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苏里江唇(Hemibarbus labeo Pallas)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薛淑群 徐伟 尹洪滨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54,I0001,共6页
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方法,制备乌苏里江唇的染色体。对其肾细胞染色体数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乌苏里江唇的染色体数染色体组有50条染色体,8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8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9对端... 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方法,制备乌苏里江唇的染色体。对其肾细胞染色体数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乌苏里江唇的染色体数染色体组有50条染色体,8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8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9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和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t),其染色体臂数(NF)为82。乌苏里江唇组型公式为2n=16m+16sm+18st+t。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了乌苏里江唇的DNA含量,与鸡血细胞标准对照相比为1.02±0.10,以鸡红细胞DNA含量2.3 pg.N-1计,则乌苏里江唇的体细胞DNA含量为2.34 pg.N-1。与鲤形目其他科的二倍体鱼类比较,乌苏里江唇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相互对应,共同体现出二倍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苏里江唇 染色体 核型 DNA含量
下载PDF
鸭绿江重唇鱼(Hemibarbus labeo)繁殖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家松 张志鹏 +3 位作者 陈伟强 熊占山 毛瑞鑫 胡国宏 《水产养殖》 CAS 2015年第1期45-47,共3页
重唇鱼[Hemibarbus labeo(Pallas)]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是鸭绿江重要的名贵经济鱼类。近年来由于乱捕、生态环境恶化等,重唇鱼资源遭到破坏。研究其生殖生物学特征,可以了解其种群动态,对其种群保护和资源恢复有参考依据。2012年5月... 重唇鱼[Hemibarbus labeo(Pallas)]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是鸭绿江重要的名贵经济鱼类。近年来由于乱捕、生态环境恶化等,重唇鱼资源遭到破坏。研究其生殖生物学特征,可以了解其种群动态,对其种群保护和资源恢复有参考依据。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在鸭绿江吉林江段对重唇鱼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测量了卵径大小在0.8~1.7 mm之间,成熟卵径在1.3~1.5 mm之间,且卵径分布仅有此一个高峰;测定了鸭绿江重唇鱼的初次性成熟全长;全年性腺发育特征;卵巢组成、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通过肝脏指数和性腺指数的变化,分析鸭绿江重唇鱼性腺发育周期的营养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唇鱼 性比 性腺指数 肝脏指数 繁殖力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的中国南方唇(Hermibarbus labeo)和间(Hermibarbus medius)种群分化及亲缘地理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蓝昭军 范明君 +1 位作者 黄小林 赵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6091-6102,共12页
为了解中国南方唇(Hermibarbus labeo)和间(Hermibarbus medius)的种群分化、亲缘地理格局及物种有效性,作者对唇8个水系及间9个水系共148尾样本的Cyt b基因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在所有序列中,共有128个变异位点,共检测出了41个... 为了解中国南方唇(Hermibarbus labeo)和间(Hermibarbus medius)的种群分化、亲缘地理格局及物种有效性,作者对唇8个水系及间9个水系共148尾样本的Cyt b基因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在所有序列中,共有128个变异位点,共检测出了41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54,核苷酸多样性为0.02153。基于Cyt b基因全序列构建的NJ树显示,中国南方的唇与间合聚为两大支,其中韩江和九龙江的全部唇样本组成了Ⅰ支,而其他水系的唇和间样本则组成了Ⅱ支。两支系间的遗传距离为5.1%,而唇和间之间的遗传距离为3.2%。现有证据不支持间与唇达到种一级的分化。单倍型网络图显示,韩江、九龙江种群和其他水系的种群分化较大;海南岛三大水系种群和漠阳江种群的单倍型分支与代表珠江水系单倍型的分支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与其他地理区间种群的亲缘关系则相对较远;西江可能为珠江水系、漠阳江水系和海南岛三大水系间种群的扩散中心,其中一支往东向北江和东江扩散;另一支往南向海南岛扩散,海南岛三大水系种群尔后在冰期海退时向北扩散至漠阳江水系及珠江水系。AMOVA分析表明,唇和间地理区之间变异约占54.50%,地理区内种群间变异约占18.64%,种群内的变异占26.86%,这说明,唇和间种群Cyt b的遗传分化主要是来自地理区之间。错配分析及中性检验显示,全部种群、唇种群、间种群在历史上均没有发生过明显的扩张,两个mt DNA支系亦未发生过扩张,而海南岛的昌化江种群曾发生过种群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 间 种群分化 亲缘地理 细胞色素B基因 中国南方
下载PDF
低氧胁迫下唇䱻及杂交F1代肝脏转录组学分析
4
作者 陶丽竹 陈健 +4 位作者 陈霞 杨淞 罗小波 李思言 杨壮志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1-171,共11页
为探讨低氧胁迫对唇䱻Hemibarbus labeo和杂交䱻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基于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低氧条件下唇䱻和杂交䱻肝脏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唇䱻和杂交䱻分别产生了126646494个和130613321个clea... 为探讨低氧胁迫对唇䱻Hemibarbus labeo和杂交䱻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基于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低氧条件下唇䱻和杂交䱻肝脏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唇䱻和杂交䱻分别产生了126646494个和130613321个clean reads,组装后共获得了48027个unigenes,分别在NR、SwissProt、GO、COG、KOG、eggNOG4.5、KEGG数据库中获得32253个注释;低氧胁迫时,分别有3589个和3177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上调,4075个和5473个下调;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DEGs与细胞结合、催化活性和代谢进程密切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DEGs富集在一些与代谢和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中。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唇䱻和杂交䱻溶解氧胁迫的调控机制和养殖育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䱻 杂交䱻 低氧胁迫 转录组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下载PDF
Cortical reaction and solicitation mechanism in Hemibarbus labeo ovum
5
作者 GAN Guangming ZHANG Yaoguang 《Frontiers in Biology》 CSCD 2006年第4期398-406,共9页
There are 1 to 4 rows and five types of cortical alveoli in the cortex of the pallas(Hemibarbus labeo)egg.From the outer to the inner of the cortex,the diameter of the cortical alveoli decreases gradually.We found a n... There are 1 to 4 rows and five types of cortical alveoli in the cortex of the pallas(Hemibarbus labeo)egg.From the outer to the inner of the cortex,the diameter of the cortical alveoli decreases gradually.We found a new structure named solicitation speckle at the low latitude of the animal pole and near the micropylar apparatus between the ovum envelope and cell membrane in the zygote of fish.The solicitation speckle similar to type I cortical alveoli was very purple in H.E chromosome,and it had no obvious boundary with the ovum envelope and membrane.Moreover,no membrane around the solicitation speckle in TEM was found.In SEM,the solicitation speckle looked flocculent.During cortical reaction,the solicitation speckle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function in arousing cortical reaction.Thirty-five seconds after fertilization,cortical alveoli began to break down near the low latitude of the animal pole.At the same time,the same thing happened near the micropylar apparatus before cortical reaction.Both starting points encountered and healed up at the vestibule of the micropylar apparatus.The cortical reaction that happened near the low latitude of the animal pole was another new pattern.The cortical reaction wa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at included latent period,developmental period,climactic period and declining period.In the latent period,no cortical alveoli were released.In the developmental period,a few cortical alveoli were released outside the cortex.In the climactic period,several cortical alveoli were inosculated into a big vesicle and released intensely.In the declining period,the type V cortical alveoli and the other remnant cortical alveoli were released.Five minutes after fertilization,cortical alveoli were released entirely in the animal pole.Five minutes after fertilization,all of the remnant cortical alveoli were released.This leads us to conclude that cortical reaction is induced by type I cortical alveoli,and the solicitation speckle is a volcanic chain reaction under water or the other lower osmotic pressure of fluids.The outer cortical reaction can accelerate the inner cortical reaction.While cortical alveoli releases in batches,the cell plasma membrane is reorganized over and over.No cortical alveoli were found below the micropylar tube where sperm enters the ovum,which suggests that the cortical reaction prevents polysper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ibarbus labeo cortical alveoli cortical reaction solicitation speckle solicitation mechanism
原文传递
花和唇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36
6
作者 吕耀平 曹明富 +1 位作者 姚子亮 王慕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3-848,共6页
利用国内外通用的营养测试方法测定了花(Hemibarbus maculates)和唇(Hemibarbu labeo)的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花和唇含肉率分别是70.61%7、1.52%;花肌肉(鲜样)中蛋白质(18.41%)和脂肪含量(2.46%)显著高于唇的,... 利用国内外通用的营养测试方法测定了花(Hemibarbus maculates)和唇(Hemibarbu labeo)的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花和唇含肉率分别是70.61%7、1.52%;花肌肉(鲜样)中蛋白质(18.41%)和脂肪含量(2.46%)显著高于唇的,而花的灰分含量要显著低于唇;水分含量分别是78.35%、78.51%,两者无显著差异。花和唇肌肉中脂肪酸种类丰富,饱和脂肪酸(SFA)4种,不饱和脂肪酸(UFA)7种;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3种;其中DHA含量高达5.00%和14.32%。花和唇肌肉中的氨基酸总量分别是63.07%和67.63%,呈味氨基酸分别为25.96%和26.30%。缬氨酸、蛋氨酸和胱氨酸为限制性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鱼骨] 唇[鱼骨] 含肉率 肌肉营养成分
下载PDF
唇鱼骨、花鱼骨及其杂交F_1的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练青平 宓国强 +3 位作者 胡廷尖 王雨辰 沈土山 姚子亮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3-499,共7页
运用3种多元分析法分析了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花鱼骨H.maculates及其杂交F1(唇鱼骨♀×花鱼骨♂)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杂交F1在体形和体色上完全偏向于母本唇鱼骨,仅背部的小黑点是继承了花鱼骨的形态特征;唇鱼骨、花鱼骨和... 运用3种多元分析法分析了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花鱼骨H.maculates及其杂交F1(唇鱼骨♀×花鱼骨♂)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杂交F1在体形和体色上完全偏向于母本唇鱼骨,仅背部的小黑点是继承了花鱼骨的形态特征;唇鱼骨、花鱼骨和杂交种F1的可数性状中背鳍、臀鳍、胸鳍和腹鳍条数基本上一致,各项差异均不显著。利用主成分分析构建了9个主成分,对总变异的累积贡献率为80.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杂交F1的形态与唇鱼骨形态较为相似。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3种鱼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分别为86.7%~100%(P1)、87.9%~100%(P2),综合判别率为9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鱼骨] 花[鱼骨] 杂交F1 形态差异 框架分析
下载PDF
根据mtDNA控制区序列分析野生唇的种群遗传结构 被引量:4
8
作者 佟广香 匡友谊 +2 位作者 尹家胜 耿龙武 徐伟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0-507,共8页
为了掌握不同地理种群唇(Hemibarbu labeo)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探讨其亲缘地理演化过程,研究分析了乌苏里江、长江、黑龙江、鸭绿江和牡丹江5大水系,8个地理群体(n=42)的mtDNA控制区404 bp片段的变异,该片段共有26个变异位点,变... 为了掌握不同地理种群唇(Hemibarbu labeo)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探讨其亲缘地理演化过程,研究分析了乌苏里江、长江、黑龙江、鸭绿江和牡丹江5大水系,8个地理群体(n=42)的mtDNA控制区404 bp片段的变异,该片段共有26个变异位点,变异率为6.43%,平均核苷酸多样性为0.011 5。42尾样本共检测到18个单倍型,这8个地理群体是以HT1和HT2单倍型为中心向外辐射演化的。AMOVA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内变异为59.29%,同一水系群体间变异为23.50%,不同水系群体间变异为17.20%,以上变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群体间配对FST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水系内有些群体间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水平。聚类分析发现,最大简约法(MP)和最大似然率法(ML)结果基本一致,嘉荫群体(HRJY)和四川群体(YRSC)绝大部分个体被聚在一支,鸭绿江群体(YRLJ)聚在一支,这与单倍型网络的分析结果一致,以上结果表明唇的遗传多样较为丰富,黑龙江流域的唇保持了祖先单倍型,其他地理群体为黑龙江流域内群体向不同方向演化的结果,并且部分地理群体已经形成了特有的单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hemibarbus labeo) 线粒体控制区 单倍型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乌苏里江唇鱼骨的全人工繁育 被引量:21
9
作者 徐伟 李池陶 +2 位作者 耿龙武 孙慧武 刘晓勇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0-556,共7页
从乌苏里江捕获野生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亲鱼150余尾,经人工繁殖获得鱼苗,饲养于池塘中,研究其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生长、繁殖和性腺发育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野生亲鱼及其F1在池塘中饲养下,性腺可自然发育至成熟,繁殖季节(5-6月... 从乌苏里江捕获野生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亲鱼150余尾,经人工繁殖获得鱼苗,饲养于池塘中,研究其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生长、繁殖和性腺发育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野生亲鱼及其F1在池塘中饲养下,性腺可自然发育至成熟,繁殖季节(5-6月)雌、雄亲鱼会出现明显的副性征,注射催产激素HCG、LRH-A2和DOM的混合制剂,可促使成熟的雌性亲鱼产卵,水温22~26℃时,药物的效应时间在17~22h,人工繁殖的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分别为87.55%、68.95%、92.5%和5.75%。唇鱼骨的卵为圆形、灰白色或淡绿色,遇水后产生较强的黏性,吸水膨胀卵径为(2.32±0.12)mm(n=50),体质量400~900g的雌性亲鱼绝对怀卵量为(3.19±0.85)×104粒(n=15)。水温22~24℃时,从卵授精到仔鱼孵出需要积温69.43℃·d,到仔鱼平游摄食需要积温139.25℃·d,刚出膜的仔鱼全长(6.1±0.3)mm,平游时全长达到(8.9±0.4)mm。在哈尔滨地区人工池塘养殖唇鱼骨,1+龄鱼体质量为(17.20±2.46)g,2+龄鱼为(89.84±9.30)g,3+龄鱼为(234.94±25.94)g,4+龄鱼为(371.57±64.65)g;雄性3+、雌性4+有部分个体性腺成熟,5+龄时多数个体可发育至性成熟。唇鱼骨的全人工繁育成功,可初步解决苗种来源和池塘养殖问题,并为野生资源的增殖和人工规模化养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鱼骨 池塘养殖 生长 性腺发育 人工繁殖
下载PDF
唇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初步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冯晓宇 杨仲景 +2 位作者 郭水荣 李行先 王宇希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60,共3页
对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的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孵化和鱼苗培育等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唇鳕野生亲本在池塘条件下经人工驯养可达性成熟;在水温19.0~21.0℃时一次性注射LHR—A2、HCG和DOM混合催产剂,其效... 对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的亲鱼培育、人工繁殖、孵化和鱼苗培育等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唇鳕野生亲本在池塘条件下经人工驯养可达性成熟;在水温19.0~21.0℃时一次性注射LHR—A2、HCG和DOM混合催产剂,其效应时间18~21.5h;2005~2006年采用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及人工授精、流水孵化、豆浆法培育鱼苗等方法,共催产雌鱼44尾,平均催产率81.5%,共计产卵45.7万粒,平均受精率82.6%,孵化率77.4%,共孵出鱼苗24.5万尾。鱼苗经25~30d豆浆法培育后可达3cmI;2_L,平均成活率为65.5%,共培育夏花15.1万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鱼骨)(hemibarbus labeo) 人工繁殖 鱼苗培育
下载PDF
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唇的微卫星引物筛选及群体遗传结构 被引量:12
11
作者 胡雪松 石连玉 +3 位作者 李池陶 曹顶臣 马波 徐伟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0-236,共7页
利用鲤(Cyprinus carpioL.)(20对引物)和Hemibarbus mylodon(21对引物)共41对微卫星引物对黑龙江(逊克,XK)和乌苏里江(虎头,HT;海青,HQ)的3个野生唇(Hemibarbus labeo)群体进行引物适合性研究,并将获得的多态性微卫星位点用于唇群体... 利用鲤(Cyprinus carpioL.)(20对引物)和Hemibarbus mylodon(21对引物)共41对微卫星引物对黑龙江(逊克,XK)和乌苏里江(虎头,HT;海青,HQ)的3个野生唇(Hemibarbus labeo)群体进行引物适合性研究,并将获得的多态性微卫星位点用于唇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引物筛选结果表明,5对鲤引物可对唇扩增出条带,但产物均无多态性;11对H.mylodon引物能在唇中成功扩增,10对引物(10个位点)的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其中7个位点为高度多态(PIC>0.5)。对3个唇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0个位点的平均杂合度为0.4834,共检测到96个等位基因(40个有效等位基因),以HT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最高。卡方检验结果表明,8个位点在3个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偏离遗传平衡(P<0.05),且偏离平衡的位点均表现为杂合体缺失(Fis>0)。3个群体两两间具有较多的基因交流(Nm>11),以XK和HQ间最高(17.27),二者的遗传距离也最近(0.0497),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微弱(Fst=0.0236)。以上结果表明,H.mylodon的微卫星引物适合于唇的群体遗传变异研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野生唇资源受人为及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3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不明显,乌苏里江的HT群体更适合在人工繁殖计划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鱼骨] 微卫星 遗传结构
下载PDF
乌苏里江唇的鳞片和生长特征 被引量:16
12
作者 徐伟 李池陶 +1 位作者 曹顶臣 耿龙武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8-112,共5页
依据238尾鱼的测量数值,研究了乌苏里江野生唇(Hemibarbuslabeo)的鳞片及生长特征,并调查了乌苏里江抓吉镇江段唇的捕捞资源情况。结果表明,唇的鳞片较大,为规则圆鳞,年轮特征清晰,易于分辨,鳞径(R鳞径)与生长时间(年龄t)的回归... 依据238尾鱼的测量数值,研究了乌苏里江野生唇(Hemibarbuslabeo)的鳞片及生长特征,并调查了乌苏里江抓吉镇江段唇的捕捞资源情况。结果表明,唇的鳞片较大,为规则圆鳞,年轮特征清晰,易于分辨,鳞径(R鳞径)与生长时间(年龄t)的回归方程为R鳞径=0.8583t+2.275(n=238,r=0.9868),体长与鳞径的回归方程为L=4.3326R鳞径+0.0293(n=238,r=0.9903)。乌苏里江唇体重与体长的回归方程为W=0.0115L3.0868(n=238,r=0.9962),其生长特征适合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体重的生长拐点t=4.59龄,W=340.90g。在乌苏里江抓吉镇江段主要捕捞唇的时间从每年开冰期4月20日到封冰期11月15日左右,其捕捞量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4~5月、10~11月数量最多,为100~150kg/d,6~7月为50~100kg/d,8~9月较少,为30~40k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鱼骨] 鳞片 年龄 生长
下载PDF
唇受精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甘光明 张耀光 +1 位作者 张贤芳 王志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4-291,共8页
唇精孔器属深凹陷、短孔径型。精子在受精后2s到达精孔管、5s进入卵子。受精后8—15min,卵子进入第二次减数分裂后期。受精后10min,开始形成雄性原核。受精后20min,进入第二次减数分裂末期。受精后25min,雌性原核形成。受精后30—35min... 唇精孔器属深凹陷、短孔径型。精子在受精后2s到达精孔管、5s进入卵子。受精后8—15min,卵子进入第二次减数分裂后期。受精后10min,开始形成雄性原核。受精后20min,进入第二次减数分裂末期。受精后25min,雌性原核形成。受精后30—35min,雌性原核向雄性原核移动。受精后40min,雌雄原核接近。受精后50min,雌雄原核结合。受精后70min,受精卵进入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受精后80min,进入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受精后120min,进入末期。卵黄降解与其内部或外周小泡的泡状缺口紧密相关。雌雄原核结合是精子星光扩张、牵引和细胞质流动的共同结果。有多精入卵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鱼骨) 受精细胞学 雌雄原核结合 受精膜外举
下载PDF
RAPD标记在唇与花种质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吕耀平 胡则辉 叶丽平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4-329,360,共7页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浙江瓯江溪水性鱼类唇和花进行了种质鉴定和遗传分析,从4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4个多态性高的引物,分别扩增出130条和127条DNA带,多态位点比率达84.62%和66.93%,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带9.3条和9.1条.S...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浙江瓯江溪水性鱼类唇和花进行了种质鉴定和遗传分析,从4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4个多态性高的引物,分别扩增出130条和127条DNA带,多态位点比率达84.62%和66.93%,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带9.3条和9.1条.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451 5和0.354 8,Nei s指数为0.303 7和0.239 2.唇和花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288 0和0.209 6.引物S383、S399、S463和S471扩增的6个特异性标记,可用来区分唇和花.最后应用UPMGA法对它们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唇和花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RAPD分子标记技术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属鱼类的种质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鱼骨] 花[鱼骨] RAPD标记 遗传分析 种质鉴定
下载PDF
涪江下游唇胚胎发育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贺吉胜 何学福 严太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25-226,共2页
涪江下游唇鱼骨每年3~4月,在水温12~24℃范围内均可产卵繁殖.成熟卵圆形,橘黄色或橙黄色,卵径160~190mm,平均175mm,遇水能普遍激动,但始终不分裂.受精卵具粘性,卵膜吸水膨胀后达240~270mm,并在卵膜外形成一层胶膜.受精卵在125~185... 涪江下游唇鱼骨每年3~4月,在水温12~24℃范围内均可产卵繁殖.成熟卵圆形,橘黄色或橙黄色,卵径160~190mm,平均175mm,遇水能普遍激动,但始终不分裂.受精卵具粘性,卵膜吸水膨胀后达240~270mm,并在卵膜外形成一层胶膜.受精卵在125~185℃下历时约195h孵化,胚胎的孵化与孵化腺细胞的出现密切相关.低温下可出现“宕延孵出”的现象,发育的下限温度为102℃.初孵仔鱼全长650~680mm,平均662mm,眼色素和胸鳍原基已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Hua 胚胎发育 Qu亚科 鲤科 养殖
下载PDF
花鱼骨与唇鱼骨及其正反杂交子代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倩 练青平 +3 位作者 胡廷尖 刘士力 王雨辰 宓国强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1-246,共6页
利用12对微卫星引物对花鱼骨和唇鱼骨及其正反杂交子代(花鱼骨♀×唇鱼骨♂F1和唇鱼骨♀×花鱼骨♂F1)共4个群体进行微卫星分析,计算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多态性信息含量(PIC)、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 利用12对微卫星引物对花鱼骨和唇鱼骨及其正反杂交子代(花鱼骨♀×唇鱼骨♂F1和唇鱼骨♀×花鱼骨♂F1)共4个群体进行微卫星分析,计算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多态性信息含量(PIC)、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遗传分化系数(Fst)、Nei氏遗传距离(DS)。结果表明:在4个群体中,反交F1的平均Ne最大(3.453 7),花鱼骨的平均Ne最小(3.049 7);花鱼骨和唇鱼骨及其正反杂交子代4个群体的平均PIC分别为0.599 4、0.602 6、0.628 0、0.637 4;反交F1的平均Ho最高(0.411 1),花鱼骨的平均Ho最低(0.208 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正交F1和母本花鱼骨先聚为一支,再和父本唇鱼骨聚为一支,最后同反交F1聚在一起。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系数结果显示:正交F1与母本花鱼骨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与反交F1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反交F1同父本花鱼骨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同母本唇鱼骨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杂交子代群体的等位基因基本来自父母本双方,可以推断杂交子代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属两性融合生殖,且杂交子代的遗传变异水平明显高于父母本,是真正意义上的杂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错 唇鲭 杂交F1 微卫星分析
下载PDF
瓯江2种的ISSR分析优化和自然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吕耀平 胡则辉 叶丽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5-521,共7页
以唇和花为材料,对影响PCR反应的主要因子-模板DNA、引物、dNTPs、Mg2+、Taq酶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了适合唇和花基因组DNA的ISSR-PCR反应体系。25μL的PCR反应液含有的组分和终浓度分别为:约60ng模板DNA、1.2UTaq酶、0.4μmol/L... 以唇和花为材料,对影响PCR反应的主要因子-模板DNA、引物、dNTPs、Mg2+、Taq酶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了适合唇和花基因组DNA的ISSR-PCR反应体系。25μL的PCR反应液含有的组分和终浓度分别为:约60ng模板DNA、1.2UTaq酶、0.4μmol/L引物、2.0mmol/L MgCl2、0.2mmol/L dNTPs、2%甲酰胺。利用优化反应体系从6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8个稳定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对25个唇个体和22个花个体的DNA进行正式扩增,分别从两个种群分别扩增到168和156条扩增谱带,扩增片段长度在200—1500bp之间。根据扩增结果计算出两个种群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67.52%和53.21%,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450和0.2749,Nei’s指数分别为0.2292和0.183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3875和1.3169。两个种群内样本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2129和0.1529,结果表明两个种群的遗传多态性较高,其中唇的多样性明显高于花群体。引物UBC845扩增的610bp带和UBC854扩增的1240bp带为唇种的特异性谱带。属鱼类基因组中均含有微卫星DNA序列:(AG)8、(GA)8、(CT)8和(GAA)6。本研究为唇和花的种质保护、合理开发利用以及选择育种提供了一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鱼骨] 花[鱼骨] ISSR 优化 遗传多样性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唇(♀)×花(♂)杂交子一代胚胎发育 被引量:7
18
作者 宓国强 练青平 +2 位作者 姚子亮 胡廷尖 王雨辰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537-543,共7页
以唇[鱼骨]为母本,花[鱼骨]为父本进行属内远缘杂交,观察和记录了杂交F1受精卵胚胎发育情况,具体描述了各个时期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受精卵为粘性卵,卵径为2.50-2.80 mm,在水温在(20±1)℃条件下,受精后55 min,胚盘形成;1 h 3... 以唇[鱼骨]为母本,花[鱼骨]为父本进行属内远缘杂交,观察和记录了杂交F1受精卵胚胎发育情况,具体描述了各个时期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受精卵为粘性卵,卵径为2.50-2.80 mm,在水温在(20±1)℃条件下,受精后55 min,胚盘形成;1 h 35 min,细胞开始分裂,进入卵裂期;5 h 05 min,囊胚层形成,进入囊胚期;10 h 30 min,胚层下包,形成胚环,进入原肠期;17 h 25 min,神经板形成,胚体侧卧,进入神经胚期;19 h 15 min,胚孔关闭,进入胚孔封闭期;22 h 25 min,进入器官形成期;94 h 10 min,仔鱼开始出膜。研究认为唇[鱼骨](♀)×花[鱼骨](♂)杂交F1受精卵与母本胚胎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基本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鱼骨] 花[鱼骨] 杂交子一代 胚胎发育
下载PDF
花(♀)×唇(♂)杂交子一代胚胎发育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练青平 宓国强 +3 位作者 胡廷尖 王雨辰 姚子亮 秦丹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135,共5页
采用人工催产和干法授精技术,在ZOOM645S解剖镜下对花(Hemibarbus maculatus)(♀)×唇(H.labeo)(♂)杂交子一代(F1)胚胎发育过程中各发育时期的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受精卵为强黏性卵,卵径为1.60~1.80 mm。在... 采用人工催产和干法授精技术,在ZOOM645S解剖镜下对花(Hemibarbus maculatus)(♀)×唇(H.labeo)(♂)杂交子一代(F1)胚胎发育过程中各发育时期的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受精卵为强黏性卵,卵径为1.60~1.80 mm。在孵化水温为(20±1)℃条件下,受精后1 h胚盘隆起;1 h20 min进入卵裂期;6 h 20 min进入桑椹期;8 h 20 min进入囊胚期;13 h 10 min进入原肠期;16 h 20min进入神经胚期;受精后18 h进入胚孔封闭期;21 h 30 min进入肌节出现期;27 h 20 min进入眼基出现期;28 h 40 min进入眼囊期;30 h 40 min进入尾芽期;32 h 30 min进入晶体出现期;34 h 40 min进入肌肉效应期;36 h 40 min进入耳石出现期;44 h进入心跳期;53 h 40 min进入眼色素形成期;60 h 40min进入血液循环期;68 h 30 min后开始出膜。杂交F1胚胎发育时序及形态特征均偏向母本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hemibarbus maculatus) 唇(H.labeo) 杂交子一代 胚胎发育
下载PDF
唇螖基因组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佟广香 匡友谊 +1 位作者 尹家胜 徐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27-733,共7页
以唇螖为实验材料,通过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的几个关键技术参数进行研究,建立适合于唇螖的AFLP反应体系。结果显示:通过DNA的质量、酶的浓度、酶切时间及扩增时稀释倍数等条件的调整,EcoRI、Tru9I酶切组合和PstI、TaqI酶切组合... 以唇螖为实验材料,通过对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的几个关键技术参数进行研究,建立适合于唇螖的AFLP反应体系。结果显示:通过DNA的质量、酶的浓度、酶切时间及扩增时稀释倍数等条件的调整,EcoRI、Tru9I酶切组合和PstI、TaqI酶切组合均能够获得清晰可靠的图谱,二者的结果比较显示,EcoRI、Tru9I酶切组合扩增结果的多态性要稍差于PstI、TaqI酶切组合的扩增结果,为利用AFLP标记对唇螖基因组进行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鱼骨) AFLP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