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5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mpact of Finerenone on Changes in Pulse Wave Velocity, Arterial Pressure and Heart Related Deaths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Study Perspective
1
作者 Ljiljana Fodor Duric Bozidar Vujicic +1 位作者 Tonko Gulin Matko Gulin 《Open Journal of Nephrology》 2024年第2期216-225,共10页
The description in the abstract lacks clear logic and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this study, so please revise and improve it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theme and main content of this study, and describe it in the order o... The description in the abstract lacks clear logic and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this study, so please revise and improve it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theme and main content of this study, and describe it in the order of (research background), purpose/aim, method,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abstract and preface is rather lengthy, but the summary of the whole study and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re not perfect (mainly because the logic of the context is not clear and orderly), so it will appear a bit messy. Hope to be able to modify (this has been mentioned in the preliminary opinion). Cardiovascular events (CVE) pose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individual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 yet these patients are often excluded from cardiovascular clinical trials, leaving prognostic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VE in ESRD patients largely unexplored. Recent human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elevated circulating aldosterone levels in ESRD patients, correlating with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Additionally, animal models have shown improvements in uremic cardiomyopathy with spironolactone therapy, prompting interest in assessing the efficacy of spironolactone or eplerenone in reducing mortality and improving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in dialysis patients. Clinicians have historically been cautious about prescribing 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 antagonists (MRAs) to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due to hyperkalemia risk. However, the emergence of finerenone, a novel MR antagonist with a favorable safety profile and lower hyperkalemia risk, has renewed interest in MRA therapy in this population. Heart disease, including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hypertension, and left ventricular failure, is alarmingly prevalent in dialysis patients, contributing significantly to elevated mortality rates compared to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rterial stiffness, as indicated by pulse wave velocity (PWV), progressively worsens with advancing CKD stages, peaking in severity among ESRD patients undergoing dialysis. High PWV serves as a crucial risk stratification tool in ESRD. Elevated NT-proBNP and BNP levels in ESRD patients are well-documented, with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observed between baseline peptide concentrations and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By incorporating finerenone into our study, we aim to investigate its potential benefits in reducing arterial stiffness, lowering blood pressure, and ultimately mitigating heart-related mortality among hemodialysis patients. This study holds substantial implications for hypertensio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management in this vulnerable patient population. Eligible participants must have been on chronic hemodialysis for at least three months, with ACE inhibitors or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included in their therapy at maximum tolerable doses. Serum potassium levels 5.7 mmol/L,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50%, and PWV higher than age-estimated values are also prerequisites for study entry. Randomized allocation will be conducted using a permuted block design, stratified by center, with allocation communicated via signed study forms during initial examinations. All steps of this research will be cond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the Helsinki Decla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Finerenone Arterial Stiffness heart Related deaths Hemodialysis Patients
下载PDF
Prediction of sudden death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被引量:4
2
作者 Ana Ayesta Helena Martinez-Sellest +1 位作者 Antonio Bayes de Luna Manuel Martinez-Selles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85-192,共8页
最,心失败(HF ) 联系了死亡由于突然的心脏的死亡(SCD ) 和变得更坏的 HF,特别地在减少的喷射的情况中部分。预言并且阻止 SCD 是一个重要目标,但是最工作不包括或有先进年龄的很少病人,和在有 HF 的老病人的 SCD 的预防仍然是争论... 最,心失败(HF ) 联系了死亡由于突然的心脏的死亡(SCD ) 和变得更坏的 HF,特别地在减少的喷射的情况中部分。预言并且阻止 SCD 是一个重要目标,但是最工作不包括或有先进年龄的很少病人,和在有 HF 的老病人的 SCD 的预防仍然是争论的。处于 SCD 的年度率的最近的减小最近被描述了,但是如果这在先进年龄病人也是真的,它不是清楚的。尽管医生们经常有有 HF 的老病人主要死于泵失败的感觉,年龄与 SCD 被联系,低估 SCD 的重要性。被联系了到 SCD 的另外的临床的变量是症状,纽约心协会功能的类, ischemic 原因,和 comorbidities (长期的妨碍的肺的疾病,肾的机能障碍和糖尿病) 。应该也被考虑的一些测试结果被让喷射室部分和直径, natriuretic 肽,非支撑的室的心悸亢进和自治畸形。所有这些标记的联合可能是最好的选择预言 SCD。不同风险分数被描述了并且尽管为老人口没有特定的,当一个风险预言者和一些与吝啬的年龄在人口被开发,最包括年龄 > 65 年。最后,强调这些分数应该能预言 SCD 的任何类型作为是重要的尽管大多数由于 tachyarrhythmias, bradyarrhythmias 也起一个作用,特别地在情况中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言 死亡 SCD 机能障碍 年龄 HF 糖尿病 部分和
下载PDF
运动后心率恢复与心源性猝死风险的相关性:一项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
3
作者 王晨阳 徐鹏 +3 位作者 郭治荣 王冬颖 李俊峡 曹雪滨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98-402,共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综合分析运动后心率恢复(HRR)与心源性猝死(SCD)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截至2024年1月2日的文献检索。队列研究关注于HRR和SCD间的风险关系,通过风险比(HR)及95%可信区间(CI)... 目的通过Meta分析,综合分析运动后心率恢复(HRR)与心源性猝死(SCD)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截至2024年1月2日的文献检索。队列研究关注于HRR和SCD间的风险关系,通过风险比(HR)及95%可信区间(CI)进行评估。统计学分析采用Stata 12.0软件。结果纳入6项研究。固定效应模型(I^(2)=41.8%,P=0.112)的汇总结果显示:与心率恢复慢相比,心率恢复快人群发生SCD风险更低(HR=0.74,95%CI:0.64~0.86,P<0.001)。大多数亚组分析中都观察到了持续结果。排除一项研究并不影响总体结果[HR(95%CI):0.66(0.55,0.79)~0.76(0.65,0.88)]。Egger检验未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P=0.059)。结论心率恢复较慢会增加普通人群发生SCD的风险。因此,HRR可能是临床实践中预防SCD的一个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猝死 运动后心率恢复 荟萃分析 风险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CHARLS数据库肌酐水平与心脏病患者死亡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郭卫华 杨滨 +1 位作者 雷永兰 李靖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53-857,共5页
目的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大型社区研究数据库,探究中国中老年人群肌酐水平预期心脏病发生死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CHARLS数据库中心脏病患者的2011年血液学检查结果及2018年生存情况数据,将患者按2018年生存情况分为死亡... 目的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大型社区研究数据库,探究中国中老年人群肌酐水平预期心脏病发生死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CHARLS数据库中心脏病患者的2011年血液学检查结果及2018年生存情况数据,将患者按2018年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共纳入死亡组133例,存活组982例。比较两组一般人口学、血液学检查结果、疾病史的差异,并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与心脏病死亡有关的因素。结果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的平均年龄更高、男性比例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心脏病有关的风险指标(如慢性肺部疾病、胃部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比例更高(P<0.05),死亡组有哮喘、吸烟史的比例更高(P<0.05)。两组在有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或血糖升高、肝脏疾病、卒中、情感及精神方面问题、与记忆相关的疾病、关节炎或风湿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学检查结果显示,两组肌酐、血小板计数、尿素氮、血糖、C反应蛋白、尿酸、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胃部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哮喘、吸烟史、血糖、C反应蛋白、年龄是心脏病患者死亡的高风险因素外,2011年心脏病患者的肌酐水平和长期死亡风险增加有关[比值比(OR)=3.068,95%CI:1.193~7.894,P=0.020]。结论高肌酐水平可能预示着心脏病患者死亡风险增加,胃部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哮喘、吸烟史、血糖、肌酐、C反应蛋白、年龄可能是中老年心脏病患者长期死亡风险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酐 心脏病 死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脑死亡器官捐献供体评估和供心选择临床分析
5
作者 任琳玮 张熙伟 +3 位作者 张辉 张歆杰 刘伟国 王东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11-15,共5页
目的总结73例脑死亡器官捐献供体评估和供心选择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73对脑死亡器官捐献心脏移植供受者临床资料,评估供体,选择供心,分析心脏移植受者生存情况和边缘供心使用情况。结果发现潜在供体,在判定脑死亡状态后,明确供体家属... 目的总结73例脑死亡器官捐献供体评估和供心选择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73对脑死亡器官捐献心脏移植供受者临床资料,评估供体,选择供心,分析心脏移植受者生存情况和边缘供心使用情况。结果发现潜在供体,在判定脑死亡状态后,明确供体家属同意器官捐献后,评估供体,选择供心,使供受体最大限度匹配。73例心脏移植受者手术成功率为94.5%(69/73),围手术期死亡4例,术后随访1年死亡4例。边缘供心使用情况:供体年龄≥45岁17例,供受体体质量不匹配2例,供体中毒1例,供心冷缺血时间≥4 h 43例,大部分心脏移植受者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和(或)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最终顺利出院。结论供受体最大限度匹配可使心脏移植患者获益最大;同时,适当放宽供心选择标准,增加供心数量,将为众多等待心脏移植患者带来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脑死亡器官捐献 供体评估 供心选择
下载PDF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对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短期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李冠男 黄蓉 +2 位作者 王紫艳 马春梅 王涟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295-302,共8页
目的探讨白蛋白-胆红素(albumin-bilirubin,ALBI)评分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短期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联合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国家注册研究(ADHERE)模型能否提高其预测能力。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在南京鼓楼医... 目的探讨白蛋白-胆红素(albumin-bilirubin,ALBI)评分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短期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联合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国家注册研究(ADHERE)模型能否提高其预测能力。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DHF患者共821例。根据入院ALBI评分,采用三分位法进行分组:低ALBI组(<-2.41,n=273),中ALBI组(-2.41~-2.10,n=274),高ALBI组(≥-2.10,n=274)。比较各组基线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主要终点为短期(院内或出院后30天内)全因死亡。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短期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各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根据约登指数确定最佳临界值,并计算不同模型间净重新分类指数(NRI),采用Z检验比较模型间AUC及NRI的差异。结果共有45例(5.48%)患者在院内及出院后30天内死亡。高ALBI组患者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ALBI评分(OR=4.012,95%CI 1.598~10.073,P=0.003)、ADHERE模型(OR=2.471,95%CI 1.317~4.434,P=0.004)、B型利钠肽水平(OR=1.000,95%CI 1.000~1.001,P=0.002)是ADHF患者短期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LBI评分预测短期死亡的最佳临界值为-2.024。ALBI联合ADHERE评分对ADHF患者短期全因死亡的预测能力优于单独评分(ALBI+ADHERE比ADHERE:AUC P=0.008;NRI=0.37,95%CI 0.14~0.56,P<0.001;ALBI+ADHERE比ALBI:NRI=0.37,95%CI 0.14~0.56,P<0.001)。结论ALBI评分与ADHF患者短期全因死亡风险独立相关,且ALBI联合ADHERE模型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 ADHERE模型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死亡
下载PDF
基于无创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的列线图构建与验证
7
作者 杨明艳 陈薇 +7 位作者 高扬 胡亚楠 刘源 马宇飞 于焱 刘睿涵 余江 曹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利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结合年龄、舒张压、C反应蛋白(CRP)及肾功能不全(血肌酐≥442μmol/L)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院内死亡结局风险。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第二医学中心收治的老年... 目的利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结合年龄、舒张压、C反应蛋白(CRP)及肾功能不全(血肌酐≥442μmol/L)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院内死亡结局风险。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第二医学中心收治的老年CHF急性发作住院患者223例,根据死亡结局分为存活组196例和死亡组27例。根据随访院内死亡结局联合其他相关指标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CHF死亡危险因素。结果无创监测显示,死亡组LVEF、LCWI高于存活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低于存活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31,95%CI:1.052~1.213,P=0.001)、舒张压(OR=0.932,95%CI:0.882~0.982,P=0.011)、CRP(OR=1.171,95%CI:1.021~1.352,P=0.024)、LVEDV(OR=0.984,95%CI:0.962~0.992,P=0.011)及肾功能不全(OR=5.863,95%CI:1.351~1.731,P=0.004)为老年CHF急性发作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95%CI:0.819~0.948,P<0.05),校准曲线验证模型预测结果准确性的C指数为0.902。结论年龄、舒张压、LVEDV、CRP、肾功能不全是CHF短期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预测 心脏病危险因素 死亡 列线图
下载PDF
基于铁死亡角度治疗心力衰竭中药的筛选
8
作者 施敏 魏佳明 +1 位作者 袁惠 郭志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93-200,共8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从铁死亡角度筛选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为心力衰竭的治疗开辟新途径。方法:在GEO数据库中检索与心力衰竭相关的符合条件的数据集,利用R软件进行limma差异分析获得心力衰竭的差异表达靶点,在FerrDb平台收集与铁死亡相...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从铁死亡角度筛选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为心力衰竭的治疗开辟新途径。方法:在GEO数据库中检索与心力衰竭相关的符合条件的数据集,利用R软件进行limma差异分析获得心力衰竭的差异表达靶点,在FerrDb平台收集与铁死亡相关靶点,将铁死亡靶点与心力衰竭差异表达靶点取交集后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并对该网络进行拓扑学性质分析,利用R软件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借助HERB数据库检索共同靶点对应的天然药物成分和中药,利用AutoDock软件对天然药物成分及其所对应靶点后进行分子对接。结果:GEO数据库筛选出数据集2个,通过limma差异分析后得到14 093个靶点,得到与铁死亡相关靶点214个,铁死亡与心力衰竭差异表达靶点取交集得到共同靶点176个,利用共同靶点构建PPI网络与拓扑学性质分析得到关键靶点抑癌基因(TP53)、原癌基因(JUN)、泛素C(UBC)、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MAPK)14、MAPK3、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蛋白3(STAT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GO及KEGG富集分析显示心力衰竭的发病从铁死亡角度或与细胞对化学应激的反应、对氧化应激的反应、次级溶酶体、黑色素体、自噬体、线粒体外膜、基底质膜核、氧化还原酶活性、铁离子结合、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叉头转录因子(FoXO)信号通路等相关。检索HERB数据库结果显示,黄连素、醉茄素A、血根碱等近80种天然药物成分以及白鲜皮、半枝莲、苍术、穿心莲、防风等100余种中药或可通过作用于关键靶点治疗心力衰竭。分子对接结果显示JUN与黄连素、MAPK14与醉茄素A、MAPK3与血根碱结合较好。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研究发现,黄连素、醉茄素A、血根碱等天然药物成分以及黄连、防己、黄柏、延胡索、牛膝、吴茱萸、黄芪、丹参等中药或可作用于TP53、MAPK14、MAPK3、JUN、STAT3等靶点治疗心力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铁死亡 生物信息学 靶点 中药
下载PDF
床旁超声心动图评估不同脑死亡原因的潜在成人心脏移植供体的价值
9
作者 孙欣 刘偈 +6 位作者 廖中凯 徐魁 刘盛 黄洁 郑哲 王浩 朱振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4-489,共6页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心动图评估不同脑死亡原因的潜在成人心脏移植供体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评估的670例潜在成人心脏移植供体的床旁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资料。根据不同脑死亡原因将供体分为脑卒...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心动图评估不同脑死亡原因的潜在成人心脏移植供体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评估的670例潜在成人心脏移植供体的床旁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资料。根据不同脑死亡原因将供体分为脑卒中组(包括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n=398)和非脑卒中组(包括脑外伤、脑肿瘤、缺血缺氧性脑病,n=272),比较两组供体超声心动图及临床特点。由中国人体器官分配系统分至我院且符合供体入选标准的供体350例,脑卒中组195例,非脑卒中组155例,我院外科行获取手术,比较两组心脏有效获取率。结果:(1)670例潜在成人心脏移植供体中,与非脑卒中组比,脑卒中组供体的年龄更大、体重指数更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更大、室间隔厚度更厚、有高血压史比例更高、不符合超声心动图入选标准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670例潜在成人心脏移植供体中,共检出不符合超声心动图入选标准供体117例(17.5%),主要原因为左心室壁增厚有59例(50.4%)、左心室射血分数<50%有27例(23.1%)、室壁运动异常有21例(17.9%)、左心扩大有14例(12.0%)。(2)由中国人体器官分配系统分至我院且符合供体入选标准的350例供体中,心脏成功获取并移植246例(70.3%),其中脑卒中供体110例(44.7%),非脑卒中供体136例(55.3%)。与非脑卒中组比,脑卒中组的心脏获取成功率低[87.7%(136/155) vs. 56.4%(110/195),P<0.001]。外科手术未能成功获取104例(29.7%),获取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为供心的冠状动脉任何一支主干发生堵塞,为91例(87.5%)。结论:应用床旁超声心动图筛查潜在移植供体的心脏,具有重要价值。脑死亡原因为脑卒中的潜在供体与非脑卒中供体的心脏结构有差异。即使初步供体评估合格,脑卒中供体的心脏获取成功率仍比非脑卒中供体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心脏移植 供体 脑死亡原因 脑卒中
下载PDF
不稳定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病理特征及分类
10
作者 邢运虹 李洋 +6 位作者 王文政 王亮亮 孙乐乐 杜秋香 曹洁 何光龙 孙俊红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的法医学重要诊断指标如急性或慢性心肌缺血改变,有时由于死亡过程短暂、组织缺少反应时间,使得缺血部位定位困难,部分案件中死者首次发病即猝死,导致法医难以准确作出诊断。然而临床医学对于冠状动脉不稳...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的法医学重要诊断指标如急性或慢性心肌缺血改变,有时由于死亡过程短暂、组织缺少反应时间,使得缺血部位定位困难,部分案件中死者首次发病即猝死,导致法医难以准确作出诊断。然而临床医学对于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研究揭示了其病变引发的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在冠心病猝死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本文主要归纳整理了基于临床医学研究的不稳定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病理特征,包括斑块破裂、斑块侵蚀和钙化结节,以及导致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并简述粥样斑块研究进展与研究技术方法,以期通过诊断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不同病理状态,完善冠心病猝死死亡机制研究,提高冠心病猝死法医学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心脏性猝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粥样斑块 病理特征 综述
下载PDF
不同心力衰竭亚型老年患者血清尿酸与预后的关系
11
作者 闫伟 朱明向 刘春蕾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03-508,共6页
背景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与炎症和微血管功能障碍有关,对不同的心力衰竭分型可能有不同的影响。目的研究sUA水平与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力衰竭亚型老年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4年9月—2017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 背景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与炎症和微血管功能障碍有关,对不同的心力衰竭分型可能有不同的影响。目的研究sUA水平与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力衰竭亚型老年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4年9月—2017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接受血清尿酸的检测。随访至2017年9月,以心血管死亡事件为终点事件,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估sUA水平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355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总体上心血管死亡事件发生率为6.8%(92例),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mid-range ejection fraction,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三组心血管死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3.9%(47例)、6.1%(24例)和3.4%(21例)。与低sUA组相比,高sUA组患者心血管死亡事件的发生风险更高(HR=2.141,95%CI:1.199~3.824,P=0.01)。亚组分析中,在HFrEF患者中,与低sUA组相比,高sUA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也升高(HR=4.151,95%CI:1.866~9.234,P<0.001);在HFmrEF患者中,高sUA组心血管死亡事件发生风险相较低sUA组同样升高(HR=4.724,95%CI:1.664~13.414,P=0.004)。结论sUA水平的升高与老年HFrEF和HFmrEF患者心血管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尿酸 老年人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 心血管死亡事件
下载PDF
线粒体心肌病猝死1例
12
作者 乔燕 蔡佳 +3 位作者 曾璟 李瑞珍 张惠娟 张小明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5期445-449,共5页
目的报道1例线粒体心肌病(mitochondrial cardiomyopathy,MCM)罕见病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诊疗的重视,以免漏诊误诊。方法分析本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例青年女性患者以意识障碍就诊,肌电图、... 目的报道1例线粒体心肌病(mitochondrial cardiomyopathy,MCM)罕见病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诊疗的重视,以免漏诊误诊。方法分析本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例青年女性患者以意识障碍就诊,肌电图、脑电图和脑磁共振成像均为阴性,因左心室肥大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心脏核磁提示心肌损伤,转至心内科以“病毒性心肌炎”治疗,后复查心肌标记物仍未恢复正常,心肌损伤范围增加,至上级医院完善基因检测和心肌活检提示MCM后明确诊断,后因剧烈活动后突发胸闷气短,猝死。结论MCM临床罕见,应熟悉其不典型临床表现及阳性体征,有多系统损害的患者,据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等应考虑到此病的可能,需进一步行基因检测和心肌活检等,以免误诊和漏诊,并应积极随访,避免相关诱因,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疾病 线粒体 心脏 猝死
下载PDF
握力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张文静 高蕴赫 +1 位作者 王璐 张晶 《中国医药》 2024年第5期674-678,共5页
目的探索握力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560例,根据患者握力的三分位间距分为3组,组1:握力<18.9 kg(184例),组2:18.9 kg≤握力<23.5 kg(188例),组3... 目的探索握力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560例,根据患者握力的三分位间距分为3组,组1:握力<18.9 kg(184例),组2:18.9 kg≤握力<23.5 kg(188例),组3:握力≥23.5 kg(188例)。中位随访时间3年,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和心力衰竭再住院。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明确握力水平与终点事件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方法分析握力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使用亚组分析探究握力水平在不同心力衰竭类型人群中对心力衰竭再住院结局的影响。绘制局部加权回归(Lowess)曲线评估握力与心力衰竭再住院风险的关系。结果5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访3年,共28例(5.0%)全因死亡,113例(20.2%)心力衰竭再住院。3组患者全因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心力衰竭再住院发生率比较[25.0%(46/184)、21.3%(40/188)、14.4%(2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生存分析结果表明,在随访过程中,随着握力的升高,患者心力衰竭再住院发生率明显降低(Log-rank P=0.03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纳入更多混杂因素后,高握力水平患者心力衰竭再住院发生风险仍可显著降低(组3比组1,P=0.004)。针对不同类型心力衰竭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亚组中,高握力水平患者心力衰竭再住院发生风险显著降低(均P<0.05)。不同心力衰竭类型和握力分组之间无显著交互作用(交互P=0.568)。Lowess曲线表明,握力作为连续变量,与心力衰竭再住院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结论在心力衰竭患者中,高握力水平患者心力衰竭再住院的发生风险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握力 全因死亡 心力衰竭再住院
下载PDF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清FGF23与心衰及死亡发生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14
作者 王晓霞 周昕源 +5 位作者 杨相杰 周润哲 孟雨晴 张定欣 张瑾 王盈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4-880,共7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血清浓度与心力衰竭及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医院肾脏内科收治的无心衰症状的ESRD患者,采用基线问卷和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实验室检查收集...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血清浓度与心力衰竭及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医院肾脏内科收治的无心衰症状的ESRD患者,采用基线问卷和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实验室检查收集患者数据,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FGF23浓度。随访时间2年,以随访发生新发的心力衰竭(ACC/AHA stage C-D)和全因死亡为复合终点结局事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发生结局事件的危险因素,通过亚组分析和交互作用分析,进一步探讨FGF23与结局事件的关联在不同亚组中是否存在异质性。结果该研究最终纳入ESRD患者107例,平均年龄(52.00±12.51)岁,男性39(36.45%)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21,25个月),出现结局事件32(29.9%)例,其中新发心衰22(20.6%)例,全因死亡10(9.3%)例。该研究结果显示结局事件组患者血清FGF23浓度显著高于非事件组[(4.40±1.16)pmol/ml vs(3.85±0.82)pmol/ml,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升高的FGF23可以增加ESRD患者发生结局事件的风险(HR=1.730,95%CI:1.164~2.570,P=0.007)。亚组分析显示FGF23水平与性别对于结局事件发生风险存在交互作用,尤其在男性ESRD患者中升高的FGF23风险更高(P_(-交互作用)<0.05)。结论升高的血清FGF23是ESRD患者发生心衰和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在男性患者中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病 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心力衰竭 全因死亡 前瞻性队列研究
下载PDF
营养炎症风险评分及其列线图模型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30天死亡率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白志芳 谈翠 侯波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目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旨在探究营养炎症风险评分(nutrition-inflammation risk score,NIRS)及其列线图模型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30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 目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旨在探究营养炎症风险评分(nutrition-inflammation risk score,NIRS)及其列线图模型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30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HF患者。根据患者30d的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NIRS和死亡预测模型。采用ROC分析、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老年HF患者死亡预测列线图模型的预测能力、校准能力和临床净获益。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97例老年HF患者,164例(20.6%)老年HF患者在30d内死亡。NIRS由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is nutrition index,PNI)、HGB-白蛋白-淋巴细胞-血小板(hemoglobin,albumin,lymphocyte,platelet,HALP)评分、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onocyte to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ratio,MHR)和CRP-白蛋白比值(C-reaction protein to albumin ratio,CAR)组成。多因素Logstic回归结果表明,NIRS(OR=11.867,95%CI:7.681~18.333,P<0.001)、高血压(OR=1.935,95%CI:1.18~3.175,P<0.001)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R=4.306,95%CI:2.611~7.1,P<0.001)是老年HF患者30d死亡的危险因素。此外,老年HF患者30d死亡列线图模型ACU为0.855;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基本吻合;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净获益良好。结论:INRS是老年HF患者30d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此外,老年HF患者30d死亡列线图模型可个体化预测老年HF患者30d内的死亡风险,帮助临床医生早期识别死亡高风险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30天死亡 营养炎症风险评分 预测模型
下载PDF
HbA1c联合NT-proBNP检测在急性心力衰竭近期死亡风险中的预测作用
16
作者 郏红静 丁延魁 +1 位作者 高峰 过高峰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7期1359-1362,1367,共5页
目的 探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B型脑钠钛前体生物标志物(NT-proBNP)检测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死亡风险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 目的 探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B型脑钠钛前体生物标志物(NT-proBNP)检测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死亡风险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且各项指标均显示正常的健康者共计101名为对照组。比较不同人群HbA1c、NT-proBNP表达差异;分析HbA1c、NT-proBNP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并分析影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血清HbA1c、NT-proBNP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A1c、NT-proBNP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587,0.536,P<0.05)。死亡组NYAH分级Ⅳ级占比、HbA1c、NT-proBNP表达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NYAH分级为Ⅳ级、HbA1c及NT-proBNP表达上升是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OR>1,P<0.05)。森林图显示,在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风险增加的相关因素中,NT-proBNP是关联强度最大的因素(OR=2.491,95%CI 1.414~4.390)。急性心力衰竭死亡患者实施联合检测(HbA1c与NT-proBNP)的AUC值与单独HbA1c、NT-proBNP检测相比更高(P<0.05)。结论 HbA1c、NT-proBNP表达水平随急性心力衰竭死亡患者的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两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急性心力衰竭死亡患者的死亡风险效能,可指导临床早期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HBA1C NT-PROBNP 近期死亡风险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的关系分析
17
作者 王标 胡国豪 +1 位作者 陈灵敏 周丹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3期271-274,278,共5页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9月永康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86例,电话随访至2022年9月,分成存活组172例,死亡组114例,分...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9月永康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86例,电话随访至2022年9月,分成存活组172例,死亡组114例,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Cox比例回归模型分析NLR与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全因死亡的关系。结果 存活组NLR为(3.83±1.60),低于死亡组(5.41±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13,P<0.001)。多因素Cox比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是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出院后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HR=1.146,95%CI=1.049~1.251,P=0.002)。结论 NLR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全因死亡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全因死亡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尿素氮/白蛋白比值的列线图模型对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研究
18
作者 秦继 高维阳 +2 位作者 黄淘克 张安迪 刘宏斌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86-492,502,共8页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心力衰竭的预警、风险分层研究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血尿素氮-白蛋白比值(blood urea nitrogen to albumin ratio,BAR)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年内...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心力衰竭的预警、风险分层研究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血尿素氮-白蛋白比值(blood urea nitrogen to albumin ratio,BAR)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年内死亡的预测价值;建立包含BAR在内的列线图,并验证其临床价值。方法建模数据来自解放军总医院2016年1月—2021年10月诊断为心力衰竭的1259例老年患者,验证队列来自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诊断为心力衰竭的314例老年患者。以1年病死率为结局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后因素,根据预后因素构建列线图;ROC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用于评估模型的区分度、一致性和临床效益;通过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和DCA,比较列线图与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及BIOSTATCHF预测模型的性能。结果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中分别有27.2%(343/1259)和25.2%(79/314)患者在1年内死亡。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D-二聚体、NT-proBNP、BAR、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ARB)使用与死亡结局独立关联(P<0.05)。基于以上5个因素构建列线图,列线图展现出良好的区分度(AUC=0.838,P<0.001)、一致性(Hosmer-Lemeshowχ2=4.251,P=0.834)和临床效益。列线图模型与NT-proBNP和欧洲BIOSTAT-CHF预测模型相比预测效能均更佳(0.838 vs 0.703和0.825,P<0.05)。DCA结果提示,列线图相比NT-proBNP、BIOSTAT-CHF预测模型均增加了更多的净获益。结论BAR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年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包含BAR在内的列线图展现出优异的辨别力和校准能力,为预后评估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清尿素氮-白蛋白比值 列线图 1年内死亡风险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基线外周血循环MO水平对患者长期死亡风险的影响
19
作者 武秀丽 司晶 张鑫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2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基线外周血循环单核细胞(MO)水平对患者长期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3月行PCI术的8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基线外周血循环MO水平分为A组、B组及C组。A组25例MO水平<0.4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基线外周血循环单核细胞(MO)水平对患者长期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3月行PCI术的8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基线外周血循环MO水平分为A组、B组及C组。A组25例MO水平<0.40×10^(9)/L,B组27例0.40×10^(9)/L≤MO水平≤0.56×10^(9)/L,C组28例MO水平>0.56×10^(9)/L。采用回归分析法分析基线外周血循环MO水平和长期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结果C组的全因死亡(ACM)和心脏死亡(CM)发生率为14.29%和7.14%,A组的ACM和CM发生率均为0,B组的ACM和CM发生率为0和3.70%,与A、B两组相比,C组的ACM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但是三组间CM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外周血循环MO水平与ACM呈显著独立正相关(P<0.05)。结论基线外周血循环MO水平与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长期全因死亡风险独立相关,循环MO水平较高的患者长期全因死亡风险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PCI术后 外周血循环MO 死亡风险
下载PDF
《庄子》“安之若命”释义
20
作者 夏资强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9-94,106,共7页
《庄子》内篇中的《人间世》和《德充符》都有提到“安之若命”。通过梳理《庄子》一书和“命”有关的思想理论,发现“命”不仅与“德”相即,而且还具有流变、无待的特点。“安之若命”语句的重点不在于对“命”的屈服与顺从,而在于强... 《庄子》内篇中的《人间世》和《德充符》都有提到“安之若命”。通过梳理《庄子》一书和“命”有关的思想理论,发现“命”不仅与“德”相即,而且还具有流变、无待的特点。“安之若命”语句的重点不在于对“命”的屈服与顺从,而在于强调面对人生困境时,人应当采取转化消解的态度。“安之若命”凸显了“德”将“心知”转化为“真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消解 心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