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乱中有序:沦陷初期晋南乡村中的武装与抵抗——以《郝星久日记》为视角
1
作者 李瑞峰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1期106-118,共13页
日本侵占晋南后,引起了乡村社会既有秩序的变动。在日军统治的缝隙之中,国民党军队及晋南地方武装坚持抵抗,乡村中出现了多支武装共存的局面。陷于各方武装之间的本地民众,苦于日军的残暴,一方面希望抵抗武装打击日军,另一方面忧惧日军... 日本侵占晋南后,引起了乡村社会既有秩序的变动。在日军统治的缝隙之中,国民党军队及晋南地方武装坚持抵抗,乡村中出现了多支武装共存的局面。陷于各方武装之间的本地民众,苦于日军的残暴,一方面希望抵抗武装打击日军,另一方面忧惧日军施以报复。各方武装有着合作抗敌的举动,但相互的生存竞争削弱了对敌抵抗的效能。在战争、暴行与混乱的交织下,沦陷地区民众生活倍加苦难。区别于敌后的国民党武装,八路军在民众中留下了抗战爱民的良好印象。国共敌后武装在民众心目中的迥异形象,正是两党各自抗战路线的真实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郝星久日记》 晋南沦陷 抵抗武装 军民关系
下载PDF
也论全面抗战初期川军的形象与战力
2
作者 岳谦厚 曾桂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122,共10页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川中将士分赴南北抗日疆场,各大战役几乎均可见其身影。亦因抗战,川军形象由川省内战时期的“双枪兵”实现华丽转身,瞬息成为“卫国之师”。实际上,在出川抗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就川军形象与战力而言,呈现出来的... 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川中将士分赴南北抗日疆场,各大战役几乎均可见其身影。亦因抗战,川军形象由川省内战时期的“双枪兵”实现华丽转身,瞬息成为“卫国之师”。实际上,在出川抗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就川军形象与战力而言,呈现出来的是截然相异的两种叙事范式,一面是牺牲与奉献的宏大画卷,另一面则是饥饿与混乱的底层样态。细品全面抗战初期川军形象与战力两种不同的叙事路径,其背后原因多多,而派系因素导致的川军出川之初遭遇的种种困境则是内因之一。然随着中国抗战的持续演进,以及民族主义的高昂激荡,川军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形象渐渐定型;或者说,随着时局的变化,川军的战力已不仅仅表现于实际的战斗效能,而是一种“无川不成军”的全民族抗战救国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抗战初期 川军 形象 战力 郝星久日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