵩的不和、唐玄宗的不满,最终不满一年罢相,却依旧得到玄宗与时人的尊重称允。其通达的仕宦经历以及对诸子至严的家训为此后家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安史之乱中,韩汯、韩滉、韩洄三兄弟... 韩休坚正方直的行事作风被视作狷察,引起了其与萧嵩的不和、唐玄宗的不满,最终不满一年罢相,却依旧得到玄宗与时人的尊重称允。其通达的仕宦经历以及对诸子至严的家训为此后家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安史之乱中,韩汯、韩滉、韩洄三兄弟流徙于关内、江南等地,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因此,苏州在安史之乱后成为韩休家族的第二个重要聚居地,而韩洄亦于此时扮演着家族在长安的事务管理者角色。此后,韩休孙韩皋凭借亮眼的仕宦,成为韩洄之后家族的代表,但是永贞革新中韩皋与从父弟韩晔却因不同的政治态度而产生嫌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休 休任相 韩休家族 家族变迁
下载PDF
常任侠中国敦煌美术史研究论略
6
作者 吴衍发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5-71,共7页
常任侠的中国敦煌美术史研究成果丰硕,主要体现在敦煌佛教美术研究、中印佛教美术交流及其影响研究两个方面。常任侠立足于唯物史观和美术史的宏阔视野,采用艺术考古研究方法,对汉唐石刻壁画艺术进行考察与研究,揭示其演变的重要特征和... 常任侠的中国敦煌美术史研究成果丰硕,主要体现在敦煌佛教美术研究、中印佛教美术交流及其影响研究两个方面。常任侠立足于唯物史观和美术史的宏阔视野,采用艺术考古研究方法,对汉唐石刻壁画艺术进行考察与研究,揭示其演变的重要特征和基本规律,既肯定了印度佛教文化对汉唐石刻壁画艺术的影响,又强调了汉唐时期本土文化对印度佛教文化艺术的吸收、融合、改造。他的敦煌美术史研究丰富了中国古代敦煌美术史研究的资料库,为中国古代美术史研究和学科建构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刻壁画 发展演变 汉唐时代 敦煌美术史 常任侠
下载PDF
繁缛富艳:汉末魏晋易代文学的才情底色
7
作者 王洪军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3-172,共10页
文学是时代的产物,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建安时期,曹操三次发布求贤令,打破了汉代以道德文章为标准的程式化人才选拔方式,大量辞章氤氲而又个性鲜明的文人脱颖而出。曹操、刘备、孙权政治集团,尤其是在曹氏父子麾下,聚集了众多擅长文学... 文学是时代的产物,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建安时期,曹操三次发布求贤令,打破了汉代以道德文章为标准的程式化人才选拔方式,大量辞章氤氲而又个性鲜明的文人脱颖而出。曹操、刘备、孙权政治集团,尤其是在曹氏父子麾下,聚集了众多擅长文学、辞采斐然的士人,由此形成汉末三国以文采见长而精彩纷呈的文学画卷。三家归晋,能够和敢于入洛仕进的“亡国之余”,唯可凭借的即是自身的才学,而个体的才华和能力大多体现在文辞富艳、辞采华美、深情低回的文学创作乃至文学风格上,由此出现了晋世群才雕采饰藻、挺拔峻峭的文学特色。时代不幸诗家幸,汉末魏晋易代的人才流动,因才情为文学,呈现出传统中国文学史上色彩斑斓的文学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末魏晋 易代 才情 富艳 辞采
下载PDF
汉代《诗经》学人才的地理分布及其变动
8
作者 李沈阳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3-27,44,共6页
汉代《诗经》学人才的地理分布受历史遗风、都城所在地和经师传授等因素影响,呈现动态变化特征。汉初《诗经》学人才集中于鲁、东海、琅邪、山阳等郡国,徐州、兖州、豫州和青州等刺史部可谓学术中心。西汉中后期,京兆尹和右扶风所在的... 汉代《诗经》学人才的地理分布受历史遗风、都城所在地和经师传授等因素影响,呈现动态变化特征。汉初《诗经》学人才集中于鲁、东海、琅邪、山阳等郡国,徐州、兖州、豫州和青州等刺史部可谓学术中心。西汉中后期,京兆尹和右扶风所在的司隶成为新的中心。东汉时,司隶的右扶风和京兆尹、荆州的南阳、扬州的会稽和豫州的汝南等郡国都出现较多《诗经》学人才,而东海和琅邪所在的徐州、平原和齐所在的青州等渐趋衰落。在秦汉、汉代/汉朝/两汉等叙事语境下,东汉与西汉的差别容易被忽略,而东汉与西汉相比已经发生巨变,《诗经》学人才地理分布的变动即是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诗经》学 人才 地理分布 变动
下载PDF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实施效果评估研究——以汉长安城未央宫为例
9
作者 王新文 易雨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0-728,共9页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经十余年发展已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基于规划学科发展及未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通过对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属性及内容的总结反思,以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从“效力+效用”的评估视角,从实...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经十余年发展已进入规范化发展新阶段,基于规划学科发展及未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通过对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属性及内容的总结反思,以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从“效力+效用”的评估视角,从实施导向、责任导向和权益导向出发,尝试构建包含空间落实、资源维护、公众满意度三个层次、五个步骤在内的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实施效果评估方法体系并实践应用,进而分析总结提出完善动态规划编制体系及开展规划实施机制和规划实施影响评估等方面的结论与建议,以期推动考古遗址公园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规划实施效果评估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下载PDF
汉魏晋易代之际文学思想交融与理论突破
10
作者 王洪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77-86,共10页
按照文质相复的历史循环理论来衡量,魏晋是一个主文的时代。刘勰将“质文代变”转换成文学理论命题。从文学发展史上来看,魏晋是一个灿烂的文学时代,而这个时代得到了史学观念与文学理论的双重支持。西汉末叶扬雄提出“诗人之赋丽以则... 按照文质相复的历史循环理论来衡量,魏晋是一个主文的时代。刘勰将“质文代变”转换成文学理论命题。从文学发展史上来看,魏晋是一个灿烂的文学时代,而这个时代得到了史学观念与文学理论的双重支持。西汉末叶扬雄提出“诗人之赋丽以则”的儒家文学观念,于汉末魏初“唯才是举”大时代背景下有了“诗赋欲丽”的隔空响应与理论续写。过度重视生活奢靡享受,追求生活的无上质量,钟情心神的快乐精彩,甚至对于美好的容颜、外在的神采风姿也是趋之若鹜,在文学上必然更加重视与追求绮丽的文采,从而形成靡丽的形式主义文风。在“灵均余影”与“瞻望魏采”双重因素影响下,“诗缘情而绮靡”的文学批评理论应运而生。虽然魏晋文学自觉说已经被证伪,但文学脱离了儒家教化的羁绊,在魏晋得以实现回归文学本位,追求文学个性以及华美辞采、任情任性,这是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的巨大进步。一个区别于汉风唐韵的华丽的文学时代令后世瞻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晋 易代 刘勰 扬雄 陆机 文学思想
下载PDF
汉江上游径流情势变化及归因分析
11
作者 邓乐乐 郭生练 +2 位作者 田晶 王何予 王俊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1-769,共9页
基于Budyko框架及径流变化情势指标同气象因子的拟合关系,拓展Budyko方程并得到微分方程。选择汉江上游安康和白河水文站的年均径流、汛期平均径流和非汛期平均径流资料系列,开展径流情势变化及归因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径流指标均发生... 基于Budyko框架及径流变化情势指标同气象因子的拟合关系,拓展Budyko方程并得到微分方程。选择汉江上游安康和白河水文站的年均径流、汛期平均径流和非汛期平均径流资料系列,开展径流情势变化及归因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径流指标均发生变异且明显减小;多元对数线性回归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大于0.90,能够较好预估径流变化情势指标,并捕捉到径流变化情势指标同气象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基于Budyko假设的互补关系法性能优于全微分法,气候(流域下垫面)变化对安康站年均径流量、汛期平均径流量和非汛期平均径流量贡献的绝对值分别为35.89%(64.11%)、34.58%(65.42%)和71.12%(28.88%),对白河站年均径流量、汛期平均径流量和非汛期平均径流量贡献的绝对值分别为34.82%(65.18%)、26.29%(73.71%)和35.11%(64.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情势 气候变化 下垫面变化 Budyko方程 汉江流域
下载PDF
近郊遗址区村落城乡融合发展路径探索——以相家巷村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聪聪 陈稳亮 《城市建筑》 2023年第7期98-101,共4页
城乡融合是乡村振兴的路径之一,作为中国大遗址区的突出代表,汉长安城遗址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文化资源。目前汉长安城人居环境整治初步完成,如何激发下一阶段文化近郊村的发展原动力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以汉长安城遗址区村落相... 城乡融合是乡村振兴的路径之一,作为中国大遗址区的突出代表,汉长安城遗址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文化资源。目前汉长安城人居环境整治初步完成,如何激发下一阶段文化近郊村的发展原动力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以汉长安城遗址区村落相家巷村为例,探索城市近郊遗址区村落发展路径,从文化、土地、产业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其在发展中面临文化资源开发不足、闲置土地低效未利用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在文化上,盘活特色文化,塑造文化展示型遗址村落;在土地上,结合文化资源打造文化体验空间;在产业上,以科技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带动乡村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以期为遗址区乡村如何结合城乡融合的视角进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近郊遗址区村落 汉长安城 相家巷
下载PDF
1985-2020年汉江生态经济带土地利用/覆盖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安彬 《安康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6-23,共8页
精准把握汉江生态经济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对优化区域国土空间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1985、2000、2010和2020年四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从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度、转移关系等方面分析汉江生态经济带LUCC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1985-2... 精准把握汉江生态经济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对优化区域国土空间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1985、2000、2010和2020年四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从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度、转移关系等方面分析汉江生态经济带LUCC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1985-2020年汉江生态经济带以林地、耕地为主要用地类型,研究期内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L)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R)变化较小,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持续增加,其他用地持续减少。(2)1985-2020年研究区以林地和耕地互转、建设用地转入为主,林地和耕地分别是最为活跃的转入、转出类型。新增林地面积59.99%来自耕地转入,耕地75.58%来自林地转入,灌木地主要来自草地转入,草地和水域、建设用地均主要源自耕地转入。(3)1985-2020年研究区LUCC转移规模不断增多,转移关系更为复杂,其中以由林地向耕地转移变为以耕地向林地转移最为典型,但转移规模和关系存在省际差异。(4)1985-2020年研究区LUCC变化图谱以林地的稳定型为主,其他变化图谱类型均是林地与耕地阶段性角逐转换的结果;河南省稳定型图谱面积占比最多(83.96%),陕西省最少(79.68%);陕西省第二大图谱类型是林地转向耕地的前期变化型,而河南省是耕地转向建设用地的前期变化型,湖北省是耕地转向林地的后期变化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LUCC) 动态度 转移图谱 汉江生态经济带
下载PDF
A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Framework for Cultural Heritage Sites:The Case of the Roman Ruins of Tróia
14
作者 Marvin Ravan Maria João Revez +2 位作者 Inês Vaz Pinto Patrícia Brum Joern Birkman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1期26-40,共15页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developing an indicator-based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framework for cultural heritage sites.It provides a vulnerability index for heritage sites potentially exposed to multiple hazards,inc... This article contributes to developing an indicator-based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framework for cultural heritage sites.It provides a vulnerability index for heritage sites potentially exposed to multiple hazards,including sudden-onset and slow-onset hazards,while considering climate change influences.Through determining particular criteria and indicators,the Cultural Heritage Vulnerability Index incorporates structural and non-structural factors of the heritage site and its local and national settings.The assessment procedure was applied to the case of the Roman Ruins of Tróia in Portugal.The findings highlight those areas of sensitivity(e.g.,the existing deterioration patterns and types of foundation)and coping and adaptive capacities(e.g.,institutional setting and response plan)that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the level of vulnerability and risk.The results of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will further enable determining priorities and developing risk mitigation and preparedness measures,in particular reducing structural sensitivity and promoting coping capac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Coping capacity Cultural heritage Risk assessment Roman ruins of Tróia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原文传递
共生理论下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发展策略探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曼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期170-173,共4页
随着城市扩张速度的加快,城市周边的大遗址生存空间逐渐被蚕食,大遗址的保护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棘手问题。本文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借助“共生”理念的引入,探讨共生体系的形成途径,即在宏观层面形成遗址发展依托西安市的寄生模式,在中... 随着城市扩张速度的加快,城市周边的大遗址生存空间逐渐被蚕食,大遗址的保护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棘手问题。本文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借助“共生”理念的引入,探讨共生体系的形成途径,即在宏观层面形成遗址发展依托西安市的寄生模式,在中观层面形成遗址区和村落非对称均衡发展的偏利共生模式,在微观层面形成遗址点和周边环境的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同时加强各个层级之间的空间联动,营造多元化的共生环境,形成一个完整的、正向的共生体系,进而激发汉长安城遗址的发展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遗址 汉长安城遗址 共生理论 多层级分析
下载PDF
现代中国建筑之“脉”的分枝与演进--我国台湾地区“新派”建筑师群体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庄巍 刘静 邹广天 《建筑师》 2023年第2期56-74,共19页
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中前期,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分支延续与世界现代建筑思潮直接影响下,由内地迁台建筑师及其学生组成的“新派”建筑师群体在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体系化的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并形成理论流派。这一理论流派直接继承... 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中前期,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分支延续与世界现代建筑思潮直接影响下,由内地迁台建筑师及其学生组成的“新派”建筑师群体在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体系化的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并形成理论流派。这一理论流派直接继承发展了1930年代以来在学院派与官式建筑传统之外探寻现代中国建筑道路的思想新芽,系统呈现了世界现代建筑运动主流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全面碰撞融合的理论图景,亦成为中国近代文化思潮之余绪在现代中国建筑理论探索中的映射,具有多重重要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本文将发掘本时段台湾地区“新派”建筑师在中国近代文化思潮余绪与现代建筑社会属性多重交叠下的理论探索,论述其对“复古思潮”的抨击抵抗及其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理论内涵,呈现其从“型造人”到“建筑文化自觉”的启蒙主义理论建构演进目标,总结这一群体及其理论建构作为现代中国建筑发展图景重要组成的意义与价值,以期完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相关研究,补充战后中国建筑理论界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理论 现代中国建筑 中国近代文化思潮 文人建筑 中国台湾建筑 金长铭 贺陈词 汉宝德
下载PDF
“傍海”“浮海”与东北边疆布局——汉晋宾徒县地望发微
17
作者 佘远姣 王海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3-68,102,共7页
汉代徒河县治乃今锦州汉城址,与先秦“屠何”族密切相关。宾徒位于徒河以东,今大凌河东岸的凌海市王家城址为县治所在。宾徒与徒河、交黎,构成汉辽西郡东部都尉主干,呈现的三角形区域社会治理布局延续至今。汉晋辽东湾海岸线比现今伸入... 汉代徒河县治乃今锦州汉城址,与先秦“屠何”族密切相关。宾徒位于徒河以东,今大凌河东岸的凌海市王家城址为县治所在。宾徒与徒河、交黎,构成汉辽西郡东部都尉主干,呈现的三角形区域社会治理布局延续至今。汉晋辽东湾海岸线比现今伸入内陆,宾徒是重要的河海联运港口。慕容鲜卑与东晋“浮海”交往频繁,宾徒发挥着端点作用。慕容廆安置齐地“侨分”,宾徒更名营丘,退出政区历史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晋时期 宾徒县 王家城址 港口
下载PDF
胡家草场汉简所见汉文帝时期赎刑调整
18
作者 刘智明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2-37,127,共7页
据胡家草场汉简所见汉律可知,汉文帝时期赎刑调整大约发生在文帝十三年至后元元年间,内容主要是律文中的具体赎刑转化为罚金刑,赎刑的适用则被限定在“以赎论”的范围。其原因是汉文帝废肉刑以及保持赎刑体系稳定性的需要,体现了彼时立... 据胡家草场汉简所见汉律可知,汉文帝时期赎刑调整大约发生在文帝十三年至后元元年间,内容主要是律文中的具体赎刑转化为罚金刑,赎刑的适用则被限定在“以赎论”的范围。其原因是汉文帝废肉刑以及保持赎刑体系稳定性的需要,体现了彼时立法者对律文系统性的重视以及立法技术的进步。赎刑调整强化了汉代罚、赎不分的观念,对汉代经学及晋律的制定产生了一定影响,汉律中“以赎论”的适用方式则被唐律所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赎刑 罚金刑 汉律 胡家草场汉简
下载PDF
《汉志·六艺略》“至于五学,世有变改,犹五行之更用事焉”新解
19
作者 孙振田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13-120,共8页
将《汉志·六艺略》的大序所称的“至于五学,世有变改,犹五行之更用事焉”解为《乐》等五学为人所用或发挥作用时像五行的运转那样更替轮回、循环往复,不能成立。“世有变改”之“变改”指的是五学作为一个整体,随着时代的不同或存... 将《汉志·六艺略》的大序所称的“至于五学,世有变改,犹五行之更用事焉”解为《乐》等五学为人所用或发挥作用时像五行的运转那样更替轮回、循环往复,不能成立。“世有变改”之“变改”指的是五学作为一个整体,随着时代的不同或存在、可见,或灭息不见、隐而不显。“至于五学,世有变改,犹五行之更用事焉”,是指五学作为相须而备的一个整体,因时代之更替,其存在、可见与灭息不见、隐而不显就像五行的运转那样,也更替轮回、循环往复。“至于五学,世有变改,犹五行之更用事焉”,是刘歆从形而上的高度对五学虽经历挫折但最终还是为王者及人们所采用、所重视所做的思考与阐发,反映出刘歆对五学在未来的世代仍会得到采用与重视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志·六艺略》 变改 可见 灭息不见 循环往复
下载PDF
王昶与姚鼐及桐城派关系考论
20
作者 陈露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35-142,共8页
王昶是乾嘉汉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和姚鼐相交五十余年,二人一直互相推重,彼此爱敬。然而,王昶晚年却因刊落姚鼐为其文集而作的《述庵文钞序》招致姚鼐的不满。推究王昶刊落序言之举,并非出自汉宋之争的立场选择,而是致力于融通汉、宋的... 王昶是乾嘉汉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和姚鼐相交五十余年,二人一直互相推重,彼此爱敬。然而,王昶晚年却因刊落姚鼐为其文集而作的《述庵文钞序》招致姚鼐的不满。推究王昶刊落序言之举,并非出自汉宋之争的立场选择,而是致力于融通汉、宋的“通儒”与“古文家”冲突的结果。除姚鼐外,王昶和桐城派其他古文家也关联密切,在学缘上,他更与桐城派渊源深厚。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体现出乾嘉时期汉、宋之间的交流和渗透,是乾嘉文坛复杂文学生态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昶 姚鼐 桐城派 汉宋之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