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海勒斯台俯冲增生混杂岩地质特征及发现的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林敏 马昌前 +3 位作者 徐立明 李玉娟 杨仲 汤建荣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279-3296,共18页
采用“造山带混杂岩区”新理论,首次在贺根山-黑河缝合带中段发现海勒斯台俯冲增生混杂岩,建立由“基质”+“岩块”组成的俯冲增生杂岩体系,其构造样式为整体左行逆冲剪切.基质主要有糜棱岩、千糜岩、超糜棱岩及少量的沉凝灰岩、粉砂岩... 采用“造山带混杂岩区”新理论,首次在贺根山-黑河缝合带中段发现海勒斯台俯冲增生混杂岩,建立由“基质”+“岩块”组成的俯冲增生杂岩体系,其构造样式为整体左行逆冲剪切.基质主要有糜棱岩、千糜岩、超糜棱岩及少量的沉凝灰岩、粉砂岩、细砂岩,构造环境为弧前盆地,时代主要为中寒武世;岩块有洋岛海山岩块、弧后洋盆洋壳残片、火山弧岩块、裂离陆块,岩块的年龄区间主要在中寒武世-中奥陶世,裂离陆块时代为新太古代.结合俯冲增生杂岩基质年龄、岩块的年龄、侵入混杂岩的TTG年龄(449 Ma)和变形程度、接触关系等,将海勒斯台俯冲增生杂岩的形成时代厘定为中晚奥陶世.认为研究区俯冲作用在早寒武世就已经开始,在大陆边缘形成火山岛弧;奥陶纪初期弧后发育弧后盆地,至中奥陶世弧后盆地出现洋壳;此时中寒武世的基质经俯冲下切后在中奥陶世时期折返上升;晚奥陶世时期由于区域的持续汇聚挤压,该弧后洋盆很快夭折;弧陆开始碰撞,导致双向俯冲.在弧陆碰撞过程中,晚期形成的弧后盆地洋壳等新岩块混入早期形成的基质中.海勒斯台俯冲增生混杂岩带的发现填补了贺根山-黑河缝合岩带中段的空白,对区域构造格架厘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研究古亚洲构造域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海勒斯台 构造混杂岩 俯冲增生 早古生代 岩石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