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HEMS cooling technology in deep mine heat hazard control 被引量:46
1
作者 HE Man-chao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3期269-275,共7页
This paper mainly deals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oling in deep mines.Given existing problems in coal mines, a HEMS cooling technology is proposed and has been successfully ... This paper mainly deals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oling in deep mines.Given existing problems in coal mines, a HEMS cooling technology is proposed and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some mines.Because of long-term exploitation, shallow buried coal seams have become exhausted and most coal mines have had to exploit deep buried coal seams.With the increase in mining depth,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lso increases, resulting in ever increasing risks of heat hazard during mining operations.At present, coal mines in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i.e., normal temperature mines, middle-to-high temperature mines and high temperature mines, based on our investigation into high temperature coal mines in four provinces and on in-situ studies of several typical mines.The principle of HEMS is to extract cold energy from mine water inrush.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ata temperature field and on differences in the amounts of mine water inrush in the Xuzhou mining area, we proposed three models for controlling heat hazard in deep mines:1) the Jiahe model with a moderate source of cold energy;2) the Sanhejian model with a shortage of source of cold energy and a geothermal anomaly and 3) the Zhangshuanglou model with plenty of source of cold energy.The cooling process of HEMS applied in deep coal mine are as follows:1) extract cold energy from mine water inrush to cool working faces;2) use the heat extracted by HEMS to supply heat to buildings and bath water to replace the use of a boiler, a useful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HEMS has been applied in the Jiahe and Sanhejian coal mines in Xuzhou, which enabled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t the working faces to be well control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mine heat hazard mine classification mine water inrush heat hazard control model
下载PDF
Principles and technology for stepwis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for mitigating deep mine heat hazards 被引量:17
2
作者 HE Manchao CAO Xiuling +4 位作者 XIE Qiao YANG Jiahua QI Ping YANG Qing CHEN Xueqian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0年第1期20-27,共8页
As is well known, deep mines are hot. As mining depth increases,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lso increases. This seriously affects mine safety and production and has restricted the exploitation of deep co... As is well known, deep mines are hot. As mining depth increases,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lso increases. This seriously affects mine safety and production and has restricted the exploitation of deep coal resources. Therefore, reducing the working face temperature to improve working conditions by controlling these heat hazards is an urgent problem. Considering problems in cooling deep mines both domestically and abroad along with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the Zhangshuanglou coal mine, we propose a HEMS technology that uses heat resources from deep mines in a stepwise manner. HEMS means a high temperature ex-change machinery system. Mine inrush-water is used as a source of cooling. Twice the energy is extracted from the mine inrush water. Heat is used for building heating in the winter and cold water is used for cooling buildings in the summer. This opens a new technology for stepwise utilization of heat energy in deep mines.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reduced pollution, an improved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realized by this techniqu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effects are obvious and illustrate a good prospect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ling system heat resources in deep mine heat hazard control mine water inrush stepwise utilization
下载PDF
基于PSO-Elman神经网络的井底风温预测模型
3
作者 程磊 李正健 +1 位作者 史浩镕 王鑫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7,共7页
目前井下风温预测大多采用BP神经网络,但其预测精度受学习样本数量的影响,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Elman神经网络具备局部记忆能力,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动态适应能力,但仍然存在收敛速度过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采用粒... 目前井下风温预测大多采用BP神经网络,但其预测精度受学习样本数量的影响,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Elman神经网络具备局部记忆能力,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动态适应能力,但仍然存在收敛速度过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Elman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建立了基于PSO-Elman神经网络的井底风温预测模型。分析得出入风相对湿度、入风温度、地面大气压力和井筒深度是井底风温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将其作为模型的输入数据,模型的输出数据为井底风温。在相同样本数据集下的实验结果表明:Elman模型迭代90次后收敛,PSO-Elman模型迭代41次后收敛,说明PSO-Elman模型收敛速度更快;与BP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和Elman模型相比,PSO-Elman模型的预测误差较低,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MS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0.376 0℃,0.278 3,1.95%,决定系数R^(2)为0.992 4,非常接近1,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实例验证结果表明,PSO-Elman模型的相对误差范围为-4.69%~1.27%,绝对误差范围为-1.06~0.29℃,MSE为0.26,整体预测精度可满足井下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热害防治 井底风温预测 粒子群优化算法 ELMAN神经网络 PSO-Elman
下载PDF
深井矿山热害防治及制冷降温技术应用
4
作者 张爱民 叶勇 陈庆刚 《中国矿山工程》 2024年第1期72-78,共7页
随着金属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加,高地温越加显现,而矿山在热害控制方面经验不足、个体防护及培训缺失、有效的机械制冷技术应用较少等,亟待加强深井金属矿山热害防治安全技术相关研究。本文分析了深井矿山热环境对作业人员、生产效率的影响... 随着金属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加,高地温越加显现,而矿山在热害控制方面经验不足、个体防护及培训缺失、有效的机械制冷技术应用较少等,亟待加强深井金属矿山热害防治安全技术相关研究。本文分析了深井矿山热环境对作业人员、生产效率的影响,总结了热害防治的综合措施,包括通风系统优化、热源控制、个体防护、压缩空气制冷、机械制冷等方面,列举了南非、澳大利亚两座典型深井矿山机械制冷降温技术的典型应用,供其他深井矿山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矿山 热害防治 个体防护 通风系统 机械制冷
下载PDF
深部矿井岩层注水采热协同巷道通风降温数值模拟研究
5
作者 徐宇 王运敏 +2 位作者 李孜军 李刚 刘华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18-3531,共14页
矿井地热开采调控井下热环境是将热害治理转变为热能利用的主动降温方法。为研究矿井非饱和含水岩层注水采热下巷道降温特征及地热系统采热性能,建立了巷道通风-岩层气液两相渗流非等温传热多场耦合数值模型,并利用室内物理实验验证了... 矿井地热开采调控井下热环境是将热害治理转变为热能利用的主动降温方法。为研究矿井非饱和含水岩层注水采热下巷道降温特征及地热系统采热性能,建立了巷道通风-岩层气液两相渗流非等温传热多场耦合数值模型,并利用室内物理实验验证了模型准确性。结果表明:岩层注水对巷道围岩降温作用滞后于引起的围岩含水率变化,毛细作用下注入水在岩层内渗流迁移过程中形成明显的含水率梯度变化区域。岩层注水70 d后,巷道内风温下降幅度开始增大,在400 d时巷道风流平均温度比无注水措施时低0.47℃。生产井周围岩体含水率在300 d时开始逐渐增加,启动生产井负压抽采后,生产井中的含水率逐渐增大,在第500 d时生产井中含水量达到饱和。生产井抽采270 d后产热功率达到最大值82.33 kW,地热系统运行1000 d后累计产热量达到6.28×10^(12)J。矿井非饱和岩层注水采热周期包括迁移蓄热、高温低产、高温高产、降温降产四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害治理 通风传热 矿井地热 数值模拟 深部开采
下载PDF
深井矿山高温热害防控技术现状
6
作者 赵洪凯 曲星军 +1 位作者 程力 史延超 《黄金》 CAS 2024年第8期28-32,共5页
随着矿山开拓系统的不断延伸,国内外部分矿山采深已达千米以下,有些矿山在未来几年采深将超过1500 m甚至2000 m。在深部开采过程中,随着地温梯度效应、大量机械设备散热与围岩散热、长距离独头掘进作业导致生产作业环境温度达40℃以上,... 随着矿山开拓系统的不断延伸,国内外部分矿山采深已达千米以下,有些矿山在未来几年采深将超过1500 m甚至2000 m。在深部开采过程中,随着地温梯度效应、大量机械设备散热与围岩散热、长距离独头掘进作业导致生产作业环境温度达40℃以上,严重制约矿山的生产效率,危害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高温热害是深井矿山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之一。通过资料收集、技术调研等手段,总结出深井矿山所面临的通风问题,主要表现在空气环境较差、总风量不足、通风网络紊乱、通风设备与通风构筑物管理不善、成本较高等方面,指出了深井高温环境对人体、设备、围岩、支护所造成的主要危害,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常规的通风降温与制冷降温具体方式与主要技术措施建议,研究成果为深井矿山高温热害治理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开采 高温热害 深部通风 制冷降温 热害治理
下载PDF
采煤工作面空冷器位置及风流参数优化研究
7
作者 郭传清 陶维国 +2 位作者 掌奕然 赵绪帅 苗德俊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90,共7页
针对济宁二号煤矿10303采煤工作面高温热害问题,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工作面物理模型,分析了风筒长度、风筒的出风口距离及温度等多因素对降温系统的影响,确定了不同工况(生产和停产)的温度控制参数;通过自动启闭控温设施控制空冷器... 针对济宁二号煤矿10303采煤工作面高温热害问题,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工作面物理模型,分析了风筒长度、风筒的出风口距离及温度等多因素对降温系统的影响,确定了不同工况(生产和停产)的温度控制参数;通过自动启闭控温设施控制空冷器出风温度,实现了不同作业下采煤工作面所需的制冷量,解决了工作面高温热害问题。结果表明:100 m风筒长度、50m风筒出风距离的降温效果最好;当工作面正常开采作业时,出风温度设置应小于16.5℃,工作面的平均温度将降低3.7℃;当停采作业时,出风温度设置应小于20.5℃,此时工作面的平均温度将降低3.5℃;2种工况下的参数均能达到采煤工作面的温度控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温控制系统 空冷器 冷负荷 数值模拟 热害治理
下载PDF
奶牛热应激的危害及控制 被引量:8
8
作者 郭时金 张志美 +4 位作者 付石军 张颖 徐倩倩 王艳萍 沈志强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67,71,共4页
热应激是指动物机体对环境高温所做出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热应激时,奶牛采食量降低,能量摄入减少,生产性能下降,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利益。该文就热应激对奶牛造成的危害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了合理的调控措施。
关键词 奶牛 热应激 危害 控制
下载PDF
我国深部矿井热环境调控研究近20 a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运敏 李刚 +3 位作者 徐宇 任甲泽 贾敏涛 周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3,共13页
随着矿井开采水平向深部转移,高地温热害成为资源安全开采面临的重要难题。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逐渐成为深部矿产资源开发的主要耗能形式,影响着矿井生产运营成本和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概述了矿井通风传热理论发展脉络和矿井降温技术研... 随着矿井开采水平向深部转移,高地温热害成为资源安全开采面临的重要难题。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逐渐成为深部矿产资源开发的主要耗能形式,影响着矿井生产运营成本和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概述了矿井通风传热理论发展脉络和矿井降温技术研究现状,剖析了目前常用的降温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深部矿井热环境调控的未来重点发展方向。结果表明:机械制冷通风降温是目前主要的矿井热害治理方式,但存在成本高、维护困难、冷量利用率低、降温效果不理想等不足。为提高深部矿井热害治理效果,应秉持“节源开流”的新思路,在矿井开拓过程中实施主动降温措施,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联合降温。此外,可结合智能通风系统精准控温降低冷量消耗,采用循环通风降温技术提高冷量利用率,应用高性能降温防护服应对特殊高温场景。将传统矿井热害治理技术思路转变为地热资源利用理念,实现矿井热环境调控与地热资源开采协同,是高效解决深井降温和升级矿井能源结构体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热害 热害治理 巷道传热 机械制冷降温 主动式降温 智能通风系统 地热资源
下载PDF
矿井热害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81
10
作者 陈安国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8期3-6,共4页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 ,矿井中高温高湿热害问题会越来越严重。笔者分析了矿井中高温高湿热害产生的具体原因、对人体的严重危害 ,并探讨了对其防治的相应措施 ,建立井下适宜的作业环境 ,保护矿工的身体健康 ,保证矿山生产安全、稳定...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 ,矿井中高温高湿热害问题会越来越严重。笔者分析了矿井中高温高湿热害产生的具体原因、对人体的严重危害 ,并探讨了对其防治的相应措施 ,建立井下适宜的作业环境 ,保护矿工的身体健康 ,保证矿山生产安全、稳定、高效地向前发展。笔者旨在提醒人们对矿井中高温高湿热害这个问题引起重视 ,尽量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 ,采取一切有效办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 严重 人体 原因 高湿 身体健康 危害 矿井热害 热害 采深
下载PDF
红阳三矿热害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洪满 赵建安 罗志雄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立足于红阳三矿热害及治理状况的实践,借鉴国内外矿井热害治理措施,分别从技术、管理两个层面对红阳三矿热害综合治理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该系统解决方案包括冰冷却降温系统及优化、井下冷量配置及优化、通风系统降温及优化、非机... 立足于红阳三矿热害及治理状况的实践,借鉴国内外矿井热害治理措施,分别从技术、管理两个层面对红阳三矿热害综合治理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该系统解决方案包括冰冷却降温系统及优化、井下冷量配置及优化、通风系统降温及优化、非机械制冷降温措施及管理措施5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热害 综合治理 冷量配置
下载PDF
矿井降温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
12
作者 柳静献 李国栋 +1 位作者 常德强 李元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27,共10页
矿井高温热害是矿井深部安全开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有效且经济的矿井降温技术对于深部高温矿井安全且高效开采尤为重要。分析了矿井热源的种类及热害对人的影响,并对目前矿井降温技术的原理及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研究了用于热害... 矿井高温热害是矿井深部安全开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有效且经济的矿井降温技术对于深部高温矿井安全且高效开采尤为重要。分析了矿井热源的种类及热害对人的影响,并对目前矿井降温技术的原理及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研究了用于热害较轻或浅部矿井的非人工制冷技术,着重阐述了用于热害较重和深部矿井的多种人工降温制冷技术;对比分析了液态气体相变制冷技术、直膨式热泵降温技术、动力性热管降温技术、个体防护服和涡流管结合矿井微气候调节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在矿山现场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各类降温技术存在的共性问题,讨论了未来地热控制及余热回收利用的技术发展趋势,为选择合适的深井降温技术提供依据。研究表明:目前矿井降温技术虽然飞速发展但存在能耗较大、制冷系统设备复杂且难以维护,只重视降温而忽略矿井湿度过高,未能充分利用矿井地热能源价值,非煤矿山专用降温系统研究较少等不足。针对矿井降温系统的共性问题提出了开发节能且高效的新型降温技术,着力开发制冷设备,坚持降温除湿并重的原则,充分利用矿井地热能源以及设计非煤矿山专用的矿井降温技术等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矿井热害 热源 降温技术 地热控制 余热回收
下载PDF
热应激对荷斯坦牛的危害与调控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英俊 《黄牛杂志》 2004年第4期33-36,共4页
本文综述了热应激对荷斯坦牛造成的危害 ,并从培育耐热品种、日粮及管理 3条途径 。
关键词 热应激 荷斯坦牛 危害 调控技术
下载PDF
深部矿井热害治理协同地热能开采构想及方法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徐宇 李孜军 +4 位作者 贾敏涛 刘华森 潘伟 李明 查道函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15-1527,共13页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向地球深部进军,矿井热害问题愈发严重。井巷围岩放热、空气自压缩、矿井地热水等是造成矿井高温热害的主要原因,矿井热害不仅会造成人的生理和心理伤害、降低工作效率,还会引起矿井安全事故频发。深部矿井热害...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向地球深部进军,矿井热害问题愈发严重。井巷围岩放热、空气自压缩、矿井地热水等是造成矿井高温热害的主要原因,矿井热害不仅会造成人的生理和心理伤害、降低工作效率,还会引起矿井安全事故频发。深部矿井热害治理时,传统降温方法存在冷量损失大、降温程度低和运行成本高等问题而不再适用。深部矿井热害治理时需采取“节源开流”的治理方针,在综合控制热源的基础上,结合机械制冷与个体防护的方法进行局部降温。建立智能矿井通风系统对人体或设备进行精准控温,从而缩小治理空间、改善降温效果、提高冷量利用率、降低热害治理成本。矿井地热虽然会造成矿井热害,但它也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地热能资源。矿产地热能协同开采可获取地热能分梯度用于供暖、洗浴、选矿、养殖等多个方面创造经济价值,同时矿井地热开采还能起到治理热害的作用,是“变害为利、变废为宝”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害治理 深部矿井 协同开采 矿井地热 智能通风
下载PDF
矿井热害治理协同地热开采相似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宇 李孜军 +4 位作者 王君健 陈寅 刘华森 潘伟 贾敏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62-2173,共12页
基于相似理论,应用方程分析法推导出矿井热害治理协同地热开采相似模拟所需满足的相似准则,得出缩尺模型与原模型之间各参数相似比尺。利用COMSOL数值软件建立2种尺寸模型分别求解,验证建立的相似准则准确性。按1:100的几何缩尺比例搭... 基于相似理论,应用方程分析法推导出矿井热害治理协同地热开采相似模拟所需满足的相似准则,得出缩尺模型与原模型之间各参数相似比尺。利用COMSOL数值软件建立2种尺寸模型分别求解,验证建立的相似准则准确性。按1:100的几何缩尺比例搭建相似模拟实验系统,该系统包括巷道通风系统、地热开采系统和监测系统,用于研究矿井岩层地热开采过程中采热流体流动传热规律以及地热开采对通风巷道热环境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岩层注水采热过程中逐渐降低巷道围岩温度,减小巷道内风流升温幅度。当岩层注水54 min时,巷道内风流升温幅度比不注水时降低1.5℃。采热井负压抽水采热促进岩层内热传递,使岩层降温区域加速扩大。注入井注水采热对巷道风流温度的影响可以分为通风换热、围岩快速冷却、风流温度稳定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风 热害治理 矿井地热 深部开采 相似模拟
下载PDF
冷循环便携式半导体降温服设计及制冷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宇 李孜军 +3 位作者 贾敏涛 章梦胜 王君健 李蓉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46,共7页
为缓解高温环境下劳动人员面临的热害问题,设计1种利用半导体制冷片作为制冷源的便携式冷循环降温服,并在高温环境下测试其降温性能。结果表明:在总电源功率100 W、环境温度30℃的情况下,运行12 min后,制冷水温度降低至15.7℃。降温服... 为缓解高温环境下劳动人员面临的热害问题,设计1种利用半导体制冷片作为制冷源的便携式冷循环降温服,并在高温环境下测试其降温性能。结果表明:在总电源功率100 W、环境温度30℃的情况下,运行12 min后,制冷水温度降低至15.7℃。降温服稳定运行状态下制冷功率为340.4 W。系统运行环境温度对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有显著影响;相同功率的情况下,双面制冷系统的COP是单面制冷的1.30倍,且其制冷性能受环境温度影响更小;利用水循环散热能显著地改善制冷系统的散热性能,提高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制冷 热害治理 防护装备 制冷功率
下载PDF
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危害及其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玉鑫 冯鑫 +3 位作者 史文鑫 刘伟 付哲 焦凌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47-353,共7页
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 acidoterrestris)是引起酸性果汁腐败的主要微生物,有嗜酸耐热的双重特性,其芽孢有更强的耐酸热能力,常规巴氏杀菌无法将其杀灭,对果汁工业的灭菌工艺提出了严峻挑战。控制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是食... 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 acidoterrestris)是引起酸性果汁腐败的主要微生物,有嗜酸耐热的双重特性,其芽孢有更强的耐酸热能力,常规巴氏杀菌无法将其杀灭,对果汁工业的灭菌工艺提出了严峻挑战。控制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是食品研究领域和果汁产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系统概述了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特性、危害、鉴定与检测及控制该菌芽孢污染的物理、化学和理化结合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芽孢的危害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 芽孢 果汁腐败 耐热性 危害控制
下载PDF
有关深井热害及其治理的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瑞 《陕西煤炭》 2008年第6期24-26,共3页
从井下高温、高湿两方面分析了深井热害的形成机理;探讨了深井热害治理的技术及应用,其中对冰冷却降温系统进行了详细比较和分析;并对深井热害及治理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的看法。
关键词 深井热害 机理 热害治理 冰冷却系统
下载PDF
岩石巷道锚喷复合隔热型混凝土材料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陶梓锋 张一萧 +2 位作者 李爽 王一隽 吴兵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6-62,共7页
以隔热材料中的隔热混凝土作为着手点,从发泡混凝土与轻集料混凝土2个角度出发,选取了陶粒、聚苯颗粒作为骨料,并使用铝粉膏进行发泡处理,通过正交试验法制作1种新型隔热混凝土材料,依照国标测定其隔热性能、抗压强度,最终优选出导热系... 以隔热材料中的隔热混凝土作为着手点,从发泡混凝土与轻集料混凝土2个角度出发,选取了陶粒、聚苯颗粒作为骨料,并使用铝粉膏进行发泡处理,通过正交试验法制作1种新型隔热混凝土材料,依照国标测定其隔热性能、抗压强度,最终优选出导热系数为0.139 8 W/(m·K),仅相当于普通锚喷混凝土1/12的新型配方;依据其隔热性能,应用Fluent数值仿真软件,模拟了矿井通风条件下此种新型混凝土喷浆的隔热效果,结果表明:相比普通混凝土,巷道中心温度最高降低8.8℃,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应用以及拓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开采 热害防治 隔热混凝土 导热性能测定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集中供热安全隐患分析与防治策略研究
20
作者 邓凯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7年第5期173-173,176,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集中供热系统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由于集中供热的不断发展,管网泄露情况时有发生,故障的产生对人们的生活及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不断地加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集中供热系统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由于集中供热的不断发展,管网泄露情况时有发生,故障的产生对人们的生活及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不断地加强对于供热系统的管理工作,针对城区集中供热做出有效地管控措施。主要针对集中供热的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供热 安全隐患 防治策略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