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2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heat-input on pitting corrosion behavior of friction stir welded high nitrogen stainless steel 被引量:8
1
作者 H.Zhang P.Xue +4 位作者 D.Wang L.H.Wu D.R.Ni B.L.Xiao Z.Y.Ma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7期1278-1283,共6页
In this study, different welding param eters were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heat-in put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friction stir welded high nitrogen stainless steel joints. The... In this study, different welding param eters were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heat-in put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friction stir welded high nitrogen stainless steel joints. The results show ed that, the welding speed had major influence on the duration at elevated tem perature rather than the peak tem perature. The hardness distribution and tensile properties of the nugget zones (NZs) for various joints were very similar while the pitting corrosion behavior of various NZs showed major differences. Large heat-input resulted in the ferrite bands being the pitting location, while tool wear bands were sensitive to pitting corrosion in the low heat-input joints. Cr diffusion and tool wear were the main reasons for pitting. The mechanisms of pitting corrosion in the NZs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nitrogen STAINLESS steel FRICTION STIR weld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Corrosion resistance heat-input
原文传递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High-heat-input Welding Joint of HSLA Steel Plate for Oil Storage Construction 被引量:4
2
作者 Weihua Sun Guodong Wang +2 位作者 Jiming Zhang Dianxiu Xia Hao Sun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6期857-860,共4页
In this paper,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elding metals in 610 MPa high strength low alloy (HSLA) were studied after high-heat-input welding. Both the base material and the weld joint proved excell... In this paper,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elding metals in 610 MPa high strength low alloy (HSLA) were studied after high-heat-input welding. Both the base material and the weld joint proved excellent strength and toughness by vibratory electrogas arc (VEGA) welding under 90 to 100 kJ/cm heatinput. The heat-affected zone (HAZ) was comprised of fine-grain zone (FGZ) and coarse-grain zone (CGZ), which characterizes fine granular structure and lathing-bainite substructure, It has found that large quantity of dispersed TiN and M23E6 precipitates restrain structure growing in HAZ and strengthen the weldment together with dislocations in the welded joi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ld joint Microstructure PRECIPITATES High-heat-input welding Vibratory electrogas arc welding On-line accelerated cooling Off-llne tempering
原文传递
微量元素对超大线能量EH36船板热影响区粗晶区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韩美 张熹 +4 位作者 马青军 魏玉顺 韦晨 王泽军 贾云海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3,I0005,I0006,共9页
通过焊接热模拟研究了在超大线能量下焊接时Al元素、Mg元素和Ti元素含量对EH36高强船板钢热影响区粗晶区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与SEM,EDS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Al元素、Mg元素和Ti元素含量与母材中氧化物类... 通过焊接热模拟研究了在超大线能量下焊接时Al元素、Mg元素和Ti元素含量对EH36高强船板钢热影响区粗晶区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与SEM,EDS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Al元素、Mg元素和Ti元素含量与母材中氧化物类型、尺寸、数量及粗晶区相变的关系.结果表明,Al_(2)O_(3)无法诱导针状铁素体相变,当Al元素质量分数低于0.005%时,钢中可形成Mg元素、Ti元素或其复合氧化物,可促进粗晶区针状铁素体相变.Mg元素和Ti元素联合添加时,当Mg元素质量分数由0.0042%降低为0.0013%,氧化物类型由MgO转变为Mg_(2)TiO_(4),经统计20个视场内的氧化物数量由408个提高到503个,平均直径由1.37μm减小到1.10μm,显著提高了非均匀形核的比表面积,抑制了晶界铁素体的形成,使t8/5=300 s时粗晶区热模拟试样-20℃冲击吸收能量由43 J提升到127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船板 超大线能量 热影响区粗晶区
下载PDF
X80钢补焊残余应力模拟与试验验证
4
作者 浦江 燕集中 +2 位作者 孟不凡 赵建平 张涛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24年第4期15-23,共9页
X80管线钢在铺设或者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裂纹、气孔等缺陷而需要进行补焊修复。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X80钢平板补焊模型,模拟分析了补焊前后X80钢焊接残余应力的变化情况,同时研究了3种不同补焊热输入量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 X80管线钢在铺设或者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裂纹、气孔等缺陷而需要进行补焊修复。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X80钢平板补焊模型,模拟分析了补焊前后X80钢焊接残余应力的变化情况,同时研究了3种不同补焊热输入量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为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开展了3种对应热输入量的补焊试验。模拟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补焊残余应力高于初始焊残余应力,补焊后横向残余应力峰值较初始焊增加55.52%,补焊后纵向残余应力峰值已超过材料屈服强度。随着补焊热输入量的增大,Mises等效残余应力峰值和纵向残余应力无明显改变,但不同路径的横向残余应力变化规律有所不同。试验测量的残余应力值与模拟结果接近,两者的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钢 残余应力 补焊 热输入 模拟 试验验证
下载PDF
基于热功率的焊接热输入分配及稀释率预测
5
作者 马一鸣 姜英龙 +3 位作者 郭枭 韩莹 谷宇 王岩 《焊接》 2024年第6期54-59,67,共7页
【目的】热输入Q_(HI)仅简单描述了焊接能量的来源与大小,没有阐明焊缝与母材吸收的热量如何分配的不足。【方法】该文利用基于填充金属量提出的热功率PPR概念,通过焊缝尺寸测量,JmatPro与公式计算等手段,实现了焊接热输入分配及稀释率... 【目的】热输入Q_(HI)仅简单描述了焊接能量的来源与大小,没有阐明焊缝与母材吸收的热量如何分配的不足。【方法】该文利用基于填充金属量提出的热功率PPR概念,通过焊缝尺寸测量,JmatPro与公式计算等手段,实现了焊接热输入分配及稀释率进行的预测。【结果】基于P_(PR)可实现对熔化母材面积A_(mb)的预测,其曲线变化可分为渐增区、快增区、缓增区3个阶段。结合JmatPro计算的材料体积比热容与A_(mb)预测公式,可将不同PPR下的有效焊接热输入Q_(e)进行细分,发现在可焊区形成焊缝的热输入只占其31.77%~34.69%。【结论】提出了基于P_(PR)的焊缝面积百分比稀释率δ预测公式,并给出可焊区的焊接热功率为12.69~47.88 kW/cm^(2),稀释率为48.28%~85.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功率 焊缝尺寸 热输入 稀释率
下载PDF
钛型气保护药芯焊丝工艺质量影响因素综述
6
作者 孙咸 《焊管》 2024年第3期16-27,共12页
综述了涉及钛型气保护药芯焊丝工艺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合理选用药芯添加物,严格控制熔敷金属中主要强化元素C、Mn、Si的含量,可以改善焊丝熔滴过渡形态,获得焊丝熔敷金属满意的力学性能。在Ar+CO_(2)二元混合保护气体中,随着CO_... 综述了涉及钛型气保护药芯焊丝工艺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合理选用药芯添加物,严格控制熔敷金属中主要强化元素C、Mn、Si的含量,可以改善焊丝熔滴过渡形态,获得焊丝熔敷金属满意的力学性能。在Ar+CO_(2)二元混合保护气体中,随着CO_(2)含量增大,熔滴过渡形态从轴向变为非轴向滴状排斥过渡,接头的抗拉强度几乎没有影响,但熔敷金属的冲击吸收能明显下降。热输入较大时,焊丝工艺性变差;热输入居中时,焊丝工艺性较好。热输入对焊丝熔敷金属韧性的影响出现了对热输入敏感和不敏感两种情况。钛型气保护药芯焊丝工艺质量的三个影响因素控制原理各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型气保护药芯焊丝 焊缝金属韧性 焊丝成分 热输入 保护气体
下载PDF
焊接热输入对1000 MPa级马氏体钢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月 董现春 +2 位作者 赵英建 李晓林 陈树海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4年第7期5-12,共8页
采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方法对1.8 mm厚1000 MPa级马氏体钢进行了焊接,系统地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焊接接头硬度分布、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母材相比,焊缝及热影响区的硬度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软化现象,细晶区软化现... 采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方法对1.8 mm厚1000 MPa级马氏体钢进行了焊接,系统地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焊接接头硬度分布、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母材相比,焊缝及热影响区的硬度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软化现象,细晶区软化现象最为显著;随着焊接热输入增加,焊接接头的强度及塑性均降低,韧性提高,焊缝区、临界区及亚临界区的硬度略有降低,粗晶区和细晶区的硬度略有升高,焊缝及热影响区的冲击性能无明显变化,接头断裂位置由细晶区变为亚临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热输入 热影响区 MS1000马氏体钢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下载PDF
焊接热输入对0Cr13Ni4Mo马氏体不锈钢电弧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周新宇 胡志华 +2 位作者 栾道成 王正云 林绍斌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43,共6页
在不同焊接热输入(9,13,17 kJ·cm^(-1))下对0Cr13Ni4Mo马氏体不锈钢板进行多层多道电弧焊,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焊接热输入下所得焊接接头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组织均为板条马氏体、少... 在不同焊接热输入(9,13,17 kJ·cm^(-1))下对0Cr13Ni4Mo马氏体不锈钢板进行多层多道电弧焊,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焊接热输入下所得焊接接头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组织均为板条马氏体、少量δ铁素体和残余奥氏体;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大,焊缝和热影响区的板条马氏体变粗大,δ铁素体含量增多;不同焊接热输入下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约为810,600 MPa,均高于母材且符合项目规定,屈强比均小于0.9,接头的拉伸性能良好,拉伸后均在母材处断裂;随着焊接热输入增大,冲击吸收能量减小,焊接热输入为9,13 kJ·cm^(-1)下冲击断口中的韧窝尺寸略大且均匀,接头的冲击韧性更好;不同焊接热输入下焊缝的硬度为310~340 HV,其平均硬度高于热影响区和母材,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加,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硬度均略微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热输入 0Cr13Ni4Mo马氏体不锈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焊接热输入对690 MPa级HSLA钢焊缝金属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汤忖江 安同邦 +3 位作者 彭云 林纯丞 马成勇 刘旭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0-119,共10页
采用自研直径4.0 mm的焊条对厚度为27 mm的690 MPa级HSLA钢进行不预热焊接,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焊缝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及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焊接热输入由13 kJ/cm提高至19 kJ/cm对焊缝金属组织结构及其强韧性产生了显著影响,对接接... 采用自研直径4.0 mm的焊条对厚度为27 mm的690 MPa级HSLA钢进行不预热焊接,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焊缝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及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焊接热输入由13 kJ/cm提高至19 kJ/cm对焊缝金属组织结构及其强韧性产生了显著影响,对接接头抗拉强度、硬度呈现降低趋势,焊缝金属−50℃冲击吸收能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16 kJ/cm热输入条件下获得了良好的强韧性,对接接头抗拉强度为828 MPa,焊缝中心−50℃冲击吸收能量为71~90 J,均值为80 J.13 kJ/cm及19 kJ/cm热输入条件下焊缝金属强韧性较低,前者与焊缝金属中板条贝氏体及侧板条铁素体形成有关,后者与其中粗大的M-A组元形成相关.热输入16 kJ/cm条件下,充分形成了塑性良好的针状铁素体组织,针状铁素体和贝氏体呈交织分布,同时,细小弥散分布的M-A组元并未对其韧性产生显著的负面作用,焊缝金属获得了良好的强韧性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90 MPa级HSLA钢 焊接热输入 焊缝金属 强韧化机理
下载PDF
焊接热输入对P91钢焊接修复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晏嘉陵 齐彦昌 +2 位作者 刘明星 常子金 崔冰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83,共10页
为进一步揭示补焊热输入对补焊接头焊缝区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通过微观组织表征、显微硬度测试、拉伸实验和冲击实验等方法,对比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P91钢焊接接头焊接缺陷、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输入为10kJ... 为进一步揭示补焊热输入对补焊接头焊缝区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通过微观组织表征、显微硬度测试、拉伸实验和冲击实验等方法,对比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P91钢焊接接头焊接缺陷、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输入为10kJ/cm时,补焊区焊缝金属中树枝晶呈平行状;热输入增加到15kJ/cm时,补焊区焊缝组织呈现出交叉互锁的燕尾搭接状形态;而热输入进一步增加到20kJ/cm时,补焊区的焊缝组织以平行状树枝晶为主和少量的交叉互锁的燕尾搭接状树枝晶组成。补焊区的析出相主要由NbC、Cr_(23)C6和Fe_(2)Nb(Laves相)组成,且随着热输入的增加,析出相熟化长大。力学性能分析表明,补焊区焊缝金属的强度和冲击韧性随热输入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热输入为15kJ/cm时,补焊区焊缝金属的枝晶形态和析出物形态所导致的“协同效应”使得显微裂纹形核、发育、扩展所需的能量阈值有所不同,进而补焊区的焊缝金属可以保持相对较高的韧性,因此热输入为15kJ/cm时,补焊区焊缝组织的强韧匹配最优。而3种热输入下的补焊区的焊接热影响区由于晶粒粗大以及补焊过程中的高拘束应力使得该区域的冲击韧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91钢 补焊 热输入 微观组织 性能
下载PDF
1000MPa级水电用高强钢焊接试验与应用基础研究
11
作者 甘洪丰 杨年浩 +5 位作者 王环东 段伟赞 田井成 徐玉君 付有泰 孙乃明 《大电机技术》 2024年第6期102-109,共8页
国外水电用1000MPa级高强钢及配套焊接技术的研制与应用起步较早,并在2000年左右实现1000MPa级高强钢在高水头抽水蓄能电站引水系统压力钢管及钢岔管等关键承压部件上的应用,形成了高强钢钢板、配套焊材以及成套焊接技术的完整产业链。... 国外水电用1000MPa级高强钢及配套焊接技术的研制与应用起步较早,并在2000年左右实现1000MPa级高强钢在高水头抽水蓄能电站引水系统压力钢管及钢岔管等关键承压部件上的应用,形成了高强钢钢板、配套焊材以及成套焊接技术的完整产业链。目前,我国开发的高水头电站HD值(表征压力钢管规模以及技术难度的重要参数值)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国外已应用1000MPa级高强钢的水电工程,但我国尚未有成功应用1000MPa级高强钢并投入运行的水电工程案例。因此,随着我国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和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对实现1000MPa级高强钢的自主研制和应用十分迫切。通过本试验研究,掌握了国产1000MPa级水电用高强钢焊接性综合量化评估方法、高效优质焊接工艺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发的配套焊接技术在低温冲击韧性、稳定性、冷热裂纹敏感性等关键性能指标方面表现良好,并通过焊接返修试验、焊接模型水压试验及应力分析验证了钢板、焊材以及焊接工艺的可靠性,可以满足1000MPa级水电用高强钢焊接要求。本试验研究成果可为1000MPa高强钢及配套焊接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裂纹 断裂应力 热输入 热裂纹 CTOD TOFD 1000MPa级水电用高强钢
下载PDF
热输入对440 MPa级HSLA钢埋弧焊对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代海洋 贺建芸 +4 位作者 付俊杰 杜立强 魏靖柠 左月 安同邦 《电焊机》 2024年第5期52-59,共8页
采用20 kJ/cm,25 kJ/cm,30 kJ/cm三种焊接热输入进行440 MPa级HSLA钢埋弧焊试验,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维氏硬度仪以及冲击试验机等实验仪器,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 采用20 kJ/cm,25 kJ/cm,30 kJ/cm三种焊接热输入进行440 MPa级HSLA钢埋弧焊试验,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维氏硬度仪以及冲击试验机等实验仪器,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热输入下的焊缝金属的显微组织主要由先共析铁素体、侧板条铁素体、针状铁素体以及少量残余奥氏体组成,粗晶热影响区的显微组织主要由粒状贝氏体组成。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加,焊缝金属中针状铁素体的含量不断降低,先共析铁素体和侧板条铁素体的含量逐渐升高;粗晶热影响区中粒状贝氏体的晶粒尺寸明显增大,焊缝金属中直径大于1μm的夹杂物占比从40.7%逐渐升高至59.9%,因此使得焊缝金属的强度和低温冲击韧性下降。当热输入为20 kJ/cm时,焊缝金属的平均硬度值最高,且低温冲击韧性达到最优;当热输入从20 kJ/cm开始增大时,焊缝冲击功从186 J下降至130 J,冲击断口中韧窝尺寸逐渐减小,深度变浅,断口形貌由韧性断裂向准解理断裂过渡,降低了裂纹扩展所需的能量,使得冲击吸收功不断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LA钢 埋弧焊 热输入 针状铁素体 冲击韧性
下载PDF
高强钢焊接接头优化方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明瑞 向婷 +4 位作者 高志伟 曹积轩 綦政凯 余永辉 李桓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4年第6期64-72,共9页
高强钢以出色的力学性能在焊接结构的应用量急剧增加,其焊接接头性能已逐步成为研究焦点。为了解决高强钢焊接易出现冷裂纹、热影响区软化脆化、低温冲击韧度不高等问题,获得高强钢焊接接头优良强韧匹配。在使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接工艺... 高强钢以出色的力学性能在焊接结构的应用量急剧增加,其焊接接头性能已逐步成为研究焦点。为了解决高强钢焊接易出现冷裂纹、热影响区软化脆化、低温冲击韧度不高等问题,获得高强钢焊接接头优良强韧匹配。在使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接工艺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高强钢焊接接头优化方法,对严格控制热输入、焊前预热并控制热输入和研发并采用药芯焊丝这3种焊接接头优化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对3种优化方法下的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发现通过这3种接头优化方法可避免焊接接头产生裂纹、获得良好的韧性组织和力学性能优良的焊接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焊接接头 焊接热输入 焊前预热 药芯焊丝
下载PDF
热输入量对换热器管板焊接接头缺陷及残余应力的影响
14
作者 曲华旭 赵永刚 +3 位作者 季绍俊 陈有增 朱翔鹰 彭浩平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3,共12页
文章通过改变焊接的电流和电压,研究热输入量(2.16 kJ/mm,2.52 kJ/mm,2.88 kJ/mm)对换热器管板焊接接头缺陷的影响。基于有限元算法,研究热输入量对换热器管板焊接接头处残余应力的影响,进一步改进焊接工艺。结果表明,与热输入量为2.16 ... 文章通过改变焊接的电流和电压,研究热输入量(2.16 kJ/mm,2.52 kJ/mm,2.88 kJ/mm)对换热器管板焊接接头缺陷的影响。基于有限元算法,研究热输入量对换热器管板焊接接头处残余应力的影响,进一步改进焊接工艺。结果表明,与热输入量为2.16 kJ/mm和2.88 kJ/mm相比,在热输入量为2.52 kJ/mm时,管板焊接接头的焊接质量最佳,具有焊缝成形好,无裂纹及少量可接受的焊接缺陷。通过对多管-板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计算发现,中心换热管处热影响区残余应力较大。而且残余应力并不是随着热输入的增加而增加。与热输入量为2.16 kJ/mm和2.88 kJ/mm相比,当热输入量为2.52 kJ/mm时,管板接头处的残余应力分布最均匀且稳定,表明焊接质量最佳,这与实验结果一致。最后,通过增加焊间冷却时间和改变焊接顺序来改进焊接工艺,解决了局部残余应力分布集中的问题,改进了焊接接头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焊接缺陷 残余应力 热输入量
下载PDF
不同热输入下的船用钢激光MAG电弧复合焊接头冲击性能研究
15
作者 崔卫杰 张得扬 +4 位作者 赵勇 江楠 张士栋 陈国强 秦永辉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39-44,共6页
采用激光-MAG复合焊焊接8 mm的AH36船用钢T型接头,设计了T型落锤冲击接头的试件尺寸和试验装置,通过落锤冲击试验测试了不同热输入下T型接头落锤冲击性能,同时测量了冲击时的加速度数据,观察分析了角接头的微观组织,对比分析不同热输入... 采用激光-MAG复合焊焊接8 mm的AH36船用钢T型接头,设计了T型落锤冲击接头的试件尺寸和试验装置,通过落锤冲击试验测试了不同热输入下T型接头落锤冲击性能,同时测量了冲击时的加速度数据,观察分析了角接头的微观组织,对比分析不同热输入下热影响区宽度.研究结果表明:8 mm T型接头落锤冲击临界高度为510 mm.8 mm T型接头落锤冲击试验显示,热输入为10.26 kJ/cm时试件的冲击平均断裂能量为1813.2 J,热输入8.25 kJ/cm下试件的冲击断裂能量为2689.1 J,试件冲击断裂能量提升33%.热影响区几何参数对冲击性能影响较大,在允许的工艺参数区间热输入越小T型接头在落锤冲击中吸收的能量更多,抗冲击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钢 T型接头 冲击性能 焊接热输入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TC4钛合金激光焊工艺优化研究
16
作者 贡一峰 李敬勇 +2 位作者 林靖宇 徐育烺 王卫东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0,共10页
目的探究激光功率、焊接速度、离焦量对TC4钛合金激光焊接接头宏观形貌、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激光功率、焊接速度、离焦量对接头拉伸性能的影响,并将这3个工艺参数转换为热输入,进一步研究热输入对接... 目的探究激光功率、焊接速度、离焦量对TC4钛合金激光焊接接头宏观形貌、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激光功率、焊接速度、离焦量对接头拉伸性能的影响,并将这3个工艺参数转换为热输入,进一步研究热输入对接头形貌、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当热输入低于95 J/mm时,焊接接头上下熔宽比较大,焊缝截面呈“V”形;当热输入高于250 J/mm时,接头组织晶粒粗大,甚至出现气孔、错边等冶金缺陷;当热输入为125 J/mm时,焊缝成形美观,焊接接头上下熔宽比接近1,焊缝截面呈“H”形。焊缝区组织主要由原始α相、β相及冷却阶段生成的αʹ相组成,随着热输入的增大,β相柱状晶尺寸逐渐粗化,αʹ针状马氏体相尺寸也相应增大。此外,焊接速度和离焦量对拉伸性能有显著影响,拉伸性能随着热输入的增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断口呈韧性断裂特征。当热输入为125 J/mm时,拉伸性能达到最佳,断裂位置发生在母材区,抗拉强度为1010 MPa,断后延伸率为9.82%;焊缝区中心区域显微硬度高于热影响区及母材区显微硬度。结论当热输入为125 J/mm时,在TC4钛合金激光焊下,可获得成形美观、性能优良的焊接接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激光焊接 正交试验 工艺参数 热输入
下载PDF
Ti-Mg脱氧工艺对低碳钢板气电立焊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欣瑶 胡珂 +3 位作者 王天舜 李志 郝俊杰 王超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9-43,共5页
Ti-Mg脱氧工艺可有效提高钢材的大线能量焊接性能,实焊条件下该类钢的组织特征及影响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对比研究了Ti-Mg脱氧钢和普通工艺钢,开展了气电立焊大线能量焊接试验,检测了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采用电解萃取的方法提取钢... Ti-Mg脱氧工艺可有效提高钢材的大线能量焊接性能,实焊条件下该类钢的组织特征及影响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对比研究了Ti-Mg脱氧钢和普通工艺钢,开展了气电立焊大线能量焊接试验,检测了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采用电解萃取的方法提取钢中夹杂物,并进行扫描电镜表征,分析了脱氧工艺对焊接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Ti-Mg复合脱氧工艺下钢中主要形成细小弥散的球状Ti-Mg-O型夹杂物,改善了夹杂物形态,减轻了对钢材基体性能的不利影响。大线能量焊接过程中,微细氧化物钉扎细化粗晶热影响区的奥氏体晶粒,消除仿晶铁素体和侧板条结构,促进针状铁素体组织转变,显著提高焊接接头冲击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线能量焊接用钢 Ti-Mg脱氧 针状铁素体 冲击韧性 气电立焊
下载PDF
能量控制方式对不锈钢与钽激光焊接头裂纹倾向性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凡 孟祥毅 +2 位作者 李思贝 许博 王心笛 《焊接》 2024年第4期40-46,共7页
为满足电推进系统阴极组件中不锈钢与钽的高质量连接需求,对两者进行了激光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激光焊常用的偏移量范围内,接头截面为熔钎焊成形模式,焊缝由固溶体和共晶组织构成。若光束大部辐照钽,或光束不偏钽但功率较高,钽母材... 为满足电推进系统阴极组件中不锈钢与钽的高质量连接需求,对两者进行了激光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激光焊常用的偏移量范围内,接头截面为熔钎焊成形模式,焊缝由固溶体和共晶组织构成。若光束大部辐照钽,或光束不偏钽但功率较高,钽母材的熔化量增多,其熔入焊缝会生成明显的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层,层间和层内各处难以避免出现裂纹,因此最佳的能量模式为,激光光束中心不向钽偏移,同时在保证焊透壁厚的熔深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激光功率,以及相应配套减小焊接速度。界面层是多种化合物大体分层分布的结构,厚层接头的纵向裂纹多诞生于结合力最差的化合物分层面,测试结果证明最薄弱的分层面是μ(FeTa)和ε(Fe_(2)Ta)之间,薄层接头的裂纹多萌生于化合物层和共晶组织之间,但扩展方向各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激光焊 热输入 裂纹
下载PDF
中部槽构件摆动电弧窄间隙GMAW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研究
19
作者 董曼淑 孙清洁 +2 位作者 刘进德 彭春涛 陈兵 《电焊机》 2024年第3期54-59,共6页
采用摆动电弧窄间隙GMAW对中部槽所用50 mm厚ZG/NM异种钢组合进行了非对称填充式双面焊接。焊后在垂直于焊缝方向切取金相试样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同时取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包括硬度测试和拉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摆动电弧GMAW有效抑制... 采用摆动电弧窄间隙GMAW对中部槽所用50 mm厚ZG/NM异种钢组合进行了非对称填充式双面焊接。焊后在垂直于焊缝方向切取金相试样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同时取样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包括硬度测试和拉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摆动电弧GMAW有效抑制了侧壁未熔合缺陷,未出现裂纹;不同填充层由于焊接规范差异,导致组织有所不同;所表征各填充层拉伸性能表现良好,与填充金属性能相当,其中深U型一侧底层强度最高,单道V型填充层强度介于U型顶部与底部之间;接头填充金属的硬度随位置发生变化,从U型一侧到V型一侧,硬度值逐渐降低。不同填充层,母材硬度值最高,填充金属硬度值最低,接头强度与硬度的差异主要归因于焊缝金属中铁素体的含量与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槽 异种钢焊接 窄间隙坡口 摆动电弧 热输入 铁素体
下载PDF
超大线能量焊接用EH36厚钢板的开发及其焊接试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曲之国 王东明 +3 位作者 赵和明 杨海峰 张友建 王立志 《电焊机》 2024年第2期37-43,共7页
在大型建筑、桥梁、造船、重型机械等领域,经常需要焊接厚钢板,使用常规的焊接方法可能会遇到焊接效率低下、焊接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开发了一种大线能量焊接用的EH36钢板(厚80 mm),并采用线能量532 kJ/cm的双丝气电立焊进行超大线能量... 在大型建筑、桥梁、造船、重型机械等领域,经常需要焊接厚钢板,使用常规的焊接方法可能会遇到焊接效率低下、焊接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开发了一种大线能量焊接用的EH36钢板(厚80 mm),并采用线能量532 kJ/cm的双丝气电立焊进行超大线能量焊接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大线能量焊接热循环后,粗晶热影响区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粗化问题,原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为312μm,通过均匀分布的复合氧化物夹杂诱导,晶内可形成针状铁素体为主+少量侧板条铁素体的组织类型,使粗晶区能够获得较理想的韧性水平。其中,在-20℃条件下,钢板厚度中心熔合线冲击功为70~269 J,均值为179 J;在-40℃条件下,钢板厚度中心熔合线冲击功为50~216 J,均值为115 J。焊接接头各位置冲击性能良好,满足EH36钢板对焊接接头冲击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线能量焊接 EH36钢板 双丝气电立焊 冲击功 氧化物夹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