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8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Ginseng efficacy from"Treatise on Spleen and Stomach"
1
作者 Ling-Yuan Kong Yue-Wu 《Medical Theory and Hypothesis》 2022年第1期17-21,共5页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works of an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book"Treatise on Spleen and Stomach"(Detailed Analysis of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s;1249 C.E.)written by Li Dongyuan(1180-1251 C.E),and relate...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works of an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book"Treatise on Spleen and Stomach"(Detailed Analysis of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s;1249 C.E.)written by Li Dongyuan(1180-1251 C.E),and related explanations of later physicians,the efficacy and application of Ginseng(Ginseng Radix et Rhizoma)in related prescriptions were investigated from the aspects of dosage,usage and treatment methods.Ginseng appeared in 27 named prescriptions,including 20 decoctions,4 pill and 3 powder.In terms of dosage and usage,the common dosage of Ginseng is five points,mainly decoction.Most of the processing methods are"Fuju"(Bite up the medicine with your mouth so it can be taken.)and decoction with water.In terms of treatment methods,Ginseng is used in the sweet temperature and heat removing method and Nourishes Qi and Eliminates Evils Method(build your body to cure disease)in Li Dongyuan's"Treatise on Spleen and Stomach".Explaining Sweet Temperature Heat Removal Method(Use sweet and warm medicines to treat Qi-deficiency fever or Blood-deficiency fever;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fever,and cold and cooling medicines with heat-clearing effect are generally used for treatment.Use bitter cold medicine,so as not to consume the body's Yang.)takes Buzhong Yiqi Decoction(BYD)as an example,and explaining the Nourishes Qi and Eliminates Evils Method takes Mahuang-renshen-shaoyao decoction as an example.At the same time,"Treatise on Spleen and Stomach"matured in the Jin and Yuan Dynasties(1115-1368 C.E.).Its system of weights and measures,terminology and medical theory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modern Chinese medicine.Therefore,when researching the dosage,usage and treatment methods of Ginseng,we will explore the controversial points,and explain them by using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theory,so as to guide the clinical medication more accurat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atise on spleen and stomach" GinSENG Li Dongyuan PRESCRIPTION Sweet Temperature heat Removal Method Nourishes Qi and Eliminates Evils Method
下载PDF
国医大师杨春波辨治脾胃湿热证胃肠病经验 被引量:2
2
作者 黄铭涵 何友成 +2 位作者 杨正宁 林尧 杨春波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40-45,共6页
杨春波教授为全国第3届国医大师,擅长运用“脾胃湿热”理论诊治胃肠系统疾患。杨老认为,脾胃湿热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应从“三因制宜”角度辨识脾胃湿热证胃肠病的个体化病因病机及临床特征。针对脾胃湿热证胃肠病的辨治用药,杨老... 杨春波教授为全国第3届国医大师,擅长运用“脾胃湿热”理论诊治胃肠系统疾患。杨老认为,脾胃湿热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应从“三因制宜”角度辨识脾胃湿热证胃肠病的个体化病因病机及临床特征。针对脾胃湿热证胃肠病的辨治用药,杨老以清化湿热、调气舒络为总治则,创制“清化饮”为基本方,并结合辨析寒热、分利三焦、顾护正气、扶正防邪等辨治心得立方。作者结合杨老临床验案,阐述杨老辨治脾胃湿热证胃肠病的临证经验,以期对指导临床诊治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杨春波 脾胃湿热证 胃肠病
下载PDF
泻黄散加味治疗脾胃积热型小儿便秘疗效及对证候积分的影响
3
作者 王芳 曹国云 +3 位作者 付峰 刘兴岳 何佳明 潘蕊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69-173,共5页
目的研究泻黄散加味与排便训练联合治疗脾胃积热型小儿便秘疗效以及对证候积分和复发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7月—2021年7月共101例脾胃积热型便秘患儿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接受... 目的研究泻黄散加味与排便训练联合治疗脾胃积热型小儿便秘疗效以及对证候积分和复发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7月—2021年7月共101例脾胃积热型便秘患儿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和排便训练,而观察组采用泻黄散加味颗粒和排便训练治疗。观察治疗后2组患儿用药前后便秘改善程度及临床疗效差异,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胃肠激素水平[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胃饥饿素(GHR)]、血清学指标水平[血清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一氧化氮(NO)],统计2组不良反应以及半年内复发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2组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各项评分、大便干结、腹胀、舌红苔黄、口干口臭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MTL、GAS、GHR、SP、VIP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高(P<0.05),NO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2组患儿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治疗2个月均已治愈,经过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便秘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泻黄散加味与排便训练联合治疗脾胃积热型患儿便秘表现出显著效果,使患儿便秘症状和胃肠激素表达均得到可观改善,纠正其消化系统的神经调节机制,有利于预防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便秘 脾胃积热 排便训练 泻黄散加味 疗效 证候积分
下载PDF
田耀洲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采撷
4
作者 陈颖 田耀洲 +1 位作者 林琳 丁金荣 《光明中医》 2024年第8期1526-1529,共4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具有病情反复、缠绵难愈的特点。病理主要以胃腺体的萎缩、伴或不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为特征。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积极控制CAG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其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具有病情反复、缠绵难愈的特点。病理主要以胃腺体的萎缩、伴或不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为特征。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积极控制CAG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其病理进展或逆转其病理变化,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及预防胃癌发生。田耀洲教授认为此病属本虚标实,脾胃虚弱是本,气滞、湿郁、瘀血为标,虚、滞、湿、瘀相互胶结推动着疾病的进展,在辨证上推崇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用药上推崇中西医结合,并擅用经方与药对,精准辨治与用药。田教授开创的自拟方剂芪芝方,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脾胃湿热型CAG的临床症状。今将田教授辨治CAG之经验及自拟方剂分享给大家,以期为临床辨治CAG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湿热证 名医经验
下载PDF
Interleukin-12 and interferon-γacting on damp-heat of spleen-stomach syndrome triggered by helicobacter pylori 被引量:5
5
作者 Chen Wanqun Hu Ling +3 位作者 Li Heyuan Luo Qi Fan Dongmei Zhang Yunzh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827-834,共8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and interleukin-12(IL-12) and interferon-γ(IFN-γ) in relation to the pathology of damp-heat of spleen-stomach syndrome(DHSS) induced by 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 inf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and interleukin-12(IL-12) and interferon-γ(IFN-γ) in relation to the pathology of damp-heat of spleen-stomach syndrome(DHSS) induced by 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 infection.METHODS: In total, 114 individual gastric mucosal specimens including 83 DHSS, 19 spleen-qi deficiency syndrome(SQD) and 12 from healthy volunteers(CON) were collected by gastroscopy.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yndromes and H. pylori infection, individual samples were tested using rapid urease and methylene blue tests. 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ed sections were examined to grade for the degree of inflammation and inflammatory activity, and expression of IL-12 and IFN-γ was investiga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RESULT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of inflammation and inflammatory activity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groups of specimens:DHSS, SQD and CON(P < 0.05). Additionally, greater intestinal metaplasia(IM) and dysplasia were observed in the DHSS group, especially those with H.pylori infection. Expression of both IFN-γ and IL-12 was higher in DHSS samples infected with H. pylori than in uninfected samples and in the CON(P <0.05) but not in the SQD(P > 0.05) groups. Intriguingly, in gastric specimens exhibiting IM and dysplasia, IL-12 translocated from the nucleus into the cytoplasm.CONCLUSION: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IL-12 and IFN-γ are involved in DHSS pathology, but not in SQD, acting as healthy-Qi. DHSS is not just the consequence of those two cytokines but results from the cross-talk between a number of cytokines and/or other proteins, which may warrant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 DHSS patients infected with H. pylo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obacter pylori inTERLEUKin-12 inTERFERON-GAMMA spleen stomach dampness heat spleen Qi deficiency
原文传递
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四联疗法对脾胃湿热型Hp相关慢性胃炎患者Hp清除率及胃肠黏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婉 汪湃 +3 位作者 晋颖 冯晓洁 王媛媛 刘宏伟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究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四联疗法对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Hp)相关慢性胃炎患者Hp清除率及胃肠黏膜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92例脾胃湿热型Hp相关慢性胃炎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5例、研... [目的]探究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四联疗法对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Hp)相关慢性胃炎患者Hp清除率及胃肠黏膜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92例脾胃湿热型Hp相关慢性胃炎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5例、研究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四联疗法予以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Hp清除率、胃肠黏膜功能、中医证候积分、胃肠道激素、临床疗效的情况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主症、次症积分、丙二醛(MDA)、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水平降低,胃泌素-17(GAS-17)、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前列腺素E_(2)(PGE_(2))、胃动素、瘦素表达水平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Hp清除率、临床总有效率升高(P<0.05)。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四联疗法对治疗脾胃湿热型Hp相关慢性胃炎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中医症状,提升Hp清除率,调节体内的肠道菌群,改善胃肠黏膜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四联疗法 脾胃湿热型 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
下载PDF
基于解痉多肽表达化生病证结合的小鼠模型探讨胃癌前病变脾胃虚实证候的本质
7
作者 陈万群 田锋亮 +2 位作者 李延萍 张金卫 杨小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5-199,I0008,I0009,共7页
目的为了构建病证结合的小鼠模型及进行胃癌前病变(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GPL)脾胃虚实证候的本质研究。方法采用他莫昔芬(tamoxifen,TMXFR)诱导构建解痉多肽表达化生(spasmolytic peptide expression metagenesis,SPEM)小鼠模... 目的为了构建病证结合的小鼠模型及进行胃癌前病变(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GPL)脾胃虚实证候的本质研究。方法采用他莫昔芬(tamoxifen,TMXFR)诱导构建解痉多肽表达化生(spasmolytic peptide expression metagenesis,SPEM)小鼠模型,并在SPEM模型基础上分别模拟构建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模型,结合TMXFR诱导的SPEM模型具有自恢复的特性,以TMXFR组及生理盐水处理组作为对照组,监测小鼠一般情况,HE染色检测SPEM模型的构建及恢复情况,ELISA检测小鼠血清胃泌素水平,PCR检测各组小鼠胃黏膜中miR-7a-5p含量,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胃黏膜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表达。结果病证结合的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组较TMXFR组、SPEM组织恢复明显延迟;脾胃湿热证较对照组及TMXFR组的胃泌素表达异常升高(P<0.05),SPEM模型组小鼠胃黏膜中miR-7a-5p较对照组水平降低(P<0.05),病证结合的脾胃虚实组miR-7a-5p表达较TMXFR有下降趋势;病证结合的脾胃虚实组IL-1β表达较TMXFR组、对照组升高(P<0.05),脾胃湿热证、脾气虚证组中IL-13表达有升高趋。结论此项研究结果侧面证实了在癌前病灶已形成的前提下,虽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外感湿热之邪、进食肥甘厚腻、饥饱失常、过劳伤脾等诱因下,机体可突破自身代偿修复能力,延缓SPEM恢复甚至使GPL进一步进展。这可能跟miR-7a-5p介导炎症因子IL-1β使得Th1/Th2细胞失衡相关,但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痉多肽表达化生 胃癌前病变 脾胃湿热证 脾气虚证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贾英杰治疗EGFR-TKIs相关口腔黏膜炎经验
8
作者 梅庆云 孔凡铭 +5 位作者 王紫薇 于永超 王娜 张豆 赵璐 贾英杰(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0期1131-1135,共5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相关口腔黏膜炎是肿瘤患者使用EGFR-TKIs类药物治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贾英杰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口腔,与心、脾、肾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正气内虚、毒瘀并存,药毒侵袭为促使病情发展的核心...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相关口腔黏膜炎是肿瘤患者使用EGFR-TKIs类药物治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贾英杰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口腔,与心、脾、肾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正气内虚、毒瘀并存,药毒侵袭为促使病情发展的核心要素。病程初期,常见心脾积热证、脾胃伏火证,治疗以祛邪为主,心脾积热证以导赤散治疗,脾胃伏火证以泻黄散治疗;病程后期,常见阴虚火旺证、脾肾两虚证,治疗以扶正为主,阴虚火旺证以知柏地黄丸治疗,脾肾两虚证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附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炎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心脾积热 脾胃伏火 阴虚火旺 脾肾两虚
下载PDF
清化饮对脾胃湿热证抑郁大鼠血清5-HT与海马组织的影响
9
作者 黎嘉雯 王谨敏 +4 位作者 陈铭杨 季叶薇 陈华琴 苏小琴 郑登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41-346,共6页
目的探究清化饮对脾胃湿热证抑郁大鼠血清5-羟色胺(5-HT)与海马组织的影响。方法取3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选择其中5只作为空白组,其余25只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和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方法建立脾胃湿热证抑郁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 目的探究清化饮对脾胃湿热证抑郁大鼠血清5-羟色胺(5-HT)与海马组织的影响。方法取3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选择其中5只作为空白组,其余25只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和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方法建立脾胃湿热证抑郁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6只、清化饮组6只、舍曲林组6只、清化饮+舍曲林组7只。清化饮组给予清化饮27.5 g/kg灌胃,舍曲林组给予舍曲林片5.21 mg/kg灌胃,清化饮+舍曲林组给予清化饮27.5 g/kg和舍曲林片5.21 mg/kg灌胃,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灌胃28 d。末次灌胃结束后,应用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的抑郁状态,记录大鼠灌胃前后的体重,ELISA法检测血清5-HT水平,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形态。结果模型组大鼠的强迫游泳静止时间明显长于空白组(P<0.05),清化饮组、舍曲林组、清化饮+舍曲林组均明显短于模型组(P均<0.05);各组间大鼠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清化饮组大鼠体重变化量明显低于舍曲林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5-HT水平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舍曲林组和清化饮+舍曲林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清化饮+舍曲林组明显高于清化饮组(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体积减小,CA2~CA3区神经元细胞减少,沟回带厚度变薄;各药物组大鼠海马组织CA1~CA3区神经元细胞紧密排列,细胞形态未见异常,沟回带厚度较模型组厚;其中清化饮组、清化饮+舍曲林组海马组织CA1~CA3区神经元细胞紧密均匀排列优于舍曲林组。结论清化饮可改善脾胃湿热证大鼠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5-HT水平,恢复海马组织病理形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化饮 脾胃湿热 抑郁 5-羟色胺 海马组织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CAG脾胃湿热证与CyclinD1 CyclinE及DNA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宗湘裕 柯晓 +5 位作者 余青 傅肖岩 黄恒青 周凡 唐福康 杨春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7期1590-1592,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湿热证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CyclinE)及细胞核DNA含量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Hp感染CAG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其中脾胃湿热证44例,脾虚证36例,正常对照组18例,分别...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湿热证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CyclinE)及细胞核DNA含量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Hp感染CAG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其中脾胃湿热证44例,脾虚证36例,正常对照组18例,分别采用组织化学免疫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yclinD1、CyclinE和DNA含量,并分析比较它们间的相关性。结果:(1)Hp感染CAG脾胃湿热组的肠化程度明显高于脾虚组。(2)正常对照组胃黏膜内CyclinD1、CyclinE主要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Hp感染CAG脾胃湿热组及脾虚组患者胃黏膜CyclinD1、CyclinE表达增强,较正常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差异,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Hp感染CAG脾胃湿热组与脾虚组胃黏膜细胞核DNA含量(DI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萎缩组、萎缩伴肠化组、萎缩伴不典型增生组各组间DI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在一定的病情发展过程,脾胃湿热组病情进展较快,病情较重,原因可能是脾胃湿热证与炎症关系密切所致。(2)CyclinD1、CyclinE的表达增强可能与Hp感染及所继发炎症有关。脾胃湿热证和脾虚证之间细胞增殖可能呈递增的趋势,而这种递增可能提示了疾病发展的方向,CyclinE蛋白阳性表达可能是胃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分子事件。(3)Hp感染CAG尚未发展为胃癌的过程中黏膜细胞可能尚处于病变早期或DNA合成速度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温热 CydinDl CYCLinE DNA
下载PDF
孙玉信应用运脾汤经验介绍
11
作者 王东阳 孙玉信(指导)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4期221-225,共5页
介绍孙玉信教授应用运脾汤的临床经验。孙玉信教授基于国医大师张磊内科杂症治疗八法之运通法思想理论,以“脾以运为健”“腑以通为顺”之理创立运脾汤。运脾汤以运脾化积、消食导滞为主要功用,脾胃同治。根据“聚于胃、关于肺”“脾主... 介绍孙玉信教授应用运脾汤的临床经验。孙玉信教授基于国医大师张磊内科杂症治疗八法之运通法思想理论,以“脾以运为健”“腑以通为顺”之理创立运脾汤。运脾汤以运脾化积、消食导滞为主要功用,脾胃同治。根据“聚于胃、关于肺”“脾主肌肉”理论,临证可据主药侧重不同,化裁加减,运用于治疗食积于胃、湿积于脾引起的脾胃病,亦可用于肺系病、皮肤病,起到异病同治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脾汤 食积于胃 湿积于脾 孙玉信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中医寒、热证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12
作者 王亮 黄作阵 +2 位作者 李中峰 王佳婕 李志红 《四川中医》 2024年第9期83-88,共6页
目的:通过尿液代谢组学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与健康人群的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继而阐述尿液代谢组学未能佐证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寒、热辨证存在差异物质基础的原因。本研究收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的尿液样本,使用核... 目的:通过尿液代谢组学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与健康人群的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继而阐述尿液代谢组学未能佐证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寒、热辨证存在差异物质基础的原因。本研究收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的尿液样本,使用核磁共振氢谱技术定量检测其代谢物的含量,运用PCA、PLS-DA以及OPLS-DA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尿液中黄嘌呤、马尿酸、柠檬酸含量升高,肌酐、组胺酸、肌酸、鸟氨酸、磷酸肌酸的含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证尿液中未找到具有明显差异的代谢物。结论:1.与健康人群相比,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尿液中差异代谢物主要与氨基酸代谢、三羧酸循环、尿素循环等代谢途径相关;2.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证之间未找到明显差异的代谢物,原因可能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与证候的特点、尿液样本的选取和处理、辨证诊断和实验过程中的误差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代谢组学 证候 脾胃湿热证 脾胃虚寒证
下载PDF
基于四川地域特色探讨寻常性银屑病的中医治疗
13
作者 叶晟桢 凌桂华 +1 位作者 肖敏 陈明岭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3期348-351,共4页
银屑病是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又称白疕。历代中医医家非常重视地域因素对疾病造成的影响,强调气候、饮食、体质等因素在患病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结合四川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与总结,本文提出... 银屑病是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又称白疕。历代中医医家非常重视地域因素对疾病造成的影响,强调气候、饮食、体质等因素在患病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结合四川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与总结,本文提出寻常性银屑病以脾虚为本,湿热内蕴为因,皮肤红斑鳞屑为果,提倡以寒温并调、清热利湿、健脾疏肝为治法,以标本兼治、扶正祛邪为目的治疗银屑病,临床常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本文介绍了川派皮科对银屑病的中医认识及治疗经验,以期为中医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气候 湿热证 寻常性银屑病 寒温并调法 脾胃 体质
下载PDF
庞鹤辨治下肢丹毒经验
14
作者 胡红娟 陈小均 +5 位作者 徐孟娇 袁文雯 金潇 原方 张凡帆 庞鹤(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533-538,共6页
庞鹤教授认为下肢丹毒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为火毒夹湿所致,多为实证,急性期未得及时治疗则转为慢性丹毒,可见脾虚有瘀,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上当以祛邪为首要任务,灵活选择清热解毒、凉血解毒、滋阴清热之法;同时还要... 庞鹤教授认为下肢丹毒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为火毒夹湿所致,多为实证,急性期未得及时治疗则转为慢性丹毒,可见脾虚有瘀,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上当以祛邪为首要任务,灵活选择清热解毒、凉血解毒、滋阴清热之法;同时还要注意引邪外出,使邪气或向外散发,或从大小便而解。此外,在疾病治疗的全过程中均应根据湿与热的轻重程度合理选方,强调活血化瘀、注意顾护脾胃、积极防治变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丹毒 火毒夹湿 清热解毒 凉血解毒 滋阴清热 活血化瘀 顾护脾胃 庞鹤
下载PDF
刍议“阴火”与慢性前列腺炎证治
15
作者 王旭昀 王杰 +2 位作者 卢冬冬 于旭东 张耀圣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33-637,共5页
“阴火论”源于《黄帝内经》,是内伤虚损性质的病理之火。由李东垣首次提出,认为阴火可致“淋溲便难”“小便赤或涩”等症,此与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表现多有相似之处。且阴火起于下焦,病位上与男子胞(前列腺)密切相关,故认为可从“阴火”... “阴火论”源于《黄帝内经》,是内伤虚损性质的病理之火。由李东垣首次提出,认为阴火可致“淋溲便难”“小便赤或涩”等症,此与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表现多有相似之处。且阴火起于下焦,病位上与男子胞(前列腺)密切相关,故认为可从“阴火”论治慢性前列腺炎。具体而言,在病因上,脾胃亏损是阴火产生的内在基础,亦是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的重要病因病机;而湿热、郁热均是阴火的重要成因,亦是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在治疗上,要抓住脾胃亏损这一本质,补气升阳;同时注意甘寒泻火,以去标热;重视风药,从权用药及重视情志因素等,如此方可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火 慢性前列腺炎 脾胃亏损 湿热郁热 证治
下载PDF
基于“随其所得而攻之”探讨脾胃湿热证防治内涵及临床实践
16
作者 何友成 蒋风茹 +4 位作者 吴月 潘可怡 周淳宇 蔡舒雨 袁建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75-180,共6页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临床辨治较为棘手的脾胃复合证型之一。基于“随其所得而攻之”理论内涵,认为脾胃湿热证需从“攻无形邪气所据”(祛湿温阳)、“攻治所合之腑”(苦寒直折胃腑湿热)、“随五脏欲恶而攻”(制定脾胃所喜的生活调摄方案)、...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临床辨治较为棘手的脾胃复合证型之一。基于“随其所得而攻之”理论内涵,认为脾胃湿热证需从“攻无形邪气所据”(祛湿温阳)、“攻治所合之腑”(苦寒直折胃腑湿热)、“随五脏欲恶而攻”(制定脾胃所喜的生活调摄方案)、“随五脏所喜用药”(随脾胃所喜用药)、“各量轻重,从宜施治”(把握细节,辨证施治)5个方面进行综合辨治,并附临证案例一则,为脾胃湿热证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其所得而攻之 脾胃湿热证 辨证论治 理论探析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黄玉婷 谭怡丝 +1 位作者 李元聪 谭劲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1期116-119,共4页
目的观察使用中药复方联合糖皮质激素含漱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56例,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选用糖皮质激素含漱治... 目的观察使用中药复方联合糖皮质激素含漱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56例,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选用糖皮质激素含漱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治疗30 d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糜烂面积、白纹面积及3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VAS评分、糜烂面积低于治疗前,治疗组白纹面积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糜烂面积和白纹面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 脾胃湿热型 中西医结合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杨玉峰运用健脾祛湿控油除脂法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经验
18
作者 颜丽满 杨玉峰(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30-233,共4页
杨玉峰教授基于中医传统理论并结合临证时脂溢性脱发的病症表现特点,认为脾虚湿蕴、湿脂同源为脂溢性脱发的根本病机。脾虚湿浊内蕴,挟热上泛头面,湿脂同源,浊脂外溢,淤堵发根,气血难以上荣,致发根失固,遂病脱发。脾虚湿蕴为本病核心,... 杨玉峰教授基于中医传统理论并结合临证时脂溢性脱发的病症表现特点,认为脾虚湿蕴、湿脂同源为脂溢性脱发的根本病机。脾虚湿浊内蕴,挟热上泛头面,湿脂同源,浊脂外溢,淤堵发根,气血难以上荣,致发根失固,遂病脱发。脾虚湿蕴为本病核心,热助湿行乃发病关键,气血失和为致病枢机。针对脂溢性脱发的治疗,杨玉峰教授提出发根以通调为畅,发质以精血为养,强调健脾祛湿控油除脂法在疏通发根、减少脂溢性脱发中的重要性,主张以健脾祛湿为主,助以祛风清热,以调和气血为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脱发 脾虚湿蕴 湿脂同源 健脾祛湿 祛风清热 调和气血 杨玉峰
下载PDF
寒温统一论视角下的脾胃病证治
19
作者 张毅堃 陆星瑶 胡鸿毅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0期1382-1385,共4页
寒温统一论是外感热病治疗过程中重要的指导理论,临床提倡寒温结合治疗。外邪是导致脾胃病的重要因素,伤寒温病皆可致脾胃病的发生,且内伤脾胃病亦可由外邪久治不愈引起,临床上往往表现为寒热虚实错杂。故寒温统一论中的治疗法则亦可运... 寒温统一论是外感热病治疗过程中重要的指导理论,临床提倡寒温结合治疗。外邪是导致脾胃病的重要因素,伤寒温病皆可致脾胃病的发生,且内伤脾胃病亦可由外邪久治不愈引起,临床上往往表现为寒热虚实错杂。故寒温统一论中的治疗法则亦可运用到脾胃病的治疗当中。本文结合伤寒、温病经典,从脾胃生理病理出发,总结寒温统一论辨治下的脾胃病治法,归纳为“辛开苦降”“寒热并用”“清宣祛邪”三大方面,兼顾脾胃病治疗中阴阳特征、气机升降、邪正关系,并通过现代生理学、药理学研究阐释寒温统一类方治疗脾胃病的机制,为临床治疗疑难脾胃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寒温统一论 伤寒论 气机 温病 辛开苦降
下载PDF
范瑞强辨治荨麻疹经验
20
作者 艾金凤 钟东君 +1 位作者 康旭 范瑞强(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607-1611,共5页
荨麻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范瑞强教授认为,荨麻疹主要病机为禀赋不耐,风邪是主要致病因素,岭南地区患者易夹湿夹热。荨麻疹的临床常见证型为风湿热证、脾虚湿蕴证、营卫不和证等。荨麻疹的分期施治重在辨虚实,急性荨... 荨麻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范瑞强教授认为,荨麻疹主要病机为禀赋不耐,风邪是主要致病因素,岭南地区患者易夹湿夹热。荨麻疹的临床常见证型为风湿热证、脾虚湿蕴证、营卫不和证等。荨麻疹的分期施治重在辨虚实,急性荨麻疹以实证居多,慢性荨麻疹以虚证居多,或虚实夹杂。治疗实证者以清热除湿、祛风止痒为法,处方以搜风利湿方加减;虚实夹杂者需标本兼治,健脾化湿止痒,处方以多皮饮加减;虚证者宜调和营卫,祛风止痒,处方以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范瑞强教授临证治疗荨麻疹的高频中药主要为防风、徐长卿、荆芥、生甘草、合欢皮、茵陈、白芍、连翘、蒺藜、鱼腥草、生地黄、白鲜皮、白术、茯苓、黄芪。范瑞强教授临证治疗荨麻疹用药灵活,以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禀赋不耐 风湿热证 脾虚湿蕴证 营卫不和证 防风 徐长卿 荆芥 范瑞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