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理实质 被引量:25
1
作者 霍根红 《河南中医》 2009年第2期114-117,共4页
充血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学心悸、血瘀、水肿等证范畴。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心衰病机为"阳虚及阴、阴阳两虚,血瘀水停",其中正虚为本,瘀血水停为标;发生的部位虽在心,但关联五脏;心气不足,发病关键;瘀血阻滞,必然过... 充血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学心悸、血瘀、水肿等证范畴。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心衰病机为"阳虚及阴、阴阳两虚,血瘀水停",其中正虚为本,瘀血水停为标;发生的部位虽在心,但关联五脏;心气不足,发病关键;瘀血阻滞,必然过程;水饮为患,最终结果;气血阴阳之虚与瘀血、水饮之实的标本虚实之间,表现为因果错杂的转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中医病机 阴阳互根 心气不足 瘀血阻滞 水饮为患
下载PDF
程丑夫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经验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杼惠 刘建和 +1 位作者 曹蛟 程丑夫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1606-1610,共5页
程丑夫教授认为,“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失调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阳化气”功能不足是构成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之本,“阴成形”功能太过所形成的水饮、瘀血、痰浊停滞于心脏,构成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之标,其治疗总体原则以温阳抑阴... 程丑夫教授认为,“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失调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阳化气”功能不足是构成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之本,“阴成形”功能太过所形成的水饮、瘀血、痰浊停滞于心脏,构成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之标,其治疗总体原则以温阳抑阴、温阳化气为主,以化饮消瘀为辅,恢复机体“阳化气,阴成形”动态平衡,创立温阳化饮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本文对程教授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证思路进行总结,以期对临床诊治慢性心力衰竭提供新的治疗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阳化气 阴成形 温阳化饮泻肺汤 名医经验 程丑夫
下载PDF
依据“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扶阳育阴法在心衰水肿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崔玮璐 李梓宁 +3 位作者 娄雨晴 钟佳意 焦倩 李海霞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8期874-877,共4页
心衰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状态,水肿是心衰的常见症状,与疾病愈后及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心衰水肿以“阳化气”不足为本,以“阴成形”太过为标,水邪失气化无法自行,阴精失阳助无法归位,以阳虚为本,又有阴... 心衰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状态,水肿是心衰的常见症状,与疾病愈后及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心衰水肿以“阳化气”不足为本,以“阴成形”太过为标,水邪失气化无法自行,阴精失阳助无法归位,以阳虚为本,又有阴阳两虚之忧,故治当扶阳育阴,使阴阳平调,水气自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化气 阴成形 心衰水肿 扶阳育阴
下载PDF
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浅析冠心病证治机理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宜帆 周曼丽 +3 位作者 刘培 赵彦禛 周霞辉 简维雄 《中医药信息》 2022年第7期45-48,共4页
“生之本,本于阴阳。”本文从阴阳角度出发,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冠心病的证治机理。“阳化气,阴成形”是心脏正常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而阳虚化气不足,心主血脉失常,“阴成形”太过,痰瘀丛生,日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痹阻心... “生之本,本于阴阳。”本文从阴阳角度出发,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冠心病的证治机理。“阳化气,阴成形”是心脏正常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而阳虚化气不足,心主血脉失常,“阴成形”太过,痰瘀丛生,日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痹阻心脉,引发冠心病。因此,基于此理论认为冠心病的治疗应在化痰祛瘀散形,温通心脉行血的基础上,将温阳化气贯穿始终,以达阴阳和的目的,促使心功能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化气 阴成形 冠心病 温阳化气
下载PDF
心体阴而用阳理论探讨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王佳璐 张文宗 +1 位作者 刘建申 孟宁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2期63-65,共3页
心体阴而用阳概括了心以阴血为体,以阳气为用的生理特点。心之本体多血柔软,以阴血为物质基础;心为阳脏,主血脉、主藏神、以阳气为用。在此理论指导下解释心系疾病的发病机制,总结其治疗思路,并分析其代表经方。心体阴而用阳的理论探讨... 心体阴而用阳概括了心以阴血为体,以阳气为用的生理特点。心之本体多血柔软,以阴血为物质基础;心为阳脏,主血脉、主藏神、以阳气为用。在此理论指导下解释心系疾病的发病机制,总结其治疗思路,并分析其代表经方。心体阴而用阳的理论探讨对理解中医理论内涵、完备心藏象理论体系、指导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阴 用阳 病机 补泄 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马胜“形神兼调”治疗粉刺性乳痈经验 被引量:1
6
作者 杜源源 刘志强 +1 位作者 马玉侠 马胜(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2年第8期880-883,914,共5页
马胜教授针对粉刺性乳痈常致患者形神共病的特点,提出“形神兼调”的治疗方法。治形强调寒凝、气滞、痰阻、气血亏虚是常见致病因素,故治阳以化阴、治气以消肿、治痰以消痈、气血兼调以固本;治神着眼于患者焦虑、忧思、自卑等不良情绪,... 马胜教授针对粉刺性乳痈常致患者形神共病的特点,提出“形神兼调”的治疗方法。治形强调寒凝、气滞、痰阻、气血亏虚是常见致病因素,故治阳以化阴、治气以消肿、治痰以消痈、气血兼调以固本;治神着眼于患者焦虑、忧思、自卑等不良情绪,采用疏肝畅神、养心安神、健脾守神、医患共调等方法。临床常用小柴胡汤、阳和汤、苓桂术甘汤等方剂,以及麻黄-肉桂、白芥子-半夏、白蔹-白及等药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神兼调 粉刺性乳痈 治阳以化阴 治气以消肿 治痰以消痈 疏肝畅神 养心安神 健脾守神
下载PDF
“心体阴而用阳”理论探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姚鹏宇 陶汉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527-532,共6页
“心体阴而用阳”理论是根据心的生理结构、功能及病理特点,融合阴阳学说,用来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在整体观的前提下,从心的生理结构、功能、病理特点等多个角度解析“心体阴而用阳”的意义,论述“心体阴而用阳”理论的临床用药思维及... “心体阴而用阳”理论是根据心的生理结构、功能及病理特点,融合阴阳学说,用来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在整体观的前提下,从心的生理结构、功能、病理特点等多个角度解析“心体阴而用阳”的意义,论述“心体阴而用阳”理论的临床用药思维及代表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体阴而用阳 生理结构 生理功能 病理特点 用药 组方
下载PDF
基于不同辨证体系冠心病中医病机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宁博 潘超 赵明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99-102,共4页
近年来现代医家在古人认识胸痹心痛病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手段及临床研究,对冠心病的中医病机探究不断延展深入。该文通过对近5年冠心病中医病机研究方面的文献分析总结,在中医药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以气血津液理论、脏腑理论、络病... 近年来现代医家在古人认识胸痹心痛病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手段及临床研究,对冠心病的中医病机探究不断延展深入。该文通过对近5年冠心病中医病机研究方面的文献分析总结,在中医药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以气血津液理论、脏腑理论、络病理论、“阳微阴弦”理论等4个不同维度的辨证体系作为划分,归纳探讨冠心病中医病机发展。总结发现,从气血津液理论来探讨,主要为气虚血瘀、痰浊阻滞;从脏腑理论来探讨,主要为肺气不足、肝郁气滞、脾气亏虚、肾虚血瘀;从络病理论来探讨,主要为络脉瘀阻、络虚不荣、络风内动;从“阳微阴弦”理论来探讨,主要为上焦阳气不足、中下焦阴寒凝结。基于不同辨证体系对冠心病中医病机的分类探讨,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及其病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气血津液理论 脏腑理论 络病理论 “阳微阴弦”理论 中医病机
下载PDF
从“肝体阴而用阳”论治冠心病术后心悸
9
作者 徐东明 许斌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年第6期1-3,共3页
要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严重影响着人们身体健康,经皮冠脉支架植入治疗(PCI)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狭窄的主要手段之一。患者术后会出现心悸,心慌、胸闷不适等症状,许斌教授从中医“肝体阴而用阳”的理论出发,探索治疗冠心病术后的新方... 要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严重影响着人们身体健康,经皮冠脉支架植入治疗(PCI)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狭窄的主要手段之一。患者术后会出现心悸,心慌、胸闷不适等症状,许斌教授从中医“肝体阴而用阳”的理论出发,探索治疗冠心病术后的新方案,心悸发于心,肝为心之母,从肝论治,不仅能解除病因,亦能濡养心脏,再配以补气养阴固其根本,标本同治,疾病乃愈,在临床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心病介入 肝体阴而用阳 心悸
下载PDF
温阳消饮法中茯苓-桂枝配伍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水液代谢双向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白雪 李凯 +4 位作者 吴文军 彭杨芷 刘蕾 蒋萃 张松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0-283,共4页
目的研究探讨温阳消饮治法中茯苓-桂枝药对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对水液代谢的双向调节作用。方法从60只Wistar大鼠随机抽取15只设为空白对照组,余采用阿霉素腹腔注射制备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后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原方组,去苓桂组,... 目的研究探讨温阳消饮治法中茯苓-桂枝药对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对水液代谢的双向调节作用。方法从60只Wistar大鼠随机抽取15只设为空白对照组,余采用阿霉素腹腔注射制备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后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原方组,去苓桂组,每组15只。原方组按等效剂量予温阳消饮方药液12g/(kg·d)灌胃;去苓桂组按等效剂量予去苓桂消饮方药液6.56g/(kg·d)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均给予与原方组等体积蒸馏水灌胃,上述干预均每日1次,连续4周。记录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尿量,心脏彩超检测心功能,ELISA法测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水平,并取心脏组织做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脏组织病理呈现心肌细胞不同程度的损伤,间质水肿明显,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炎症细胞浸润,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增多,与模型组比较,原方组和去苓桂消饮组病变均改善,以原方组改善效果最显著;与模型组比较,原方组和去苓桂组尿量增多,心脏彩超LVIDd、EDV、SV以及C.O.水平升高,血清RAAS水平降低;与原方组比较,去苓桂组尿量增多更加显著,HR也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温阳消饮法茯苓-桂枝配伍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对水液代谢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消饮法 茯苓-桂枝 慢性心力衰竭 水液代谢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机演变规律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霍根红 刘晴 《中医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68-570,共3页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机演变规律。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归纳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机特点,分析本病病因病机,探讨本病的病理特点及变化规律。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即气虚、阳虚、阴虚为本,血瘀、...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机演变规律。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归纳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机特点,分析本病病因病机,探讨本病的病理特点及变化规律。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即气虚、阳虚、阴虚为本,血瘀、水饮为标,虚实夹杂,气血水相互为病。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演变规律是本虚引起标实,反之,标实又加剧本虚,从而就形成因虚致实,因实虚更甚的不良循环,使病情反复迁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本虚标实 气虚 阳虚 阴虚 血瘀 水饮
下载PDF
浅议“和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12
作者 刘舜禹 王振涛 《中医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658-1661,共4页
"和法"作为中医八法之一,常用于治疗各种内科杂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虚实夹杂,气血不和。立足"和法"治疗本病,应从调和气血、调和表里、调和补泻、调和肝脾、调和阴阳、以求平和等出发。和法的应用虽然广泛,但应... "和法"作为中医八法之一,常用于治疗各种内科杂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虚实夹杂,气血不和。立足"和法"治疗本病,应从调和气血、调和表里、调和补泻、调和肝脾、调和阴阳、以求平和等出发。和法的应用虽然广泛,但应和而有据,勿使之过泛,以免贻误病机。同时也应做到与时俱进,不可认为墨守原方才为循法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和法” 调和气血 调和表里 调和补泻 调和肝脾 调和阴阳 以求平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