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夏曲传统制作工艺沿革探讨
1
作者 于大猛 李惠芳 +4 位作者 马春 华国栋 李强 虞雪云 刘立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790-797,共8页
该文对半夏曲传统制作工艺的沿革进行了探讨。宋代半夏曲的制作方法包括半夏姜汁制饼与制饼后发酵两种,以半夏姜汁制饼为主流。金元时沿袭宋代工艺,半夏曲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明代医家对半夏曲的炮制机理进行了阐发,认为“片则刀峻... 该文对半夏曲传统制作工艺的沿革进行了探讨。宋代半夏曲的制作方法包括半夏姜汁制饼与制饼后发酵两种,以半夏姜汁制饼为主流。金元时沿袭宋代工艺,半夏曲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明代医家对半夏曲的炮制机理进行了阐发,认为“片则刀峻,曲则力柔。”明代李时珍对半夏饼与半夏曲的混淆问题进行了澄清,韩懋的《韩氏医通》收载了5首半夏曲方,对半夏曲配方的扩充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清代医家在继承《韩氏医通》半夏曲方的基础上,总结为韩飞霞制曲十法;当时的半夏曲与神曲的制作工艺相互影响。建国后,半夏曲的地方炮制经验深受清代影响,地方炮制规范逐渐趋同。该文同时对半夏曲炮制工艺中的“半夏”与“曲”孰重孰轻、半夏的前期处理、半夏饼与半夏曲的概念区分、面粉用量与添加时机、神曲粉的加入、白矾在半夏曲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半夏曲 半夏饼 炮制工艺 《韩氏医通》 神曲 宋代 明代
下载PDF
川派中医韩懋脉学思想探要 被引量:1
2
作者 叶静 尹沫淋 +2 位作者 申重阳 吴垠莲 肖红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66-68,80,共4页
川派中医韩懋,由儒入医,医名盛于一时。所著《韩氏医通》在四诊中尤重脉诊,继承《内经》《难经》寸口脉诊、分定脏腑和五脏平脉思想,形成一套完整的指法,并进一步详述五脏平脉及其诊断意义。韩懋以右尺切诊命门之火,认为三焦为其流行通... 川派中医韩懋,由儒入医,医名盛于一时。所著《韩氏医通》在四诊中尤重脉诊,继承《内经》《难经》寸口脉诊、分定脏腑和五脏平脉思想,形成一套完整的指法,并进一步详述五脏平脉及其诊断意义。韩懋以右尺切诊命门之火,认为三焦为其流行通道,元气为其表现形式,命门之火为“呼吸之根,性命之蒂”。对于各家脉学思想,韩懋提出自身理论见解,批判继承、补充发展。除此之外,韩懋提出绢上习脉,为后代学习者提供脉学学习范式。本文旨在通过系统总结韩懋脉学思想,为中医临床提供脉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懋 韩氏医通 脉学 川派中医 五脏平脉 命门之火
下载PDF
古代朝鲜汉文小说《三韩拾遗》用典艺术探析
3
作者 孙惠欣 刘坤 《东疆学刊》 2023年第3期81-88,128,共9页
《三韩拾遗》是一部以发生于朝鲜朝肃宗时期的义烈女香娘故事为素材创作的长篇汉文小说,作者金绍行在叙事中引用了大量中华历史文化典故。其用典方式灵活多样,并将自身的创作理念与对社会的批判融入其中,或正反结合,舒吭一鸣;或明暗相兼... 《三韩拾遗》是一部以发生于朝鲜朝肃宗时期的义烈女香娘故事为素材创作的长篇汉文小说,作者金绍行在叙事中引用了大量中华历史文化典故。其用典方式灵活多样,并将自身的创作理念与对社会的批判融入其中,或正反结合,舒吭一鸣;或明暗相兼,亦真亦幻;或单连并举,意蕴深远。但此书之用典并非十全十美,也有诸如片面用典、错用典故、无效用典等不当之处。通过对其用典艺术进行剖析,既可以窥得作者金绍行的创作理念,又可以探究到朝鲜朝后期小说所呈现的时代风貌以及中朝两国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朝鲜 《三韩拾遗》 用典方式 创作理念 用典不当
下载PDF
基于仝小林院士脏腑风湿理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期的中药治疗 被引量:8
4
作者 陈良 李光熙 +3 位作者 李修洋 王师菡 卢雯平 连凤梅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25-27,共3页
仝小林院士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名为"寒湿疫",并以此理论为基础制定了初期、中期、重症期及恢复期的中医治疗方案,同时基于仝院士学术理论体系中的"脏腑风湿"理论,根据恢复期"余毒未清,正虚邪恋"的病机... 仝小林院士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名为"寒湿疫",并以此理论为基础制定了初期、中期、重症期及恢复期的中医治疗方案,同时基于仝院士学术理论体系中的"脏腑风湿"理论,根据恢复期"余毒未清,正虚邪恋"的病机特点,探讨其符合具备脏腑风湿行成3个基本要素:即外受寒湿裹挟戾气为必要外因;脏腑内虚为重要基础;邪疫伏留胶着,正邪交争为致病关键。故在辨证施治中可应用脏腑风湿理论以调理脾胃,化湿透邪,补益肺脾,顾护阳气,养阴生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寒湿疫 脏腑风湿 仝小林
下载PDF
《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目》学术源流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丽平 《河南中医》 2014年第8期1475-1477,共3页
《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目》在理法方药各方面对古代都有继承,并有发展创新。而后世的眼科文献,不仅《审视瑶函》与之关系密切,《张氏医通·眼目》同样以《证治准绳》为蓝本写成。时至今日,它在病名诊断、理论阐发... 《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目》在理法方药各方面对古代都有继承,并有发展创新。而后世的眼科文献,不仅《审视瑶函》与之关系密切,《张氏医通·眼目》同样以《证治准绳》为蓝本写成。时至今日,它在病名诊断、理论阐发、病状描述、处方用药、手法宜忌等方面仍为中医眼科同道所遵循,对中医眼科的继承发扬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治准绳》 王肯堂 眼科 学术源流 《审视瑶函》 《张氏医通》
下载PDF
蜀中汉碑三题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崝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26-30,共5页
本文主要对蜀中重现或新发现的三通汉碑的碑文内容和文字进行了考释。其中,简述了《何君阁道碑》的重现经过,对碑文内容及其书体进行了一些考释;对《汉赵仪碑跋》文字的释读作出补正,并对碑文中提及的掾史一职的源流提出一些看法;对《... 本文主要对蜀中重现或新发现的三通汉碑的碑文内容和文字进行了考释。其中,简述了《何君阁道碑》的重现经过,对碑文内容及其书体进行了一些考释;对《汉赵仪碑跋》文字的释读作出补正,并对碑文中提及的掾史一职的源流提出一些看法;对《郭择赵氾碑》文字的释读作出补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何君阁道碑 尊楗阁 史书 汉赵仪碑 掾史 郭择赵氾碑 释文
下载PDF
《焦氏易林》的盐史信息
7
作者 王子今 《盐业史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21-26,共6页
《焦氏易林》是反映汉代思想文化的重要文献,这部曾经形成普及性影响的论著,体现了经典文化与民俗文化相交接的特质。《焦氏易林》一书可以看作经学中最为精深的"易"学与广泛流行于民间的数术信仰的结合,适合其应用的文化空间... 《焦氏易林》是反映汉代思想文化的重要文献,这部曾经形成普及性影响的论著,体现了经典文化与民俗文化相交接的特质。《焦氏易林》一书可以看作经学中最为精深的"易"学与广泛流行于民间的数术信仰的结合,适合其应用的文化空间,反映出社会大众日常普通的民俗生活。《焦氏易林》具有可以体现较广阔层面社会思想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史料宝库的意义。其中透露的与盐史有关的文化信息,虽零散片断,也有值得我们珍重的价值。其中"骥疲盐车,困于衔箠","载土贩盐,难为功巧","贩盐不利,买牛折角"等文句,都是反映盐运与盐市,即盐的运输和流通的重要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焦氏易林》 盐车 贩盐
下载PDF
张舜徽先生《汉书·艺文志》研究的成就和不足
8
作者 许刚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6年第4期76-80,F0003,共6页
张舜徽先生对《汉书.艺文志》极为重视,其《汉书艺文志通释》一书是迄今为止《汉志》传统目录学研究的最后一次成果集结。文章对其成就略作论述,并指出其不足之处。
关键词 张舜徽 《汉书·艺文志》 《汉书艺文志通释》 目录学
下载PDF
学术流派的盛衰与各科知识的消长——论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的知识考古(上)
9
作者 戴建业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14,共11页
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经由对《汉志》所载典籍的叙录,追溯了六经的经典化历程和权力—知识话语的形成,探寻了各学术流派兴盛与衰微的动因,并进而考索了各科知识产生与消亡的社会语境。典籍在古代是最重要的知识载体,《汉书艺文志通... 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经由对《汉志》所载典籍的叙录,追溯了六经的经典化历程和权力—知识话语的形成,探寻了各学术流派兴盛与衰微的动因,并进而考索了各科知识产生与消亡的社会语境。典籍在古代是最重要的知识载体,《汉书艺文志通释》对典籍的叙录考辨,自然也就成了别具一格的知识考古,本文阐释了校雠学这种知识考古的形式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考古 学术知识 校雠学 张舜徽 《汉书艺文志通释》
下载PDF
辨体·辨义·辨人·辨伪——论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的知识考古(下)
10
作者 戴建业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43,共10页
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通过叙录解题,对《汉志》所载典籍进行了辨体、辨义、辨人与辨伪,考辨了《汉志》典籍各种独特的知识形态和存在方式,因而这种叙录解题构成了别具特色的知识考古,本文阐述了校雠学这一知识考古的形式与特点。
关键词 知识考古 校雠学 张舜徽 《汉书艺文志通释》
下载PDF
汉末礼乐之变与赵壹《刺世疾邪诗》探微
11
作者 贺威丽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66-70,共5页
赵壹《刺世疾邪诗》与《毛诗序》所言"变风变雅"相似,是东汉末年礼乐衰微背景下的变风变雅之调,因而言词激切、怨愤深广。赵壹虽未列名党锢,观其交游、性情、言行可知其人也深受当时党人以气节、清名为尚风气的影响。党人狷... 赵壹《刺世疾邪诗》与《毛诗序》所言"变风变雅"相似,是东汉末年礼乐衰微背景下的变风变雅之调,因而言词激切、怨愤深广。赵壹虽未列名党锢,观其交游、性情、言行可知其人也深受当时党人以气节、清名为尚风气的影响。党人狷介婞直风尚在诗歌中表露无遗,大异于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两汉之诗多入乐可歌,诗、乐联系紧密,诗常以歌名,《汉书·艺文志》所载诗歌等皆为入乐歌诗,东汉文人诗也常入乐可歌。赵壹诗作是明确可信的东汉文人五言诗中最早独立于乐歌的作品。赵壹《刺世疾邪诗》二首分别以诗和歌命名,秦客为诗与鲁生作歌同时出现,鲁生作歌类于班固所作歌诗《咏史》,而不涉乐歌的秦客为诗则表明当时文人五言诗开始独立于乐歌。赵壹诗作最早显示出文人五言诗创作由入乐到去乐的倾向,为之后五言诗的发展打开了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末年 礼乐衰微 赵壹 《刺世疾邪诗》
下载PDF
马班夷夏观异同探究
12
作者 周倩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68-74,共7页
司马迁和班固的夷夏观有异有同。在"夷夏之辨"问题上,马班都有"别夷夏"的观念,都以华夏礼义文化作为区分夷夏的标准,并强调"德化四夷",但司马迁不斤斤计较于夷夏之别,而班固反之。在"夷夏一统"... 司马迁和班固的夷夏观有异有同。在"夷夏之辨"问题上,马班都有"别夷夏"的观念,都以华夏礼义文化作为区分夷夏的标准,并强调"德化四夷",但司马迁不斤斤计较于夷夏之别,而班固反之。在"夷夏一统"问题上,马班都主张夷夏一统,坚信各民族出于一元,主张各民族间应该和平相处,但在实现一统的策略上,司马迁倾向和亲、盟约,而班固则主张以羁縻之道应对。大一统的政治背景和独尊儒术的学术背景造就了马班夷夏观之同,马班夷夏观之异则与两汉民族关系、民族政策的变迁以及史家个人思想的差异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班固 《史记》 《汉书》 夷夏观
下载PDF
《汉书·艺文志》研究三札
13
作者 徐光明 孙振田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6-50,共5页
《汉书·艺文志》之《易》类等并无"蒙省"的著录方式,《易》类是以类别划分的形式进行著录的,每一个类别都以标志性的书籍或书籍体裁为类名,并围绕着这一类名著录相关的书籍;《春秋》类著录的《太史公》4篇与《太史公》13... 《汉书·艺文志》之《易》类等并无"蒙省"的著录方式,《易》类是以类别划分的形式进行著录的,每一个类别都以标志性的书籍或书籍体裁为类名,并围绕着这一类名著录相关的书籍;《春秋》类著录的《太史公》4篇与《太史公》130篇中的相应之篇有重复,这4篇的著录不是"别裁",而是刘向误著录于《春秋》类中的,然后再被刘歆著录于《七略》之《春秋》类中;《诗赋略》杂赋类著录的《客主赋》的题名脱一"杂"字,歌诗类著录的《河南周歌声曲折》的题名则脱一"诗"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艺文志》 蒙省 《太史公》4篇 重复 误著录 《客主赋》 脱文
下载PDF
《韩愈优于扬雄》非苏轼所作考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江 赵义山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2-137,共6页
《苏轼文集》收有《韩愈优于扬雄》一文,内容与《二程遗书》中相关文字重出。从文献出处、语体特征、作者思想等多方面考察,此篇文字不当属于苏轼,而是《二程遗书》中一段语录,且很可能是程颐之言。《东坡外集》是现在所知的最早收该文... 《苏轼文集》收有《韩愈优于扬雄》一文,内容与《二程遗书》中相关文字重出。从文献出处、语体特征、作者思想等多方面考察,此篇文字不当属于苏轼,而是《二程遗书》中一段语录,且很可能是程颐之言。《东坡外集》是现在所知的最早收该文的集子,而致误的源头应产生于《韩愈文集》的注本系统中,该文被误收进苏轼文集,盖与苏轼好批评扬雄有关,这也可能是该文重出却一直未被指出的根本原因。明辨此文作者归属,对于研究二程与苏轼思想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文集》 《二程遗书》 《韩愈优于扬雄》 苏轼 程颐
下载PDF
先秦两汉传世文献中“扁鹊”内容考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净秋 《中医药文化》 2021年第5期385-399,共15页
扁鹊是著录于传世文献中的著名医家,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成文之后,对其所作考辨历代频出,然争议至今不绝。不难发现:先秦两汉之时"扁鹊"已广泛进入大众传播视域,成为口谈、笔录的重要对象;传世文献中,扁鹊形象多见... 扁鹊是著录于传世文献中的著名医家,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成文之后,对其所作考辨历代频出,然争议至今不绝。不难发现:先秦两汉之时"扁鹊"已广泛进入大众传播视域,成为口谈、笔录的重要对象;传世文献中,扁鹊形象多见于子部书,且相关故事均为寓言;世人多以扁鹊设譬作比,借此阐述个人观点。由《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书名命名方式出发,可证"扁鹊"实为上古神医之名。有关扁鹊之医书则多为伪托之作,鉴于文献的缺乏,其内容、传播不可确考。司马迁《扁鹊列传》当为扁鹊形象集大成之作,然囿于文献本身的复杂面貌、当时文史不分的史学风尚,以及史迁撰史原则、个人趣味、审美取向,《扁鹊列传》呈现出了内在的矛盾与龃龉、书写上的困境与序列上的折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鹊 《史记》 《汉书·艺文志》 传世文献
下载PDF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评点对朝鲜汉文小说创作的影响——以《广寒楼记》和《汉唐遗事》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冬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09-114,共6页
中国小说、戏曲评点对朝鲜汉文小说创作的影响不容忽视。目前已知受到中国评点小说、戏曲影响的作品有《广寒楼记》和《汉唐遗事》。前者主要是受到了金圣叹评点本《西厢记》的影响,在《广寒楼记》的两个版本系统中,第一个系统的版本... 中国小说、戏曲评点对朝鲜汉文小说创作的影响不容忽视。目前已知受到中国评点小说、戏曲影响的作品有《广寒楼记》和《汉唐遗事》。前者主要是受到了金圣叹评点本《西厢记》的影响,在《广寒楼记》的两个版本系统中,第一个系统的版本所受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体例上,同时在评点文字上也大量套用了金评的内容,而在本文内容及夹批中还套用了金评《西厢》的曲词。第二个系统的版本不仅保存了前一个系统版本对金评《西厢》内容的套用,而且更多地融入了《西厢记》的曲词。上述影响在对比《广寒楼记》与《西厢记》时都可找到实证。《汉唐遗事》在创作上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在评点方式上则继承了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汉文小说 金评《西厢》 广寒楼记 汉唐遗事
下载PDF
从《隋志》集部与《汉志》诗赋略之比较看文学观念的演变
17
作者 赵文婷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班固编撰《汉书·艺文志》诗赋略,首次将文学文献单独著录,其作为文学目录的肇始,对之后文学目录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隋书·经籍志》是继《汉书·艺文志》后的第二部史志目录,其中集部与经、史、子部的并立为文学文献的... 班固编撰《汉书·艺文志》诗赋略,首次将文学文献单独著录,其作为文学目录的肇始,对之后文学目录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隋书·经籍志》是继《汉书·艺文志》后的第二部史志目录,其中集部与经、史、子部的并立为文学文献的独立发展指明了方向。而《汉志》诗赋略与《隋志》集部在文学史叙述、文体收录和分类标准上的不同,恰与自汉以降至有唐一代之文学观、文体观和文学史观的发展演变相呼应。这三方面的变化共同构成了文学观念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 《隋书·经籍志》集部 文学观 演变
下载PDF
朝鲜汉文小说《三韩拾遗》中的中国元素
18
作者 赵治成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27-32,共6页
《三韩拾遗》是朝鲜王朝后期作家金绍行创作的一部汉文长篇小说。金绍行作为一名失意文人,凭借深厚的汉文学功底,以融合中国古典小说的内容、模仿《三国演义》等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手法等方式,在完成作品创作的同时,得到了才能展示以及... 《三韩拾遗》是朝鲜王朝后期作家金绍行创作的一部汉文长篇小说。金绍行作为一名失意文人,凭借深厚的汉文学功底,以融合中国古典小说的内容、模仿《三国演义》等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手法等方式,在完成作品创作的同时,得到了才能展示以及出仕欲望的替代满足。此外,通过对众多心怀忧愤的中国历史人物的命运进行颠覆式描写,自己也实现了发泄忧愤的目的,并最终得到了心理上的安慰与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王朝 汉文小说 金绍行 《三韩拾遗》 中国元素
下载PDF
严虞惇《读诗质疑》研究
19
作者 冉金娥 《阴山学刊》 2020年第4期25-32,共8页
严虞惇是明末清初潜心《诗经》的学者,主张经经纬史、经世致用的治经思想。其《读诗质疑》主张《序》说,多采毛《传》、郑《笺》,至有曲从者,反对朱熹叶韵说、“淫诗”说,具有明显的汉学倾向。虽然《读诗质疑》采用集注体,欲集前人之大... 严虞惇是明末清初潜心《诗经》的学者,主张经经纬史、经世致用的治经思想。其《读诗质疑》主张《序》说,多采毛《传》、郑《笺》,至有曲从者,反对朱熹叶韵说、“淫诗”说,具有明显的汉学倾向。虽然《读诗质疑》采用集注体,欲集前人之大成,然其引用诸家之说定例不严,出处多有混淆,名物训诂亦有简略及不当者。其用力之处不及乾嘉学术之精深,不为后世所重,但也具有一定的学术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虞惇 读诗质疑 汉学 宋学
下载PDF
《汉书·艺文志》所录《诗》类书目流变考
20
作者 薛芸秀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39-143,共5页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志目录,也是现存最完整的目录,对于研究古籍著述、古代学术思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汉书·艺文志》中著述的《诗》类书目在后世大部分都已亡佚,《汉书·艺文志》后的六大主要史志...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志目录,也是现存最完整的目录,对于研究古籍著述、古代学术思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汉书·艺文志》中著述的《诗》类书目在后世大部分都已亡佚,《汉书·艺文志》后的六大主要史志目录对其记载也极少,保存至今且为人熟知的仅《韩诗外传》《毛诗》和《毛诗训故传》而已。本文旨在详细考察《汉书·艺文志》所录《诗》类书目在历代史志目录中的存亡情况,并分析这些书目的散佚原因,以此明确《诗》之学术源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艺文志》 《诗》类 流变 散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