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方玉润的“涵泳说”及其经学内蕴
1
作者 杨淑琪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6-69,共4页
涵泳是方玉润阐释《诗经》的主要方式,他主张在不拘泥于前人阐释的前提下,借鉴诠释学和修养论中的涵泳方法以推原诗人始意。在涵泳方式上,强调通过文学性的途径来体会关于教化的诗旨,使读者由“被领会”转向“主动领会”,扩大了《诗经... 涵泳是方玉润阐释《诗经》的主要方式,他主张在不拘泥于前人阐释的前提下,借鉴诠释学和修养论中的涵泳方法以推原诗人始意。在涵泳方式上,强调通过文学性的途径来体会关于教化的诗旨,使读者由“被领会”转向“主动领会”,扩大了《诗经》的情感指向,并由此构建了一套以文学为途径来诠释《诗经》诗教思想的完整的《诗》学体系,体现出文学与经学交织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原始》 涵泳 经学与文学 《诗》学观
下载PDF
格物与涵泳——论朱熹思想对中国美学的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旭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0-85,共6页
中国美学之气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先秦到康末司空图的道体论阶段,二是宋以后的体道论阶段,朱熹恰恰处在这两个阶段的结合点上。他的“格物”范畴为道体论向体道论的转变奠定了基础,为从形而下的“物”中把握形而上的“道”开辟了... 中国美学之气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先秦到康末司空图的道体论阶段,二是宋以后的体道论阶段,朱熹恰恰处在这两个阶段的结合点上。他的“格物”范畴为道体论向体道论的转变奠定了基础,为从形而下的“物”中把握形而上的“道”开辟了一条道路,从而使得“物”成为中国美学关注的核心之一。他的“涵泳”范畴奠定了宋以后审美认识论的基本内涵,把道体论落到了实处,深刻地揭示了艺术创造与艺术欣赏的生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物 涵泳 体道感性学
下载PDF
“涵泳”美学视角下的日本男装设计
3
作者 杨明 汪清 《嘉兴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31-134,共4页
南宋"涵泳"美学主要体现为南宋理学中的"涵咀",包括含蓄、涵养、涵容等."涵泳"的美学艺术在南宋表现为审美意境、朱熹书法的时代精神、梁楷绘画的禅宗意境、龙泉青瓷的工艺风貌."涵泳"美学还... 南宋"涵泳"美学主要体现为南宋理学中的"涵咀",包括含蓄、涵养、涵容等."涵泳"的美学艺术在南宋表现为审美意境、朱熹书法的时代精神、梁楷绘画的禅宗意境、龙泉青瓷的工艺风貌."涵泳"美学还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特别是在服装设计方面影响了日本一代男装设计大师,主要受影响的有廓型与结构方面的日本东方派设计师、服装色彩方面的设计师山本耀司和高田贤三,服装材质方面的设计师三宅一生.这些日本男装设计方面的经验反过来又为本土的男装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涵泳”美学 男装设计 日本 品牌文化
下载PDF
细读与涵泳之比较
4
作者 蒋培君 《红河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79-81,共3页
中国古代的涵泳法着眼于接受者与文本的审美关系的建立,要求接受者对文本进行切己省察和深入领悟;西方新批评的细读法强调文本的独立自足性,要求接受者通过语言分析,科学地把握与阐释文本。二者虽然都强调接受者应该反复仔细地阅读文本... 中国古代的涵泳法着眼于接受者与文本的审美关系的建立,要求接受者对文本进行切己省察和深入领悟;西方新批评的细读法强调文本的独立自足性,要求接受者通过语言分析,科学地把握与阐释文本。二者虽然都强调接受者应该反复仔细地阅读文本,从表面上看极为相似,但是却存在着质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泳 细读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涵泳: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视域下的审美体验思想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根 《嘉兴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95-100,共6页
涵泳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在古典学术语境中,它作为一种艺术认知手段广泛地存在于文学审美活动中。文章从诗文创作的视角,从诗文声律讽诵、因声求气的主体性研摹、自然"悟入"的锻造与提升三个创作阶... 涵泳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在古典学术语境中,它作为一种艺术认知手段广泛地存在于文学审美活动中。文章从诗文创作的视角,从诗文声律讽诵、因声求气的主体性研摹、自然"悟入"的锻造与提升三个创作阶段对涵泳之中的审美体验进行了论述,彰显出了传统文学创作理论重诗法技艺与贵自悟独创的精神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泳 诗学范畴 文学创作 审美体验
下载PDF
明代广州的“达官兵” 被引量:8
6
作者 马明达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2-99,共8页
明朝曾有大量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内附,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穆斯林民族。明朝以优惠条件接纳内附者,将他们安置到全国各地,并将其中一部分编为世袭军户,称“达官兵”。景泰、成化间,曾将一部分“达官兵”迁入广州,久之,这些移民成了世居... 明朝曾有大量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内附,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穆斯林民族。明朝以优惠条件接纳内附者,将他们安置到全国各地,并将其中一部分编为世袭军户,称“达官兵”。景泰、成化间,曾将一部分“达官兵”迁入广州,久之,这些移民成了世居广州的居民,成为广州回族的重要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门三忠 迭官兵 韩雍 回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