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代居洛与先秦都城择址理念的发展
1
作者 李玲玲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9-123,共5页
夏商周三代均曾在今洛阳地区建都,但三代选择以洛阳为都的原因却各有不同,这种择都原因的差异直接反映着先秦都城择址理念的发展。夏代选择在洛阳地区建都以族群的生存发展需求为主;商代早期在夏故都附近建立都城则出于确立国家正统地... 夏商周三代均曾在今洛阳地区建都,但三代选择以洛阳为都的原因却各有不同,这种择都原因的差异直接反映着先秦都城择址理念的发展。夏代选择在洛阳地区建都以族群的生存发展需求为主;商代早期在夏故都附近建立都城则出于确立国家正统地位的政治诉求;直到西周时,综合性的都城择址理念才日渐成熟,西周成周和东周王城在洛阳的兴建正是先秦成熟都城择址理念的具体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代居洛 先秦 都城择址
下载PDF
论隋朝营建东都洛阳的原因及意义
2
作者 侯明忠 韩隆福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35-139,共5页
为适应经济重心转移、"居天下之中"和杨隋王朝大统一的需要,隋炀帝在河北、山东,特别是江南经济发展和储仓皆满的物质基础上,总结隋文帝建造世界第一大古城大兴城的经验,仅用10个月就完成了宏丽超过大兴城的世界第五大古都洛... 为适应经济重心转移、"居天下之中"和杨隋王朝大统一的需要,隋炀帝在河北、山东,特别是江南经济发展和储仓皆满的物质基础上,总结隋文帝建造世界第一大古城大兴城的经验,仅用10个月就完成了宏丽超过大兴城的世界第五大古都洛阳的建设,从而,以中和理念在"天下之中"的洛阳建成了最美的繁华古都,把全国的中心移向中原,第一次形成长安、洛阳、扬州三都制,加强了统治阶级的高速运转,加强了各民族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极大地促进了改革开放和大业之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炀帝 东都洛阳 大业之治
下载PDF
构建汉魏洛阳故城特区的思考
3
作者 潘君喜 刘强 敖思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8-12,共5页
汉魏洛阳故城是我国重要的古代都城遗址之一,是"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保护的100处大遗址之一,是《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洛阳片区的重要遗址之一。对于汉魏洛阳故城的研究,从民国时期开始到现在已经持续将... 汉魏洛阳故城是我国重要的古代都城遗址之一,是"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保护的100处大遗址之一,是《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洛阳片区的重要遗址之一。对于汉魏洛阳故城的研究,从民国时期开始到现在已经持续将近百年时间,而随着汉魏洛阳故城被确立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对汉魏洛阳故城的研究以及管理变得更加迫切,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这样的形势,结合全国大遗址保护的动向,通过对汉魏洛阳故城现状以及价值的分析,提出了建设汉魏洛阳故城特区的想法和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洛阳故城 大遗址 特区 保护
下载PDF
曹魏西晋洛阳都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
4
作者 钱国祥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3-113,共11页
曹魏西晋洛阳城在沿用东汉都城城圈的规模基础上,建立了居北居中的新宫城洛阳宫,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本文结合最新考古与研究资料,对曹魏西晋洛阳都城的空间格局进一步复原研究,探讨了该都城的十二座城门与... 曹魏西晋洛阳城在沿用东汉都城城圈的规模基础上,建立了居北居中的新宫城洛阳宫,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本文结合最新考古与研究资料,对曹魏西晋洛阳都城的空间格局进一步复原研究,探讨了该都城的十二座城门与街道、单一宫城洛阳宫及宫室格局、台观建筑与宫北禁苑、宫前轴线大街与左祖右社、南北郊祀与坊市分布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洛阳城 曹魏、西晋 都城 洛阳宫 形制布局
原文传递
北魏洛阳宫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北魏洛阳城遗址复原研究之三 被引量:7
5
作者 钱国祥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96,共11页
对北魏洛阳宫城形制布局的研究,学者们以往主要是依据文献资料进行考释研究近年来北魏洛阳宫城的考古勘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例如宫城阊阖门、二号宫门、三号宫门、太极殿、太极东堂和神虎门等。在这些考古新材料基础上,本文结合前人的... 对北魏洛阳宫城形制布局的研究,学者们以往主要是依据文献资料进行考释研究近年来北魏洛阳宫城的考古勘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例如宫城阊阖门、二号宫门、三号宫门、太极殿、太极东堂和神虎门等。在这些考古新材料基础上,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对这座宫城的规模形制、空间格局、宫门、宫殿、池苑、府库及主要官署的位置进行了复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洛阳城 北魏 宫城 形制格局
原文传递
汉魏洛阳城城门与宫院门的考察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钱国祥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5,35,共8页
汉魏洛阳城址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都城遗址,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先后作为国都。该城址经过多年的考察发掘,获得了有关大城、宫城、宫院等墙垣上的城门与宫院门遗址的资料,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对其形制结构与性质功能进行分... 汉魏洛阳城址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都城遗址,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先后作为国都。该城址经过多年的考察发掘,获得了有关大城、宫城、宫院等墙垣上的城门与宫院门遗址的资料,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对其形制结构与性质功能进行分类与研究,为这一时期都城城门形制、等级制度及发展演变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洛阳城 东汉 曹魏 西晋 北魏 城门
原文传递
北魏洛阳永宁寺塑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钱国祥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6-85,共10页
与同时期龙门古阳洞、宾阳洞和巩县石窟等相比较, 北魏永宁寺木塔出土的塑像尽管由于雕造时间早晚或材质的原因, 表现出一些内容和形象上的差异与变化, 但寺窟主要构造、造像形式、内容题材和表现手法却是基本一致的, 它们展示了北魏都... 与同时期龙门古阳洞、宾阳洞和巩县石窟等相比较, 北魏永宁寺木塔出土的塑像尽管由于雕造时间早晚或材质的原因, 表现出一些内容和形象上的差异与变化, 但寺窟主要构造、造像形式、内容题材和表现手法却是基本一致的, 它们展示了北魏都洛以后佛教在这一时期发展到一个高潮阶段的所有重要特征, 代表着这一时期佛教造像内容与风格的主流。由此得出结论, 北魏时期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继承传统且逐渐丰富的过程, 其都洛时期主要造像风格与内容题材渊源于北魏建都平城时期的寺窟造像是毫无疑问的, 但同时也存在着汉文化影响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佛教造像 平城 建都 石窟 塑像 洛阳 存在 一致 时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