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形神共调针法联合腕踝针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书航 陈文君 +2 位作者 陈从山 王君楠 易靖然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7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形神共调针法联合腕踝针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来十堰市太和医院治疗的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患者87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44例,腕踝针法)和观察组(43例,形神共调针法联合腕踝针... 目的:探讨形神共调针法联合腕踝针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来十堰市太和医院治疗的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患者87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44例,腕踝针法)和观察组(43例,形神共调针法联合腕踝针法),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BBS评分、MBI评分、FMA评分和偏身肢体Lindmark感觉功能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BBS评分、MBI评分与FM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言语謇涩与口舌歪斜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偏身肢体Lindmark感觉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采用形神共调针法联合腕踝针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偏身感觉障碍,提高患者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神共调针法 腕踝针法 卒中 偏身感觉障碍 运动功能
下载PDF
作业疗法改善脑卒中后偏侧感觉障碍及手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13
2
作者 由丽 饶江 +1 位作者 刘莉 邵伟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38-639,共2页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后偏侧感觉障碍及手功能的作用。方法 50例脑卒中后存在偏侧感觉障碍的患者分为作业组(n=25)和对照组(n=25),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作业组通过针对性的作业疗法进行感觉训练。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上肢...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后偏侧感觉障碍及手功能的作用。方法 50例脑卒中后存在偏侧感觉障碍的患者分为作业组(n=25)和对照组(n=25),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作业组通过针对性的作业疗法进行感觉训练。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上肢感觉评分以及手功能实用性评定进行评价。结果 2个月后,两组感觉评分和手实用能力均有改善,作业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作业疗法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偏侧感觉障碍,还能提高手的实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作业疗法 偏侧感觉障碍 手功能
下载PDF
轻点刺络法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偏身感觉障碍患者感觉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严莉 李晶 +2 位作者 卫义兰 黄海燕 黎玉宣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17期1856-1860,共5页
目的观察轻点刺络法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疗效及对患者运动、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6例脑卒中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基础+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观察轻点刺络法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疗效及对患者运动、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6例脑卒中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基础+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轻点刺络法+针刺疗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记录观察2组治疗前后Lindmark感觉功能评分、体感诱发电位(SEP)、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Lindmark感觉功能评分中浅感觉(上臂、手掌、腿部、足底)评分、本体感觉(肩-肘、腕-手指、髋-膝)评分和总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体感诱发电位中各电位(P14、N20、P27、N35)的潜伏期均显著降低(P均<0.05),波幅均显著升高(P均<0.05);观察组各电位潜伏期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各电位波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MBI分级、MBI总分均显著改善(P均<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SF-36量表中生命活力(VT)、总体健康感(GH)、生理职能(RP)、生理功能(PF)、心理健康(MH)、社会功能(SF)评分均显著增高(P均<0.05),且观察组VT、GH、PF、SF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轻点刺络法结合针刺可明显缓解脑卒中偏身感觉障碍患者症状,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身感觉障碍 轻点刺络法 针刺疗法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生存质量
下载PDF
点穴对脑卒中后偏侧感觉功能障碍的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毛显禹 黄建平 +2 位作者 朱文宗 宋丰军 叶必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41-1144,共4页
目的观察点穴对脑卒中后偏侧感觉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3-12月,脑卒中后偏侧感觉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传统点穴治疗。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Fug... 目的观察点穴对脑卒中后偏侧感觉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3-12月,脑卒中后偏侧感觉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传统点穴治疗。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感觉评定量表(FMA-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M)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评定偏侧感觉障碍、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FMA-S、FMA-M评分和MBI均明显高于治疗前(t〉6.430,P〈0.01),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t〉2.100,P〈0.05)。结论在常规运动疗法的基础上辅以点穴治疗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偏侧感觉障碍,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偏侧感觉障碍 点穴 运动疗法 感觉障碍
下载PDF
轻点刺络法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5
作者 申晓光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观察轻点刺络法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在内科治疗及康复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联合轻点刺络法。... 目的观察轻点刺络法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在内科治疗及康复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联合轻点刺络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感觉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5,P=0.048)。两组治疗后感觉功能评分和MB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737,P<0.05;t=59.125,P<0.05;t=140.633,P<0.05;t=-399.437,P<0.05);治疗组治疗后感觉功能评分、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86,P<0.05;t=2.302,P=0.02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83,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640,P<0.05;t=37.287,P<0.05)。结论轻点刺络法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对患者卒中后以麻木为主的偏身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放血疗法 中风后遗症 偏身感觉障碍 改良BARTHEL指数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下载PDF
循经放血疗法治疗卒中后风痰瘀阻证上肢感觉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华晓琼 李彦杰 +6 位作者 秦合伟 任锟 金小琴 李鸿章 刘昊源 丁慧敏 赵楠楠 《现代中医临床》 2023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观察循经放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风痰瘀阻证上肢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51例。2组均采用基础治疗控制脑卒中原发病,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基... 目的观察循经放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风痰瘀阻证上肢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51例。2组均采用基础治疗控制脑卒中原发病,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予以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循经放血疗法。观察中医证候积分、Lindmark感觉功能评分、数字疼痛分级评分、体感诱发电位、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临床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治疗后较本组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Lindmark感觉功能评分治疗组治疗后较本组升高(P<0.05),数字麻木感积分治疗组治疗后较本组降低(P<0.05),治疗后Lindmark感觉功能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数字疼痛分级积分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体感诱发电位治疗组治疗后较本组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组治疗后均较本组升高(P<0.05),治疗后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均升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51例中,痊愈4例,显效13例,有效2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27%;对照组51例中,痊愈1例,显效11例,有效21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64.71%。经秩和检验,Z=-2.245,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循经放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风痰瘀阻证上肢感觉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风痰瘀阻证 偏身感觉障碍 循经放血
原文传递
低频电刺激和强制性训练对中风患者偏身感觉障碍的疗效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方文兵 杨敏 +1 位作者 王丹 梁景怡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18期37-38,共2页
目的:探索中风患者通过电刺激健患侧肢体感觉刺激的对比,和强制性训练对患侧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存在偏身感觉障碍患者40例,排除意识丧失和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康复组给予强制性... 目的:探索中风患者通过电刺激健患侧肢体感觉刺激的对比,和强制性训练对患侧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存在偏身感觉障碍患者40例,排除意识丧失和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康复组给予强制性训练和电刺激;对照组给予一般康复训练,采用Fugl—Meyer四肢感觉评定进行比较。结果:康复组在21天治疗后,感觉功能评分、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频电刺激健患侧肢体争强制性训练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偏身感觉障碍,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是临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健忘侧 强制性训练 感觉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