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Brief Analysis of Competitive Sports Depicted on the Portrait Bricks and Stones of the Han Dynasty
1
作者 Li Jiaxin Lei Ling +1 位作者 Li Lin Wang Daiqian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2年第4期118-136,共19页
The emergence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ancient China is closely related to military activities.With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ciety,many sporting events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and accepted by,the people and ... The emergence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ancient China is closely related to military activities.With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ciety,many sporting events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and accepted by,the people and later carried forwar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In the Han Dynasty,thanks to the strong national strength and booming economy,competitive sports witnessed rapid development.People at that time,from imperial officials to common people,were all keen on various competitive sports and such sports were also very popular among the folk.Along with this,there emerged multiple monographs on sports.Portrait bricks are the remnants of the lavish burial rituals of the Han Dynasty.As the economy grew and social wealth amassed,the lavish burial custom prevailing since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reached its peak in the Han Dynasty,especially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People would bury in tombs along with various articles they used before they died.They would also paint the life of the tomb owner on bricks to decorate the tomb by embedding them in the tomb chamber.The images on the portrait bricks unearthed from the tombs of the Han Dynasty are the most intuitive and convincing physical evidence to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at that time.We conduct a preliminary study on competitive sports in the Han Dynasty by using the portrait bricks of the Han Dynasty unearthed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s examples,aiming to do our bit to build a sporting powerhouse and a healthy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trait bricks of the han dynasty competitive sports TYPEs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对汉画像舞蹈文献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
作者 杨清舒 《中国舞蹈学》 2024年第1期301-316,371,372,共18页
汉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史上的一大高峰,汉画像石、砖、陶俑、青铜器、漆器、玉器等出土文物中拥有大量关于汉代乐舞的图像刻画,为舞蹈艺术追根溯源的探寻提供了重要依据。当下汉画像舞蹈文献研究聚焦于舞蹈个案与本体、图像学视角以及舞蹈... 汉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史上的一大高峰,汉画像石、砖、陶俑、青铜器、漆器、玉器等出土文物中拥有大量关于汉代乐舞的图像刻画,为舞蹈艺术追根溯源的探寻提供了重要依据。当下汉画像舞蹈文献研究聚焦于舞蹈个案与本体、图像学视角以及舞蹈复现,同时,研究存在广度和深度不够、研究分歧未解决、研究对象同质化以及研究视角较为单一等问题。本文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学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所收录有关“汉画像舞蹈”的学术论文进行可视化处理,以宏观图谱研究与微观论文分析相结合为研究方法,廓清我国“汉画像舞蹈”文献研究的前沿热点、发展脉络及其形成原因,并进一步探讨研究的不足,以期为汉画像舞蹈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舞蹈 汉代舞蹈 Citespace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文献计量学分析
下载PDF
从四川汉代石刻中“S”形曲栱看文明的交流与传播
3
作者 曹伟 《华中建筑》 2013年第8期140-143,共4页
斗栱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体系中独有的构件,其构造、发展、起源是中国传统建筑研究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汉代是木构架体系探索的重要时期,汉代斗栱是今人了解斗栱源头和发展流变的重要线索。然而,汉代木构建筑不存,祠堂和墓葬中的汉... 斗栱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体系中独有的构件,其构造、发展、起源是中国传统建筑研究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汉代是木构架体系探索的重要时期,汉代斗栱是今人了解斗栱源头和发展流变的重要线索。然而,汉代木构建筑不存,祠堂和墓葬中的汉画像石上的斗栱图像便成为了研究汉代建筑最重要的实物资料。四川地区是汉画像石以及汉代建筑石刻出土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在这一地区发现了与山东江苏等中原地区斗栱形式完全不同的"S"形曲栱石刻。该文以四川汉代石刻和画像石图像为主要资料,以"S"形斗栱石刻和图像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并试图挖掘"S"形曲栱为四川地区所独有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汉代 石刻 画像石 "s"形曲栱 文明交流
下载PDF
皖北汉画像中淮夷与吴越文化的遗存研究
4
作者 王猛 朱利光 《滁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8-53,76,共7页
今天的皖北汉画像石出土地域,在汉代隶属于不同刺史部的郡县,出土的画像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类型面貌,其体现了汉代以儒家为主流意识的时代精神。先秦时期,皖北先后属于淮夷和吴越所辖地域,出土的画像也具有淮夷与吴越文化遗存的特点,反映... 今天的皖北汉画像石出土地域,在汉代隶属于不同刺史部的郡县,出土的画像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类型面貌,其体现了汉代以儒家为主流意识的时代精神。先秦时期,皖北先后属于淮夷和吴越所辖地域,出土的画像也具有淮夷与吴越文化遗存的特点,反映了该区域的地理环境、族群信仰、文化生态面貌。本文首先借助于历史地理学的方法对皖北汉画像石出土地域进行钩沉考索,然后以图像形式语言分析汉画像的视觉表征,在此基础上,再探索其文化内涵和审美倾向,旨在对皖北地域汉画像中淮夷与吴越文化遗存的特点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北汉画像 淮夷 吴越 文化遗存
下载PDF
四川汉代画像砖文化创意产品的叙事性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祎晗 韩旭 杨新 《工业设计》 2024年第3期121-125,共5页
为更好地传播四川汉代画像砖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发挥其文化魅力,文章对四川汉代画像砖的画像题材、艺术风格、精神内涵进行了梳理,对画像砖类文化创意产品现状展开调研与分析。提出了准确表达式、用户参与式、意境相融式三大叙事性文化... 为更好地传播四川汉代画像砖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发挥其文化魅力,文章对四川汉代画像砖的画像题材、艺术风格、精神内涵进行了梳理,对画像砖类文化创意产品现状展开调研与分析。提出了准确表达式、用户参与式、意境相融式三大叙事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策略,并从叙事性设计的角度提出四川汉代画像砖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方法。以设计实践验证了该方法在四川汉代画像砖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可行性,为叙事性设计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产品设计 汉代 画像砖 文化创意产品 叙事性设计
下载PDF
基于汉代画像砖实证材料的进贤冠起源、形制及使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高祥 牛犁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8,共10页
进贤冠是汉族男子冠服体系中极具代表性的冠式,其演变与中国古代官员制度的发展相联系。为了研究汉族冠服形象体系中文职官员的进贤形象,文章基于汉代画像砖史料实证汉代进贤冠的起源、形制及使用,有助于推动汉代男子官员形象研究。研... 进贤冠是汉族男子冠服体系中极具代表性的冠式,其演变与中国古代官员制度的发展相联系。为了研究汉族冠服形象体系中文职官员的进贤形象,文章基于汉代画像砖史料实证汉代进贤冠的起源、形制及使用,有助于推动汉代男子官员形象研究。研究指出,进贤冠作为汉代官职体系发展的衍生物,在西汉时期就已存在基础样式,经新政时期完备,在东汉时期趋于成熟。汉代进贤冠独具特色的形制样式及符号表征在传统的各阶级中烙下深刻印记。进贤形象呈现中华文化独特的价值观及礼仪规范,是传统阶级文化的沉淀亦是多维审美趣味的展现,对历代汉族男子的冠服体系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进贤冠 汉代画像砖 进贤形象 官民阶级 文官体系 礼仪符号
下载PDF
陕北晋西汉画像石主神图像研究
7
作者 原媛 杨丹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6,I0002,共9页
本文通过对陕北晋西汉代主神画像发展脉络的梳理,认为该区域汉代画像中最早出现的主神是伏羲、女娲,随后在西王母信仰传入且没有大范围流行之前,鸡首、牛首人身神人作为主要神仙端坐于玄圃之上,再后西王母成为该区域汉画像中最重要的主... 本文通过对陕北晋西汉代主神画像发展脉络的梳理,认为该区域汉代画像中最早出现的主神是伏羲、女娲,随后在西王母信仰传入且没有大范围流行之前,鸡首、牛首人身神人作为主要神仙端坐于玄圃之上,再后西王母成为该区域汉画像中最重要的主神形象。就西王母画像组合中的男性仙人身份进行解析,可见雨师、仙官、子路和东王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晋西 汉画像石 主神画像 发展
下载PDF
“事死如生”——小石祠东壁《车马·庖厨·乐舞图》羽人舞蹈研考
8
作者 张先京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8-115,共8页
汉代画像石以极具婀娜的姿态以及栩栩如生的舞蹈形象,真实彰显两汉时代广阔雄浑的时代风貌和极具特色的乐舞艺术的风韵。舞蹈也以二维的形态真实传递出历史价值和古人观念。山东鲁南地区嘉祥县汉代画像石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厚葬之风... 汉代画像石以极具婀娜的姿态以及栩栩如生的舞蹈形象,真实彰显两汉时代广阔雄浑的时代风貌和极具特色的乐舞艺术的风韵。舞蹈也以二维的形态真实传递出历史价值和古人观念。山东鲁南地区嘉祥县汉代画像石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厚葬之风盛行的影响下,生死问题成为舞蹈结构艺术的重要动因。因此从厚葬之风出发,结合小石祠东壁《车马·庖厨·乐舞图》画像石及有关文献,对于利用图像挖掘“事死如生”后的深层内涵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死如生” 汉代画像石 羽人 厚葬之风
下载PDF
文物视角下苏北汉画像石转型设计研究
9
作者 王易声 付腾焱 《设计艺术研究》 2024年第1期155-160,共6页
以苏北汉画像石代表性文物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物比对分析、材料工艺分析和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提取石上设计元素,分析汉以后画像石造物的变革与发展方向,以史为鉴,探讨苏北汉画像石文创设计转型路径。设计转型从苏北汉画像石的保护、传承... 以苏北汉画像石代表性文物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物比对分析、材料工艺分析和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提取石上设计元素,分析汉以后画像石造物的变革与发展方向,以史为鉴,探讨苏北汉画像石文创设计转型路径。设计转型从苏北汉画像石的保护、传承设计到基于文创产品开发的跨领域文化传播设计,再到革新视域、革新技术的意义突破式创新,多维度转型方式共同推动汉画像石的现代性活化。塑造文化新价值,为其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转型 苏北汉画像石 文物视角 文化创新
下载PDF
否定之美——比较视野下汉画像砖的图式建构
10
作者 王莓婷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4年第2期95-98,共4页
在当代艺术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中,研究中国传统艺术有助于发掘本土艺术特色。作为一种不同于西方而独存的美术形式,汉画像砖是受汉代厚葬文化影响而兴盛、发展的艺术形式。在比较视野下研究汉画像砖的图式建构,可以发现其对常规认知的否... 在当代艺术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中,研究中国传统艺术有助于发掘本土艺术特色。作为一种不同于西方而独存的美术形式,汉画像砖是受汉代厚葬文化影响而兴盛、发展的艺术形式。在比较视野下研究汉画像砖的图式建构,可以发现其对常规认知的否定之美,具体表现为:在图形设计上,对自然形象的否定;在图案组合上,对单一视角的否定和对时空规律的否定;在宗教信仰上,对世俗生活的否定。这些图式建构,否定了原有的认知方式,却达到了一种并不“正确”的精彩,体现了汉朝时期浪漫奔放的美学风貌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 比较视野 汉画像砖 图式建构
下载PDF
陕北神木大保当汉画像石彩绘艺术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邱楠 梁昭华 王轶峰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50-55,共6页
汉画像石艺术被认为是研究汉代历史文化的综合性载体.为使画像石独特的历史和艺术研究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对陕北神木大保当汉画像石彩绘艺术的系统分析和整理,总结出该地画像石彩绘艺术的突出特色.作为汉代代表性的艺术品,其彩... 汉画像石艺术被认为是研究汉代历史文化的综合性载体.为使画像石独特的历史和艺术研究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对陕北神木大保当汉画像石彩绘艺术的系统分析和整理,总结出该地画像石彩绘艺术的突出特色.作为汉代代表性的艺术品,其彩绘艺术特点和规律不仅体现了汉代色彩艺术的内涵以及当时社会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反映了汉代彩绘艺术对当今色彩艺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保当 汉画像石 彩绘 艺术价值
下载PDF
“车马出行——胡人”画像试探——兼谈汉代丧葬艺术中胡人形象的意义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煜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2-57,共6页
汉代丧葬艺术中出现了许多胡人的形象,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需要将其放入所出现的场景中去考察。汉画像中的胡人经常出现在车马出行的场景中,可分为两类:一为胡人导引,一为胡汉交战。此类画像中车马出行的目的地是西方的西王母仙境。... 汉代丧葬艺术中出现了许多胡人的形象,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需要将其放入所出现的场景中去考察。汉画像中的胡人经常出现在车马出行的场景中,可分为两类:一为胡人导引,一为胡汉交战。此类画像中车马出行的目的地是西方的西王母仙境。时人认为西王母在西域之西,居住于西域的西胡,一方面可以作为去往西方仙境的引导者,一方面又可以是阻碍者。所以他们一方面希望升仙路上能得到胡人的导引,一方面又希望打败阻碍的胡人,到达西王母仙境。汉代丧葬艺术中出现的许多胡人形象或许与此种对西方仙境的信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 胡人 西王母 升仙
下载PDF
孔子画像与汉代教育——以海昏侯墓出土画像为中心 被引量:8
13
作者 何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2-98,共7页
考察海昏侯墓出土的衣镜绘画,发现孔子画像事关汉代的教育大计。"孔子画像"的存在,在于时人对于孔子"至圣"的高度评价及对他所提倡儒家学说的推崇。"孔子见老子画像""孔子与弟子画像",通过展... 考察海昏侯墓出土的衣镜绘画,发现孔子画像事关汉代的教育大计。"孔子画像"的存在,在于时人对于孔子"至圣"的高度评价及对他所提倡儒家学说的推崇。"孔子见老子画像""孔子与弟子画像",通过展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精神,向世人传达了统治者"劝学""尊礼"的主观意图。这种图画孔子的做法,是汉武帝以来教育机构的一贯传统,引领了整个汉代的艺术创作,"孔子画像"也由此被广泛地描绘和塑造。"孔子衣镜"所反映的尊孔崇儒风气,正是汉代官学教育成果的展现。在汉代"孔子画像"的这两大宗题材之中,道家人物总是作为陪衬随同出现的事实,又是武帝以来儒道并存、儒主道辅思想格局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画像 海昏侯墓 汉代教育 汉武帝
下载PDF
汉画像石中鸟图腾与中医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金萍 何永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4,共2页
汉画像石中有许多鸟形人,反映了早期的鸟图腾。鸟图腾寓含的健康长寿之特殊涵义,反映了其与中医药之间的密切关系;扁鹊名号及“扁鹊针刺图”,乃是鸟图腾与医药关系的一个重要代表。
关键词 汉画像石 鸟图腾 中医
下载PDF
汉阳陵陶俑彩绘的光谱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丽琴 郑利平 党高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06-408,共3页
本文采用 X-射线衍射、发射光谱、红外光谱、 X-射线荧光、光导纤维反射光谱分析等对汉阳陵陶俑彩绘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得出 ,彩绘的显色成分分别为朱砂、土红和无定形炭黑 ,且朱砂为人造颜料。
关键词 考古 汉阳陵 陶俑彩绘 颜料成份 光谱分析
下载PDF
也论汉代壁画和画像中的鱼车出行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煜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7-72,共6页
汉代壁画和画像中的鱼车出行出现于昆仑和西王母、天界星空、神兽出行及风雨雷电诸神几种场景中。其中有些应该是河伯的表现,而无论其是否全部是河伯,都是升仙愿望的反映。当时人认为河出昆仑,关于河伯的神话传说中也多与昆仑有关。此... 汉代壁画和画像中的鱼车出行出现于昆仑和西王母、天界星空、神兽出行及风雨雷电诸神几种场景中。其中有些应该是河伯的表现,而无论其是否全部是河伯,都是升仙愿望的反映。当时人认为河出昆仑,关于河伯的神话传说中也多与昆仑有关。此类图像表现了墓主希望得到河伯的帮助或能像河伯一样,乘驾鱼车,循河而上,达到昆仑并升天成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壁画和画像石 鱼车 昆仑 升仙
下载PDF
出土《算数书》初探 被引量:35
17
作者 邹大海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3-205,共13页
通过分析《算数书》的体例和结构,对照《算数书》 与《九章算术》,并结合其他文献和社会背景进行考察,得出以下结论:《算数书》是至少 有两个来源的撮编之书,它与《九章算术》没有直接的文本影响关系,它们在先秦可以追溯 到共同... 通过分析《算数书》的体例和结构,对照《算数书》 与《九章算术》,并结合其他文献和社会背景进行考察,得出以下结论:《算数书》是至少 有两个来源的撮编之书,它与《九章算术》没有直接的文本影响关系,它们在先秦可以追溯 到共同的来源,《九章算术》的主要方法产生于先秦,《算数书》是利用某种后来演变为《 九 章算术》主要来源的先秦数学著作或其衍生本的数学方法并结合下层官吏管理的实际而编成 的作品。《算数书》有助于确立先秦至秦汉实用算法式数学发展演变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数书》 《九章算术》 先秦 秦朝 汉代 数学发展史
下载PDF
“汉画像的日常”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兰芳 袁立 项子豪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0-318,共9页
目的在认识汉画像艺术叙事结构的基础上,介入设计要素的方法与路径,探讨设计的形式、功能、媒介与传统艺术要素链接的可能性。在传承与创新的融合中,发掘传统文化价值对设计创新的建构、对美育的社会性渗入以及对当下生活方式的影响。方... 目的在认识汉画像艺术叙事结构的基础上,介入设计要素的方法与路径,探讨设计的形式、功能、媒介与传统艺术要素链接的可能性。在传承与创新的融合中,发掘传统文化价值对设计创新的建构、对美育的社会性渗入以及对当下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汉画像的日常"文创产品设计以"迎宾宴饮"为素材,将宴饮图分解为若干"构件"——乐舞百戏、祥瑞装饰、狩猎庖厨等,还原一个"汉画像日常"的语境。设计提取图像的"模件化"结构与叙事性的语言。从汉画像艺术视觉意象的表达特征,进行图形推衍、造型语义与系列组合。结论汉画像文创产品设计用新的媒介将汉代的艺术符号"日常"化,注重符号与产品功能的内在关联。日常器物不仅仅是用来"使用",更注入了人的情感与特殊的历史情境。设计师通过各种媒介再现汉画像艺术的历史原境,使消费者在文化情境中感受到设计的视觉语言,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日常 叙事语境 审美日常 文化记忆
下载PDF
试论“三段式神像镜”的图像结构与主题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0-125,共6页
汉代出现的一种特殊画像镜(三段式神像镜)的主神是女像,既不是天皇,也不是道教的偶像老子,而是与生育相关的女神,或为女娲。三段式的图像结构分别对应于天地秩序、神仙、古代圣贤,可视作铜镜的使用者们(妇女)对生命的核心期待:决定她们... 汉代出现的一种特殊画像镜(三段式神像镜)的主神是女像,既不是天皇,也不是道教的偶像老子,而是与生育相关的女神,或为女娲。三段式的图像结构分别对应于天地秩序、神仙、古代圣贤,可视作铜镜的使用者们(妇女)对生命的核心期待:决定她们一生幸福的关键点———嫁人、生育、长生不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艺术 铜镜 图像学 三段式神像镜
下载PDF
论秦汉相权之变迁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新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43,共7页
秦汉相权之变迁,从形式上看,是一个由丞相独相制到内朝尚书和外朝三公分权再到丞相独相制的循环,但实质上,却有一个由集中到分散,由外朝到内朝,向皇权靠拢的过程。这种变化,除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和皇权专制制度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皇... 秦汉相权之变迁,从形式上看,是一个由丞相独相制到内朝尚书和外朝三公分权再到丞相独相制的循环,但实质上,却有一个由集中到分散,由外朝到内朝,向皇权靠拢的过程。这种变化,除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和皇权专制制度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皇权和相权冲突的原因以外,还与当时的政治局势和统治指导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权 秦朝 汉朝 丞相 丞相独相制 三公分权 中央集权制 皇权专制制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