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四素同构的哈尼族传统村落声景特征及保护策略--以阿者科为例
1
作者 谢辉 朱颖 +1 位作者 罗俊 田雨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122,共7页
哈尼族传统村落因其独特的文化和生态布局,声景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但缺乏系统性研究。以“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哈尼族传统村落阿者科为例,对四素空间的声环境进行主客观评价分析。发现多数空间的声压级在50dBA左右,且以低... 哈尼族传统村落因其独特的文化和生态布局,声景资源丰富且特色鲜明,但缺乏系统性研究。以“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哈尼族传统村落阿者科为例,对四素空间的声环境进行主客观评价分析。发现多数空间的声压级在50dBA左右,且以低频为主。村落以水为径,串联起自然生态,水声还能为游客提供较高的情绪价值;文化与自然空间相互作用后的声景舒适度为最高;村民生长于斯,赋予了村落丰富的声景资源。最后提出了3个声景保护策略,即保护村落的原真性,实现特色声景的有机呈现;促进生态保护与水源保育的正向循环,构建自然和谐的声景;激活人的活态属性,延续村落空间的声景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声景 哈尼族 传统村落 四素同构 保护框架
下载PDF
滇南哈尼族传统民居再生研究——以云南省勐海县老班章村为例
2
作者 冯海鑫 陈榕斌 杨春锁 《住宅产业》 2024年第1期77-79,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近年来,西双版纳老班章村内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同时村内茶产业的快速发展,迅速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但由于盲目的审美倾向使村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近年来,西双版纳老班章村内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同时村内茶产业的快速发展,迅速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但由于盲目的审美倾向使村落风貌严重异化,村内民居建筑缺乏与之相对应的独特民族性。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勐海县老班章村内民居建筑历史文化的梳理与更新改造,使得老班章村建筑重塑民族性,从而活化乡村的传统文化与经济效益,让村寨迎来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班章村 滇南哈尼族 传统民居
下载PDF
家园遗产的地方性与公共性——以哈尼族《四季生产调》为例
3
作者 薛家越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103,155,共12页
哈尼族《四季生产调》是家园遗产的代表,在传承实践过程中凸显出地方性和公共性两种不同的特征。一是《四季生产调》根植于哈尼族完整的农耕体系和传统社会,全面体现着哈尼族以村寨利益为最高原则来组织和维系村寨社会文化的村寨主义,... 哈尼族《四季生产调》是家园遗产的代表,在传承实践过程中凸显出地方性和公共性两种不同的特征。一是《四季生产调》根植于哈尼族完整的农耕体系和传统社会,全面体现着哈尼族以村寨利益为最高原则来组织和维系村寨社会文化的村寨主义,凸显地方性特征;二是进入“非遗”体系后,打破传统家园边界,以其文化内涵促进产业化创新,优化公共性结构。《四季生产调》在传承实践过程中,反映了国家层面在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性,探讨跨越地方性与公共性边界所具有的新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园遗产 哈尼族 四季生产调 地方性 公共性
下载PDF
拟制亲属与家观念延续:以红河南岸哈尼族为例
4
作者 陈民炎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27,156,共11页
拟制亲属关系是很多西南民族实现家与社会延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拟制血亲来确认本家与被认对象之间的亲缘关系,继而实现家观念的延续以及地方社会整合。红河南岸哈尼族选择拟制血亲的内生动力在于:本家父子连名制度的延续、土地房屋... 拟制亲属关系是很多西南民族实现家与社会延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拟制血亲来确认本家与被认对象之间的亲缘关系,继而实现家观念的延续以及地方社会整合。红河南岸哈尼族选择拟制血亲的内生动力在于:本家父子连名制度的延续、土地房屋等物质财富、房屋守护神祇灵力、祖先灵力的继承以及完成仪式上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观念 拟制亲属 红河南岸 哈尼族
下载PDF
哈尼族叙事长诗《都玛简收》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
5
作者 段玲 张鹤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都玛简收》是哈尼族民间叙事长诗的代表作之一,在哈尼族地区广泛流传。文章以流传于绿春县哈尼族地区唱本《都玛简收》为研究对象,在整理、归纳、提炼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探讨分析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都玛简收》能流传至... 《都玛简收》是哈尼族民间叙事长诗的代表作之一,在哈尼族地区广泛流传。文章以流传于绿春县哈尼族地区唱本《都玛简收》为研究对象,在整理、归纳、提炼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探讨分析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都玛简收》能流传至今,其思想内容具有哈尼族传统历法、自然崇拜、人生礼仪等文化内涵,也具有增强族群认同和规约教化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功能。这些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是哈尼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支柱,在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叙事长诗 都玛简收 文化内涵 社会功能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哈尼族环境习惯法的当代价值
6
作者 李才慧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其所含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哈尼族环境习惯法的理念与内容相契合。文章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视角,研究哈尼族环境习惯法的具体内容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其所含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哈尼族环境习惯法的理念与内容相契合。文章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视角,研究哈尼族环境习惯法的具体内容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促进,主张通过立法、司法、行政等领域进一步挖掘哈尼族习惯法的当代价值,激发区域内成员环境保护的主体意识,积极实践以保护生态环境,助力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哈尼族 环境习惯法
下载PDF
云南民族地区乡镇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调查研究——以那哈乡综合文化站为例
7
作者 周春艳 毕东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2期40-43,共4页
文化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凝聚基层群众。选取那哈乡综合文化站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法、访谈法从公共文化服务角度了解文化站的发展现状,梳理乡镇文化站在设施建设、文化服务... 文化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凝聚基层群众。选取那哈乡综合文化站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法、访谈法从公共文化服务角度了解文化站的发展现状,梳理乡镇文化站在设施建设、文化服务、人员结构和村民满意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原因,最后针对性提出加大文化资金投入,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挖掘当地特色文化,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村民需求之间平衡的措施,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议,促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站 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活动 民族地区 哈尼族
下载PDF
云南哈尼族地区稻作地方品种的表型多样性分析及优异资源筛选 被引量:8
8
作者 董超 阿新祥 +4 位作者 汤翠凤 张斐斐 杨雅云 申时全 戴陆园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3-1021,共9页
【目的】研究云南省哈尼族地区稻作地方品种的表型多样性,筛选出具有该民族特色的优异稻种资源,为水稻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优良亲本材料,也为保护云南哈尼族的稻种资源及其多样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自云南省4个州(市)14县(市)哈尼族... 【目的】研究云南省哈尼族地区稻作地方品种的表型多样性,筛选出具有该民族特色的优异稻种资源,为水稻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优良亲本材料,也为保护云南哈尼族的稻种资源及其多样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自云南省4个州(市)14县(市)哈尼族当前栽种的171份稻作地方品种,对其进行统一栽种,并测定分析其株高、穗长、有效穗数等12个数量性状及穗型、剑叶角度、倒伏性等6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筛选出具有该民族特色的优异稻种资源。【结果】171份稻作地方品种12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8.93%~96.62%,其中,有效穗数、株高、穗抽出度、剑叶长、剑叶宽、单穗粒数、结实率、谷粒长和谷粒长宽比等9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在10.00%以上,以穗抽出度的变异系数最大,为96.62%,以千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小,为8.93%。12个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1.914~2.063,平均为2.016,其中,以剑叶宽最大、结实率最小;除结实率、千粒重和谷粒长宽比外,其他9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均在2.000以上。6个质量性状中,穗型以中间型最多,有95份,占55.56%;剑叶角度以直立型最多,有76份,占44.44%;倒伏性以直最多,有100份,占58.48%;落粒性以极高最多,有141份,占82.46%;种皮色以白色最多,有89份,占52.05%;芒长以无芒最多,有157份,占91.81%。6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0.368~1.291,其中,以剑叶角度的多样性指数最大,芒长的多样性指数最小。4个州(市)稻作地方品种的数量性状多样性指数排序为红河州>西双版纳州>普洱市>玉溪市,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排序为红河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州>玉溪市。在遗传相似系数0.230处,171份供试材料聚类为四大类群:第Ⅰ类群仅含2份材料,主要特征为单穗粒数多,千粒重较大,穗抽出度较长,有效穗较少和剑叶较短;第Ⅱ类群含94份材料,主要特征为株高较矮,穗抽出度短,剑叶稍短和结实率较低;第Ⅲ类群含52份材料,主要特征为有效穗数较多,籽粒长宽比较大,单穗粒数少;第Ⅳ类群含23份材料,主要特征为株高较高,有效穗数多,穗较长,剑叶较长和千粒重轻。【结论】云南哈尼族地区当前栽种的稻作地方品种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筛选出矮秆型、多穗型、大穗型、大粒型、长粒型和多粒型等16份特异种质,可作为稻作育种和遗传研究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地方品种 数量性状 质量性状 表型多样性 云南哈尼族地区
下载PDF
亚热带山地梯田农业景观稳定性探析——以元阳哈尼梯田农业景观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角媛梅 陈国栋 肖笃宁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2期55-60,共6页
生活在云南南部亚热带山区的哈尼族 ,通过对当地环境的适应和改造 ,创造和发展了著名的梯田农业景观。文章运用半结构访谈法进行的实地调查得出 :哈尼梯田景观由森林生态系统、村寨文化系统和梯田生态系统组成 ,且在垂直高度上形成林 -... 生活在云南南部亚热带山区的哈尼族 ,通过对当地环境的适应和改造 ,创造和发展了著名的梯田农业景观。文章运用半结构访谈法进行的实地调查得出 :哈尼梯田景观由森林生态系统、村寨文化系统和梯田生态系统组成 ,且在垂直高度上形成林 -寨 -田的空间分布 ;森林生态系统控制了高山区的水土流失 ,并为村寨提供了水源 ,以及放牧的场所 ,同时也是哈尼族狩猎和采集野生动植物食品之处 ;梯田生态系统则为哈尼族提供了多种食物 ,并能控制水土流失 ;哈尼族则通过其对森林的利用 ,获得清洁的饮用水 ,充足的梯田灌溉水以及野生动植物食物 ;通过长期的梯田管理 ,获得较高的梯田产出并保证了其稳定性。因此 ,森林、村寨和梯田三个子系统的功能及其空间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亚热带山地 梯田农业景观 哈尼族 景观生态学 元阳地区 稳定性 森林生态系统 梯田生态系统
下载PDF
混搭:箐口村哈尼族服饰及其时尚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翀炜 李晶晶 《学术探索》 CSSCI 2012年第2期54-60,共7页
混搭已经成为少数民族村寨生活世界的基本样态。生活世界是人类学等诸多学科进行意义追问的基础,箐口村哈尼族村民的日常服装世界是传统与现代混搭的,多元性存在的服装所表明的正是当地人丰富的创造性,乡村中存在的民族服饰时尚的有限... 混搭已经成为少数民族村寨生活世界的基本样态。生活世界是人类学等诸多学科进行意义追问的基础,箐口村哈尼族村民的日常服装世界是传统与现代混搭的,多元性存在的服装所表明的正是当地人丰富的创造性,乡村中存在的民族服饰时尚的有限竞争所表明的既是市场经济发展对乡村的影响及现代性在乡村的表征,同时也是传统文化寻求延续的表现。无论是传统服饰还是现代服饰,其真实的文化意义都只存在于日常生活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搭 箐口村 哈尼族 服饰时尚
下载PDF
云南红河地区哈尼族髋部骨折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宏斌 俞志鹏 +3 位作者 王建伟 胡敏 罗德军 白松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47-49,53,共4页
目的调查云南省红河地区哈尼族髋部骨折流行病学情况.方法运用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第10版(ICD-10)为统一的诊断标准,采取随机整群抽样和调查者入户调查及现场访谈检查的方式对云南省红河地区哈尼族人群进行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25834人,其... 目的调查云南省红河地区哈尼族髋部骨折流行病学情况.方法运用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第10版(ICD-10)为统一的诊断标准,采取随机整群抽样和调查者入户调查及现场访谈检查的方式对云南省红河地区哈尼族人群进行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25834人,其中发现髋部骨折患者2人,均为60岁以上男性.本次调查60岁及以上人群2543人(男性1144人,女性1399人)中髋部骨折发病率为39.32/10万,患病率为0.79‰.结论云南省红河地区哈尼族髋部骨折发病率、患病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骨质疏松 骨折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西双版纳哈尼族住屋空间模式溯源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黎洲 杨大禹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59,共5页
西双版纳哈尼族传统住屋,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傣化"现象,但仍然有显著区别于傣族民居的特征,即整个民居的主体空间是一种二元对称结构,有两个火塘,两把楼梯分置两侧,男女分室而居,所反映的是一种较为古老的居住形态;并且在... 西双版纳哈尼族传统住屋,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傣化"现象,但仍然有显著区别于傣族民居的特征,即整个民居的主体空间是一种二元对称结构,有两个火塘,两把楼梯分置两侧,男女分室而居,所反映的是一种较为古老的居住形态;并且在住屋组群布置上是一种"子母房"的方式。对西双版纳哈尼族住屋空间原型特征及其源流演化关系的研究表明,男女分室是原始母权力量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子母房配置的大房子组群则是一种异化了的邛笼系住屋模式。通过对这一个案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西南众多山地少数民族民居所呈现出的多元复合特征,其往往是一种同源异流或同流异源的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住屋空间模式 干栏建筑
下载PDF
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的理论构建及问卷初步编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发稳 张智 李丽菊 《红河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2-17,47,共7页
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构建了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的理论维度,并据此编制了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的测量问卷。对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后表明:文化认同是多侧面的,包含4个维度,该研究所构建的文化认同理论... 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构建了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的理论维度,并据此编制了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的测量问卷。对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后表明:文化认同是多侧面的,包含4个维度,该研究所构建的文化认同理论体系比较合理。《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构想效度,可以作为评定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状况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青少年学生 文化认同 问卷编制
下载PDF
农耕社会中哈尼族妇女角色地位的演变——对元阳县箐口村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潘春梅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70,共6页
以云南省元阳县箐口村为例来展现哈尼族妇女角色地位的演变动因、速度以及趋势。认为在漫长的农耕社会历程中,哈尼族妇女的角色地位几经更易,其变迁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父系社会取代母系社会是造成妇女角色地位转变的一个根本节点,具体... 以云南省元阳县箐口村为例来展现哈尼族妇女角色地位的演变动因、速度以及趋势。认为在漫长的农耕社会历程中,哈尼族妇女的角色地位几经更易,其变迁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父系社会取代母系社会是造成妇女角色地位转变的一个根本节点,具体而言则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外来文化及现代性的影响、社会制度政策、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社会 哈尼族 妇女角色 地位 演变
下载PDF
哈尼族聚居区的哈尼族与汉族居民相互文化适应研究——基于云南省金平县马鞍底乡的调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永乐 何莹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6-113,共8页
为了解云南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与汉族居民相互的文化适应情况,以哈尼族聚居区为目标,使用双维度文化适应问卷,对金平县马鞍底乡的511位哈尼族和汉族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和访谈后发现,同化,分离和边缘化文化适应倾向得分都高于融合型,但不... 为了解云南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与汉族居民相互的文化适应情况,以哈尼族聚居区为目标,使用双维度文化适应问卷,对金平县马鞍底乡的511位哈尼族和汉族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和访谈后发现,同化,分离和边缘化文化适应倾向得分都高于融合型,但不同民族间总体关系和谐。此外,哈尼族和汉族居民的文化适应倾向受到文化水平,定居时间,经济状况等社会因素影响,但具体表现有所区别。研究对可能影响文化适应状况的个人原因,社会背景进行了分析;对如何促进多民族地区的民族和谐进行了讨论;展望了在国内民族地区对双维度文化适应理论进行进一步检验和发展,并提升其应用价值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文化适应 民族聚居区 双维度模型
下载PDF
哈尼族传统音乐文化源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肖育军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6-139,共4页
研究和探讨哈尼族传统音乐文化,首先要了解哈尼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起源。哈尼族传统音乐文化源于生产生活,源于宗教信仰等,并与生产力发展密切相关。正是这诸多扎实的文化源头,积淀了哈尼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形成了千姿百态、颇富吸引力的... 研究和探讨哈尼族传统音乐文化,首先要了解哈尼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起源。哈尼族传统音乐文化源于生产生活,源于宗教信仰等,并与生产力发展密切相关。正是这诸多扎实的文化源头,积淀了哈尼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形成了千姿百态、颇富吸引力的独特的哈尼族传统音乐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传统音乐文化 生产生活 宗教信仰
下载PDF
哈尼族连名谱系的哲学解读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少军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20,共7页
哈尼族连名谱系是哈尼人用顶真修辞法将神、鬼、自然物、民族英雄、祖先和自我排列起来的一个谱系。它是理解哈尼族文化的钥匙,是哈尼族文化的标志之一,是一座无形无字而又铭刻在哈尼人心中的纪念碑。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角度对哈尼族连... 哈尼族连名谱系是哈尼人用顶真修辞法将神、鬼、自然物、民族英雄、祖先和自我排列起来的一个谱系。它是理解哈尼族文化的钥匙,是哈尼族文化的标志之一,是一座无形无字而又铭刻在哈尼人心中的纪念碑。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角度对哈尼族连名谱系进行解读,哈尼族连名谱系的作用在于,哈尼人被命名后认为自己就与神、自然物、民族英雄、祖先紧密联系在一起,自我将得到神和祖先的保佑,英雄是自己的榜样,可以获得力量、价值以及人生的智慧、意义和归宿。哈尼族连名谱系以杰出的语言艺术,明快而智慧地为哈尼人解决了人在世界中的位置和“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根本哲学问题。哈尼人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于解决我们今天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连名谱系 哲学
下载PDF
哈尼族生态适应与社区资源可持续管理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建钦 陈学礼 黄丰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66-70,共5页
人类的生态适应使一定时空内人的生存需求和其生活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动态平衡关系,并体现于不同民族的社区资源管理和利用当中.对哈尼族资源管理方式的调查研究得出:该民族独特的社区资源管理方式的形成是生态适应的结果,这种传统的良... 人类的生态适应使一定时空内人的生存需求和其生活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动态平衡关系,并体现于不同民族的社区资源管理和利用当中.对哈尼族资源管理方式的调查研究得出:该民族独特的社区资源管理方式的形成是生态适应的结果,这种传统的良性社区资源管理模式可为今天的资源可持续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生态适应 社区资源 可持续管理
下载PDF
哈尼族女性头饰及其象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白永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5-19,共5页
哈尼族女性头饰作为一组特殊的象征符号 ,从古至今记录和传递着古老的哈尼族文化。本文拟从象征的视角探析其丰富独特的文化内涵及其在文化传承和阐释中的重要功能 ,以洞察物质层面背后深层的民族心理和精神。
关键词 哈尼族 女性头饰 象征意义
下载PDF
梯田农耕与哈尼族饮食文化——以哈尼山寨箐口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卢鹏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哈尼族主要从事梯田农耕,其饮食具有浓厚的农耕文化色彩。从哈尼山寨箐口村的调查可以看出,哈尼族的饮食结构以稻米为主食,以梯田农耕基础上生产出来的副食和饮料为辅,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饮食习俗。
关键词 梯田农耕 哈尼族 饮食文化 箐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