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rrington棒、AF钉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吴希瑞 张煜 +1 位作者 李恒 赵昌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124-124,共1页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脊髓损伤 AF钉 harrington 治疗
下载PDF
Harrington棒加Edwards套棒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电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西正 罗卓荆 +1 位作者 沈根标 阮狄克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29-231,共3页
HarringNn棒技术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 复位力 脊柱骨折 技术
下载PDF
提高脊柱骨折水平复位力量对Harrington分离棒应力分布的影响——二维光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卓荆 沈根标 +1 位作者 张西正 邹长春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41-146,共6页
使用Edwards套棒可提高Harrington装置对脊柱骨折的解剖复位率,但同时使Harrington棒各点应力值呈线性增加,尤以套棒所在点受影响最大,然而总体应力分布趋势不变,棒体——齿棘区交界处应力集中为棒的危险断面,棒前侧应力值高于后侧;齿... 使用Edwards套棒可提高Harrington装置对脊柱骨折的解剖复位率,但同时使Harrington棒各点应力值呈线性增加,尤以套棒所在点受影响最大,然而总体应力分布趋势不变,棒体——齿棘区交界处应力集中为棒的危险断面,棒前侧应力值高于后侧;齿棘部高于棒体部。实验结果提示,临床应用Ebwards套捧时应注意将其安置在尽量远离危险断面处,并使危险断面尽量靠近上钩,以减少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应力集中造成的Harrington棒疲劳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harrington 光弹性实验
下载PDF
两种改良型Harrington棒的应力分析
4
作者 张西正 匡震邦 罗卓荆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EI 1998年第2期94-99,共6页
作者对Harrington棒加Edwards套棒(HRS)和C型Harington棒(HRC)两种改良型Harrington棒进行应力分析,确定出棒体的危险截面和危险点。通过理论分析和光弹模型试验表明:在受伤脊柱复位... 作者对Harrington棒加Edwards套棒(HRS)和C型Harington棒(HRC)两种改良型Harrington棒进行应力分析,确定出棒体的危险截面和危险点。通过理论分析和光弹模型试验表明:在受伤脊柱复位程度相同的条件下,HRC棒在棘齿根部的应力明显低于HRS棒。从而提示临床,采用HRC棒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在获得与HRS棒相同的复位效果时,可减少Har-rington棒从棘齿根部断棒的现象,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C HRS 复位 脊柱骨折 应力分析
下载PDF
Harrington棒之发明过程
5
作者 马景昆 《实用骨科杂志》 1996年第4期260-260,共1页
1945年Harrington在美国休斯顿工作,当时儿麻尚未得到控制,每年发病率约300人,其中躯干儿麻占很大比例,10年间,积累大量脊柱侧弯病例,有的出现心肺功能障碍,用石膏背心矫正效果不佳,手术又乏办法,该氏等最初手法牵拉矫正后用螺钉固定关... 1945年Harrington在美国休斯顿工作,当时儿麻尚未得到控制,每年发病率约300人,其中躯干儿麻占很大比例,10年间,积累大量脊柱侧弯病例,有的出现心肺功能障碍,用石膏背心矫正效果不佳,手术又乏办法,该氏等最初手法牵拉矫正后用螺钉固定关节突关节,初期还好,不久又失败,后来用一根直棒将固定在脊椎后方的钩子用螺帽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rington 脊柱侧弯 关节突关节 石膏背心 harrington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脊柱骨折 螺钉固定 矫正效果 年发病率
下载PDF
Harrington棒治疗脊柱骨折的缺陷及并发症的预防
6
作者 邓岳 杨大钊 +1 位作者 苏波 孙绪祥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 2001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分析Harrington棒治疗脊柱骨折的缺陷 ,并总结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一年来使用Harrington棒技术治疗的脊柱骨折12例 ,按受伤部位分为 :T111例 ,T124例 ,T12L1,31例 ,L14例 ,L1 ,22例 ,其中伴神经症状者9例。结果手术后... 目的分析Harrington棒治疗脊柱骨折的缺陷 ,并总结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一年来使用Harrington棒技术治疗的脊柱骨折12例 ,按受伤部位分为 :T111例 ,T124例 ,T12L1,31例 ,L14例 ,L1 ,22例 ,其中伴神经症状者9例。结果手术后8例有神经症状者恢复效果明显 ,10例骨折脱位均完全复位 ,2例后凸畸形未完全复位 ,无1例发生脱钩、断棒或矫正度丢失等并发症。结论Harrington棒技术虽然有诸多不足 ,但只要手术方法得当 ,仍可取得良好疗效 ,尤其某些多节段骨折或合并严重侧、前方脱位者 ,只有此方法可有效地矫正畸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rington 脊柱骨折 并发症 治疗
下载PDF
Harrington器械断棒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7
作者 陈伯华 周秉文 《青岛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4期267-270,共4页
本文报告了在模拟体内受力情况下对Harrington棒进行的抗压力及疲劳试验结果.实验证明,抗压力与上钩至交界处距离有关,距离越长,抗压力越小(P<0.01);亦与弯度有关,弯度越大,抗压力越小(P<0.01).疲劳强度与加载点至交界处距离有关... 本文报告了在模拟体内受力情况下对Harrington棒进行的抗压力及疲劳试验结果.实验证明,抗压力与上钩至交界处距离有关,距离越长,抗压力越小(P<0.01);亦与弯度有关,弯度越大,抗压力越小(P<0.01).疲劳强度与加载点至交界处距离有关,距离越长,强度越小(P<0.01);断裂多发生在应力集中之第1,2节基部.63例Harrington手术,断棒率为12.3%.断棒多发生在交界处,且上钩多位于4格以上,与实验结果相符.由此可见应尽量缩短盘状螺纹距离,尽量加大每格基底部的圆角过度.使用长棒短螺纹技术使应力集中处接近力点以减少受力,降低断棒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并截瘫应用Harrington’rod固定的护理
8
作者 巫双全 潘启龙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66-67,共2页
自1989年开始,我们用Harrington’rod撑开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并截瘫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14岁~47岁,均为胸腰椎骨折脱位并截瘫,X线片示屈曲型骨折,th<sub>6</sub>1例,th<sub>11~12</sub>4例,L... 自1989年开始,我们用Harrington’rod撑开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并截瘫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14岁~47岁,均为胸腰椎骨折脱位并截瘫,X线片示屈曲型骨折,th<sub>6</sub>1例,th<sub>11~12</sub>4例,L<sub>1,2</sub>3例,L<sub>3</sub>2例,伤后距手术时间最短3天,最长6个月,手术在全麻插管俯卧位进行,全组病例均取得满意的固定作用,没有因护理不当而发生断棍或脱钩,也未因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不当而发生切口感染,患者出院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部分截瘫仍在治疗康复中,无发生褥疮、肺炎或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我们认为,一项手术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rington 胸腰椎骨折 rod 不稳定性骨折 后距 截瘫病人 手术时间 中男 功能恢复 全麻插管
下载PDF
Harrington棒治疗脊柱骨折的缺陷和并发症
9
作者 刘叶 《中原医刊》 1996年第10期14-15,共2页
Harrington棒治疗脊柱骨折的缺陷和并发症刘叶Harrington棒除应用于脊柱侧弯的矫形外,近年来被骨科医师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脊柱骨折和脱位,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同时,亦引发了对其缺陷的研究及术后所出现的多种... Harrington棒治疗脊柱骨折的缺陷和并发症刘叶Harrington棒除应用于脊柱侧弯的矫形外,近年来被骨科医师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脊柱骨折和脱位,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同时,亦引发了对其缺陷的研究及术后所出现的多种并发症的进一步认识。1临床资料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harrington 并发症 脱钩
下载PDF
Harrington棒加节段椎板下钢丝治疗特发性脊柱侧突36例分析
10
作者 张福华 江华远 《实用骨科杂志》 1997年第4期230-231,共2页
我院自1987~1993年,对36例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病人进行了Harrington棒加节段椎板下钢丝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共36例,男14例,女22例。年龄7~17岁。侧凸cobb角42~124°,平均84.6°。单主... 我院自1987~1993年,对36例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病人进行了Harrington棒加节段椎板下钢丝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共36例,男14例,女22例。年龄7~17岁。侧凸cobb角42~124°,平均84.6°。单主弧32例,双主弧4例。侧弯顶点位于胸椎21例,胸腰交界处9例,腰椎6例。合并后凸畸形27例,其中角度大于50°者7例,7例平均后凸度数73°,4例行前路椎体间松解,于12天后行后路矫正,其余病人均1次行后路矫正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rington 椎板下钢丝 特发性 脊柱侧突 脊柱侧凸 脊柱侧弯 后路矫正 例分析 小儿矫形外科 手术治疗
下载PDF
Harrington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22例
11
作者 卢勤龙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1年第1期72-73,共2页
我院1994年4月~1999年3月,应用Harrington棒内固定并植骨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2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5例,女7例;年龄18岁~47岁,平均2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6天,平均2.3天。
关键词 harrington 爆裂骨折 胸腰段 内固定治疗 脊髓损伤 脊柱畸形 体位复位 胸腰椎骨折 硬膜外麻醉 椎体高度
下载PDF
Harrington矫正术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
12
作者 韦金武 杜国有 潘启龙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72-75,共4页
过去用于矫正脊柱侧凸的方法很多,但都受到一定限制。早在1947年就有人考虑用金属器械来自内部撑开以矫正畸形和加强固定。1958年Harrington在美国Houston城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时,首先制造了一种带蜂腰形齿棘状的内固定撑开器,1962年他... 过去用于矫正脊柱侧凸的方法很多,但都受到一定限制。早在1947年就有人考虑用金属器械来自内部撑开以矫正畸形和加强固定。1958年Harrington在美国Houston城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时,首先制造了一种带蜂腰形齿棘状的内固定撑开器,1962年他报告用该器械治疗脊柱侧凸,成功率达90%,假关节发生率低于1%,从而引起了世界同行的重视与广泛采用,其适应证也日趋扩大。1967年Harrington用于治疗脊柱滑脱,复位满意。1973年Dickson用于治疗脊柱骨折,不少作者相继使用,认为效果优于脊柱钢板或钢丝内固定。本文就近年来应用该技术治疗脊柱畸形和脊柱骨折脱位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rington 矫正脊柱侧凸 钢丝内固定 脊柱骨折 脊柱外科 脊柱滑脱 器械治疗 撑开器 撑开 假关节形成
下载PDF
应用Harrington装置和椎板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48例报告
13
作者 苏再发 张建新 钟国荣 《伤残医学杂志》 1995年第4期20-21,共2页
应用三点加压固定是哈氏棒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基本原理。本文应用哈氏棒和椎板减压加椎板下或棘突基底钢丝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48例,按Frankel综合分级:0级12例,Ⅰ级26例,Ⅱ级10例。术后随访4个月~4年2个月... 应用三点加压固定是哈氏棒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基本原理。本文应用哈氏棒和椎板减压加椎板下或棘突基底钢丝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48例,按Frankel综合分级:0级12例,Ⅰ级26例,Ⅱ级10例。术后随访4个月~4年2个月,平均随访1年6个月。术后恢复情况:0级12例中,仍为0级10例,恢复到Ⅰ级1例,恢复到Ⅳ级1例;Ⅰ级26例中,仍为Ⅰ级8例,恢复到Ⅱ级8例,恢复到Ⅲ级10例;Ⅱ级10例中.仍为Ⅱ级1例,恢复到Ⅲ级7例,恢复至Ⅳ级2例。文中简述了哈氏棒应用的适应证、并发症及预防方法,并指出有条件的情况下必须行CT检查,明确诊断,及早解除对脊髓的压迫,为恢复脊髓功能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harrington 减压治疗 截瘫 FRANKEL 装置 钢丝固定治疗 哈氏 加压固定 综合分级 椎板减压 术后随访 恢复情况 预防方法 CT检查 脊髓功能 适应证 并发症 Ⅲ级
下载PDF
改良哈氏棒椎弓根螺钉治疗儿童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 被引量:9
14
作者 史亚民 侯树勋 +3 位作者 姚长海 商卫林 高天君 孙彦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93-196,共4页
目的:总结23例儿童(平均年龄11.1岁)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采用改良哈氏棒椎弓根螺钉的治疗结果。方法:用改良哈氏棒椎弓根螺钉配合脊柱松解或/和头盆环牵引后器械固定。结果:平均随访25.8个月。术前侧凸平均Cobb角1... 目的:总结23例儿童(平均年龄11.1岁)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采用改良哈氏棒椎弓根螺钉的治疗结果。方法:用改良哈氏棒椎弓根螺钉配合脊柱松解或/和头盆环牵引后器械固定。结果:平均随访25.8个月。术前侧凸平均Cobb角102.3°,悬吊位95.1°;术后侧凸平均Cobb角57.6°,平均矫正率41.9%,无不可逆性脊髓损伤。结论:改良哈氏棒固定减少了哈氏器械所致的脱钩、断棒等并发症,配合脊柱松解或/和头盆环牵引,减少了脊髓牵拉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哈氏 椎弓根螺钉 先天性脊柱侧凸 治疗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三点加压固定中哈灵顿棒危险断面及其载荷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卓荆 沈根标 +3 位作者 阮狄克 崔海相 张西正 邹长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2-14,共3页
本文采用二维光弹模型研究哈灵顿分离棒(HDR)的应力分布。实验载荷包括作用于两端钩部的垂直力及作用于棒中点的水平力。实验发现棒棘齿区应力高于光滑区,HDR光滑区—棘齿区交界处应力居棒同侧最高,是棒强度的危险断面,其应... 本文采用二维光弹模型研究哈灵顿分离棒(HDR)的应力分布。实验载荷包括作用于两端钩部的垂直力及作用于棒中点的水平力。实验发现棒棘齿区应力高于光滑区,HDR光滑区—棘齿区交界处应力居棒同侧最高,是棒强度的危险断面,其应力值与载荷呈正直线相关.本文亦初步讨论了减少危险断面应力、避免HDR疲劳断裂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灵顿 胸腰椎骨折 骨折固定
下载PDF
椎弓根钉哈灵顿棒套棒内固定系统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根标 阮狄克 +1 位作者 罗卓荆 崔海相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4期149-150,158,共3页
采用椎弓根钉与哈灵顿棒加套棒内固定装置,临床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25例,疗效满意。后凸畸形角由术前平均26.88°减少到术后3.72°,移位百分率由术前34.82%纠正到1.0%,被压缩椎体的高度由术前50.... 采用椎弓根钉与哈灵顿棒加套棒内固定装置,临床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25例,疗效满意。后凸畸形角由术前平均26.88°减少到术后3.72°,移位百分率由术前34.82%纠正到1.0%,被压缩椎体的高度由术前50.92%恢复到92.88%。不全瘫患者术后均有较好的神经功能恢复,完全瘫患者术后恢复较差。该装置具有骨折复位率高,稳定作用强,可防止脱钩或骨界面骨折以及缩短固定节段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术 椎弓根钉 胸椎 腰椎 骨折
下载PDF
改良哈氏棒治疗胸腰段脊柱不稳定骨折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荣范 王道新 +2 位作者 肖乃方 李少合 陈伟中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92-94,共3页
本文报告了作者研制的改良哈氏棒治疗胸腰段脊柱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1991年1月~1994年10月,治疗26例,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从41.91%,恢复至95.57%,椎体后缘高度从81.03%恢复至100%,后凸畸形(... 本文报告了作者研制的改良哈氏棒治疗胸腰段脊柱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1991年1月~1994年10月,治疗26例,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从41.91%,恢复至95.57%,椎体后缘高度从81.03%恢复至100%,后凸畸形(Cobb氏法)从26°恢复至5°,有5例恢复前凸8°~10°,神经功能恢复1.8级(Frankel分级)。作者认为回复生理前凸的纵轴上纵向撑开力,更有助于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解剖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改良哈氏 固定术 治疗
下载PDF
哈氏棒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脱位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立忠 钟国荣 +4 位作者 黄碧玲 吴培增 张建新 陈学明 徐皓 《中国骨伤》 CAS 2000年第9期537-538,共2页
总结哈氏棒在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脱位中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87例均采用哈氏棒治疗。其中 6 2例予以椎板切除减压及 /或切开硬脊膜探查脊髓 ,2 5例行棘突打孔钢丝固定双棒 ,6 5例做了自体植骨融合术。结果  48例经 1~ 11年随... 总结哈氏棒在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脱位中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87例均采用哈氏棒治疗。其中 6 2例予以椎板切除减压及 /或切开硬脊膜探查脊髓 ,2 5例行棘突打孔钢丝固定双棒 ,6 5例做了自体植骨融合术。结果  48例经 1~ 11年随访 ,平均 5年 4个月 ,2 2例完全康复 ,有14例发生各种并发症。结论 哈氏棒是一种符合生物力学的内固定器材 ,具有较强的纵向撑开力 ,能使骨折脱位得到很好复位 ,但亦具有一些缺点 ,如术中能做到置钩前预制好骨孔 ,并将哈氏棒预弯成与伤段脊柱相应的生理弧度 ,加用钢丝固定双棒 ,行后路植骨融合 ,术后使用支架保护 ,严格无菌操作等 ,可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损伤 骨折固定术 哈氏 治疗
下载PDF
Edwards套棒方法治疗胸腰段脊柱不稳定损伤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卓荆 沈根标 +2 位作者 郝家骥 阮狄克 张西正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3-48,共6页
本文报告Edwards套棒装置及单纯Harrington分离棒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损伤的力学实验研究结果。取成年猪新鲜胸腰椎脊柱6具,切断前纵韧带、椎间盘纤维环、后纵韧带,造成前中柱不稳定损伤15处。测力传感器固定于椎体前缘并骑跨损伤处,使之... 本文报告Edwards套棒装置及单纯Harrington分离棒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损伤的力学实验研究结果。取成年猪新鲜胸腰椎脊柱6具,切断前纵韧带、椎间盘纤维环、后纵韧带,造成前中柱不稳定损伤15处。测力传感器固定于椎体前缘并骑跨损伤处,使之检测纵向复位力。单侧内固定装置固定。实验结果表明:单侧Edwards套棒装置产生纵向复位力量89N,较Harrington分离棒48.7N提高82.7%(P<0.0005);二种内固定装置分别用于胸、腰椎时,纵向复位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胸段肋骨对纵向复位力无影响。生物力学分析,纵向复位力与横向前推力成正比例关系,增大内固定装置对伤椎的横向前推力,可提高纵向复位力量。同时其它学者也报告Edwards套棒装置具有良好的脊柱三维稳定作用。所以,作者认为Edwards套棒装置集对脊柱骨折复位与稳定于一体,是理想的内固定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损伤 固定术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哈氏棒加多节段椎板下钢丝治疗脊柱侧凸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青 刘康 +4 位作者 袁元杏 徐卓明 曾毅军 宁晔 陈尔东 《临床骨科杂志》 2001年第3期202-203,共2页
目的 总结单纯哈氏棒加多节段椎板下钢丝治疗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 在脊柱凹侧用哈氏棒撑开配合多节段椎板下钢丝固定治疗脊柱侧凸 32例。结果 随访 4个月~ 7 6年。术前侧凸平均Cobb角 6 7 1° ,术后 39° ,矫正率 47%。 1... 目的 总结单纯哈氏棒加多节段椎板下钢丝治疗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 在脊柱凹侧用哈氏棒撑开配合多节段椎板下钢丝固定治疗脊柱侧凸 32例。结果 随访 4个月~ 7 6年。术前侧凸平均Cobb角 6 7 1° ,术后 39° ,矫正率 47%。 1例上钩脱位 ,1例出现深部感染。结论 该方法手术过程简单 ,固定牢固 ,可减少骨折、脱钩等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治疗 哈氏 椎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