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m-o-lok在后腹腔镜解剖性根治性肾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楠 翟振波 +6 位作者 金雷 秦卫军 杨波 张运涛 杨力军 王禾 袁建林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33-1234,1237,共3页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解剖性根治性肾切除术中单独应用Hem-o-lok处理肾动静脉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2005年1月~2007年6月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168例,常规制备后腹腔操作空间。按顺序分别进入4个相对无血管解剖层面进行分离。单独应用H...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解剖性根治性肾切除术中单独应用Hem-o-lok处理肾动静脉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2005年1月~2007年6月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168例,常规制备后腹腔操作空间。按顺序分别进入4个相对无血管解剖层面进行分离。单独应用Hem-o-lok处理肾动静脉。结果168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无Hem-o-lok滑脱,移位。全部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138±46)min,出血量(90±30)mL。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无输血。恢复饮食和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l.3d和1.2d。术后平均住院日5.8d。随访6~18个月,平均8个月,均无瘤生存。结论后腹腔镜解剖性根治性肾切除术中单独使用Hem-o-lok处理肾动静脉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根治性肾切除术 hem-o-lok 肾肿瘤
下载PDF
Hem-o-lok结扎锁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2
作者 官伟军 郑小平 +2 位作者 麦显强 刘慧军 管建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5期441-443,共3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应用Hem-o-lok结扎锁处理阑尾根部的经验。方法 2009年5月~2011年6月对284例急性阑尾炎和40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超声刀切断系膜至阑尾根部,16 mm Hem-o-lok结扎锁(Weck Closure Systems)处...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应用Hem-o-lok结扎锁处理阑尾根部的经验。方法 2009年5月~2011年6月对284例急性阑尾炎和40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超声刀切断系膜至阑尾根部,16 mm Hem-o-lok结扎锁(Weck Closure Systems)处理阑尾根部。根部近心端1~2枚Hem-o-lok结扎锁夹闭,远心端以超声刀切断。结果 32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阑尾根部处理顺利,所有病例均用结扎锁完成,无结扎锁滑脱现象。手术时间20~70 min,平均35 min。术中出血2~20 ml,平均10 ml。术后住院3~5 d,平均4 d。300例随访5~14个月,平均7个月,无切口感染、再发右下腹痛等发生。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应用Hem-o-lok结扎锁处理阑尾根部,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阑尾根部 hem-o-lok结扎锁
下载PDF
Hem-o-lok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赵磊 马潞林 +2 位作者 侯小飞 张树栋 张荣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8期743-744,共2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中带锁塑料夹(Hem-o-lok)的应用效果。方法2003年11月~2006年11月行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178例。取腰部3个穿刺点入路,肾动脉和静脉分别用Hem-o-lok夹闭后切断,输尿管在近髂血管处切断。对于活体取肾,立即取...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中带锁塑料夹(Hem-o-lok)的应用效果。方法2003年11月~2006年11月行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178例。取腰部3个穿刺点入路,肾动脉和静脉分别用Hem-o-lok夹闭后切断,输尿管在近髂血管处切断。对于活体取肾,立即取出肾脏用4℃肾脏保存液灌注肾脏。结果178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无Hem-o-lok滑脱。手术时间平均100min(60~20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95ml(20~200ml)。并发症2例:肾静脉损伤1例,胰尾损伤1例。术后住院平均5d(4~8d)。病理报告:65例肾透明细胞癌,肾囊腺癌3例,平滑肌肉瘤1例,肾淋巴瘤1例,肾嗜酸细胞瘤2例,肾错构瘤2例;输尿管移行细胞癌12例,输尿管鳞癌2例;肾盂移行细胞癌31例,肾盂黄色肉芽肿1例;肾结核4例,副肾1例,肾结石4例,肾积水4例,肾脓肿1例。136例随访1~36个月,平均25个月,64例随访<1年,53例随访1~2年,19例随访2~3年,未发现肾窝及切口转移,未发现远处转移。结论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中使用Hem-o-lok处理肾脏血管安全可靠,疗效良好,对于活体取肾保证供肾血管长度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肾切除术 hem-o-lok
下载PDF
Hem-o-lok夹在胸腔镜治疗Ⅲ型食管闭锁中应用的初期探讨 被引量:7
4
作者 冯翠竹 李旭 +5 位作者 马继东 马丽霜 张悦 王莹 张艳霞 李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治疗Ⅲ型食管闭锁术中Hem-o-lok夹在处理气管食管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0月~2015年5月采用胸腔镜治疗Ⅲ型食管闭锁患儿11例资料,出生体重1800~3100 g,平均2708 g。出生至手术时间2~9 d,平均5... 目的:探讨胸腔镜治疗Ⅲ型食管闭锁术中Hem-o-lok夹在处理气管食管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0月~2015年5月采用胸腔镜治疗Ⅲ型食管闭锁患儿11例资料,出生体重1800~3100 g,平均2708 g。出生至手术时间2~9 d,平均5.1 d。Ⅲa型4例(其中1例两盲端距离达4 cm),Ⅲb型7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4例,肛门闭锁1例,多趾畸形1例。在胸腔镜下用5 mm Hem-o-lok夹夹闭气管食管瘘,行食管端端吻合。结果气管食管瘘夹闭均顺利。胸腔镜手术时间120~190 min,平均158 min,术中出血量<5 ml。术后5 d行食管造影,3例吻合口漏,保守治疗1、1、4周,均痊愈。术后随访4~11个月,平均7个月,吻合口狭窄2例,分别行球囊扩张1、3次。无气管食管瘘复发。结论在胸腔镜治疗Ⅲ型食管闭锁手术中,利用Hem-o-lok夹夹闭气管食管瘘,手术更加精准、方便,易于操作,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Ⅲ型食管闭锁 气管食管瘘 hem-o-lok
下载PDF
Hem-o-lok在腹腔镜肛门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旭 管考平 +4 位作者 刘树立 乔国梁 董宁 李颀 李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2期1116-1118,共3页
目的探讨Hem-o—lok在腹腔镜肛门成形术处理直肠尿道瘘中的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腹腔镜治疗15例中高位肛门闭锁,在距球部、膜部或膀胱颈部尿道0.5cm处应用Hem—o—lok夹闭瘘管处理直肠尿道瘘。结果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 目的探讨Hem-o—lok在腹腔镜肛门成形术处理直肠尿道瘘中的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腹腔镜治疗15例中高位肛门闭锁,在距球部、膜部或膀胱颈部尿道0.5cm处应用Hem—o—lok夹闭瘘管处理直肠尿道瘘。结果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肛门成形+尿道瘘修补术,腹腔镜手术(包括会阴手术)操作时间90~150min(平均120rain)。出血量10~20ml(平均15m1),无需要输血者,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7d拔除尿管,无排尿困难。15例随访2~12个月(平均5个月),术后排尿功能基本正常,无尿道瘘复发,无尿道狭窄发生,肛门外观正常,2例患儿轻度直肠黏膜脱垂。结论腹腔镜辅助下Hem-o-lok夹闭处理直肠尿道瘘,更加精准、方便,降低手术难度,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hemolok 腹腔镜
下载PDF
Hem-o-lok结扎锁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肾蒂血管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罗俊航 陈炜 +3 位作者 陈凌武 孙祥宙 王道虎 戴宇平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7年第3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中应用Hem-o-lok结扎锁处理肾蒂血管的价值.方法:我们为63例患者行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并采用Hem-o-lok结扎锁处理肾蒂血管,其中肾动脉近端用大号Hem-o-lok 2枚结扎,远端用2枚钛夹夹闭后剪断,肾静脉用加大号Hem...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中应用Hem-o-lok结扎锁处理肾蒂血管的价值.方法:我们为63例患者行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并采用Hem-o-lok结扎锁处理肾蒂血管,其中肾动脉近端用大号Hem-o-lok 2枚结扎,远端用2枚钛夹夹闭后剪断,肾静脉用加大号Hem-o-lok近端2枚、远端1枚结扎后剪断.结果:本组手术时间90~255min,平均135min;出血量20~180ml,平均45ml;术后住院时间5~8d;术中肾蒂血管处理满意,术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肾切除术中用Hem-o-lok结扎锁分别处理肾动静脉,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 肾切除术 肾蒂血管 hem-o-lok结扎锁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Hem-o-lok夹常规处理胆囊管及胆囊动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昆仑 陈昕 +1 位作者 李博 王彬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4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Hem-o-lok夹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处理胆囊管及胆囊动脉的方法及优势。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本科收治的256例择期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HLC组和TLC组,HLC组术中使用Hem-o-lok塑料结扎夹处... 目的:探讨Hem-o-lok夹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处理胆囊管及胆囊动脉的方法及优势。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本科收治的256例择期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HLC组和TLC组,HLC组术中使用Hem-o-lok塑料结扎夹处理胆囊管、胆囊动脉,TLC组术中使用钛夹处理。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异物不适感和对影像学检查的影响。结果:25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无医源性损伤。两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C组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量少于TL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LC组术后异物不适感和影响影像学检查方面均优于TC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C中运用Hem-o-lok夹处理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操作简单,能缩短手术时间,效果显著优于钛夹,可作为常规处理手段,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o-lok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管 胆囊动脉 胆囊三角
下载PDF
Hem-o-Lok免打结倒刺缝合线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白冰 母健君 +6 位作者 雷弋 钱济穷 王岭 王珏 郑小敏 高建勇 张天德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0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Hem-o-Lok免打结倒刺缝合线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PN)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77例实施LPN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连续缝合,按照缝线和方法的不同分为Hem-o-Lok免打结倒刺... 目的探讨Hem-o-Lok免打结倒刺缝合线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PN)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77例实施LPN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连续缝合,按照缝线和方法的不同分为Hem-o-Lok免打结倒刺缝合线组(观察组37例)和传统可吸收线组(传统组4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肾热缺血时间(WIT)、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肿瘤复发转移以及肾小球过滤(GFR)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4,P=0.000),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传统组的WI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68,P=0.000);观察组无尿漏、继发性出血、淋巴漏等并发症;传统组出现尿漏1例,无继发性出血、淋巴漏等并发症,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GFR降低幅度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86,P=0.000);术后3个月2组GFR降低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病理学检测显示肾细胞癌3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例;传统组肾细胞癌36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2组手术切缘均为阴性,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均未出现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Hem-o-Lok免打结倒刺缝线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安全可靠,能够明显缩短肾热缺血时间,大大降低手术难度,缩短医生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hem-o-lok 倒刺缝合 肾热缺血 肾小球过滤
下载PDF
Hem-o-lok结扎夹行动脉导管夹闭术8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林小彬 刘健 +2 位作者 黄击修 刘勇 付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583-584,共2页
目的探讨直视下采用Hem-o-lok结扎夹行动脉导管夹闭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001年5月~2007年5月,对84例管型动脉导管采用左腋下小切口直视下释放1~2枚Hem-o-lok结扎夹夹闭。结果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2min。84例术中无出血,术后杂音消失... 目的探讨直视下采用Hem-o-lok结扎夹行动脉导管夹闭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001年5月~2007年5月,对84例管型动脉导管采用左腋下小切口直视下释放1~2枚Hem-o-lok结扎夹夹闭。结果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2min。84例术中无出血,术后杂音消失,无手术死亡。84例随访2~50个月,平均28个月,无残余分流及再通。结论Hem-o-lok结扎夹治疗管型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创伤小、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o-lok结扎夹 动脉导管未闭 左腋下小切口
下载PDF
Hem-o-lok在后腹腔镜肾盂旁囊肿去顶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彦军 胡和平 +2 位作者 张小艳 毛长青 李纪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8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Hem-o-lok在后腹腔镜肾盂旁囊肿去顶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2例肾盂旁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2)常规行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去顶术;治疗组(n=10)行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去顶术并囊壁残端钳夹Hem-o-lok。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 目的探讨Hem-o-lok在后腹腔镜肾盂旁囊肿去顶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2例肾盂旁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2)常规行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去顶术;治疗组(n=10)行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去顶术并囊壁残端钳夹Hem-o-lok。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结果 2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肾蒂、肾盂及肾实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去顶术囊壁残端钳夹Hem-o-lok,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旁囊肿 hem-o-lok 后腹腔镜
下载PDF
左腋下微切口Hem-O-lok夹与传统左后外侧切口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传贤 黄苏 +1 位作者 丁辉 吴延虎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722-725,共4页
目的:比较左腋下微切口Hem-O-lok夹,与传统左后外侧切口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2000年03月至2014年03月间,我院对69例小龄儿动脉导管未闭分别采用左腋下微切口Hem-O-lok结扎夹治疗(微创组37例)和传统左后外侧切口治疗(... 目的:比较左腋下微切口Hem-O-lok夹,与传统左后外侧切口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2000年03月至2014年03月间,我院对69例小龄儿动脉导管未闭分别采用左腋下微切口Hem-O-lok结扎夹治疗(微创组37例)和传统左后外侧切口治疗(传统组32例),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拔胸腔引流管时间,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日及术后第二日对患儿予口诉言语评分法(VRS)结合其哭闹程度的疼痛评分并进行总结。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死亡、大出血等重大并发症,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拔胸腔引流管时间,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日及术后第二日对患儿予VRS结合其哭闹程度疼痛评分,微创组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腋下微切口Hem-O-lok结扎夹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具有微创、美观、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o-lok结扎夹 动脉导管未闭 左腋下微切口 左后外侧切口
下载PDF
Hem-O-lok结扎夹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华 董冰 韩肖骅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8年第6期520-521,共2页
目的:探讨Hem-O-lok结扎夹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价值。方法:2006年1月~12月随机将178例患者LC分为2组,术中分别使用Hem-O-lok结扎夹(HLC组,98例)和钛夹(TC组,80例)结扎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比较2... 目的:探讨Hem-O-lok结扎夹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价值。方法:2006年1月~12月随机将178例患者LC分为2组,术中分别使用Hem-O-lok结扎夹(HLC组,98例)和钛夹(TC组,80例)结扎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17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及医源性损伤。手术时间HLC组(26.7±7.9)min,显著短于TC组的(37.6±13.3)min(t=-6.786,P=0.000)。术后引流量HLC组(20.3±12.1)ml,显著少于TC组的(25.9±11.7)ml(t=-3.099,P=0.002)。术后住院HLC(3.64±1.12)d,TC组(3.59±1.09)d,无显著差异(t=0.332,P=0.740)。住院费用HLC组(6 607.00±756.10)元,TC组(6 583.16±685.10)元,无显著性差异(t=0.218,P=0.828)。结论:LC中用Hem-O-lok结扎夹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操作简单,能缩短手术时间,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o-lok结扎夹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下载PDF
钛夹和Hem-o-lok夹在腹膜后腹腔镜肾切除术肾血管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建松 齐范 +2 位作者 陈合群 范本祎 齐琳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9年第8期591-593,共3页
目的:评价钛夹和Hem-o-lok夹在腹膜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中处理肾血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至2008年我院施行的1 245例腹膜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性肾切除术879例,根治性肾切除术321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4... 目的:评价钛夹和Hem-o-lok夹在腹膜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中处理肾血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至2008年我院施行的1 245例腹膜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性肾切除术879例,根治性肾切除术321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45例。用钛夹处理肾血管825例,用Hem-o-lok夹处理420例。结果:3例中转开放手术,但非肾血管处理不全引起。发生钛夹滑脱1例,未发生明显出血。钛夹组平均手术时间150m in,平均出血90m l,Hem-o-lok组平均手术时间125m in,平均出血60m l。无血管夹原因而需输血、中转开放或再次手术探查病例。术后平均住院5.2d。结论:腹膜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术中使用钛夹和Hem-o-lok夹处理肾血管安全可靠,而且用钛夹还可节省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腹腔镜 肾切除术 钛夹 hem-o-lok
下载PDF
Hem-o-lok在后腹腔镜肾切除肾蒂处理中的应用
14
作者 包国昌 刘凤军 +3 位作者 夏海波 高志明 魏大东 李海峰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带锁塑料夹(Hem-O-lok)在后腹腔镜肾切除手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后腹腔镜技术行肾切除30例,均用Hem-O-lok结扎肾蒂血管,其中肾癌13例,肾盂、输尿管癌17例。结果:26例手术获成功。1例中转开放手术完成,无肾血管... 目的:探讨带锁塑料夹(Hem-O-lok)在后腹腔镜肾切除手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后腹腔镜技术行肾切除30例,均用Hem-O-lok结扎肾蒂血管,其中肾癌13例,肾盂、输尿管癌17例。结果:26例手术获成功。1例中转开放手术完成,无肾血管出血。手术时间90~180min,平均130min;出血50-400ml,平均100ml;术后住院7~10d,平均8d。随访1~24个月,无肿瘤复发及术区、切口种植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中应用Hem-O-lok结扎肾蒂血管安全可行、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锁塑料夹 后腹腔镜 肾切除术
下载PDF
ERCP术中取出Hem-o-lok夹1例报道
15
作者 张倩 邓登豪 +6 位作者 刘军 陈炜炜 王璐 陈娟 徐庆成 王维钊 陈超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199-1200,共2页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是胆囊和胆道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闭合夹广泛用于胆囊管和胆囊血管的结扎。移位的金属夹和Hem-o-lok夹...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是胆囊和胆道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闭合夹广泛用于胆囊管和胆囊血管的结扎。移位的金属夹和Hem-o-lok夹多数是在外科手术中或留置的T管窦道经胆道镜探查发现,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 creatography,ERCP)术中发现Hem-o-lok夹移位至胆道的报道较为罕见。本文报道了1例ERCP术中成功取出移位至胆总管的Hem-o-lok夹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hem-o-lok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下载PDF
腹腔镜阑尾残端用丝线结扎并荷包缝合包埋与hem-o-lok双重结扎的比较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飞 蒋继文 +1 位作者 单国平 张良良 《中外医疗》 2019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阑尾残端用丝线结扎并荷包缝合包埋与hemo-lok双重结扎的两种处理方法的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的12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将患者分为荷包组61例、hem-o-...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阑尾残端用丝线结扎并荷包缝合包埋与hemo-lok双重结扎的两种处理方法的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的12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将患者分为荷包组61例、hem-o-lok组61例,分别接受阑尾残端用丝线结扎并荷包缝合包埋、hem-o-lok夹闭处理,比较效果。结果荷包组手术时间、手术费用与Hem-o-lo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出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荷包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6%,Hem-o-lok组9.84%(χ2=0.435 7,P=0.509 2)。结论腹腔镜阑尾残端用两种方法处理均安全可靠,相比之下hem-o-lok双重结扎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适合多数有一定腹腔镜基础的普外科医生,而腹腔镜下盲肠壁作荷包缝合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术者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残端 丝线结扎 荷包缝合包埋 hem-o-lok双重结扎
下载PDF
Hem-o-lok夹闭与丝线结扎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东峰 李厚敏 周庆亮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5期129-132,共4页
目的:比较Hem-o-lok夹闭与丝线结扎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沛县人民医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丝线结扎,观... 目的:比较Hem-o-lok夹闭与丝线结扎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沛县人民医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丝线结扎,观察组采用Hem-o-lok夹闭。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m-o-lok夹闭相较于丝线结扎应用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优点。但在临床中需综合考虑术者技术水平、患者经济条件等因素以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o-lok夹闭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丝线结扎
下载PDF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Hem-o-lok夹闭法处理阑尾残端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郝海波 高励斌 笪晶晶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1220-1222,共3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Hem-o-lok夹闭法处理阑尾残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2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Hem-o-lok组与对照组,各41例。Hem-o-lok组阑尾残端采用Hem-o-lok夹闭,对照组采用丝线单纯结扎或结扎+... 目的:评价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Hem-o-lok夹闭法处理阑尾残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2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Hem-o-lok组与对照组,各41例。Hem-o-lok组阑尾残端采用Hem-o-lok夹闭,对照组采用丝线单纯结扎或结扎+缝扎。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Hem-o-lok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m-o-lok组无再次手术病人,2例病人中转开腹手术,对照组无再次手术病人,2组中转开腹手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m-o-lok组并发症合计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m-o-lok夹闭法处理阑尾残端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且操作简单,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 hem-o-lok夹闭法
下载PDF
Hem-o-lok结扎夹与钛夹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劳卫荣 邵子力 彭和平 《医学信息》 2009年第4期516-518,共3页
目的通过使用Hem-o-lok结扎夹与钛夹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对比分析,探讨Hem-o-lok结扎夹的优越性。方法随机将18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成两组,第一组使用Hem-o-lok结扎夹闭合胆囊管及胆囊动脉,第二组使用钛夹。结果两组患者在... 目的通过使用Hem-o-lok结扎夹与钛夹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对比分析,探讨Hem-o-lok结扎夹的优越性。方法随机将18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成两组,第一组使用Hem-o-lok结扎夹闭合胆囊管及胆囊动脉,第二组使用钛夹。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在术后异物不适感和影响影像学检查方面第一组优于第二组。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使用Hem-o-lok结扎夹优胜于钛夹,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hem-o-lok结扎夹 钛夹 临床治疗
下载PDF
术中使用Hem-o-lok血管夹对右侧肺癌术后引流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军伟 王京利 韩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22期3907-3911,共5页
目的:探讨术中使用Hem-o-lok血管夹对右侧肺癌患者术后引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同一术者行右侧肺癌手术和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153例,根据术中是否应用Hem-o-lok血管夹夹闭纵隔淋巴管残端,将本研究分... 目的:探讨术中使用Hem-o-lok血管夹对右侧肺癌患者术后引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同一术者行右侧肺癌手术和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153例,根据术中是否应用Hem-o-lok血管夹夹闭纵隔淋巴管残端,将本研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统计学检验方法评估两组患者留置引流管时间、平均引流量、术后24 h引流量以及各个层级引流量。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应用Hem-o-lok血管夹夹闭纵隔淋巴管残端可以降低术后引流量≥300 mL/d、≥400 mL/d、≥500 mL/d的发生概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24 h引流量、平均引流量。结论:术中应用Hem-o-lok血管夹对术后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o-lok血管夹 引流量 纵隔淋巴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