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in management of hemiplegic shoulder pain post stroke in patients from Nanjing,China 被引量:14
1
作者 Yi Zhu Bin Su +1 位作者 Ning Li Hongzhu Jin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5期2389-2398,共10页
We selected 106 hemiplegic patients with shoulder pain hospitalized after stroke from three hospi- tals in Nanjing, China between February 2007 and January 2012. All patients had complete clinical data sets and accoun... We selected 106 hemiplegic patients with shoulder pain hospitalized after stroke from three hospi- tals in Nanjing, China between February 2007 and January 2012. All patients had complete clinical data sets and accounted for 45.5% of the inpatients because of strok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hemiplegic shoulder pain post stroke increased yearly, attacking mainly males 50-69 years of age. Of 106 patients, there were 60 cases (56.6%) of adhesive capsulitis, 19 (17.9%) of shoulder subluxation, 14 (13.2%) of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and 13 (12.6%) of central pain. The main symptoms were shoulder pain (100%), limit of shoulder mobility (98.1%), and adhesion of the scapula (56.6%). MRI of the shoulder showed tendon and ligament lesions (57.1%) and rotator cuff tear (38.1%). 53.8% of central pain was related to the thalamus, in addition to the basal ganglia, brain stem, and cerebellopontine angle. Shoulder pain, upper limb motor function, and function independence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In par- ticular, electroacupuncture based on basic physical therapy exhibited efficacy on shoulder subluxa- tion and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results showed a negative re- lationship of efficacy of pain management with the attack period of shoulder pain, involvement of the posterior limb of the internal capsule, and duration between onset and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but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pain-related education, pain regression period, and pain dia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brain injury hemiplegia post stroke shoulder pain adhesive capsulitis shoulder subluxation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grants-supported paper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STUDIES 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SHOULDER PAIN IN PATIENTS WITH WIND STROKE 被引量:3
2
作者 粟胜勇 周恩华 +1 位作者 李扬帆 邓柏颖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04年第1期43-48,共6页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authors review some new results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shoulder pain in stroke patients from ① application of filiform needle with different needling manipulations, ② selection and com...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authors review some new results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shoulder pain in stroke patients from ① application of filiform needle with different needling manipulations, ② selection and combination of acupoints, and ③ some special needling methods including point-injection. Generally, if acupuncture therapy is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rehabilitation method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shoulder-pain-relief will be much better. Regarding the acupoint selection, both local acupoints and those of the yang meridians are primari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Further studies on treating shoulder pain of hemiplegia based upon the basic theory of TCM are necess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ulder pain hemiplegia Needling methods Acupoint selection
下载PDF
肩部控制训练联合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及上肢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永林 马颖 +4 位作者 窦超 陆安民 江小鸽 宋新建 肖玉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观察肩部控制训练基础上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脑卒中偏瘫患者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1)和治疗组(n=22)。对照组采用肩部控制训练,治疗组加用神经松动术。治... 目的观察肩部控制训练基础上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脑卒中偏瘫患者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1)和治疗组(n=22)。对照组采用肩部控制训练,治疗组加用神经松动术。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疼痛数字表法(NRS)和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进行评定。结果对照组脱落1例,治疗组脱落2例。两组治疗后NRS和FMA-UE评分显著改善(|t|>7.898,P<0.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2.337,P<0.05)。结论肩部控制训练联合神经松动术能显著缓解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痛,改善其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肩痛 神经松动术 肩部控制训练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肩胛下肌联合胸大肌A型肉毒毒素注射改善偏瘫后肩痛
4
作者 潘录录 朱含章 +5 位作者 高立轩 林苏进 程志清 蒋玉燕 潘蓉蓉 支英豪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363-370,共8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肩胛下肌联合胸大肌A型肉毒毒素(BoNT-A)注射对偏瘫后肩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在温州市中医院康复科住院确诊为脑梗死和脑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6例患者随机...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肩胛下肌联合胸大肌A型肉毒毒素(BoNT-A)注射对偏瘫后肩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在温州市中医院康复科住院确诊为脑梗死和脑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6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干预组在超声引导下向肩胛下肌和胸大肌分别注射100 U(2 mL)的BoNT-A,共200 U(4 mL),对照组则使用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观察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偏瘫侧肩部的VAS、无痛被动关节活动范围(pROM)、肌张力(MAS)、上肢功能评分(FMA-U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MBI)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两组患者的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VAS和MAS在治疗后2周开始低于对照组(P<0.05),pROM在治疗后1个月开始大于对照组(P<0.05),FMA-UE和MBI在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的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肩胛下肌联合胸大肌BoNT-A注射可缓解偏瘫患者的肩痛,减少痉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后肩痛 超声引导 A型肉毒毒素 肩胛下肌 胸大肌
下载PDF
关节松动术联合肌肉牵伸在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蒋慧宁 付高勇 +1 位作者 林卫 杜蕊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07-310,共4页
目的 探讨关节松动术联合肌肉牵伸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HSP)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脑卒中后HSP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肩胛带控制训练、神经松动技术、经皮神经电... 目的 探讨关节松动术联合肌肉牵伸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HSP)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脑卒中后HSP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肩胛带控制训练、神经松动技术、经皮神经电刺激等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关节松动术联合肌肉牵伸技术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上肢运动功能(FMA-UE)、日常生活能力(MBI)、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结果 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UE、MBI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hs-CRP、IL-6、TNF-α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松动术联合肌肉牵伸能缓解HSP,促进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可能与拮抗炎症反应、血液流变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肩痛 关节松动术 肌肉牵伸 炎性因子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防痉挛针刺法联合肩胛带控制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临床观察
6
作者 刘铭 李芝慧 +7 位作者 张静 王琼芬 毛伟 白杨 陈新 王岚 蔡力妍 陈静雯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目的:观察防痉挛针刺法联合肩胛带控制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0例,伴有偏瘫肩痛、运动受限,所有受试者均为右利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防痉挛针刺法联合肩胛带控制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0例,伴有偏瘫肩痛、运动受限,所有受试者均为右利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肩胛带控制训练治疗,治疗组给予防痉挛针刺法联合肩胛带控制训练治疗。观察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改良Ashworth评分、被动关节活动度(passive range of motion,PROM)、简化Fugl-Meye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 upper limb,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Ashworth评分低于对照组,PROM、FMA-UE评分及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痉挛针刺法联合肩胛带控制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肩痛,能明显减轻患者偏瘫肩痛,平衡肌张力,改善患肩关节活动度、提高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肩痛 防痉挛针刺 肩胛带控制训练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联合PNF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王星星 於秋燕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8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究功能性电刺激(FES)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3月江阴南闸医院收治的118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 目的:探究功能性电刺激(FES)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3月江阴南闸医院收治的118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FES联合PNF。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后肩痛程度及肩关节情况、上肢运动功能及肌张力、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2个月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痛和残疾指数(SPADI)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VAS评分、SPA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分升高,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降低,观察组FMA-UE评分高于对照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后,两组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S联合PNF治疗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有利于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肩痛 功能性电刺激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的肩胛下肌外侧(腋下)入路肉毒毒素注射 被引量:26
8
作者 毕胜 罗渝昆 +1 位作者 王月香 李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0-422,共3页
目的:介绍超声引导下肩胛下肌外侧腋下入路肉毒毒素注射方法。方法:2例上肢偏瘫肩痛并有痉挛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外侧腋下入路注射肉毒毒素。结果:经注射治疗后,患者肩痛、上肢痉挛明显降低;主动和被动肩关节活动度均有提高。结论:某... 目的:介绍超声引导下肩胛下肌外侧腋下入路肉毒毒素注射方法。方法:2例上肢偏瘫肩痛并有痉挛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外侧腋下入路注射肉毒毒素。结果:经注射治疗后,患者肩痛、上肢痉挛明显降低;主动和被动肩关节活动度均有提高。结论:某些深部肌肉注射肉毒毒素具有一定技术难度和风险。由于在超声引导下,深部肌肉可视并容易注射,注射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肉毒毒素 偏瘫 肩痛 痉挛
下载PDF
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肩关节挛缩病变及发生挛缩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立宁 谢惠敏 +5 位作者 樊文萍 王瑞 李圣节 解涛 左秀芹 贾子善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0-503,519,共5页
背景肩痛是脑卒中偏瘫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影响日常活动能力,降低生活质量。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肩关节损伤情况及发生肩关节挛缩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康复科收治的偏瘫肩痛(hem... 背景肩痛是脑卒中偏瘫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影响日常活动能力,降低生活质量。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肩关节损伤情况及发生肩关节挛缩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康复科收治的偏瘫肩痛(hemiplegic shoulder pain,HSP)患者66例,男46例,女20例,平均年龄(57.28±12.08)岁。对患者患侧肩行MRI扫描,记录患侧肩关节磁共振结果和各项临床指标。根据是否存在关节挛缩,将患者分为关节挛缩组(35例)和非关节挛缩组(31例),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差异。结果 66例中肩胛下滑囊炎/关节腔积液59例(89.39%),冈上肌肌腱损伤54例(81.82%),肱二头肌肌腱炎54例(81.82%),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炎50例(75.76%),喙突下滑囊炎57例(86.36%)。关节挛缩组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炎、盂唇损伤率较非关节挛缩组高(85.71%vs 64.51%,P=0.050;62.86%vs 35.48%,P=0.026),两组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肩胛下滑囊炎/关节腔积液、冈上肌肌腱损伤、肱二头肌肌腱炎是HSP患者最常见的MRI改变;肩关节挛缩患者更容易发生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炎及盂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脑卒中 偏瘫 肩痛 肩关节挛缩
下载PDF
经筋结点恢刺法配合PNF技术改善偏瘫肩痛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10
作者 韩振翔 祁丽丽 +5 位作者 周一心 张宏 许文杰 王宏林 张贞 王智博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12期1420-1424,共5页
目的观察经筋结点恢刺法配合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采用PNF康复技术治疗)、恢刺组30例(采用经筋结点恢刺法治疗)、综合组30例(在经筋结点恢刺后... 目的观察经筋结点恢刺法配合康复技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采用PNF康复技术治疗)、恢刺组30例(采用经筋结点恢刺法治疗)、综合组30例(在经筋结点恢刺后采用PNF康复技术治疗),共治疗6星期,治疗前后评估AFS评分、FMA上肢功能活动评分、SS-QOL评分及统计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综合组在治疗1星期后AFS评分与康复组或恢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星期后,综合组治疗后FMA评分、SS-QOL评分与康复组或恢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星期后综合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与康复组或恢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结点恢刺法配合PNF康复技术可有效改善偏瘫肩痛的疗效,降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经筋结点 恢刺 康复训练 中风并发症 偏瘫 肩痛 FMA SS-QOL AFS
下载PDF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李威 李丹 +3 位作者 许立俊 林宇 李文兰 章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97-1201,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方法 50例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松动术。治疗前、治疗后4周分别采用数字模拟...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方法 50例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松动术。治疗前、治疗后4周分别采用数字模拟评分法(NAS)评定患侧肩痛,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中上肢部分(FMA)评定上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N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FMA和MBI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松动术能进一步减轻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痛,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肩痛 神经松动术 上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温针联合中药薰洗及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27
12
作者 刘铭 马晖 +1 位作者 富晓旭 谢春光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12期1174-1177,共4页
目的观察温针联合中药薰洗及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温针联合中药薰洗及康复训练)和对照组(康复训练),每组30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VAS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和Barthel指数... 目的观察温针联合中药薰洗及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温针联合中药薰洗及康复训练)和对照组(康复训练),每组30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VAS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评定疼痛强度、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0 d后,治疗组患者肩部疼痛强度、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温针联合中药薰洗及康复训练治疗可有效、安全缓解脑卒中患者肩部疼痛强度,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疗法 薰洗 康复训练 中风后遗症 偏瘫 肩痛
下载PDF
偏瘫肩痛近10年国外研究回顾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扬帆 粟胜勇 +1 位作者 周恩华 邓柏颖 《上海针灸杂志》 2004年第5期43-45,共3页
本文就近 10年国外学者关于偏瘫肩痛的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了解国外对该病症的相关因素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结果显示 :肩关节半脱位、肌张力异常、肩 -手综合征等均可成为致痛因素。预防与治疗方面 ,则以康复性疗法为主。
关键词 偏瘫 肩痛 脑血管意外 并发症 关节半脱位 肩手综合征
下载PDF
经筋排刺电针对中风后肩痛患者血清IL-6、TNF-α、NO水平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宋丰军 郑士立 +6 位作者 朱文宗 陈柄 奚经巧 邹晓静 方君辉 刘海飞 叶必宏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10期1158-1161,共4页
目的观察经筋排刺电针治疗中风后肩痛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经筋排刺组和常规针刺组,主要观察治疗前后简明麦吉尔疼痛量表评分和血清IL-6、TNF-α及NO水平。结果经筋排刺电针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肩痛,在简明麦... 目的观察经筋排刺电针治疗中风后肩痛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经筋排刺组和常规针刺组,主要观察治疗前后简明麦吉尔疼痛量表评分和血清IL-6、TNF-α及NO水平。结果经筋排刺电针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肩痛,在简明麦吉尔疼痛量表评分和血清IL-6、TNF-α、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经筋排刺电针治疗较常规针刺治疗下降的水平更加显著。结论经筋排刺电针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降低血清IL-6、TNF-α、NO水平,减少或抑制了炎性因子的释放,抑制了炎性反应,从而改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并发症 偏瘫 肩痛 十二经筋 针刺 电针 排刺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早期干预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薇 辛宁 赵文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干预预防、减轻肩痛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床边运动疗法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部进行康复,用简氏疼痛问卷和上肢功能评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0d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干预预防、减轻肩痛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床边运动疗法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部进行康复,用简氏疼痛问卷和上肢功能评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0d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上肢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进行早期干预明显减轻了肩痛并有效提高了上肢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肩痛 早期干预 康复
下载PDF
强化肩胛带训练及早期康复治疗对经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5
16
作者 郭瑞 刘悦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强化肩胛带训练及早期康复治疗对经针灸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选取67例发病2~12周的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针灸治疗+常规训练治疗,23例)、B组(强化肩胛带训练+针灸治疗,20例)、C组... 目的探讨强化肩胛带训练及早期康复治疗对经针灸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选取67例发病2~12周的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针灸治疗+常规训练治疗,23例)、B组(强化肩胛带训练+针灸治疗,20例)、C组(强化肩胛带训练+针灸治疗+早期康复治疗,24例),分别于入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简化Fugl-Meyer评估(FMA)上肢功能评分和改良Ba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3组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VAS指数、FMA指数、MBI指数优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VAS指数、FMA指数、MBI指数优于A、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肩胛带控制训练联合早期康复治疗能很好地改善经针灸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痛、上肢运动能力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肩痛 肩胛带控制训练 康复治疗 针灸
下载PDF
针灸对中风后偏瘫肩痛者血脂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扬帆 邓柏颖 +1 位作者 粟胜勇 周恩华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 :观察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中高脂血症的发生情况及针灸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灸组 (A组 )、针灸加中西药治疗组 (B组 )和单纯中西药治疗组 (C组 ) ,分别观察 3组的临床疗效及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的变... 目的 :观察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中高脂血症的发生情况及针灸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灸组 (A组 )、针灸加中西药治疗组 (B组 )和单纯中西药治疗组 (C组 ) ,分别观察 3组的临床疗效及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的变化。结果 :90例中 ,伴高脂血症者 67人 ,其中TC和TG增高者多见。三种疗法在对偏瘫肩痛取得疗效的同时 ,对异常血脂的调节也出现良好作用 (P <0 .0 1 ) ,而 3组间比较却无明显差异性 (P >0 .0 5)。结论 :直接参与中风后偏瘫肩痛治疗的针灸、中西药疗法 ,对机体内环境的调节存在着良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偏瘫 肩痛 高脂血症 针灸 西药
下载PDF
肩胛控制训练对预防和治疗偏瘫患者肩痛的作用 被引量:16
18
作者 侯来永 孙启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探讨肩胛的控制训练对偏瘫患者肩痛预防和治疗的意义。方法 :按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将 6 5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 30例按常规方法进行康复训练 ;训练组 35例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强调肩胛骨的控制训练。训练时间为 1— 4个月 ... 目的 :探讨肩胛的控制训练对偏瘫患者肩痛预防和治疗的意义。方法 :按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将 6 5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 30例按常规方法进行康复训练 ;训练组 35例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强调肩胛骨的控制训练。训练时间为 1— 4个月 (平均 71天 )。结果 :训练组肩痛发生率比对照组低 (P <0 0 1) ;训练组的肩痛改善率比对照组高 (P <0 0 1) ;两组上肢功能Fugl Meyer得分均有提高 ,训练组比对照组提高明显 (P <0 0 1)。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痛 偏瘫患者 预防和治疗 对照组 肩胛骨 控制 常规训练 得分 训练时间 结论
下载PDF
肩胛控制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肩痛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刘旸 翁浩 +1 位作者 刘先虎 郭雪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7期666-667,共2页
目的探讨肩胛控制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肩痛的影响。方法60例偏瘫患者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训练方法的基础上加入肩胛骨控制训练。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上肢功能及肩痛程度进行评定。... 目的探讨肩胛控制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肩痛的影响。方法60例偏瘫患者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训练方法的基础上加入肩胛骨控制训练。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的上肢功能及肩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训练后两组患者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上肢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肩痛症状较训练前明显减轻(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肩胛控制训练对改善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缓解肩痛有治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控制训练 上肢功能 肩痛 偏瘫 康复
下载PDF
针灸防治中风后偏瘫肩痛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0
作者 邓柏颖 李扬帆 +1 位作者 周恩华 粟胜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15-817,共3页
目的 :探索针灸早期介入中风后偏瘫肩痛防治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 90例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3组 :单纯针灸组 (A组 )、针灸加中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组 (B组 )和单纯中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组 (C组 )各 30例。A组针灸用穴以... 目的 :探索针灸早期介入中风后偏瘫肩痛防治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 90例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3组 :单纯针灸组 (A组 )、针灸加中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组 (B组 )和单纯中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组 (C组 )各 30例。A组针灸用穴以阴经为主 ;B组在针灸基础上 (用穴同A组 ) ,配合内科常规中西药治疗 ;C组单纯中西医内科常规治疗方法同B组。在对其效应进行同期平行观察时 ,对 3组间的视觉模拟评分 (VAS)及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两组在肢体疼痛缓解程度优良率分别为 90 0 %和 93 3%,均明显高于C组的 4 6 7%(P <0 0 1 ) ;而A、B组间则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针灸疗法对中风后偏瘫肩痛疗效确切 ,早期介入效果更佳 ,与单纯药物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中风后 偏瘫肩痛 内科 常规治疗 近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 平行 随机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