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justment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Hefei Metropolitan Area:Taking"Partitions of Chaohu"as 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1
作者 Yumin DI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4年第7期19-23,27,共6页
Administrative regions are an important environment for the operation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The relevant economic subjects cannot predict the policy of adjustment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and carry out cons... Administrative regions are an important environment for the operation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The relevant economic subjects cannot predict the policy of adjustment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and carry out conscious migration behavior,adjustment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can be regarded as 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The three cities of Hefei,Wuhu,and Ma'anshan,which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adjustment of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of Chaohu,are taken as the treatment group,and the seven adjacent cities of Lu'an,Huainan,Chuzhou,Bengbu,Anqing,Chizhou,and Tongling are taken as the control group.Differences-in-Differences method and relevant control variables affecting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re used to test.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Partitions of Chaohu"has a significant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effect by promoting the optimization of spatial layout,the cross-regional flow of production factors and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Chaohu Lake Basin.At the same time,the increase of total retail sales of consumer goods,urban fixed assets investment,public utility expenses in science,education,culture and health,and popula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whil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plays a certain inhibition role in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In order to meet the ever-developing space demands and enhance the impact on surrounding areas,the Hefei metropolitan area should be driven b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 chains,improve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transportation network,and continuously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ive fo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justment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hefei metropolitan are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下载PDF
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成效评价及其障碍因素分析
2
作者 刘芳 叶同 李安琪 《黄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5-72,共8页
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成效进行测评,并结合障碍度模型分析其关键障碍因素。研究发现:合肥都市圈东部沿江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成效和指标贴近度普遍优于内陆城市。创新成果产出及其转化、创新人才投入、医疗保障程度... 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成效进行测评,并结合障碍度模型分析其关键障碍因素。研究发现:合肥都市圈东部沿江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成效和指标贴近度普遍优于内陆城市。创新成果产出及其转化、创新人才投入、医疗保障程度、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持力度和外资利用能力成为影响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坚持创新驱动、对外开放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财政支持力度和医疗保障能力,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增长极城市对卫星城市的辐射作用,最终实现共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都市圈 高质量发展 成效评价 障碍因素
下载PDF
合肥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
3
作者 伍文生 杨继文 +3 位作者 唐紫文 程雨 黄王胤 陶文慧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1-107,共7页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高低对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构建合肥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TOPSIS模型,分析2017—2021年合肥都市圈总体及各城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同时使用障碍度模型...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高低对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构建合肥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TOPSIS模型,分析2017—2021年合肥都市圈总体及各城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同时使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合肥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障碍因子.结果显示:从总体来看,2017—2021年合肥都市圈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但仍处于中等水平.从局部来看,合肥都市圈内各地级市城乡融合发展存在一定差异性,呈现“较低—中等—良好”的梯队特征.最后,确定影响其城乡融合发展的障碍因子,既有相同障碍因子,也有差异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都市圈 城乡融合发展 改进熵值-TOPSIS法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合肥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可达性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诚 张云彬 +2 位作者 陈静媛 李丹 朱萌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9,共11页
为提高城市综合公园布局均衡性地定量评估的准确性,以合肥市中心城区为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多出行模式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利用高德地图的路径规划模型,结合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洛伦兹曲线以及基尼系数等方法,在手机信令数据的基础上... 为提高城市综合公园布局均衡性地定量评估的准确性,以合肥市中心城区为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多出行模式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利用高德地图的路径规划模型,结合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洛伦兹曲线以及基尼系数等方法,在手机信令数据的基础上对不同时间阈值下的城市综合公园的可达性及供需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中心城区综合公园布局的合理性。结果显示:合肥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的可达性空间差异显著,可达性较高区域通常分布在新城区以及综合公园周边地区,并且随着时间阈值的提高,可达性水平的空间分布呈现均衡态势;合肥市中心城区在15 min与30 min时间阈值下均只有近5%的居住网格处于供需匹配状态;近7%的居住网格处于供需显著不匹配状态,主要集中于老城区西部以及滨湖区北部区域,居住区密度与综合公园数量是影响供需匹配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利用手机信令数据与高德路径规划数据作为数据源对传统可达性的计算方法以及两步移动搜索模型进行改进,建立微观尺度下城市综合公园的可达性评价框架,能够精确地评估城市综合公园的可达性;通过优化城市交通的通达程度以提高居民综合公园游憩出行的阈值,能够显著促进城市综合公园整体的空间分布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信令数据 绿地 综合公园 可达性 两步移动搜索法 合肥市
下载PDF
城市医疗健康资源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合肥市主城区为例
5
作者 刘雨亭 李早 +2 位作者 鲁珊 白艳 高岩琰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8-65,共8页
文章以合肥市主城区为例,利用POI数据并结合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2012年、2017年、2022年3个时间窗口城市医疗健康资源空间的演化过程,并结合地理探测器探讨医疗健康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空间格... 文章以合肥市主城区为例,利用POI数据并结合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2012年、2017年、2022年3个时间窗口城市医疗健康资源空间的演化过程,并结合地理探测器探讨医疗健康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空间格局上,合肥市主城区医疗健康资源从最初的“一核两片一轴多点集中”演变为“三核四片四轴多点集聚”格局;(2)在空间演化方向上,医疗健康资源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分布,南北向的发展趋势较弱;(3)在空间集聚特征上,医疗健康资源空间具有明显的同质化集聚特征,且呈现增强趋势;(4)医院和诊疗健康资源外延态势明显,向心较低密度聚集,医药和理疗健康资源集聚态势明显,向心高密度聚集;(5)城市消费水平、居住小区密度、交通服务能力等因素对合肥市主城区医疗健康资源分布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医疗健康资源 格局演化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合肥市主城区
下载PDF
合肥地区居住建筑能耗影响因素敏感性研究
6
作者 吴玲 祝磊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56-64,共9页
为了提升居住建筑节能性能,对合肥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现状进行调研,选取某一典型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DeST软件建立建筑模型,选取外墙传热系数、屋面传热系数、外窗传热系数、外窗太阳得热系数、南向窗墙比、北向窗墙比等6项... 为了提升居住建筑节能性能,对合肥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现状进行调研,选取某一典型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DeST软件建立建筑模型,选取外墙传热系数、屋面传热系数、外窗传热系数、外窗太阳得热系数、南向窗墙比、北向窗墙比等6项因素进行能耗模拟,研究各因素对建筑冷热负荷的影响,通过能耗模拟结果进行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各因素的建筑冷热负荷敏感性差异显著,外墙传热系数对建筑总负荷敏感性最高,其次分别为北向窗墙比、外窗传热系数、南向窗墙比、屋面传热系数、外窗太阳得热系数。研究结果可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建筑 建筑能耗 围护结构 敏感性分析 合肥地区
下载PDF
合肥都市圈就业状况及变化特征研究
7
作者 曹冲 赵向豪 《江苏商论》 2024年第8期132-136,共5页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任何时候都要把做好就业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文章梳理了合肥都市圈的就业成就,分析了就业结构变化的典型特征及成因,并针对就业结构优化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合肥都市圈稳就业成效显...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任何时候都要把做好就业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文章梳理了合肥都市圈的就业成就,分析了就业结构变化的典型特征及成因,并针对就业结构优化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合肥都市圈稳就业成效显著,保就业任重道远。(2)合肥都市圈的就业格局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就业人员在产业间的配置得到优化,职业结构不断迈向高级化,发展民营经济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主要途径。(3)不确定因素对就业带来冲击,劳动力供求不匹配矛盾突出,新技术加速就业结构调整,这些是造成合肥都市圈就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文章提出了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和就业指导信息服务网络体系、深化要素市场改革以及推进劳动统一大市场建设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结构 高质量就业 合肥都市圈
下载PDF
基于遥感数据的合肥市区生态系统格局演变研究
8
作者 刘美扬 《安徽地质》 202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以遥感数据为基础,利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和GIS技术对合肥市区2010—2020年生态系统格局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市区主要生态系统居民区和工业区、农田和湿地;面积增加最多的是城镇,减少最多的是农田,增幅最快的是草地。2010—2020... 以遥感数据为基础,利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和GIS技术对合肥市区2010—2020年生态系统格局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市区主要生态系统居民区和工业区、农田和湿地;面积增加最多的是城镇,减少最多的是农田,增幅最快的是草地。2010—2020年合肥市区总体破碎度降低,景观多样性增加。合肥市区生态系统演变显著的变化是农田和城镇的相互转换以及农田转为湿地。城市化、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修复是合肥市区生态系统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合肥市区 生态系统格局 演变
下载PDF
城市文化资本理念下的城市更新策略探析——以合肥市老城区为例
9
作者 谢林蓉 王风雨 季翔 《中外建筑》 2024年第2期71-76,共6页
“十四五”规划针对存量规划提出新策略,“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成为新时代城市更新的发展诉求。通过相关的概念解析,分析城市文化资本与城市更新的关系及其可行性。文章将规划区内的文化资源划分为物质文化资本、非物质文... “十四五”规划针对存量规划提出新策略,“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成为新时代城市更新的发展诉求。通过相关的概念解析,分析城市文化资本与城市更新的关系及其可行性。文章将规划区内的文化资源划分为物质文化资本、非物质文化资本和景观文化资本3类,从格局引导、活力复苏、自主再生3个层面提出合肥市老城区的城市更新策略,促成并指导城市的理性更新。以期为此类文化资源丰富的老城区更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资本 城市更新 合肥 老城区
下载PDF
适应湿热气候的皖中地区传统民居绿色营建技术研究--以合肥地区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薇 韩子藤 +1 位作者 夏宇轩 安东兵 《中国名城》 2023年第5期42-52,共11页
以合肥地区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选取刘同兴隆庄、张治中故居和刘铭传故居为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调研和测试,归纳分析了合肥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类型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建筑空间、建筑界面和建构方式3个层面,对合肥地区传统民居的气候适... 以合肥地区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选取刘同兴隆庄、张治中故居和刘铭传故居为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调研和测试,归纳分析了合肥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类型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建筑空间、建筑界面和建构方式3个层面,对合肥地区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根据实测数据分析结果和红外热成像拍摄结果,提炼出适应湿热气候的绿色营建技术,为传承传统民居营建智慧的绿色技术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地区 传统民居 建筑空间 建筑界面 建构方式 绿色营建技术 红外热成像
下载PDF
合肥都市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分布时空演变与空间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汪增洋 孙晓宇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8,17,共9页
文章基于合肥都市圈企业微观大数据,从乡镇尺度分析2005—2019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时空分布演变,探究二者的空间关联特征。研究发现:(1)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表现为“多核+多点”和“单核+小据点”的空间特征;(2)制造业... 文章基于合肥都市圈企业微观大数据,从乡镇尺度分析2005—2019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时空分布演变,探究二者的空间关联特征。研究发现:(1)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表现为“多核+多点”和“单核+小据点”的空间特征;(2)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出显著的集聚特征,但集聚水平有所不同;(3)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分布存在空间关联性,与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关联度较高,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关联度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时空演变 合肥都市圈
下载PDF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泉 李笑盈 《住宅产业》 2023年第1期9-13,共5页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决策。在此背景下,合肥都市圈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梳理合...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决策。在此背景下,合肥都市圈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梳理合肥都市圈的概况、发展历程和机遇,分析合肥都市圈发展的影响因素,从加强顶层设计、建设统一市场体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传承交融等方面,提出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期为国内其他都市圈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 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 合肥都市圈
下载PDF
合肥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时空格局演变及区位选择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增洋 孙晓宇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23年第4期11-19,共9页
基于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19年企业微观数据,以县区为研究单元,探究合肥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总体空间布局及集聚特征。进一步地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对服务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研究表明:(1)合肥都市圈生产性服... 基于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19年企业微观数据,以县区为研究单元,探究合肥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总体空间布局及集聚特征。进一步地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对服务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研究表明:(1)合肥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空间分布不均衡,企业由都市圈中心向外围分布,形成“一心多翼”的空间特征。(2)合肥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呈现出显著集聚特征且集聚程度在增强。(3)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市场规模和行政等级等对合肥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空间分布具有正向影响,其中以经济基础和市场规模的影响程度最高,成为企业区位选择的首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空间格局 区位选择 合肥都市圈
下载PDF
城市创业活跃度对人均GDP的影响及差异分析——以合肥都市圈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霞 邹荣妹 何涛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58-64,共7页
基于安徽省统计年鉴面板数据,采用中国私营企业创业指数(CPEA)测量方法衡量合肥都市圈7个城市的创业活跃度,通过面板回归模型研究各地区创业活跃度对人均GDP的影响及差异。结果表明:2011—2020年合肥都市圈各市的创业水平整体呈现波浪... 基于安徽省统计年鉴面板数据,采用中国私营企业创业指数(CPEA)测量方法衡量合肥都市圈7个城市的创业活跃度,通过面板回归模型研究各地区创业活跃度对人均GDP的影响及差异。结果表明:2011—2020年合肥都市圈各市的创业水平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城市之间创业水平差距显著,呈现出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城市创业活跃度对人均GDP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根据创业指数将7市分为高度活跃区和比较活跃区,其中比较活跃区创业活跃度对人均GDP的贡献大于高度活跃区。依据合肥都市圈各市创业活跃度和经济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实现创业效应最大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活跃度 CPEA指数 合肥都市圈 面板回归模型
下载PDF
不同出行方式下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可达性及供需关系研究
15
作者 张晓瑞 白大庆 +1 位作者 朱明豪 王振波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62-71,共10页
医疗卫生机构的空间可达性是关系城市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以安徽省合肥市市辖区为研究区,从不同出行方式、不同搜索阈值出发,应用网格法和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合肥市医疗卫生机构的空间可达性进行全面评价,结果表明驾车... 医疗卫生机构的空间可达性是关系城市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以安徽省合肥市市辖区为研究区,从不同出行方式、不同搜索阈值出发,应用网格法和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合肥市医疗卫生机构的空间可达性进行全面评价,结果表明驾车出行方式下的可达性最好,其次是骑行和公共交通,步行出行方式下的可达性最差。可达性空间分布上,驾车和骑行出行方式下呈明显的核心圈层结构,公共交通呈东西向带状形态,步行仅在最大搜索阈值下才具有核心圈层结构。在医疗卫生机构供需关系上,高供给模式和低供给模式是两大主导类型,形成典型的“中心-外围”空间格局,中心城区外围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供不应求是合肥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的主要问题。研究可为城市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布局提供方法参考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医疗卫生机构 可达性 网格法 两步移动搜索 供需关系 合肥市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合肥市老城区街道绿化空间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杰 鲁珊 郑志元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46-55,共10页
基于百度路网、街景图像及人口热力等多源数据,以合肥市老城区为例,通过绿视率指标与其他指标进行叠加分析,将城市街道被感知程度与实际需求程度相对比,识别出街道绿色空间不足的空间点,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6条典型街道之间的差异性及... 基于百度路网、街景图像及人口热力等多源数据,以合肥市老城区为例,通过绿视率指标与其他指标进行叠加分析,将城市街道被感知程度与实际需求程度相对比,识别出街道绿色空间不足的空间点,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6条典型街道之间的差异性及共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合肥市老城区街道绿化率平均值为18.02%,绿化感知属于一般水平;老城区绿化建设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大部分街道绿视率分布在5.00%~15.00%,属于较差水平,且人口活力越高的区域,平均绿视率越低;老城区街道接近城市公园绿地的绿视率普遍偏高;不同等级街道的绿视率差异化显著。影响街道绿视率的因素较多,其中街道断面设计、植物搭配类型为主要因素,绿视率与天空可视域呈现中等相关关系。最后对绿视率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及文章研究的局限性展开探讨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 绿视率 街景图像 合肥老城区
下载PDF
合肥城区基于抗倒塌的地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研究
17
作者 解惠婷 曹均锋 +1 位作者 冯伟栋 彭刘亚 《华南地震》 2023年第4期26-33,共8页
根据合肥城区地貌及第四系分布特征,选取了36个典型钻孔,运用一维等效线性方法,对三种不同超越概率条件下地震动参数进行计算,并对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以及罕遇地震动与基本地震动放大倍数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覆盖层厚度、地貌特... 根据合肥城区地貌及第四系分布特征,选取了36个典型钻孔,运用一维等效线性方法,对三种不同超越概率条件下地震动参数进行计算,并对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以及罕遇地震动与基本地震动放大倍数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覆盖层厚度、地貌特征、土层结构对地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其放大系数的影响显著,且存在一定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城区 抗倒塌 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 地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下载PDF
合肥市主城区地表通风潜力研究与应用
18
作者 韩典辰 闫衡 +3 位作者 张方敏 邓汗青 田红 卢燕宇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0-610,共11页
以合肥市主城区为例,采用气象观测数据、卫星遥感数据、地理信息等数据,通过计算天空开阔度、地表粗糙度等城市生态参数,对合肥市主城区通风潜力进行等级划分,并对通风廊道建设提出建议。结果表明,位于合肥市主城区的合肥经济技术开发... 以合肥市主城区为例,采用气象观测数据、卫星遥感数据、地理信息等数据,通过计算天空开阔度、地表粗糙度等城市生态参数,对合肥市主城区通风潜力进行等级划分,并对通风廊道建设提出建议。结果表明,位于合肥市主城区的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双凤开发区热岛效应较严重,中心区域天空开阔度较差,大部分区域在0.5以下,南淝河沿岸地表粗糙度较小,但其两侧地表粗糙度较大。大部分区域地表通风潜力一般,东南侧靠近巢湖区域和南淝河沿岸通风潜力较高,建筑区域与西北侧区域通风潜力较差。结合合肥市主城区的风向玫瑰图、城市空间热环境分析,构建了四纵两横的六条通风廊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通风廊道 城市热岛 合肥市主城区 地表通风潜力
下载PDF
合肥都市圈产业关联度与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杰 贺旭辉 《铜陵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52-56,共5页
文章采用区位熵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合肥都市圈8个地市以及19个行业的产业布局与关联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合肥都市圈内各城市在长三角区域中不同产业具有各自相对优势,多数城市产业关联度较高,马鞍山、合肥、六安等5个城市产业协同... 文章采用区位熵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合肥都市圈8个地市以及19个行业的产业布局与关联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合肥都市圈内各城市在长三角区域中不同产业具有各自相对优势,多数城市产业关联度较高,马鞍山、合肥、六安等5个城市产业协同度在0.9以上。从行业划分灰色关联度来看,圈内产业存在同质性。除农林渔牧、采矿、电力热力等5个行业关联度不高外,其余14个行业关联度较高。建议聚焦圈内各市优势产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序推进产业互补与差异布局,实现合肥都市圈高质量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都市圈 区位熵 灰色关联度 产业协同
下载PDF
大数据视角下的城市商业空间集聚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以合肥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祥宇 叶小群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91-97,共7页
文章利用开放平台大数据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的POI数据,使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合肥市主城区三个时间节点的商业空间分布和集聚特征进行解读,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探寻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商业空间整体呈现多中心化、组团... 文章利用开放平台大数据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的POI数据,使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合肥市主城区三个时间节点的商业空间分布和集聚特征进行解读,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探寻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商业空间整体呈现多中心化、组团化、网络化、协同化以及扁平化的特征,各类商业空间业态的热点区域分布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差异性。②商业空间整体集聚水平呈上升趋势,各类业态的集聚水平与热点区域的分布特征之间具有较高的解释性。③功能多样性、交通可达性、公共设施、配套设施、区位以及集聚水平等因素是影响商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餐饮服务类、体育休闲类服务与生活服务类业态协同效应较强,对城市商业空间布局的解释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市主城区 商业空间 大数据 集聚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