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简所见汉代河西边郡人口来源考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芳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8-85,共8页
从汉简资料及传世文献的记载来看,汉代河西边郡的人口来源不仅有内地移民、罪犯,还有归降的乌孙、月氏、羌、匈奴、卢水胡等少数民族,他们对河西的开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汉简 汉代 河西边郡 人口来源
下载PDF
论唐代边塞诗人的汉代情结 被引量:9
2
作者 任文京 《河北学刊》 2003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唐代边塞诗人在诗中多次提到汉代及汉代军事英雄,语言学意义上的解释不能说明其本质,这是唐代边塞诗人浓郁的汉代情结,是他们对泱泱大汉精神的深情呼唤。作为一种时代文化心理,它反映了深刻的文化背景和厚重的历史意识。
关键词 唐诗 边塞诗人 汉代情结 文化心理 文化背景
下载PDF
汉代西北边塞的“坞” 被引量:4
3
作者 黄今言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95-102,共8页
从汉代边防建设的角度为看,汉代西北边塞的坞兴起于汉武帝时期,昭、宣以后循而不革,到东汉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坞的建筑形制因时因地有异,在坞墙上及其周围,既有射击、观察装置,也有安全、守卫设施。坞是边塞的基层单位,在建置上坞与... 从汉代边防建设的角度为看,汉代西北边塞的坞兴起于汉武帝时期,昭、宣以后循而不革,到东汉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坞的建筑形制因时因地有异,在坞墙上及其周围,既有射击、观察装置,也有安全、守卫设施。坞是边塞的基层单位,在建置上坞与堠紧密相联,其功能作用主要是瞭望敌情,传递信息;屯驻吏卒,抵御边寇;防备盗贼,打击不法等,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坞的发展 建筑设施 功能作用
下载PDF
论盛唐边塞诗对“汉文本”的引用与改写 被引量:1
4
作者 姜玉琴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7-118,共12页
从特殊的西北地域文化环境角度来探讨盛唐边塞诗"雄浑""浑厚"美学风格之形成,可以看作一个很好的但绝非是唯一的切入点。盛唐边塞诗风格的形成还可以从技术层面上来考察:诗人通过对"汉文本"的引用和改写... 从特殊的西北地域文化环境角度来探讨盛唐边塞诗"雄浑""浑厚"美学风格之形成,可以看作一个很好的但绝非是唯一的切入点。盛唐边塞诗风格的形成还可以从技术层面上来考察:诗人通过对"汉文本"的引用和改写,突破边塞诗这一诗体自身与生俱来的局限,从而把其原本处于封闭状态,即受到"边"与"塞"之束缚的诗歌类型,引入到一个以汉文化为代表的整个古代文化传统的价值范式之中。盛唐边塞诗的展开空间,是一种与历史贯穿于一体的大文化时空观。盛唐边塞诗的创作是一种与历史文化紧密相关的创作。盛唐边塞诗体现出"浑"和"厚"的艺术特质也是必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塞诗 汉文本 引用 改写
下载PDF
汉代居延塞在抵御匈奴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杨芳 《河西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3-16,共4页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在居延地区先后发掘出3万余枚汉简,这些汉简记录了汉代在居延的屯戍情况,弥补了史书的缺载,显现出居延塞在汉代西北防务中的重要地位。现结合居延汉简、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对居延塞在抵御匈奴中的作用进行...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在居延地区先后发掘出3万余枚汉简,这些汉简记录了汉代在居延的屯戍情况,弥补了史书的缺载,显现出居延塞在汉代西北防务中的重要地位。现结合居延汉简、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对居延塞在抵御匈奴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居延塞 匈奴 作用
下载PDF
从高适诗看唐代边塞诗中的汉代认同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莉 《保山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68-73,共6页
汉唐盛世遥相呼应,唐人诗歌中反复出现对汉代的认同,以汉喻唐是唐诗中经常出现的手法。边塞诗代表诗人之一高适的作品中,这种情况尤其明显。他的诗中出现汉代人物、地点、事迹的频率很高。从时代背景来看汉唐有太多相似性,从统治者提倡... 汉唐盛世遥相呼应,唐人诗歌中反复出现对汉代的认同,以汉喻唐是唐诗中经常出现的手法。边塞诗代表诗人之一高适的作品中,这种情况尤其明显。他的诗中出现汉代人物、地点、事迹的频率很高。从时代背景来看汉唐有太多相似性,从统治者提倡角度来说唐代一直有宗汉传统,从文人心态来说这是精神文化的传承共鸣和对大唐盛世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适 边塞诗 汉代认同 宗汉传统 传承
下载PDF
《史记》《汉书》边塞题材探析
7
作者 关永利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44-147,共4页
作为全面反映汉代社会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史记》《汉书》,对当时的边塞问题也给予了相当的关注:一是全面地确立了固边守塞的观念;二是真实地记录和热情讴歌了汉代边塞抗击匈奴战争中的将士们的丰功伟绩,使其成为历代文人诗人世代传唱的... 作为全面反映汉代社会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史记》《汉书》,对当时的边塞问题也给予了相当的关注:一是全面地确立了固边守塞的观念;二是真实地记录和热情讴歌了汉代边塞抗击匈奴战争中的将士们的丰功伟绩,使其成为历代文人诗人世代传唱的对象;三是对边塞的风土人情、自然景物及战争场面有着真切的描绘。这些,均成为后世文人了解边塞及其历史的重要资料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汉书》 边塞题材
下载PDF
汉简所见河西长城日常戍防管理制度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晨仰 王欣亚 +1 位作者 赵丛苍 陈洪海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1期91-94,共4页
汉承秦制,为更好地发挥西北地区长城的防御功能,汉朝政府为其制定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人事管理和日常戍防管理制度。其中"行塞"和"秋射"两个制度是日常戍防管理制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现阶段出土汉简以及... 汉承秦制,为更好地发挥西北地区长城的防御功能,汉朝政府为其制定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人事管理和日常戍防管理制度。其中"行塞"和"秋射"两个制度是日常戍防管理制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现阶段出土汉简以及史料中关于"行塞"制度与"秋射"制度的相关内容分析研究,来探析河西长城的日常戍防管理制度,了解汉代边防防御体系的运作与作用以及历代长城管理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简 河西长城 日常戍防 行塞制度 秋射制度
下载PDF
汉简“亡人越塞”与西汉河西地区边塞防御 被引量:3
9
作者 裴永亮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6-111,共6页
西汉时汉匈之间互相逃亡已很普遍,河西汉简中"亡人越塞"简的大量出土可以为证。汉廷为了达到"内外皆防"的目的,对"亡人"予以严格的限制和约束。追捕文书中对"亡人"的体貌特征和生活背景进行描... 西汉时汉匈之间互相逃亡已很普遍,河西汉简中"亡人越塞"简的大量出土可以为证。汉廷为了达到"内外皆防"的目的,对"亡人"予以严格的限制和约束。追捕文书中对"亡人"的体貌特征和生活背景进行描述,将追捕文书逐级下达,并对怀疑对象逐个查验。为了防范"亡人越塞"现象的出现,汉廷要求出入关津需凭"传",设置"天田"追查亡人痕迹,命令边塞戍卒发现"亡人越塞"要及时通缉追捕,并对"亡人"处以严刑,而追捕未果则单位重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 汉简 亡人越塞 边塞防御
下载PDF
《地湾汉简》所见“孝经”残简试解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振龙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4-118,共5页
《地湾汉简》中收录了一枚编号为86EDHT:17的简,所载内容见于今传本《孝经·诸侯章》,但却与之有异,或是汉代经师对《诸侯章》相关语句所作注解的残文。同时,该简所载的内容与肩水金关遗址T31出土的《孝经》残册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地湾汉简》中收录了一枚编号为86EDHT:17的简,所载内容见于今传本《孝经·诸侯章》,但却与之有异,或是汉代经师对《诸侯章》相关语句所作注解的残文。同时,该简所载的内容与肩水金关遗址T31出土的《孝经》残册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或是该册所未见的部分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湾汉简 孝经 河西汉塞 典籍
下载PDF
汉简所见河西边塞戍卒死亡原因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强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82-88,共7页
依据出土汉简资料,对汉代河西边塞戍卒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以伤寒为主的疾病,游牧民族入侵引发的战乱,国家政局动荡造成的饥寒,触犯刑法以及因个人矛盾导致的械斗等,是致使河西边塞戍卒死亡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汉简 河西边塞 戍卒 死亡
下载PDF
多维视野下汉唐边塞诗的新阐释——阎福玲《汉唐边塞诗研究》评介
12
作者 王昕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56-158,共3页
《汉唐边塞诗研究》突破前修时贤和著者本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下,从全方位、多维度对汉唐边塞诗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别具匠心的阐释。论著通过提炼、分析汉唐乐府边塞诗的主要创作范式,揭示了乐府边塞诗的艺术演进规... 《汉唐边塞诗研究》突破前修时贤和著者本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下,从全方位、多维度对汉唐边塞诗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别具匠心的阐释。论著通过提炼、分析汉唐乐府边塞诗的主要创作范式,揭示了乐府边塞诗的艺术演进规律,进一步开拓了汉唐边塞诗的研究领域。论著综合运用多种理论观点和研究手段,增加了文学研究的宽广度、厚重感和科学性,为古代文学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边塞诗研究》 系统阐释 范式概括 交叉研究
下载PDF
河西汉塞浅论
13
作者 王冠辉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66-168,共3页
河西汉塞是伴随着汉武帝攻伐匈奴的战争而构筑的,在河西汉塞的构筑过程中,丝绸之路得以畅通。汉王朝建立的边塞防御体系,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推进了欧亚交通及经济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 汉塞 丝绸之路 西汉 河西
下载PDF
唐边塞诗对汉乐府边塞诗的继承和发展
14
作者 续娟娟 《邢台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51-53,共3页
唐代产生了大量的边塞诗创作,尤以盛唐为最。其原因之一是《诗经》到初唐边塞诗积累的结果。但唐边塞诗的直接先驱,应是汉魏六朝乐府诗中的边塞之作。唐诗人多精通乐府,擅长以乐府形式写边塞题材。汉魏六朝乐府诗中的边塞诗,无论在内容... 唐代产生了大量的边塞诗创作,尤以盛唐为最。其原因之一是《诗经》到初唐边塞诗积累的结果。但唐边塞诗的直接先驱,应是汉魏六朝乐府诗中的边塞之作。唐诗人多精通乐府,擅长以乐府形式写边塞题材。汉魏六朝乐府诗中的边塞诗,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对唐边塞诗都有直接的巨大的影响。从诗歌的内容上,结合一定的历史背景,探究二者的承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边塞诗 汉乐府 诗歌评论 爱国主义 诗歌主题
下载PDF
“以汉喻唐”折射的功业理想——以盛唐边塞诗中的汉时国名、王名为例
15
作者 秦敏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6期48-50,共3页
唐诗中的"以汉喻唐"现象在各类题材的诗歌中均有表现,而以边塞诗尤为突出。通过翻检盛唐边塞诗,发现诗中频繁出现汉时国名、王名,究其原因,是唐诗人想通过对敌对的少数民族政权的成功征讨来实现其建立边功的功业理想。
关键词 “以汉喻唐” 盛唐边塞诗 汉时国名、王名 功业理想
下载PDF
汉简所见河西边郡“盗贼”考论
16
作者 侯宗辉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7-124,共8页
本以防御匈奴为第一要务的汉塞戍吏却担负着"备盗贼"的治安职责,这缘于河西边塞的"盗贼"不仅包括匈奴,也有境内的叛逆者、盗窃者、贼燔者、边塞当地斗伤、贼杀人者,中原内地因犯罪而隐匿于此的亡命者,更有戍守边塞... 本以防御匈奴为第一要务的汉塞戍吏却担负着"备盗贼"的治安职责,这缘于河西边塞的"盗贼"不仅包括匈奴,也有境内的叛逆者、盗窃者、贼燔者、边塞当地斗伤、贼杀人者,中原内地因犯罪而隐匿于此的亡命者,更有戍守边塞的吏卒兰越汉塞逃入匈奴者。河西边郡盗贼的活动空间广阔,分布地域广泛,复杂性、偶发性、不间断性和危害性极大是其突出特征。汉朝政府灵活调整策略,赋予戍边军吏"备盗贼"之职,凭依着汉塞整体性的军事防御构建,充分发挥汉塞既是抵御外族侵扰的最外围防线,又是汉朝境内维持社会治安的最后一道屏障的二重功用,使戍吏肩负起军事防御和境内治安管理的双重角色,有效地化解了边塞盗贼带来的国防隐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简 河西边郡 盗贼 汉代
下载PDF
汉简所见河西戍边军费相关问题考
17
作者 范香立 《陇东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36-41,共6页
汉代河西地区驻扎了大量的戍边军队,担负着抗击匈奴、维护国家稳定与统一的重要职责。根据西北地区出土的汉简与传世文献,文章从军官俸禄、粮食供给及运输费、衣服供给费用、武器装备及军马费、赏赐及抚恤费等,蠡测汉代河西地区的军队... 汉代河西地区驻扎了大量的戍边军队,担负着抗击匈奴、维护国家稳定与统一的重要职责。根据西北地区出土的汉简与传世文献,文章从军官俸禄、粮食供给及运输费、衣服供给费用、武器装备及军马费、赏赐及抚恤费等,蠡测汉代河西地区的军队费用开支总和达10亿钱,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4%左右。并对汉代河西戍边军费的完备而细密的帐簿制度和严格的审核制度做了探讨,尤其是按日月年分别编册成籍,这对国家及时准确地了解军费开支使用情况及军费、粮食等物资的调拨,同时也为防止不法官吏盗取国防财物事情的发生,都起到了积极的监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简 汉代 河西地区 军费
下载PDF
简牍所见汉代边塞徼巡制度 被引量:6
18
作者 汪桂海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61,共11页
居延、敦煌等地出土的屯戍简牍表明,汉代边塞建立了严格的徼巡制度。各亭隧吏卒轮流值勤,每天沿着边塞巡察,检视天田,防止有人非法穿越边塞天田外逃。吏卒巡视边塞的情况详细记录于日迹簿,每个月逐级上报、汇总,是保证徼巡制度有效执行... 居延、敦煌等地出土的屯戍简牍表明,汉代边塞建立了严格的徼巡制度。各亭隧吏卒轮流值勤,每天沿着边塞巡察,检视天田,防止有人非法穿越边塞天田外逃。吏卒巡视边塞的情况详细记录于日迹簿,每个月逐级上报、汇总,是保证徼巡制度有效执行的重要手段。遇有逃亡事件,戍边吏卒需要搜索所管辖地段,协助搜捕。边塞徼巡制度对内可以协助控制社会治安,对外可以防止匈奴等敌对力量的侵扰、掳掠,为维护封建政权的稳固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边塞 日迹 天田 徼巡 逃亡 搜捕
原文传递
汉简所见河西边塞军屯人口来源考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芳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6,共10页
河西地区是西汉王朝防御羌胡的边防要地和经营西域的基地,军屯系统在河西的防卫和开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从河西出土的汉简来看,汉代河西边塞军屯人口来源十分广泛,除戍卒、田卒、骑士外,还有大量征调来的应募士、良家子... 河西地区是西汉王朝防御羌胡的边防要地和经营西域的基地,军屯系统在河西的防卫和开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从河西出土的汉简来看,汉代河西边塞军屯人口来源十分广泛,除戍卒、田卒、骑士外,还有大量征调来的应募士、良家子、谪卒,以及随军家属、私从者、葆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简 汉代 河西边 塞军屯人口 来源
原文传递
秦汉边民与“亡人”“蛮夷”的演生——以东北边塞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圣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3-196,共14页
秦汉时期,边塞被赋予了限制亡入、亡出的职能,但北边的越塞现象仍然经常发生。其中,尤以边民的亡出最具代表性。在其时东北塞外,基于边民群体性越塞亡出的基本史实和华夷区分的观念意识,形成了两条“边民—亡人—蛮夷”的身份演生路径... 秦汉时期,边塞被赋予了限制亡入、亡出的职能,但北边的越塞现象仍然经常发生。其中,尤以边民的亡出最具代表性。在其时东北塞外,基于边民群体性越塞亡出的基本史实和华夷区分的观念意识,形成了两条“边民—亡人—蛮夷”的身份演生路径。边民跨越边塞成为“亡人”后,除有以“中国人”身份区别于当地“蛮夷”外,其亦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被辨识、建构成“蛮夷”。关于“亡人”“蛮夷”身份的辨识及二者关系的解说,既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也有显著的现实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边塞 边民 亡人 蛮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