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和中复衡”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玮 杜梦蝶 孙永顺 《河南中医》 2023年第6期836-840,共5页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病机是肝胃不和导致的气机“失衡”,通过“和中”的方法,一方面,调理脾胃升降,应用黄连与吴茱萸、黄芩与半夏、黄连与厚朴、黄连与苏叶等调理脾胃气机;应用胃气润降药物如旋覆花、...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病机是肝胃不和导致的气机“失衡”,通过“和中”的方法,一方面,调理脾胃升降,应用黄连与吴茱萸、黄芩与半夏、黄连与厚朴、黄连与苏叶等调理脾胃气机;应用胃气润降药物如旋覆花、代赭石等重镇降逆,消痰下气;丁香、柿蒂和胃降逆;竹茹、陈皮、生姜清热和胃降气;半夏、厚朴、生姜理气化痰,下气降逆。另一方面,助肝胆疏泄,采用疏肝、柔肝、平肝、泻肝诸法,使肝之疏泄功能恢复正常,柔肝可选用白芍、当归、木瓜、甘草;疏肝可选用柴胡、郁金、绿粤梅、玫瑰花、佛手;泻肝可选用川楝子、栀子、牡丹皮、青皮等。反复发作患者,宜健脾和胃,恢复脾胃气机之升降,脾气虚弱宜健脾,加党参、黄芪、太子参;胃阳不振宜温阳,加干姜、高良姜、吴茱萸;脾阴不足加黄精、怀山药;胃阴虚加沙参、石斛、麦冬等,从而使全身气机“复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和中复衡” 脾胃升降功能 肝胆疏泄功能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唐旭东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重叠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3
2
作者 魏秀秀 唐旭东 +4 位作者 张北华 卫裕晨 马祥雪 尹晓岚 王凤云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3期429-435,共7页
目的探讨唐旭东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重叠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方法基于真实世界门诊医案诊疗数据,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数据挖掘结合专家访谈的研究设计,纳入唐教授诊疗GERD重叠消化不良的医案处... 目的探讨唐旭东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重叠消化不良的临床经验。方法基于真实世界门诊医案诊疗数据,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数据挖掘结合专家访谈的研究设计,纳入唐教授诊疗GERD重叠消化不良的医案处方,建立药物数据库,分析中药使用特点;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其遣方用药规律。结果筛选的102张初诊处方中,共涉及中药87味,1578药次,药性寒温并用,以温行温通为主;药味以辛开苦降,甘调平衡为主;归经主要集中脾胃经;药物类别以补虚类、化湿类、理气类与清热类为主;使用频率>10%的药味31种,系统聚类显示,组方特点因疾病重叠主症表现侧重而异,关注舌苔与大便情况,紧扣八纲,通降方药有升清降浊以健脾清化助运,辛开苦降以平调脾胃,理气降胃导滞以清肝和胃之别。结论唐旭东教授临证GERD重叠消化不良立足“因滞而病”为本,问诊重视症状细节,临证思辨紧扣八纲,抓住主症,善用配伍,治疗以辨证新八纲为纲领,虚则责之脾土,实则责之肝胃,灵活延伸运用通降方法,以实现“调中复衡”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消化不良 数据挖掘 聚类分析 通降 调中复衡
下载PDF
立方非线性机翼非零平衡点极限环颤振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郝淑英 刘海英 张琪昌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1-4,共4页
本文深入研究了在不可压缩流中有立方非线性刚度的二元机翼颤振系统关于非零平衡点发生Hopf分岔的情形.采用中心流行理论对原系统降维得到分岔点处中心流形约化方程,再对约化方程进行化简得到Hopf分岔的A规范形,应用谐波平衡法分析广义... 本文深入研究了在不可压缩流中有立方非线性刚度的二元机翼颤振系统关于非零平衡点发生Hopf分岔的情形.采用中心流行理论对原系统降维得到分岔点处中心流形约化方程,再对约化方程进行化简得到Hopf分岔的A规范形,应用谐波平衡法分析广义气流速度对机翼颤振系统分岔特性的影响,并研究了系统参数对非零平衡点极限环颤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环颤振 中心流形 规范形理论 谐波平衡法
下载PDF
利用不稳定极限环解析解确定高维系统吸引域
4
作者 王超 张尧 +1 位作者 夏成军 刘永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3-137,共5页
提出了一种在亚临界霍普夫分岔点附近,利用系统状态变量之间的不稳定极限环的交集确定高维系统吸引域的方法.首先,利用改进中心流形降维的方法,在亚临界霍普夫分岔点对高维微分方程组进行降维,得到符合计算极限环要求的数学表达式;其次... 提出了一种在亚临界霍普夫分岔点附近,利用系统状态变量之间的不稳定极限环的交集确定高维系统吸引域的方法.首先,利用改进中心流形降维的方法,在亚临界霍普夫分岔点对高维微分方程组进行降维,得到符合计算极限环要求的数学表达式;其次,利用I.Bendixson定理推导极限环存在的必要条件,为计算提供初值;然后,采用摄动增量法和谐波平衡法求解降维系统在该分岔点附近的不稳定极限环的近似解析解,通过变量变换得到原系统的极限环;最后,将与某一变量相关的不稳定极限环投影到二维平面上,交集即为该变量的稳定区间.利用该方法可在参数于亚临界霍普夫分岔点大幅度变化时,精确分析算例系统中一类平衡点的吸引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霍普夫分岔 不稳定极限环 解析解 吸引域 中心流形 摄动增量法 谐波平衡法
下载PDF
历史的真实与传承的梯度——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教工活动中心设计解读
5
作者 陈瑜 邱文晓 王玥 《华中建筑》 2022年第9期28-32,共5页
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教工活动中心是集重建的纪念性古建筑与新建的功能性建筑组团于一体的设计项目。该文总结了设计应对两个不同的问题而采取的不同梯度的设计策略——对求是书院的形制复原,以及对外围建筑组团的现代转译。首先在真... 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教工活动中心是集重建的纪念性古建筑与新建的功能性建筑组团于一体的设计项目。该文总结了设计应对两个不同的问题而采取的不同梯度的设计策略——对求是书院的形制复原,以及对外围建筑组团的现代转译。首先在真实形制的复原和现代技术的应用两个方面对求是书院的重建设计进行了阐述,其次在总体布局、单体造型、细部设计三个层面对外围建筑组团的现代转译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系统地说明了设计项目在新建建筑中表达中国传统建筑意蕴的思路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中心设计 形制复原 现代转译 平衡建筑
下载PDF
“轻灵平和”治疗脾胃病经验浅析
6
作者 刁云皓 张佳琪 +2 位作者 张北华 马祥雪 唐旭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19-2622,共4页
文章从“轻灵平和”的角度总结唐旭东教授治疗脾胃病的用药特点。唐教授认为治疗脾胃病时夑理升降需“轻灵”乃达,调和纳化宜“平和”乃安。具体而言,“轻以去实”即以味薄质轻之品宣达实邪,常以瓜蒌皮轻宣痰热、紫苏叶与荷叶宣化湿滞... 文章从“轻灵平和”的角度总结唐旭东教授治疗脾胃病的用药特点。唐教授认为治疗脾胃病时夑理升降需“轻灵”乃达,调和纳化宜“平和”乃安。具体而言,“轻以去实”即以味薄质轻之品宣达实邪,常以瓜蒌皮轻宣痰热、紫苏叶与荷叶宣化湿滞、玫瑰花和绿萼梅轻疏肝郁等。“灵以化滞”即以具有生发、芳香之性的灵动之品通食积、湿邪之滞,常用大豆黄卷与麦芽、藿香与佩兰等;以宣散、通利并举拨动气机,常用香苏散、黄芩滑石汤等方。“平以复衡”即详察脾胃升降纳化之候,精准把握辛开运脾与苦降和胃的分寸,调复平衡。“和以调中”即用药缓和、润燥相济,且注重柔肝和中、调和气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灵平和 调中复衡 脾胃病 名医经验 唐旭东
原文传递
运用“调中复衡”理论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思路与方法
7
作者 郭晓雪 王萍 +2 位作者 张北华 王凤云 唐旭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58-1863,共6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之一。“调中复衡”理论是唐旭东教授在继承董建华院士“通降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长期脾胃病临证经验而提出的脾胃病治疗理论,以恢复气机升降和脏腑功能平衡为目的。基于...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之一。“调中复衡”理论是唐旭东教授在继承董建华院士“通降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长期脾胃病临证经验而提出的脾胃病治疗理论,以恢复气机升降和脏腑功能平衡为目的。基于脾胃生理、病理特点和“调中复衡”理论,认为脾虚是CAG的发病根本,气滞是CAG的发病关键,血瘀是CAG的进展特征,临床辨治CAG应以“调中”为基础,以“复衡”为目标,以“八纲通胃法”为具体抓手,要点在于辨脏腑以明疾病定位,多脏同调;辨虚实以明邪正盛衰,补泻兼施;辨气血以明疾病深浅,调气和血;辨寒热以明疾病性质,辛开苦降,从上述4个维度进行辨证论治,病证结合,指导遣方用药,对于CAG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调中复衡 脾胃病 通降论 理论探讨
原文传递
基于调中复衡理论辨治糖尿病性胃轻瘫 被引量:6
8
作者 院倩 黄珂 张广德 《中医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54-259,共6页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以胃动力障碍及胃排空延迟为特征的消化道自主神经病变。脾胃失和、运化失调、气机逆乱为发病之本,湿热、痰浊、瘀血为发病之标。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应基于调中复衡理论,以呕吐、痞满、便秘及腹泻为主症,注重调理脾胃...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以胃动力障碍及胃排空延迟为特征的消化道自主神经病变。脾胃失和、运化失调、气机逆乱为发病之本,湿热、痰浊、瘀血为发病之标。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应基于调中复衡理论,以呕吐、痞满、便秘及腹泻为主症,注重调理脾胃,扶助正气,安养脏腑,斡旋气机,治以健脾益气、温中散寒、和胃降逆、清热化痰、行气导滞、活血化瘀之法。通过匡扶正气,祛除邪实,恢复脾胃功能,以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津液,濡养五脏六腑,强健四肢筋骨,保障气机升降有序,达到维持机体动态平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胃轻瘫 调中复衡 温胆汤 呕吐 痞满 便秘 泄泻
下载PDF
基于调中复衡理论运用滋水清肝饮治疗脾胃病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一茗 温永天 +3 位作者 卫裕晨 马祥雪 王凤云 唐旭东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534-1537,共4页
认为脾胃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胃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衡,治疗时尤注重脾胃与其他脏腑的协调,主张调整脾胃气机与其他脏腑的关系,以达调中复衡的目的。临证常用滋水清肝饮治疗肝肾失调所致的脾胃病,辨证紧扣肝肾亏虚、肝郁气结、阴虚火旺的... 认为脾胃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胃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衡,治疗时尤注重脾胃与其他脏腑的协调,主张调整脾胃气机与其他脏腑的关系,以达调中复衡的目的。临证常用滋水清肝饮治疗肝肾失调所致的脾胃病,辨证紧扣肝肾亏虚、肝郁气结、阴虚火旺的核心病机,取其滋肾疏肝、柔肝养阴、清肝泻火、补血安神之功,并随证灵活化裁。同时强调身心同治,配合心理疏导,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以改善脾胃病相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调中复衡 滋水清肝饮
原文传递
脾胃病治疗中的“调中复衡”理论 被引量:34
10
作者 张北华 张泰 +4 位作者 王凤云 王萍 马祥雪 尹晓岚 唐旭东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37-742,共6页
脾胃学说、脾虚理论、补土理论、通降论被广泛应用于脾胃病临床,在继承传统脾胃理论及通降论学术思想基础上,结合长期临床经验,提出了治疗脾胃病的"调中复衡"理论,倡导脾胃升降相因,降在先;纳化相协,调为要;脾胃辨治,论分合;... 脾胃学说、脾虚理论、补土理论、通降论被广泛应用于脾胃病临床,在继承传统脾胃理论及通降论学术思想基础上,结合长期临床经验,提出了治疗脾胃病的"调中复衡"理论,倡导脾胃升降相因,降在先;纳化相协,调为要;脾胃辨治,论分合;五脏调理,土为枢。在临床应用方面提出了"治脾八法""八纲通胃法""两平衡"策略。治脾八法即健脾理气、健脾化湿、健脾温阳、健脾渗湿、温脾止泻、健脾柔肝、健脾宣肺、温补脾肾法。八纲通胃法即从脏腑、虚实、气血、寒热八纲论治胃病。两平衡即恢复气机升降平衡、恢复脏腑功能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调中复衡 补土 通降 脾虚
原文传递
“调中复衡”理论的内涵及其在脾胃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凤云 张北华 +2 位作者 苏博 李敬华 唐旭东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30-933,共4页
在继承脾胃学说和通降论的基础上,顺应社会及环境变化的需要,结合多年辨病与辨证的临床实践,逐渐构建了"调中复衡"理论,即倡导以"调中"为基础,以"平衡"为目标,将脾胃学说和通降理论的应用范围进一步延伸... 在继承脾胃学说和通降论的基础上,顺应社会及环境变化的需要,结合多年辨病与辨证的临床实践,逐渐构建了"调中复衡"理论,即倡导以"调中"为基础,以"平衡"为目标,将脾胃学说和通降理论的应用范围进一步延伸,不仅强调时刻注重顾护中土,同时应协调机体之阴阳、脏腑、气血、寒热、虚实等方面,使人体机能恢复动态平衡。以调中复衡理论指导脾胃病的治疗,其具体应用则包括以脏腑为纲,注重从症状细微变化辨别脾胃之功能状态;以气血为纲,认为气滞为脏腑功能失调之常见病机;以虚实为纲,认为脾虚为虚证、虚实夹杂之证的中心环节;以寒热为纲,温清并用以平为安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中复衡 脾胃病 脾胃学说 通降理论
原文传递
唐旭东基于调中复衡理论辨治功能性胃肠病经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车慧 王凤云 唐旭东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311-2315,共5页
总结唐旭东教授运用“调中复衡”理论辨治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临床经验。认为FGIDs的核心病机是中焦脾胃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衡影响胃肠道通畅下行的生理功能,进而影响其他脏腑及气血、神志功能整体协调的“平衡”状态。临证施治时,... 总结唐旭东教授运用“调中复衡”理论辨治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临床经验。认为FGIDs的核心病机是中焦脾胃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衡影响胃肠道通畅下行的生理功能,进而影响其他脏腑及气血、神志功能整体协调的“平衡”状态。临证施治时,遵循“调中复衡”理论进行整体调治。根据脾胃病的发病规律特点,以恢复气机升降和脏腑功能的平衡为目的;辨脏腑,多脏同调,重点施治;辨虚实,动静结合,补而不滞;辨气血,用药浅深,各有侧重;辨寒热,注重配伍,以平为期;随证灵活化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病 调中复衡 名医经验 唐旭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