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Tumors by Replenishing Qi and Nourishing Blood,Detoxicating and Resolving Masses
1
作者 刘楠楠 陈士洲 魏丽华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21年第3期37-41,共5页
The pathogenesis of malignant tumors is the deficiency of vital Qi and the excess of pathogenic Qi.Its basic treating principle is to strengthen vital Qi to eliminate pathogenic factor.The paper is to summarize the cl... The pathogenesis of malignant tumors is the deficiency of vital Qi and the excess of pathogenic Qi.Its basic treating principle is to strengthen vital Qi to eliminate pathogenic factor.The paper is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experiences in tumor treatment of Dr.Chen Shizhou,a well-know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pert in Weifang City,Shandong Province.He put forward the treatment method of"replenishing Qi and nourishing blood,detoxicating and resolving masses",paying attention to protecting stomach qi and advocating survival with tumor,with remarkable clinical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ignant tumors The deficiency of vital qi and the excess of pathogenic qi Strengthening vital qi to eliminate pathogenic factor Replenishing qi and nourishing blood Detoxicating and resolving masses Protecting stomach qi
下载PDF
基于肿瘤外泌体探讨中医药防治大肠癌肝转移机制
2
作者 王成磊 张广辉 +2 位作者 陈雪 杨冰炜 李卫东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6-1062,共7页
肝脏作为结直肠癌常见的远处转移靶器官,其发生转移受到人体自身免疫力和肿瘤微环境等多因素调控的影响。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晚期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外泌体是直径为30~150 nm的细胞外囊泡体,结直肠癌来源的外泌体含有的miRNA与癌基因参... 肝脏作为结直肠癌常见的远处转移靶器官,其发生转移受到人体自身免疫力和肿瘤微环境等多因素调控的影响。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晚期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外泌体是直径为30~150 nm的细胞外囊泡体,结直肠癌来源的外泌体含有的miRNA与癌基因参与肿瘤的复发、转移。中医认为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原因不外乎“正虚”与“邪实”。中医药具有整体性、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可通过调节外泌体调控细胞间通信并影响肿瘤微环境,防治肿瘤的复发、转移。一方面通过“扶正健脾固本”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肿瘤抑制微环境;另一方面通过“调气祛瘀解毒”改善肿瘤炎症微环境,使癌毒无法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外泌体 肿瘤微环境 肝转移 中医药 作用机制 正虚 邪实
下载PDF
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正虚邪恋证治疗经验
3
作者 刘远凤 李良长 +1 位作者 尹小炜 杜钐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6期17-21,共5页
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VKC)是过敏性结膜炎(AC)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中医药联合滴眼液治疗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具有特殊的优势。本文分析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的病因病机,李良长认为本病有风邪内伏、湿热上犯的病机特点,后期素体虚弱、邪气残... 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VKC)是过敏性结膜炎(AC)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中医药联合滴眼液治疗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具有特殊的优势。本文分析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的病因病机,李良长认为本病有风邪内伏、湿热上犯的病机特点,后期素体虚弱、邪气残留导致目痒,治疗当以扶正祛邪、疏风清热止痒为要,以脱敏止痒方(自拟)为主,据症加减,可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结膜炎 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 正虚邪恋 目痒 脱敏止痒方
下载PDF
唐蜀华教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临证经验
4
作者 艾英 刘春玲 +2 位作者 陈玲玉 郦心瑶 李鑫琪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介绍唐蜀华教授对于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病因病机认识及辨治用药特点。唐老认为,扩张型心肌病病理性质以正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当治以扶正补虚、活血化瘀利水。同时强调治疗时需明辨病情发展阶段,把握病机变化,结合现代药理,衷中... 本文介绍唐蜀华教授对于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病因病机认识及辨治用药特点。唐老认为,扩张型心肌病病理性质以正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当治以扶正补虚、活血化瘀利水。同时强调治疗时需明辨病情发展阶段,把握病机变化,结合现代药理,衷中参西,灵活遣方用药,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正虚邪实 衷中参西 名医经验
下载PDF
黄煌辨体质分阶段治疗帕金森病经验
5
作者 常美如 张静艺 +1 位作者 骆守真 郑艳 《河南中医》 2024年第7期1049-1054,共6页
黄煌教授认为,“风胜则动”为帕金森病发生的基本病机,病位在肝与筋脉,与肺、脾、肾、心等脏关系密切。本病分为痰热生风证、热盛动风证、正虚风中证、阳虚动风证和虚劳化风证五个证型,并根据病程所处的不同阶段分期论治,以“方-病-人... 黄煌教授认为,“风胜则动”为帕金森病发生的基本病机,病位在肝与筋脉,与肺、脾、肾、心等脏关系密切。本病分为痰热生风证、热盛动风证、正虚风中证、阳虚动风证和虚劳化风证五个证型,并根据病程所处的不同阶段分期论治,以“方-病-人”诊疗模式辨其体质精准选方用药。早期以痰热生风证、热盛动风证为主,治宜清热,兼顾化痰、通腑、熄风、镇惊,方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风引汤;中期以正虚风中证为主,治宜祛风散邪、益气养血并重,方选续命汤;晚期以阳虚动风证和虚劳化风证为主,治宜温补理虚,兼顾调气行水,方选真武汤、薯蓣丸。黄教授在临证施治过程中治风却不拘泥于熄风,求其生风之本、风中之因,切合病机,随证化裁,还注重调整体质偏颇,从整体上平衡阴阳、调畅气机、调和脏腑,辨体质分阶段治疗帕金森病,效如桴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风胜则动” “方-病-人” 分期论治 辨体质 痰热生风证 热盛动风证 正虚风中证 阳虚动风证 虚劳化风证 黄煌
下载PDF
中医药辨治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长阳”患者思路 被引量:2
6
作者 贾新华 刘学 邱占军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2期109-112,122,共5页
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出现核酸“长阳”特征,多无明显症状,总结其核心病机为正虚邪恋,与肺、肝、脾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湿邪、气郁、瘀血为其重要致病因素。治疗上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辨证施治,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根据邪气偏盛的不... 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出现核酸“长阳”特征,多无明显症状,总结其核心病机为正虚邪恋,与肺、肝、脾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湿邪、气郁、瘀血为其重要致病因素。治疗上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辨证施治,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根据邪气偏盛的不同采用祛湿、活血、理气、清热、化痰等治法。同时应注意患者精神调摄,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可采用针灸、耳穴压豆、穴位贴敷、防疫香囊等外治法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长阳” 中医药治疗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 正虚邪恋 扶正祛邪
下载PDF
从转移前微环境探讨“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理论对癌症转移防治的意义
7
作者 罗斌 阙祖俊 田建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3174-3179,共6页
癌症转移是机体局部靶器官病理改变后的结局,局部“正虚”与“癌邪来袭”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动态变化规律是术后癌症转移辨治的关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靶器官转移前微环境的形成为癌转移提供了有利的“土壤”,而生物免疫治疗进入临床... 癌症转移是机体局部靶器官病理改变后的结局,局部“正虚”与“癌邪来袭”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动态变化规律是术后癌症转移辨治的关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靶器官转移前微环境的形成为癌转移提供了有利的“土壤”,而生物免疫治疗进入临床应用为调控肿瘤微环境防治癌症术后复发或转移提供了实践证据。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提出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理论,认为“气虚”是病邪聚集于局部诱发疾病的重要原因。通过融汇中医学的动态辨证、整体防治的理论优势及西医对癌症转移认识的细胞学机制,提出转移前微环境是机体局部“正虚”的生物学基础;而基于转移靶器官的生物学特征,解析“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理论的现代内涵,重新认识癌转移过程中整体与局部的动态关系,将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抗肿瘤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转移 转移前微环境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动态辨证 整体防治 抗肿瘤治疗
下载PDF
基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论补肾强督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8
作者 张丽莉 牛广华 +1 位作者 张婷婷 张程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33期125-129,共5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属于风湿免疫病。中医学将其纳入“痹证”“腰痛”等范畴,认为AS的发病以肾虚为本,督脉失养,标实多因而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出自《素问•刺法论篇》的中医经典理...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属于风湿免疫病。中医学将其纳入“痹证”“腰痛”等范畴,认为AS的发病以肾虚为本,督脉失养,标实多因而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出自《素问•刺法论篇》的中医经典理论。文章详细阐述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理论之内涵,意从正气不足,外邪入侵的角度探讨AS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现状,“正气”不足,则“邪气”易袭,致疾病发生,在该理论的指导下,认为AS的治疗方法当扶正以祛邪,通过扶正气、补肾脏、强督脉的方法达到祛邪气之用,进一步证实了治疗AS当用补肾强督法,该法不仅在疾病发生阶段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更能在疾病发展后期稳定病情,较大程度减少了疾病发生,因此,应以补肾强督之疗法贯穿该疾病的治疗始终。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为临床诊疗思路,主要从治疗原则及方法、临床运用、调养及预后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总结临床治疗AS更需强调补肾、温肾原则,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效果,以期为今后中医药治疗AS提供参考价值,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肾虚 补肾强督法
下载PDF
扶正补益类中药在原发性肝癌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高心宇 胡娟 陈立武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2231-2236,2242,共7页
原发性肝癌(PLC)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西医对肝癌的治疗方法较多,包括手术切除、移植、肝动脉化疗栓塞、无水乙醇瘤内注射、射频毁损治疗等,然而晚期肝癌往往伴有血管侵犯甚至远处转移,无手术切除等适应证... 原发性肝癌(PLC)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西医对肝癌的治疗方法较多,包括手术切除、移植、肝动脉化疗栓塞、无水乙醇瘤内注射、射频毁损治疗等,然而晚期肝癌往往伴有血管侵犯甚至远处转移,无手术切除等适应证,选择合适有效的全身治疗可延长晚期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命质量。中医学认为PLC病机是本虚标实,正气亏虚是根本,癌毒入侵是关键。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在于对肝癌微环境多靶点、多环节、多通路的调节,其中扶正补益类方药在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复发和转移等方面凸显了优势,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机体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肿瘤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调控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表达、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延缓肿瘤的侵袭与迁移、缓解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等发挥作用。现对近年来开展的扶正补益类方药抗肝癌的机制研究进行综述,希望为肝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参考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 本虚标实 补益 中药 原发性肝癌 免疫功能 中西医治疗 机制研究
下载PDF
毒邪学说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证治探讨
10
作者 蓝绍航 庞宇舟 +4 位作者 李娜娜 陈秋霞 方刚 黄安 尚昱志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12期33-36,共4页
从“毒”的含义、种类及毒邪致病特点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证候相关性出发,结合临床实践深入探讨毒邪学说与RA的证治规律,认为RA具有鲜明的毒邪致病特征,毒邪是RA发病及其演变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毒邪侵袭是RA病... 从“毒”的含义、种类及毒邪致病特点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证候相关性出发,结合临床实践深入探讨毒邪学说与RA的证治规律,认为RA具有鲜明的毒邪致病特征,毒邪是RA发病及其演变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毒邪侵袭是RA病因病机的关键,从毒论治是RA的最终转归。强调在RA治疗上要抓住毒之主线,辨“毒”论治,通络祛毒,同时全程注重兼调脏腑,扶正补虚,使致病之毒有路可出,毒祛正安,并结合临床系统阐述了从毒论治RA的治则治法,以期为临床治疗RA拓展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性 毒邪 通络祛毒 扶正补虚 证治
下载PDF
《伤寒论》正虚外感的证治思想探讨
11
作者 王培屹 张晓虹 +3 位作者 张诗晓 李启勇 陶旺 孙杰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27-29,共3页
人体正气强弱与感受外邪密切相关,正虚外感从古至今都是医者不断探讨的命题。《伤寒论》不仅总结了正虚外感疾病的临床特点、病因病机,还记载了很多扶正祛邪的方药,为后世医家开拓了以扶正祛邪为法的诊疗道路。作者将基于《伤寒论》,从... 人体正气强弱与感受外邪密切相关,正虚外感从古至今都是医者不断探讨的命题。《伤寒论》不仅总结了正虚外感疾病的临床特点、病因病机,还记载了很多扶正祛邪的方药,为后世医家开拓了以扶正祛邪为法的诊疗道路。作者将基于《伤寒论》,从六经角度出发探析张仲景治疗正虚外感疾病的思想,并例举相关临床运用研究,为临床医家运用经方治疗正虚外感类疾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正虚 外感 扶正祛邪
下载PDF
周继红运用扶正抗癌法辨治肺癌经验介绍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杉秧 卢相 +2 位作者 黄燕玲 李文佳 周继红(指导)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0期100-105,共6页
介绍周继红主任医师运用扶正抗癌法辨治肺癌的临床经验。周继红主任认为,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病机演变复杂,其病因病机主要源于正虚,因虚致病,因虚致实,加之放化疗、靶向治疗及热疗等大热峻剂攻伐,其正虚益甚。治疗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 介绍周继红主任医师运用扶正抗癌法辨治肺癌的临床经验。周继红主任认为,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病机演变复杂,其病因病机主要源于正虚,因虚致病,因虚致实,加之放化疗、靶向治疗及热疗等大热峻剂攻伐,其正虚益甚。治疗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重视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标本兼顾。用药上以补益药为主,辅以行气止咳化痰平喘药、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以及虫类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正虚 扶正 祛邪 周继红
下载PDF
林寒梅治疗盆腔炎性不孕症经验
13
作者 张昕绮 林寒梅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4期400-406,共7页
林寒梅教授认为盆腔炎性不孕症病位在胞宫、冲任、胞脉,病机是正气不足,邪气趁虚而入。正虚以脾肾肝三脏虚损为主。邪实以血瘀为主。正虚日久邪气必侵,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实又加重正虚,二者互为因果,使盆腔炎性不孕症病程漫长,病情难... 林寒梅教授认为盆腔炎性不孕症病位在胞宫、冲任、胞脉,病机是正气不足,邪气趁虚而入。正虚以脾肾肝三脏虚损为主。邪实以血瘀为主。正虚日久邪气必侵,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实又加重正虚,二者互为因果,使盆腔炎性不孕症病程漫长,病情难愈。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原则,扶正以补肾健脾调肝,祛邪以活血化瘀。林寒梅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扶正的基础上,重视各种兼证的治疗,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辨证论治,调周助孕,同时配合中药灌肠,微波,督脉灸等外治法,必要时结合西医腹腔镜手术治疗。提高了疾病治愈率及妊娠率,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性疾病 不孕症 正虚邪实 补肾健脾调肝 活血化瘀 内外合治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国医大师王新陆辨治恶性肿瘤经验
14
作者 林艳华 吕鹏宇 宋咏梅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1320-1323,1332,共5页
王新陆教授认为,正虚邪盛是贯穿恶性肿瘤病变全过程的基本病机,虽然恶性肿瘤的发病部位、类型较多,然其要一也。临证时应抓住正虚邪盛这一基本病机,以扶正祛邪为根本治疗原则,在辨证与辨病施治的基础上,选用适当的方药。王教授在治疗恶... 王新陆教授认为,正虚邪盛是贯穿恶性肿瘤病变全过程的基本病机,虽然恶性肿瘤的发病部位、类型较多,然其要一也。临证时应抓住正虚邪盛这一基本病机,以扶正祛邪为根本治疗原则,在辨证与辨病施治的基础上,选用适当的方药。王教授在治疗恶性肿瘤时用药灵活,补益先行,祛邪抗癌,首创援药,擅于使用对药、虫类药物、有毒的药物等,疗效甚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新陆 恶性肿瘤 正虚邪盛 扶正祛邪 援药
下载PDF
从正邪关系视角重新认识玫瑰痤疮
15
作者 田淑娥 徐旭 +1 位作者 廖欢 彭鑫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1期199-202,共4页
此文通过整理中西医对玫瑰痤疮的认识,发现古今中医对玫瑰痤疮的病因病机主要是从热邪这一邪实立论,没有从气血阴阳等正气与邪气动态关系角度进行深入探讨;西医认为玫瑰痤疮有多种致病因素,包括易感基因等内因和微生物等外因,二者相互... 此文通过整理中西医对玫瑰痤疮的认识,发现古今中医对玫瑰痤疮的病因病机主要是从热邪这一邪实立论,没有从气血阴阳等正气与邪气动态关系角度进行深入探讨;西医认为玫瑰痤疮有多种致病因素,包括易感基因等内因和微生物等外因,二者相互作用导致玫瑰痤疮的发生。这与中医“正邪相争”的认识在本质上一致,进一步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发生玫瑰痤疮者多为阴虚体质。在此基础上,提出滋阴凉血、解毒化斑的治疗原则,并以自拟滋阴凉血解毒汤为例进行说明,从正邪关系的角度重新认识了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痤疮 正邪相争 阴虚质 病因病机
下载PDF
恶性肿瘤中医证形分布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正标 赵新爱 +8 位作者 高巧云 赵阳 翟丽娜 贾淑丽 张俊婷 简莉 杨萌 李盼照 冯丽娜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2期261-263,267,共4页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中医证型分布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编制统一调查表。对516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年龄、性别、中医四诊资料、临床TNM分期、治疗状况等进行面对面调查,总结中医证型,运用描述性统计及卡方检验...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中医证型分布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编制统一调查表。对516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年龄、性别、中医四诊资料、临床TNM分期、治疗状况等进行面对面调查,总结中医证型,运用描述性统计及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恶性肿瘤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分析其与TNM分期、治疗的相关性。结果经统计,恶性肿瘤中医常见类型为6个,分别为脾肾气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气滞血瘀、湿热毒结、痰湿内蕴,证型构成比依次为脾肾气虚(33.88%)>气滞血瘀(28.12%)>肝肾阴虚(14.15%)>湿热毒结(12.71%)>痰湿内蕴(5.79%)>阴阳两虚(4.75%),经统计学检验,各组证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67,P<0.05)。中医证型分布在恶性肿瘤不同TNM分期,证型分布与分期及治疗方式均具有相关性,χ^2值分别为73.30和56.31,P值均小于0.05。结论脾肾气虚、气滞血瘀、肝肾阴虚、湿热毒结、痰湿内蕴、阴阳两虚为恶性肿瘤6大主要证候,其证型分布与恶性肿瘤TNM分期和治疗情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中医证型分布 TNM分期 正虚邪实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中医药诊治进展 被引量:28
17
作者 姜嫄嫄 王悦芬 李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1315-1319,共5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微血管病变之一,亦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药诊治糖尿病肾病有多种理论学说,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糖尿病肾病的病机,其中大部分医家认为气阴两虚,肾络瘀阻为主要病因病机。文章将糖尿病肾病中...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微血管病变之一,亦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药诊治糖尿病肾病有多种理论学说,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糖尿病肾病的病机,其中大部分医家认为气阴两虚,肾络瘀阻为主要病因病机。文章将糖尿病肾病中医药诊治进展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三焦气化 邪伏膜原 肾络癥瘕 风邪 热邪 本虚标实 综述
下载PDF
134例糖耐量低减人群中医证候和证型特点调查 被引量:20
18
作者 朱蕴华 陶枫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糖耐量低减(IGT)人群中医证型特点,为临床施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口服糖耐量试验筛选IGT病例,记录包括腰臀比、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肝肾功能、血脂等一般项目;从"正虚""邪凑"两方面选择典型症状设计中... 目的探讨糖耐量低减(IGT)人群中医证型特点,为临床施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口服糖耐量试验筛选IGT病例,记录包括腰臀比、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肝肾功能、血脂等一般项目;从"正虚""邪凑"两方面选择典型症状设计中医证候问卷,专人采集四诊资料,累计积分,归纳证型。结果筛选出134例资料完整的IGT病例。在代表"正虚"的4种证型中,"气虚证"居于第1位,发生率接近50%,"阴虚证"居第2位;在代表"邪凑"的3种证型中,"燥热证">"湿热证">"血瘀证","燥热证"和"湿热证"总发生率超过40%。结论IGT人群证候特点:"正虚"以"气虚"为主,"阴虚"为辅;引起IGT的"邪凑"以热邪为主,分为燥热和湿热两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低减 证候调查 正虚 邪凑
下载PDF
应用益气扶正法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林 丁治国 滕占庆 《医学综述》 2010年第7期1086-1089,共4页
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中医学认为正虚是其发生发展的基础,益气扶正法作为恶性肿瘤的中医治则不仅可以调节免疫功能,稳定或缩小瘤体,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在配合手术、放化疗等西医治疗方法的同时可以修复机体气血津... 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中医学认为正虚是其发生发展的基础,益气扶正法作为恶性肿瘤的中医治则不仅可以调节免疫功能,稳定或缩小瘤体,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在配合手术、放化疗等西医治疗方法的同时可以修复机体气血津液损伤,起到减毒增效作用,已在前列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等多种癌症中得到较好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正虚 益气扶正 肿瘤
下载PDF
从邪正理论探讨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中医治疗思路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汉裕 林路平 +1 位作者 吴树铎 邝卫红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6期212-215,共4页
急性肝衰竭是临床上危急重症之一。笔者在梳理历代中医辨治思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认识,深入探讨急性肝衰竭的中医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指出"邪实"盛极、正气在极短时间内急遽受损而至"本虚",进而出现"邪实... 急性肝衰竭是临床上危急重症之一。笔者在梳理历代中医辨治思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认识,深入探讨急性肝衰竭的中医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指出"邪实"盛极、正气在极短时间内急遽受损而至"本虚",进而出现"邪实本虚"并存的病机演变特点;据此提出"祛邪为主,兼以扶正"的基本治则,临床治疗需从祛邪(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与扶正(补益正气)两个方面切入,并应密切注意病情快速转归,为中医药治疗急性肝衰竭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病因病机 邪实 本虚 治疗思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