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新密打虎亭汉墓景区文旅产品的包装设计研究
1
作者 孙有霞 王辉 宋诗文 《创意设计源》 2024年第2期39-43,共5页
河南新密打虎亭汉墓是我国东汉时期重要的墓葬遗迹,保留了大量技艺精湛的石刻画像与壁画,为研究东汉时期中上层阶级的社会生活状况、思想意识形态,以及东汉石刻画像与绘画艺术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也为河南新密提供了旅游... 河南新密打虎亭汉墓是我国东汉时期重要的墓葬遗迹,保留了大量技艺精湛的石刻画像与壁画,为研究东汉时期中上层阶级的社会生活状况、思想意识形态,以及东汉石刻画像与绘画艺术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也为河南新密提供了旅游文化资源,对打造特色文化旅游、树立特色文旅品牌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基于此,以“汉乐神游”为主题,提取打虎亭汉墓壁画中的汉代生活场景及奇珍异兽等图形元素,探索与开发具有国潮风格的包装与广告设计,以期顺应人们对文化旅游产品个性化、审美化、体验化的需求,提升打虎亭汉墓景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虎亭汉墓 壁画 包装设计 文旅产品
下载PDF
唐韩休墓壁画修复阶段霉菌病害成因分析
2
作者 李倩 高小超 +3 位作者 路智勇 王佳 金紫琳 唐欢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93,共8页
为评估韩休墓壁画搬迁阶段霉菌病害治理方式的有效性和长效性,研究现修复阶段霉菌病害成因及治理措施,本研究通过超景深显微镜分析霉菌病害特征,采用分子技术鉴定壁画霉菌种属,结合搬迁阶段霉菌鉴定结果、保存环境监测数据等,探究搬迁... 为评估韩休墓壁画搬迁阶段霉菌病害治理方式的有效性和长效性,研究现修复阶段霉菌病害成因及治理措施,本研究通过超景深显微镜分析霉菌病害特征,采用分子技术鉴定壁画霉菌种属,结合搬迁阶段霉菌鉴定结果、保存环境监测数据等,探究搬迁阶段霉菌治理方式对修复阶段菌群发展、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修复阶段壁画霉菌样品分离的11株菌株分属青霉属(Penicillium)与枝孢属(Cladosporium)。与搬迁阶段相比,壁画表面霉菌多样性显著降低,优势菌青霉菌菌落组成也存在较大差异,显示出克霉唑等防霉剂对曲霉菌、镰刀菌、交链孢菌生长的有效抑制以及青霉菌对环境的适应性与选择性。韩休墓壁画表面霉菌代谢产物作用于壁画基质,使壁画出现霉斑污染、变色等病害,且青霉菌菌丝体已深入地仗内部,对壁画结构稳定性危害极大。建议及时开展表面黄色、黑色霉菌分类清洗,杀菌剂筛选以及展柜环境监测控制等保护工作,以实现对韩休墓壁画霉菌病害的常态化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休墓壁画 霉菌调查 霉菌鉴定 成因分析
下载PDF
汉代墓室壁画神物形象构建及其文化意蕴 被引量:5
3
作者 甘兴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3-98,共6页
中国古代墓室壁画肇兴于西汉早期,盛行于东汉时期。20世纪初至今,出土的汉代墓室壁画已蔚为大观,成为汉代社会文化史和艺术史等研究的重要内容。河南永城芒砀山汉墓壁画《四神图》堪为其中典型代表,它不仅展示了汉代特有的绘画技法和艺... 中国古代墓室壁画肇兴于西汉早期,盛行于东汉时期。20世纪初至今,出土的汉代墓室壁画已蔚为大观,成为汉代社会文化史和艺术史等研究的重要内容。河南永城芒砀山汉墓壁画《四神图》堪为其中典型代表,它不仅展示了汉代特有的绘画技法和艺术水准,而且揭示了汉代达官贵族对死后极乐世界的虚幻想象。此图中的四种神物(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形象建构,体现了汉人"天人祥和"、"尊贵威严"的文化意蕴,是另一世界秩序对死者的身份和地位认同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墓室壁画 神物 文化意蕴
下载PDF
汉代壁画墓的分区与分期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黄佩贤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4-80,98,共8页
壁画墓是汉墓的一种形式,其分区不可能完全脱离于汉墓的分区,出土壁画墓的区域,必定也同时出土有不带壁画的汉墓,两者的整体发展情况应该是同步的;不同的是,壁画墓的数量在汉墓中只占少数,又集中出土于个别区域,具有较强的地区... 壁画墓是汉墓的一种形式,其分区不可能完全脱离于汉墓的分区,出土壁画墓的区域,必定也同时出土有不带壁画的汉墓,两者的整体发展情况应该是同步的;不同的是,壁画墓的数量在汉墓中只占少数,又集中出土于个别区域,具有较强的地区性特征,因此壁画墓对汉墓分区的研究,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但它并不是主要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的考古资料和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使我们对汉代壁画墓的分区和分期特点,有了比以往清晰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壁画墓 墓室壁画 分区分期
下载PDF
出土文物的断代问题——以汉代墓葬壁画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厚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0-155,共6页
在考古学研究中,出土文物的断代主要依据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分析。地层学是根据不同文化层和遗迹单位的"叠压""打破"以及"共生"关系来确定出土遗物、遗迹的相对年代关系;而类型学则是通过遗物和遗迹... 在考古学研究中,出土文物的断代主要依据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分析。地层学是根据不同文化层和遗迹单位的"叠压""打破"以及"共生"关系来确定出土遗物、遗迹的相对年代关系;而类型学则是通过遗物和遗迹的形态时序变化确定不同文物之间的相对早晚关系。作为判断出土文物相对年代的基本手段,地层学和类型学在考古学研究中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毋庸讳言的是,这种断代方式也有其本身的局限性,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在文物遗存"共存"结构中,同一器物的新旧形态并不一定以非此即彼的前后序列关系呈现出来,它们之间常常是并存不悖的,有些旧形态甚至比新形态延续的时间还要长。由此而论,建立在地层学基础之上的类型学分析,只是确定相对年代的一种不完全归纳,其本身具有"试错"或"证伪"的性质。在实践研究层面,可能由于标准器或比照资料的不足,研究者对一些出土文物的断代往往会产生误判。文章拟就这一情形,以汉代墓葬壁画为例,讨论分析相关遗存的相对年代,并试图对出土文物遗存的断代问题提供新的学科研究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美术考古 出土文物 断代 汉代墓葬壁画 试错 证伪
下载PDF
论汉服饰对平壤地区高句丽服饰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竺小恩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42-48,共7页
高句丽服饰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集安地区的高句丽服饰以东北民族固有服饰为主,平壤地区的高句丽服饰深受汉服影响。中原汉服饰在高句丽平壤地区广为流布,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样式丰富。文章以平壤地区高句丽古墓壁画中的服饰形象为研究对... 高句丽服饰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集安地区的高句丽服饰以东北民族固有服饰为主,平壤地区的高句丽服饰深受汉服影响。中原汉服饰在高句丽平壤地区广为流布,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样式丰富。文章以平壤地区高句丽古墓壁画中的服饰形象为研究对象,对照同时期的汉服饰,对此进行了论证,并且简略分析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壤地区 高句丽服饰 古墓壁画 汉服饰
下载PDF
楼兰壁画墓所见贵霜文化因素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晓露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9-88,共10页
2003年,楼兰地区首次发现大型壁画墓,立即引起学术界极大关注。由于墓室东壁绘有"饮酒图",有学者认为表现的是粟特人饮酒场面,进而推断这是一座早期粟特人墓葬。本文通过对墓葬所含贵霜文化因素的详细分析,认为楼兰壁画墓实... 2003年,楼兰地区首次发现大型壁画墓,立即引起学术界极大关注。由于墓室东壁绘有"饮酒图",有学者认为表现的是粟特人饮酒场面,进而推断这是一座早期粟特人墓葬。本文通过对墓葬所含贵霜文化因素的详细分析,认为楼兰壁画墓实际上是一座侨居楼兰的中亚贵霜人的墓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交流 楼兰壁画墓 新疆考古 贵霜文化
下载PDF
唐韩休墓《乐舞图》属性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程旭 《文博》 2015年第6期21-25,共5页
唐韩休墓乐舞图规模巨大,内容丰富,既反映唐代丧葬制度下的等级性,也蕴含着诸多与当时中外文化交融的社会环境下上层社会常见的宴乐信息,以及基主人个人的品性与情操,从而折射出唐玄宗时期乐舞创新与改革的新变化。
关键词 韩休墓 乐舞图 唐玄宗 胡汉交融
下载PDF
试论河西魏晋十六国墓葬壁画对汉画像的新变——以斗鸡、驻马等非典型图像题材为中心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智武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35-41,共7页
河西魏晋十六国墓葬壁画在继承汉画像传统的同时,亦产生了相当的新变,主要表现在其沿用汉画像格套与承袭汉画像题材的过程中,采取了新的处理方法,比如增减、分割格套中的图像元件,更换图像主题,改变画像的整体"语境"等,从而... 河西魏晋十六国墓葬壁画在继承汉画像传统的同时,亦产生了相当的新变,主要表现在其沿用汉画像格套与承袭汉画像题材的过程中,采取了新的处理方法,比如增减、分割格套中的图像元件,更换图像主题,改变画像的整体"语境"等,从而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甚至削弱或转换了部分图像的原有象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 魏晋十六国 墓葬壁画 汉画像 格套
下载PDF
洛阳汉代壁画的文献学价值研究
10
作者 刘兰芝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80,共3页
洛阳汉代壁画是汉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鲜明的时代特征、生动的形象塑造,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深刻反映汉代社会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面貌,是研究汉代社会历史的图像资料,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洛阳汉代壁画对古代文献具有考证价值,对... 洛阳汉代壁画是汉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鲜明的时代特征、生动的形象塑造,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深刻反映汉代社会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面貌,是研究汉代社会历史的图像资料,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洛阳汉代壁画对古代文献具有考证价值,对于汉代的制度、文献、法律有考证、校勘价值,对于汉代社会创造的文化又因历史原因遗失部分提供补遗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 汉代 壁画 文献学价值
下载PDF
洛阳尹屯新莽壁画墓星象图及相关问题补议
11
作者 霍巍 姜伊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4-436,共13页
目前所见汉代墓葬星象图数量较少,洛阳尹屯新莽壁画墓星象图虽然内容混杂,星宿的排列也较为混乱,但仍是星象图中较为系统完整的一处。随着此类考古材料的丰富,例如带有题记的陕西靖边杨桥畔渠树壕东汉壁画墓(2015年发掘)的发现,通过对... 目前所见汉代墓葬星象图数量较少,洛阳尹屯新莽壁画墓星象图虽然内容混杂,星宿的排列也较为混乱,但仍是星象图中较为系统完整的一处。随着此类考古材料的丰富,例如带有题记的陕西靖边杨桥畔渠树壕东汉壁画墓(2015年发掘)的发现,通过对比梳理考古材料,结合文献记载,可以对此处星象图中的星宿做进一步辨识,也得以进一步观察玄武形象的演变以及汉代四象与二十八宿的组合情况,更为深入地了解汉代天文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壁画墓 星象图 天文观念
下载PDF
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西汉壁画墓颜料分析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冯健 夏寅 +1 位作者 Catharina Blaensdorf Susana Greiff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1-776,共6页
目的为了科学分析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内发现西汉壁画墓颜料的组成和进一步探讨汉代壁画彩绘颜料使用状况与秦代、唐代颜料的关系。方法采用粉末偏光显微法、剖面观察、激光拉曼光谱法、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彩绘颜料进行了分析... 目的为了科学分析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内发现西汉壁画墓颜料的组成和进一步探讨汉代壁画彩绘颜料使用状况与秦代、唐代颜料的关系。方法采用粉末偏光显微法、剖面观察、激光拉曼光谱法、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彩绘颜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壁画颜料的成分:红色为朱砂,白色为以高岭土为主要成分的白土,绿色为石绿,紫色为中国紫和中国蓝,蓝色为石青,黄色为钒铅矿。结论汉代壁画墓中使用的颜料均为矿物颜料,这些颜料因为性质稳定、材料易得,在汉唐时期的壁画制作中均有沿用,其中紫色颜料为中国蓝、中国紫,在汉代以后的壁画中尚未发现,可能与原料与工艺的变化等因素有关。黄色钒铅矿仅在秦俑彩绘颜料中有所发现,应与陕西当地矿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墓葬壁画 颜料
下载PDF
靖边渠树壕东汉壁画墓天文图考释 被引量:8
13
作者 段毅 武家璧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8-88,共11页
靖边渠树壕东汉壁画墓天文图以北斗为中心,以二十八宿为边界,描绘了二十八宿以内天区的主要星官,大多数星宿和星官有题名,并绘有人物或动物图像。这是首次发现大量星形、星数、图像、题名四要素俱全的汉代天文图。此图位于观赏星图和科... 靖边渠树壕东汉壁画墓天文图以北斗为中心,以二十八宿为边界,描绘了二十八宿以内天区的主要星官,大多数星宿和星官有题名,并绘有人物或动物图像。这是首次发现大量星形、星数、图像、题名四要素俱全的汉代天文图。此图位于观赏星图和科学星图之间,具有一定的科学内涵,整体结构属于早期"三垣二十八宿"体系。题名星官大多与文献记载相符。图中描绘了伏羲女娲人首蛇身、手执规矩等形象,显示伏羲星象为天市垣、女娲星象为牛郎织女等。壁画星图为研究汉代丧葬习俗、神话传说以及天文学发展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边渠树壕 东汉壁画墓 天文图 星象 伏羲 女娲
下载PDF
陕西靖边县杨桥畔渠树壕东汉壁画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38
14
作者 段毅 李文海 +10 位作者 张文宝 孙继祖 王小垒 张锦阳 王小兵 雷升龙 王啸啸 宋俊荣 严静 汤润历 段鹏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2,I0001,I0002,13-26,F0002,F0003,共28页
2015年发掘的靖边杨桥畔渠树壕汉壁画墓系长斜坡墓道、砖券拱顶前后室结构,整个墓室除主墓室南、北、西三面直壁未绘制壁画外,其余均有分布,壁画总面积约20余平方米,内容主要有星象图、持铩门吏、车马出行、侍女、宴乐等,特别是位于墓... 2015年发掘的靖边杨桥畔渠树壕汉壁画墓系长斜坡墓道、砖券拱顶前后室结构,整个墓室除主墓室南、北、西三面直壁未绘制壁画外,其余均有分布,壁画总面积约20余平方米,内容主要有星象图、持铩门吏、车马出行、侍女、宴乐等,特别是位于墓室拱顶部分的星象图,是中国考古首次发现的四宫二十八星宿具有星形、星数、图像、题名四要素的天文星象图。为我们准确地认识二十八宿及中外星官提供了科学依据,壁画星象图表示了三垣、中外星官以及黄道和日月相对位置,该壁画墓的出土同时也为汉代建筑、服饰、兵器以及风俗、神话、宗教、美术绘画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经对星象图和壁画车马出行图的初步研究,我们认为该墓的时代为东汉中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边 杨桥畔 东汉 壁画墓 星象图
下载PDF
渠树壕壁画中的星象与神话 被引量:3
15
作者 段毅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9-79,共11页
靖边渠树壕东汉壁画墓天文图,描绘了二十八宿及其以内天区的主要星官,大多数星宿和星官有题名,并绘有人物或动物图像,此即“星象”。题名星官大多与文献记载相符,但人物故事很多不见于记载。如伏羲的星象是天市垣,女娲的星象是牛郎织女... 靖边渠树壕东汉壁画墓天文图,描绘了二十八宿及其以内天区的主要星官,大多数星宿和星官有题名,并绘有人物或动物图像,此即“星象”。题名星官大多与文献记载相符,但人物故事很多不见于记载。如伏羲的星象是天市垣,女娲的星象是牛郎织女;伏羲女娲手执规矩,象征天市的法规、婚姻的习则等;河伯为日官,洛伯为月官等,均属首次发现。壁画星图为研究中国古代星象与神话传说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边渠树壕 东汉壁画墓 星象 伏羲 女娲 河伯 洛伯
下载PDF
论大连营城子汉墓壁画与“羽化升仙”思想观念的传播 被引量:4
16
作者 陶莎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73-175,共3页
营城子汉代墓内壁画的升天图生动反映了汉代"羽化升仙"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该墓出现的历史地理背景、壁画反映的思想观念及其影响略加探析,认为汉代中原的先进文化已经扩及大连地区。营城子汉墓考古成果证明,大连... 营城子汉代墓内壁画的升天图生动反映了汉代"羽化升仙"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该墓出现的历史地理背景、壁画反映的思想观念及其影响略加探析,认为汉代中原的先进文化已经扩及大连地区。营城子汉墓考古成果证明,大连地区的汉墓群与中原地区密不可分,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城子汉墓 壁画 羽化升仙 传播
下载PDF
北方壁画墓乐舞百戏图像与汉晋之际“焦点式身体”的生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想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34-38,共5页
研究将以汉晋之际为例,以墓葬壁画中的乐舞百戏图像为具体对象,通过三方面来阐释图像在观念史上的有效性:身体要素在图像中的不同组合情况,表征着特定时期的人们对个体身体的不同理解;个体身体和整体场景之间的互动,使图像中的身体开始... 研究将以汉晋之际为例,以墓葬壁画中的乐舞百戏图像为具体对象,通过三方面来阐释图像在观念史上的有效性:身体要素在图像中的不同组合情况,表征着特定时期的人们对个体身体的不同理解;个体身体和整体场景之间的互动,使图像中的身体开始具有时空的特征;图像为身体规定了存在的场域,并赋予其焦点性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葬壁画 乐舞百戏 汉代 魏晋
下载PDF
农牧交汇、胡汉交融:鄂尔多斯高原凤凰山汉墓壁画再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甄自明 王琼 赵婷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9期12-21,共10页
本文运用历年来最新研究成果汇总、描述了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凤凰山汉墓壁画的形制、随葬品和壁画概况。深入分析了壁画所具有的题材内容涵盖天地、包罗万象,布局严谨有序、构图充满张力、气势,线条的流动飞扬和色彩的丰富热烈等绘画艺... 本文运用历年来最新研究成果汇总、描述了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凤凰山汉墓壁画的形制、随葬品和壁画概况。深入分析了壁画所具有的题材内容涵盖天地、包罗万象,布局严谨有序、构图充满张力、气势,线条的流动飞扬和色彩的丰富热烈等绘画艺术特点。通过将鄂尔多斯高原的汉代历史与凤凰山汉墓的生动壁画内容结合起来分析,透析出壁画所反映的鄂尔多斯高原上东汉时期庄园经济发展状况、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交汇产生的宜农宜牧经济形态、南匈奴与汉族交往融合的社会民族状况等基本历史史实和社会发展特点,凸显了凤凰山汉墓壁画在鄂尔多斯高原乃至中国北方不可替代的重要历史、文物和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山汉墓壁画 庄园经济 农牧交汇 胡汉交融
下载PDF
浅析两京地区汉墓壁画出现和发展的条件 被引量:1
19
作者 席奇峰 杨鑫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6-59,共4页
汉代两京地区墓室壁画的出现和发展并不是自主和孤立的,在这一过程中它不断受到汉代各个历史阶段客观条件影响和制约。主要有汉代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发展变化、汉代墓葬形制的变革和汉代绘画艺术的繁荣等方面。
关键词 汉墓壁画 两京地区 墓葬形制
下载PDF
山西太原青阳河北汉太惠妃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健(发掘) +14 位作者 冯钢(发掘) 赵威(发掘) 朱海玉(发掘) 原江(发掘\绘图) 李爱民(发掘) 李在青(保护) 刘晚香(保护) 刘俊(保护) 白宇峰(保护) 张鹏(保护) 高春生(保护) 金晓彤(绘图) 陈庆轩(照相) 姚庆(临摹) 龙真(拓印)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57,2+129,共7页
2009年底~2010年初,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青阳河村抢救性考古发掘了一座墓葬,墓葬墓室绘有壁画,并出土墓志一合,经确认为北汉太惠妃王氏之墓。该墓葬纪年明确,是目前唯一一座经过科学发掘并公布资料的北汉墓葬,为... 2009年底~2010年初,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青阳河村抢救性考古发掘了一座墓葬,墓葬墓室绘有壁画,并出土墓志一合,经确认为北汉太惠妃王氏之墓。该墓葬纪年明确,是目前唯一一座经过科学发掘并公布资料的北汉墓葬,为近代墓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 北汉 太惠妃墓 壁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