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磷菌剂对玉米幼苗生长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磷素形态的影响
1
作者 万水霞 李帆 +4 位作者 王静 郭志彬 喻颖 蒋光月 武际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8,共9页
以FD11(普瑞斯特氏菌Priestia sp.)和CH07(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两种溶磷菌剂为试验材料,进行菌剂灌根盆栽试验,测定溶磷菌剂施用对玉米生长、根际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特性及土壤不同形态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溶... 以FD11(普瑞斯特氏菌Priestia sp.)和CH07(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两种溶磷菌剂为试验材料,进行菌剂灌根盆栽试验,测定溶磷菌剂施用对玉米生长、根际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特性及土壤不同形态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溶磷菌剂可改善根际土壤养分特征和微生物学特性,增加根际土壤的活性磷源含量,对玉米幼苗表现出良好的促生作用。与不施菌剂相比,FD11处理玉米幼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分别增加31.88%、36.39%、104.00%;根际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了21.90%、107.67%、5.77%。施用溶磷菌剂的土壤H_(2)O-Pi(Pi为无机磷)、NaHCO_(3)-P和NaOH-P含量增加,但HCl-Pi和Residual-P含量显著降低。施用溶磷菌剂改变了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在细菌属分类学水平上,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海洋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节杆菌属等功能细菌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综合以上分析,施用溶磷菌剂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改变了根际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增加了活性磷源的含量,从而改善了土壤肥力,促进玉米根系发育和幼苗生长。此项研究可为新型微生物菌肥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菌 土壤肥力 根系形态 磷素形态 微生物群落结构
下载PDF
不同调理剂施用对富磷土壤磷素吸收及其形态变化影响
2
作者 郭刘明 卢树昌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8-494,共7页
针对集约化设施土壤中磷素过度累积,本文开展盆栽试验,探究不同类型土壤调理剂施用对糯玉米干物质积累、磷素吸收及土壤磷素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70%+明矾30%处理玉米的长势最好,其盆干生物量最高为44.6 g/plant,显著高于... 针对集约化设施土壤中磷素过度累积,本文开展盆栽试验,探究不同类型土壤调理剂施用对糯玉米干物质积累、磷素吸收及土壤磷素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70%+明矾30%处理玉米的长势最好,其盆干生物量最高为44.6 g/plant,显著高于对照处理19.57%。土壤总磷和水溶性磷含量在施用调理剂后与种植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土壤无机磷组分变化方面,明矾100%与生物质炭100%处理均提高了缓效性磷源的含量,生物质炭70%+明矾30%处理显著提高了速效性磷源含量。生物质炭70%+明矾30%、生物质炭30%+腐植酸30%+明矾30%处理可以有效抑制土壤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同时抑制土壤有机磷素的矿化。综合来看,生物质炭70%+明矾30%处理在释放土壤潜在性磷源、提高土壤速效性磷源、促进作物磷素吸收、提高作物干物质量积累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富磷土壤 磷素吸收 磷素形态变化
下载PDF
施肥对我国农田土壤磷素形态影响的Meta分析
3
作者 刘双凤 杨德志 +1 位作者 王凤 徐晋玲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3-51,共9页
磷素形态影响土壤生产力,施肥可改变磷素形态。基于我国农田施肥对磷素影响的30篇文献808组数据,利用Meta分析方法,探究施肥对我国农田土壤磷素形态及有效性的效应及影响因素,选择合理的施肥方式以提高磷素利用率。结果表明:总体上施肥... 磷素形态影响土壤生产力,施肥可改变磷素形态。基于我国农田施肥对磷素影响的30篇文献808组数据,利用Meta分析方法,探究施肥对我国农田土壤磷素形态及有效性的效应及影响因素,选择合理的施肥方式以提高磷素利用率。结果表明:总体上施肥增加所有形态磷素含量[效应值(E)≥0.14],显著提升有效磷含量(E=1.44,95%置信区间:1.13~1.74)。氮磷钾肥有机肥配施(E=2.27,95%置信区间:1.70~2.85)对有效磷含量的提升显著高于单施磷肥和氮磷钾肥配施等施肥方式,施磷量(≥300 kg/hm^(2))越高、施肥年限(≥20年)越长,有效磷增加幅度越大;与数据所涉及的其他土壤类型相比,初育土(E=2.01)有效磷效应值更高,土壤pH 6~8(E=1.63)、初始有机质含量为≥30 g/kg(E=2.00),有效磷效果提升优于土壤其他条件;高温高湿(气温≥10℃,降水≥800 mm)环境更有利于提高磷素利用率。以上结果为因地制宜制定农田磷素管理方案、提高土壤磷素利用率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素形态 有效磷 施肥 META分析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土壤肥力特征与磷素形态分布状况
4
作者 罗园园 陈萍 +5 位作者 谷传申 谢静波 王娟 解艳玲 鲍举文 马文礼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31,共7页
以贺兰山东麓6个酿酒葡萄子产区典型葡萄园为研究对象,分析0~60 cm土层土壤pH和有机质、氮、磷、钾、全盐含量特征,采用修正的Hedley磷分级方法测定磷素形态。结果表明,试验所选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pH均值为8.33,呈碱性,有机质和... 以贺兰山东麓6个酿酒葡萄子产区典型葡萄园为研究对象,分析0~60 cm土层土壤pH和有机质、氮、磷、钾、全盐含量特征,采用修正的Hedley磷分级方法测定磷素形态。结果表明,试验所选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pH均值为8.33,呈碱性,有机质和全氮、全磷含量平均为7.18、0.36、0.44 g·kg^(-1),处于全国较低水平;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为23.21、11.23、63.05 mg·kg^(-1),分别处于6、3、4级水平。6个子产区之间土壤肥力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以银川产区土壤综合肥力最高,且养分具有表聚性。Hedley磷分级中无机磷是磷素的主要供给源,其中盐酸提取态磷和残余态磷含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碳酸氢钠-无机磷(0.79*)和树脂磷(0.43)是有效磷的主要来源。以上结果可为后期施肥及磷素管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 酿酒葡萄 土壤肥力 磷素形态
下载PDF
常见果树形态学营养诊断——磷
5
作者 李燕青 李壮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4年第7期26-26,33,共2页
1苹果苹果树对磷的反应虽然十分敏感,但其需要量较氮、钾、钙少,而且树体中可以积累一些磷素,因此,有时土壤中已经开始缺磷,而树体仍能正常生长,但如继续缺磷就会呈现缺素症状。缺磷时,叶片稀疏、小而薄,呈暗绿色,叶柄及叶下表面的叶脉... 1苹果苹果树对磷的反应虽然十分敏感,但其需要量较氮、钾、钙少,而且树体中可以积累一些磷素,因此,有时土壤中已经开始缺磷,而树体仍能正常生长,但如继续缺磷就会呈现缺素症状。缺磷时,叶片稀疏、小而薄,呈暗绿色,叶柄及叶下表面的叶脉呈紫色或紫红色。这一现象特别在春季或夏季更为明显,这是由于缺磷,限制了早期糖的利用,以致形成大量花青素。枝条短小细弱,分枝也显著减少,果实小。由于磷素在树体内可被再利用,因此缺磷症状首先在新梢基部叶片上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部叶片 营养诊断 缺素症状 形态 苹果树 磷素 缺磷 花青素
下载PDF
基于生物有效性的茶园土壤剖面磷素形态分布特征研究
6
作者 陈迎港 潘继花 +3 位作者 王艳玲 刘飞 孙小银 叶敦雨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2-110,共9页
为了解茶园土壤磷素有效性,以日照市茶园为研究对象,基于生物有效性分级法(BBP),对不同植茶年限和施肥模式的茶园土壤剖面(0~70 cm)磷素形态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日照市茶园土壤剖面TP、Olsen-P含量分别为202.97~2334.49、12.20~317.... 为了解茶园土壤磷素有效性,以日照市茶园为研究对象,基于生物有效性分级法(BBP),对不同植茶年限和施肥模式的茶园土壤剖面(0~70 cm)磷素形态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日照市茶园土壤剖面TP、Olsen-P含量分别为202.97~2334.49、12.20~317.50 mg/kg,随剖面深度增加,二者均呈降低趋势。随植茶年限延长,各土层TP、Olsen-P呈增加趋势,且在0~40 cm土层更为显著。施用有机肥茶园的表层土壤(0~20 cm)TP、Olsen-P含量显著高于施用化肥茶园。生物有效磷中CaCl_(2)-P、Enzyme-P、Citrate-P、HCl-P含量范围分别为0.03~46.60、0.15~60.07、1.73~39.89 mg/kg和3.73~294.64 mg/kg。各土层不同形态生物有效磷含量占比以HCl-P最高,Enzyme-P、Citrate-P次之,CaCl_(2)-P最低。随植茶年限延长,CaCl_(2)-P、Enzyme-P占比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Citrate-P逐渐降低,而HCl-P则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施用有机肥茶园的土壤CaCl_(2)-P、Enzyme-P含量高于施用化肥茶园。土壤磷素形态及有效性与土壤黏粒、砂粒及有机质等基本理化性质以及植茶年限、施肥方式等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综上,在茶园生产过程中,应根据茶树根系生长特点、土壤性质、植茶年限等状况进行差异化养分管理,避免磷素在土壤上层过度累积和淋失风险,保护茶园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效性 茶园 土壤剖面 磷素形态 日照市
下载PDF
贵州典型茶园土壤剖面磷素形态及有效性
7
作者 王渊 舒英格 +2 位作者 张忠梁 贾宽宽 任明慧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4-392,共9页
为了解茶园土壤剖面磷素分布的有效性规律,采用Bowman-Cole有机磷分级方法、张守敬和Jackson无机磷分级方法,对贵州省典型茶园土壤剖面磷素形态及其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园土壤剖面各层总无机磷含量占全磷含量的比例为52.19%~68.... 为了解茶园土壤剖面磷素分布的有效性规律,采用Bowman-Cole有机磷分级方法、张守敬和Jackson无机磷分级方法,对贵州省典型茶园土壤剖面磷素形态及其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园土壤剖面各层总无机磷含量占全磷含量的比例为52.19%~68.99%,以铝磷(Al-P)和铁磷(Fe-P)为主,占总无机磷含量的比例分别为44.52%~51.51%、28.19%~36.40%;有机磷以中等活性有机磷(MPo)和中等稳定性有机磷(MRPo)为主,占总有机磷含量的比例分别为44.26%~60.98%、22.00%~27.99%。土壤垂直剖面各层中有效性磷的来源对应于不同磷素形态,有效磷的活性磷源有0~20 cm土层的MPo、20~40 cm和80~100 cm土层的Al-P,重要转换性磷源有0~60 cm土层和80~100 cm土层的MRPo;潜在的非活性磷源有40~60 cm土层的钙磷(Ca-P)和高稳定性有机磷(HRPo)、60~80 cm土层的闭蓄态磷(O-P)、0~40 cm和80~100 cm土层的HRPo;活性有机磷(LPo)的贡献源有0~20 cm土层的Al-P、20~80 cm土层的Fe-P及80~100 cm土层的HRPo。综上,茶园土壤应重视剖面磷素分布规律及有效性的研究,以促进茶园土壤磷素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典型茶园 土壤剖面 磷素形态 磷有效性
下载PDF
不同磷水平石灰性土壤Hedley磷形态生物有效性的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谢英荷 洪坚平 +5 位作者 韩旭 李廷亮 栗丽 冯国良 孟会生 田东方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144,共4页
通过盆栽试验,采用修正的Hedley 9种磷素形态分级方法,研究了不同磷素水平石灰性土壤上连续种植三茬作物后,土壤各形态磷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作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三茬作物后,不同磷水平土壤Hedley磷素各形态的减少率为H2O-Pi>... 通过盆栽试验,采用修正的Hedley 9种磷素形态分级方法,研究了不同磷素水平石灰性土壤上连续种植三茬作物后,土壤各形态磷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作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三茬作物后,不同磷水平土壤Hedley磷素各形态的减少率为H2O-Pi>NaHCO3-Pi>H2O-Po>NaHCO3-Po>NaOH-Pi、NaOH-Po>HCl-Pi、HCl-Po>残留态,并且减少率均为低磷土壤>中磷土壤>高磷土壤。表明水溶态无机磷对作物的有效性最高,NaHCO3-Pi由于土壤中绝对含量高,是作物吸收的主要形态。无机态磷素的有效性要明显高于有机态磷素。NaOH-P库对土壤活性磷具有补充作用。在低磷胁迫下作物对磷素利用效率最高,HCl提取态磷和残留磷也可以作为作物吸收的一种潜在磷源,但是利用这些形态磷来补充活性磷十分有限,因此中低磷土壤必须注意增加磷肥的投入来维持土壤磷供应能力,从而增加作物产量。高磷土壤则应严格控制磷肥用量,充分利用积累态磷素的有效性,以降低高磷土壤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磷素水平 石灰性土壤 hedley磷素形态 生物有效性
下载PDF
低磷对不同基因型谷子生长、磷素积累及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9
作者 梁颖颖 周俊江 +2 位作者 卿桂霞 张富厚 孟超敏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98,共7页
为探究不同基因型谷子适应低磷条件的能力,采用盆栽试验,选取长农35、济谷13、济谷11、晋谷21、豫谷18、豫谷35共6个谷子品种为材料,设置正常施磷(P_(N),100 mg/kg P_(2)O_(5))与不施磷(P0)两个处理,比较两种磷水平对各基因型谷子拔节... 为探究不同基因型谷子适应低磷条件的能力,采用盆栽试验,选取长农35、济谷13、济谷11、晋谷21、豫谷18、豫谷35共6个谷子品种为材料,设置正常施磷(P_(N),100 mg/kg P_(2)O_(5))与不施磷(P0)两个处理,比较两种磷水平对各基因型谷子拔节期植株生物量、磷积累、磷转运、根系形态及根际微生物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磷处理下,济谷11植株鲜重和地上部干重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及正常施磷处理下的所有品种,其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均高于P_(N)处理,且前2个指标值差异显著;长农35、济谷13、晋谷21、豫谷18及豫谷35的生物量及根系形态指标值基本低于各自P_(N)处理;长农35、晋谷21、豫谷18植株磷积累总量较各自P_(N)处理分别显著降低12.99%、28.13%、50.27%,济谷13、济谷11、豫谷35植株磷积累总量两种磷水平处理下差异不显著;济谷13地上部磷素分配比例P_(0)较P_(N)处理显著降低4.04%、根部显著增加18.97%,其他品种地上部及根部磷素分配比例较各自P_(N)处理差异不显著;济谷11和豫谷35在P_(0)处理下对叶的分配比例显著增大,而对茎的分配比例显著减少。不同基因型谷子在两种磷水平处理下根际可培养微生物数目存在较大差异,不施磷处理下长农35、晋谷21根际土壤的细菌及真菌数量较高且显著高于各自P_(N)处理,而济谷11的细菌及放线菌数量两种磷水平下均较低。综合而言,济谷11和济谷13对低磷环境的适应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品种 低磷 磷素积累 根系形态 根际微生物
下载PDF
不同培肥处理对采煤塌陷地复垦土壤Hedley P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芬 洪坚平 +2 位作者 郝鲜俊 李晋荣 张静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3期243-245,共3页
采用修正的Hedley磷素形态分级方法,研究了不同培肥处理对土壤各形态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对土壤中各种磷素形态都有提高,但不同处理提高的幅度不同,其中,对活性态磷(H2O-P+NaH-CO3-P)的提高幅度依次为:无机肥+有机肥+菌肥&... 采用修正的Hedley磷素形态分级方法,研究了不同培肥处理对土壤各形态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对土壤中各种磷素形态都有提高,但不同处理提高的幅度不同,其中,对活性态磷(H2O-P+NaH-CO3-P)的提高幅度依次为:无机肥+有机肥+菌肥>无机肥+菌肥>无机肥+有机肥+基质>无机肥+有机肥>无机肥>CK,对中等活性态磷(NaOH-P)的提高幅度依次为:无机肥+有机肥+菌肥>无机肥+有机肥>无机肥+菌肥>无机肥+有机肥+基质>无机肥>CK。无机肥+有机肥+菌肥处理与对照相比,对土壤的活性态磷和中等活性态磷分别提高了149.6%和7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施肥处理 采煤塌陷区土壤 hedley磷素形态
下载PDF
生物炭提高不同磷源制得的复合肥料中磷素有效性的研究
11
作者 李锋 欧继喜 +3 位作者 孙桂森 林琪武 朱婧 王宗抗 《肥料与健康》 CAS 2024年第5期8-13,41,共7页
通过培养皿和盆栽试验,考察了生物炭分别与磷酸一铵、硝酸磷肥和聚磷酸铵等3种磷源制成的复合肥料配合施用对赤红壤中磷素形态转化以及菜心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磷酸一铵、硝酸磷肥、聚磷酸铵为磷源的复合肥料中分别加入生... 通过培养皿和盆栽试验,考察了生物炭分别与磷酸一铵、硝酸磷肥和聚磷酸铵等3种磷源制成的复合肥料配合施用对赤红壤中磷素形态转化以及菜心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磷酸一铵、硝酸磷肥、聚磷酸铵为磷源的复合肥料中分别加入生物炭后,均能提高磷素在土壤中的有效性,H_(2)O-P和NaHCO_(3)-P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菜心的鲜质量和干质量,提高了磷肥的利用率。添加生物炭可以提高复合肥料中的磷素在土壤中的有效性,对降低磷素在土壤中的固定、减少磷肥施用量和提高磷肥当季利用率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磷素形态 复合肥料 生物炭 磷肥利用率
下载PDF
林线附近主要植被类型下土壤非生长季磷素形态 被引量:22
12
作者 张林 吴彦 +3 位作者 吴宁 孔璐 刘琳 胡红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3457-3464,共8页
采用Hedley磷素分级方法,比较研究了岷江上游林线附近不同植被类型(高寒灌丛草甸、雪山杜鹃灌丛和岷江冷杉林)非生长季0—20cm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形态。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总磷平均含量(857.32mg·kg-1)较高,但活性磷含量仅占总... 采用Hedley磷素分级方法,比较研究了岷江上游林线附近不同植被类型(高寒灌丛草甸、雪山杜鹃灌丛和岷江冷杉林)非生长季0—20cm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形态。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总磷平均含量(857.32mg·kg-1)较高,但活性磷含量仅占总磷的10%左右。生物态磷含量占总磷含量的60%以上,表明土壤磷素受生物作用影响较大。3种植被类型下土壤无机磷主要以D.HCl-Pi(稀盐酸提取无机磷)和C.HCl-Pi(浓盐酸提取无机磷)形态存在,活性无机磷和NaOH-Pi含量较少。高寒灌丛草甸土壤D.HCl-Pi和C.HCl-Pi含量均显著高于岷江冷杉,表明其含有更多的钙结合态磷。土壤有机磷与土壤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NaOH-Po是有机磷主要的构成形态,占总磷含量的39.39%—53.69%。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磷形态间差异较大,岷江冷杉林下土壤NaHCO3-Po和NaOH-Po含量最高,高寒灌丛草甸则含有更多的C.HCl-Po。低温和凋落物积累是造成林线附近土壤有机磷含量较高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 林线 hedley磷素分级法 植被类型
下载PDF
秸秆及其生物炭添加对土壤Olsen-P及磷素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甘国渝 金慧芳 +5 位作者 李燕丽 杨军 李继福 姚荣江 杨劲松 朱海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51,共9页
【目的】研究和对比秸秆和生物炭添加对土壤磷素及Olsen-P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以江汉平原典型水稻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室内恒温土培试验。试验设置不同水分模拟旱地和水田两种土地利用方式,分别设置高量生物炭(BC2)、低量生物炭(BC1... 【目的】研究和对比秸秆和生物炭添加对土壤磷素及Olsen-P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以江汉平原典型水稻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室内恒温土培试验。试验设置不同水分模拟旱地和水田两种土地利用方式,分别设置高量生物炭(BC2)、低量生物炭(BC1)、高量秸秆(SC2)、低量秸秆(SC1)和无添加(CK)处理,25℃下恒温培养30 d。利用Hedley磷素形态分级法对各处理土壤进行磷素分级,同时测定土壤Olsen-P量及其他理化指标。【结果】在旱地土壤中,添加生物炭使得土壤Olsen-P量增加了1.78~1.46mg/kg,添加秸秆使得土壤Olsen-P量分别增加了4.46~1.72 mg/kg。在水田土壤中,添加生物炭使得土壤Olsen-P量分别增加了22.42~12.04 mg/kg,添加秸秆使得土壤Olsen-P量分别增加了6.37~4.27 mg/kg。磷素形态分级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中不同磷素组分量差异较大,由高到低依次表现为HCl-P>NaOH-P>NaHCO_(3)-P>H_(2)O-P。综合旱地和水田土壤来看,添加生物炭提高了土壤pH值、总氮(TN)、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土壤总有机碳(SOC)量。而添加秸秆提高了土壤总磷(TP)、DOC和SOC量。添加生物炭处理土壤中,Olsen-P量与H_(2)O-P、NaHCO_(3)-P、SOC和NH4+-N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添加秸秆处理土壤Olsen-P量与NaOH-P、HCl-P、TN和NH4+-N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可见,生物炭和秸秆还田主要是通过影响土壤pH、TN和SOC量,促进土壤中Olsen-P的积累,同时改变土壤的磷素分级状况,进而提高土壤供磷水平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秸秆 hedley磷素形态分级法 OLSEN-P
下载PDF
湿地农田土壤磷素的分布、形态与有效性及磷素循环 被引量:28
14
作者 向万胜 童成立 +1 位作者 吴金水 李学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067-2073,共7页
对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湿地农田土壤磷素的含量分布、形态、有效性、磷素循环及施肥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农田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随着地势的降低呈明显降低趋势 ,潜育性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均极显著低于非潜育性土壤。水田土壤 C... 对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湿地农田土壤磷素的含量分布、形态、有效性、磷素循环及施肥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农田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随着地势的降低呈明显降低趋势 ,潜育性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均极显著低于非潜育性土壤。水田土壤 Ca-P、Al-P、Fe-P和 O-P分别占无机磷总量的 5 8.1 %、3.7%、1 0 .6 %和 2 7.5 % ,其中 Ca-P和 Al-P与有效磷呈高度正相关 ( r分别为 0 .92 86 * *和 0 .90 38* * ) ,说明 Ca-P和 Al-P是该地区水田土壤有效磷的主要来源之一。潜育性土壤 Ca-P、Al-P和 Fe-P的平均含量分别比非潜育性土壤低 84 .0、1 0 .2和 2 1 .1 mg/ kg,其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证明潜育性土壤磷素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Ca-P、Al-P和 Fe-P的损失。五种耕作制度下潜育性稻田土壤磷素输入输出平衡值为盈余 2 .3~ 2 7.9kg/ hm2·a,其输入输出比 ( 1 / 0 )为 1 .0 6~ 1 .88。对于土壤速效磷小于 5 mg/ kg的潜育性稻田 ,早、中、晚稻的最高产量施磷量分别为 4 .83,4 .93和 1 .78P2 O5kg/ 6 6 6 .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潜育性土壤 土壤磷素分布 土壤磷素形态 磷素循环 磷肥效应 农田
下载PDF
不同施肥条件下红壤旱地磷素形态及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40
15
作者 杨芳 何园球 +2 位作者 李成亮 徐江兵 林天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93-799,共7页
磷素是红壤地区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限制因素,因此红壤磷素形态与转化问题的研究,对红壤地区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用Hedley方法对不同施肥条件下红壤旱地土壤磷素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磷肥能明显增加红壤各形态无机磷含量和大多... 磷素是红壤地区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限制因素,因此红壤磷素形态与转化问题的研究,对红壤地区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用Hedley方法对不同施肥条件下红壤旱地土壤磷素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磷肥能明显增加红壤各形态无机磷含量和大多数形态有机磷含量;红壤中,对植物最有效的树脂磷和碳酸氢钠磷含量很少,铁铝结合态磷和残留磷含量很多;对有效磷(Bray磷)贡献最大的磷素形态是碳酸氢钠无机磷、铁铝结合态无机磷和存在于土壤团聚体内表面的有机磷。这对于了解不同施肥条件对红壤旱地磷素有效性的影响、探索磷素消长规律、指导红壤旱地磷素管理等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旱地 不同施肥处理 磷素形态 磷素有效性
下载PDF
连续6年施磷肥对土壤磷素积累、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48
16
作者 李新乐 侯向阳 +2 位作者 穆怀彬 李西良 郭丰辉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8-224,共7页
长期施磷肥对土壤磷素积累、形态转化以及有效性的影响是国内外土壤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利用从2008年开始在京南地区进行的紫花苜蓿连续6年施用磷肥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紫花苜蓿田土壤磷素积累、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的... 长期施磷肥对土壤磷素积累、形态转化以及有效性的影响是国内外土壤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利用从2008年开始在京南地区进行的紫花苜蓿连续6年施用磷肥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紫花苜蓿田土壤磷素积累、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的影响。试验地土壤为褐潮土,试验开始前耕层(0~20 cm)土壤有机质为11.2 g/kg,全磷为0.77 g/kg,速效磷为5.66 mg/kg,pH 为8.3。结果表明,连续不施磷肥土壤的全磷、速效磷、无机磷各组分含量较连续施磷肥处理均明显降低,说明连续施用磷肥可显著扩大土壤中的有效磷库;不施磷肥处理耕层(0~20 cm)土壤全磷下降了6.94%,速效磷下降了16.3%,施用磷肥处理耕层土壤全磷增加1.3%~13%,速效磷增加164.7%~335.9%;不同的施磷肥处理对 Ca2-P 含量的影响最大,不施磷肥的土壤 Ca2-P 几乎耗竭,而施磷处理的 Ca2-P 增加幅度可达19~36倍;此外,施用磷肥也使土壤 Ca8-P、Ca10-P、Al-P、Fe-P、O-P 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2013年的停施磷肥试验可知继续施磷肥的处理(F2)与停施磷肥的处理(F2′)在土壤磷素水平、苜蓿产量及养分含量上均没有显著差异,表明磷肥存在明显的后效作用,之前积累在土壤中的磷素具有生物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潮土 磷肥 磷素形态 有效性
下载PDF
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农田土壤磷素形态和吸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1
17
作者 戚瑞生 党廷辉 +2 位作者 杨绍琼 马瑞萍 周丽萍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36-1146,共11页
通过对黄土旱塬地区长期定位施肥(26a)条件下的不同轮作系统的土壤磷素形态和吸持参数的测定,研究了轮作和施肥对土壤磷素吸持特性和磷素形态的影响,以及土壤磷素吸持参数与磷素形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轮作与施肥均可以减低土壤... 通过对黄土旱塬地区长期定位施肥(26a)条件下的不同轮作系统的土壤磷素形态和吸持参数的测定,研究了轮作和施肥对土壤磷素吸持特性和磷素形态的影响,以及土壤磷素吸持参数与磷素形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轮作与施肥均可以减低土壤磷素的最大吸附量(Qm),相对于其他轮作和连作,在氮磷(NP)施肥下,小麦-玉米-豌豆轮作可以减低土壤的Qm,在氮磷有机肥(NPM)施肥下,小麦-玉米轮作可以减低土壤的Qm。在施肥相同的条件下,小麦-玉米轮作和小麦-豌豆轮作可以显著增加土壤中各形态无机磷的含量,长期轮作较连作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效磷养分,尤其对Ca2-P的提高效果更为显著。相关分析表明,Qm和磷吸持指数(PSI)与全磷(T-P)、Olsen-P、CaCl2-P、Ca2-P、Ca8-P、Fe-P、Ca10-P和有机磷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闭蓄态磷(O-P)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Al-P关系不显著。土壤有机质(SOM)与Qm、PSI和磷最大缓冲能力(MBC)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磷吸持饱和度(DPSS)存在显著正相关。通径系数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在石灰性黑垆土土壤的无机磷形态中,Ca2-P对Olsen-P的贡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轮作 长期施肥 吸持特性 磷素形态
下载PDF
长期施肥后简育湿润均腐土中磷素形态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林德喜 范晓晖 +2 位作者 胡锋 杨林章 韩晓增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5-610,共6页
对黑土(简育湿润均腐土)长期定位施肥15年后土壤磷素形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积累的Al-P、Ca2-P量与施磷量成正相关;只施NK能促进植物对Ca8-P的吸收;闭蓄态磷(Oc-P)含量均较低。施磷肥能增加黑土Fe-P含量,却未能增加Ca10-P含... 对黑土(简育湿润均腐土)长期定位施肥15年后土壤磷素形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积累的Al-P、Ca2-P量与施磷量成正相关;只施NK能促进植物对Ca8-P的吸收;闭蓄态磷(Oc-P)含量均较低。施磷肥能增加黑土Fe-P含量,却未能增加Ca10-P含量。黑土各形态无机磷的含量大小顺序为:Fe-P>Ca10-P>Al-P>Ca8-P>Ca2-P>Oc-P。施磷能增加土壤中有机磷(O-P)的含量,但不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本试验黑土中施入N 112.5 kg hm-2a-1和P 20 kg hm-2a-1能保持土壤中无机磷(I-P)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黑土 磷素形态
下载PDF
蚯蚓活动对红壤磷素主要形态及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德辉 胡锋 +1 位作者 胡佩 成杰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98-1902,共5页
通过盆钵生物试验和采用Hedley磷素分级方法研究了秉氏环毛蚓(Pheretimapingi)对红壤磷素主要形态和红壤有效磷含量的影晌.结果表明,在蚯蚓和有机物料(稻草、花生秸、油菜秸)的共同作用下,经过100d培养后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统计分... 通过盆钵生物试验和采用Hedley磷素分级方法研究了秉氏环毛蚓(Pheretimapingi)对红壤磷素主要形态和红壤有效磷含量的影晌.结果表明,在蚯蚓和有机物料(稻草、花生秸、油菜秸)的共同作用下,经过100d培养后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花生秸接种蚯蚓处理与不接种蚯蚓处理和油莱秸接种蚯蚓处理与不接种蚯蚓处理之间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采用Hedley磷素分级法测得的树脂磷由原土的痕量增加到10.5~17.8mg·kg-1,NaHCO3溶解态磷由原土的14.5mg·kg-1增加到23.5~35.6mg·kg-1,微生物细胞磷由原土的1.0mg·kg-1增加到6.8~9.7mg·kg-1,土壤有机磷含量由原土的37.9mg·kg-1增加到50.7~59.3mg·kg-1,而土壤中活性最低的残留磷含量则有所降低.蚯蚓活动对红壤磷素具有较强的活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活动 红壤 磷素形态 磷素有效性
下载PDF
磷素吸附特性演变及其与土壤磷素形态、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47
20
作者 郭胜利 党廷辉 +1 位作者 刘守赞 郝明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9,共7页
在黄土旱塬区长期试验(1985-1997年)中,选取对照(不施肥,CK)、磷肥(P2O5 60 kg/hm2,P)、氮肥(N 120kg/hm2,N)、氮磷(N,120 kg/hm2,P2O5,60 kg/hm2,NP)、氮磷有机肥(N 120 kg/hm2,P2O560 kg/hm2,有机肥75 t/hm2,NPM),种植方式为冬小... 在黄土旱塬区长期试验(1985-1997年)中,选取对照(不施肥,CK)、磷肥(P2O5 60 kg/hm2,P)、氮肥(N 120kg/hm2,N)、氮磷(N,120 kg/hm2,P2O5,60 kg/hm2,NP)、氮磷有机肥(N 120 kg/hm2,P2O560 kg/hm2,有机肥75 t/hm2,NPM),种植方式为冬小麦连作的5种有代表性的施肥处理,研究了石灰性土壤磷素吸附特性的演变及其与土壤磷素形态、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P素的最大吸附量(Qm),1997年对照(CK)、N处理比1985年分别提高了18%和14%;而P、NP和NPM处理分别降低了26%、13%和24%。吸附能常数(k值)随时间延长,对照和N处理相对稳定,P和NP处理呈升高趋势,而NPM处理有降低趋势。土壤磷素吸附饱和度(DPS)和零净吸附磷浓度(EPC0)对照和N处理随时间延长呈降低趋势,P、NP和NPM处理呈升高趋势。Qm与Ca8-P、Al-P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01),与Ca2-P、Pe-P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Ca2-P、有机磷含量变化与土壤DPS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EPC0只与有机磷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Qm、DPS和EPC0变化与SOC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磷素吸附 形态 土壤有机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