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8篇文章
< 1 2 1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辞格认同在中国典籍中的应用——以《韩非子》中层递为例
1
作者 李红燕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4期249-254,共6页
肯尼思·伯克修辞学中认同理论的应用受到学者关注,伯克认为认同分为形式认同和内容认同,其中内容认同又是基于形式认同,因此,形式认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应用形式认同下的辞格认同分析中国典籍《韩非子》如何实现与受众的认... 肯尼思·伯克修辞学中认同理论的应用受到学者关注,伯克认为认同分为形式认同和内容认同,其中内容认同又是基于形式认同,因此,形式认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应用形式认同下的辞格认同分析中国典籍《韩非子》如何实现与受众的认同,具体而言,将以其中的层递格为例阐述其作用。以层递为例的分析表明,《韩非子》中的修辞者通过形式认同可最终实现与古代以及现代受众的内容认同;另外,本文也展示了运用伯克认同理论跨时空分析中国典籍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尼思·伯克 认同理论 形式认同 修辞格 层递 韩非子
下载PDF
自私非“恶”:小议荀子与韩非子的人性论
2
作者 徐克谦 《临沂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8-25,共8页
荀子和韩非子关于人性的观点往往被贴上“性恶论”的标签并受到贬斥。然而荀、韩论人性,不过是指出了人具有好利恶害、自私自利的特性,但这种特性本身并不是一种与道德之“善”相对立的“恶”。先秦哲学家所说的“恶”未必具有今人深受... 荀子和韩非子关于人性的观点往往被贴上“性恶论”的标签并受到贬斥。然而荀、韩论人性,不过是指出了人具有好利恶害、自私自利的特性,但这种特性本身并不是一种与道德之“善”相对立的“恶”。先秦哲学家所说的“恶”未必具有今人深受西方形而上学影响而根深蒂固的善恶范畴对立之“恶”的意义。从中国先秦时期的哲学观来看,所谓善恶只是相对的、程度不同的价值,未必是两个绝对对立的范畴实体。好利恶害、自私自利不仅不是“恶”,而且还可以说是“小善”“次善”,是由近及远、由低向高推导出大德大善的基础。确认自私不是“恶”,不仅具有思想启蒙的意义,也可以加深我们对于中国先秦时期伦理道德观念特质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韩非子 人性论 性善论 性恶论 性朴论
下载PDF
关联理论视角下《韩非子》的英译策略
3
作者 张肖健 黄晶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7期15-18,共4页
我国古代哲学经典著作《韩非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法理思想和文化意蕴是英译过程中需要被准确传达的重要元素。本文从关联理论视角出发,以《韩非子》两个英译本为例,分析译者在传达原著法理思想和文化意蕴时运... 我国古代哲学经典著作《韩非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法理思想和文化意蕴是英译过程中需要被准确传达的重要元素。本文从关联理论视角出发,以《韩非子》两个英译本为例,分析译者在传达原著法理思想和文化意蕴时运用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并以此为参照探讨中华典籍英译过程中关联理论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子 法理思想 文化意蕴 关联理论 典籍英译
下载PDF
韩非子“术”论新探
4
作者 王宏强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97,共15页
韩非子“术”论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法术”对官僚系统的常规控制,二是“术”对“重臣”的重点控制。前者为官僚系统确立明确的行动规则,划定臣僚的行为边界,通过将臣僚行为“确定化”来实现官僚机器的高效运转从而提高治理的“效率”;... 韩非子“术”论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法术”对官僚系统的常规控制,二是“术”对“重臣”的重点控制。前者为官僚系统确立明确的行动规则,划定臣僚的行为边界,通过将臣僚行为“确定化”来实现官僚机器的高效运转从而提高治理的“效率”;后者则聚焦于防范、伺察并清除对君权有威胁的一切力量,关注的是君权的“安全”。前者注重君之“宣明”,后者则强调君之“周密”,但在实际运用中“明法”往往反噬于“暗术”。韩非子的治道设计意在佐助“中主之治”,使“中主”摆脱能力有限、才德不足的个人缺陷,在有效治吏的基础上实现高效治理,但能够得当用“术”者绝非“中主”,而恰恰是具有极高修养和超凡智慧的“明主”,于是“术”的有效性最终完全取决于君主一人是否“圣明”,以佐助“中主之治”为旨归的“术”论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君主个体有限性与国家事务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子 治吏 中主之治 明主理想
下载PDF
论韩非子官僚治理学说的内在逻辑
5
作者 王宏强 《管子学刊》 2024年第3期89-100,共12页
韩非子官僚治理学说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对官僚系统的常规支配,二是对重臣的重点支配。前者确定官僚选任、考核、奖惩和监察的基本原则,奠定了官僚政治的制度基础和运行规则;后者则意在防止重臣壅蔽,疏通有关国家治乱和地方民情等信息的... 韩非子官僚治理学说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对官僚系统的常规支配,二是对重臣的重点支配。前者确定官僚选任、考核、奖惩和监察的基本原则,奠定了官僚政治的制度基础和运行规则;后者则意在防止重臣壅蔽,疏通有关国家治乱和地方民情等信息的流通渠道。常规支配重在“规范”,强调法令制度的“稳定性”,侧重于“治事”;重点支配则重在“防范”,强调权力运作的“灵活性”,侧重于“治人”。在常规支配和重点支配之间,作为理想执政者的明主随时转换角色,既通过治理官僚以高效地管理国家事务,又维护绝对的政治秩序。“明主→治官治民→至安之世”是内含于韩非子官僚治理学说的重要逻辑,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得君行道”的思维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家 韩非子 官僚治理 明主 至安之世
下载PDF
论韩非子“因情而治”的内在逻辑及黄老学渊源
6
作者 王宏强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3-60,共8页
韩非子的“人情”主要指人在处理人己物我关系时表现出的趋利避害的真实情态。其“因情而治”的治道设计有助于君主顺应并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行为趋向和心理定势,在掌控和控御臣民之“人情”共性的基础上,高效便捷地使政治事务和社会生... 韩非子的“人情”主要指人在处理人己物我关系时表现出的趋利避害的真实情态。其“因情而治”的治道设计有助于君主顺应并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行为趋向和心理定势,在掌控和控御臣民之“人情”共性的基础上,高效便捷地使政治事务和社会生活整齐划一,既可以克服君主德智不足的弊端,又能够实现以简驭繁的高效治理。“因情而治”的内在要求是君道无为而臣道有为,臣民各处其宜、皆用其能,在臣民各守其分、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中为国家贡献智慧和才干,君主则在臣民之具体作为中保持“无为”姿态。韩非子“因情而治”治道方略的理论渊源正在黄老那里,韩非子将黄老立足“天—地—人”宏大视野下展开的“因情而治”收缩至君臣关系的维度以佐助强力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家 韩非子 黄老道家 人情论 因情而治
下载PDF
论韩非子法学说的建构逻辑
7
作者 燕连福 李雨轩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8-167,共10页
韩非子的法学说在吸收和转化黄老道家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形成,其核心理念包括“因道全法”“法因人情”和“守法责成”。“因道全法”是韩非子法学说的哲学基础,它主张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来实现“法治”。通过将“道”引入法的概念,韩... 韩非子的法学说在吸收和转化黄老道家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形成,其核心理念包括“因道全法”“法因人情”和“守法责成”。“因道全法”是韩非子法学说的哲学基础,它主张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来实现“法治”。通过将“道”引入法的概念,韩非子在形而上层面论证了法的权威性、恒常性和无私性,这是他对黄老道家“道生法”理论的继承和改造。“法因人情”是韩非子法治思想的实践过程。这意味着在实行法治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人情的客观规律。与黄老道家主张的“先德后刑”不同,韩非子主张“厚赏重罚”以激励人们遵守法律。韩非子还将黄老道家的形名理论简化为君主的形名之术,从而使“法因人情”具体化为君主对官僚行为的督责之术。韩非子建构法学说的最终目标是,君主通过“守法责成”以实现“不急法之外,不缓法之内”的理想之世。通过对黄老道家与韩非子的比较研究,可以呈现出韩非子“法”学说常常被忽视的另一种形态,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厘清先秦时代复杂的道法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子 黄老道家 因道全法 法因人情 守法责成 道法关系
下载PDF
天子之位与政治中央集权的确立——试论作为政治理论家的韩非子
8
作者 李欢 《政治思想史》 2024年第1期73-86,198,199,共16页
作为周秦之变的总结者,韩非子在多元权力逐渐覆灭、单一主权逐渐形成的历史过程中为政治理论奠基。韩非子建构了作为政治顶峰的天子,同时也从权力斗争、圣人之道、治理结构三个层面消解了作为特殊性个体的天子;在将“天子之位”视为政... 作为周秦之变的总结者,韩非子在多元权力逐渐覆灭、单一主权逐渐形成的历史过程中为政治理论奠基。韩非子建构了作为政治顶峰的天子,同时也从权力斗争、圣人之道、治理结构三个层面消解了作为特殊性个体的天子;在将“天子之位”视为政治中央集权的同时,天子本身又成了政治中央集权的工具。由此出发,不仅可以解释对皇权进行制度约束的合理性,也为秦汉之后的士大夫政治与礼法秩序开放了理论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子之位 政治中央集权 韩非子 主权理论 礼法秩序
下载PDF
略论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9
作者 宋美佳 《今古文创》 2024年第6期62-64,共3页
韩非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法治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战国以来早期法家的思想基础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完善的法治理论体系。他提出以“法”“术”“势”为核心的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法治思想,... 韩非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法治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战国以来早期法家的思想基础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完善的法治理论体系。他提出以“法”“术”“势”为核心的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法治思想,在实现秦朝统一,维持社会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子 战国 法治思想
下载PDF
概念整合视域下《韩非子》寓言的认知阐释
10
作者 查思晨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5期4-6,共3页
寓言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其能够将复杂抽象的概念和深奥难解的道理融入故事叙述的字里行间,以浅显易懂且生动有趣的方式来阐明,使之易于理解和接受。寓言的本质便是打比方,善用隐喻促进创作者与读者的交际。本文以概念整合为研究框架,以《... 寓言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其能够将复杂抽象的概念和深奥难解的道理融入故事叙述的字里行间,以浅显易懂且生动有趣的方式来阐明,使之易于理解和接受。寓言的本质便是打比方,善用隐喻促进创作者与读者的交际。本文以概念整合为研究框架,以《韩非子》寓言为研究文本,选取其中典型的寓言故事进行深入分析,以期重构寓言的在线意义建构过程,并从认知层面对该过程进行阐释。研究发现,概念整合理论有着其他理论无法与之相较的强大阐释力,能够有效揭示《韩非子》中寓言的意义构建过程;在四种整合网络中,双域网络在寓言中的应用频次最高,是最适合阐释寓言意义整合的网络模型;在概念整合的过程中,文化背景和上下文均是重要的参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整合 寓言 韩非子 概念整合网络
下载PDF
浅析《韩非子》中的为君之道
11
作者 李泠雨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5期75-79,共5页
君主是中国古代国家的掌舵者,君主控制着一切,君主是国家的灵魂,不管是在政治上或是在思想上。君主的权力讲究“独”,天下独占、权势独操、势位独一、决事独断、地位独尊。只要君主处在君位,就拥有治理四方的权力,因而君主的权力并非建... 君主是中国古代国家的掌舵者,君主控制着一切,君主是国家的灵魂,不管是在政治上或是在思想上。君主的权力讲究“独”,天下独占、权势独操、势位独一、决事独断、地位独尊。只要君主处在君位,就拥有治理四方的权力,因而君主的权力并非建立在个人修养和道德之上,而是依仗君主的势。韩非作为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在《韩非子》中揭示了诸多政治纷争,以及人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趋利畏威的各种表现,君主要如何管理各种各样的人,汲取不同人的价值,以便更好地进行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子 为君之道 君主
下载PDF
批评译学视角下《韩非子》核心概念“势”的英译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薇 徐金佳慧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8-57,共10页
基于批评译学视角,采用语料库和话语分析的方法,从语言结构化数据入手,结合译词、主题及可读性分析,逐层推进对《韩非子》三个译本中“势”的英译比较研究。研究显示:廖译“势”呈现出译词形式多样化及概念体系化特征,有一定翻译异化倾... 基于批评译学视角,采用语料库和话语分析的方法,从语言结构化数据入手,结合译词、主题及可读性分析,逐层推进对《韩非子》三个译本中“势”的英译比较研究。研究显示:廖译“势”呈现出译词形式多样化及概念体系化特征,有一定翻译异化倾向,主题上涵摄“势”的自然性、人为性和历史发展性,语言较稳定,可读性较强;华译用词较丰富,人为之“势”与自然之“势”兼具,文学表达和学术表达兼容,可读性很强;萨译用词较集中,“权势”观突显,主题呈现相对单一,有一定阅读难度。三译本显示出对原典不同程度的忠实,其差异性或与译者的选译行为、翻译思想和潜在态度有关,不同形式即传达不同意义、建构不同形象,这对法家思想文化的英译和传播研究亦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译学 韩非子 “势” 英译比较
下载PDF
读《韩非子》笔记
13
作者 李广良 《团结》 2023年第4期63-66,共4页
暑假读完《韩非子》,并没有感到“益人神智”,反而心情格外沉重复杂。韩非这位深刻洞察人性之“恶”,“犀利”“冷静”“理性”到极致,时刻提防着所有人的“思想家”,竟然死于其“老同学”李斯的“谋害”!这如何可能?作为一个“韩国”人... 暑假读完《韩非子》,并没有感到“益人神智”,反而心情格外沉重复杂。韩非这位深刻洞察人性之“恶”,“犀利”“冷静”“理性”到极致,时刻提防着所有人的“思想家”,竟然死于其“老同学”李斯的“谋害”!这如何可能?作为一个“韩国”人,韩非的思想不见用于韩王,却得到了秦王的“高度重视”,而正是这“高度重视”给韩非带来了杀身之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子 益人神智 韩非
下载PDF
韩非子伦理思想义旨考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焦秀萍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63,共9页
认定法家为“非道德主义”,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中的一个误区。韩非子作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为纠正传统伦理观念,构建了自己独到的伦理思想体系。考伦理“实情”的思维基点,尚以法为教的公德导向,重以赏罚扬善惩恶的实操路径,求国... 认定法家为“非道德主义”,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研究中的一个误区。韩非子作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为纠正传统伦理观念,构建了自己独到的伦理思想体系。考伦理“实情”的思维基点,尚以法为教的公德导向,重以赏罚扬善惩恶的实操路径,求国家富强的现实目的,构成了韩非子伦理思想的鲜明特色。通过建立尚公伦理以增进国家实力,是贯通其伦理思想体系各环节的轴心、主线。以君臣民为主体依托、以自立为精神依托、以法治为制度依托、以赏罚为手段依托,它们相互联系、互为支撑,共同勾勒出韩非子的伦理愿景和立体伦理图式。他所力图建立的新型伦理关系模式,是以国家公利为依归和最高标准的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子 伦理思想 义旨
下载PDF
“两个结合”视域下习近平用典研究——以对《韩非子》的引用为例
15
作者 周昊禹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78-84,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善于从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汲取文化养分。习近平用典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生动展现,其中对《韩非子》的思想观点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吸收了韩...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善于从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汲取文化养分。习近平用典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生动展现,其中对《韩非子》的思想观点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吸收了韩非子以法为本、法与时宜、秉公去私的治国思想和敬小慎微、任人唯才、乘势而上、自见谓明的思想智慧,阐释了先哲深邃的思想。习近平用典展现了高度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古代文化的深入结合提供了启示与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用典 韩非子 以法治国
下载PDF
韩非子人性假设与道德教育意义
16
作者 李薇 张邱悦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52期43-46,共4页
教育是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基础和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韩非子作为我国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其理论中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体系和制度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学界现有研究大多针对韩非子的法制思想中包含的... 教育是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基础和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韩非子作为我国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其理论中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体系和制度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学界现有研究大多针对韩非子的法制思想中包含的教育因素进行探讨,通过在前人之述的基础上,从韩非子的人性假设和法制思想对道德教育的促进方面入手,探寻其理论中蕴含的教育因素对于现代教育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子 人性假设 道德教育
下载PDF
论韩非子法术势思想的政治内容及其对治国理政的影响
17
作者 韩雪 黎千驹 《怀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7-52,共6页
法是治国的纲领,是强国之本;术是君主任免、考核、赏罚官吏和驾驭群臣的深藏不露的策略,是推行法治的手段;势是君主的权势和政权,是推行法治和术治的凭借。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就形成了韩非子将法、术、势融为一体的法家理论。韩... 法是治国的纲领,是强国之本;术是君主任免、考核、赏罚官吏和驾驭群臣的深藏不露的策略,是推行法治的手段;势是君主的权势和政权,是推行法治和术治的凭借。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就形成了韩非子将法、术、势融为一体的法家理论。韩非子法术势思想的政治内容是君主专制和极权,这主要体现在法由君主独立,术由君主独擅和势由君主独专等三个方面,这也是韩非子法术势思想的核心。韩非子法术势思想在治国理政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指导,亦为后世帝王的专制和极权政治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产生出了极大的政治弊端,对当今治国理政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子 法术势 政治内容 治国理政 影响
下载PDF
管韩之争:《管子》与《韩非子》法思想比较分析
18
作者 文天浩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19期8-10,共3页
管子与韩非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两位著名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在中国法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管韩之争就是指两人思想观点在法律与政治方面的对立与较量。《管子》重视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主张以法治国,而《韩非子》则更加强调... 管子与韩非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两位著名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在中国法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管韩之争就是指两人思想观点在法律与政治方面的对立与较量。《管子》重视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主张以法治国,而《韩非子》则更加强调统治者的道德修养与治国理念,强调以德治国。本文将对两位思想家的法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其对当代中国法学的影响,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韩非子 管韩之争 法思想 异同 影响
下载PDF
论韩非子法术势思想的学术渊源与基本理论
19
作者 蒋瑜 黎千驹 《怀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7-61,共5页
法是治国的纲领,是强国之本;术是君主任免、考核、赏罚官吏和驾驭群臣的深藏不露的策略,是推行法治的手段;势是君主的权势和政权,是推行法治和术治的凭借。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就形成了韩非子将法、术、势融为一炉的法家思想,并... 法是治国的纲领,是强国之本;术是君主任免、考核、赏罚官吏和驾驭群臣的深藏不露的策略,是推行法治的手段;势是君主的权势和政权,是推行法治和术治的凭借。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就形成了韩非子将法、术、势融为一炉的法家思想,并且达到了先秦法家思想的最高峰。韩非子法术势思想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指导。韩非子法术势思想亦有其巨大的弊端,这就是不施仁义而专任严刑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非子 法术势 学术渊源 基本原理
下载PDF
階級背叛者?——再論《商君書》和《韓非子》中的“反智論”
20
作者 《诸子学刊》 2023年第2期161-182,共22页
《商君書》和《韓非子》共有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對知識階層(文人)進行了極爲尖鋭的批評。本文探討了這兩部書中“反智論”的語境,其内在合理性以及其弱點和代價。筆者認爲《商》《韓》對知識階層的批評基於其反對士人的傲慢話語及其所帶... 《商君書》和《韓非子》共有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對知識階層(文人)進行了極爲尖鋭的批評。本文探討了這兩部書中“反智論”的語境,其内在合理性以及其弱點和代價。筆者認爲《商》《韓》對知識階層的批評基於其反對士人的傲慢話語及其所帶來的對政治秩序和君臣關係的威脅。這兩部書的作者們認爲:第一,文人都屬於無用之輩,國家所需要是耕戰之士而不是“學士”;第二,文人居高臨下的話語隱含着自私的因素,讓僞君子、僞賢人享受國君厚待;第三,文人的話語含有政治的顛覆性,會弱化君權。而通過尖鋭地批評自己所屬的階層(即當“階級背叛者”),商鞅、韓非及其弟子們力圖展現其至公無私的態度。然而這種態度引起了歷來文人的反感,使商鞅和韓非得到歷史惡名,導致其政治理論也失去了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君書》 《韓非子 知識階層(知識分子) 士人 “反智論” 荀子 孟子 君臣關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