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血通络胶囊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囊性变成血管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晓强 肖欢 +6 位作者 田佳庆 方伟华 彭鹏 肖方骏 何伟 何敏聪 魏秋实 《中医正骨》 2024年第9期40-48,共9页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胶囊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囊性变成血管修复的影响。方法:(1)将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收集的一部分SONFH囊性变组织制备成单细胞悬液,采用单细胞转录组学分析囊...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胶囊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囊性变成血管修复的影响。方法:(1)将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收集的一部分SONFH囊性变组织制备成单细胞悬液,采用单细胞转录组学分析囊性变组织中的细胞组分。将另一部分SONFH囊性变组织制成病理切片,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囊性变中血管形态,并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囊性变中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蛋白的表达情况。(2)分别按照每天20 mg·kg^(-1)、40 mg·kg^(-1)、80 mg·kg^(-1)体质量以浓度1 mg·mL^(-1)、2 mg·mL^(-1)、4 mg·mL^(-1)的活血通络胶囊溶液和20 mL·kg^(-1)生理盐水给大鼠灌胃,获取低、中、高剂量活血通络胶囊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3)取生长良好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分为空白血清组和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空白血清组细胞常规培养,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细胞分别采用低、中、高剂量活血通络胶囊含药血清干预。干预48 h后,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测定活血通络胶囊含药血清对HUVECs增殖能力的影响。(4)将HUVECs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和活血通络组,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地塞米松组细胞采用地塞米松干预,活血通络组细胞采用地塞米松和中剂量活血通络胶囊含药血清干预。干预至细胞长满后进行细胞划痕实验,观察活血通络胶囊含药血清对HUVECs迁移能力的影响。(5)HUVECs分组与干预方法同(4),干预7 d后进行成血管实验,观察活血通络胶囊含药血清对HUVECs成血管能力的影响。结果:(1)SONFH囊性变组织中细胞组分分析结果。SONFH囊性变组织中存在内皮细胞及具有血管生成功能的内皮细胞亚群。(2)SONFH囊性变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苏木素-伊红染色结果显示,SONFH囊性变组织中存在椭圆形的血管腔,血管内膜稍增厚、弹力纤维增生分层。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SONFH囊性变组织内存在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蛋白(CD31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且可见明显的管形。(3)HUVECs相对增殖率测定结果。各组HUVECs相对增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5±0.83)%,(18.70±6.10)%,(24.9±15.10)%,F=7.541,P=0.001];低剂量含药血清组HUVECs相对增殖率与空白血清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中剂量含药血清组和高剂量含药血清组HUVECs相对增殖率均高于空白血清组(P=0.046,P=0.006),中剂量含药血清组HUVECs相对增殖率与高剂量含药血清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2)。(4)HUVECs迁移率测算结果。地塞米松组HUVECs迁移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26%),活血通络组HUVECs迁移率(24%)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10%)。(5)HUVECs形成的管形分支数测算结果。每个放大40倍视野下,各组HUVECs形成的管形分支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20±7.96)个,(83.40±14.02)个,(122.40±14.59)个,F=2.980,P=0.001];地塞米松组HUVECs形成的管形分支数少于对照组和活血通络组(P=0.006,P=0.001),对照组HUVECs形成的管形分支数与活血通络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2)。结论:活血通络胶囊可通过提高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成血管能力,促进SONFH囊性变的成血管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囊性变 成血管细胞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活血通络 成血管修复
下载PDF
LMO4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2
作者 项明华 涂珍珍 +1 位作者 王月 周海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LIM结构域蛋白4(LMO4)在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及新生血管中的作用。方法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从小鼠红系白血病细胞系MEL)中克隆小鼠Lmo4的cDNA,并亚克隆到含有小鼠胎肝激酶-1(Flk-1)...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LIM结构域蛋白4(LMO4)在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及新生血管中的作用。方法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从小鼠红系白血病细胞系MEL)中克隆小鼠Lmo4的cDNA,并亚克隆到含有小鼠胎肝激酶-1(Flk-1)启动子驱动表达Gfp的载体(pFG),构建成血管细胞特异性表达的LMO4的载体pFLG。将表达载体转染mESC,通过遗传霉素(G418)筛选,获得mESC/pFG和mESC/pFLG的细胞株;将这些mESC在体外进行自我分化,以形成4 d和10 d的胚胎体(EB),并进行成血管细胞的集落细胞形成实验(BL-CFC);以10 d-EB进行新生血管出芽实验,观察和分析出芽长短、数目;运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或定量RT-PCR方法对目的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CR结果证实成功构建了成血管细胞特异性表达的LMO4的表达载体pFLG。通过G418筛选获得mESC/pFG和mESC/pFLG的细胞株。这些mESC通过自我分化形成4 d-EB和10 d-EB,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EB内均可见绿色荧光标记的细胞。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mESC相比,4 d-EB和10 d-EB的LMO4的表达显著增加。过量表达LMO4的mESC/pFLG产生BL-CFC效率为(7.70%±1.27%),而mESC/pFG细胞产生BL-CFC效率为(1.15%±0.4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定量RT-PCR结果显示,Flk-1、C-kit、Tie-2、Ve-cad基因在10 d-EB/pFLG中的表达,均较10 d-EB/pFG中表达增加2倍以上。新生血管出芽实验结果显示,10 d-EB/pFLG的新生血管数量和长度均较10 d-EB/pFG增加(P<0.05)。结论过量表达LMO4促进mESC形成成血管细胞,并有利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分化和血管的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胚胎干细胞 胚胎体 成血管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新生血管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毛艳阳 赵莉 +1 位作者 王军强 王聪霞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969-972,共4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口服治疗,试验组给予替罗非班静脉和美托洛尔口服治疗,治疗7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口服治疗,试验组给予替罗非班静脉和美托洛尔口服治疗,治疗7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血流动力学,心脏彩超检测心功能,ELISA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循环血管内皮祖细胞。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左房平均压、平均二尖瓣压力差、肺动脉平均压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心脏超声相关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和C反应蛋白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的循环血管内皮祖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心脏超声相关指标,可能与降低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C反应蛋白的表达水平,提高循环血管内皮祖细胞的数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美托洛尔 基质金属蛋白酶9 C反应蛋白质 成血一血管干细胞 替罗非班
下载PDF
特异性标记胚胎干细胞分化的成血管细胞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春 周诗君 +1 位作者 翟志敏 周海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5-549,共5页
克隆小鼠flk1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构建成血管细胞特异性表达GFP载体,并转染小鼠胚胎干细胞(ES)。将ES分化形成胚胎体(EB),观察EB中GFP表达,收集第4天的EB细胞进行流式细胞分析和分选,以获得GFP+细胞进行血细胞集落形成实验,以确定GFP标... 克隆小鼠flk1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构建成血管细胞特异性表达GFP载体,并转染小鼠胚胎干细胞(ES)。将ES分化形成胚胎体(EB),观察EB中GFP表达,收集第4天的EB细胞进行流式细胞分析和分选,以获得GFP+细胞进行血细胞集落形成实验,以确定GFP标记细胞造血分化潜能。结果显示,成功构建成血管细胞特异性表达GFP载体;转染的ES形成的EB中可见绿色荧光细胞。流式细胞分析结果发现,转基因组EB中的GFP+细胞(27.5%)与对照组EB中FLK1+细胞(2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FP+和FLK1+细胞形成集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对ES分化产生的成血管细胞实现了特异性标记,为后续研究ES体外造血分化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成血管细胞 造血细胞 细胞分化 胞标记
下载PDF
胎儿骨髓来源的Flk1^+CD34^-细胞的血液血管干细胞特性 被引量:2
5
作者 郭虹 赵智刚 +2 位作者 刘杰文 陈辉树 赵春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06-610,I001,共6页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中是否具有血液血管干细胞的特征。方法分离并培养人胎儿骨髓基质细胞(hfMSCs),FACS检测细胞的免疫表型。将此细胞接种在基底膜胶中,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免疫组化和透射...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中是否具有血液血管干细胞的特征。方法分离并培养人胎儿骨髓基质细胞(hfMSCs),FACS检测细胞的免疫表型。将此细胞接种在基底膜胶中,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检测血管和造血的分化形成。结果此细胞群体的典型特征是CD34阴性的成纤维样细胞99%表达Flk1(即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并能形成血管样结构,而在管样结构形成的过程中诱导出CD34阳性的圆形细胞。结论Flk1+CD34-的hfMSC能向血管内皮细胞和造血细胞分化,提示其具有血液血管干细胞的特征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kl^+CD34^-细胞 骨髓基质 血液血管干细胞 内皮细胞 流式细胞仪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免疫表型
下载PDF
过量表达LMO2对成血管细胞增殖和造血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海胜 李春 +2 位作者 查晓军 陈兵 刘德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7-184,共8页
目的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进行体外造血细胞分化,研究LMO2蛋白在成血管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小鼠成血管细胞特异性表达lmo2或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载体,分别转染小鼠胚胎干细胞。经过筛选获得细胞克隆进行自发分化以形成胚胎体。... 目的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进行体外造血细胞分化,研究LMO2蛋白在成血管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小鼠成血管细胞特异性表达lmo2或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载体,分别转染小鼠胚胎干细胞。经过筛选获得细胞克隆进行自发分化以形成胚胎体。收集分化0~12 d的胚胎体细胞,检测造血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利用EB细胞进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及血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实验,并统计集落形成数。结果成功构建了成血管细胞特异性表达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转染目的基因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在其分化中产生的成血管细胞可特异表达目的基因。过量表达lmo2能够促进造血相关基因的表达,所产生细胞集落数是对照组的2倍,晚期造血分化的血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总数是对照组的2.5倍,其中红系集落单位数是对照组的3倍。结论在成血管细胞中过量表达LMO2,促进其细胞增殖及其造血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O2 胚胎干细胞 成血管细胞 增殖 分化
下载PDF
造血发育和内皮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要晖宇 刘兵 毛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98-201,共4页
研究造血和血管内皮在胚胎发育中的关系,包含对造血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发育起源以及相关分子调控的探讨。以已有的研究结果为基础,对造血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发育关系提出了成血血管细胞(hemangioblast)和生血内皮(hemogenic endothelium)... 研究造血和血管内皮在胚胎发育中的关系,包含对造血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发育起源以及相关分子调控的探讨。以已有的研究结果为基础,对造血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发育关系提出了成血血管细胞(hemangioblast)和生血内皮(hemogenic endothelium)的两种模式。在卵黄囊和P-Sp/AGM区,造血和内皮细胞的发育关系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二者在卵黄囊共同来源于成血血管细胞;在AGM区则更多表现为生血内皮的模式。造血和血管内皮相关分子的表达和调控作用的研究,不仅体现了造血和内皮在发育中的密切关系,同时也加深了对造血发育调控的认识。本文就原始造血和永久造血的发育、造血和血管内皮发育相关的两种模式及造血和内皮发育相关分子问题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血血管细胞 生血内皮 造血细胞 内皮细胞 造血发育
下载PDF
成人和成体羊心脏心内膜的组织动力学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史学义 张娓 +3 位作者 高福莲 邢文英 柴信美 王英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5-207,共3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正常成体羊和人心脏心内膜细胞,探讨心内膜的一般组织动力学过程。方法:取12只山羊和6例人尸检心脏组织标本,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正常成体羊与成人心脏均发现内皮细胞无丝分裂相。内膜细胞来自成... 目的:观察并比较正常成体羊和人心脏心内膜细胞,探讨心内膜的一般组织动力学过程。方法:取12只山羊和6例人尸检心脏组织标本,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正常成体羊与成人心脏均发现内皮细胞无丝分裂相。内膜细胞来自成血-血管内皮干细胞归巢和内化及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内膜细胞可以演化形成心肌细胞。结论:正常成体心脏一般组织动力学特征是内膜细胞以多种方式来源于成血-血管干细胞,内膜细胞可通过多种途径演化为心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内膜细胞 成血-血管干细胞 归巢 内化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发育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旭 熊敬维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14-1122,共9页
心血管系统是胚胎发育中最先形成的器官之一,为机体提供营养成分和氧气。血管发育包括两部分,一是内皮祖细胞(Angioblast)聚集形成血管原基(Vasculogenesis),二是从已有血管形成新的血管分支(Angiogenesis)。此后由初级内皮细胞管召集... 心血管系统是胚胎发育中最先形成的器官之一,为机体提供营养成分和氧气。血管发育包括两部分,一是内皮祖细胞(Angioblast)聚集形成血管原基(Vasculogenesis),二是从已有血管形成新的血管分支(Angiogenesis)。此后由初级内皮细胞管召集平滑肌细胞形成功能性血管(Vessel maturation)。内皮祖细胞起源途径包括:由Flk1阳性中胚层细胞到成血成血管细胞(Hemangioblast)到血管内皮祖细胞;或由Flk1阳性中胚层细胞直接到血管内皮祖细胞。Flk1阳性中胚层细胞受到vegf、flk1、cloche、lycat、etsrp等关键基因或信号通路的调节,其中核心问题是原肠期中胚层如何形成Flk1阳性中胚层细胞及进一步分化成血管内皮祖细胞和成血血管细胞。文章集中评述内皮祖细胞发育、分化及其分子遗传调控机制,并展望本领域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k1阳性中胚层细胞 内皮祖细胞 血液干细胞 成血成血管细胞 血管发育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系向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祁阳 焦解歌 +2 位作者 黄元华 姚红霞 涂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建立并稳定和优化诱导胚胎干细胞(ES)向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的方法。方法应用体外胚胎干细胞分化系统,观察了多种因素对原始细胞成集落细胞(BLast Colony-Forming Cell,BL-CFC)形成集落的影响。结果植入不同数量的3.5d胚体... 目的建立并稳定和优化诱导胚胎干细胞(ES)向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的方法。方法应用体外胚胎干细胞分化系统,观察了多种因素对原始细胞成集落细胞(BLast Colony-Forming Cell,BL-CFC)形成集落的影响。结果植入不同数量的3.5d胚体衍生的细胞与BL-CFC集落生成数量之间呈高度相关,大约每植入100个3.5d胚体衍生的细胞,能生成1.08~1.2个BL-CFC集落;20%与30%浓度的D4T条件培养液促BL-CFC集落生成作用的效率最高;单用D4T条件培养液、EPO或KL对BL-CFC集落的生长无明显促进作用(P>0.05);但单用VEGF对BL-CFC集落的生成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P<0.001)。但当这四种因素两两组合使用时,均比单用VEGF具有明显的促BL-CFC集落生成作用。在VEGF+KL+D4T合用的基础上加用EPO,则促BL-CFC集落生成作用大大增强,与其它各组相比较,BL-CFC集落数极显著地增多(P<0.001)。大约每植入100个3.5d胚体衍生的细胞,能生成1.5~1.6个BL-CFC集落。结论影响BL-CFC生长的主要因素可能为VEGF;D4T条件培养液具有强大的协同作用;EPO和KL为诱导BL-CFC向造血细胞系分化的主要因素;3.5d胚体衍生的细胞比3.25d胚体衍生的细胞对各种刺激因子反应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系 原始细胞成集落细胞 造细胞 内皮细胞 共同前体细胞 造血干细胞 定向分化
下载PDF
成人和3种成体哺乳动物血管组织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邢文英 李红军 +2 位作者 张娓 史学义 乐晓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的:观察正常成人、犬、大鼠和家兔大中血管壁组织结构及其演化关系,探讨血管的组织动力学过程。方法:5例成人尸检大动脉和中动脉标本、5只家犬主动脉和股动脉标本、12只大鼠大动脉至髂动脉标本、3只家兔大动脉标本,常规石蜡切片,HE染... 目的:观察正常成人、犬、大鼠和家兔大中血管壁组织结构及其演化关系,探讨血管的组织动力学过程。方法:5例成人尸检大动脉和中动脉标本、5只家犬主动脉和股动脉标本、12只大鼠大动脉至髂动脉标本、3只家兔大动脉标本,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正常成人与成体犬、大鼠、家兔大中血管壁一般包括内膜、中膜、外膜和鞘膜4层。血管内膜内皮表面可见成血-血管干细胞归巢和内化与血液沉积物及其表面内皮化;内膜与中膜之间可见内膜细胞与膜平滑肌细胞演化序列;中膜与外膜之间可见平滑肌退变序列;外膜外有神经源的鞘膜。植物神经末端可演化形成滋养血管。结论:正常成人、犬、大鼠和家兔大中血管壁主要由归巢和沉积方式来源于成血-血管干细胞形成的内膜细胞演化而成,内膜细胞演化形成中膜平滑肌,平滑肌退化而成外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成血.血管干细胞 血管生成 大鼠 家兔
下载PDF
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对胎儿骨髓造血和内皮干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士红 刘拥军 +6 位作者 闫凤英 杨仁池 任倩 杨晨 张磊 任贺 韩忠朝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5年第6期353-357,共5页
目的研究人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hemangiopoietin,HAPO)对胎儿骨髓细胞的作用,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细胞液体培养、半固体培养、MTT方法、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测定、免疫组化、显微镜观察照相等方法。结果在液体培养3周的胎儿... 目的研究人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hemangiopoietin,HAPO)对胎儿骨髓细胞的作用,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细胞液体培养、半固体培养、MTT方法、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测定、免疫组化、显微镜观察照相等方法。结果在液体培养3周的胎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HAPO组中出现了大量小而圆的早期造血细胞,其中CD34+细胞含量比对照组高20%,对照组CD34+细胞为1.25×105个,而HAPO组CD34+细胞为3.93×106个。取胎儿骨髓悬浮造血细胞进行半固体培养,对照组不能形成CFU-GEMM,而HAPO组形成CFU-GEMM数达到(11.0±2.6)个;HAPO也协同SCF、IL-3、GM-SCF等生长因子促进集落形成,CFU总数是对照组2.6倍,CFU-GEMM数HAPO组是对照组2.1倍。MTT方法发现,HAPO对胎儿骨髓基质细胞也有促增殖作用,HAPO可使基质细胞增长21%;液体培养的胎儿骨髓基质细胞中,有内皮特异性标志的细胞均增高;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中HAPO使胎儿骨髓内皮细胞的集落数增高,并出现条索状排列的集落,有促进血管形成的趋势。进一步证明HAPO可直接促进CD34+KDR+细胞的增殖。结论HAPO对骨髓造血和血管内皮干细胞均有刺激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 造血干细胞 血液血管干细胞 细胞增殖
下载PDF
AGM区基质细胞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向成血-血管干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付劲蓉 刘文励 +3 位作者 周剑锋 孙汉英 冉丹 郑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性腺-中肾(AGM)区来源的基质细胞诱导胚胎干细胞(ESC)向成血-血管干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方法从孕11 d的小鼠胚胎AGM区分离、培养基质细胞,鉴定后用作支持细胞,与小鼠胚胎干细胞共同培养,通过原始细胞集落(BL-CFC)的形... 目的探讨主动脉-性腺-中肾(AGM)区来源的基质细胞诱导胚胎干细胞(ESC)向成血-血管干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方法从孕11 d的小鼠胚胎AGM区分离、培养基质细胞,鉴定后用作支持细胞,与小鼠胚胎干细胞共同培养,通过原始细胞集落(BL-CFC)的形成情况及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Flt-1+细胞比例,评价AGM区基质细胞对小鼠ESC-D3细胞系向成血-血管干细胞的定向诱导作用。结果在AGM区基质细胞的支持下,由ESC来源的CD34+细胞由(12.71±1.76)%增加到(39.71±3.76)%,并且CD34+/Flt-1+细胞比例明显提高,达到(26.59±1.77)%;同时由ESC来源的代表成血-血管干细胞的BL-CFC集落增加了3倍。结论AGM区基质细胞可促进胚胎干细胞向成血-血管干细胞分化,探明其机制对研究造血及血管发育机制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成血血管干细胞 主动脉性腺-中肾 造血发育 血管发育
下载PDF
成人脂肪源Flk1^+CD31^-CD34^-细胞血液血管干细胞特性观察
14
作者 宋永平 房佰俊 +3 位作者 李玉富 林全德 吕晓东 魏旭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25-829,共5页
目的:检测脂肪源Flk1CD31CD34细胞是否具有血液血管干细胞的特性。方法:将脂肪源Flk1CD31-CD34-细胞分别于血管内皮及造血细胞诱导培养体系中培养,采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脂肪源Flk1+CD31-CD34-细胞... 目的:检测脂肪源Flk1CD31CD34细胞是否具有血液血管干细胞的特性。方法:将脂肪源Flk1CD31-CD34-细胞分别于血管内皮及造血细胞诱导培养体系中培养,采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脂肪源Flk1+CD31-CD34-细胞在内皮细胞诱导体系中可分化为CD31+/vWF+细胞,在基底膜胶中可形成血管样结构;在造血诱导培养体系中可定向分化为表达GATA-1、GATA-2、β及γ珠蛋白的细胞,在甲基纤维素造血培养基中,这类造血细胞可定向分化为红系集落单位。结论:脂肪源Flk1+CD31-CD34-细胞在体外可同时向血管内皮细胞和造血细胞分化,具有血液血管干细胞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血管干细胞 脂肪 分化
下载PDF
人类胚胎干细胞向造血干细胞分化的微环境研究
15
作者 王建 林戈 +1 位作者 赵惠萍 卢光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9-1122,共4页
目的探讨胎肝基质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在诱导胚胎干细胞向血液血管干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分析基因表达差异。方法通过将分化4d的EBs分别接种到以下两组中:(1)胎肝基质细胞层+细胞因子;(2)骨髓基质细胞层+细胞因子;诱导结束后,流式细胞术检... 目的探讨胎肝基质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在诱导胚胎干细胞向血液血管干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分析基因表达差异。方法通过将分化4d的EBs分别接种到以下两组中:(1)胎肝基质细胞层+细胞因子;(2)骨髓基质细胞层+细胞因子;诱导结束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中血液血管干细胞标志KDR阳性细胞数以及造血干细胞标志CD34阳性细胞数,计数细胞分化过程中形成的造血干细胞样的集落数,比较诱导分化效果;收集胎肝基质细胞和胚胎骨髓基质细胞,采用cDNA芯片分析基因表达差异。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两组中KDR+细胞的比例为分别为:(1.06±0.20)%、(8.8±1.49)%;CD34+细胞比例为分别为:(1.25±0.16)%、(9.19±2.10)%;血岛样集落数量分别为0.9±0.36、10.6±0.63;上述结果均以骨髓基质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方法效率最高。基因芯片(hBMSCs/hFLSCs)中总共有240条基因在骨髓基质细胞中高表达,397条基因的在肝脏基质细胞中高表达。对细胞因子、细胞黏附分子以及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基因加以分析,结果发现在hBMSCs高表达的相关的21条基因,推测可能与造血分化相关。结论人类胚胎干细胞向造血干细胞分化过程中,涉及到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关的细胞因子、细胞黏附分子、细胞外基质蛋白等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内皮细胞特异性缺失PTEN基因对小鼠胚胎AGM区血液血管干细胞发育的影响
16
作者 高娇 要晖宇 +4 位作者 梁晓雷 王晓燕 吴英 刘元林 毛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230-1233,共4页
本研究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缺失PTEN基因能否影响小鼠胚胎AGM区血液血管干细胞(hemangioblast)的发育。基于Cre/loxP系统,获得Tie2CrePtenloxp/loxp和Tie2CrePtenloxp/wt基因型小鼠胚胎。采用PCR方法进行基因型鉴定;分离E10-E10.5胚胎AGM... 本研究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缺失PTEN基因能否影响小鼠胚胎AGM区血液血管干细胞(hemangioblast)的发育。基于Cre/loxP系统,获得Tie2CrePtenloxp/loxp和Tie2CrePtenloxp/wt基因型小鼠胚胎。采用PCR方法进行基因型鉴定;分离E10-E10.5胚胎AGM区,用胶原酶消化成单细胞,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体系里进行BL-CFC(blastcolony-forming cell)培养,4-5天后计数BL-CFC数目。将单个BL-CFC挑出进行扩增培养,悬浮细胞进行造血集落培养,贴壁细胞在Matrigel上进行体外成血管实验,鉴定其双向分化功能。结果表明:内皮细胞特异性缺失PTEN基因,小鼠胚胎AGM区BL-CFC数量下降;同时,BL-CFC的造血分化能力增强,但BL-CFC来源的内皮细胞体外成血管能力下降。结论:内皮细胞特异性缺失PTEN基因,可以在血液血管干细胞水平影响造血和内皮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血管干细胞 AGM区 BL-CFC
下载PDF
成血管血液干细胞特化形成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跃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64-2269,共6页
Previous research has confirmed that hematopoietic cells and endothelial cells originate in a common mesodermal precursor named as hemangioblast at specific time and locations during embryonic development. Hematopoiet... Previous research has confirmed that hematopoietic cells and endothelial cells originate in a common mesodermal precursor named as hemangioblast at specific time and locations during embryonic development. Hematopoietic cells and endothelial cells were originated gradually from hemangioblast by specialization, determin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step by step. The author reviews the origin, markers, commitment, and differentiation of hemangioblast, and presents some research evidence on the transcriptional factors and influencing genes for the specialization of hemangioblast. Further research on specialization genes of the hemangioblast will be critical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vents involved in hematopoietic and endothelial cell differentiation as well as for utilizing this cell population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血管血液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基因表达调控
下载PDF
The CD133/1<sup>+</sup>cell subset from human subcutaneous adult fat retains hemogenic potential
18
作者 Camila Santos de Moraes Paulo Roberto Albuquerque Leal +3 位作者 Daniel Fabiano Ferreira Fernando Serra Eliana Abdelhay Claudia Sondermann Freitas 《Stem Cell Discovery》 2012年第2期36-40,共5页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cells from adult fat tissue can effect long-term blood reconstitution. Fat-derived multipotentiality was ascribed to CD34+ perivascular populations from its prominent microvasculature, that rep...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cells from adult fat tissue can effect long-term blood reconstitution. Fat-derived multipotentiality was ascribed to CD34+ perivascular populations from its prominent microvasculature, that represent mostly non-hemogenic, mesenchymal cells, although this tissue contains a CD34+45+ subset committed to a hemogenic fate. Here, in order to analyze cell subsets presenting hemogenic capabilities within fat, CD133/1+ and pericytes, the latter defined by CD140b (PDGFRb,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Beta) expression, were immunomagnetically selected from stromal-vascular fractions (SVF). In Vitro Colony Forming Unit (CFU) assays were negative for CD140b+ pericytes and positive for CD133/1+ cells when a prolonged CFU assay was performed, revealing fat as another store of primitive progenitors that retain hemogenic potent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IPOSE Tissue-Derived Stem Cells CD133 Hematogenesis hemangioblast PERICYTE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KDR/flk-1对造血起重要调节作用(英文)
19
作者 洪登礼 张瑶珍 +1 位作者 PIACIBELLO Wand AGLIETTA Massimo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68-272,共5页
现在普遍认为造血细胞和内皮细胞来源于同一群前体细胞 ,即成血管细胞 (hemangioblast) ,但是这群前体细胞至今还没有得到证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及其受体KDR/flk 1是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形... 现在普遍认为造血细胞和内皮细胞来源于同一群前体细胞 ,即成血管细胞 (hemangioblast) ,但是这群前体细胞至今还没有得到证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及其受体KDR/flk 1是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形成的主要调节因子。最近一些实验结果表明 ,VEGF及其受体KDR/flk 1在胚胎和出生后造血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但确切的作用和机制还不清楚。一些最近发展起来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有利于证实成血管细胞的存在 ,有利于探讨成血管细胞的生物学性质和VEGF及其受体KDR/fl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KDR/FLK-1 成血管细胞 VEGF 造血 血管发生
下载PDF
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对兔骨髓内皮祖细胞及循环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谭强 李广平 +2 位作者 王庆胜 郑成环 张双月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2186-2193,共8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兔骨髓内皮祖细胞(EPC)与循环EPC功能的影响,并观察骨髓EPC和循环EPC自体移植对糖尿病兔急性心肌缺血的改善作用。方法 四氧嘧啶法制造家兔糖尿病模型,8周后糖尿病兔分别抽取骨髓或外周血后于体外培养骨髓EPC及循...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兔骨髓内皮祖细胞(EPC)与循环EPC功能的影响,并观察骨髓EPC和循环EPC自体移植对糖尿病兔急性心肌缺血的改善作用。方法 四氧嘧啶法制造家兔糖尿病模型,8周后糖尿病兔分别抽取骨髓或外周血后于体外培养骨髓EPC及循环EPC,进行细胞鉴定并分别测定两种细胞的集落数、增殖力、黏附功能、成血管能力。糖尿病兔随机分为骨髓EPC组(n=6)、循环EPC组(n=6)及糖尿病对照组(n=6),并选取正常家兔作为正常对照组(n=6)进行细胞培养实验。骨髓EPC组、循环EPC组及糖尿病对照组兔制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后,分别心肌内自体移植骨髓EPC、循环EPC及培养液。4周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移植细胞,Masson染色测定心肌纤维化面积,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管密度,超声心动图分析心功能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兔比较,糖尿病兔循环EPC的集落数、增殖力、黏附力、成血管能力下降(均P〈0.05),骨髓EPC的集落数、增殖力、黏附力下降,但与正常对照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成血管能力较正常对照兔下降(P=0.023)。与循环EPC组及糖尿病对照组比较,骨髓EPC组心肌纤维化面积较小(6.98%±0.94%比13.03%±2.97%、15.84%±4.74%,均P=0.001),血管密度[(792±87)比(528±71)、(372±77)条/mm2,均P〈0.001]较大,VEGF(6.25±2.33比2.19±1.01、1.55±0.52,均P〈0.001)及bFGF(6.38±2.65比1.24±0.76、1.18±0.82,均P〈0.001)的mRNA表达水平较高,左心室射血分数(61%±4%比47%±5%、50%±10%,均P〈0.05)较高。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循环EPC组血管密度增加,但心肌纤维化面积、VEGF和bFGF的mRNA表达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损害了兔循环EPC功能,也影响了骨髓EPC成血管功能;糖尿病兔骨髓EPC自体移植可通过促血管新生及旁分泌作用减少心肌纤维化并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血管细胞 糖尿病 骨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血管新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