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赫连勃勃异名考补
1
作者 李伟大 《汉字汉语研究》 2023年第1期94-98,128,共6页
史料记载,赫连勃勃又名屈孑,“孑”字又有“丐/局/句/弖/■”等诸多异文,对此诸家莫衷一是。从字形和“屈孑者,卑下也”来看,诸字皆“氐”之俗讹,赫连勃勃当又名“屈氐”。
关键词 赫连勃勃 屈孑 屈丐 屈氐
下载PDF
赫连勃勃:在儒家美学中植入审美自律性的可能与路径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旭光 Zhu Yuan 《孔学堂》 CSSCI 2021年第3期40-52,I0051-I0062,共25页
本文是把审美自律性植入儒家美学的一次尝试。中国古代的儒家美学以审美道德主义为主,但暗含审美自律的预设。古人对暴君赫连勃勃的审美与道德的双重评价的暧昧态度,显示出审美愉悦相对于道德情感的可能的独立性。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从理... 本文是把审美自律性植入儒家美学的一次尝试。中国古代的儒家美学以审美道德主义为主,但暗含审美自律的预设。古人对暴君赫连勃勃的审美与道德的双重评价的暧昧态度,显示出审美愉悦相对于道德情感的可能的独立性。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从理论上认识到审美自律论,却在审美实践中不接受审美自律性,而本文欲以“舞雩之乐”与“清风明月之境”为植入点,将审美自律论植入儒家美学中。这一植入的目的在于,通过审美自律论的植入,可以使审美和艺术在中国文化中获得独立和尊严,从而走出审美道德主义和艺术功利主义的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连勃勃 儒家美学 审美自律
下载PDF
赫连氏夏政权职官制度考论
3
作者 李文才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4-69,共6页
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政权在制度建设上颇有建树,体现在官制方面,就是建立了一套"胡汉杂糅"、新旧并用的职官制度。赫连夏的中央官制构成中,既继承和保留了三公制、司隶校尉等两汉旧制的因素,也有对三省制等魏晋新制的吸收和利... 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政权在制度建设上颇有建树,体现在官制方面,就是建立了一套"胡汉杂糅"、新旧并用的职官制度。赫连夏的中央官制构成中,既继承和保留了三公制、司隶校尉等两汉旧制的因素,也有对三省制等魏晋新制的吸收和利用,诸如尚书、中书、门下、秘书、御史台等中央行政、监察机关,在夏政权的中央官制中都有所反映。赫连夏的中央官制中,还有一套与魏晋武官制度相似度较高的中央武官系统。除中央官制外,赫连夏并不算完善的地方职官系统则呈现新旧杂糅的特征,但无论是称为州牧,还是称为刺史,赫连夏的地方长官均非虚设,而是有其实际管辖权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连勃勃 职官制度
下载PDF
“夏后—幽朔”史观与赫连夏的政权建构
4
作者 李磊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7-186,共10页
勃勃的历史叙事自龙昇(407—413)、凤翔(413—418)年间以来具有一贯性,并非是真兴年间(419—425)国史编撰的结果。勃勃将“大禹之后”的历史认同与“北迁幽朔”的地域认同联结在一起,塑造出与殷周秦汉魏晋并存的“夏后—幽朔”历史脉络... 勃勃的历史叙事自龙昇(407—413)、凤翔(413—418)年间以来具有一贯性,并非是真兴年间(419—425)国史编撰的结果。勃勃将“大禹之后”的历史认同与“北迁幽朔”的地域认同联结在一起,塑造出与殷周秦汉魏晋并存的“夏后—幽朔”历史脉络,并将二者时间上的并存具象为幽朔与雍豫的空间对立。勃勃借《史记》所述戎夷荒服之“泾北”与岭北在空间上的一致性,以“夏后—幽朔”的历史叙事凝聚人心。又将统万城与岭北与“北迁幽朔”的历史叙事相关联,通过都城建设,赋予其政权超越周汉魏晋的正统性。进占关中后,赫连夏形成了“北京”与“南台”的并立之局,而勃勃仍秉持幽朔与雍豫相对立的史观。二元政治地理格局不仅演化出真兴六年的太子赫连璝之乱,而且削弱了应对北魏等外部势力挑战的能力,与赫连夏的覆亡不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连勃勃 历史叙事 政权建构 法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