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有的思想库”:哈瑞特对约翰·密尔思想的影响
1
作者 李宏图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作为19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约翰·密尔坦陈其思想受到妻子哈瑞特的深刻影响。通过对两人交往关系的考察,特别是对密尔所撰写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和《论自由》这两个文本的细致分析,可以明晓哈瑞特对这些著作的贡献。由此,不仅有... 作为19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约翰·密尔坦陈其思想受到妻子哈瑞特的深刻影响。通过对两人交往关系的考察,特别是对密尔所撰写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和《论自由》这两个文本的细致分析,可以明晓哈瑞特对这些著作的贡献。由此,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密尔写就的那些文本的思想内涵,更好地定位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而且,更有意义的是,这一梳理也彰显了哈瑞特那些新颖独特与富有价值的思想内容,提醒人们在密尔的思想体系中不应忘却哈瑞特曾经发出的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密尔 哈瑞特 政治经济学原理 论自由
下载PDF
用灵魂叙事的人——哈利特·雅各布森《一个奴隶女孩的自述》中的叙事伦理学阐释 被引量:3
2
作者 焦小婷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13,共4页
美国黑人女作家雅各布斯在其《一个奴隶女孩的自述》中没有一味展现血淋淋的事实,没有刻意经营语言的修辞效果和叙事策略,没有依从对身体细节的写作和展露,也没有对自传文本中的事实和史实以简单的道德评价;她关注平凡、感性的个体生存... 美国黑人女作家雅各布斯在其《一个奴隶女孩的自述》中没有一味展现血淋淋的事实,没有刻意经营语言的修辞效果和叙事策略,没有依从对身体细节的写作和展露,也没有对自传文本中的事实和史实以简单的道德评价;她关注平凡、感性的个体生存体验,以个体生命对自我生活际遇的理解贯穿于写作的始终。用叙事建构伦理道德问题,以叙事伦理意识呵护自己脆弱的个体生命,尽管聚焦琐碎平庸的日常生活,张扬的却是灵魂的放飞和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利特·雅各布斯 叙事伦理 道德评判
下载PDF
略论《爱玛》的女性成长主题 被引量:4
3
作者 步雅芸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56-59,共4页
作为简·奥斯丁最成熟的作品之一,《爱玛》描写了女主人公爱玛如何走出一个个错误而步入道德完善和情感成熟的过程。从成长小说定义、特征的角度可以力证小说的女性成长主题。在小说中,爱玛的成长是主线,和另两位同龄少女哈丽埃特... 作为简·奥斯丁最成熟的作品之一,《爱玛》描写了女主人公爱玛如何走出一个个错误而步入道德完善和情感成熟的过程。从成长小说定义、特征的角度可以力证小说的女性成长主题。在小说中,爱玛的成长是主线,和另两位同龄少女哈丽埃特、简的成长一起构成了十八世纪不同女性角色的成长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玛》 成长小说 哈丽埃特 简·菲尔费克斯
下载PDF
小小女艺术家的形象——从女权主义角度解读五部女性成长小说 被引量:3
4
作者 史菊鸿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9-114,共6页
当代英语儿童文学最显著的特色之一是深受女权主义理论影响。以莫尼卡·惠帝格为代表的一派女权主义学者认为,语言在女性建构主体性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语言便没有主体性,主体之所以成为主体是因为作用于她身上的语言... 当代英语儿童文学最显著的特色之一是深受女权主义理论影响。以莫尼卡·惠帝格为代表的一派女权主义学者认为,语言在女性建构主体性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语言便没有主体性,主体之所以成为主体是因为作用于她身上的语言文化力量将其如此构建。加拿大女权主义学者兼儿童文学评论家莉萨·保罗(Lisa Paul)认为妇女文学和儿童文学一样都受到了“语言压迫”,所以女权主义作家们不但拿起笔,用语言来传达自己的声音,同时也让她/他们的主人公以语言武装自己。本文试图通过解读以下五部女艺术家成长小说来验证这种观点对儿童文学创作的影响:加拿大最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露西·蒙格马利的“埃米莉三部曲”:《新月的埃米莉》、《埃米莉的奋斗》和《埃米莉的求索》,美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路易丝·费兹的《间谍哈里特》,以及莫莉·亨特的《棂车声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英语儿童文学 女权主义 女性成长小说 “埃米莉三部曲” 《间谍哈里特》 《棂车声响》
下载PDF
一个求索的灵魂——对哈利特·雅各布斯《一个奴隶女孩的生活经历》自传叙事的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焦小婷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65-69,共5页
自传是一种追求叙述过程中意义生成的阐释性、富有弹性和张力的文类。哈利特.雅各布斯的自传《一个奴隶女孩的生活经历》通过对叙事的伦理学突破,挑战传统伦理学的规范、挑战文化价值取向,为自己求自尊。巧妙移情于自传文本中的叙述者,... 自传是一种追求叙述过程中意义生成的阐释性、富有弹性和张力的文类。哈利特.雅各布斯的自传《一个奴隶女孩的生活经历》通过对叙事的伦理学突破,挑战传统伦理学的规范、挑战文化价值取向,为自己求自尊。巧妙移情于自传文本中的叙述者,消解了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和讲述生活事实时的自由表现方式间的冲突,达到对自己文化身份的建构。对传统奴隶叙事模式的超越和升华,渲染出自传文本更鲜明的理性色彩,张扬了作者智性的能力和个性自由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丽特·雅各布斯 自传叙事 移情
下载PDF
The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to the Growth of Emma
6
作者 史妍青 《海外英语》 2014年第21期204-205,共2页
Jane Austen(1775-1817)'s most famous novel is Emma in which she portrays the growing image of Emma Woodhouse, from a spoiled, headstrong girl to a rational young lady. The writer depicts the writing of Emma throug... Jane Austen(1775-1817)'s most famous novel is Emma in which she portrays the growing image of Emma Woodhouse, from a spoiled, headstrong girl to a rational young lady. The writer depicts the writing of Emma through shaping many kinds of characters, mainly Mr Knightley, a close friend of Emma's family and Harriet Smith, a pretty,sweet, non-too-bright girl of inferior social class and the natural daughter of somebody unknow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MA MR Knightley harriet
下载PDF
论《爱玛》中哈丽埃特的性格及其意义
7
作者 安琦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41-43,共3页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在其小说《爱玛》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些女性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在她精准的刻画下各有特点,各自在小说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作品通过对一系列人物和事件的细致描写,揭示出小说的主旨和意义。通过对次要人物哈丽埃特的性格...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在其小说《爱玛》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些女性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在她精准的刻画下各有特点,各自在小说中发挥不同的作用。作品通过对一系列人物和事件的细致描写,揭示出小说的主旨和意义。通过对次要人物哈丽埃特的性格及其在小说中意义的分析,可以从侧面更加清楚地认识女主人公爱玛的性格特征并深刻体会作者细致入微的洞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丽埃特 谦卑 善良 天真 自知之明
下载PDF
神话的诞生:“黑人摩西”哈丽雅特·塔布曼
8
作者 高春常 《枣庄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21-27,共7页
作为自我解放的南方逃奴和"地下铁路"运动的地方代理,哈丽亚特·塔布曼不仅以其被压迫种族救赎者的形象镌刻于美国黑人的群体记忆当中,同时也逐渐升华为整个美利坚民族的英雄符号,且历久不衰。本文认为,塔布曼的这种"... 作为自我解放的南方逃奴和"地下铁路"运动的地方代理,哈丽亚特·塔布曼不仅以其被压迫种族救赎者的形象镌刻于美国黑人的群体记忆当中,同时也逐渐升华为整个美利坚民族的英雄符号,且历久不衰。本文认为,塔布曼的这种"神话化"现象是由黑人种族被压抑已久的内在渴望、塔布曼的个人传奇以及地下铁路运动的理想主义特质这三种力量汇合所造就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丽雅特·塔布曼 摩西神话 地下铁路
下载PDF
《爱玛》的女性成长轨迹探究
9
作者 杨柳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11期104-104,共1页
《爱玛》是简·奥斯汀笔下一部著名的女性成长小说,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爱玛经历了由最初的幼稚自大到思想成熟的成长历程,小说还描绘了其他女性的成长。文章就小说《爱玛》当中的女性的精力进行分析,阐述了他们各自的成长,对小说中女... 《爱玛》是简·奥斯汀笔下一部著名的女性成长小说,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爱玛经历了由最初的幼稚自大到思想成熟的成长历程,小说还描绘了其他女性的成长。文章就小说《爱玛》当中的女性的精力进行分析,阐述了他们各自的成长,对小说中女性的成长进行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玛 成长轨迹 哈丽埃特
下载PDF
创伤理论视角下解读《奥尔岛上的珍珠》
10
作者 梁艳 杨晓丽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第8期96-99,共4页
哈丽叶特·比切·斯托的著名小说《奥尔岛上的珍珠》,讲述了两名孤儿玛拉和摩西在新英格兰地区奥尔岛村民佩内尔先生家生活成长的故事。文章从创伤理论角度出发,探寻和分析被收养的孤儿玛拉和摩西如何忘却过去不愉快的经历和从... 哈丽叶特·比切·斯托的著名小说《奥尔岛上的珍珠》,讲述了两名孤儿玛拉和摩西在新英格兰地区奥尔岛村民佩内尔先生家生活成长的故事。文章从创伤理论角度出发,探寻和分析被收养的孤儿玛拉和摩西如何忘却过去不愉快的经历和从过去的创伤中复原,找准自己人生定位,不断成长的过程,揭示了创伤复原需要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丽叶特·比切·斯托 《奥尔岛上的珍珠》 创伤理论 复原 成长
下载PDF
1951年美国《图书馆学院认证标准》的催化剂——丹佛大学的图书馆学学制改革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亚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81,75,共7页
20世纪40年代是美国图书馆学教育的重塑阶段。1947年,图书馆学教育家哈里特·贺维在丹佛大学图书馆学院实施"丹佛计划",建立了一年制硕士教育项目。该教育模式在美国图书馆学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与争论。以丹佛模式为代... 20世纪40年代是美国图书馆学教育的重塑阶段。1947年,图书馆学教育家哈里特·贺维在丹佛大学图书馆学院实施"丹佛计划",建立了一年制硕士教育项目。该教育模式在美国图书馆学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与争论。以丹佛模式为代表的一年制硕士项目在全美图书馆学院得到迅速推广,大量图书馆学学士学位教育项目逐渐取消。丹佛大学的图书馆学学制改革促进了1951年《图书馆学院认证标准》的产生,有利于缓解战后美国图书馆员的紧缺状况。在丹佛大学教育改革和1951年图书馆学教育认证标准等方面的推动下,硕士学位逐渐成为美国图书馆学教育的主要学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佛大学图书馆学院 哈里特·贺维 一年制硕士 图书馆学院认证标准 图书馆学硕士学位
下载PDF
《爱玛》中哈丽埃特的性格及其意义探析
12
作者 吴睿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06-107,共2页
《爱玛》一书不仅仅是关于爱玛的,一些次要人物,如哈丽埃特·史密斯,也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在对小说的主旨和意义的表现中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关键词 哈丽埃特 性格 意义
下载PDF
兰斯顿·休斯《不无笑声》中黑人女性哈里特的主体性建构
13
作者 张端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78-85,共8页
文学评论界历来将对美国著名黑人作家兰斯顿·休斯的研究聚焦于其恢宏的诗歌,鲜有人关注其于哈莱姆文艺复兴末期创作的小说《不无笑声》。在这部作品中,休斯着力刻画了黑人女性哈里特如何在饱受白人社会多重压迫的现实环境下奋力言... 文学评论界历来将对美国著名黑人作家兰斯顿·休斯的研究聚焦于其恢宏的诗歌,鲜有人关注其于哈莱姆文艺复兴末期创作的小说《不无笑声》。在这部作品中,休斯着力刻画了黑人女性哈里特如何在饱受白人社会多重压迫的现实环境下奋力言说自我的经历。小说中的哈里特在女性身份、女性意识、女性经济地位等三个方面凸显出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于小说末尾名声大噪的她宣告着个人主体性建构得以实现。通过深入描写哈里特女性主体性的建构历程,休斯动情地述说着美国非裔女性个体的主体建构与成长救赎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斯顿·休斯 《不无笑声》 黑人女性 主体性建构 哈里特
下载PDF
马蒂诺对疾病书写的态度转变
14
作者 马骧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61,共12页
哈丽特·马蒂诺在1844年发表的《病屋生活》中描述了自己长期卧病的心理状态,这部作品曾是其得意之作,但在1855年撰写《自传》时,她却严厉批评《病屋生活》中的"痛苦崇拜"和过度的自我意识,并认为自己当时仍处于形而上学... 哈丽特·马蒂诺在1844年发表的《病屋生活》中描述了自己长期卧病的心理状态,这部作品曾是其得意之作,但在1855年撰写《自传》时,她却严厉批评《病屋生活》中的"痛苦崇拜"和过度的自我意识,并认为自己当时仍处于形而上学阶段是造成这两种缺陷的原因。本文认为,这种归因过于简单,马蒂诺在突出基督教影响的同时,却忽略了"病屋狂热"、精神自传传统、反自我意识等社会因素和体裁因素的影响。这种简单化的处理,连同《自传》中对人生做整齐而刻意的阶段划分,都体现了马蒂诺对孔德学说的依赖,体现了她急于为人生寻找规律和定式的渴望,具有维多利亚时代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蒂诺 疾病书写 《病屋生活》 痛苦崇拜 自我意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