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features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and erosive esophagitis:Insights from patients undergoing 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 in resource-limited Ethiopia
1
作者 Firehiwot A Mengistie Abate B Shewaye +1 位作者 Abel T Tasamma Zekarias S Ayalew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4年第34期3883-3893,共11页
BACKGROU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is a common disease worldwide with varying clinical presentations and risk factors.Prevalence data for Africa is lacking,but an increasing trend is expected due to demog... BACKGROU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is a common disease worldwide with varying clinical presentations and risk factors.Prevalence data for Africa is lacking,but an increasing trend is expected due to demographic and epidemiological transitions.Although endoscopic studies for gener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have shown some patients with erosive esophagitis(EE),no studies in Ethiopia have investigated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risk factors,and severity of GERD using 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EGD).AIM To assess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GERD in Ethiopia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EGD and determine the severity and risk factors of EE.METHODS We conducted a multicenter,retrospective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221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GERD and endoscopic findings of EE at Trauma Associated Severe Hemorrhage and Amniotic Membrane Stem Cell between January 2019 and August 2022.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and phone call interviews.We use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ith SPSS version 26 to identify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variables with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set at P value<0.05.RESULTS The mean±SD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44.8(±15.9)years,with a male-to-female ratio of 1.6:1.The most commonly reported symptom was epigastric pain(80.5%),followed by heartburn(43%).Los Angeles(LA)-A EE was diagnosed in 71.1%of patients,followed by LA-B(14.9%),LA-C(7.7%),and LA-D(5.9%).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50 or above,presence of bleeding,and endoscopic findings of duodenitis/duodenopathy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severe EE(P<0.05).Stricture and Barrett’s esophagus were observed in 4.5%and 1.36%of patients with EE,respectively.CONCLUSION Most of the patients had milder EE with fewer complications.However,severe EE was more prevalent in older patients and those with duodenitis/duodenopat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Erosive esophagitis Hiatal hernia 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 heart burn
下载PDF
Increased prevalence of symptoms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s in type 2 diabetics with neuropathy 被引量:13
2
作者 Xiangbing Wang CS Pitchumoni +1 位作者 Khushbu Chandrarana Neha Shah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5期709-712,共4页
AIM: To analyze the prevalence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related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DM) and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abetic neuropathy and the prevalence of... AIM: To analyze the prevalence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related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DM) and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abetic neuropathy and the prevalence of GERD symptoms. METHODS: In this prospective questionnaire study, 150 consecutive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attending the endocrine clinic were enrolled. A junior physician helped the patients to understand the questions. Patients were asked about the presence of five most frequent symptoms of GERD that included heartburn (at least 1/wk), regurgitation, chest pain, hoarseness of voice and chronic cough. Patients with past medical history of angina, COPD, asthma, cough due to ACEI or preexisting GERD prior to onset of diabetes and apparent psychiatric disorders were excluded from the survey. We further divided the patients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presence or absence of peripheral neuropathy. Out of 150 patients, 46 had neuropathy, whereas 104 patients did not have neuropathy. Data are expressed as mean ± SD, and number of patients in each category and percentage of total patients in that group. Normal distributions between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Student t test and the prevalence rates between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Chi-square tests for significance. RESULTS: The average duration of diabetes were 12 ± 9.2 years and the average HbAlc level of this group was 7.7% ± 2.0%. The mean weight and BMI were 198 ± 54 Ibs. and 32 ± 7.2 kg/m^2. Forty percent (61/150) patients reported having at least one of the symptoms of GERD and thirty percent (45/150) reported having heartburn at least once a week. The prevalence of GERD symptoms is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neuropathy than patients without neuropathy (58.7% vs 32.7%, P 〈 0.01). The prevalence of heartburn, chest pain and chronic cough are also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neuropathy than in patients without neuropathy (43.5% vs 24%; 10.9% vs 4.8% and 17.8% vs 6.7% respectively, P 〈 0.05).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of GERD symptoms in type 2 DM is higher than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Our data suggest that DM neuropathy may be an important associated factor for developing GERD sympto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betes NEUROPATHY Gastroesophageal reflex disease SYMPTOM heart burn
下载PDF
烧伤大鼠血清抑制瞬间外向钾电流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杰 邓建新 +2 位作者 黄巧冰 黄绪亮 赵克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6-269,共4页
目的:研究心脏瞬间外向钾电流(I_(to))在烧伤时的改变,探讨其在烧伤所致的心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将人类I_(to)通道的主要α亚基Kv4·3的cDNA转染到培养的CHO-K1细胞系,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式记录表达的通道电流,观察烧伤大鼠... 目的:研究心脏瞬间外向钾电流(I_(to))在烧伤时的改变,探讨其在烧伤所致的心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将人类I_(to)通道的主要α亚基Kv4·3的cDNA转染到培养的CHO-K1细胞系,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式记录表达的通道电流,观察烧伤大鼠血清刺激对Kv4·3电流密度及门控动力学的影响。结果:体外表达的Kv4·3具有快速激活和快速失活的特性,与心肌细胞I_(to)电流相似。2%烧伤大鼠血清降低通道电流密度,+40mV电压刺激下,对照组电流密度为(67·6±15·1)pA/pF,烧伤血清处理组为(32·3±9·7)pA/pF,P<0·05。电压依赖性Kv4·3失活发生负向移位,对照组半数最大失活膜电位(V0·5)为(-41·1±7·0)mV,而烧伤血清处理组为(-76·2±9·8)mV,P<0·05。烧伤血清使Kv4·3从失活中恢复的幅度和速率也有所降低。结论:严重烧伤时机体产生并释放抑制I_(to)功能物质入血,通过循环作用于心肌细胞I_(to)通道,引起APD延长,QT间期离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间外向钾电流 转染 心脏 烧伤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中非酸反流情况及其与烧心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海波 李艳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3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中酸反流、非酸反流的情况及其与烧心的关系。方法:选择收治的临床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病患者92例,根据消化内镜检查结果及24 h pH监测指标分为糜烂性食管炎(A组,40例)和非糜烂性反流病(B组,52例),比较两组联合阻抗-p...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中酸反流、非酸反流的情况及其与烧心的关系。方法:选择收治的临床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病患者92例,根据消化内镜检查结果及24 h pH监测指标分为糜烂性食管炎(A组,40例)和非糜烂性反流病(B组,52例),比较两组联合阻抗-pH监测指标。结果:两组阻抗指标酸反流次数、酸反流时间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酸反流次数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67,P<0.05);两组非酸反流烧心症状指数阳性率分别为22.5%(A组)、13.5%(B组)。结论:胃食管反流病中,无论糜烂性食管炎还是非糜烂性食管炎,非酸反流症状指数阳性均占相当的比例,提示非酸反流也是引起烧心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心 酸返流 非酸反流 胃食管反流病 PH监测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在大鼠严重烫伤早期心肌内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欢 傅豪 +4 位作者 解营利 杨涛 张明 张海燕 徐晖 《心脏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08-511,522,共5页
目的探讨严重烫伤大鼠早期心肌组织内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大鼠95℃热水浴18 s,制成4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烫伤组、干预组。烫伤组大鼠立即腹腔注射10 ml生... 目的探讨严重烫伤大鼠早期心肌组织内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大鼠95℃热水浴18 s,制成4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将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烫伤组、干预组。烫伤组大鼠立即腹腔注射10 ml生理盐水补液;干预组大鼠注射10 ml生理盐水+(BAY11-7082)10μl(0.2mg/ml,10 mg/kg);对照组动物背部置于25℃温水浴18 s模拟烫伤过程。伤后8 h分别取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及血清,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和NLRP3、caspase-1、IL-1β、TNF-αmRNA表达水平,同时观察HE染色组织大体形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 1烫伤组大鼠心肌组织内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烫伤组比较,干预组大鼠心肌组织内NLRP3、caspase-1明显降低(P<0.01);2烫伤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LRP3、caspase-1、IL-1β和TNF-α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3.15±0.46,2.47±0.24,3.26±0.22和2.17±0.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0±0.09,1.00±0.06,1.00±0.08和1.00±0.07(均P<0.01);干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LRP3、caspase-1、IL-1β和TNF-α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1.68±0.37,1.55±0.17,1.21±0.15和1.38±0.23,显著低于烫伤组(均P<0.01);3对照组大鼠心肌组织呈不规则圆柱形、排列整齐、横纹清晰,结构完整。烫伤组大鼠部分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细胞和间质可见水肿,见点片状溶解灶及炎性细胞浸润。BAY11-7082干预组部分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心肌细胞和间质水肿、心肌纤维溶解及炎细胞浸润程度均较烫伤组减轻;4烫伤组大鼠血清CK-MB、LDH含量分别为(2753±825)U/L,(2618±238)U/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7±76)U/L,(721±59)U/L(均P<0.01);干预组大鼠血清CK-MB、LDH含量分别为(1267±248)U/L,(1982±183)U/L,显著低于单纯烫伤组(均P<0.01)。结论 NLRP3炎症小体在严重烫伤大鼠早期心肌组织内活性增高,使用BAY11-7082干预后,可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减轻心肌组织损伤,降低心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 心肌 炎症小体 NLRP3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外源性钙对放烧复合伤早期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熊业 程天民 陈宗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了解外源性钙离子对放烧复合伤心肌线粒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6Gy照射复合30%TBSAⅢ度烧伤组、放烧复合伤预防用药组和放烧复合伤治疗用药组。于伤后1、12、24和48h测定不同... 目的:了解外源性钙离子对放烧复合伤心肌线粒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6Gy照射复合30%TBSAⅢ度烧伤组、放烧复合伤预防用药组和放烧复合伤治疗用药组。于伤后1、12、24和48h测定不同浓度钙对各组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结果:低浓度外源性钙(10μmol/L)对正常对照组心肌线粒体呼吸有刺激作用,但对放烧复合伤组、放烧复合伤预防用药组和治疗用药组线粒体呼吸无显著刺激作用;高浓度外源性钙(50μmol/L)对正常组、放烧复合伤预防用药组和治疗用药组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有显著抑制作用,但使复合伤组心肌线粒体呼吸完全脱偶联。187.5μmol/L维拉帕米可显著减轻50μmol/L钙离子对呼吸的抑制。结论:放烧复合伤心肌线粒体对外源性钙的耐受性降低,维拉帕米预防或治疗用药均能提高复合伤后线粒体对外源性钙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烧复合伤 线粒体 呼吸功能 心肌
下载PDF
大白菜抗干烧心病分子标记的开发与验证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红 徐莹莉 +4 位作者 王超楠 黄志银 范伟强 李梅 张斌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5-203,共9页
为开发青麻叶大白菜中抗干烧心病连锁紧密的分子标记,加速优质抗干烧心病品种的培育。以优良的青麻叶高代自交系材料H227和白麻叶高代自交系材料G83同步构建了200份F_(2)及100份BC_(1)F_(1)群体作为试验材料,试验采用离体叶片扦插法对... 为开发青麻叶大白菜中抗干烧心病连锁紧密的分子标记,加速优质抗干烧心病品种的培育。以优良的青麻叶高代自交系材料H227和白麻叶高代自交系材料G83同步构建了200份F_(2)及100份BC_(1)F_(1)群体作为试验材料,试验采用离体叶片扦插法对群体的抗感表型进行多次鉴定并统计分析了青麻叶大白菜中干烧心病的遗传规律,同时结合BSA法利用软件JoinMap 4.0和Mapchart对干烧心抗病基因进行初步定位及标记开发。结果发现,由干烧心病抗感差异显著的亲本所构建的F_(2)群体和BC_(1)F_(1)群体病情分级均呈现明显的单峰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抗性遗传规律具有数量性状遗传特征。基于大白菜基因组数据库的序列信息和所构建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试验材料中的抗病基因被定位于A07染色体上,并设计得到1个与抗干烧心病基因相连锁的分子标记BrIDCRT07。该分子标记介于BrID10343和BrID10349之间,与BrID10343的遗传距离为0.13 cM,与BrID10349的遗传距离为0.78 cM。经验证该标记在F_(2)群体的吻合率达86.8%,BC_(1)F_(1)群体吻合率达94.9%,可作为今后大白菜抗干烧心资源的辅助筛选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干烧心病 分子标记 集团分离分析法
下载PDF
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对多发伤患者伤情评估及对合并心肌损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胡检 黄志斌 +4 位作者 柳晖 陈武鹏 黄宇斌 苏永胜 林加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8期104-105,107,共3页
目的研究血浆NT-proBNP对多发伤患者伤情评估以及与合并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多发伤合并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烧伤程度分为Ⅰ度烧伤组、浅Ⅱ度烧伤组、深Ⅱ度烧伤组、Ⅲ度烧伤组,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及心... 目的研究血浆NT-proBNP对多发伤患者伤情评估以及与合并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多发伤合并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烧伤程度分为Ⅰ度烧伤组、浅Ⅱ度烧伤组、深Ⅱ度烧伤组、Ⅲ度烧伤组,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NT-proBNP水平呈现Ⅰ度烧伤组<浅Ⅱ度烧伤组<深Ⅱ度烧伤组<Ⅲ度烧伤组的趋势,NT-proBNP<125 ng/L组的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NT-proBNP≥125 ng/L组;NT-proBNP水平与烧伤深度、LVEDD、LVEF呈正相关,与ST段抬高程度呈负相关。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与烧伤程度、心功能情况密切相关,对于多发伤患者的伤情评估具有积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利钠肽 多发伤 大面积烧伤 心功能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烧伤大鼠心脏损害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高建川 吴雄飞 +4 位作者 杨宗城 黎鳌 罗勤 罗向东 郭振荣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7期400-403,共4页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在防治烧伤早期心肌缺血缺氧性损害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动态观察大鼠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后血浆及心脏NO、内皮素(ET)含量变化,应用外源性NO供体SIN1以观察其对烧伤早期心脏损害的影响。...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在防治烧伤早期心肌缺血缺氧性损害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动态观察大鼠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后血浆及心脏NO、内皮素(ET)含量变化,应用外源性NO供体SIN1以观察其对烧伤早期心脏损害的影响。结果:大鼠烧伤后心脏明显受损,烧伤后血浆及心肌组织NO-2、ET含量明显升高,由于NO-2升高幅度相对较低,ET/NO-2比值也显著增加;烧伤后在液体复苏下应用SIN1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酶活性及ATP、ADP含量,减少丙二醛(MDA)、AMP含量,减轻心肌组织水肿。结论:烧伤后由于心脏内源性NO的相对不足,导致心脏血管收缩,造成心肌组织缺血缺氧性损害,继而发生能量代谢紊乱及脂质过氧化损害;补充外源性NO则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烧伤后心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内皮素 心脏 烧伤 大鼠
下载PDF
内皮素在大鼠烧伤早期心脏损害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建川 吴雄飞 +4 位作者 杨宗城 黎鳌 罗勤 罗向东 郭振荣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175-178,共4页
本研究应用30%Ⅲ度烧伤大鼠模型,旨在探讨烧伤早期内皮素变化规律及其在心脏损害中的作用,通过对大鼠烧伤后血浆、心脏内皮素含量动态变化及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PD145065对心脏损害防治作用的观察。研究发现:烧伤后... 本研究应用30%Ⅲ度烧伤大鼠模型,旨在探讨烧伤早期内皮素变化规律及其在心脏损害中的作用,通过对大鼠烧伤后血浆、心脏内皮素含量动态变化及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PD145065对心脏损害防治作用的观察。研究发现:烧伤后血浆及心肌组织内皮素明显增加,且与伤后心脏含水量的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伤后及时应用PD145065则可一定程度增加心肌组织SOD、Na+-K+-ATP酶活性及ATP、ADP含量,减少MDA、AMP含量,减轻组织水肿,光、电镜检查也证实可减轻心脏损害。这些结果表明烧伤后内源性内皮素的增加参与了烧伤早期心脏损害的发生,其机制可能是伤后异常升高的内皮素通过收缩血管造成心肌组织缺血缺氧性损害,继而导致能量代谢紊乱及脂质过氧化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内皮素 心脏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深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烧伤后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牛占国 万里 +1 位作者 陈晓武 黄静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年第7期713-716,共4页
目的分析深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烧伤后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0-01~2018-12期间收治27例烧伤并发胸腔积液行静脉导管引流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中到大量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腔穿刺留置静脉导管以持续引流胸腔积液,观察其每日... 目的分析深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烧伤后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0-01~2018-12期间收治27例烧伤并发胸腔积液行静脉导管引流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中到大量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腔穿刺留置静脉导管以持续引流胸腔积液,观察其每日引流量、留管时间、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27例患者共穿刺置管47次,其中有19例需两侧同时穿刺置管,有1例因管道堵塞需增加1次置管,单侧引流置管8例。置管后患者症状缓解,心率、呼吸减慢,胸闷及呼吸困难等症状逐渐改善。胸腔积液化验均为漏出液,积液为淡红色或淡黄色,透明、不凝固,每日引流量为80~960(373.42±125.76)ml。引流时间为3~12(7.84±2.03)d。所有患者经引流后胸腔积液明显减少或完全吸收,无一例发生脓胸,导管尖端培养1例阳性,1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深静脉导管在烧伤后胸腔积液引流中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损伤小,可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心力衰竭 胸腔积液 低蛋白血症 深静脉导管
下载PDF
早期补液对烧伤大鼠心脏心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沙继宏 叶煦亭 +2 位作者 唐洪泰 郑尊 杨勇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80-782,共3页
目的:研究烧伤后大鼠心脏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EC)的变化及早期补液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应用了常规电镜技术及过氧化氢细胞化学方法。结果:烧伤后0.5 h 血管EC肿胀,烧伤后4 h 血管EC可向血管腔伸出较长突起,血管... 目的:研究烧伤后大鼠心脏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EC)的变化及早期补液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应用了常规电镜技术及过氧化氢细胞化学方法。结果:烧伤后0.5 h 血管EC肿胀,烧伤后4 h 血管EC可向血管腔伸出较长突起,血管腔外有明显渗出,心肌细胞线粒体明显肿胀。过氧化氢细胞化学反应为血管EC血管腔面有较多致密沉积物。烧伤后8 h 心肌细胞及血管EC损伤进一步加重。补液组烧伤后1,4,8 h,心肌细胞及血管EC损伤明显减轻,过氧化氢细胞化学反应电子致密沉积物也较少。烧伤后8 h 细胞损伤开始恢复,血管EC出现大量吞饮泡,血管外液体重吸收。结论:烧伤后心肌细胞及血管EC发生损伤,早期补液对损伤有明显减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血管内皮细胞 补液 大鼠 心肌细胞
下载PDF
左卡尼汀在严重烧伤休克心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旭东 刘永 黄伟 《河北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注射液对严重烧伤患者"休克心"的疗效。方法:严格按照临床科研方法设计前瞻性试验方案,将笔者单位符合入选标准的20例严重烧伤患者按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患者入院后均在常规复苏补...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注射液对严重烧伤患者"休克心"的疗效。方法:严格按照临床科研方法设计前瞻性试验方案,将笔者单位符合入选标准的20例严重烧伤患者按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患者入院后均在常规复苏补液的基础上另建1条静脉通道,治疗组予左卡尼汀3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具体包括:维生素C150mg/k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口服维生素E50mg/d,每日1次,口服泛癸利酮(辅酶Q10)10m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4d。于伤后12h和1,2,3,4,5 d抽取两组患者股静脉血,检测血清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含量。并于滴注前及滴注后1,2,3,5,7 d同法抽血检测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伤后12 h给药组、对照组患者血清中CK-MB,LDH,cTnI含量均达峰值,分别为52±20U/L,5.9±1.3μmol.s-1.L-1,(0.274±0.231)μg/L和(91±31)L/L,(8.5±1.8)μmol.s-1.L-1,(0.584±0.192)μg/L,随治疗时间推移呈逐渐下降趋势。但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在伤后2d或3d内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应用左卡尼汀注射液可有效地防治"休克心"损害,对心肌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心肌 休克心 左卡尼汀
下载PDF
不同亚型食管癌反流病患者胃组织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
14
作者 林玲 冉亚梅 +4 位作者 郎秀琼 何雨芩 陈强 纪雷 杨敏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3864-3865,3869,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典型症状与非典型症状的非糜烂反流病(NERD)患者胃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NERD患者70例,按照有无典型反流症状,分为2个亚型:典型症状组43例、非典型症状组27例;采用化学发光法评估不同亚型NERD... 目的对比研究典型症状与非典型症状的非糜烂反流病(NERD)患者胃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NERD患者70例,按照有无典型反流症状,分为2个亚型:典型症状组43例、非典型症状组27例;采用化学发光法评估不同亚型NERD患者胃组织中IL-1β的表达差异。结果与非典型症状组比较,典型症状组IL-1β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26±7.20)pg/mLvs.(107.22±13.13)pg/mL,P=0.039]。结论典型症状和非典型症状的NERD患者胃组织IL-1β有明显差异,提示IL-1β可能参与了不同亚型的NERD发生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白细胞介素-1Β 烧心 反酸 食管外症状
下载PDF
放射损伤、烧伤和放烧复合伤心功能的早期改变 被引量:3
15
作者 邹仲敏 陈宗荣 刘晓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528-531,共4页
采用离体工作心脏装置(isolated working heart preparation,IWHP)研究放烧复合伤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实验大鼠分成对照组(C)、烧伤组(B)、放射损伤组(R)和放烧复合伤组(RB)。经^(60)Co γ线照射和/或5KW溴钨灯光辐射致放射伤和/或30%TB... 采用离体工作心脏装置(isolated working heart preparation,IWHP)研究放烧复合伤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实验大鼠分成对照组(C)、烧伤组(B)、放射损伤组(R)和放烧复合伤组(RB)。经^(60)Co γ线照射和/或5KW溴钨灯光辐射致放射伤和/或30%TBSA Ⅲ度烧伤,伤后不补液、测定伤后1、3、8、16和24h离体灌流心脏的LVSP、±dp/dtmax、CO、HR、CF和AP,并计算心脏干湿重比Rw。RB组LVSP、±dp/dtmax、CO和AP,伤后8h降低最为明显(P<0.05),分别为C组的79.8%、63.7%、59.4%、88.0%,且均较B组下降为轻,较R组重。CF和Rw无明显组间差异。结果提示:放烧复合伤早期已有心肌固有收缩能力(intrinsic contractility)的抑制,该抑制作用在伤后24h时内表现为加重-恢复过程,且抑制程度较单烧伤为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辐射损伤 心脏功能
下载PDF
卡巴胆碱对Ⅲ度烫伤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
16
作者 李玉珍 姚树桐 +2 位作者 刘秀华 胡森 盛志勇 《微循环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4-15,18,共3页
目的:探讨卡巴胆碱对Ⅲ度烫伤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Ⅲ度烫伤组和卡巴胆碱治疗组。平行测定各组心功能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1)Ⅲ度烫伤组大鼠颈动脉压最小值、最大值和平均值较对照组分别下降22.... 目的:探讨卡巴胆碱对Ⅲ度烫伤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Ⅲ度烫伤组和卡巴胆碱治疗组。平行测定各组心功能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1)Ⅲ度烫伤组大鼠颈动脉压最小值、最大值和平均值较对照组分别下降22.33%、17.89%和19.30%(P<0.05~0.01),给予卡巴胆碱治疗后,颈动脉压最小值和平均值较Ⅲ度烫伤组明显升高(P<0.05)。(2)Ⅲ度烫伤后大鼠心率和-dp/dt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dp/dt虽较对照组下降6.20%,但二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卡巴胆碱治疗后,+dp/dt和-dp/dt较Ⅲ度烫伤组分别升高19.00%和24.34%,差异有显著性(P<0.05)。(3)Ⅲ度烫伤后大鼠血清NO较对照组下降48.02%(P<0.05),卡巴胆碱治疗后大鼠,血清NO水平升高至30.51±15.13μmol/L,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卡巴胆碱具有改善Ⅲ度烫伤大鼠心功能的作用,NO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功能 保护作用 烫伤大鼠 卡巴胆碱 Ⅲ度 舒张功能降低 心脏收缩 主要表现
下载PDF
高钙对烧伤早期豚鼠离体心脏固有收缩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阎淑枝 肖家思 候岷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1年第5期37-41,共5页
为了探讨烧伤早期心肌固有收缩力降低的机制,本实验观察了35%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后8小时,灌流豚鼠离体心脏对高钙溶液(含Cacl_2 3.2mmol/L台氏液)的反应及对Ca^(2+)的消耗量。结果表明,烧伤组在高钙液灌流情况下,左心室内压的±dp/dt... 为了探讨烧伤早期心肌固有收缩力降低的机制,本实验观察了35%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后8小时,灌流豚鼠离体心脏对高钙溶液(含Cacl_2 3.2mmol/L台氏液)的反应及对Ca^(2+)的消耗量。结果表明,烧伤组在高钙液灌流情况下,左心室内压的±dp/dtmax、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幅度,最大去极化速率.复极化50%的时程缩短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常钙或高钙灌流液中Ca^(2+)的交换量,烧伤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烧伤早期心肌细胞对Ca^(2+)的摄取、利用,心肌细胞电位对Ca^(2+)的反应均低于正常,这可能是此期心肌固有收缩性和舒张功能显著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心肌收缩性 高钙 豚鼠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严重烧伤患者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立贤 彭亮 +4 位作者 陈伟业 王琳 王爱群 张志 曹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28-143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严重烧伤患者早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对照组(C组)。C组按烧伤常规治疗,T组在烧伤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TEAS连续治疗4-5 d。观察指标: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严重烧伤患者早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对照组(C组)。C组按烧伤常规治疗,T组在烧伤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TEAS连续治疗4-5 d。观察指标:分析第1、3、5天的心率变异性(HRV);取患者入院后1(T1)、12(T2)、24(T3)、48(T4)、72 h(T5)的静脉血检测血浆肌钙蛋白T(c Tn T)、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在T2时,c Tn T达到峰值,其后逐渐下降,各时点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F、HF在烧伤后持续上升,第3、5天时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F/HF则逐渐下降;TNF-α、IL-6在烧伤后持续升高,TNF-α在T5时最高,IL-6在T4达到峰值,各时点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S可调控烧伤患者的炎症介质释放、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调节植物神经的均衡性而改善心肌血流,从而在烧伤早期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经皮穴位电刺激 心率变异性 肌钙蛋白T
下载PDF
烧伤大鼠血清上调培养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受体
19
作者 李元义 方之扬 +2 位作者 陈玉林 葛绳德 刘世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烧伤血清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受体的影响。方法:分离和培养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分别用含20%正常大鼠和烧伤大鼠(30%TBSAⅢ度)伤后6h血清的培养基培养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12h,用放射性配基结合... 目的:探讨烧伤血清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受体的影响。方法:分离和培养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分别用含20%正常大鼠和烧伤大鼠(30%TBSAⅢ度)伤后6h血清的培养基培养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12h,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内皮细胞膜内皮素受体亲和力及结合容量。结果: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膜上只有亚型B内皮素受体分布,该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Bmax)为142±27fmol/mg,平衡解离常数(Kd)为119±22pmol/L。烧伤血清不影响该受体的Kd值,但使Bmax增加68%。结论:烧伤血清可上调亚型B内皮素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内皮素 心脏 微血管内皮细胞 灼伤 血清 大鼠
下载PDF
放烧复合伤早期心肌能量代谢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熊业 陈宗荣 +1 位作者 程天民 楼淑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84-288,共5页
文中报告了6Gy放射损伤合并30%Ⅲ度烧伤后48h内大鼠心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和肌球蛋白ATP酶活力变化与补液的作用。结果表明6Gy全身照射、30%Ⅲ度烧伤和放烧复合伤后心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和肌球蛋白ATP酶活... 文中报告了6Gy放射损伤合并30%Ⅲ度烧伤后48h内大鼠心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和肌球蛋白ATP酶活力变化与补液的作用。结果表明6Gy全身照射、30%Ⅲ度烧伤和放烧复合伤后心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和肌球蛋白ATP酶活力显著下降,放烧复合伤时下降更严重。这些变化与伤后动脉血压下降关系十分密切。补液显著改善放烧复合伤后心肌的能量代谢。这些结果揭示缺血缺氧是心肌能量代谢障碍的重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氧化磷酸化 ATP酶 心肌 放射损伤 烧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