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ll-free mitochondrial DNA quantification i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for non-invasive and real-time monitoring of disease status 被引量:1
1
作者 Nusrath Fathima Sandhya Manorenj +1 位作者 Sandeep Kumar Vishwakarma Aleem Ahmed Khan 《World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2年第2期14-28,共15页
BACKGROUND Acute ischemic stroke(AIS)is one of the major causes of the continuous increasing rate of global mortality due to the lack of timely diagnosis,prognosis,and management.This study provides a primitive platfo... BACKGROUND Acute ischemic stroke(AIS)is one of the major causes of the continuous increasing rate of global mortality due to the lack of timely diagnosis,prognosis,and management.This study provides a primitive platform for non-invasive and cost-effectiv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IS using circulating cellfree mitochondrial DNA(cf-mtDNA)quantification and validation.AIM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cf-mtDNA as s non-invasive,and affordable tool for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prognosticating AIS patients at disease onset and during treatment.METHODS This study enrolled 88 participants including 44 patients with AIS and 44 healthy controls with almost similar mean age group at stroke onset,and at 24 h and 72 h of treatment.Peripheral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each study participant and plasma was separated using centrifugation.The cf-mtDNA concentration was quantified using nanodrop reading and validated through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of NADH-ubiquinone oxidoreductase chain 1(ND1)relative transcript expression levels.RESULT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f-mtDNA concentration in patients at disease onset showe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levels compared to control individuals for both nanodrop reading,as well as ND1 relative expression levels(P<0.0001).Intergroup analysis of cf-mtDNA concentration using nanodrop showed significantly reduced levels in patients at 72 h of treatment compared to onset(P<0.01).However,RT-qPCR analysis show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at 24 h and 72 h of treatment compared to the disease onset(P<0.001).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ere relatively higher for RT-qPCR than nanodrop-based cfmtDNA quantification.Correlation analysis of both cf-mtDNA concentration as well as ND1 relative expression with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score at baseline showed a positive trend.CONCLUSION In summary,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f highly pure cf-mtDNA provides a simple,highly sensitive and specific,non-invasive,and affordable approach for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prognosticating AIS patients at onset and during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l-free mitochondrial DNA NADH-ubiquinone oxidoreductase chain 1 Ischemic stroke Circulating biomarker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score stroke assessment Severity and outcome
下载PDF
Predictors of short-term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unsuitability of 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vascular hyperintensity scores 被引量:13
2
作者 Chan-chan Li Xiao-zhu Hao +3 位作者 Jia-qi Tian Zhen-wei Yao Xiao-yuan Feng Yan-mei Y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期69-76,共8页
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FLAIR) vascular hyperintensity (FVH) is used to assess leptomeningeal collateral circulation, but clinical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FVH can be very different. The aim of the p... 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FLAIR) vascular hyperintensity (FVH) is used to assess leptomeningeal collateral circulation, but clinical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FVH can be very different.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assess a FVH score and explore its relationship with clinical outcomes.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due to middle cerebral artery M1 occlusion underwen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were followed up at 10 day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and 90 days (modified Rankin Scale) to determine short-term clinical outcomes. Effective collateral circulation indirectly improved recovery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short-term clinical outcome by extending the size of the pial penumbra and reducing infarct lesions. FVH score showed no correlation with 90-day functional clinical outcome and was not sufficient 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short-term clinical outc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collateral circulation modified Rankin scale score cerebral ischemia acute stroke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NIHSS评分结合CT血管成像对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预测作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儒钦 陈成志 +1 位作者 韦海生 张钊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9期12-16,共5页
目的 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CT血管成像(CTA)相结合方式进行临床诊断,评估该诊断方式对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以临床治疗后NI... 目的 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CT血管成像(CTA)相结合方式进行临床诊断,评估该诊断方式对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以临床治疗后NIHSS评分为评判标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IHSS评分≤4分, 52例)和预后不良组(NIHSS评分>4分, 48例)。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情况、NIHSS评分以及CT血管成像显示阻塞情况,分析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预后良好组患者基线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神经功能恢复率分别为(6.1±1.5)分、(2.4±0.5)分、(0.67±0.12),预后不良组分别为(11.8±2.3)分、(6.8±1.3)分、(0.46±0.19)。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患者基线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均明显更低,神经功能恢复率明显较高(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基线NIHSS评分及CT血管成像显示血管阻塞占比明显偏低(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高、CT血管成像显示血管阻塞与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是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由ROC分析可知,NIHSS评分结合CT血管成像模型预测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基线NIHSS评分模型和CT血管成像模型。结论 NIHSS评分结合CT血管成像对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预测能力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CT血管成像 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闭塞 临床预后
下载PDF
NLR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损伤、预后及复发风险评估中的价值
4
作者 张威 李静杰 +1 位作者 王海峰 王峰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728-732,751,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损伤、预后及复发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治的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证实为AIS的患者236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损伤、预后及复发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治的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证实为AIS的患者23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TOAST分型标准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151例、心源性栓塞型30例、小动脉闭塞型55例。比较不同TOAST分型AIS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评分、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Hcy)、IL-6、IL-10的差异。根据入院时NIHSS、mRS、ESRS评分结果,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S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预后状况及复发风险的因素。ROC曲线评估实验室指标判断AIS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预后状况及复发风险的效能。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AIS患者NLR与NIHSS评分、mRS评分、ES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不同TOAST分型AIS患者年龄、NIHSS评分、mRS评分、ESRS评分、N、NLR、RDW、hs-CRP、D-二聚体、Hcy、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LR是AIS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NLR、hs-CRP、D-二聚体是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状况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NLR、D-二聚体是AIS患者复发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NLR判断AIS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最佳截断值为2.52,灵敏度为0.734,特异度为0.528,AUC为0.670。NLR联合hs-CRP、D-二聚体判断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状况的最佳截断值为0.40,灵敏度为0.718,特异度为0.730,AUC为0.781。NLR联合D-二聚体判断AIS患者复发风险的最佳截断值为0.42,灵敏度为0.736,特异度为0.661,AUC为0.736。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NLR与NIHSS评分、mRS评分、ESRS评分均呈正相关(rs=0.291、0.358、0.277,均P<0.001)。结论NLR在AIS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损伤、预后及复发风险评估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NLR联合hs-CRP、D-二聚体等指标可有效提高AIS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评估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改良Rankin量表评分 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评分
下载PDF
不同疗程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张伟 赵振升 +4 位作者 闵翠丽 国艳 刘海燕 常青 郭博升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62-66,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益都中心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益都中心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加用高压氧治疗4疗程共60次,而对照组加用高压氧治疗2疗程共30次。经综合治疗80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ADL)。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疗程(>30次)高压氧治疗能更有效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颅脑损伤 不同疗程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
下载PDF
血清sTWEAK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应用价值研究
6
作者 李梦真 查江杰 +3 位作者 韩鹏飞 程铭 周硕 陈志会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1期134-138,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因子(sTWEAK)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血清中的变化,评估sTWEAK在IS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就诊的137例IS患者(IS组)和98名健康体检者(对照...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因子(sTWEAK)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血清中的变化,评估sTWEAK在IS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就诊的137例IS患者(IS组)和98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急性卒中Org10172治疗试验(TOAST)病因分型对IS患者进行分组。对IS患者不同分组中血清sTWEAK浓度进行比较,评估sTWEAK对IS的诊断应用价值。结果IS组血清sTWEAK水平高于对照组,并且随着脑卒中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不同TOAST分型组间的血清sTWEAK水平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TWEAK与NIHSS评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呈正相关(r=0.780、0.790,P<0.001)。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显示,sTWEAK是I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血清sTWEAK预测IS的最佳截断值为623.895 pg/ml、曲线下面积(AUC)为0.854,联合检测sTWEAK和Hcy预测IS的AUC为0.881。结论sTWEAK与IS的病情严重程度及TOAST分型有关,并且是IS的独立危险因素。当血清sTWEAK>623.895 pg/ml时对IS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联合检测sTWEAK和Hcy可以提高对IS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WEAK 缺血性脑卒中 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 TOAST分型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B族维生素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朱炬 张哲成 +2 位作者 张静 王素红 王渝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44-746,共3页
【摘要】目的评价应用复合B族维生素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0例Hhcy脑梗死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0例。干预组在常规二级预防基础上加用复合B族维生素,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随访2... 【摘要】目的评价应用复合B族维生素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0例Hhcy脑梗死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0例。干预组在常规二级预防基础上加用复合B族维生素,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随访2年。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arthelIndex(BI评分)评价日常生活行为能力。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检测血浆tHcy水平。随访24个月时干预组中tHcy下降明显(较人组时下降≥3μmol/L)者为干预亚组。结果干预组tHcy明显降低,除入组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随访3、12、24个月时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2、18和24个月时干预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时点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点2组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亚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复合B族维生素干预降低tHcy可能有利于脑梗死1-2年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血浆tHcy水平明显下降者可能获益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 复合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脑梗死 总同型半胱氨酸 神经功能缺损 NIHSS评分 BI评分
下载PDF
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急诊血管内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吴燕敏 陈文伙 +5 位作者 易婷玉 林定来 林晓辉 陈荣城 潘志南 郑秀芬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7,共7页
目的探讨对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进行急诊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福建省漳州市医院脑血管病介入科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进行急诊血管内治疗的低NIHSS评分前循环大动... 目的探讨对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进行急诊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福建省漳州市医院脑血管病介入科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进行急诊血管内治疗的低NIHSS评分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65例,均经多模式影像学评估证实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及小核心梗死区大片缺血半暗带。根据发病24 h内采用治疗方式的不同,将65例患者分为直接取栓组(30例)和延迟取栓组(35例)。直接取栓组患者采用机械取栓配合标准药物治疗;延迟取栓组患者先进行标准药物治疗,症状加重后行机械取栓。记录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资料、疗效及随访结果,即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颤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脂血症、NIHSS评分(入院时、术前、出院时)、使用替罗非班比例、就诊至股动脉穿刺时间、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血管闭塞部位、良好侧支循环(血流代偿>2级)、成功再通(脑梗死溶栓分级≥2b级)、症状性颅内出血、异位栓塞、预后良好、死亡,并进行组间比较。评估的主要终点事件为治疗后90 d良好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次要终点事件为症状性颅内出血及90 d死亡。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颤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脂血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直接取栓组与延迟取栓组入院时NIHS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取栓组术前及出院时NIHSS评分均低于延迟取栓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4(2,5)分比11(9,14)分,χ2=6.613;出院时:1(0,2)分比3(1,10)分,χ2=3.205;均P<0.01]。直接取栓组就诊至穿刺时间少于延迟取栓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5(95.3,181.8)min比865.0(520.0,1096.0)min,Z=5.928,P<0.01]。直接取栓组与延迟取栓组患者大血管闭塞均以大动脉粥样硬化为主[分别为73.3%(22/30)、80.0%(28/35)],病因分型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取栓组与延迟取栓组替罗非班使用比例、血管闭塞部位、血流代偿>2级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两组血管成功再通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异位栓塞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90 d,直接取栓组良好预后率高于延迟取栓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7%(26/30)比60.0%(21/35),χ2=5.737,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NIHSS评分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行血管内治疗可能是安全的,对该类患者可尝试尽早行血管内治疗,但结果仍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大动脉闭塞 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基于NIHSS评分的干预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4
9
作者 汤锦丽 顾艳 +1 位作者 费雅雅 龚佩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4期69-72,7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干预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行常规干预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47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11月... 目的探讨基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干预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行常规干预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47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行基于NIHSS评分干预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NIHSS评分、巴氏指数(Barthe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干预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心理、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NIHSS评分的干预模式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重型颅脑损伤 日常生活能力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护理干预联合恩必普治疗对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翠兰 徐学梅 +2 位作者 孙大芳 郑凤兰 吕占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恩必普治疗对社区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期间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05例AIS患者。所有患者被分为三组,其中对照组(33例)给予神经内科常规二级预防标准...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恩必普治疗对社区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期间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05例AIS患者。所有患者被分为三组,其中对照组(33例)给予神经内科常规二级预防标准化预防药物,随访12个月;护理干预组(34例)给予神经内科常规二级预防标准化预防药物+护理干预,随访12个月;护理干预+恩必普组(38例)给予神经内科常规二级预防标准化预防药物+护理干预+恩必普强化治疗,随访12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差、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增分率评价干预效果,并对研究期间12个月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事件进行统计。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各测量参数以均数依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F检验,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间NIHSS评分差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F=9.116,P=0.007);护理干预组、护理干预+恩必普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9、0.002),护理干预组与护理干预+恩必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9)。三组间ADL增分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F=222.864,P〈0.01);护理干预组、护理干预+恩必普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护理干预组与护理干预+恩必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7)。三组AIS复发事件进行χ2检验,结果显示,护理干预组、护理干预+恩必普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1,P=0.032;χ2=3.01,P=0.036),而护理干预组与护理干预+恩必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8,P〉0.0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AIS患者生活质量;应用3个疗程的恩必普治疗+护理干预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恩必普 NIHSS评分 ADL评分增分率 复发事件
下载PDF
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治疗脑出血患者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昆鹏 杨婕 +3 位作者 呼铁民 孟杰 闫丽娜 周路琦 《医学与哲学(B)》 2016年第9期58-61,共4页
系统评价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不同营养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经严格筛选纳入14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 09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肠外营养(PN)结合肠内营养(EN)与单纯PN相比较,在升高患者术后血清白蛋白(ALB)[MD合并=3.78... 系统评价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不同营养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经严格筛选纳入14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 09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肠外营养(PN)结合肠内营养(EN)与单纯PN相比较,在升高患者术后血清白蛋白(ALB)[MD合并=3.78,95%CI(2.05,5.50);Z=4.29,P<0.000 1]和前白蛋白(PA)值[MD合并=72.15,95%CI(61.61,82.69);Z=13.41,P<0.000 01]、降低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MD合并=-5.43,95%CI(-6.60,-4.26);Z=9.09,P<0.000 01]、降低肺部感染率[RR合并=0.46,95%CI(0.32,0.67);Z=4.17,P<0.0001]和消化道出血率[RR合并=0.46,95%CI(0.31,0.68);Z=3.89,P<0.0001]等方面效果更显著。得出结论,脑出血患者术后联合应用EN+PN,能够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肠内营养 肺部感染 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META分析
下载PDF
中风祖方治疗溶栓窗外急性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文龙龙 林伟龙 黄培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981-986,共6页
【目的】评价中风祖方(以丹参、益母草、毛冬青为基础方)对溶栓窗外急性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Marker随机对照研究,将166例溶栓窗外急性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2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给... 【目的】评价中风祖方(以丹参、益母草、毛冬青为基础方)对溶栓窗外急性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Marker随机对照研究,将166例溶栓窗外急性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2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标准治疗,试验组在西医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中风祖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90 d。观察2组患者治疗7 d、14 d、90 d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分值及减少率变化情况,并于治疗90 d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治疗7 d、14 d、90 d后,2组患者MRS评分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7 d、90 d后MRS评分的减少率和治疗7 d、14 d、90 d后NIHSS评分的减少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2)治疗90 d后,试验组MRS疗效的总恢复率为79.27%,对照组为72.62%;组间比较,2组患者的MRS疗效相仿(P> 0.05)。(3)治疗90 d后,试验组NIHSS疗效的总好转率为79.27%,对照组为59.52%;组间比较,试验组的NIHSS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4)试验组有8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有19例出现并发症,试验组的并发症有少于对照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5)2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未出现由于治疗因素引起的肝、肾功能损伤及血、尿、大便三大常规的异常变化。【结论】中风祖方能有效改善溶栓窗外急性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致残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祖方 急性缺血性中风 血瘀证 MRS评分 NIHSS评分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细胞亚群与NIHSS评分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谭洪辉 黄之文 杨雀飞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1690-169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T细胞亚群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10月高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60例确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实验组,所有脑卒中患者入院当天按神经功能情况进行NIHSS评分,同时选取相对应的中老...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T细胞亚群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10月高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60例确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实验组,所有脑卒中患者入院当天按神经功能情况进行NIHSS评分,同时选取相对应的中老年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流式T细胞亚群分析,比较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在两组中的差异,分析各亚群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CD3^+、CD4^+和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CD3^+、CD4^+和CD4^+/CD8^+与NIH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295,0.498,0.887,P<0.05),而CD8^+与NIH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352,P<0.05)。结论 T细胞亚群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NIHSS评分相关,与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亚群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NIHSS评分 相关性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临床效果 被引量:17
14
作者 储丹晨 谢道俊 +7 位作者 李伟 李晶晶 赵晓蕾 曾晓金 赵兴利 王会才 常坤鹏 范婷丽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临床效果、中医证候评分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12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研究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临床效果、中医证候评分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12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研究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7 d及14 d后中医证候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中医证候评分,临床效果较好,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补阳还五汤加减 气虚血瘀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中医证候评分
下载PDF
不同严重程度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与静脉溶栓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丹丹 陈胜云 赵性泉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10期869-874,869,共6页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改善预后最有效的方法。不同严重程度的卒中患者其溶栓的效果不尽相同。2016年2月新发表的声明中对不同严重程度的卒中患者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提出了新的观点,建议对于症状严重的,或者...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改善预后最有效的方法。不同严重程度的卒中患者其溶栓的效果不尽相同。2016年2月新发表的声明中对不同严重程度的卒中患者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提出了新的观点,建议对于症状严重的,或者症状轻微但是有残疾可能的卒中患者,应当在症状开始3 h内静脉使用阿替普酶,而在症状出现3 h内对于症状轻微且判断没有致残风险的卒中患者,静脉阿替普酶治疗是待考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静脉溶栓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下载PDF
中风祖方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瘀证患者NIHSS评分及证候积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文龙龙 林伟龙 +3 位作者 张佛明 陈昕 许越 黄培新(指导)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511-513,共3页
目的:观察中风祖方治疗血瘀证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瘀证患者1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82例,对照组84例,对照组予标准治疗(阿司匹林100 mg,口服,日1次;立普妥20 mg,口服,每晚1次)并配合中药治疗,... 目的:观察中风祖方治疗血瘀证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瘀证患者1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82例,对照组84例,对照组予标准治疗(阿司匹林100 mg,口服,日1次;立普妥20 mg,口服,每晚1次)并配合中药治疗,治疗组予标准治疗+中风祖方,治疗14 d后观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瘀证证候积分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及血瘀证证候积分均有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差值及血瘀证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52.43%,对照组3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祖方能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祖方 急性缺血性卒中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中医证候评分 血瘀证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B型脑钠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利红 张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4期424-42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B型脑钠肽(BN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3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测定其血BNP水平,分析血BNP水平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浆...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B型脑钠肽(BN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3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测定其血BNP水平,分析血BNP水平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BNP水平越高;大面积脑梗死组血BNP水平明显高于非大面积脑梗死组(P<0.01);而不同梗死部位血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可能与脑卒中患者病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BNP NIHSS评分 病情 预后
下载PDF
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388例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莹 于生元 +4 位作者 顾平 贾延劼 姜新 胡风云 张祥建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年第8期61-66,共6页
目的:评价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6家医院收治的急性IS患者388例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合并用药不... 目的:评价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6家医院收治的急性IS患者388例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合并用药不同分为试验组(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常规治疗)191例、对照组(其他神经节苷脂类药物+常规治疗)100例、空白组(常规治疗)97例。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结果,根据NIHSS评分改变情况评估疗效。将试验涉及的其他药物作为疗效判定的混杂因素,采用倾向性评分法对其进行控制,并对试验结果进一步分析。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显效率依次为72.77%、40.00%和12.37%,总有效率依次为78.53%、63.00%和24.74%,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各组治疗后NIHSS评分相较基线降低的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试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间Rankin量表结果分布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倾向指数评分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最终各获得100例匹配病例,试验组和空白组最终各获得97例匹配病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80%vs 63%(P<0.05),72%vs 40%(P<0.05);NIHSS评分相对于基线的变化,试验组降低-3(-12,-1),对照组降低-1(-3,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倾向指数评分后,试验组和空白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81.44%vs 24.74%(P<0.05),76.29%vs 12.37%(P<0.05);NIHSS评分相对于基线的变化,试验组降低-3(-7,-1),空白组降低0(-1,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未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急性IS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 缺血性脑卒中 倾向性评分 脑卒中量表 神经保护药物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8期85-87,共3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意愿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每组104例。联合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单一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意愿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每组104例。联合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单一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ADL评分、NIHSS评分明显优于单一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单一组患者的8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和质量,同时也能够改善患者ADL评分、NIHSS评分,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注射液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下载PDF
影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病人临床预后的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书诚 孙中武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710-712,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病人临床预后的因素。方法:纳入50例TOBS病人,根据发病后30 d改良Rankin预后等级量表评分结果将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0~3分)和预后不良组(4~6分)。比较2组病人入院时的一般资料、MRI相关影像学表... 目的:探讨影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病人临床预后的因素。方法:纳入50例TOBS病人,根据发病后30 d改良Rankin预后等级量表评分结果将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0~3分)和预后不良组(4~6分)。比较2组病人入院时的一般资料、MRI相关影像学表现、发病原因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格拉斯哥评分量表(GCS)评分。结果:2组病人发病原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后不良组发病原因以栓塞为主(82.1%)。2组病人病变部位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预后不良组以混合部位为主(71.4%)。预后不良组病人入院时NIHSS评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GCS评分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P<0.01)。结论:入院时经诊断为栓塞型、混合累及幕上幕下的病人,临床预后较差,应对诊疗方案加以优化,以降低TOBS的致残致死率;联合NIHSS评分及GCS评分,有助于对TOBS的病情、预后做出有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预后 NIHSS评分 GCS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