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evation and Land Use Types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in Hani Terraced Field of Yuanyang County,China 被引量:5
1
作者 LI Feng-bo LU Guang-de +6 位作者 ZHOU Xi-yue NI Hui-xiang XU Chun-chun YUE Chao YANG Xiu-mei FENG Jin-fei FANG Fu-ping 《Rice science》 SCIE CSCD 2015年第1期27-34,共8页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conten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the sustainability of soil. To maintain sustainable soil 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 fragile Hani terraced field, it is meaningful to in...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conten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dicators of the sustainability of soil. To maintain sustainable soil 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 fragile Hani terraced field, it is meaningful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opography and land use type on SOM content.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geostatistic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and the kriging method was applied to map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SOM cont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n SOM content was 32.76 g/kg, with a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40%. The SOM content was affected by elevation and land use type. As the increase of elevation, the SOM content in Hani terraced field also increased obviously. The SOM content in tea garden, which is almost at high elevation, was the highest in all six land use types, and the SOM content decreased in a following sequence: tea garden 〉 paddy field 〉 corn field 〉 banana garden 〉 cassava field 〉 sugarcane field. In addition, at the same elevation, the paddy field had the highest SOM content compared with other land use types. All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paddy field is the most efficient and suitable land use type for SOM conservation at high, middle or low elevations in the fragile Hani terraced field. In order to protect soil quality and maintain the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maintain or even to enlarge the area of paddy field in Yuanyang county, Yunnan Province,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i terraced field ELEVATION land use type GEOSTATISTICS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下载PDF
基于元阳哈尼梯田红米价值链分析农户获益能力变化
2
作者 郭娜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4年第4期46-53,共8页
根据2009—2011年和2020—2021年两个时间段在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地区的田野调查,采用资源获益能力理论以及价值链分析框架,对构建的两条间隔约10年的红米价值链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哈尼梯田红米商品化过程中,当地经济、政策、社会文化等... 根据2009—2011年和2020—2021年两个时间段在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地区的田野调查,采用资源获益能力理论以及价值链分析框架,对构建的两条间隔约10年的红米价值链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哈尼梯田红米商品化过程中,当地经济、政策、社会文化等要素的变化重塑了红米价值链。梯田红米通过专业合作社管理、绿色食品认证、品牌包装、电商推广等政策措施实现了价值增值,小农户在这一过程中获益能力持续增强,但也存在获益不均、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推进“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有关部门在进一步提升梯田红米商业价值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应通过政策调整同时提升在红米种植中小农户获得利益的公正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保障小农户持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益能力 价值链 红米 农户 哈尼梯田
下载PDF
哈尼梯田的景观美学与当地社区的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生态学的解读
3
作者 陈永邺 王丹丹 陈晓晶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哈尼梯田是哈尼族人民经过数千年辛勤劳作所创造出来的一个伟大的人间奇迹。它不仅是用作农业生产的地方,还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生哲学的象征。文章从文化生态学的高度,探究哈尼梯田背后所蕴含的景观美学和当地社区的生活方式。哈... 哈尼梯田是哈尼族人民经过数千年辛勤劳作所创造出来的一个伟大的人间奇迹。它不仅是用作农业生产的地方,还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生哲学的象征。文章从文化生态学的高度,探究哈尼梯田背后所蕴含的景观美学和当地社区的生活方式。哈尼梯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能够维护、传承人类生活于其中的生态环境平衡的宝贵示范。所以,哈尼梯田不仅是一个壮阔的农业景观,更是一个文化和生态的统一体。通过文化生态学的解读,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一世界遗产名录和文化遗产名录的可贵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梯田 景观美学 生活方式 文化生态学 解读
下载PDF
哈尼梯田的成功申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
4
作者 陈永邺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5,34,共6页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成功申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实践,作为申遗项目,对哈尼梯田的传承及保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哈尼梯田成功被认证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不仅是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国...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成功申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实践,作为申遗项目,对哈尼梯田的传承及保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哈尼梯田成功被认证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不仅是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国际认可,也是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充分肯定。这种国际性的认可和肯定为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增强了全体中华民族对自身历史、文化、语言和价值观的认同感。同时,传承及保护梯田文化的工作可以为人们提供共同的经历和记忆,能极大地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团结力和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梯田 成功申遗 铸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践
下载PDF
与自然和合:红河哈尼梯田“民胞物与”的整体性生态关怀智慧
5
作者 李佳闰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10,共4页
面临全球生态危机,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而红河哈尼梯田“民胞物与”整体性生态空间的构建过程蕴含着人与自然平等相处的生态智慧与哲理。哈尼人民在创造梯田过程中与自然能动和合,通过发现与尊崇... 面临全球生态危机,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而红河哈尼梯田“民胞物与”整体性生态空间的构建过程蕴含着人与自然平等相处的生态智慧与哲理。哈尼人民在创造梯田过程中与自然能动和合,通过发现与尊崇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妙造自然,最终保护与回归自然这一源于自然又回归自然的生态关怀智慧,构建起集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与牛羊、哈尼儿孙于一体的“民胞物与”整体性生态空间。充分挖掘这一生态智慧与哲理能够为我国当前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梯田 自然 “民胞物与” 生态整体主义 生态智慧
下载PDF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水稻地方品种月亮谷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董超 徐福荣 +8 位作者 杨文毅 汤翠凤 张恩来 杨雅云 阿新祥 张斐斐 卢光德 王艳 戴陆园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7-144,共8页
为了揭示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持续大面积种植的水稻地方品种月亮谷的遗传变异,利用20个表型性状和48个SSR标记,对采自元阳哈尼梯田11个村寨的98份月亮谷和8份对照品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98份月亮谷的质量性状变异系数较小;数量性状变异系... 为了揭示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持续大面积种植的水稻地方品种月亮谷的遗传变异,利用20个表型性状和48个SSR标记,对采自元阳哈尼梯田11个村寨的98份月亮谷和8份对照品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98份月亮谷的质量性状变异系数较小;数量性状变异系数较大,变异系数范围为2.55%~24.90%;48个标记共检测出114个等位变异,平均为2.38个,变幅为1~4个;有效等位变异为87.65个,平均为1.83个,变幅为1~3.02;Nei遗传多样性(I)指数平均为0.64。表型聚类将月亮谷与对照品种分成两大类,所有月亮谷为一类,8个对照品种为另一类;SSR聚类则将所有月亮谷与4份大于村寨内(37.82%)。11个村寨月亮谷可以分成5个居群,这5个类群与其村寨间地理位置的距离相关,相邻村寨之间月亮谷遗传距离小,遗传相似度高。月亮谷这种特殊的遗传变异是由于独特的哈尼梯田及其传统文化长期作用的结果,月亮谷可作为优异基因资源进一步发掘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梯田 水稻 遗传变异 月亮谷
下载PDF
中国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种植的稻作品种多样性 被引量:38
7
作者 徐福荣 汤翠凤 +2 位作者 余腾琼 戴陆园 张红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346-3357,共12页
稻作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近年来,选育品种的大面积单一化种植,导致种植的稻作品种遗传基础狭窄,多样性下降,已经受到关注。然而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如元阳哈尼梯田,当地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已经保护了当地的水稻资源,高度的多样性依然... 稻作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近年来,选育品种的大面积单一化种植,导致种植的稻作品种遗传基础狭窄,多样性下降,已经受到关注。然而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如元阳哈尼梯田,当地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已经保护了当地的水稻资源,高度的多样性依然存在。采用半问卷式和农村参与式评价方法(PRA),在村寨和农户两个水平,调查分析中国云南省元阳哈尼梯田种植的稻作品种多样性,尤其是当前仍在种植的传统品种的多样性,为稻作传统品种多样性农家就地保护提供典型范例。结果表明,在调查的30个村寨750户中,共种植135个具不同名称的水稻品种(组合),包括100个传统品种,12个杂交稻组合和23个现代育成品种;种植传统品种的面积占总稻作面积的56.2%;平均每个村寨种植9.7个品种,最多的达19个,最少仅4个;每个村寨至少种植2个传统品种和1个现代品种;种植最多的是传统品种"老粳糯",有12个不同村寨种植;大多数传统品种仅有12个不同村寨种植。有11个村寨(占的30个村寨36.7%)的所有农户均种植传统品种。在农户级水平上,有611户(占81.5%)种植传统品种;有391户(占52.1%)同时种植传统品种和现代品种,其种植传统品种与现代品种的面积比例平均为1/2;仅种植传统品种的有220户(占29.3%)。平均每户种植2.2个品种(组合),最多的农户种植5个品种,包括3个传统品种,1个现代常规品种,1个杂交稻组合。传统品种的丰富度,村寨平均为5.9,最高达12,而农户平均为1.541;传统品种的均匀度,村寨平均为0.670,农户平均为0.192;不同村寨种植传统品种的差异度平均值为0.702。其中太阳老寨、新寨村、欧乐、多沙和上马点等5个村寨传统品种的丰富度与均匀度均较高,在稻作传统品种农家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村寨和农户水平,传统品种丰富度与均匀度的相关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627,0.925);村寨传统品种丰富度与农户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473);村寨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与村寨传统品种丰富度和农户数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r=-0.570,-0.370*)。在如此小的耕地面积(142.29hm2)上,当前生产上仍种植着如此丰富的稻作传统品种,实属少见。高度异质的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习俗是哈尼梯田传统稻作品种多样性种植的重要因素,建议将元阳哈尼梯田作为稻作传统品种多样性农家就地保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阳哈尼梯田 稻作传统品种 多样性 相关分析 农家保护区
下载PDF
传统地区稻田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以云南哈尼梯田为例 被引量:42
8
作者 刘某承 伦飞 +1 位作者 张灿强 李文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3-709,共7页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农户的受偿意愿以及政府对补偿资金的投入产出分析构建了稻田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框架。其次,以云南哈尼梯田稻鱼共作的稻田系统为例,计算了哈尼梯田地区农户放弃一定程度...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农户的受偿意愿以及政府对补偿资金的投入产出分析构建了稻田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框架。其次,以云南哈尼梯田稻鱼共作的稻田系统为例,计算了哈尼梯田地区农户放弃一定程度化肥、农药施用的受偿意愿,并评估了不同化肥、农药限制施用条件下稻田所能供给的生态系统价值,最后基于政策有效性目标构建了哈尼梯田地区稻田生态补偿的动态标准。结果表明:在化肥、农药施用的不同限制条件下,农户的受偿意愿与限制标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接受政府直接补贴形式的补偿意愿为每年3 727~8 732元.hm 2,接受市场调控下稻米价格上涨的幅度为1.25~2.45元.kg 1。因此,以稻田养鱼减半化肥用量并不施用农药为例,初始时稻米价格未能提高,政府需要补偿农户7 462元.hm 2,但生态环境收益仅为7 447元.hm 2;当稻米价格提高1元.kg 1时,政府只需要补偿农户7 112元.hm 2,此时政府的投入盈余335元.hm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系统服务 稻鱼共生 稻田 哈尼梯田
下载PDF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地方稻种的主要农艺性状鉴定评价 被引量:13
9
作者 徐福荣 张恩来 +7 位作者 董超 张敦宇 汤翠凤 余腾琼 阿新祥 彭新禧 杨雅云 戴陆园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3-417,423,共6页
对当前(69份)与20世纪70年代(66份)云南元阳哈尼梯田135份地方稻种的23个农艺性状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23个农艺性状多样性指数(H′)的平均值为1.801,其中当前和过去分别为1.766和1.784;当前和过去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21.7%和19.... 对当前(69份)与20世纪70年代(66份)云南元阳哈尼梯田135份地方稻种的23个农艺性状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23个农艺性状多样性指数(H′)的平均值为1.801,其中当前和过去分别为1.766和1.784;当前和过去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21.7%和19.5%;表型类型丰富,当前地方稻种的多样性保存状况好。主要表型特性是红米类型多,有84份,占62.2%;落粒性强,7级以上的稻种有120份,占88.9%;大穗多粒型丰富,穗长和每穗总粒数平均分别为24.8cm和175.0粒。筛选出紫糯、月亮谷等16份优异资源,可供深入研究与育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阳哈尼梯田 地方稻种 农艺性状 特性评价
下载PDF
UV-B辐射增强对元阳哈尼梯田稻田CH_4排放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渭渭 何永美 +2 位作者 湛方栋 祖艳群 李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29-1336,共8页
在大田条件下,原位种植传统水稻品种白脚老粳,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UV-B(ultraviolet-B)辐射增强(7.5 kJ m-2d-1)对元阳哈尼梯田海拔1600 m处稻田CH4排放量的影响,同时观测UV-B辐射增强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UV-B辐射... 在大田条件下,原位种植传统水稻品种白脚老粳,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UV-B(ultraviolet-B)辐射增强(7.5 kJ m-2d-1)对元阳哈尼梯田海拔1600 m处稻田CH4排放量的影响,同时观测UV-B辐射增强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UV-B辐射增强显著降低了水稻植株分蘖末期、拔节孕穗期、抽穗扬花期、成熟期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P<0.05)。(2)UV-B辐射改变了稻田CH4的季节和日排放(成熟期)规律:对照组在拔节孕穗期出现1个排放峰,处理组在拔节孕穗期和成熟期出现2个排放峰;与对照相比,UV-B辐射增强改变了水稻成熟期CH4日排放第2个峰值出现的时间。(3)处理组CH4的季节排放通量与箱内温度的季节变化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789,P<0.05)。(4)UV-B辐射增强在分蘖末期、拔节孕穗期、成熟期都极显著提高了CH4的累计排放量(P<0.01),分别提高了47.2%,293.8%和74.4%。总之,UV-B辐射增强促进了元阳哈尼梯田传统水稻田CH4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元阳哈尼梯田 稻田 CH4排放
下载PDF
元阳哈尼梯田农民种子系统和农业文化景观格局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红崧 王云月 +4 位作者 杨燕楠 李小龙 陈娟 韩光煜 单祖鹏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28,共13页
人类干扰导致的景观结构变化促使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从传统的、以物种为中心的自然保护途径向强调生态系统保护的景观优化管理途径转换,景观要素的形状、组成、变化和稳定性对景观中的物种及其功能有重要影响和作用。本文从景观尺度来... 人类干扰导致的景观结构变化促使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从传统的、以物种为中心的自然保护途径向强调生态系统保护的景观优化管理途径转换,景观要素的形状、组成、变化和稳定性对景观中的物种及其功能有重要影响和作用。本文从景观尺度来研究梯田农业文化景观中的传统物种及传统农耕活动的利用与保护,分析梯田农民种子系统和梯田农业景观格局特征的关系,探讨元阳县哈尼梯田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优化管理途径和种质资源创新管理途径,对梯田景观生态和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现实意义。结果表明,(1)2007-2016年,哈尼梯田林地和水域面积趋于减少,而旱田和居民点趋于增加,水田呈先减后增再稳定态势,梯田景观细碎化程度总体呈升高趋势。(2)传统稻种30年来流失近一半,稻种多样性整体呈下降态势;近年来农户轮换种植传统品种有50个,仍有46%农户种植传统品种,农户通过种间流动、交换、轮换,从时间和空间上维持了稻种多样性和内部遗传异质多样性,多样性稻种的种植促使梯田景观得以稳定留存。(3)梯田林地(0.319)、旱田(0.153)与稻种丰富度呈正相关,水田(-0.367)、居民点(-0.15)与稻种丰富度呈负相关关系;回归分析表明:水田面积越多,传统稻种种植有减少趋势,而林地越多,种植的传统稻种越多;旱田面积显著影响稻种病虫害的发生,旱田越多,稻瘟病情越高,而居民点越多,病情指数越少;随海拔升高,传统稻种的种植呈上升趋势,而水田呈下降趋势;梯田水稻生态系统通过小斑块控制病虫害发生,维持稻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系统 农业景观格局 哈尼梯田
下载PDF
哈尼梯田水文化及其保护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龙 王琳 +1 位作者 杨保华 李靖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2-44,共3页
作为哈尼族人世代所依的哈尼梯田,研究其所蕴含的水文化,对它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经过实地调查、访谈和文献查阅,将哈尼梯田水文化归纳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意识和科学合理的灌区规划与管理;针对目前哈尼... 作为哈尼族人世代所依的哈尼梯田,研究其所蕴含的水文化,对它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经过实地调查、访谈和文献查阅,将哈尼梯田水文化归纳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意识和科学合理的灌区规划与管理;针对目前哈尼梯田存在的水土流失、来水减少而灌溉水量不足、梯田崩塌、水文化面临破坏等问题,初步提出了要合理确定和调整哈尼梯田区林-寨-田的结构和面积、充分论证和研究梯田灌区建设对梯田水文化的影响、加大力度系统研究哈尼梯田文化区所蕴含的民族水文化的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梯田 水文化 保护
下载PDF
旅游者“符号性消费”行为之思考——由“雅虎中国”的一项调查说起 被引量:25
13
作者 刘丹萍 保继刚 《旅游科学》 CSSCI 2006年第1期28-33,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某些社会阶层的消费行为呈现出符号化、时尚性、讲究身份象征等倾向,即所谓“符号性消费”。本文从“雅虎中国”网的一项调查入手,通过云南元阳梯田案例,证明这一现象在旅游消费行为中也客观存在。某些旅游者认为,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某些社会阶层的消费行为呈现出符号化、时尚性、讲究身份象征等倾向,即所谓“符号性消费”。本文从“雅虎中国”网的一项调查入手,通过云南元阳梯田案例,证明这一现象在旅游消费行为中也客观存在。某些旅游者认为,旅游是一种时尚追求,选择到哪里旅游、怎样旅游,都能体现出人们对自己社会角色扮演的定位和评价,以及对自己地位区隔的认可和接受。这种“符号性消费”行为对旅游地的社会建构意义应该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者 元阳哈尼梯田 符号性消费 时尚
下载PDF
农村体制变迁对哈尼梯田及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绍文 廖国强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8,共4页
梯田耕作是哈尼族物质生产的核心内容。哈尼族在长期的梯田农耕过程中形成了相应的耕作技术、管理方式以及梯田生态机制。但20世纪下半叶,农村社会体制的变迁对哈尼族长期以来的梯田农耕机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哈尼族社会逐步由一个封闭... 梯田耕作是哈尼族物质生产的核心内容。哈尼族在长期的梯田农耕过程中形成了相应的耕作技术、管理方式以及梯田生态机制。但20世纪下半叶,农村社会体制的变迁对哈尼族长期以来的梯田农耕机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哈尼族社会逐步由一个封闭的、自我循环的社会,脱胎而为开放的、多元的、复合型的社会。由内外部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引发的哈尼族传统生产管理方式与文化机制的变革悄然涌起,其传统梯田文化面临着严峻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梯田机制 生态机制 变迁
下载PDF
哈尼梯田人工湿地旅游利用中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及其传统文化保护 被引量:5
15
作者 谢雯颖 田昆 +2 位作者 刘令聪 汪学华 殷海康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2年第1期56-59,共4页
通过对哈尼梯田形成自然条件、生态特征以及旅游开发利用中利益分配带来的老百姓生存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矛盾的分析,探讨了旅游可能引发的对哈尼传统文化及其道德观念的冲击和影响。同时,分析了四素同构复合生态系统中森林植被破坏及植... 通过对哈尼梯田形成自然条件、生态特征以及旅游开发利用中利益分配带来的老百姓生存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矛盾的分析,探讨了旅游可能引发的对哈尼传统文化及其道德观念的冲击和影响。同时,分析了四素同构复合生态系统中森林植被破坏及植被恢复中树种单一、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水源涵养功能的问题,揭示了开展旅游必须考虑哈尼梯田不仅是景观资源,更是物质生产生活资料,是当地老百姓世世代代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所产生的附带价值在没有对其增加实际投入的情况下,应该归梯田的主人所有这一基本属性。提出了建立和健全梯田入股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梯田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综合管理的对策,建议科学地保护恢复植被及其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梯田 传统文化 旅游开发 分配机制 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云南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及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群兰 刘波 +3 位作者 徐钢春 袁新华 聂志娟 徐跑 《中国渔业经济》 2021年第5期44-51,共8页
稻渔综合种养因其可观的经济效益、巨大生态效益已经成为实施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总结云南省红河县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经验,推进以稻渔综合种养为主的产业扶贫项目,论文通过调研哈尼梯田的稻渔综合种养,总结哈尼梯田稻... 稻渔综合种养因其可观的经济效益、巨大生态效益已经成为实施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总结云南省红河县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经验,推进以稻渔综合种养为主的产业扶贫项目,论文通过调研哈尼梯田的稻渔综合种养,总结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的"稻-鲤""稻-鳅"及"冬闲田养殖"模式,分析稻渔综合种养产生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发现当地自然条件、劳动力年龄偏大、产业附加值低等因素是稻渔综合种养进一步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提出通过科技支撑、产业链延伸、技术培训及人才培养等措施,进一步提升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全面推进产业扶贫工作,不断提升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渔综合种养 哈尼梯田 精准扶贫 科技支撑
下载PDF
中国湿地经典——红河哈尼梯田 被引量:33
17
作者 史军超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5期77-81,共5页
红河哈尼梯田是哀牢山区以哈尼族为代表的各族人民在千百年勤奋劳作中开创的一套梯田文明系统,它是中国山区稻田农耕的最高典范,更是中国人工湿地的不朽经典。它在原先没有湿地的哀牢山区创造了人工湿地梯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三江平... 红河哈尼梯田是哀牢山区以哈尼族为代表的各族人民在千百年勤奋劳作中开创的一套梯田文明系统,它是中国山区稻田农耕的最高典范,更是中国人工湿地的不朽经典。它在原先没有湿地的哀牢山区创造了人工湿地梯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三江平原改变天然湿地为稻田和耕地相比,更显出它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湿地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人工湿地 红河哈尼梯田 稻田 全球生态系统 现代文明
下载PDF
红河哈尼梯田形成史调查和推测 被引量:29
18
作者 侯甬坚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61,112,共10页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作为我国现存的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的典范景物,其形成过程必然是在历史时期。在可查阅的汉文历史文献资料、民族学田野调查资料、哈尼族古歌资料中,惟有后者包含着较多的可以深入挖掘的梯田形成史信息。据此分...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作为我国现存的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的典范景物,其形成过程必然是在历史时期。在可查阅的汉文历史文献资料、民族学田野调查资料、哈尼族古歌资料中,惟有后者包含着较多的可以深入挖掘的梯田形成史信息。据此分析得知,历史上哈尼人迁徙所至的是海拔甚高、野生动植物密集的原始大山环境,经过了撵山堵口、烧地盘、找田、挖田、挖水路等步骤,他们辟荒坡为台地,利用平缓而下的山势来建造广大的梯田,走的是开山为田、营建家园之路,这也为20世纪60年代的家族开田资料所证实。结合唐代史籍,推测哈尼梯田最早出现的时间为唐代或稍前(距今约1500年),在类似的中央王朝政令影响微弱的少数民族地区,依赖平整的梯田提供生活之资,形成具有垂直地带特征的红河哈尼梯田社会,属于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合理而巧妙地利用自然之利的一种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元江流域 梯田形成史 垂直地带性 地方-民族经验
下载PDF
红河哈尼族梯田的经济学透视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永林 吴兰仙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86-89,共4页
本文在对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哈尼生态村———箐口进行“聚焦”基础上 ,分析了作为哈尼人民世代积累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代表的壮美梯田 ,没有给哈尼人带来应有的富裕与幸福的基本情况和相关原因 ;提出了梯田文化之魂与市场经... 本文在对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哈尼生态村———箐口进行“聚焦”基础上 ,分析了作为哈尼人民世代积累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代表的壮美梯田 ,没有给哈尼人带来应有的富裕与幸福的基本情况和相关原因 ;提出了梯田文化之魂与市场经济观念融合 ,提高产出率、提升梯田价值 ,让梯田造福哈尼人民的相关措施和途径 ;对以梯田乡村生态观光农业为导向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哈尼族 梯田 经济学 经济结构调整 区域经济 生态农业 生态旅游
下载PDF
云贵川大坡度梯田形成原因探析——以红河南岸哈尼梯田为例 被引量:19
20
作者 角媛梅 张家元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94-96,共3页
本文通过深入哈尼族地区调查 ,接合历史资料 ,分析了红河南岸哈尼梯田形成的文化背景和自然背景 ,认为哈尼梯田的形成是必然的 。
关键词 红河南岸 哈尼梯田 文化背景 自然背景 云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