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0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窟野河流域次降雨事件下水沙变化特征及其输移过程
1
作者 杨晨 佘冬立 黄萱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0,共9页
[目的]深入分析黄土高原粗沙区流域次降雨事件尺度下水沙动态变化特征及其输移过程,为黄土高原粗沙区流域的水沙管理和调控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方法]以黄土高原中游粗沙多沙区窟野河流域为对象,收集2006—2019年间的160场次降雨事件水... [目的]深入分析黄土高原粗沙区流域次降雨事件尺度下水沙动态变化特征及其输移过程,为黄土高原粗沙区流域的水沙管理和调控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方法]以黄土高原中游粗沙多沙区窟野河流域为对象,收集2006—2019年间的160场次降雨事件水沙数据。通过运用方差分析、水沙关系曲线、滞后分析等方法,比较位于窟野河及其子流域次降雨事件下产流输沙特征,构建了各流域次降雨事件尺度下水沙关系曲线,分析了水沙滞后关系及滞后指数的空间差异,以揭示次降雨尺度下窟野河流域的水沙输移过程。[结果](1)4个流域径流相关参数无显著差异,但泥沙相关参数差异显著;(2)位于窟野河上游东部的新庙流域水沙相关性强,表征外界人为干扰的参数(a)最大,位于上游西部的王道恒塔流域泥沙浓度低,水沙相关性弱,表征河流本身输沙能力的参数(b)最大;(3)新庙、王道恒塔和温家川3个流域的主要滞后模式为逆时针型,泥沙来源于上游区域,且高含沙降雨事件的滞后系数(HI)平均值多为负;而神木流域的主要滞后模式为“8”字型,指示泥沙来源相对接近流域出口,且高含沙降雨事件的HI平均值多为正。[结论]窟野河嵌套流域次降雨事件尺度下水沙变化空间差异显著,泥沙输移过程复杂,不同子流域滞后模式揭示了泥沙来源和输移机制的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降雨事件尺度 输移过程 水沙关系 滞后分析
下载PDF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题演化聚焦特征研究——以“河南暴雨事件”为例
2
作者 李燕凌 伍可欣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7-212,共6页
通过生命周期理论,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情感变化推动主题演化聚焦的特征进行分阶段研究,有利于了解政府和媒体如何进行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该文以“河南暴雨事件”为例,运用情感词典识别各阶段情感倾向,运用LDA模型分析各阶段舆情主题... 通过生命周期理论,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情感变化推动主题演化聚焦的特征进行分阶段研究,有利于了解政府和媒体如何进行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该文以“河南暴雨事件”为例,运用情感词典识别各阶段情感倾向,运用LDA模型分析各阶段舆情主题,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划分舆情生命周期,总结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情感变化推动主题随生命周期演化聚焦的特征。研究表明,在潜伏期和萌动期,网民情感由负面转向中性,主题聚焦于应急保障;加速期和成熟期,情感由负面转向正面,主题关注应急救援;消退期,情感以中性和正面为主,主题转向应急修复。政府和媒体在各阶段有效引导了舆情。研究为舆情监管部门提供了网民情感变化与主题演化的洞察,为提高舆情引导能力提供了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主题演化
下载PDF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
3
作者 马娟 马盛宗 +2 位作者 燕茹 马学平 贾绍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5-712,共8页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全球公众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已有相应的再灌注治疗策略,但AMI相关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仍然是全世界人口死亡的原因之一。尤其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因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病变程度严重,尽早...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全球公众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已有相应的再灌注治疗策略,但AMI相关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仍然是全世界人口死亡的原因之一。尤其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因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病变程度严重,尽早发现和判断该部分患者远期预后相对困难,因此寻找相对简便、易获得的实验室指标,有利于为2型糖尿病(T2DM)合并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MACCEs的预测提供依据。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比值(CAR)对T2DM合并AMI患者PCI术后远期MACCEs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4—2019年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1683例T2DM合并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与检查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以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发不稳定型心绞痛、非致死性脑卒中、新发心力衰竭或心力衰竭加重再入院、再次血运重建作为MACCEs。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发生MACCEs分为MACCEs组(508例)和非MACCEs组(1175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合并AMI患者MACCEs事件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AR对T2DM合并AMI患者远期发生MACCEs的预测效能,使用净重分类改善指标(NRI)和综合判别指数(IDI)评价CAR对T2DM合并AMI患者预后评估的改善效果。结果1683例患者中508例(30.18%)患者发生MACCE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OR(95%CI)=1.994(1.142~3.483)]、冠状动脉植入支架长度[OR(95%CI)=1.031(1.002~1.062)]、CRP[OR(95%CI)=0.950(0.915~0.986)]、Alb[OR(95%CI)=0.933(0.880~0.989)]及CAR[OR(95%CI)=5.582(1.705~18.277)]是T2DM合并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CEs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CAR中位表达水平(0.86),将患者分为CAR<0.86组和CAR≥0.86组,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CAR≥0.86组MACCEs发生率高于CAR<0.86组(52.68%与22.92%;χ^(2)=65.65,P<0.001)。ROC曲线显示CAR预测T2DM合并AMI患者发生MACCE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8(95%CI=0.702~0.754),最佳截断值为0.576,灵敏度为0.617,特异度为0.747。在基线模型基础上,与CRP、Alb相比,CAR能明显改善对患者发生MACCEs的预测效果(NRI=0.377,IDI=0.166,C指数=0.690;P<0.05)。结论CAR是T2DM合并AMI患者PCI术后远期MACCEs发生风险的有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糖尿病 2型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C反应蛋白 白蛋白 预测
下载PDF
突发卫生事件下残疾人公交出行行为分析
4
作者 张涛 李杰 +1 位作者 贾庆林 郝芸芸 《物流科技》 2025年第1期111-114,共4页
为探究突发卫生事件对残疾人群公交出行行为的影响,通过结构方程对比分析了突发卫生事件前后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发现安全性和心理焦虑直接影响了公交出行的满意度和意愿,同时安全性和便捷性也通过心理焦虑和满意度间接影响了公交出行... 为探究突发卫生事件对残疾人群公交出行行为的影响,通过结构方程对比分析了突发卫生事件前后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发现安全性和心理焦虑直接影响了公交出行的满意度和意愿,同时安全性和便捷性也通过心理焦虑和满意度间接影响了公交出行意愿,并且这些影响在突发卫生事件下更为显著。暗示突发卫生事件给残疾人群的公交出行带来极大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突发卫生事件下提高残疾人公交出行服务质量与防控保障提供一定理论和实例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卫生事件 残疾人群 公交出行 结构方程
下载PDF
面向重大突发事件的高校智库动态知识服务策略
5
作者 蒋艳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25年第1期115-121,共7页
面向社会重大突发事件的智库应对需要高效的动态知识服务体系做支撑。根据动态能力理论,知识协同、知识生产和知识流构成了动态知识服务体系三要素,动态能力通过知识协同要素、知识生产环节和知识流转效率来表现动态知识服务能力。动态... 面向社会重大突发事件的智库应对需要高效的动态知识服务体系做支撑。根据动态能力理论,知识协同、知识生产和知识流构成了动态知识服务体系三要素,动态能力通过知识协同要素、知识生产环节和知识流转效率来表现动态知识服务能力。动态知识服务体系中的知识协同要素、知识生产环节和知识流转效率与智库服务重大突发事件的知识需求还不相适应。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智库动态知识服务水平,要在知识协同要素的有序化、知识生产环节匹配的精准化和知识流治理的高效化等方面提升服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智库 重大突发事件 动态知识服务 动态能力理论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腱糖蛋白C、甲壳质酶蛋白-40联合检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
6
作者 吕宁 杨立娟 +2 位作者 尹林林 王丹 宴俊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23-126,13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腱糖蛋白C(TN-C)、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联合检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发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70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两组,即MACE组(n=63...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腱糖蛋白C(TN-C)、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联合检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发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70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两组,即MACE组(n=63)和非MACE组(n=107),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152)。比较各组血清sCD40L、TN-C、YKL-40水平,分析以上指标与MHD发生MACE的相关性及MHD并发MACE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MHD组血清sCD40L、TN-C、YKL-40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MACE组的年龄、透析龄及血清sCD40L、TN-C、YKL-40水平高于非MACE组(均P<0.05)。MHD并发MACE与年龄、透析龄及血清sCD40L、TN-C、YKL-40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HD并发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水平sCD40L、TN-C、YKL-40以及高年龄和透析龄(均P<0.05)。血清sCD40L、TN-C、YKL-40单独及联合预测MHD并发MACE的AUC分别为0.701、0.679、0.754、0.875,联合预测价值最高,其次为YKL-40、sCD40L、TN-C(均P<0.05)。结论:MHD并发MACE患者血清sCD40L、TN-C、YKL-40水平有升高趋势,三者均为MACE发生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对MHD发生MACE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血管事件 可溶性CD40配体 腱糖蛋白C 甲壳质酶蛋白-40 预测
下载PDF
残余胆固醇与进展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非罪犯病变易损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杨红 刘成 +3 位作者 刘森 邵琪琪 夭元昊 付真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9-304,共6页
背景 残余胆固醇(RC)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冠状动脉非罪犯病变(NCCLs)进展也是影响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但是残余胆固醇与进展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NCCLs易损斑块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R... 背景 残余胆固醇(RC)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冠状动脉非罪犯病变(NCCLs)进展也是影响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但是残余胆固醇与进展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NCCLs易损斑块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RC对发生MACE的NCCLs易损斑块的预测价值及长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22年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住院的48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基线资料,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入组患者在出院1、3、6和12个月接受预定随访。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探究RC与NCCLs中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TCFA)斑块特征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NCCLs中TCFA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探究RC对NCCLs中TCFA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488例冠心病患者,根据NCCLs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发生MACE组(n=38)和未发生MACE组(n=450)。通过OCT识别NCCLs的斑块特征,共分析了749个NCCLs斑块,304个NCCLs斑块最小管腔面积(MLA)<3.5 mm^(2)。随访期间38例(7.8%)患者共发生了41例次NCCLs斑块引起的MACE事件,18例(3.7%)患者发生了支架内再狭窄,15例(3.1%)发生了不确定因素的死亡。发生MACE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C、糖化血红蛋白(Hb A1c)、TCFA、MLA<3.5 mm^(2)比例高于未发生MACE组(P<0.05)。105例患者检查出TCFA,其中22例发生MACE(发生MACE的TCFA组),83例未发生MACE(未发生MACE的TCFA组)。发生MACE的TCFA组糖尿病比例与RC高于未发生MACE的TCFA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示,RC与最薄纤维帽厚度、MLA呈负相关(r_(s)=-0.665、-0.771,P<0.05),与最大脂质弧度、巨噬细胞浸润呈正相关(r_(s)=0.806、0.48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3.410,95%CI=1.165~9.988,P=0.025)、高RC水平(OR=5.879,95%CI=1.436~24.073,P=0.014)是NCCLs中TCFA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绘制RC预测NCCLs中TCFA发生MACE的ROC曲线,结果显示AUC为0.695(95%CI=0.571~0.819,P=0.005),最佳截断值为0.606 mmol/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18、0.518。结论 RC水平升高可能是冠心病患者中NCCLs易损斑块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对NCCLs中TCFA发生MACE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异常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冠状动脉非罪犯病变 残余胆固醇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新时代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及其发挥
8
作者 许桂芳 《现代教育科学》 2025年第1期66-71,97,共7页
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包含符号纪念、会议纪念、文本纪念、艺术纪念、行为纪念等多种形式,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特质,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借助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勾勒历史发展脉络,其主要功... 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包含符号纪念、会议纪念、文本纪念、艺术纪念、行为纪念等多种形式,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特质,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借助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勾勒历史发展脉络,其主要功能体现在:传承历史记忆,增强国家认同;激发爱国情感,厚植家国情怀;辨明爱国方向,凝聚爱国共识;宣传政治主张,实现社会动员。发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需要深入挖掘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聚焦“四史”教育和“中国梦”教育两大主题,统筹“线上”和“线下”两大平台,发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种教育功能,健全考核评价和信息反馈两大机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铸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历史事件 爱国主义教育 功能表达 实践理路 纪念活动
下载PDF
Morse跌倒评分结合预见性护理对恶性血液病住院化疗患者跌倒知识掌握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9
作者 周丽萍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3期128-130,共3页
目的 探究Morse跌倒评分结合预见性护理对恶性血液病住院化疗患者跌倒风险、跌倒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4年2月至6月收治的94例恶性血液病住院化疗的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 探究Morse跌倒评分结合预见性护理对恶性血液病住院化疗患者跌倒风险、跌倒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4年2月至6月收治的94例恶性血液病住院化疗的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Morse跌倒评分结合预见性护理)。两组患者均护理14 d。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Morse跌倒评分,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Morse跌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跌倒事件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坠床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Morse跌倒评分结合预见性护理可帮助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掌握跌倒知识,降低跌倒风险,避免意外事故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化疗 Morse跌倒评分 预见性护理 意外事件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对舒尼替尼不良事件信号挖掘和用药风险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素素 马曾庆 +1 位作者 吴连平 赵欣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1,共7页
目的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舒尼替尼不良事件(AE)信号,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报告比值法(ROR)、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R)、多项式伽马泊松分布缩减法(MGPS)和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法(BCP... 目的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舒尼替尼不良事件(AE)信号,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报告比值法(ROR)、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R)、多项式伽马泊松分布缩减法(MGPS)和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法(BCPNN)分析FAERS数据库2006年第一季度至2023年第三季度舒尼替尼的数据风险信号强度。结果检索到舒尼替尼AE报告35720份,阳性信号310个;大多数AE发生在用药后30 d(39.71%);严重AE占76.37%;阳性信号共涉及27个系统器官分类(SOC),前3位为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胃肠系统疾病和各类检查;死亡、腹泻、疾病进展和疲劳等发生频次较高;发生强度前20位AE中,新的不良反应占65%,如肿瘤破裂和葡萄膜黑色素细胞弥漫性增殖等。结论应完善舒尼替尼用药评估,加强用药监护,保证患者安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尼替尼 不良事件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信号挖掘
下载PDF
血清NAMPT、PARP1联合对慢性心衰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李娟 董瑞莹 王静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1)联合对慢性心衰(CHF)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9例CHF患者作为试验组,根据随访期间... 目的探讨血清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1)联合对慢性心衰(CHF)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9例CHF患者作为试验组,根据随访期间有无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有事件组(n=55)和无事件组(n=124)。另选同时期体检的179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NAMPT、PARP1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F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NAMPT、PARP1水平对CHF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血清NAMPT、PARP1水平低于试验组(P<0.05);有事件组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心率、血清NAMPT、PARP1水平高于无事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低于无事件组(P<0.05);Ⅳ级患者血清NAMPT、PARP1水平高于Ⅲ级、Ⅱ级患者(P<0.05),Ⅲ级患者血清NAMPT、PARP1水平高于Ⅱ级患者(P<0.05);血清NT-ProBNP、LVEF、心率、NAMPT、PARP1为CHF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NAMPT、PARP1水平联合预测CHF患者心血管事件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36%、79.03%,优于各自单一诊断(Z_(二者联合-NAMPT)=3.571、Z_(二者联合-PARP1)=2.699,P<0.001、P<0.001)。结论CHF患者血清NAMPT、PARP1水平明显升高,与发生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二者为CHF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二者联合对CHF患者心血管事件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 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慢性心衰 心血管事件 预测
下载PDF
基线选择对热浪事件计算方法的影响
12
作者 陈远 范宏翔 +2 位作者 彭凯 邓建明 彭霁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5,共11页
热浪已成为世界上危害性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全球都经历了日益刷新纪录的热浪事件,然而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热浪定义.基于对目前还存在争议的热浪基线选择(即参考气候背景)进行研究.通过统计1951-2022年我国692个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 热浪已成为世界上危害性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全球都经历了日益刷新纪录的热浪事件,然而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热浪定义.基于对目前还存在争议的热浪基线选择(即参考气候背景)进行研究.通过统计1951-2022年我国692个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数据,基于分位数法对比了固定基线、变化基线和滑动基线3种方法对于暴发频次、持续天数、最大强度和热浪间隔时间等4个关键热浪指数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受全球变暖的影响,固定基线法(选择1951-1980年为气候背景计算相对阈值)倾向于提高当前热浪发生概率的估计,而变化基线法(以历史所有数据作为气候背景计算依据)和滑动基线法(以每年的前30 a数据作为基线计算依据)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考虑温度平稳变化的影响;3种基线计算方法得到的热浪指数仅在绝对值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对于热浪指数长期变化趋势、空间分布规律等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基于生物在长期进化中具有适应环境的特点,建议采用滑动基线法将一段时期的气候态背景作为热浪判断依据,重点关注热浪造成的生物的响应和生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事件 热浪定义 逐日气温 气候基线
下载PDF
离散时间多智能体系统间歇事件触发输出一致性
13
作者 赵娟 徐承杰 +1 位作者 刘琛 张荣强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97-102,共6页
对离散时间多智能体系统间歇事件触发输出一致性进行了研究。首先,结合间歇控制和事件触发机制,针对离散多智能体系统提出一个输出一致性控制协议。然后,构造误差系统,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得到了依赖于网络的Laplacian矩阵和系统增... 对离散时间多智能体系统间歇事件触发输出一致性进行了研究。首先,结合间歇控制和事件触发机制,针对离散多智能体系统提出一个输出一致性控制协议。然后,构造误差系统,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得到了依赖于网络的Laplacian矩阵和系统增益的输出一致性条件,实现离散时间多智能体系统间歇事件触发输出一致性。最后,利用具体的仿真例子对结果的有效性进行分析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时间多智能体系统 间歇事件触发控制 输出一致性
下载PDF
CT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对梗阻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
14
作者 王瑞 欧阳丽娜 +3 位作者 吴倩 牛媛媛 李贵兰 朱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3-719,共7页
背景目前,血流储备分数(FFR)是评估冠状动脉血流的功能和生理学的金标准,与之相比,CT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反映冠状动脉病变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在区分病变特异性缺血方面,均有较高的诊断性能和鉴别能力。目的评价CT-FFR对冠状... 背景目前,血流储备分数(FFR)是评估冠状动脉血流的功能和生理学的金标准,与之相比,CT衍生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反映冠状动脉病变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在区分病变特异性缺血方面,均有较高的诊断性能和鉴别能力。目的评价CT-FFR对冠状动脉梗阻性稳定性胸痛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1月—2021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因稳定性胸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的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中位随访时间2(0,25)个月。按照随访期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研究对象分为MACE组(55例)和非MACE组(61例)。比较两组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和CT-FFR之间差异性;再分别根据狭窄程度及CT-FFR中位数将患者分类,比较不同分类患者MACE总发生率和随访<3个月、3~6个月、>6个月MACE的发生率。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CT-FFR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狭窄程度、CT-FFR及二者结合后预测冠状动脉梗阻性稳定性胸痛患者发生MAC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依据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不同指标的预测性能。结果116例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中位数为70%(60%,80%),中位CT-FFR为0.79(0.74,0.85)。MACE组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高于非MACE组(Z=-4.41,P<0.001),CT-FFR低于非MACE组(Z=-5.54,P<0.001)。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患者MACE发生率高于50%~69%患者(χ^(2)=19.221,P<0.001);CTFFR≤0.8患者MACE发生率高于CT-FFR>0.8患者(χ^(2)=30.025,P<0.001);不同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联合不同CT-FFR患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789,P<0.001)。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MACE发生率高于50%~69%患者,CT-FFR≤0.8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MACE发生率高于CT-FFR>0.8患者,狭窄程度70%~90%+CT-FFR≤0.8的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MACE发生率高于其他分类(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CT-FFR呈负相关(rs=-0.532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OR=3.085,95%CI=1.147~8.298,P=0.026)、CT-FFR≤0.8(OR=6.527,95%CI=2.560~16.641,P<0.001)是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联合CT-FFR预测患者发生MACE的价值更高(AUC=0.812,95%CI=0.731~0.892,P<0.001)。结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70%~90%、CT-FFR≤0.8可能是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与狭窄程度相比,CT-FFR对预测冠状动脉阻塞性稳定性胸痛患者发生MACE具有增益价值,狭窄程度与CT-FFR结合后的预测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CT衍生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狭窄 预测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中国新仙女木事件发生时间研究
15
作者 张硕 于梦晴 +1 位作者 张瑞 勇心意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2期83-89,共7页
新仙女木事件是发生在末次冰消期的快速降温事件,是研究最广泛的全球规模的极端气候事件之一。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古气候重建记录涌现,YD事件时空差异性日益显著。认识YD事件在中国的发生时间,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环境整体特征。... 新仙女木事件是发生在末次冰消期的快速降温事件,是研究最广泛的全球规模的极端气候事件之一。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古气候重建记录涌现,YD事件时空差异性日益显著。认识YD事件在中国的发生时间,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环境整体特征。本文利用已公开发表的中国高分辨率新仙女木事件古气候重建记录,基于GIS技术对YD事件在中国的发生时间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气候事件在中国广泛分布,虽然开始、结束和持续时间在空间分布上无明显规律,但是主要发生于12.7-11.7 ka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仙女木事件 气候突变 石笋 泥炭
下载PDF
基于FAERS的瑞派替尼和舒尼替尼不良事件信号挖掘
16
作者 庞培杰 贾映东 +1 位作者 刘天宇 周海萍 《中国药业》 2025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 为临床安全使用瑞派替尼和舒尼替尼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2020年5月1日至2023年9月10日以瑞派替尼为首要怀疑药物,以及2014年5月1日至2023年9月10日以舒尼替尼为首要怀疑药物的药品不... 目的 为临床安全使用瑞派替尼和舒尼替尼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2020年5月1日至2023年9月10日以瑞派替尼为首要怀疑药物,以及2014年5月1日至2023年9月10日以舒尼替尼为首要怀疑药物的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采用OpenVigil 2.1在线工具进行数据挖掘;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贝叶斯置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ROR)法进行联合检验;筛选后获得ADE报告发生频次及信号强度排名前20的ADE信号。利用监管活动医学词典(MedDRA)25.1中的首选语(PT)和系统器官分类(SOC)对ADE信号进行编码和分类,分析ADE信号发生特点。结果 初步获得ADE报告7 154份,18 062份。信息齐全患者中,两药ADE信号涉及患者均以男性(51.89%,61.69%)、老年人(14.91%,55.87%)多见,且均主要为北美洲(95.97%,35.90%)上报,严重ADE结局均以住院(含住院时间延长)报告数最多(22.20%,23.93%)。筛选后共纳入瑞派替尼ADE报告2 567份,获得108个PT,涉及19个SOC,ADE信号主要集中于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25.09%);舒尼替尼ADE报告9 228份,获得287个PT,涉及21个SOC,ADE信号主要集中于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25.42%)。两药均检出药品说明书中收载的常见不良反应信号,但部分ADE信号(如瑞派替尼的疾病进展、肌痉挛、皮肤角化症等7个及舒尼替尼的死亡、疾病进展、脱水)未见于药品说明书;两药ADE报告频次排名前20位的PT有8个相同,信号强度排名前20的仅2个。结论 瑞派替尼和舒尼替尼ADE信号具有差异性,临床用药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个体化给药,提高用药安全性;临床医师在用药期间还应关注药品说明书未提及的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派替尼 舒尼替尼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药品不良事件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基于时间-动作法的精益管理对泌尿外科手术护理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17
作者 杨洁 李悦 李宗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21-123,共3页
目的研究基于时间-动作法的精益管理对泌尿外科手术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泌尿科2022年02月~2023年02月间收治的94例择期手术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47例,观察组采用基于时间... 目的研究基于时间-动作法的精益管理对泌尿外科手术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泌尿科2022年02月~2023年02月间收治的94例择期手术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47例,观察组采用基于时间-动作法的精益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比较两组巡回护士在直接护理、护理文书中的耗时,器械护士在间接护理中的耗时,比较两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间清洁时间以及连台间隔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巡回护士直接护理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护理文书及站立行走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器械护士间接护理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首台手术术前准备时间、手术间清洁时间以及连台手术间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风险事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手术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时间-动作法的精益管理能有效避免时间及资源浪费,优化手术流程,提高手术效率,在提高手术安全性与患者满意度中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动作法 精益管理 泌尿外科 手术风险事件
下载PDF
我国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数据分析
18
作者 王文丽 张艳丽 +4 位作者 王超滨 李汶珊 刘木子 蔡伟芹 常竞文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分析在保障患者安全、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主要采用横向比较方法对2018-2021年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总结2018-2021年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规律。结果:近年... 目的: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分析在保障患者安全、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主要采用横向比较方法对2018-2021年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总结2018-2021年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规律。结果:近年来医疗不良事件的上报数量和质量存在明显差异,为了提升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频率和报告质量,需要一套综合性的策略来应对这一挑战。结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填报系统管理模式标准化;优化不良事件信息报告渠道;建立完善的预防措施;加强沟通培训,沟通信息透明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质量 医疗安全 不良事件 数据挖掘
下载PDF
超声2D-STI技术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尤东华 贾保霞 陈金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2D-STI)技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2022年3月—2023年3月于本院接受PCI术的AMI病人126例。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23例)...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2D-STI)技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2022年3月—2023年3月于本院接受PCI术的AMI病人126例。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23例)和未发生MACE组(nMACE,103例),所有受试者在出院前均接受超声2D-STI检查和生化检查,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超声检查相关参数和生化检查资料,分析超声2D-STI参数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纵向应变(GLS)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相关性,分析AMI病人PCI术后12个月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并分析GCS、GRS、GLS对AMI病人PCI术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MACE组与nMACE组LVEF、GCS、GRS、GLS、NT-proBN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病人超声2D-STI检查指标GCS、GRS、GLS均与LVEF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7,0.401,0.355,P分别为0.016,0.009,0.019),与NT-proBNP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13,-0.514,-0.451,P分别为0.007,0.001,0.0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F、NT-proBNP、GCS、GRS、GLS均为AMI病人PCI术后12个月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GCS、GRS、GLS预测MAC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0.780,0.824。结论:超声2D-STI参数GCS、GRS、GLS预测AMI病人PCI术后12个月发生MACE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超声 二维斑点追踪
下载PDF
融合事件类型的中文事件抽取方法
20
作者 王瑾睿 李劼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220,共7页
事件抽取技术是自动化地从文本信息中获得结构性数据的重要手段,也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事件抽取包含两个子任务,事件类型检测与事件论元抽取。近年来的事件抽取研究引入了预训练语言模型作为文本的语义表征,然后采... 事件抽取技术是自动化地从文本信息中获得结构性数据的重要手段,也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事件抽取包含两个子任务,事件类型检测与事件论元抽取。近年来的事件抽取研究引入了预训练语言模型作为文本的语义表征,然后采用序列标注BIO完成抽取任务,但此类方法容易存在标签歧义问题。因此又有学者提出在事件文本特征中融入特征知识以避免歧义,可现有的融合方法忽略了事件抽取各个子任务间的依赖关系。为解决以上问题,针对事件抽取任务采用联合学习的算法框架,通过门融合机制将事件类型信息作为新知识融入事件的文本表示中,再进行事件触发词抽取与事件论元抽取。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模型在论元抽取任务上较之基线方法表现更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事件抽取 预训练语言模型 门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