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6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事为春秋”:《汉书·艺文志》对中国古代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
1
作者 雷平 秦宁东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6,177,共10页
班固《汉书·艺文志》将《世本》至《汉大年纪》诸书附于“春秋”,后世称之为“‘春秋’二十三家”。阮孝绪、郑樵分别判定“史书甚寡”、“分职校书”是“附”之原因。后世多袭用阮氏之论,视“‘春秋’二十三家”即是史书附于春秋... 班固《汉书·艺文志》将《世本》至《汉大年纪》诸书附于“春秋”,后世称之为“‘春秋’二十三家”。阮孝绪、郑樵分别判定“史书甚寡”、“分职校书”是“附”之原因。后世多袭用阮氏之论,视“‘春秋’二十三家”即是史书附于春秋的体例。若考虑到班固和阮孝绪各自时代的学术认知,则后世对“史书甚寡”的理解未必合于阮氏,遑论契合班固确立“春秋”二十三家的标准,因此后世多从篇(卷)数而论,认为“春秋”所附诸书实难言“甚寡”。实际上,汉代知识体系中,“史书”内涵与后世不同,后世一般的史书分类尚未建立。而班固“春秋”二十三家的标准恰恰反映了当时的“史书”认知和史学意识。在整合司马迁、班彪等人构建的“春秋”谱系基础上,班固以强调史官重要性与创造性引入“事”这一话语,释证了“右史记事,事为《春秋》”的标准,以“释经”与“续传”来定位撰史行为,构建了中国早期史学话语体系,并对中国古代史学发展产生了潜在而深远的影响,直至近代西方新史学引入前,这始终是传统史学中史学起源书写的主流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艺志》 史书 春秋 话语体系
下载PDF
试论《汉书·艺文志》分类思想中“诗”之内涵
2
作者 李祯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7-70,共4页
《汉书·艺文志》作为我国第一部史志目录,在分类中首先确定了诗赋略一类,是对以诗赋为代表的文学的肯定。作为文学传统的诗歌,是指六艺略中的《诗经》,诗赋略中的部分屈原赋和歌诗。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汉书·艺文志》中的“... 《汉书·艺文志》作为我国第一部史志目录,在分类中首先确定了诗赋略一类,是对以诗赋为代表的文学的肯定。作为文学传统的诗歌,是指六艺略中的《诗经》,诗赋略中的部分屈原赋和歌诗。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汉书·艺文志》中的“诗”,这种分类兼顾了《诗经》作为六艺的主要身份,同时通过隐形的“互著”在诗赋略标题先后的顺序之中得到体现。在赋类中以屈原赋作为诗赋源流的分界,以此来彰显诗赋文体之变迁。最后列出歌诗一类,通过赋成为文人创作的主流文学体裁,反映了文人与歌诗的疏离。《汉书·艺文志》分类思想的背后是汉代文士对于诗歌这一文体的认识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 诗赋略 分类思想
下载PDF
《汉书·艺文志》著录子类小说书目提要5种
3
作者 王齐洲 《天中学刊》 2023年第6期57-63,共7页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小说家著录作品15部,大体可以分为5类,即“说”“子”“术”“事”“言”。“说”类小说为《汉书·艺文志》著录小说之正格,其篇目数量也最多。而“子”类小说也是《汉书·艺文志》著录小说之主体,...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小说家著录作品15部,大体可以分为5类,即“说”“子”“术”“事”“言”。“说”类小说为《汉书·艺文志》著录小说之正格,其篇目数量也最多。而“子”类小说也是《汉书·艺文志》著录小说之主体,其作品数量占《汉志》著录的1/3。其中著录的《青史子》《师旷》《务成子》《宋子》《天乙》5部“子”类小说,也是研究汉代“子”类小说的重要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艺志》 “子”类小说 书目提要
下载PDF
论史志目录对于考察典籍亡佚的作用——以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为例
4
作者 李古月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6-111,共6页
史志目录对于考察典籍亡佚时间有着重要作用。顾实于《汉书艺文志讲疏》中多次利用史志目录判断典籍亡佚时间,惜其结论时有瑕疵。文章补正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中的失误,进而探讨在考察典籍亡佚时间时史志目录的使用问题及该方法的局... 史志目录对于考察典籍亡佚时间有着重要作用。顾实于《汉书艺文志讲疏》中多次利用史志目录判断典籍亡佚时间,惜其结论时有瑕疵。文章补正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中的失误,进而探讨在考察典籍亡佚时间时史志目录的使用问题及该方法的局限,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录 典籍 《汉书讲疏》 亡佚时间
下载PDF
《汉书·艺文志》记述道家文字的考辨和分析
5
作者 李福龙 《华夏文化》 2023年第3期18-20,共3页
《汉书·艺文志》系统地考辨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源流,并对各学派产生的背景及特征进行了概括。《艺文志》对中国古代学术的发展产了重要影响,如清人王鸣盛说:“不通《汉艺文志》,不可以读天下书。《艺文志》者,学问之眉目,著述之门户... 《汉书·艺文志》系统地考辨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源流,并对各学派产生的背景及特征进行了概括。《艺文志》对中国古代学术的发展产了重要影响,如清人王鸣盛说:“不通《汉艺文志》,不可以读天下书。《艺文志》者,学问之眉目,著述之门户也”(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第248页)。目前学界在撰述早期道家思想文化相关著作和论文时,常以《汉书·艺文志》中记述道家文字部分作为自己论据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古籍出版社 《汉书·艺志》 学术源流 志》 王鸣盛 中国古代学术 道家思想 先秦诸子
下载PDF
目录:思想的形式——《汉书·艺文志》读札
6
作者 刘成敏 《海峡人文学刊》 2023年第1期78-84,158,共8页
《汉书·艺文志》是一部具有整一性的思想文本,其为《汉书》的政治话语在知识层面之投射与表达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止于著存故旧、条叙源流而已。《汉书·艺文志》基于文献校理的学术工作,以及以合参“目”“录”的形式实现思想述... 《汉书·艺文志》是一部具有整一性的思想文本,其为《汉书》的政治话语在知识层面之投射与表达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止于著存故旧、条叙源流而已。《汉书·艺文志》基于文献校理的学术工作,以及以合参“目”“录”的形式实现思想述作,构成了一种独到别致而又颇富意味的思想形式。《汉书·艺文志》的文本编织乃自觉的话语建构,具体涉及知言识断以明道、书序言志以载道以及述学致用以尽道三个方面,表明了汉人致力于整合丰富的思想与知识,并且将它们组织成为具有体系、结构之思想大厦的努力,其中隐含着深刻的立言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艺志》 思想形式 立言精神
下载PDF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序文的文本结构与学术建构——以小说家为核心的考察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昊苏 陈洪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2-84,166-167,共14页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的小序在文本结构上具有明显的体例,其中的"九流框架"与"王官体系"均为后设,蕴含有刘歆以经学思想作为主导,重新建构子学分类体系与评价标准的意识形态。通过对《汉书·艺文志》小...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的小序在文本结构上具有明显的体例,其中的"九流框架"与"王官体系"均为后设,蕴含有刘歆以经学思想作为主导,重新建构子学分类体系与评价标准的意识形态。通过对《汉书·艺文志》小说家小序和著录的深入解读可以进一步证明这一点。《艺文志》在新创小说家并将其纳入九流框架的基础上,还同时尝试融合小说的方术属性与子学属性为一体。这一汇通之举实质上造成了部分的文本失控,对后世"小说"的发展和认知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艺志》 诸子略 小说家 本失控
下载PDF
《汉书·艺文志》“艺文”古义考 被引量:6
8
作者 王连龙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5-168,共4页
古今学者于《汉书.艺文志》"艺文"古义多有误解。《汉志》"艺文"之"艺"来源于先秦之"艺",本指诸家所长之技艺、术艺,与"六经"无关。"文"为规范、楷式之义,本之《易.贲卦.... 古今学者于《汉书.艺文志》"艺文"古义多有误解。《汉志》"艺文"之"艺"来源于先秦之"艺",本指诸家所长之技艺、术艺,与"六经"无关。"文"为规范、楷式之义,本之《易.贲卦.彖辞》"天文"、"人文"。"艺文"所体现的是先秦时期诸家之艺的系统及其规范,反映了班固"剖判艺文,总百家之绪"的精神趣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艺志》 体例 命名 诗赋
下载PDF
《汉书·艺文志》注注者补考及其史料来源探考 被引量:3
9
作者 孙振田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45-53,共9页
《汉书·艺文志》注可以确定为班固所为;从编撰《七略》的目的与功能上看,刘歆缺乏为《七略》所著录的书籍撰写说明或解题的必要性;基于刘向没有为相关书籍撰写"书录",或者虽撰有"书录"而仍有补充的前提,刘歆... 《汉书·艺文志》注可以确定为班固所为;从编撰《七略》的目的与功能上看,刘歆缺乏为《七略》所著录的书籍撰写说明或解题的必要性;基于刘向没有为相关书籍撰写"书录",或者虽撰有"书录"而仍有补充的前提,刘歆才会为相关书籍撰写说明或解题;以班固《汉志》注为据《七略》删减、改写而来不能成立;班固《汉志》注的史料来源,包括《别录》《七略》及其他的文献资料等,班固当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对相关书籍作了注释。弄清以上问题的意义在于:其一,可以进一步确定班固在《汉志》编撰中的地位,及其为古典目录的体式制定所做出的贡献;其二,对于《汉志》总序中所说的"今删其要"可以有新的理解,所"删其要"之对象,除了《七略》外,还当包括刘向《别录》在内;其三,对于班固为《汉志》作注释的用心也会有一个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艺志》 注释者 班固 史料来源 《别录》 《七略》
下载PDF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研究三题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振田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9-124,共6页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之"小说"不是文体,也不具有任何文体学的意义,也不能被简单地称为诸子学说;其确切含义应为小的学说,且不具有实质的内容,只是从形而上的角度对小说家的作品进行把握的一种泛称。小说家并不是一个学术流...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之"小说"不是文体,也不具有任何文体学的意义,也不能被简单地称为诸子学说;其确切含义应为小的学说,且不具有实质的内容,只是从形而上的角度对小说家的作品进行把握的一种泛称。小说家并不是一个学术流派,也不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学术流派,而只是一种文化现象;小说家之所以杂乱,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其本身就杂;第二,具体到诸子略之一家的小说家,其中还著录有整个诸子略的"杂"书。"小说家"之所指不是稗官,"闾里小知者"只是对"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的另外一种称谓,并非是又一种类型的"小说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 小说 小说家 性质 所指
下载PDF
从语词小说到文类小说——解读《汉书·艺文志》小说家序 被引量:9
11
作者 罗宁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00-304,共5页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序是中国古代最早对小说的系统论述。分析可以发现,它通过赋予小说资治的功能,将“小说”由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普通词语转变为具有正面价值的文类概念。从《汉书.艺文志》设立小说家以后,小说成为古代书目中的一...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序是中国古代最早对小说的系统论述。分析可以发现,它通过赋予小说资治的功能,将“小说”由一个具有贬义色彩的普通词语转变为具有正面价值的文类概念。从《汉书.艺文志》设立小说家以后,小说成为古代书目中的一个类别。可以说,是《汉书.艺文志》创造了作为文类的小说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艺志》 小说家 资治说 类小说
下载PDF
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蠡测——以《诸子略》为中心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齐洲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1-117,共7页
《汉书.艺文志》历来为学者所重视,有关研究著作甚多,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后出转精。该著强调《汉志》是一部汉代学者校雠东汉以前文献后的学术编目,只有从社会政教的角度去"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才能对《汉志》的著录体... 《汉书.艺文志》历来为学者所重视,有关研究著作甚多,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后出转精。该著强调《汉志》是一部汉代学者校雠东汉以前文献后的学术编目,只有从社会政教的角度去"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才能对《汉志》的著录体例有透彻理解。如《汉志.诸子略》各家的书目著录便反映着各家的学术发展史,而小说家书目之著录突出了小说家与黄老道家和汉代方士的关系,符合汉代小说家特点和作品实际。因此,《通释》对于学习和研读《汉志》,考察东汉以前文献和学术发展,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通释》 诸子略 小说家
下载PDF
中国小说发生期现象的理论总结——《汉书·艺文志》中的小说标准与小说家 被引量:4
13
作者 叶岗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7-76,共10页
《汉书·艺文志》对中国小说发生期现象作出了理论总结。这一总结在确定小说起于口语传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小说标准与小说家的一系列看法。民间性、叙事性和一定的虚构性是小说标准的基本内容;“道听途说者”、“闾里小知者”和... 《汉书·艺文志》对中国小说发生期现象作出了理论总结。这一总结在确定小说起于口语传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小说标准与小说家的一系列看法。民间性、叙事性和一定的虚构性是小说标准的基本内容;“道听途说者”、“闾里小知者”和“稗官”是分属三个层次的小说家。《汉志》小说理论影响深远,成为中国小说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小说理论 古代学研究 发生期现象 《汉书·艺志》 小说家 小说标准
下载PDF
《文心雕龙》与《汉书·艺文志》渊源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汪春泓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共11页
《文心雕龙》之所以体大虑周,离不开"述""作"两端的卓越成就。就"述"而论,极其重视知识储备的刘勰以整理佛典为契机,继承、借鉴了《汉书·艺文志》在目录文献学上的杰出成果,提纲挈领,温故知新,运用... 《文心雕龙》之所以体大虑周,离不开"述""作"两端的卓越成就。就"述"而论,极其重视知识储备的刘勰以整理佛典为契机,继承、借鉴了《汉书·艺文志》在目录文献学上的杰出成果,提纲挈领,温故知新,运用提炼学术的手段和眼光形成创新思维,在《文心雕龙》的内在思想和外在框架上将刘向父子由重经学到重诗赋的文章学观念转变进一步落实。在这一过程中,其文章文体学、文体史学等观念亦深受《汉书·艺文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雕龙》 《汉书·艺志》 刘勰 刘向 刘歆
下载PDF
“学术之宗 明道之要”——论《汉书·艺文志》的学术史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小平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5-89,共5页
本文从学术史的角度,围绕总百家之绪、溯学术之源、明簿录之体三个层面,论述了《汉书·艺文艺》的学术史意义。
关键词 《汉书·艺志》 学术源流 簿录体例 学术史 目录学
下载PDF
《汉书·艺文志》中的齐学和鲁学 被引量:3
16
作者 傅荣贤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68-71,共4页
《汉志》以书目著录为主要形式“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从中可以甄别出西汉今文经学内部齐学和鲁学之间的纷争。认为鲁学以《礼》、《鲁诗》、《谷梁春秋》、《鲁论语》为主要经典,它以礼乐为学术重心,重视家法和师承;齐学则是以《齐诗... 《汉志》以书目著录为主要形式“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从中可以甄别出西汉今文经学内部齐学和鲁学之间的纷争。认为鲁学以《礼》、《鲁诗》、《谷梁春秋》、《鲁论语》为主要经典,它以礼乐为学术重心,重视家法和师承;齐学则是以《齐诗》、《公羊春秋》、《尚书》和《易经》为主要经典,其学罕言礼乐,长于发挥,而其所发挥又多以“天人之学”为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艺志》 齐学 鲁学 书目 经学
下载PDF
《汉书·艺文志》著录小学类文献琐议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祎 张玉春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97,共6页
对《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小学类"文献进行细致考证,认为周秦时代的小学文献具有综合职能的特点;《八体六技》应是《八体》六篇,"技"为"篇"之讹;"训纂"类作品是增补性质的识字书;《别字... 对《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小学类"文献进行细致考证,认为周秦时代的小学文献具有综合职能的特点;《八体六技》应是《八体》六篇,"技"为"篇"之讹;"训纂"类作品是增补性质的识字书;《别字》十三篇即《方言》十三卷的别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艺志》 小学类 琐议
下载PDF
论《汉书·艺文志》的编次 被引量:4
18
作者 尹海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3期103-106,112,共5页
《汉书.艺文志》的编次反映了当时的学术等级,有着明鲜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作者的价值判断,也体现了作者“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思想。《汉志》编次的价值取向,不仅体现在对图书总目的分类上,也体现在子目的分类上。
关键词 汉书· 编次 价值取向
下载PDF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考论 被引量:3
19
作者 夏德靠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82,共7页
《汉志》小说包含先秦小说与汉代小说两种类型,先秦小说是先秦语体文献在战国时期的新发展和新样式,本质上属于语体。这两类小说反映先秦两汉时期小说演进的两种类型,同时也预示了志怪与志人小说的嬗变。《汉志》所著录小说实际上包含... 《汉志》小说包含先秦小说与汉代小说两种类型,先秦小说是先秦语体文献在战国时期的新发展和新样式,本质上属于语体。这两类小说反映先秦两汉时期小说演进的两种类型,同时也预示了志怪与志人小说的嬗变。《汉志》所著录小说实际上包含两个层次的意义,一是语体意义上的小说观念,一是近于现代意义上的小说观念。这两种不同的小说观念被《汉志》杂糅在一起,这不但遮蔽了先秦"小说"观念的真实面貌,同时也模糊了现代意义上小说观念的真正起源。另一方面,《汉志》有关小说的看法尽管源于对先秦小说的认知,但它所阐明的小说观念主要是围绕先秦社会采集民间议论这一现实而展开的,这意味着《汉志》的小说观念与先秦小说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艺志》 小说 语体 怪小说 人小说
下载PDF
再释《汉书·艺文志》总序“今删其要” 被引量:4
20
作者 纪健生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8-70,共3页
《汉书艺文志》总序“今删其要 ,以备篇籍”是班固对其《汉志》与刘歆《七略》关系的最好说明 ,历来注家对“今删其要”解释的不当之处 ,导致了人们对二者关系的误解。
关键词 《汉书·艺志》 序言 班固 《汉志》 刘歆 《七略》 “今删其要” 解释 史学研究 史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