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午间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不同器官对水分胁迫的抗氧化保护 被引量:2
1
作者 龚春梅 白娟 +1 位作者 王根轩 曹翠玲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19,共5页
通过测定不同地下水埋深(1.4、2.43、.4 m)条件下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抗氧化酶类(SOD、POD和CAT)活性和抗氧化剂类黄酮含量,分析花棒叶和叶轴抗氧化系统在水分胁迫加剧情况下对午间高温干旱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胁迫加... 通过测定不同地下水埋深(1.4、2.43、.4 m)条件下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抗氧化酶类(SOD、POD和CAT)活性和抗氧化剂类黄酮含量,分析花棒叶和叶轴抗氧化系统在水分胁迫加剧情况下对午间高温干旱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胁迫加剧,午间花棒叶SOD活性、叶轴SOD活性和叶轴POD活性逐渐增加,叶POD活性、叶CAT活性和叶轴CAT活性先增后减,叶与叶轴的SOD和POD活性比值逐渐减小,花棒叶和叶轴类黄酮的积累增加;且在每一地下水位深度,花棒叶抗氧化酶活性高于叶轴,花棒叶类黄酮相对含量高于叶轴,叶与叶轴类黄酮的比值相近。由此表明,随水分胁迫加剧,花棒叶对午间高温干旱的防御能力均强于叶轴;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是花棒应对水分胁迫加剧的策略之一,并且随土壤水分胁迫加剧,叶轴的抗氧化能力逐渐提高;花棒应对水分胁迫加剧的另一策略是叶与叶轴类黄酮相对含量增加,并且增加过程中二者比值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棒 高温 干旱 抗氧化酶 类黄酮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根围AM真菌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段小圆 贺学礼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34-238,254,共6页
2007年5月、8月和10月在鄂尔多斯沙地草地生态研究站定点采集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根围土样,系统研究了AM真菌的时空异质性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花棒能与AM真菌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菌根类型为I-型;AM真菌孢子密度... 2007年5月、8月和10月在鄂尔多斯沙地草地生态研究站定点采集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根围土样,系统研究了AM真菌的时空异质性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花棒能与AM真菌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菌根类型为I-型;AM真菌孢子密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最大孢子密度出现在10月份的0-10 cm土层,最大定殖率出现在10月份10-20 cm土层;孢子密度与泡囊定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脲酶活性均与孢子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菌丝定殖率、泡囊定殖率和总定殖率呈显著正相关;pH值与丛枝定殖率、菌丝定殖率和总定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酶活性与丛枝定殖率呈显著正相关。AM真菌与土壤因子的高相关性,说明丛枝菌根不同结构定殖程度和孢子密度可作为沙生土壤环境状况评估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真菌 土壤酶 时空分布 花棒
下载PDF
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对雅鲁藏布江中游山坡流动沙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涛 司万童 +3 位作者 闫瑞强 李海东 林乃峰 沈渭寿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19-1625,共7页
为深入了解人工固沙植被对山坡流动沙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对雅鲁藏布江中游山南宽谷段山坡流动沙地固沙植被区(试验组)和裸地(对照组)土壤养分和机械组成进行测定,分析人工植被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对土壤养分和机械组成的改良... 为深入了解人工固沙植被对山坡流动沙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对雅鲁藏布江中游山南宽谷段山坡流动沙地固沙植被区(试验组)和裸地(对照组)土壤养分和机械组成进行测定,分析人工植被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对土壤养分和机械组成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与同一海拔高度对照组采样点土壤相比,花棒生长地土壤的pH值和全钾含量显著降低,全氮与有机质含量显著升高。土壤养分优劣程度表现为全钾>全氮>有机质>全磷。样地中土壤粒度以细砂粒和中砂粒为主,花棒生长地土壤中细砂粒含量(53.79%)较对照组土壤细砂粒含量(49.34%)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表明人工种植的花棒可以使土壤粒径不断细化,对植被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具有增加效果。样地中土壤粗砂粒、极粗砂粒、石砾占比与土壤养分含量均没有表现出显著相关性,黏粒和极细砂粒占比与土壤养分含量相关性较高。土壤颗粒越小对土壤影响越大,即对土壤养分的贡献越大。花棒作为一种根系发达的植物,对雅鲁藏布江中游山坡流动沙地土壤质地具有改良作用,可以作为当地一种较好的山坡流动沙地人工恢复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 植被恢复 流动沙地 雅鲁藏布江中游
下载PDF
Reproduction of Hedysarum scoparium (Fabaceae) in patched habitat is pollen limited,but not just pollinator limited 被引量:1
4
作者 ChengChen PAN LinDe LIU +3 位作者 HaLin ZHAO JiLiang LIU YueLi HOU Li ZHA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2012年第1期19-28,共10页
Pollen limitation of plant reproduction occurs across Angiosperms, particularly those in patched habitats W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len limitation and patch variables (patch size, visitation freque... Pollen limitation of plant reproduction occurs across Angiosperms, particularly those in patched habitats W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len limitation and patch variables (patch size, visitation frequency) in the desert plant Hedysarum scoparium (Fabaceae), which is an important xerophyte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of Northwest China and can grow well as a pioneer plant in shifting sand dunes. We observed insect visitation to H. scoparium over two flowering seasons and estimated pollen limitation using fruit set and seed production.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fruit set and seed produc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pollen supplementation compared with open pollination. Hedysarum scoparium was pollinated by over 8 species of bees, with 88.4% of visits made by introduced honeybees (Apis mellifera). Bee visitation varied significantly among the patches of habitats, but not associated with patch size of habitat. In general, pollen limitation occurred more strongly during fruit set than during seed production. The patches that received higher rates of pollinator visits were less pollen limited for fruit set. Pollen limitation for seed production, however,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pollinator visitation frequency. We conclude that pollen limitation in H. scoparium was caused by more than one reason, not just pollinator vis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dysarum scoparium pollen limitation pollinator limitation HONEYBEES fruit set seed production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anatomical structure and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two photosynthetic organs of the desert plant Hedysarum scoparium 被引量:1
5
作者 QiaoDi Yan PeiXi Su Song Gao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0年第3期241-249,共9页
关键词 anatomical structure desert plant hedysarum scoparium photosynthesis photosynthetic organ
下载PDF
Seasonal change mediates the shift between resource and pollen limitation in Hedysarum scoparium(Fabaceae)
6
作者 ChengChen Pan Qi Feng +5 位作者 HaLin Zhao XueYong Zhao LinDe Liu JiLiang Liu Li Zhang Jin Li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5年第1期94-98,共5页
Theory suggests that with sufficient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pollen limitation might be observed at some places or times, and resource limitation at others, but there are no empirical data about the effect of seasona... Theory suggests that with sufficient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pollen limitation might be observed at some places or times, and resource limitation at others, but there are no empirical data about the effect of seasonal change on the variation of pollen limitation and resource limitation within a flowering season.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pollen and resource limi- tation by comparing fruit set and seed production in natural- and hand-pollinated Hedysarum scoparium flower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exi Corridor region, China, in 2010. We also described a role for the first substantial autumn rainfall in mediating a shift between pollen and resource limitation in H. scoparium, but did not analyze this experimentally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H. scoparium was resource limited at peak flowering during the summer, and was pollen limited at peak flowering during the autumn. The seasonal change (summer to autumn) mediated the shift between pollen and resource limitations in H. scoparium. The shift timing depended on the date of the first autumn rainfall in 2010. Changes in the first substantial rainfall in autumn may affect fruiting of H. scoparium, thus affecting population persistence of this species and development/structure of the local ecosystem if such conditions persi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t reproductive ecology fruit set seed production hedysarum scoparium
下载PDF
腾格里沙漠南缘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人工固沙林演替规律与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马全林 张锦春 +2 位作者 陈芳 张德魁 魏林源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06-215,共10页
人工固沙林演替决定着固沙造林的成效。在腾格里沙漠南缘,应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择造林封育5、15、25年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人工固沙林,对照流动沙丘和地带性植被样地,从生态水文、土壤种子库、土壤-植被相互关系等方面研究... 人工固沙林演替决定着固沙造林的成效。在腾格里沙漠南缘,应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择造林封育5、15、25年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人工固沙林,对照流动沙丘和地带性植被样地,从生态水文、土壤种子库、土壤-植被相互关系等方面研究了人工固沙林演替的生态学机制,为区域人工固沙植被建设、保护和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腾格里沙漠南缘花棒人工固沙林演替过程中,花棒、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和沙蒿(Artemisia rtemisia sphaerocephala)逐渐退出,自然优势种由一年生草本植物向半灌木、半灌木与多年生草本植物演替,25年后形成相对稳定的近自然固沙植被,呈现向草原化荒漠演替的趋势,但与地带性植被相似性只达到50%。表层土壤持水力持续增强,25年后达到流动沙丘的3.4倍,引起土壤水分浅层化和深层土壤干旱,驱动了深根系植物的衰亡和浅根性草本植物的发展。土壤种子库中沙米和沙蒿快速减少,并在造林25年后消失;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持续增加,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在25年后出现;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组成的相似性超过50%,驱动人工固沙林向油蒿+多年生草本植被演替。伴随人工固沙林植被演替,土壤容重持续降低,黏粒、粉粒、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持续增大,与人工固沙林群落、物种组成形成密切的对应关系,决定了固沙林演替阶段和物种组成。固沙造林启动并加速了自然植被的恢复演替,是干旱区沙化土地生态恢复的必要措施,但要充分考虑地带性植被和生境条件,以快速建立稳定的近自然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棒 固沙林 土壤水分含量 土壤种子库 腾格里沙漠
原文传递
碱化处理对花棒营养价值的影响
8
作者 沈延骏 梁晓伟 +3 位作者 王睿 杨双鸣 沈艳 徐晓锋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0-155,共6页
为探究碱化处理对于全株花棒营养价值的影响,选取五月份开花期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地区的两年生花棒,柔丝铡短到2~3 cm后均分为四组,前三组为试验组,分别按花棒干物质含量的4%、6%、8%依次添加氢氧化钙,最后一组为对照组,碱化30 d后进... 为探究碱化处理对于全株花棒营养价值的影响,选取五月份开花期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地区的两年生花棒,柔丝铡短到2~3 cm后均分为四组,前三组为试验组,分别按花棒干物质含量的4%、6%、8%依次添加氢氧化钙,最后一组为对照组,碱化30 d后进行常规养分分析并运用体外产气法评估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1)三个试验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相比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且随氢氧化钙添加量的增多呈减少的趋势。(2)发酵开始后9 h之前试验组与对照组产气量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开始后的12 h和24 h,6%添加组的花棒产气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4%添加组(P<0.05),但与8%添加组比较差异不显著。36 h及以后均以6%添加组花棒产气量最高,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3)快速产气部分(a)各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慢速产气部分(b)6%添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8%添加组(P<0.05),但与4%添加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产气速率(c)各组之间差异不明显,仅8%添加组显著高于6%添加组(P<0.05)。潜在产气量(a+b)6%添加水平显著高于8%添加组(P<0.05),但与对照组和4%添加组比较差异不显著。(4)总可消化养分(TDN)、有机物质消化率(OMD)、代谢能(ME)和消化能(DE),6%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4%添加组(P<0.05),但与8%添加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总的来说,对全株花棒进行碱化处理可以有效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体外发酵评价反映出添加干物质重量6%的氢氧化钙效果最好,可以提高其有机物质消化率、代谢能,改善饲料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棒 碱化处理 体外产气 营养价值
下载PDF
体外产气法评价菌酶协同发酵对花棒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双鸣 马煜斌 +6 位作者 田梅 沈艳 赵晓清 王笠年 王文倩 苟妍 徐晓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472-7480,共9页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产气法评估菌酶协同发酵对花棒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以花棒为原料,设置4组,分别为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菌酶剂)、J组(添加1×10^(6)U/g地衣芽孢杆菌+5×10^(6)U/g植物乳杆菌)、M组(添加50 U/g纤维素酶)和JM...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产气法评估菌酶协同发酵对花棒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以花棒为原料,设置4组,分别为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菌酶剂)、J组(添加1×10^(6)U/g地衣芽孢杆菌+5×10^(6)U/g植物乳杆菌)、M组(添加50 U/g纤维素酶)和JM组(添加1×10^(6)U/g地衣芽孢杆菌+5×10^(6)U/g植物乳杆菌+50 U/g纤维素酶),在发酵第7、14、30、60天取样开展体外产气试验,记录累积产气量和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在发酵第14天时,J组、M组和JM组快速产气量都存在产气滞后效应。J组和JM组快速产气量随发酵时间增长而增加,J组、M组和JM组在发酵第60天的快速产气量均显著高于发酵第7、14天(P<0.05)。在发酵第30和60天,J组和JM组慢速产气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各组pH为为6.66~6.83。在发酵第60天,各组之间氨态氮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J组微生物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J组、M组和JM组乙酸、丙酸和总挥发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添加植物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与纤维素酶在花棒微贮发酵第60天时,对体外发酵效率有协同作用,对花棒的营养价值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棒 体外产气 瘤胃发酵 奶牛
下载PDF
化学处理花棒营养价值变化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研究
10
作者 梁晓伟 沈严俊 +5 位作者 杨双鸣 孙斌 唐培峰 杨平 沈艳 徐晓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461-7471,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化学处理对花棒营养价值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为对照组(花棒中不添加任何物质)、氨化组(添加花棒干物质重量4%的尿素)、碱化组(添加花棒干物质重量6%的氢氧化钙),每组6个重复,室温下贮...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化学处理对花棒营养价值及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为对照组(花棒中不添加任何物质)、氨化组(添加花棒干物质重量4%的尿素)、碱化组(添加花棒干物质重量6%的氢氧化钙),每组6个重复,室温下贮存30 d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显示:1)电镜图显示,对照组花棒呈现出了完整的纤维结构,细胞壁纤维结构基本没有被破坏,氨化组和碱化组花棒细胞壁纤维结构己经被破坏;花棒细胞壁纤维结构破坏程度为碱化组>氨化组>对照组。在干物质含量方面,氨化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碱化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粗蛋白质含量方面,氨化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碱化组(P<0.05);在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方面,氨化组和碱化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方面,碱化组显著低于氨化组和对照组(P<0.05);在半纤维素、纤维素含量方面,碱化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氨化组(P<0.05);在钙和粗灰分含量方面,碱化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氨化组(P<0.05)。2)在单宁含量方面,氨化组和碱化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碱化组显著低于氨化组(P<0.05);在原花青素、总酚含量方面,氨化组和碱化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氨化组和碱化组还原糖产量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3)体外培养3、6、9、12 h时,产气量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体外培养24、36、48、72 h时,碱化组产气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氨化组(P<0.05)。体外培养72 h时,碱化组和氨化组发酵液pH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碱化组发酵液中氨态氮(NH3-N)浓度无显著变化(P>0.05),氨化组则显著升高(P<0.05);氨化组和碱化组发酵液中微生物蛋白(MCP)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碱化组发酵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氨化组(P<0.05)。综上所述,氨化和碱化处理均可以提高花棒的营养价值,降低酚类物质含量,改善体外瘤胃发酵状态,其中碱化处理效果优于氨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棒 碱化 氨化 营养价值 瘤胃发酵
下载PDF
平茬对吉兰泰盐湖花棒防护林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魏亚娟 刘美英 +4 位作者 左小锋 郭靖 解云虎 吴昊 悦普庆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0-257,共8页
为探究平茬措施对吉兰泰盐湖防护林植被和土壤的影响,以吉兰泰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平茬年限(1,2,3年)的人工花棒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平茬年限的花棒林植被生长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平茬有利于花棒自我更新。平茬后花... 为探究平茬措施对吉兰泰盐湖防护林植被和土壤的影响,以吉兰泰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平茬年限(1,2,3年)的人工花棒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平茬年限的花棒林植被生长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平茬有利于花棒自我更新。平茬后花棒株高、基径随平茬年限增加而增大,新生枝数与之相反。(2)平茬增加林下草本生物量和草本植物多样性,不同平茬年限花棒林间植物生活型均以一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植物为主。林下植被盖度、密度、株高、地上生物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以平茬3年最高。(3)平茬初期的风蚀作用导致地表部分细颗粒被吹蚀,0—30 cm土层土壤机械组成均以细砂和中砂为主,其值为77.63%~88.02%。(4)平茬促进土壤水分蓄积,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按平茬年限由大到小依次为3年>2年>1年>未平茬,但土壤水分稳定性变差。(5)平茬有利于土壤养分积累,花棒林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以平茬后3年最高,较未平茬分别增加6.67%,12.90%,20.00%,115.51%,66.24%。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平茬可以改善林间生境,但是在平茬初期,需要对地表进行覆盖,防止土壤水分蒸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茬 植被多样性 土壤养分 变异系数 花棒 吉兰泰盐湖防护林
下载PDF
吉兰泰荒漠-绿洲过渡带平茬花棒枝系构型特征
12
作者 魏亚娟 郭靖 +2 位作者 解云虎 王项飞 金山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7-217,共11页
为探讨平茬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对不同立地类型的响应及适应机制,采用典型抽样法对吉兰泰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立地类型(丘顶、平缓沙地、丘间低地)平茬花棒枝系特征和生物量分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立地类型平茬花棒长势... 为探讨平茬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对不同立地类型的响应及适应机制,采用典型抽样法对吉兰泰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立地类型(丘顶、平缓沙地、丘间低地)平茬花棒枝系特征和生物量分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立地类型平茬花棒长势良好,丘间低地花棒株高和基径均显著高于丘顶(P<0.05),平茬花棒地上生物量大小依次为:丘间低地>平缓沙地>丘顶;总体分枝率由丘间低地到丘顶呈逐渐增大趋势,丘间低地平茬花棒的分枝能力弱于丘顶、平缓沙地;丘顶2、3级分枝数(SBR_(2∶3))的分枝能力大于丘间低地(P<0.05),平茬花棒在丘顶呈发散式生长;各级分枝长度由丘间低地到丘顶呈逐渐减小趋势,丘顶2、3级枝茎比(RBD_(3∶2))显著大于平缓沙地和丘间低地,丘顶平茬花棒枝系承载力优于平缓沙地和丘间低地;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对平茬花棒株高、冠幅、基径和地上生物量影响显著,且土壤水分与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分条件较差的生境,平茬花棒通过增加枝径比、减少分枝数和地上生物量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而且在丘间低地平茬措施更有利于退化花棒复壮更新。研究结果可为地区花棒人工林更新复壮及地区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系构型 平茬 花棒 荒漠植物 地上生物量 吉兰泰
下载PDF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花棒叶片生理生化特征调控作用的研究
13
作者 李婉娇 冯静 +2 位作者 钟鑫鑫 任怀新 姜文娇 《广东水利水电》 2023年第9期98-105,共8页
为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花棒耐旱性,探寻最佳植物生长延缓剂调控的组合配比,该研究采用施药方式、施药浓度、施药类型和施药次数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方法对花棒a(Hedysarum scoparium)进行野外调控试验,研究其对花棒生理生化特征的调控作... 为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花棒耐旱性,探寻最佳植物生长延缓剂调控的组合配比,该研究采用施药方式、施药浓度、施药类型和施药次数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方法对花棒a(Hedysarum scoparium)进行野外调控试验,研究其对花棒生理生化特征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①选取浓度为750 mg/L的PP_(333)药剂,采用叶施+根施的施药方式进行2次施药(T8(A_(3)B_(2)C_(1)D_(3)))处理可促进花棒幼苗自身抗氧化保护酶的生成,提高抗氧化能力,改善花棒幼苗叶片水分状态。②采用PP_(333+粘着剂)进行3次叶喷施药可使花棒幼苗的相对ChL含量、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相较于其他组变化量最大。在干旱半干旱地区,9种不同处理方式均能提高花棒幼苗的抗旱能力,其中,T3(A 1B 3C 3D 3)处理组合对花棒生理生化调控最佳。在今后生产实践中按照此最佳浓度组合施用于植物叶片,能充分发挥植物生长延缓剂的作用,降低植物生长延缓剂在农业生产上的使用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防治 植物生长延缓剂 花棒 人工调控 生理特征
下载PDF
防风固沙灌木花棒沙柳根系生物力学特性 被引量:39
14
作者 田佳 曹兵 +3 位作者 及金楠 李才华 朱莉 马尼园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92-198,共7页
为了揭示花棒和沙柳的根系生物力学特性,该文选取毛乌苏沙地5 a生人工种植花棒、沙柳的根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单根拉伸试验,得到沙柳(直径0.78~7.44 mm)的平均最大拉力、抗拉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比花棒(直径0.91~6.46 mm)高42.07%... 为了揭示花棒和沙柳的根系生物力学特性,该文选取毛乌苏沙地5 a生人工种植花棒、沙柳的根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单根拉伸试验,得到沙柳(直径0.78~7.44 mm)的平均最大拉力、抗拉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比花棒(直径0.91~6.46 mm)高42.07%、44.52%和90.00%。花棒、沙柳单根根系的最大拉力随直径增大以幂函数增大,抗拉强度和杨氏模量随直径增大以幂函数减小。花棒与沙柳单根根系的平均抗拉强度能达到Ⅰ级钢筋(370MPa)的6.86%和9.91%,对土壤有一定的加筋作用。采用自制根系拉力测试系统进行野外原位整株根系垂直拉拔试验,得到花棒(地径17.65~42.68 mm)和沙柳(地径20.35~48.07 mm)的整株根系最大垂直拉拔力为(1.71±0.16)k N和(1.18±0.16)k N,花棒比沙柳高出44.92%。花棒整株根系的生物力学特性要优于沙柳,整体固沙能力更强。该研究可为根系固土作用理论研究和防风固沙树种的筛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抗拉强度 土壤 根系固土 垂直拉拔力 花棒 沙柳
下载PDF
几种荒漠植物对干旱过程的生理适应性比较 被引量:25
15
作者 柏新富 朱建军 +3 位作者 赵爱芬 苏培玺 卜庆梅 赵雪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3-768,共6页
在甘肃临泽实地取样进行试验,比较了胡杨、花棒和梭梭等荒漠植物离体枝条的光合、蒸腾作用对组织水势降低的响应,以探讨其对干旱过程的适应性.结果显示,梭梭在–2~–5.5MPa、胡杨在-1~–4.5MPa的枝叶水势下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和水分... 在甘肃临泽实地取样进行试验,比较了胡杨、花棒和梭梭等荒漠植物离体枝条的光合、蒸腾作用对组织水势降低的响应,以探讨其对干旱过程的适应性.结果显示,梭梭在–2~–5.5MPa、胡杨在-1~–4.5MPa的枝叶水势下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花棒和二白杨则在水势低于–2MPa时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下降;同时,梭梭的最大蒸腾速率不足2mmol m-2s-1,而同样条件下胡杨和二白杨的最大蒸腾速率则在4~6mmol m-2s-1.因此,几种荒漠植物中,梭梭最能够适应干旱荒漠环境;胡杨因蒸腾失水较多而对环境水分有较强的依赖性,适应极端干旱的能力不及梭梭;花棒虽具有蒸腾耗水少的特点,但因在环境严重缺水时光合效率低而影响了其对荒漠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植物 胡扬 花棒 梭梭 水势 干旱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花棒根-土复合体直剪试验的有限元数值模拟与验证 被引量:18
16
作者 田佳 曹兵 +4 位作者 及金楠 李才华 郭婷 谢彦斌 袁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52-158,共7页
为深入了解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根系在增强土壤抗剪强度中的作用机理,同时减少试验成本和挖掘根系对环境的破坏,该文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宁夏毛乌素沙地5 a生人工种植花棒根系的根截面积比(root area ratio,RAR)和垂... 为深入了解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根系在增强土壤抗剪强度中的作用机理,同时减少试验成本和挖掘根系对环境的破坏,该文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宁夏毛乌素沙地5 a生人工种植花棒根系的根截面积比(root area ratio,RAR)和垂直荷载对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影响,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表明:花棒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与垂直荷载的关系符合摩尔库伦(Mohr–Coulomb)屈服准则,花棒根系对土壤的抗剪强度有显著的提高作用。随RAR的增加,花棒根系表观黏聚力(root apparent cohesion,SR)呈线性增加(R2>0.9)。在相同的RAR下,花棒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相对于素土抗剪强度的增长率随垂直荷载的增加逐渐降低,符合对数函数变化规律(R2>0.9);在相同的垂直荷载下,随RAR的降低,花棒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相对于素土抗剪强度的增长率呈线性递减(R2>0.9);在较低垂直荷载的情况下,花棒根系提高土壤抗剪强度的作用更明显。研究发现与素土相比花棒根-土复合体的剪应力峰值出现较晚,当土壤出现明显塑性变形时,花棒根系的固土能力才能体现出来。数值模拟结果和室内试验结果显示:利用该文所建立的花棒根-土复合体直剪试验的有限元数值模型,模拟计算的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与室内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1.87%,花棒根-土复合体的直剪试验可以通过该研究所建立的有限元数值模型来模拟。研究结果对于深入了解植物根系加固土壤的作用机理和推进根-土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数值方法 抗剪强度 根-土复合体 直剪试验 数值模拟 花棒
下载PDF
甘肃民勤地区不同地下水埋深花棒蒸腾耗水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志强 王盛萍 +2 位作者 贾宝全 赵明 E.Klaghofer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36-742,共7页
采用非称重式地下水恒位补偿蒸渗仪稳定供水系统、气候观测、土壤含水量测定等方法 ,研究了 1995年分别定植于地下水埋深为 1.6 m、2 .6 m和 3.6 m蒸渗仪栽培池中的 1年生花棒 (H edysarum scoparium)从 1995年至 2 0 0 0年单株的蒸腾... 采用非称重式地下水恒位补偿蒸渗仪稳定供水系统、气候观测、土壤含水量测定等方法 ,研究了 1995年分别定植于地下水埋深为 1.6 m、2 .6 m和 3.6 m蒸渗仪栽培池中的 1年生花棒 (H edysarum scoparium)从 1995年至 2 0 0 0年单株的蒸腾耗水规律。结果表明 :(1)花棒不同生长阶段 (年龄 )蒸腾耗水对地下水埋深具有不同的响应特点。 1年生花棒 2 .6 m和 3.6 m地下水埋深条件下蒸腾量分别比 1.6 m高出 188.35 mm和 113.7mm;4年生花棒蒸腾耗水量比 1年生有显著增长 ,1.6 m、2 .6 m和 3.6 m地下水埋深的花棒蒸腾量分别为 4 4 0 .96 mm、397.78m m和 4 71.88mm ,较 1年生增长了 3.5倍、0 .39倍和 1.2倍 ;6年生各地下水埋深蒸腾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或稳定趋势 ,2 .6 m和 3.6 m埋深分别比 4年生下降了 16 .3%和 36 .7% ,而 1.6 m埋深几乎不变 ;(2 )生长季花棒蒸腾耗水占全年蒸腾量的绝大部分 ,但由于受气候、不同生长阶段植物生理生态以及土壤含水量分布等的影响 ,各水位 1年生和 6年生花棒生长季蒸腾耗水主要集中在径生长期 (7~ 8月份 ) ,而 4年生花棒各水位条件下生长季不同阶段蒸腾耗水相差不大 ,同一生长季内各水位间的蒸腾耗相差较小 ;(3)生长季花棒蒸腾耗水量与环境因子单因素关系分析表明 ,不同地下水埋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棒 非称重式地下水恒位补偿蒸渗仪 蒸腾耗水量 动态变化
下载PDF
花棒液流变化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23
18
作者 金红喜 徐先英 +1 位作者 唐进年 张盹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54-361,共8页
在西北干旱沙区,采用茎流热平衡技术对花棒主茎、一级分枝和二级分枝液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内液流速率日变化曲线峰型表现各异,但在短时间段内其液流速率日变化有较强的规律性.主茎和一级分枝液流速率的曲线在生长季中期... 在西北干旱沙区,采用茎流热平衡技术对花棒主茎、一级分枝和二级分枝液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内液流速率日变化曲线峰型表现各异,但在短时间段内其液流速率日变化有较强的规律性.主茎和一级分枝液流速率的曲线在生长季中期出现了剧烈动荡,在生长季末期到达最大值后同一数值维持较长时间;二级分枝的液流量在生长季初期出现了“昼低夜高”、生长季中期的液流量低于6、9月份液流量;主茎和一级分枝单日液流量的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分别为5 781.6 g和3 180 g,二级分枝的最大值出现在9月份(480 g).日液流量大小依次为主茎>一级分枝>二级分枝,而液流通量在整个生长期内表现比较复杂.通过对同时观测的气象因子的分析,表明在整个生长季影响花棒液流速率的主导因子是土壤含水率,而在一个较短的时间段内,光照强度、气温和水汽压亏缺则是影响花棒液流速率的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平衡法 干旱沙区 花棒 主茎 一级分枝 二级分枝 液流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沙生植物花棒气孔导度的周期波动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利平 滕元文 +2 位作者 王新平 黄子琛 刘新民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28-131,共4页
研究了在沙漠地区典型的高温低湿条件下,沙生植物花棒的气体交换特征.结果表明,花棒叶片气孔导度日变化呈现为周期波动曲线,其波动周期除中午(1300~1500)外均为2h,在1900时后波动消失.与气孔导度波动变化相对应... 研究了在沙漠地区典型的高温低湿条件下,沙生植物花棒的气体交换特征.结果表明,花棒叶片气孔导度日变化呈现为周期波动曲线,其波动周期除中午(1300~1500)外均为2h,在1900时后波动消失.与气孔导度波动变化相对应,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也同步地呈现周期波动,但蒸腾速率周期波动起始时间(1100时)滞后于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的起始时间(900时).我们认为花棒叶片气孔导度发生周期波动的决定因素是大气湿度过低和沙体含水量下降.花棒叶片气孔导度的周期波动是其在沙漠干旱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椿 气孔导度 波动 沙生植物 周期波动
下载PDF
沙漠植物的更新生态位Ⅰ.油篙、柠条、花棒的种子萌发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45
20
作者 王刚 梁学功 冯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02-105,共4页
本文从沙漠植物更新生态的角度,试验分析了油蒿、柠条和花棒种子萌发的条件,明确了三种灌木的累积发芽率与一次降雨量、连续阴天天数和种子埋藏深度之间的相依关系,阐明了它们适应沙漠严酷生境的各项特点的生态对策。
关键词 油蒿 柠条 花棒 更新生态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