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南中央隆起带聚热机制及对青山口组地热资源开采影响
1
作者 徐小红 肖杭州 +2 位作者 李迎九 贾雪峰 赵容生 《世界地质》 CAS 2024年第2期263-270,共8页
通过岩心热物性测试、地热井生产数据分析,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对松南中央隆起带青山口组聚热机制、地热井温度恢复规律等方面开展研究,对比不同构造部位、不同埋深的地热储层及生产井的共性与差异,笔者总结了盆地型地热资源聚热机制及其... 通过岩心热物性测试、地热井生产数据分析,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对松南中央隆起带青山口组聚热机制、地热井温度恢复规律等方面开展研究,对比不同构造部位、不同埋深的地热储层及生产井的共性与差异,笔者总结了盆地型地热资源聚热机制及其对生产井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青山口组中部温度在45~165℃之间,凸起部位温度明显高于凹陷部位,温度最大相差达100℃;同时地热井开采模拟显示,持续开采30 a凸起部位较凹陷部位井的流体温度降低更为缓慢,降幅相差约7℃。综合地质结构、断裂系统、构造格局分析,认为凹凸相间的构造格局是松南中央隆起带青山口组储层主要聚热机制,并且在相似条件下,构造凸起部位在地热井开采过程中,温度降低幅度较构造凹陷部位缓慢,可持续开采的时间更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热机制 地热资源开采 数值模拟 青山口组 松南中央隆起带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热量资源及冷冻害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王素艳 郑广芬 +4 位作者 李欣 杨建玲 张晓煜 李剑萍 马力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776-3786,共11页
利用宁夏贺兰山东麓各地1981年以来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变暖对酿酒葡萄生育关键期主要热量资源和冷冻害的影响。结果表明:1981年以来,随着气候变暖,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发育期4—9月各地各月平均气温显著上升,1997年前后发生突变,突变后... 利用宁夏贺兰山东麓各地1981年以来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变暖对酿酒葡萄生育关键期主要热量资源和冷冻害的影响。结果表明:1981年以来,随着气候变暖,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发育期4—9月各地各月平均气温显著上升,1997年前后发生突变,突变后部分年份较常年同期偏高1℃以上,其中放条萌芽期4月平均气温上升显著,但月内波动幅度增大,酿酒葡萄遭受霜冻或强降温危害的风险增加;7—8月浆果生长和成熟期低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仍然较大;气候变暖使活动积温显著增加,中晚熟品种积温保证率达100%,4—9月3300℃(成熟度高,葡萄酒质量好的临界积温)的积温保证率明显提高;无霜期延长,晚熟品种的保证率提高,部分年份活动积温和无霜期满足极晚熟品需求;大部分地区冬季低温冻害相关要素变化趋势都不显著,其中出现持续低于-17℃(冬季受冻临界气温)日数减少,极端最低气温升高,但仍然低于-17℃,惠农、贺兰、平罗、银川20 cm深度-4℃以下日数减少;春季适宜放条期后出现霜冻的年份和日数增多,霜冻过程的最低气温明显降低,出现伴随霜冻的中等及以上强度冷空气频率和次数增加,强度增强。气候变暖对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生产有利有弊,不同品种酿酒葡萄对气候的适用性不同,因此在酿酒葡萄生育各关键期,仍需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防范工作,减轻或避免气候条件变化对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宁夏贺兰山东麓 酿酒葡萄 热量资源 冷冻害 影响
下载PDF
春季江淮气旋发展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吕梅 陆汉城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16,共7页
本文在等熵面上对1996年4月28日-30日发生在江淮地区的气旋作了分析和诊断研究。气旋发生发展过程中,暖湿气流输送带内大风速中心的存在及传播对气旋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等摘面的陡峭使暖湿气流急剧抬升、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及降水... 本文在等熵面上对1996年4月28日-30日发生在江淮地区的气旋作了分析和诊断研究。气旋发生发展过程中,暖湿气流输送带内大风速中心的存在及传播对气旋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等摘面的陡峭使暖湿气流急剧抬升、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及降水增强;中空西部冷输送带和中低层暖湿空气的叠加,有利于位势不稳度的增加;水汽凝结潜热的释放等也是使地面气旋波加深的主要因子。它还与垂直涡度柱的形成和高层高位涡的东移并与中低层高位涡区叠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旋 暖湿输送带 水汽凝结潜热 江淮流域
下载PDF
气候变暖背景下秦岭地区≥10℃热量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高蓓 邹继业 刘瑞芳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2期155-162,共8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秦岭地区农业热量的时空变化研究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据1961—2010年秦岭南北71个气象台站的资料,应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alt小波分析...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秦岭地区农业热量的时空变化研究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据1961—2010年秦岭南北71个气象台站的资料,应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alt小波分析和ArcGIS空间插值法,对秦岭南北近50年来≥10℃的积温、初日、终日和持续日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秦岭南北≥10℃的积温和持续日数均呈增加趋势,初日为提前趋势,终日为推迟趋势;秦岭北部≥10℃初日变化速率低于秦岭南部,秦岭北部≥10℃积温、持续日数和终日的变化速率高于秦岭南部。(2)秦岭北部≥10℃积温、初日、终日和持续日数发生突变的年份分别为1995年、2003年、1973年和2000年,秦岭南部≥10℃积温、初日、终日和持续日数发生突变的年份分别为2004年、1995年、1974年和1977年。秦岭南北部≥10℃积温具有明显的20-30年和7-10年的振荡周期。(3)空间上,秦岭地区≥10℃积温的空间变化相似,整体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暖 秦岭地区 陕西 热量资源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北京市农业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叶彩华 栾庆祖 胡宝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8018-8026,共9页
选取了北京市山区和平原两大农业种植生态区的9个代表气象观测站,基于1961~2008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逐年山区和平原的≥0℃活动积温、≥10℃活动积温、≥10℃有效积温、稳定通过0、5、10、15和20℃的初、... 选取了北京市山区和平原两大农业种植生态区的9个代表气象观测站,基于1961~2008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逐年山区和平原的≥0℃活动积温、≥10℃活动积温、≥10℃有效积温、稳定通过0、5、10、15和20℃的初、终日期及持续日数、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季节日较差平均值和年较差、初、终霜日期、无霜期日数和冬季负积温等热量资源指标的历史变化趋势特征,同时以突变理论中的Mann-Kendall方法检测分析热量资源指标的突变特征。结果表明,山区和平原区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在1961~2008年呈上升趋势,平原上升趋势比山区明显,平原在1996年存在突变点;山区和平原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5、10℃的初日突变后比突变前提前了4~10d,终日山区和平原没有突变点,但也分别推迟了0~3d和1~10d,初终日持续日数也呈增加趋势,但平原多于山区,高温区域低于低温区域;年极端最低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平原比山区增温速度快;年极端最高气温呈现不明显的上升趋势;除山区的夏季和秋季外,年较差和季平均气温日较差都呈现减小的趋势;初霜日期推迟,终霜日期提前,无霜期日数增加,山区比平原表现更为显著;平原区和山区冬季负积温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平原高于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热量资源 变化特征 MANN-KENDALL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新疆乌昌地区棉花种植区划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普宗朝 张山清 +1 位作者 宾建华 窦新英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7-264,共8页
在对新疆乌昌地区1961—2010年≥10℃积温、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和无霜期等热量要素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北疆棉区区划指标,完成了2004年前、后乌昌地区棉花种植气候区划。并对未来年平均气温升高1~4℃时,棉花种植气候区划的... 在对新疆乌昌地区1961—2010年≥10℃积温、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和无霜期等热量要素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北疆棉区区划指标,完成了2004年前、后乌昌地区棉花种植气候区划。并对未来年平均气温升高1~4℃时,棉花种植气候区划的可能变化进行了预估。结果表明:乌昌地区热量资源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平原多,山区少"的格局。1961—2010年≥l0℃积温、最热月平均气温和无霜期分别以每10年52.3℃.d、0.1℃和3.3 d的速率增多(升高、延长),并分别于1995年、2004年和1987年发生了突变。受其影响,2004年后乌昌地区宜棉区较之前明显扩大,次宜棉区、风险棉区和不宜棉区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未来气候变暖将对乌昌地区棉花种植气候区划产生较大影响,年平均气温每升高1℃,宜棉区面积将扩大6600 km2,次宜棉区和不宜棉区分别缩小2100 km2和4700 km2,风险棉区面积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热量资源 棉花区划 乌昌地区
下载PDF
江水源热泵系统温排水对江水水温及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黄向阳 谢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4-36,共3页
针对江水源热泵系统取水量大可能对江水水质产生影响的问题,以嘉陵江重庆主城段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模拟的方法对江水源热泵系统温排水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温排水对排放口近水域水温和水质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模拟大... 针对江水源热泵系统取水量大可能对江水水质产生影响的问题,以嘉陵江重庆主城段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模拟的方法对江水源热泵系统温排水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温排水对排放口近水域水温和水质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模拟大型江水源热泵系统运行工况的条件下,温排水导致排放口附近水域水温上升约3.3℃,间歇运行时水温能得到有效恢复;温排水导致排放口局部水域溶解氧降低8%~12%;并能加快水中营养物质的循环,从而使水体的高锰酸盐指数升高;温排水有利于水体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氮,加速氮循环,从而使水体氨氮和总氮含量升高,但对总磷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热泵系统 温排水 水温 水质 WATER Quality WATER Temperature heat Pump WATER resources 排放口 水体 营养物质的循环 水域 高锰酸盐指数 总氮含量 运行工况 研究对象 物理模拟 试验研究 升高 间歇运行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自主贡献中水资源相关适应措施评估 被引量:1
8
作者 于飞 崔惠娟 葛全胜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0-80,共11页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气候灾害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其中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频发等水资源问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气候风险之一。文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NDC)中提出的水资源相关适应措施进行了分析评...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气候灾害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其中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频发等水资源问题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气候风险之一。文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NDC)中提出的水资源相关适应措施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及水资源相关风险已经受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普遍关注,大部分国家都或多或少提出了针对性的适应措施,如优化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强化监测预警、增加基础建设等。然而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包括:以中东欧国家为主的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NDCs中缺乏适应相关的内容;西亚/中东和中亚地区对于风险关注的范围不够全面,缺乏对未来潜在洪水风险的评估和预案;在中亚、南亚和中东等水争端问题突出的地区缺乏合适的国际合作机制;大部分国家缺少对水环境的关注。为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气候适应能力,构建完善的气候适应体系,建议完善国家自主贡献报告、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增加对气候变化研究的关注和投入,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贡献(NDC) 全球变暖 一带一路 水资源 适应
下载PDF
自制输液加温保暖带的研制
9
作者 林菁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1期542-543,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针对于输液患者使用的加温保暖袋的研究和制作。随着气温的降低,患者在进行输液时由于药物温度过低造成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程度也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时候如果能够对输液的药物进行加温,则很多不良反应都会得到极大的缓... 本文主要介绍了针对于输液患者使用的加温保暖袋的研究和制作。随着气温的降低,患者在进行输液时由于药物温度过低造成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程度也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时候如果能够对输液的药物进行加温,则很多不良反应都会得到极大的缓解甚至是消失。一般的输液加温装置需要电力的外力进行加热,不仅不方便移动,并且还受到许多客观因素制<。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发明了一种无需电力加温、无需缠绕的加温保暖袋,抛砖引玉,和同行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 输液加温保暖带 研制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河西走廊中部农业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殷雪莲 郝志毅 +1 位作者 魏锋 代德彬 《干旱气象》 2008年第2期90-94,共5页
选取河西走廊中部张掖市6县(区)1961~2006年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年降水资料。计算历年各地气温、积温、无霜冻期和农业气候生产力,分析河西走廊中部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河西走廊中部... 选取河西走廊中部张掖市6县(区)1961~2006年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年降水资料。计算历年各地气温、积温、无霜冻期和农业气候生产力,分析河西走廊中部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河西走廊中部气温呈持续升高趋势,1987~2006年的平均气温明显增高,且冬季升温幅度最为显著,秋季次之,春、夏季升温幅度较小;≥0℃和≥10℃积温增多,无霜冻期延长,气候生产力增加。80年代后期气候明显变暖,喜温作物面积扩大,复种指数提高,有利于冬季大棚蔬菜等设施农业的生产;干旱发生频率加大,病虫越冬存活率上升,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热量资源 农业 影响 河西走廊中部
下载PDF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热量资源初步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施其仁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3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研究了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的温度场,揭示了交界带内具有比东部平原和西部山地更丰富的热量资源,尤其是冬季交界带内气温比周围明显偏高;同时,带内的低山、丘陵普遍存在着坡地暖带(暖带的最暖高度约在海拔350~400米左右)。
关键词 交界带 暧带 热量资源 气温 温度场
下载PDF
1991-2020年内蒙古兴安盟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及区划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晓磊 高红霞 刘洋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4期80-84,共5页
利用内蒙古兴安盟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91—2020年的日平均气温数据,对兴安盟30年间1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周边呼伦贝尔市、通辽市、吉林省10个气象观测站同时间段日平均气温数据,构建了兴安盟10℃活动积温、稳定通... 利用内蒙古兴安盟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91—2020年的日平均气温数据,对兴安盟30年间1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周边呼伦贝尔市、通辽市、吉林省10个气象观测站同时间段日平均气温数据,构建了兴安盟10℃活动积温、稳定通过10℃初终日及持续日数的精细化推算模型,最后,结合兴安盟地理信息数据绘制了热量资源精细化区划图。结果表明:1991-2020年兴安盟10℃平均活动积温气候倾向率为103.64 (℃·d)/10 a,呈显著增加趋势,其变化大致可以分为4个特征明显的阶段。与上一代际相比,1991-2020年各站点10℃活动积温平均值均有所增加,≥2800℃·d区域所占面积约增加5553 km^(2),其他等级10℃积温区域面积均不同程度减少,各等级区域边界均向西北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热量资源 活动积温 区划 兴安盟
下载PDF
华东地区热量资源的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27
13
作者 周伟东 朱洁华 +1 位作者 李军 梁萍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2-478,共7页
为了弄清全球气候变暖对华东地区热量资源的影响,本文应用M-K检验、EOF展开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华东地区1961年~2005年热量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华东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6.2℃,有明显升高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0.21℃,... 为了弄清全球气候变暖对华东地区热量资源的影响,本文应用M-K检验、EOF展开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华东地区1961年~2005年热量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华东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6.2℃,有明显升高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0.21℃,冬季的增温最为明显;M-K检验显示年平均气温在1993年出现了突变;②稳定通过0℃、10℃积温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积温的突变点分别发生在1996年和1999年;③稳定通过0℃积温EOF展开前3个特征向量的累计方差为84.1%,其中第一特征向量表明了华东地区为整体积温增加的一致性,第二特征向量表现为南北相反的分布特征,第3特征向量表现为东西相反的分布特征,稳定通过10℃积温EOF展开前3个特征向量的累计方差为74.2%,前三个特征向量的分布特征与稳定通过0℃积温的分布特征类似;④华东地区无霜冻期平均为239.2d,呈明显增长趋势,无霜冻期在1996年出现了突变,年代际变化显示,无霜冻期的增幅随年代有增大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量 气候变暖 EOF展开 变化特征 华东地区
原文传递
中国地热资源特点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20
14
作者 周总瑛 刘世良 刘金侠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10-1221,共12页
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中国地热资源丰富,以中低温资源为主,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受中国地质构造特点及其在全球构造中所处部位的控制,主要集中在藏南—川西—滇西和台湾两个地区。但是,中国地热产业处在起步阶段... 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中国地热资源丰富,以中低温资源为主,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受中国地质构造特点及其在全球构造中所处部位的控制,主要集中在藏南—川西—滇西和台湾两个地区。但是,中国地热产业处在起步阶段,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地热资源的利用绝大部分以直接利用为主,地热发电明显落后。针对中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5条促进地热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建立国家级地热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平台;尽快启动干热岩勘查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建设;制订优惠扶持政策,推动地热产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积极推广地热尾水回灌技术,切实保护环境;尽快出台全国性的地热资源管理法规,以推动中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制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地热带 地热发电 地热供暖 回灌技术
原文传递
气候变暖对新疆乌昌地区棉花产量的影响——以玛纳斯、呼图壁县为例 被引量:14
15
作者 普宗朝 张山清 宾建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8-35,共8页
以新疆乌昌地区棉花主产区的玛纳斯、呼图壁县为例,利用1981-2009年两县的棉花产量数据和同期气温资料,在对近29年年平均气温、棉花生长季平均气温、≥10℃积温和无霜期等热量条件变化趋势和变化特征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就不同生长发育时... 以新疆乌昌地区棉花主产区的玛纳斯、呼图壁县为例,利用1981-2009年两县的棉花产量数据和同期气温资料,在对近29年年平均气温、棉花生长季平均气温、≥10℃积温和无霜期等热量条件变化趋势和变化特征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就不同生长发育时段热量条件对棉花产量形成的满足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9年来大部分时段的温度变化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并无促进作用,从气候变暖对棉花产量形成机理方面,提出了趋利避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热量资源 棉花区划 乌-昌地区
原文传递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热量资源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施其仁 赵自胜 《自然资源》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1-49,共9页
本文推导了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任意地点平均气温的计算公式,并分析其平均气温的分布特征。揭示了本区全年均比周围同纬度地区有更丰富的热量资源,特别是冬季,交界带平均气温明显高于黄淮平原。同时,区内的低山丘陵普遍存在着坡地... 本文推导了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任意地点平均气温的计算公式,并分析其平均气温的分布特征。揭示了本区全年均比周围同纬度地区有更丰富的热量资源,特别是冬季,交界带平均气温明显高于黄淮平原。同时,区内的低山丘陵普遍存在着坡地暖带,暖带的最暖高度约在海拔350—400m左右。本区的暖温带地区,在北靠较高山地南有河谷平川或水体的冷空气难进易出的向阳坡,广泛存在着“亚热带小区”,小区中有特别丰富的热量资源可供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量资源 平均温度 暖带 秦岭 黄淮平原
原文传递
沙漠增温效应下绿洲热量资源估算模型——以准噶尔盆地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凤华 赵强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9-155,共7页
绿洲是干旱区荒漠生态系统中最为精华的区域,特殊的气候资源条件及其组合效应是形成绿洲特色高效农业的基础。在暖季,由于沙漠的增温效应,使绿洲的热量资源比同纬度地区更优越。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石河子绿洲为对象开... 绿洲是干旱区荒漠生态系统中最为精华的区域,特殊的气候资源条件及其组合效应是形成绿洲特色高效农业的基础。在暖季,由于沙漠的增温效应,使绿洲的热量资源比同纬度地区更优越。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及石河子绿洲为对象开展研究,从时间、空间角度分析了沙漠增温影响下绿洲不同部位的热量条件、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等。并提出沙漠增温系数Z,Z可反映沙漠对与其相邻的特定地理位置的绿洲热量影响敏感程度,解释沙漠和绿洲间的热量联系及沙漠本身的热效应。借助沙漠增温系数,建立了石河子绿洲主要热量要素的估算模型,可以相对动态地估算绿洲区域不同时空尺度的热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 增温效应 绿洲 热量资源估算模型
原文传递
香药“一带一路”溯源、资源开发及功效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迪 郝妍妍 +2 位作者 陈旭阳 李建银 张军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557-2572,共16页
香药是古代"丝绸之路"交流发展逐渐传入中国的传统药物,补充并丰富了我国药用资源。为积极倡导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我国外来香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大人民尤其是少数... 香药是古代"丝绸之路"交流发展逐渐传入中国的传统药物,补充并丰富了我国药用资源。为积极倡导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我国外来香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大人民尤其是少数民族人群健康用药,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梳理了香药的"一带一路"溯源及目前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从中医功效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并总结常用代表性香药的香味物质基础、功效及临床用途;并提出香药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策略,以促进其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增强民族医药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药 药用资源 功效 民族药 一带一路 解表药 化湿药 理气药 开窍药 活血药 温里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