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宝卷到善书——湖北汉川善书的特质与魅力
被引量:
12
1
作者
刘守华
《文化遗产》
2007年第1期80-85,共6页
2006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保护名录的汉川善书是源自唐代"俗讲"、明清"宝卷",兼融宗教性与世俗性于一体的民间说唱文艺。中国宝卷在清代城乡曾盛极一时,辛亥革命后即迅速走向消亡。而在湖北汉川一带由于当...
2006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保护名录的汉川善书是源自唐代"俗讲"、明清"宝卷",兼融宗教性与世俗性于一体的民间说唱文艺。中国宝卷在清代城乡曾盛极一时,辛亥革命后即迅速走向消亡。而在湖北汉川一带由于当地艺人的坚持和地方文化部门的重视,善书这种饱含深厚文化传统的说唱艺术,既保持它原有特色,又在内容与表演形式上予以改进,从而在当地城乡文化生活中至今仍保持着活跃态势,因而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卷
宣讲
汉川善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源同形异说差别:汉川善书与宝卷之比较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丽丹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45-48,共4页
汉川善书是善书的一种地方形态,至今仍流传在湖北汉川地区,它与宝卷在艺术形式与说唱内容上有着密切联系。汉川善书与宝卷在艺术结构、句式结构、演唱形式等方面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在宣讲内容上也是宗教性与世俗性兼容,但仍存在艺术形式...
汉川善书是善书的一种地方形态,至今仍流传在湖北汉川地区,它与宝卷在艺术形式与说唱内容上有着密切联系。汉川善书与宝卷在艺术结构、句式结构、演唱形式等方面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在宣讲内容上也是宗教性与世俗性兼容,但仍存在艺术形式、说唱内容、讲唱场境等方面的差异,尤其是汉川善书的通俗化表演及哭文化与严肃的宝卷宣讲形成反差。研究宝卷与汉川善书的异同,对汉川善书的理论研究及汉川善书的保护实践有双重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川善书
宝卷
宗教
语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曲艺与新农村文化建设——以“汉川善书”为例
被引量:
3
3
作者
侯姝慧
《文化遗产》
2008年第1期37-42,共6页
传统曲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川善书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类,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不仅是维系乡村人群的精神纽带,沟通民众与官方文化的桥梁;同时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能够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并以其高度凝聚力和艺...
传统曲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川善书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类,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不仅是维系乡村人群的精神纽带,沟通民众与官方文化的桥梁;同时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能够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并以其高度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为促进新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构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恢复和重建农村的文化基础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复兴传统曲艺是促进农村文化重建的有效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曲艺
新农村文化
和谐
汉川善书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间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守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32-34,共3页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民间传统文化宝库中,不仅积淀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社会的憧憬与追求,而且有着关于人际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宝贵探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化生态模式。
关键词
民间传统文化
董永传说
汉川善书
民间文化生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遗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耦合逻辑及启示——基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川善书的研究
5
作者
邹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论丛》
2022年第5期57-63,共7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耦合发展,是乡村文化振兴与农民精神焕发的重要文脉支撑。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释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耦合发展的效益,重点在于准确把握两者互动耦合的逻辑机理并从中汲取经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耦合发展,是乡村文化振兴与农民精神焕发的重要文脉支撑。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释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耦合发展的效益,重点在于准确把握两者互动耦合的逻辑机理并从中汲取经验。在考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川善书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历史实践后,发现“利益衡平—主动创新—制度有效”框架是两者耦合的内在逻辑和主要机制。实现耦合的原因在于汉川善书内化着公益与私利协调衡平的动源激励。随着乡村非人际关系化交易的扩展开来,若要持续释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耦合效益,需在坚持公益和私益相互协调的理念基础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畅通下乡渠道、加大传承人扶持力度、构建联动服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川善书
逻辑与机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宝卷到善书——湖北汉川善书的特质与魅力
被引量:
12
1
作者
刘守华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出处
《文化遗产》
2007年第1期80-85,共6页
文摘
2006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保护名录的汉川善书是源自唐代"俗讲"、明清"宝卷",兼融宗教性与世俗性于一体的民间说唱文艺。中国宝卷在清代城乡曾盛极一时,辛亥革命后即迅速走向消亡。而在湖北汉川一带由于当地艺人的坚持和地方文化部门的重视,善书这种饱含深厚文化传统的说唱艺术,既保持它原有特色,又在内容与表演形式上予以改进,从而在当地城乡文化生活中至今仍保持着活跃态势,因而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
关键词
宝卷
宣讲
汉川善书
Keywords
Baojuan(宝卷)
Preach
hanchuan shanshu
(汉川善书)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源同形异说差别:汉川善书与宝卷之比较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丽丹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45-48,共4页
文摘
汉川善书是善书的一种地方形态,至今仍流传在湖北汉川地区,它与宝卷在艺术形式与说唱内容上有着密切联系。汉川善书与宝卷在艺术结构、句式结构、演唱形式等方面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在宣讲内容上也是宗教性与世俗性兼容,但仍存在艺术形式、说唱内容、讲唱场境等方面的差异,尤其是汉川善书的通俗化表演及哭文化与严肃的宝卷宣讲形成反差。研究宝卷与汉川善书的异同,对汉川善书的理论研究及汉川善书的保护实践有双重指导意义。
关键词
汉川善书
宝卷
宗教
语境
Keywords
hanchuan shanshu
Baojuan
religion
context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J826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曲艺与新农村文化建设——以“汉川善书”为例
被引量:
3
3
作者
侯姝慧
机构
太原科技大学艺术系
出处
《文化遗产》
2008年第1期37-42,共6页
文摘
传统曲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川善书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类,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不仅是维系乡村人群的精神纽带,沟通民众与官方文化的桥梁;同时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能够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并以其高度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为促进新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构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恢复和重建农村的文化基础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复兴传统曲艺是促进农村文化重建的有效增长点。
关键词
传统曲艺
新农村文化
和谐
汉川善书
非物质文化遗产
Keywords
Traditional acrobatics
the New Countryside Culture
Harmony
hanchuan shanshu
(汉川善书)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分类号
J82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间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守华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32-34,共3页
文摘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民间传统文化宝库中,不仅积淀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社会的憧憬与追求,而且有着关于人际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宝贵探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化生态模式。
关键词
民间传统文化
董永传说
汉川善书
民间文化生态
Keywords
folk traditional culture
legend of Dongyong
hanchuan shanshu
folk cultural ecology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遗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耦合逻辑及启示——基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川善书的研究
5
作者
邹凯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论丛》
2022年第5期57-63,共7页
文摘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耦合发展,是乡村文化振兴与农民精神焕发的重要文脉支撑。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释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耦合发展的效益,重点在于准确把握两者互动耦合的逻辑机理并从中汲取经验。在考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川善书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历史实践后,发现“利益衡平—主动创新—制度有效”框架是两者耦合的内在逻辑和主要机制。实现耦合的原因在于汉川善书内化着公益与私利协调衡平的动源激励。随着乡村非人际关系化交易的扩展开来,若要持续释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耦合效益,需在坚持公益和私益相互协调的理念基础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畅通下乡渠道、加大传承人扶持力度、构建联动服务机制。
关键词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川善书
逻辑与机理
Keywords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nchuan shanshu
Logic and Mechanism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宝卷到善书——湖北汉川善书的特质与魅力
刘守华
《文化遗产》
2007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源同形异说差别:汉川善书与宝卷之比较
李丽丹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传统曲艺与新农村文化建设——以“汉川善书”为例
侯姝慧
《文化遗产》
200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民间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刘守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非遗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耦合逻辑及启示——基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川善书的研究
邹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论丛》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