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uroSCORE Ⅱ模型对瓣膜手术患者在院死亡风险预测的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金磊 王崇 +3 位作者 李白翎 郎希龙 韩林 徐志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6-540,共5页
目的评价第2版欧洲心脏手术危险评估系统(EuroSCOREⅡ)模型对本中心瓣膜手术患者在院死亡率预测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瓣膜疾病在本中心行外科治疗的3 4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第1版的EuroSCORE(additive Euro... 目的评价第2版欧洲心脏手术危险评估系统(EuroSCOREⅡ)模型对本中心瓣膜手术患者在院死亡率预测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瓣膜疾病在本中心行外科治疗的3 4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第1版的EuroSCORE(additive EuroSCORE、logistic EuroSCORE)模型和EuroSCOREⅡ模型模给予评分,并对患者的实际死亡率与预测死亡率进行对比。模型预测的符合程度应用H-L X^2检验,而预测的鉴别效度则通过R()C曲线下面积反映。结果 3479例患者在院死亡112例,全组实际在院死亡率为3.2%。Additive EuroSCORE、logistic EuroSCORE及EuroSCOREⅡ模型预测的在院死亡率分别为3.8%、3.3%和2.5%,其中logistic EuroSCORE对全组患者在院死亡的预测符合程度较高(P=0.08),而additive EuroSCORE高估了实际在院死亡率(P=0.013),EuroSCOREⅡ则低估了实际在院死亡率(P<0.000 1)。EuroSCOREⅡ模型对单瓣膜手术患者在院死亡预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P=0.103,ROC曲线下面积为0.792),而对多瓣膜手术组患者的预测准确性则较差(P<0.000 1,ROC曲线下面积为0.605)。Additive EuroSCORE、logistic EuroSCORE及EuroSCOREⅡ模型对全组患者在院死亡预测的鉴别效度均较差(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4、0.673和0.685)。结论 EuroSCOREⅡ模型对本中心单瓣膜手术患者死亡风险预测的准确性较好,但对多瓣膜手术患者死亡风险预测的准确性较差,不适合多瓣膜手术患者的在院死亡风险预测,在临床实践中应慎重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外科手术 EuroSCOREⅡ 医院死亡率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死亡原因的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于新迪 杜欣为 +3 位作者 王伟 朱德明 徐卓明 张海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911-916,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3 500例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患儿行体外循环术后发生死亡的原因及并发症,为进一步改善CHD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2016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23 50... 目的回顾性分析23 500例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患儿行体外循环术后发生死亡的原因及并发症,为进一步改善CHD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2016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23 500例CH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体外循环术后死亡患儿的病种、年龄、死亡原因和并发症。结果 23 500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共死亡569例,病死率为2. 42%。死亡患儿与存活患儿比较,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016年,CHD患儿的病死率仅为1. 68%。除了2016年的手术总数比2015年略有下降外,2009—2015年的CHD病例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从2011年起,由于手术总数开始增加(较2010年增加了349例),所以死亡例数也同步增多,但病死率依旧呈现下降的趋势。569例死亡患儿中6个月以下死亡占比较高,其中又以<3个月的患儿占比最高(35. 50%)。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67. 74%)、呼吸系统并发症(15. 93%)、多器官功能衰竭(11. 49%)和心律失常(7. 66%)。结论畸形复杂程度和年龄是影响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围手术期心功能的保护仍是进一步改进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先天性 体外循环 死亡率 外科手术 儿童
下载PDF
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死亡病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贺东 沈向东 +1 位作者 刘迎龙 闫军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8-20,24,共4页
目的:分析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的死亡原因,明确一期根治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以期提高手术治愈率。方法:1999年8月~2007年2月,1284例法洛四联症患儿接受了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的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患儿平均年龄2.4±5.1(0... 目的:分析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的死亡原因,明确一期根治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以期提高手术治愈率。方法:1999年8月~2007年2月,1284例法洛四联症患儿接受了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的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患儿平均年龄2.4±5.1(0.25~8.0)岁,其中年龄≤6个月的婴幼儿372例;平均体重11.2±8.5(4.0~28.0)kg。包括择期根治手术1231例,急诊手术53例。结果:全组围手术期死亡49例,死亡率3.8%(49/1284),≤6个月婴幼儿死亡率5.9%(22/372);>6个月患儿死亡率3.0%(27/912)。急诊手术死亡4例,死亡率为7.5%(4/53)。死亡原因为:术后严重低心排血量16例,灌注肺或肺水肿6例,因合并冠状动脉畸形、肺动脉闭锁或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等术中不能脱离体外循环机死亡5例,重症感染死亡5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术后脑部并发症昏迷及多脏器功能衰竭导致的死亡各4例,因患儿拔除气管插管后气道痉挛或误吸致呼吸衰竭死亡2例,因术后不适当使用镇静剂致心脏停搏2例,急性消化道出血DIC死亡1例。结论:重症法洛四联症患儿应增加心导管及造影检查的比例,部分患儿可考虑实施分期矫治手术。外科技术水平的进步,术中麻醉及体外循环管理的改进,术后处理水平的提高可降低根治手术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儿童 心脏外科手术 死亡率
下载PDF
降低Ebstein心脏畸形手术早期死亡率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韩宏光 张南滨 +2 位作者 汪曾炜 朱洪玉 王辉山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降低Ebstein心脏畸形术后早期死亡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6月至2003年1月手术治疗139例Ebstein心脏畸形患者。其中行三尖瓣成形、房化右心室折叠和三尖瓣环Devage成形111例,三尖瓣置换术27例,右心室发育不全行心外管... 目的探讨降低Ebstein心脏畸形术后早期死亡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6月至2003年1月手术治疗139例Ebstein心脏畸形患者。其中行三尖瓣成形、房化右心室折叠和三尖瓣环Devage成形111例,三尖瓣置换术27例,右心室发育不全行心外管道全腔静脉动脉连接术(ETCPC)1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12例(86%);近10年手术死亡率降至33%。成形组中10例再次行瓣膜置换术,均生存。结论1术前积极改善心脏功能,防治心律失常;2根据Ebstein心脏畸形病理解剖特征选择手术方案;3及时纠正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4积极防治术后心律失常;5加强术后监护及综合治疗措施等均为提高Ebstein心脏畸形手术成功率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stein心脏畸形手术 死亡率 心排出量 心律失常 心脏功能
下载PDF
大动脉调转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吴清玉 沈向东 +6 位作者 杨秀滨 李守军 闫军 郭岩 王旭 陈霞 赫小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78-481,共4页
目的 观察大动脉调转手术治疗合并心内畸形较多 ,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TGA)或Tausing Bing畸形根治性手术后疗效。方法 对 30例患儿实施了大动脉调转手术。男 2 0例 ,女 10例。年龄 3天~ 6岁 ,平均 9 4± 15月... 目的 观察大动脉调转手术治疗合并心内畸形较多 ,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TGA)或Tausing Bing畸形根治性手术后疗效。方法 对 30例患儿实施了大动脉调转手术。男 2 0例 ,女 10例。年龄 3天~ 6岁 ,平均 9 4± 15月。新生儿 9例 ,1岁以上儿童 6例。体重 2 7~16kg,平均 6 1kg± 2 7kg。室间隔完整的TGA 7例 ,TGA合并室间隔缺损 (VSD) 19例 ,Tausing Bing畸形 3例 ,矫正性大动脉转位 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 (ASD) 12例 ,多发VSD 3例 ,动脉导管未闭 (PDA) 18例 ,左室流出道狭窄 2例 ,右侧并列心耳 1例 ,重度肺动脉高压 2 3例。冠状动脉开口位置正常 2 6例 ,冠状动脉开口位置或走行异常 4例 ,其中 1例左前降支走行于主动脉壁内。术前 3例应用前列腺素E1治疗 ,1例行肺动脉束窄术 +体肺分流手术 ,1例行房间隔球囊扩张术。手术在全麻、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下完成。经右心房切口 ,修补VSD。在两大动脉瓣上方 ,横断两大动脉 ,将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移植至肺动脉近端。经肺动脉分叉下方 ,吻合肺动脉近端和升主动脉远端。用自体心包修复主动脉近端缺失部分 ,并吻合主动脉近端和肺动脉远端切口。结果 院内死亡 2例 ,死亡率为 6 7%。 2 2例术前肺动脉高压患儿 ,术后肺动脉压力均有明显下降。其余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调转手术 临床应用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心脏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大动脉转换术治疗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被引量:39
6
作者 徐志伟 丁文祥 苏肇伉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目的 回顾总结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D TGA)的手术治疗。方法  1999年 11月至 2 0 0 1年 8月 ,采用大动脉转换术 (Switch)手术方法纠治新生儿D TGA 16例 ,其中室间隔完整型大动脉错位(D TGA IVS) 6例 ,大动脉错位伴室间隔缺损 (D TGA VSD... 目的 回顾总结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D TGA)的手术治疗。方法  1999年 11月至 2 0 0 1年 8月 ,采用大动脉转换术 (Switch)手术方法纠治新生儿D TGA 16例 ,其中室间隔完整型大动脉错位(D TGA IVS) 6例 ,大动脉错位伴室间隔缺损 (D TGA VSD) 10例。所有病例都在深低温低流量和深低温停循环下行Switch纠治术。结果 Switch手术治疗TGA共 16例 ,其中TGA IVS 6例 ,无死亡 ;TGA VSD 10例 ,死亡 2例 ,均为伴有冠状动脉畸形者。 14例随访 2~ 2 0个月 ,VSD残余漏 1例 ,肺动脉轻度残余梗阻2例 ,14例心功能均良好。结论 Switch手术是D TGA纠治的首选方法 ,但必须早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转换术 新生儿安全性大动脉错位 先天性心脏缺损 冠状血管畸形 心脏外科
原文传递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欣欣 卢聪 +4 位作者 庄建 吴若彬 陈寄梅 岑坚正 朱平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93年7月至2005年10月,外科治疗10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病人,其中男5例,女5例;年龄13d^40岁。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 目的总结先天性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93年7月至2005年10月,外科治疗10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病人,其中男5例,女5例;年龄13d^40岁。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单纯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者3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6例,同时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及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1例。行异常冠状动脉结扎4例,在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内隧道成形术3例,升主动脉左冠状动脉开口植入术3例;同期行二尖瓣成形5例,室壁瘤切除1例。结果早期死亡1例。随访1个月~11年。1例因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而于第1次术后16个月再行二尖瓣置换术,余者无心肌缺血或梗死、残余分流和晚期死亡,心功能恢复到I级。结论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者存在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血管形态学改变,应尽早确诊、尽快手术治疗,适当的手术方法是取得良好外科手术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缺损 冠状血管畸形 肺动脉 心脏外科手术 诊断
原文传递
我国单中心先心病外科治疗结果与欧洲先心病数据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罗丹东 庄建 +5 位作者 陈寄梅 岑坚正 许刚 温树生 崔虎军 吴岚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7年第5期257-261,共5页
目的 利用欧洲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医师协会先天性心脏病数据库(ECHSA Congenital Database),对比广东省人民医院与欧洲大陆在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的数据,探索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现状与未来的发展方向.方法 抽取ECHSA Congenital ... 目的 利用欧洲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医师协会先天性心脏病数据库(ECHSA Congenital Database),对比广东省人民医院与欧洲大陆在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的数据,探索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现状与未来的发展方向.方法 抽取ECHSA Congenital Database网站上数据资料,对比广东省人民医院和欧洲大陆在2009年至2015年的数据,包括:患者基本资料、患者手术难度和手术死亡比例.结果 欧洲大陆和广东省人民医院数据对比:手术人数71 763例对13 119例,手术次数/手术患儿数比126.2%对104.1%,平均年龄(75.91±146.18)个月对(105.80±172.18)个月,在新生儿组患儿例数比例(18.2%对4.4%),Aristotle Score平均分数(7.00对6.67),30天手术死亡比例(2.98%对1.73%).在新生儿组手术方式中,欧洲大陆较广东省人民医院有较多的姑息性手术;在成人组手术方式中,欧洲大陆主要为再次手术,广东省人民医院主要为初次手术.结论 广东省人民医院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整体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整体接近欧洲大陆的平均水平.但在新生儿手术、复杂手术、成人再次手术的比例仍低于欧洲大陆,是我们今后应关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心脏手术 数据库 死亡率
原文传递
小儿Ebstein畸形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郑景浩 高波涛 +2 位作者 祝忠群 徐志伟 刘锦纷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16年第8期593-596,共4页
目的评估Ebstein畸形行锥型重建行三尖瓣整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胸外科收治115例Ebstein患儿,手术年龄9个月至16岁1个月,平均(4.9±4.3)岁,体重5.5~59.2kg,平均(18.4±12... 目的评估Ebstein畸形行锥型重建行三尖瓣整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胸外科收治115例Ebstein患儿,手术年龄9个月至16岁1个月,平均(4.9±4.3)岁,体重5.5~59.2kg,平均(18.4±12.2)kg;104例行三尖瓣整形术(其中39例加行BCPS术),9例行姑息手术,2例行三尖瓣置换术。结果死亡2例(病死率1.7%)。术后113例患儿平均随访32.7个月(4-88个月),心彩超示:39例加行BCPS的患儿三尖瓣反流,31例轻度反流、8例中度反流;64例未行BCPS的患儿中,三尖瓣反流35例轻度、21例中度、8例重度。结论三尖瓣锥型重建术可作为治疗Ebstein畸形的重要治疗手段,中远期随访效果良好;一个半心室修补术可作为常规附加手术。根据患儿年龄、三尖瓣解剖形态、反流程度来个体化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案,能有效降低患儿的手术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泼斯坦异常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心脏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Taussig-Bing畸形合并主动脉弓病变一期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锦纷 王顺民 +2 位作者 徐志伟 苏肇伉 丁文祥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89-291,共3页
目的总结一期手术治疗 Taussig-Bing 畸形合并主动脉弓病变的经验。方法 2000年5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12例 Taussig-Bing 畸形合并主动脉弓病变病儿,其中主动脉弓中断5例。采用大动脉调转(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的手术方法矫... 目的总结一期手术治疗 Taussig-Bing 畸形合并主动脉弓病变的经验。方法 2000年5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12例 Taussig-Bing 畸形合并主动脉弓病变病儿,其中主动脉弓中断5例。采用大动脉调转(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的手术方法矫治 Taussig-Bing 畸形,将胸主动脉与主动脉弓下缘端端吻合或与升主动脉端侧吻合矫治主动脉弓病变。结果住院死亡3例(25%),使用呼吸机平均(7.4±2.1)d,ICU 滞留平均(11.7±4.6)d。生存病儿无因残余解剖问题再次手术者。结论 Taussig-Bing畸形合并主动脉弓病变病理解剖比较复杂,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技巧和合并主动脉弓病变对 Taussig-Bing 畸形的治疗效果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主动脉疾病 心脏外科手术Taussig-Bing畸形
原文传递
动脉调转联合主动脉弓部重建一期矫治Taussig-Bing畸形合并主动脉弓部梗阻性病变 被引量:2
11
作者 邹明晖 马力 +3 位作者 夏园生 杨盛春 陈伟丹 陈欣欣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17-720,共4页
目的评价动脉调转联合主动脉弓部重建一期矫治Taussig-Bing畸形或大动脉转位(TGA)合并主动脉弓部梗阻性病变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5年12月,26例诊断为TGA或Taussig-Bing畸形合并主动脉弓部梗阻,并接受一期动脉调转... 目的评价动脉调转联合主动脉弓部重建一期矫治Taussig-Bing畸形或大动脉转位(TGA)合并主动脉弓部梗阻性病变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5年12月,26例诊断为TGA或Taussig-Bing畸形合并主动脉弓部梗阻,并接受一期动脉调转和主动脉弓部重建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资料和术后近中期结果。结果全组20例Taussig-Bing畸形,6例TGA。主动脉弓部梗阻包括:主动脉缩窄20例,主动脉弓离断6例。接受手术时年龄11~630天,中位值52天;体质量2.1~9.3 kg,中位值3.6 kg。手术早期死亡3例,占11.5%。随访24~103个月,平均(44±23)个月,随访期间死亡2例。1年和5年实际生存率分别为84%(95%CI:70%~98%)和77%(95%CI:58%~96%)。随访发现,新主动脉瓣轻度反流3例,主动脉瓣上狭窄2例,复发主动脉弓降部再缩窄1例;7例出现右心系统梗阻病变,肺动脉瓣轻中度反流2例。6例行再次手术干预,其中4例因右心系统梗阻再手术。总体1年和5年免于再手术比例分别为:90%(95%CI:78%~99%)和59%(95%CI:32%~86%),免于右心系统再手术比例分别为:94%(95%CI:84%~99%)和66%(95%CI:37%~95%)。无再手术死亡病例。结论一期动脉调转联合主动脉弓部重建治疗TGA或Taussig-Bing畸形合并主动脉弓部梗阻性病变,可取得满意的近中期生存率。尽管晚期右心梗阻性病变风险和再干预风险仍较高,我们并不支持初期手术时行跨环补片来扩大右心室流出道。最佳手术方式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USSIG-BING畸形 主动脉弓部梗阻 右心流出道狭窄 心脏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