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张纯的学术特色及其对光武朝制礼活动的影响
1
作者 张逸轩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0期117-120,共4页
张纯传习汉代旧制,却具有扎实的经学基础,在光武朝的制礼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张纯的学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他对经学的深入研究,对西汉旧制的继承与学习,对经说之外其他来源的古文材料的重视,以及他独特地将经说与汉制相互结合的... 张纯传习汉代旧制,却具有扎实的经学基础,在光武朝的制礼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张纯的学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他对经学的深入研究,对西汉旧制的继承与学习,对经说之外其他来源的古文材料的重视,以及他独特地将经说与汉制相互结合的能力。而张纯学术特点的形成,不仅来源于其学习领域的广博,也是汉代通议、协商制礼的政治习惯的产物。尽管张纯最终未能直接参与到中元制礼的实践过程中,但他的理论基础和学术影响力为整个制礼活动提供了重要支持,在光武朝制礼运动中起到主导与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纯 汉代经学 制礼 光武帝 中元 三雍
下载PDF
西藏共享性发展理路述要——基于藏汉文明共同体的解读兼应安竹·费雪等作者
2
作者 周兴维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91,共11页
欧美藏学界关于"西藏问题"的叙事主题,似乎都对藏汉文明之历史性质注视不够①。亚洲腹地"三原文明"的融合,构筑了中国藏汉文明的共同根基;植根于藏汉文明共同体的西藏共享性发展理路,从来就不是主观人为的"预... 欧美藏学界关于"西藏问题"的叙事主题,似乎都对藏汉文明之历史性质注视不够①。亚洲腹地"三原文明"的融合,构筑了中国藏汉文明的共同根基;植根于藏汉文明共同体的西藏共享性发展理路,从来就不是主观人为的"预设",而是客观历史的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共享性发展 统一法统 三原文明 藏汉文明共同体
下载PDF
元代至大元年《重修灵贶庙碑》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武俊华 尚珩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6-57,共12页
2009年夏,笔者在山西屯留县东酪酴村东南发现了一块元代碑刻,未见于以往著录。该碑刻保存完好,圆形碑首,长方形碑身,龟趺碑座。刻立于元至大元年(1308年),碑身正背面均有文字,正面题"潞州屯留县崇仁乡李高管重修灵岲王庙记",... 2009年夏,笔者在山西屯留县东酪酴村东南发现了一块元代碑刻,未见于以往著录。该碑刻保存完好,圆形碑首,长方形碑身,龟趺碑座。刻立于元至大元年(1308年),碑身正背面均有文字,正面题"潞州屯留县崇仁乡李高管重修灵岲王庙记",碑阴镌刻村名人目等。本文简要讨论三方面问题:一是碑文中的地震记录,为大德七年洪洞大地震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二是碑文中出现的地名、人物等,多可与附近同期墓葬出土的题记文字对读,为地方史志研究和乡村社会变迁提供了少见于传世文献记载的准确信息;三是碑文有关三嵕庙与羿神话传说的叙述,填补了三嵕庙祭祀羿神这一历史事实在元代史志资料中的阙如,这是三嵕神传说从宋金时期至明清时期传承发展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屯留元代碑刻 大德七年地震 韩仲元 全元文 三嵕庙
原文传递
周口川汇区中原路汉墓发掘简报
4
作者 李全立 秦刘威(绘图) +1 位作者 韩利锋(照像) 窦中言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20,70,共5页
2017年,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对位于川汇区中原路的一座西汉时期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出土各类器物26件。此墓未经盗掘,对于我们认识这一时期这一地区的汉墓面貌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周口 中原路 西汉墓 青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