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族人生礼仪服饰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付雅雯 梁惠娥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9-148,共10页
在全球化和在地性的双重驱动下,汉族人生礼仪服饰研究亟需进入现代性转化和传承的阶段。文章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族人生礼仪服饰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归纳汉族人生礼仪服饰文化研究的结构特征与成果聚焦,发现当... 在全球化和在地性的双重驱动下,汉族人生礼仪服饰研究亟需进入现代性转化和传承的阶段。文章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族人生礼仪服饰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归纳汉族人生礼仪服饰文化研究的结构特征与成果聚焦,发现当前研究中的薄弱之处,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展望。研究表明:在这四十多年的研究历程中,婚嫁服饰和丧葬服饰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多,而诞育服饰和冠笄服饰的关注度在近年国家政策的积极鼓舞下开始有所上升;同时认为,在日后研究中应介入艺术民俗学视角和数字化手段,为人生礼仪服饰在当代社会找到延续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人生礼仪 诞育服饰 冠笄服饰 婚嫁服饰 丧葬服饰 礼仪文化
下载PDF
汉族丧葬仪式的研究与建构中国人类学知识体系
2
作者 陈刚 郭锐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5-82,共8页
丧葬仪式能充分展示人们对死亡的认识和如何应对死亡,一直受到人类学者的密切关注和重点研究,为人类学研究人类社会的组织结构、文化价值观和世界观提供了一个窗口,对西方人类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做出巨大的贡献。中国是礼仪之邦,各民族都... 丧葬仪式能充分展示人们对死亡的认识和如何应对死亡,一直受到人类学者的密切关注和重点研究,为人类学研究人类社会的组织结构、文化价值观和世界观提供了一个窗口,对西方人类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做出巨大的贡献。中国是礼仪之邦,各民族都拥有丰富的礼仪仪式,汉族的丧葬仪式是汉族民间信仰实践的体现,是随着汉民族形成而形成,随着汉民族发展而发展。研究汉民族丧葬仪式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不仅有助于今天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也有利于中国人类学开展重构、重建和重塑新型的仪式话语体系,推动中国人类学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丧葬仪式 人类学仪式研究 人类学知识 话语体系
下载PDF
尼雅95MNIM8随葬弓矢研究--兼论东汉丧葬礼仪对古代尼雅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弛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2,142,共6页
尼雅95MNIM8出土一套随葬弓矢,形制为一张复合弓和四支非尖镞木箭,这种"一弓四矢"的葬具在尼雅高规格墓葬中十分普遍。这种随葬现象与中原地区的"礼射"文化存在联系,与史籍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体现出东汉时期中原贵... 尼雅95MNIM8出土一套随葬弓矢,形制为一张复合弓和四支非尖镞木箭,这种"一弓四矢"的葬具在尼雅高规格墓葬中十分普遍。这种随葬现象与中原地区的"礼射"文化存在联系,与史籍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体现出东汉时期中原贵族丧葬礼制特点。本文通过对出土弓矢形制和数量进行研究,认为精绝王族的丧葬习俗受到汉代礼制的影响,反映出中原与西域地区的文化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雅 礼射 丧葬礼仪 弓箭 精绝 东汉
原文传递
从大传统和小传统的理论看“汉制”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朱津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83,共7页
大传统和小传统的理论在考古学上包含了主体文化与地方文化、高等级与低等级阶层文化等双层内涵。"汉制"是大传统的集中代表,而其正是在充分吸收地方小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在等级转化方面,东汉帝陵较好地体现了对中下层阶级... 大传统和小传统的理论在考古学上包含了主体文化与地方文化、高等级与低等级阶层文化等双层内涵。"汉制"是大传统的集中代表,而其正是在充分吸收地方小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在等级转化方面,东汉帝陵较好地体现了对中下层阶级墓葬文化的吸收。"汉制"在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对小传统又持续产生了诸多影响,尤其是在郡县制、编户齐民的体制下,经由循吏推行教化,其普及和传播的速度远远高于前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传统 小传统 “汉制” 丧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