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nQi Z1
1
《通信技术》 2005年第10期33-33,共1页
半岛铁盒Z1是全球首款采用硅晶悬浮屏,超薄6mm的金属材质MP3,其外观设计与欧西亚的MP210异曲同工,该机屏幕为透明圆形,略有突起,3行显示字体很大,并配有蓝色背光灯,各种按键,拨轮和接口都分布在机身旁侧。
关键词 hanqi Z1 MP3音乐播放器 外观设计 显示屏幕 音效模式 音质
原文传递
周平王东迁的时与地再探
2
作者 王红亮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143,213,共16页
《史记》中有周平王元年东迁洛邑之说,古今学者罕有异议,以至成为定论。但详细考察《史记》此说的史料来源,发现其本之于《秦记》,而后者仅记周幽王十一年幽王被杀,秦襄公被封为诸侯。至于周东徙洛邑事,虽在周幽王十一年之后,至于具体... 《史记》中有周平王元年东迁洛邑之说,古今学者罕有异议,以至成为定论。但详细考察《史记》此说的史料来源,发现其本之于《秦记》,而后者仅记周幽王十一年幽王被杀,秦襄公被封为诸侯。至于周东徙洛邑事,虽在周幽王十一年之后,至于具体在何年,《秦记》并未明确。实际上,《史记》中的这一说法基于司马迁个人的推断,未有可靠资料凭据。根据清华简《系年》等文献可知,平王东迁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一个过程:平王元年东迁的地点是成周,即考古所发现的韩旗成周;再结合《左传》《国语》等文献中的记载可知,平王三十三年之后又从韩旗成周迁至洛邑,即考古所发现的涧河王城。《史记》将这一过程笼统地说成平王元年东迁洛邑,并不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系年》 平王东迁 韩旗成周 涧河王城 《史记》
下载PDF
从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看韩琦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文佳 彭学宝 《殷都学刊》 2000年第3期46-49,共4页
韩琦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面对北宋早期的种种社会问题,他积极参加了庆历新政的变法革新,但后来因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损害了下层民众的利益,同王安石的改革设想不同因而,他又强烈地反对这一变法。
关键词 韩琦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下载PDF
我的学术之路——方汉奇八十自述 被引量:4
4
作者 方汉奇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5-12,94,共8页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是1955年成立的,北大新闻专业整个建制,连学生带老师、图书资料整个都过来了。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开始"反右倾",很多系的领导和教师都被扣上"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下放劳动。1964年到1966年,搞...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是1955年成立的,北大新闻专业整个建制,连学生带老师、图书资料整个都过来了。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开始"反右倾",很多系的领导和教师都被扣上"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下放劳动。1964年到1966年,搞农村"四清",新闻系的师生分两批去搞"四清"。1969年11月,第一批"五七"战士去了位于江西余江的人大"五七"干校。1978年开始拨乱反正,把过去批判错的东西逐步地改正过来,从做法到观点都在拨乱反正。因为教学上有了比较多的投入,有了比较多的认识,有了比较多的时间从事教学;另外也有了相对宽裕的时间做一些科研工作,写了一些个案研究的文章,组织了全国50个新闻史教学研究工作者完成了一部280多万字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接着又搞了一部编年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中国新闻史 学术研究
下载PDF
方汉奇在70年代的鲁迅研究及其启示
5
作者 刘泱育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46-51,共6页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鲁迅不仅仅是杰出的"文学家",也是杰出的"报刊活动家"。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领域内,从"文学家"的角度对鲁迅进行研究的成果早已汗牛充栋,"鲁迅研究"也已成为显学;但在中...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鲁迅不仅仅是杰出的"文学家",也是杰出的"报刊活动家"。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领域内,从"文学家"的角度对鲁迅进行研究的成果早已汗牛充栋,"鲁迅研究"也已成为显学;但在中国新闻史的研究领域中,从"报刊活动家"的角度深入研究鲁迅的学者并不多。论文着力探讨方汉奇先生为什么在70年代研究鲁迅?他是怎样研究鲁迅的?他的"鲁迅研究"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汉奇 鲁迅研究 20世纪70年代 中国新闻史 学术环境与学术研究
下载PDF
基于“寒气生浊”理论探讨温阳化浊法防治痴呆 被引量:2
6
作者 谢沛俊 郝彦伟 +3 位作者 郭静 何晓艳 李斌 王飞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26-729,共4页
痴呆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衰老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医疗负担等特点,其起病隐匿,易漏诊延误,后期治疗收效甚微。文章以《黄帝内经》中“寒气生浊”立论,通过溯源“寒气生浊”理论内涵,探微痴呆的疾病衍变及诊... 痴呆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衰老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医疗负担等特点,其起病隐匿,易漏诊延误,后期治疗收效甚微。文章以《黄帝内经》中“寒气生浊”立论,通过溯源“寒气生浊”理论内涵,探微痴呆的疾病衍变及诊疗策略,认为痴呆存在着有序的证候级联衍变,初始于阳气渐衰、寒气内生,进展于浊邪阻滞、清窍不利,恶化于浊邪久郁、变生他患,基于此提出痴呆诊治宜抓住浊邪未郁的关键时期,以“温阳化浊”为治疗大法,温通、温补、温化扶助阳气,化痰、化瘀、通络以化浊邪,标本兼治,截断浊郁,为早期温阳化浊防治痴呆提供理论依据。以冀彰显中医药特色与优势,亦为其他衰老性疾病的早期诊治提供临床借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衰老性疾病 证候级联衍变 阳虚致呆 寒气生浊 温阳化浊
下载PDF
朝鲜朝末期实学家崔汉绮的气哲学思想
7
作者 唐艳 《韩国研究论丛》 2009年第2期417-436,共20页
崔汉绮作为朝鲜朝19世纪的最后一位实学巨匠,可谓朝鲜朝实学集大成者。崔汉绮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为扩展和夯实朝鲜朝实学的哲学基础作出了贡献。崔汉绮"气"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通过研究其气学思想,揭示崔汉绮气学思想... 崔汉绮作为朝鲜朝19世纪的最后一位实学巨匠,可谓朝鲜朝实学集大成者。崔汉绮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为扩展和夯实朝鲜朝实学的哲学基础作出了贡献。崔汉绮"气"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通过研究其气学思想,揭示崔汉绮气学思想的继承性与独特性。崔汉绮的"气"哲学思想追求天人一致,表现出其哲学思想体系的高度统一性和独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朝末期 崔汉绮 哲学
下载PDF
“行道之儒”的从祀之路——以陆贽、韩琦从祀孔庙为中心的考察
8
作者 孙光耀 《凯里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90-94,共5页
孔庙从祀制度意在表彰孔门弟子及后世贤儒接续儒学"道统"者,这一制度在唐代正式形成。清代以前,从祀孔庙者多有传经传道之功,以其道德文章名世。及至清代中后期,各种矛盾交织,内忧外患频仍,于是世人越发看重儒者的治世之业,... 孔庙从祀制度意在表彰孔门弟子及后世贤儒接续儒学"道统"者,这一制度在唐代正式形成。清代以前,从祀孔庙者多有传经传道之功,以其道德文章名世。及至清代中后期,各种矛盾交织,内忧外患频仍,于是世人越发看重儒者的治世之业,企望能有治世名臣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这一心态在孔庙从祀制度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因而从祀贤儒中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范畴——"行道之儒",也就是行孔子之大道于世的名臣也得以从祀孔庙。陆贽与韩琦等经世名臣先后得以从祀孔庙即是明证。但陆贽、韩琦自被提议从祀到最终从祀成功,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与清代政局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贽 韩琦 孔庙从祀制度 行道之儒
下载PDF
论西周晚期成周的位置及营建背景 被引量:11
9
作者 侯卫东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97,共8页
一、问题的提出《尚书·召诰》、《尚书·洛诰》、《左传·昭公三十二年》、《逸周书·作雒解》、《史记·周本纪》等早期文献都记载了西周初年在洛阳盆地营建洛邑或成周的事件,何尊阳等西周早期金文已经记载成周... 一、问题的提出《尚书·召诰》、《尚书·洛诰》、《左传·昭公三十二年》、《逸周书·作雒解》、《史记·周本纪》等早期文献都记载了西周初年在洛阳盆地营建洛邑或成周的事件,何尊阳等西周早期金文已经记载成周,说明周仞确实存在营建成周之事。李民先生在1982年提出西周的成周和洛邑是一回事。叶万松等先生在1984年通过考察洛阳盆地西周时期的考古材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把“洛邑城址”的位置指向洛河北岸的“渡河之滨”,初步提出周初营建的洛邑和成周为一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晚期 成周 韩旗周城
原文传递
方汉奇教授新闻史研究的史料观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润泽 《新闻春秋》 2017年第1期84-87,共4页
新闻史学者方汉奇教授在研究中对史料的挖掘不仅重视报刊文本本身,而且对相关的实物、现场、口述历史等方面的史料也相当重视和熟稔。在研究中,先生善于史料综合、印证和分析,做到"言必有徵"、"无徵不信",在史料本... 新闻史学者方汉奇教授在研究中对史料的挖掘不仅重视报刊文本本身,而且对相关的实物、现场、口述历史等方面的史料也相当重视和熟稔。在研究中,先生善于史料综合、印证和分析,做到"言必有徵"、"无徵不信",在史料本身、史料的小语境和大语境的解读上都值得学习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汉奇 史料 语境
原文传递
唯物史观的学理坚守:我对方汉奇教授新闻史观的理解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廷俊 《新闻春秋》 2016年第4期4-13,共10页
从学科论的角度提出方汉奇教授的新闻史观,是基于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学理坚守的"历史科学观"。其内涵有:新闻史是一门科学;新闻史是一门历史的科学,新闻史属于文化史研究的范畴。方汉奇新闻史观的形成过程,大致上以1985年为界... 从学科论的角度提出方汉奇教授的新闻史观,是基于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学理坚守的"历史科学观"。其内涵有:新闻史是一门科学;新闻史是一门历史的科学,新闻史属于文化史研究的范畴。方汉奇新闻史观的形成过程,大致上以1985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从1950年至1985年为新闻史观的孕育和诞生期。1985年方汉奇发表《新闻史是历史的科学》,第一次系统地全面地提出他的新闻史观。在第二个时期,他和他那一代知识分子不断探索新的研究范式,进行自我学术救赎。在探索过程中,方汉奇的可贵之处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并自觉地使唯物主义从政治斗争轨道回到学理轨道。为了把观念形态的新闻史观落实在操作层面,方汉奇提出了四项基本做法:坚持收集史料;科学地整理资料;坚持做个案、打深井;坚持"论从史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汉奇 新闻史观 唯物主义 学理
原文传递
后金煮盐地“东海”方位考述
12
作者 高志超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2-158,共7页
1620年努尔哈赤派人赴东海煮盐,系关乎时局的大事。然而,对于煮盐地"东海"具体方位,历史文献和学术界甚少触及。结合这一时期中朝文献加以分析,后金煮盐地"东海"当位于明末清初东海女真瓦尔喀部活动范围内的罕奇地方。
关键词 东海 瓦尔喀 造山 罕奇
原文传递
“史德”新解:方汉奇如何以“德”写“史”
13
作者 刘泱育 《新闻春秋》 2016年第4期14-18,共5页
从人是"目的"角度来检视,"学者"做学问是其做人的一种自我实现。对于方汉奇从事的新闻史研究,需要将他做学问的实践纳入做人的整体中来讨论。方汉奇的新闻史研究,是其修身——忠于自己兴趣的一种践履,而他在处理与... 从人是"目的"角度来检视,"学者"做学问是其做人的一种自我实现。对于方汉奇从事的新闻史研究,需要将他做学问的实践纳入做人的整体中来讨论。方汉奇的新闻史研究,是其修身——忠于自己兴趣的一种践履,而他在处理与新闻史同人与门人关系时,则以齐"家"的方式视门人与同人如"家人"。对于方汉奇的"修身"与"齐家",可以用以"德"写"史"来指称。据此,对话章学诚所提出的"史德"命题,学术界不仅应该重视结果意义上的"史德"——为"著书者之心术",而且需要思考过程意义上的"史德"的"养之于素",从而在学者日常待人接物的细节中涵育"史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德 方汉奇 新闻史 知人论世
原文传递
安阳韩琦家族墓地M5墓主身份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双庆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60,共6页
通过对《安阳韩琦家族墓地》一书及相关资料的考察得知,普安郡太君崔氏并非韩琦的继室,而是侍妾。除了崔氏,韩琦还有另外一位为其生子的侍妾贾氏,而尚未确定墓主身份的M5,其墓主可能是贾氏。
关键词 韩琦 崔氏 贾氏 M5 墓主
原文传递
再论韩琦墓前建筑遗址的性质——也谈宋代功德寺与祠堂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宇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7-144,共8页
2009年发掘的韩琦墓地有两处建筑遗址,报告中分别判断为照壁与拜殿。通过与相关遗存对比,紧邻M1的遗址应为与韩琦墓同时修建的小型墓祠,但因墓地缺乏整体规划,在之后修建M3时被拆毁。文献中记载,神宗曾赐传孝报先寺为韩琦功德寺,祭祀韩... 2009年发掘的韩琦墓地有两处建筑遗址,报告中分别判断为照壁与拜殿。通过与相关遗存对比,紧邻M1的遗址应为与韩琦墓同时修建的小型墓祠,但因墓地缺乏整体规划,在之后修建M3时被拆毁。文献中记载,神宗曾赐传孝报先寺为韩琦功德寺,祭祀韩琦的祠堂也位于寺院之内,除此之外韩琦墓前再无其他建筑。此功德寺在北宋靖康年间之后至元朝之前因战乱被毁,这一点在考古材料中得到了印证,进一步说明韩琦墓前大型建筑基址应为韩琦功德寺的一部分。而结合建筑遗址所出遗物及与同时期功德寺对比等综合判断,将该遗址性质定为功德寺大殿当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琦墓 宋代 功德寺 祠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